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这个银行红头文件是什么?保险哀红哀鸿遍野造句,那个保险理财要不要取出来啊?这些有什么信号吗?

平安拳头万能险下月初停售 总公司已发红头文件_保险公司_公司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平安拳头万能险下月初停售 总公司已发红头文件
  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深受市场欢迎的‘智盈人生’(万能险)理财产品即将停售,最后15天销售!”平安人寿营销员昨日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能联系到的所有目标客户,希望尽快促成签单。
  “智盈人生”曾经是平安人寿的“拳头”万能险。退市传言一出,万能险未来的命运又将成为寿险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昨日从平安人寿内部证实了传言的真实性。据了解,目前平安人寿总公司已发红头文件,“智盈人生”万能险将在全国范围内停售,具体停售时间为11月8日。
  此次“智盈人生”停售是因为集资任务完成,还是被低利率逼倒?平安内部人员的解释是,此前这一产品销售非常火爆,目前在一线城市基本饱和,停售在情理之中。资料显示,“智盈人生”是一款高额保障、低廉保费、收益复利增值,并可灵活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这一产品自2007年上市以来在全国热销,保费高达251亿元,457万人投保,堪称公司的“明星”产品。
  而市场则普遍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低利率逼退了这一“明星”产品。“万能险是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设立有保底收益投资账户的人寿保险,多数公司设定预定利率下限为2.5%,但真正的结算利率则与存款利率具有联动效应。”一位保险专家指出,在高利率时代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曾经突破5%。然而,2008年下半年,央行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四次下调一年期存款利率至2.25%,万能险结算利率开始节节下调,在下调过程中平安人寿万能险结算利率仍优势明显。
  “各家公司没有一步到位调低结算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利用的是此前积累的平滑准备金来补贴客户账户收益。”一位分析师解释,平滑准备金并非取之不尽的聚宝盆。据悉,在2007年大牛市时,多数保险公司都储备了大量的平滑准备金,如平安人寿当年储备平滑准备金高达43亿元。
  目前平安人寿万能险利率开始快速下调。资料显示, 从今年1月份开始平安人寿万能险结算利率从4.5%不断下调,近3个月连续下调至3.75%,接近市场3.5%的平均结算利率。“‘智盈人生’结算利率在市场上的优势逐渐退去,这很可能是平安人寿停售的另一原因。”上述分析师表示。
  事实上,万能险被低利率逼退并非新鲜事。去年以来,就有泰康人寿、华泰人寿以及平安人寿等停售多款万能险。不过,每一次停售前,都会出现一波销售高潮,目前平安人寿也将“智盈人生”列为主打产品,试图在其退市前掀起一轮“抢购潮”。
  有意思的是,就在昨日平安人寿传出“智盈人生”退市消息时,央行发布了银行存贷款加息通知。“存款加息对万能险的前景而言很可能是好的转机,但影响仍有滞后性,各家公司不可能马上上调结算利率。”一位寿险精算师表示。谨防保险销售误导
  文/慕然
  时值岁末年初,市场的业务开展如火如荼,各家公司各种业务冲刺、各种迎接“开门红”,在压力与指标之下,“打鸡血”的销售人员使出各种“大招”,导致销售花样迭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朋友需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监管部门下通知要将保险产品大幅提价,新款‘保险产品’收益更高。”时值岁末年初,保险市场的业务开展如火如荼,保险销售人员的类似说法层出不穷。各家公司各种业务冲刺、各种迎接“开门红”,在压力与指标之下,“打鸡血”的销售人员使出各种“大招”,导致保险产品销售花样迭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朋友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伪造“监管公文” 鼓吹“保险涨价”
  2014年12月中旬,网络中流出一张和涨价的“保险监管函”,根据该“公函”内容显示:“日凌晨起,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面停售。正式启用2015年新版保障。原保障不变情况下,每万元保额费率上调48%。新版费率已下发。”在这一简短的公文落款处写有“中国辽宁监管局”和“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字样,还盖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章”。
  “红头文件”都下来了,部分心急的消费者打算在涨价之前购入这两类产品。虽然该“公函”只有寥寥数语,但明显是未来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要涨价的味道。
