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是投资银行吗

访中国银河证券公司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朱伟仁
说起朱伟仁,想必大家还记得上一期《桥》刊的报道:《挖掘地方直接融资渠道,实现政企融资崭新梦想――朱伟仁成功运作江西地方债30亿》,当我们还沉浸在朱伟仁鸣响江西城投债第一枪的喜悦中时,我们又听到了他鸣响江西城投债第二轮第一枪的声音:2011年4月朱伟仁又成功为江西赣州募集了城投债20亿元资金。这是何等惊人的喜讯啊!
发债的初衷
朱伟仁打响江西城投债的第一枪是在2009年,在这以前,江西还从来没有发行过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债券,而江西要搞经济建设,各方面都需要资金,单靠国家政府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朱伟仁长期在证券公司工作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帮助政府发行债券和给政府及企业做财务顾问是他的职业特长,又因为他是下放在江西红土地上的上海知青,23年在江西下放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培养了他对江西红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帮助江西发展的紧迫心情,所以他非常乐意为江西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所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甘当江西城市建设投资债的“始作甬者”,通过运作城投债券,为江西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漂亮的“第一枪”
当他在江西赣州打响城投债的第一枪时,整个江西震动了。中共江西省委苏荣书记非常高兴的为全省第一单政府城市投资建设债券的成功发行先后两次批示,”15亿元资金对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能争取到15亿元十分不容易。””这是我省第一个地方债券项目, 是赣州市委, 市政府心中有数, 见事早, 准备工作扎实的结果。”并亲自给全省各地的各位市委书记打电话,督促向赣州学习。江西省人民政府吴新雄省长在多次会议上表扬赣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枪”打的好。省委常委, 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在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这是赣州第一次在债券市场直接触资, 也是全省范围内弟一次通过发行长期城投债券进行城市建设触资。”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致认为城投债是个好东西。紧接着朱伟仁又为吉安发行了城投债15亿。(全省的第二单).一时间,赣鄱大地的城投债“万马奔腾”,从2009年至今短短两年中,全省赣州、吉安、九江、南昌、红谷滩、新余、抚州、景德镇等先后发行了城投债,规模总计112亿元(详见附2),为江西城市建设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来源。对于全省掀起的地方债热潮,朱伟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我这个‘始作甬者’做得值啊,只要我们这些‘进口老表’ 每人尽其心,,出其力,有这股精神,第二故乡的崛起的速度就会快得多!”
创新的“第二枪”
朱伟仁并不吃老本。他在打好“第一枪”的基础上,经验更足并且有了创新!他在设计赣州“第一枪”的时候就为赣州城投债的“第二轮募集”留下了充分的余地。继赣州在2009年以“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债主题发行15亿元人民币建设债券以后,他就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赣州“第二轮募集”的工作。按照他的话来说,要使赣州“锦上添花”,不仅要打好“全省第一单的第一枪”,而且要打好“全省第二单的第一枪”。
果然,在全省某些地市第一单还没有发行成功的情况下,赣州的“全省第二单的第一枪”就在日发行结束了,朱伟仁又以“赣州市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发债主体,成功为赣州募集了20亿元的城市投资建设资金。又极其漂亮地、创新了全省单个发债主体发债规模最大(20亿),在相对时间里利率最低(6.26), 年限为7年的记录,又为赣州的城市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为拓宽全省城市投资建设募集资金渠道进一步指出了方向。
我们欣喜地看到,赣州、吉安,又是赣州这三大单地方城市投资建设债券的发行(共50亿,7年期),都是朱伟仁所烧的火。他的这把“火”烧得好啊!在赣鄱大地上,这股地方债热潮有效地推动着江西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促进着江西开拓和利用资本市场的思路, 考验着江西开拓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在成绩和贡献面前,朱伟仁却仍然保持着低调稳健的姿态,“给谁发都是发,给谁做都是做,前些年国家的资金和政策大多为沿海发达地区所用.江西总也要用点吧?毕竟我吃了江西23年的罗卜干饭啊!”