  幸运的是,该“公函”很快就被圈内人士识破。日,辽宁保监局也在官方网站澄清,证实该公告系伪造,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仔细甄别,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性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提防以停售、涨价为由的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辽宁保监局同期下发《关于规范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分公司严禁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制造、传播该类虚假信息,并于日12时前将通知内容传达至所属各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防止虚假信息进一步扩散。日,辽宁保监局转发中国《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保险产品销售工作。
  以往年末,在老产品即将停售,新产品即将出炉的时候,为了促使消费者抓紧时间购买旧产品,部分会奔走相告“××产品要涨价了”的消息并向新老客户灌输这一概念,游说客户加保旧产品,或让新客户“抓住最后的机会”。销售人员的这些说法,让客户大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感觉,可谓是充分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
  但此次伪造监管部门公文,借助政府公信力促使消费者相信产品要涨价,从而达到短时间内促销的手法具有极大欺骗性。业内人士称,此次保险销售人员伪造政府监管部门公函的行为,性质相当恶劣。不管面对何种涨价传言,笔者在此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并可以请教一些专业人士,辨清事实真相,防止上当受骗。
  高额收益诱惑 保险私自“飞单”
  “大妈,这款产品年收益可以达10%以上,原来那款保险产品年收益才5%不到呢,赶紧投我给你推荐的这款产品。”对于手里有些积蓄准备购买保险的消费者,部分销售人员却转而介绍起P2P或其他理财产品来。本该推销保险产品的销售人员,私自将客户“飞单”至第三方理财公司的业务,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这样的现象在年初尤为易见,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而事实上,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及相关规定对非保险金融产品有销售资质要求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在销售前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应当向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得采取违背客户意愿搭售产品的方式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不得向客户销售超出其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保监会表示,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向客户直接推介销售包括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或者以介绍客户等方式间接从事相关销售活动,在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风险交叉传递等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
  根据该《通知》要求,对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越权或者假借所属机构名义私自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也就是所谓的“飞单”,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及时制止,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那么,消费者如何辨别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正规,防范被销售人员误导“飞单”,购买了一张并非保险的单子呢?首先要摆正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为“天上掉馅饼”所诱惑,对于反常的所谓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在购买保险时,记住以下四招,就可以让犯罪分子无法得逞,让你花钱真正买到保险。
  第一招:购买前,核实销售人员身份。在购买保险之前,要主动询问销售人员姓名、编号及所在保险公司的全名,必要时应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保险机构的合法性,并致电保险公司热线核实销售人员身份真实性。
  第二招:购买时,认清产品真假。购买保险时,应该主动通过保监会或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证,或通过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等方式核实保险产品的真假,切勿相信高息保险。此外,还应仔细阅读和投保提示,正确理解保险产品。
  第三招:交费时,选择转账付款。投保人在选择付款方式时,千万记得要选择经由银行向保险公司的账户转账。如果有销售人员要求直接付现金或把保费汇款至某个个人或其他非保险公司的特定账户,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第四招:交费后,确认真实性。在首次交费之后,应要求销售人员及时提供正式保单。真保单上有保险公司印章且为电脑打印,不应有人为改动、手写的地方,如有怀疑可致电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对保单真伪进行核实。
  (更多内容请关注大众微信公众号:dzlcgw。为你提供更多理财知识、技巧与方法。)
(责任编辑:HN025)
02/09 04:3102/09 02:1902/09 02:0702/08 22:4302/08 21:3002/08 14:3102/08 07:1602/07 11:12
保险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品活动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30 岁左右的你,应该?》 精选一前两天,君的表哥 30 大寿,亲戚们兴致勃勃地在家给他办了一个生日 party。然而到了 30 岁这个年纪,表哥却没有想象中的开心,跟我酒后吐真槽: 你是不知道,30 岁的男人压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 ,家庭不能抛,事业不能倒。其实,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相似的困扰。单身的人,大都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技术的原始积累这个重要人生阶段,看似独来独往一身轻松,但人生是场马拉松,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更大的是已经成家的男人,万一哪天有什么意外,那不就等于一人倒下,三个家庭危机诞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我们能进行合适的,或许可以减少这些难题带来的风险。 重疾险按照常理来说,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经济伤害的,主要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发生的意外伤残或者重大疾病的风险。而无论是意外伤残还是重大疾病,发生的时间都无法确定,随时可能来临。对重疾险的来说,一旦得了重病,一般 3-5 年内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而家庭支出、房贷、子女的教育支出都不会随之消失,还有后期的疗养费用,这些都是社保所解决不了的,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要做到年收入的 3-5 倍。挖财君觉得,一般的白领或公务人员,都有社保可报销医药费、手术费,所以重疾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收入损失的补偿,而不是解决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购买足够的重疾险,主要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品质不会因为相关变故受到太大的影响。在类型上,重疾险主要分为短期消费型、定期型消费、终身型。▍短期消费型,即买一年,保一年,出现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就理赔,不出险,钱就消费掉了。此外,短期消费型的保险采用浮动费率,年龄大了保费就变贵了。要是到 40-50 岁再买这样的保险,保费也是比较贵的。其实,这类产品一般也只保障到 50 岁。▍在短期的基础上,定期消费型可以保证连续续保 20 年或者 30 年,然后保障到 70 岁、80 岁或者终身(每个产品都不一样,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定期消费型,会有身故赔付的。有的是身故时候赔付保额,有的是返还所交保费,也有的是到期返还所交保费等等。(每种产品不一样)▍终身型的重带有终身身故赔付,到时候肯定会赔钱出来。所以这种类型的产品,保费比较贵一些。终身型的优点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管怎样,最后都能够得到赔付——人总是要死的嘛。还有一些终身型重大,带有分红功能,这样的产品保额会上涨,但是价格也会更贵。而对于终身型的重疾产品,不同公司的价格差异也是很大的。 寿险一般来说,购买终身型的重疾险带有终身身故赔付。但是挖财君个人觉得,重疾险不能代替寿险。有重疾险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对于现在家庭责任较重的各位顶梁柱而言,配置足额的定期寿险可以为家庭提供一定的保障,且相对而言,费用低廉。寿险一般分为两种,定期寿险,即只保障一定期间,比如 10/20/30 年,或者保至 50/60/70 岁等等;其次是,即身故 / 全残才能获得赔付。 意外险我们一般说的要购买意外险,是属于第一类综合意外险。意外险的保障范围比较鸡肋,要看清楚条款,一般生活中各种意外所致的保险事故都能理赔。根据保障期限不同,还可分长、短期两小类。还有两种是交通工具意外险、旅游意外险。前者具体产品有保多种交通工具意外的综合交通工具意外险,有专保航空意外的航空意外险、有专保自驾场景的自驾意外险,有专门的骑行保险。后者的保险根据不同场景还会设计一些特色产品,比如针对高原旅游场景有高原保险,参加高风险运动可选高风险运动保障,有的境外旅游承保恐怖袭击。意外险保额建议做到年收入的 5-10 倍,寿险保额要覆盖剩余未还贷款、以及孩子能够独立前的家庭日常支出,以保证家庭成员尤其经济支柱在面临人身风险时,家人的生活可以不受太大的影响。 父母的医疗险对于 30 岁上下的年轻人,一个重要的担忧就是来自于逐渐年迈的父母,一旦父母生病,巨额的医疗费用可能会对小家庭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核心就是解决医疗费用的,但是给父母的话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限制:购买年龄限制、健康告知限制、保费贵、购买保额限制。