2011年国务院将保障房建设作为抑制房价,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下达了全国今年必须开工1000万套的硬性任务。国家发改委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各地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募集保障房建设资金开辟绿色通道。朱伟仁同志又不辞辛劳地在江西跑了很多地方, 向各级领导宣传这一政策,研究落实措施,尽力为江西的保障房建设筹措资金,为江西的发展再立新功。
附1:江西发债的背景意义
江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局限和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扰。国家发改委自2000年开始,每年安排发行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城市投资建设债券的额度。以供给各地方城市建设的投资之需。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每年的发行额度基本上都被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所占用,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不仅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级城市对城投债发了又发,一期二期三期连着发,甚至在07年08年都已经发行到县级城市,如江苏武进、浙江上虞等县级市,也是发了又发,一期二期的在进行融资,对加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来看,内地城市反映普遍较慢、较迟钝。甚至许多内地城市都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开辟的批准和鼓励的融券渠道。一讲到“招商引资”,就想到捐款,贷款,外地或外商直接投资,有些聪明的领导会想到鼓励支持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但这也仅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对政府的市政建设并没带来多少好处,基本上都没有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城市建设的概念。
在这些经济政策背景和环境当中,朱伟仁怀着支持江西经济建设的满腔热情,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与专业运作债券的经验,为江西挖掘开辟了崭新的融资渠道,三次成功运作江西地方债(总计50亿),影响甚大,意义深远!
附2:年江西发行地方债的城市表(均为7年期)
朱伟仁个人小档案:
朱伟仁,高级经济师,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副会长。1970年曾作为上海知青下放到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三营十二连(南昌鲤鱼洲);1974年至1983年在江西宁都师范学校学习、工作;1983年至1989年在江西省委党校学习, 工作;1990年至1992年在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任领导秘书;1992年底调回上海担任中国东方信托投资公司上海总部总经理,现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投行上半年排名:银河证券为何彻底没落?
时至7月中旬,2012年券商投行半年座次已然落定。一个新的投行格局正在诞生。
WIND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共有33家券商获得了107个IPO项目的承销,合计募资约734亿元,承销与保荐费用总计为37.6亿,同比下降超过30%。
WIND数据显示,其中,国信证券以6.58亿的保荐承销费用,18.75%的市场占有分额,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券商投行业绩排行的老大,中信、广发则以5.15亿以及3.2亿紧随其后。
而曾与中信证券并行称雄资本市场的中金,则以差强人意的1.05亿收入位列榜单第八名。而昔日与中信、中金并称投行业务的三套马车的银河证券,则继续没落。
事实上,自2009年A股IPO重启,以及创业板开板,投行们已历经三年论剑,而在此契机下,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
中信&独大&、银河&饮恨&
2012年上半年,虽然中信证券居国信证券之后,但在2009年IPO重启的三年内,其投行业绩却独大于整个市场。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1年,中信证券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的股票总额分别为864亿、981亿、711亿。除了2010年略逊于中金外,其余两年皆为当年承销份额冠军。
而中金,这家被市场认为与中信同一竞争级别的公司,过去三年承销股票总额为613亿、1047.8亿、286亿。2009年创业板开板当年,中金依然以613亿的股票承销额仅次于中信。2010年更超过中信成为承销之冠。但2011年,其承销总额已下滑到第四,不仅被中信抛开,国信、平安也凭借在中小项目的优势超过中金。
而到了2012年上半年,中金的承销份额仍继续下滑。