可以考虑医疗险、重疾险、防癌险这三种。▍医疗险这种险在医疗费用方面是覆盖的是最为全面的,但是健康告知要求高,并且都是一年期产品无法保证续保。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免赔额高保额的医疗保险;另一类是低免赔额(可能为 0)中等保额的医疗保险,高免赔额的话更多的是转移核心风险,价格会低一些。▍重疾险重疾险在重大疾病病种覆盖较广,主要产品为长期型产品,不过需注意的是父母购买的时候保额 / 总保费的杠杆很低了,如选择终身含身故的产品,可能会出现保费多于保额的情况。如果购买的是终身型含身故的保险,则解决的是前几年缴费较少的时候的风险,后期来讲更多的作用为强制储蓄。另外要注意的就是,重疾险的购买其实对被身体情况要求是比较高的。▍防癌险如果在选择不了重疾险的情况下,可以为父母选择一款防癌险,防癌险的特点是常见的老年人有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都不妨碍老人选择对应的保险,防癌险因只保恶性肿瘤,费率比较低,但相应的保障范围也是比较窄的。 家财险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房产的人,挖财君觉得家财险还是很有必要买的。家财险的投保范围一般包括房屋及房屋装修,衣服、卧具,家具、燃气用具、厨具、乐器、体育器械,家用电器;附加险有盗窃、抢劫和金银首饰、钞票、以及第三者等。不过注意,地震这种不可抗力是免除责任不给赔的。说到这里,挖财君也还是来挑几个大家在时遇到的问题吧,合理做好保险规划,尽可能的不要让以下情况发生:1、买了很多份,但几乎没有保障保险;2、只保小孩,不保大人;3、寿险只考虑 100% 赔付,保额却未配够;4、重疾险过于关心病种数,付出过多溢价;5、医疗险不可报销自费药;关于先定保险公司还是先定产品,我们还是得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我问问自己:保什么?不保什么?需要关注核心点,不要落入细节漩涡。另外,挖财君建议大家最好能够找到非常熟悉、信得过的朋友来做自己的保险规划师,通过专业的建议合理规划,尤其不要通过电话销售的方式来购买保险。在电销过程中,销售人员不会顾及大家月收入是 5 千还是 5 万,不会按照家庭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买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保险,那么自然就没有钱买对的保险了。陷在 30 岁危机里还没出来的朋友们,不如先考虑从家庭保险入手来进行规划,这样至少再遇到风险时,能让自己全身而退。《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二▍展昭说:本文将告诉你不同的阶段如何规划,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适合有购买保险意向的财友们阅读分享。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保险吗?展昭罗列了不同适用场景,让你看完就知道自己适合何种人身保险。▍小病医疗规划:基本理念:我们平时得一些小病(发烧、肺炎等),或者磕磕碰碰的普通门诊、住院医疗的报销,主要依靠社保,辅助商业医疗报销型险种。有条件的可选择商业高端医疗保险。社保对于小病的作用:①门诊报销、住院报销终身有效(医疗报销类有年龄上限要求,大多最长可续保到65岁左右)②门诊、住院的范围、额度基本合理需要补充的缺陷:①不报销自费药②有起付线,报销比例不是100%(有一部分要自己承担)③交通事故不在范围内④在非本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不予报销,但急诊除外。解决方案:选择商业保险公司的中端医疗保险,因为中端医疗保险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地域:覆盖中国大陆全境②医院: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国际医疗部/一般私立医院。③报销:大多产品无自付比例及无起付限额④药品:含合理且必须的费用(含自费项目)⑤额度:额度合理。高于一般医疗险,低于高端医疗险。⑥保费:保费适中。高于一般医疗险,低于高端医疗险。匹配的:医疗保险(普通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根据需求和经济情况具体考量。▍大病筹划:基本理念:家人身患重大疾病,会让家庭陷入困境。在重大疾病风险因素中,恶性肿瘤、心肌梗塞和脑中风三类重大疾病风险较高,合计占重疾赔付案件比例达72%,其中恶性肿瘤也就是俗称的癌症位居榜首,占比高达58%。重大疾病主要靠商业保险,辅助社保医疗,有经济实力可选择商业高端医疗保险。重大疾病确诊即赔钱,额度不限于医疗费用。因此,做一个重大疾病的保障计划是必须的。重大疾病需要考虑以下费用储备:①人找医院,找医生,明天要上手术台,家属大多都会塞个。②住院押金,住院押金是要提前给付的。③自费药品及设备,包括ICU病房(大病一定要用自费药)④住院期间,家属的额外花销。⑤住院以及在家休息期间,工资及奖金的减少,生病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治病期和恢复疗养期)⑥未来的“工作收入损失”,得大病治愈后,一般就不会做高强度、高压力的高工资工作。其实跟最后一个比起来,前面5个都不算什么。一般重大疾病的保额要设置在年收入的5到10倍。匹配的保险险种:中、高端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家庭责任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走得太早是一种比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个家庭中的家庭支柱来说,他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兴衰,他就意味着家庭的希望,但是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如果“支柱”发生风险,那么整个家庭就会就此陷入窘境。