而银河证券,这家曾一度看齐中信、中金的券商,其投行业绩则在2009年后彻底沉沦。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07年,投行股票承销金额排名中,中金、中信、银河分列前三。2008年,虽然国泰君安超过中金和银河,位列中信证券之后,成为当年亚军,但中金、银河依然位列第三、第四。至2009年,中信、中金、银河又重归前三位。
但随着2009年创业板开板,竞争态势开始生变。
2010年,银河的股票主承销额排名已下降至11名,与安信、中投等中型券商为伍,而国信、平安等一批中小型券商,因其在中小项目的提前布局,抓住创业板开板之机,取代了银河证券,与中信、中金分庭抗礼。到了2011年,银河的投行承销额度再度大幅下滑,排名第十五位,已沦落到三线券商之列。
而国信证券却继续扩大在中小项目优势,2012年中终于超越中信证券成为承销冠军。
银河与国信,一个没落,一个登顶,为何会造成如此大的逆差?颇有意味的是,两家券商的落差均与胡关金&&曾被市场称为&悲情的市场化斗士&的券商业大佬有关。
胡在1996年受命于国信证券危难之际,在其&铁腕&市场化整治下,国信证券在当时的券商行业中异军突起。直到今天,其当时遗留下的制度和章程仍对国信证券影响深远。
&胡的思路非常市场化,也是国信证券今天所奉行的,但2009年时其同样将这一思路带到银河证券时,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此前,一位接近于银河证券的知情人士解释其离职之因。
&胡主张放弃参与竞争激烈的大项目争夺,转而着重一些中小项目,这与中金、中信这些大券商只注重大项目的做法相反。&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银河证券如今早已不是昔日的&大象&,走务实的市场化道路,应不啻为一条长久之计。&但对于银河证券这样颇有&背景&的券商而言,胡的思路可能与其管理层想尽快恢复昔日三巨头风采只做大项目的初衷有点不合。&
如今,从国信、平安等突出重围改变券商格局的事实证实,胡关金斯时在银河证券实施的市场化新政或才是其重振之道。
本站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图片推荐123
热点文章热评文章
原创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又见悲催投行,银河证券被曝连续五年拖欠员工奖金_业内动态_证券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又见悲催投行,银河证券被曝连续五年拖欠员工奖金
本文来源于券商中国 
原标题:又见悲催投行,银河证券被曝连续五年拖欠员工奖金,公司最新回应
今日,银河证券投行部员工一封&讨薪信&在网络上被曝光。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银河证券拖欠投资银行部全体员工年应发奖金的30%,以及2015年至2016年两年全部应发奖金。
银河证券内部多位投行部员工向券商中国记者确认,上述信息准确,不过奖金拖欠的主体是银河投行股权融资业务线的员工,债券业务未受波及。而对于上述被曝光的&讨薪信&的内容,银河证券投行部员工亦确认属实。
&连续五年奖金被拖欠,我们真是业内最悲催的投行了!&一位银河证券投行员工向记者抱怨。不过让人更加疑惑的是,不同于其他拖欠奖金的情况,银河投行员工奖金拖欠五年似乎和&缺钱&关系不大,因为银河证券近几年盈利状况良好。
银河证券董秘吴承明今日晚间向券商中国记者发来回复称,银河投行业务线奖金发放是根据公司及投行业务线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执行的,目前投行业务线奖金发放上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考核比例、项目结算进度等原因造成,不能由此认为&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经了解,投行业务线部分对奖金发放有异议的员工已提起了仲裁诉讼,司法机关已对部分案件依法作出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吴承明向记者表示,银河证券已经启动大投行改革。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投行员工奖金拖欠被曝光的同时,银河证券投行中的股权融资业务量今年上半年急剧下滑。另据记者了解,银河证券投行业务线刚于几个月前迎来了新领导:副总裁卫筱慧,而此前主管股权融资业务线的总监汪六七可能将于近期离职。
投行被爆拖欠五年奖金
今日,微博曝出了一份银河投行员工的&讨薪信&。内容显示,中国银河证券拖欠投资银行部全体员工年应发奖金的30%(其余70%已发)以及年两年全部应发奖金。
其中还提到,投资银行部员工以各种方式多次向公司领导、公司实际控制人中投公司相关部门反映、请求及时发放奖金,公司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公司长期拖欠奖金导致很多业务骨干离职、流失,离职后以申请劳动仲裁方式要求公司发放应发奖金,但因离职时公司强制要求签署一份不追索薪酬、奖金的承诺,导致劳动仲裁难以取得胜利。
在上述&讨薪信&中,银河证券投行部员工称:
中国银河证券今年1月份上市路演时,总裁顾伟国曾表示正在准备发放投行部拖欠奖金,但是7个月过去了,仍无实质进展。公司长期拖欠奖金也令投行部员工工作积极性遭受重大打击,导致投行业务每况愈下,今年以来投行业务已经基本停滞不前,上半年甚至连一个成功的IPO、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都没有。
每个投行部员工都在等待奖金,但是却怎么等也等不到。投行部刚刚完成换帅,新帅在大力推行大投行改革,但是如果奖金继续拖欠不发,那么改革怎么取信于员工呢?新帅也在推动发放拖欠奖金,但是公司领导和有些部门在奖金方案会签时又以各种理由推脱。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还能有希望吗?员工的正当权利谁能够帮我们争取呢?