都说人是无价的,怎么给人定价就变成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简单一句话:计算一个人值多少钱,就看他能创造多少钱。也就是说他走后,留下的钱去做,每年产生的收益要等同于他的年收入。情况举例:夫:王先生:年薪10万妻:刘女士:年薪5万家庭年支出:4万一年期无风险:3%~5%(或债券)那么:基本身故保额=家庭年支出/一年期无风险利率=80万~133万足额身故保额=家庭支柱年收入/一年期无风险利率=200万~330万保额解释: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如果先生如果意外或者疾病身故,家庭将陷入困境。①基本身故保额:如果先生的保额是80万,那么如果身故,保险公司将赔给家属80万,将这80万买成,每年可以给妻子带来4万的收益(80万*5%=4万),完全可以弥补家庭的年支出情况。②足额身故保额:如果先生的保额是200万,那么如果身故,保险公司将赔给家属200万,将这200万买成货币,每年可以给妻子带来10万的收益(200万*5%=10万),完全可以弥补丈夫创造财富的能力。解决方案:中风险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家庭责任风险规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保险的方式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是很科学的!匹配的保险险种:(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养老规划:养老规划,是为保证自己在将来有一个自立、尊严、高品质的退休生活,而从现在开始积极实施的规划方案。举个例子:王先生,30岁,有社保,准备60岁退休,计划退休后每个月领5000元,那么60岁~85岁,他就一共需要提前规划出5000元*12(月)*25(年)=150万,作为养老金。社保基本退休后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在不考虑推后养老的前提下:基本养老=退休时上一年度市平均工资*X*1%+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市平均工资*X*1%+(个人工资*8%*12*X)/计发月数(X:交社保年数;计发月数:见社保局养老计发月数表)因此:王先生,工资5000元/月,交了25年社保,到他60岁时,假设当时北京市平均月收入=8000元。基本养老保险金=市平均工资*X*1%+(个人工资*8%*12*X)/计发月数=8000*25%+(*25)/139=2863元/月距离5000元/月的计划还差73元所以差距是:2173元*12月*25年=65万解决方案:养老金的筹备要求:安全、必要、专用所以工具一定稳妥、保本、不易挪动。可以选择商业分红型年金类型保险搭配货币或者债券类,积累,作为养老金的必要补充。匹配的保险险种:▍给孩子留些钱:利用年金保险(如万能型、分红型)优势:①父母提前帮助孩子安排好一生、规划好一生,附加保费豁免后,如果家长在缴费期身故,也不用担心没人交保费,保险公司自动豁免后期所有保费,视同已交。②这份保险能够陪伴孩子一生。父母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陪她一生,这相当于把孩子托付给保险公司,来陪伴孩子一辈子。举例:0岁孩子投保分红型年金保险20000元/年,缴费10年。(以中档分红)(1)15岁~17岁每年可领取高中入学金5000元,共15000元。接受良好的高中教育(2)18岁~21岁每年可领取大学入学金15000元(或按需要领取)。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3)大学期间19岁和20岁每年可领取游历费用5000元,共10000元。让孩子增益见闻(4)24可得过渡支持基金20000元。让孩子可稳健地从学校过渡到社会(5)30岁可得喜得贵子金50000万。庆祝孩子的降生(6)40岁可获得高堂祝寿金80000元。为父母祝寿(7)60~89岁养老补充,10000元/年,共290000元。安享金色晚年(8)90岁身故金219100元。有尊严地谢幕人生匹配的保险险种:年金保险怎么样,现在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何种保险了吗?欢迎在下面留言和展昭互动哦。更多精彩内容,来查看↓↓↓《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三
不敢创业,不敢离职,拿着几千块工资,没有被动收入,再不,就没救了。每次一公布所谓的xx城市人均薪资水平,你去看评论吧,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又拖了后腿”。可见,这些“平均收入”的水很深。现实中,月薪不过万的工薪族,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于是,“我月薪3000多块钱勉强维持生计,拿什么钱?”、“每个月只有1000块钱能攒下来,什么产品好?”的问题,就源源不断地被问到。小编认为,财富的积累并非是一场智商120的人一定能击败智商90的人的游戏。套用上说,收入几千块钱,未必不能投资理财,而月入过万的人,月光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于月入几k的小伙伴来说,在面对动辄就大几千的生活成本时,常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伤。假设你符合以下的生活状态:● 月薪3K-8K,月支出2K-5K,结余1K-3K● 无家庭负担or家庭负担较轻● 暂无重大支出计划,如结婚、买房等● 有理财意愿但缺少此时,该呢?1. 不要去好高骛远的想着理财的宏图规划;2. 要有高效的利用钱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具体地,你可以这样做: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而非“大概清楚”你的月薪、负债、积蓄、外债、固定支出,都是你应该牢记于心的。如果还不清楚自己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钱,有多少存款,那你要做的就是记账了。在这个基础上,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月薪3000,打算一年之后要攒下多少钱,2万还是5万?先有个整体的目标,再推算到每个月,你需要攒下多少,你又可以通过理财增加多少利息收入。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础月薪没过万,特别是还停留在三四千元档位上的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原始财富的积累和的储备.尽量去开源吧,也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多一些。比如你可以做一个自媒体,获得广告、打赏收入,或者开个微店或者淘宝店,总之,多些收入的渠道。如果没有精力做副业,那就好好的节流,算好每笔钱花在哪儿,怎么花,把现金流控制好。控制现金流的具体做法,比如,你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捡便宜物件囤货,所有的东西买回家就贬值,这是市场规律;只买必需品,避免重复采购。虽说这样过会比较累,但是你的收入不允许你肆无忌惮的花钱,也只能这样了。强制储蓄,因为自律才有自由如果你有一个殷实的家庭背景,那么你可以很任性。但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需要自己努力积累。或许你了解很多理财牛人,也羡慕他们所获得的,但你要知道一点,几乎所有人的第都是靠“攒”得来的,没有攒出来的第一桶金,就算你有再好的,也只能望而生叹。所以,在收入不多的时候,请坚定攒钱的重要。另外,除了强制攒钱,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能帮你事半功倍。比如从“收入-支出=结余(储蓄)”,变成“收入-结余(储蓄)=支出”,把顺序换一下,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如果你还说,“我存不下钱怎么办?”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工资卡交给你妈保管。选择适合自己的想起以前有用户问我“可以实现每年20%的收益吗?求推荐。”我问他为什么非要说20%?他说因为看到有文章里说,李嘉诚有一套理财理论,“一年存1万4千元,并且获得每年平均20%的,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小编敲了敲计算器,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40年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要达到20%!这个谁能做到?李嘉诚可以,一些高收入高净值的人群可以,一些专业也可以,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靠着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20%无异于痴人说梦,何况每年都需要稳定在20%左右。高收益的对你而言不一定是有效的,所以不要盲目选择收益高的产品和,适合自己的,哪怕只能跑赢通胀也是好的。月入几千元,能最后拿来理财的钱其实很有限,因此投资上要尽量选择门槛低、安全稳健、方便操作的理财方式。比如货币基金、P2P、。除了选对产品,投资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理财不是今天给你做了规划方案,明天你按我说的做了就能摆脱困境的事情,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理财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拥有两张保单一张意外险保单和一张重疾险保单。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保险或者,都要懂得利用保险转嫁风险。因为意外或者疾病输掉所有的积蓄,太不值了。难道你如今的努力,都为了给医院做贡献吗?经营好自己的信用信用的好坏,跟你的收入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工具,可以解决近忧或者捞到实惠。但是一定要把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别让钱包太难堪。尽早开始积攒自己的信用分值,以便为有资金需求的时候提供方便。比如,如果拥有良好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分值,未来能提高在银行的。经营好自己的信用,对你有益无害。多学点儿理财知识理财知识,别人说了也就说了,你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学习理解了,然后一点点尝试,才叫积累,也才会更全面的认识自己适合怎样去投资、能承受怎样的风险,不至于被一些低劣的骗人伎俩给骗到。现在收入不高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整天哀叹于挣得少,不够花,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理财细节,学会开源节流,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财富。