针对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奖金拖欠发放的事情,银河证券两位投行部员工向记者确认属实。其中一位员工告诉记者,银河证券投行部的薪酬包括三部分:工资、津贴(保代和准保有)和奖金,而奖金一块,银河投行部原则上一年发一次,和银河证券整个公司保持统一,&但实际上2015年发了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奖金的70%之后,至今都没有再发奖金,相当于五年发了一次奖金。&
投行业务下滑严重
公开资料显示,银河证券在总资产、净资产、营收、利润等各项指标排名中均位列行业前十位置。今年1月份,银河证券成功回归A股,成为A+H两地上市的大券商。
不过奈何大块头券商,投行业务每况愈下,尤其今年上半年。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银河证券股权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成绩如下:
全年完成6单IPO项目,主承销金额人民币36.45亿元,完成10单非公开发行项目,主承销金额人民币209.21亿元,1单并购重组暨配套募集资金项目。股票主承销金额合计人民币299.41亿元,行业排名第14位。此外,公司完成1单优先股项目,规模人民币100亿元;完成2单企业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项目,规模合计人民币24.64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银河证券股票主承销金额完成299.41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4.01%,完成股票主承销数量达到17家,比2015年增长41.7%。
不过,正如前述&讨薪信&中所述,银河证券投行部(股权融资业务线)今年上半年业务几近停滞。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河证券股权投行承销业务,仅完成了钧达股份一单IPO,另外为豫能控股完成2单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均为0。尤其让人意外的是,在今年IPO盛宴到来之际,其他券商投行多在到处&捕食&,业务量较往年大幅提升的同时,大券商银河证券却只完成1单IPO。
启动大投行改革
券商投行因奖金发放问题产生纠葛,进而引发跳槽离职的现象并不少见。自2012年至今五年的投行部奖金拖欠,这个事情发生在银河这类大券商让人难免诧异,因为对于大券商银河证券而言,不至于发不起奖金。
银河证券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年初应付职工薪酬55.43亿元,2016年度计提44.27亿元,至2016年底余额为40.37亿元。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银河证券2016年实现营收132.4亿元,在行业排名第八,实现净利润47.12亿元,在整个券商行业位列第10位。拖欠奖金,似乎和银河证券的经济实力关系不大。
投行员工奖金被拖欠究竟是什么原因,银河证券官方的回复显示,&银河投行业务线奖金发放是根据公司及投行业务线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执行的,目前投行业务线奖金发放上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考核比例、项目结算进度等原因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至今,银河证券投行或处于换帅之际。
今年3月份银河证券来了一位新任副总裁卫筱慧,据银河证券内部员工透露,卫筱慧主管投行业务,而公开信息显示其在银河证券的任职开始时间是日。
银河证券官网信息显示,卫筱慧1963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会计师。历任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金财务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电子商务总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经纪事业部副总裁及党组委员,南方证券接管组临时党委委员和组员,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及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首席审计师、副总裁,中投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
银河证券多位员工向记者透露,原主管银河证券股权融资业务线的高管汪六七或将于近期离职。在银河证券官网的管理层介绍中,汪六七职位为股权融资业务线业务总监,兼任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证券发行内核小组负责人。另据公开信息显示,汪六七在银河证券任期开始的时间为日,与网曝银河证券投行部员工奖金被拖欠开始年份相当。
银河证券董秘吴承明今日晚间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银河投行业务与公司的市场地位尚难匹配,需要尽快提升。为此,公司已经启动了大投行改革,正在进行体制、机构调整,并加快改革绩效考核机制,有关奖金遗留问题正在积极处理过程中。&
(编辑:xunannan)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银河投行:昔日贵族,今日“陨石”
  银河证券作为昔日的投行业务翘楚,曾经雄踞券商投行第一梯队多年,而现在却又离开了第一梯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2月15日晚,中国证券业协会刚刚发布了“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执业能力专业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银河证券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连续下调两级,从A类直降C类。近年来,银河证券的投行部门或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  银河证券投行业务IPO  “大而不强”一直是业内人士对银河证券的评价,曾经舆论纷纷感慨银河证券的衰退与破局之路。十年多以来,银河证券拿得出手的一直是其出类拔萃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而这两年,投行业务却急转而下。曾经国内的十大IPO项目几乎出自银河证券之手,现如今,银河证券却掉落国内券商投行业务第一梯队。  近几年陷于拉锯内耗的银河证券元气大伤。2012年空降银河证券的汪六七,在接任投行老总一职时,曾壮志豪情地签下了“三年之约”: 未来三年,尽快让银河投行回到第一梯队。而五年之后,今年11月底,汪六七离开银河证券之时,却尚未完成这个“小目标”。  IPO趋严,并购重组回暖,银河证券却没把握住  日,证监会就曾发文称,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一表述无疑引来了并购重组市场的阵阵欢腾。证监会就此还表示,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的各项改革和监管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并购重组市场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发挥更大作用。  证监会的发文让这个2016年遇冷的市场,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2016年9月,“史上最严”重组新规正式落地,伴随一系列监管条例出台和实施,并购重组市场遇冷。然而从今年6月起,并购重组市场却明显感受到阵阵暖风。证监会主席等分别在不同场合提到鼓励并购重组。随着IPO趋严,并购重组更是成为了券商投行的另一回归方向。  日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官方版并购重组财顾评级出炉。这是国内官方机构最权威指标:2017年度,共有19家券商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评为A类,26家评级为B,50家评级为C。而曾经在投行业务上风风火火的银河证券,从A类直接连降2级变为了C类。  而在今年上半年IPO一路向好的情况下,银河证券似乎也没能抓住机遇。报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12月18日发布的《2017年亚太地区跨境IPO指数》显示,2017年中国公司共发行482笔境内与跨境IPO,创2010年(463笔)以来的最高值。  其中,境内IPO交易融资额上升22.2%达307亿美元,交易数量增加55%至397笔。然而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河证券股权承销金额仅有36.08亿元,在所有券商投行中仅名列第48位。这36.08亿元的募资额中包含钧达股份和佛燃股份的两单IPO,以及豫能控股的增发。IPO的盛宴中,老牌券商却只分得了2个首发项目的“残羹”,不禁让人扼腕,曾经的投行大户银河证券去了哪里?  投行业务从龙头变成了“拖累”  或受累于市场化的改革派与体制内“银河老将”的“争论”不断,银河证券错失了多次转型的良机。当银河证券寄希望于5年前空降投行部老总汪六七的时候,事实证明银河证券又一次“选”错了。5年过去了,银河证券投行部并没有重新杀入第一梯队,伴随此的还有曾经壮志豪言的汪六七的离职。  5年间,银河证券甚至从曾经的投行业务收入第二梯队直接滑落至第三梯队。银河证券2014年的投行业务收入位列第10名,而至2016年该项排名跌落至了第23名。今年1月,银河证券实现了A股的回归,成为了A+H两地上市的券商龙头,不过作为重要业务之一的投行业务是其短板所在,尤其今年,业务量下滑严重,股权融资更为明显。  2016年全年数据显示,银河证券全年完成6单IPO项目,主承销金额人民币36.45亿元,完成10单非公开发行项目,主承销金额209.21亿元,1单并购重组暨配套募集资金项目。股票主承销金额合计299.41亿元,行业排名第14位。  银河证券2017年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57亿元,同比下降约1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21亿元,同比下降约6.4%。经纪业务、资管业务、投资业务和投行业务四大业务中,投行业务的同比降幅最大。今年上半年银河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1.26亿元,同比下降75%。银河证券表示,2017年上半年,受流动性偏紧及严格监管政策影响下,债券市场收益率明显上升,一级市场发行步伐明显减缓。 [上一页] 第 [1]
责任编辑:kimn
?&( 10:32:08)
?&( 10:56:48)
?&( 9:57:44)
?&( 11:08:17)
?&( 13:13:40)
?&( 15:18:23)
?&( 15:18:23)
?&( 15:18:23)
?&( 17:05:35)
?&( 17:03:14)
?&( 9:57:33)
?&( 11:54:27)
条评论&   【】【】
地方金融机构动态
媒体合作: 广告部: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6
Copyright &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河证券是央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