越早开始理财,未来才可能越安稳。来源南方网三口之家如何规划家庭保险?今年35岁的张先生在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为明年的财务做新的规划与预算。而在这之前,他将自己家庭的财务情况重新梳理了一次,并且跟南都记者一起咨询了。大型保险规划师建议,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产品,用年收入的10%来配置。另外,对于意外险产品建议高配,尽量将杠杆放到最大,同时利用消费型健康险来减少家庭资金开支,并且做足家庭保障。家庭的配置对于张先生而言,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必备工具,必须打好基础。一、意外险品种1.成人意外险:每年150元-500元根据最新发布的《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显示,交通类风险是第一位的意外风险原因。男性的意外伤害风险高于女性,在中青年(20-59岁)阶段,男性意外风险是女性的2.38倍。意外伤害事故带来的影响常远远超出个体承受范围。作为专门针对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提供风险保障的,在分散意外灾害风险、为被保险人提供财务补偿、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高级营销总监李埔章称,购买相应的保险也是转移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有效手段。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适用人群广泛,投保简易,能够覆盖全时间、全空间、全人群、全事故原因风险。今年的互联网人身险统计中,意外险的规模保费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了149%。值得关注的是,意外伤害保险的伤残保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2014年1月份起,意外伤残条目由原7级34项扩大为10级281项,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意外伤残风险保障水平。一家互联保险规划师则称,建议张先生一家在网上购买1年期的意外险,或者长期意外险。“关于意外险的保额,选你能买到的最大保额,保障杠杆放到最大,市面上不少产品都配搭了意外住院等保障。”李埔章称。南都记者在查询到成人意外身故和残疾赔付50万的保险,每年费用在150元-500元区间。新设立不久的则更为大胆,意外身故保额最大放大到300万,保费每年在1860元。2 .小朋友意外险:100元另外,“对于青少年来说,高危时间是暑假,高危事件是溺水。”《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指出。“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展成长期的青少年好奇心强,并慢慢开始有了独立活动,但对生活中很多危险因素认知还不够,因此经常会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中。”李埔章对南都记者表示。小朋友则应该加强保障。“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却不购买或疏于购和医疗保险,这将本末倒置。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相对较高,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概率也要比成人高很多。”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南都记者在上观察,泰康在线0-9岁小朋友身故保额20万附加意外医疗,住院津贴综合意外保险,价格在120元。而在官网购买还有8折的优惠。二、健康险品种1.税优健康险:2400元比较有意思的是,张先生购买了税优健康险这款产品,每年缴费2400元。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分为两个一个风险账户,另一个是账户。张先生的2400元缴费,扣除了每年的风险保费后,剩余部分流向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张先生今年的风险保费为378元,剩下的2022元则进入了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生息。事实上,国内第一款享受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普及率并不高。南都记者从保监会获悉,税优健康险自2016年3月首张保单签出至2017年7月底,全国售出税优健康险88525单,实收保费1.67亿元。“我也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购买的。税优的产品的价格和保障设计都受到严格管控,保险公司以微利运营,对于消费者肯定是让利的。”张先生对南都记者阐述了购买税优保险的初衷。张先生抱怨,“大家的购买意愿其实还是很强的,我也拉上了公司财务一起购买。这个产品一年下来有600多的免税额。主要是购买多一份保障,不过购买这个产品流程确实很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税优健康险推行以来单笔赔付最高案例。2 .高额医疗险:376元李埔章称,张先生拥有医保、税优健康险、重疾险的保障,保障其实相对齐全。不过,税优健康险有个问题是只保障到65岁,健康风险高企的老年生活无法覆盖。不过更应该补充谢太太的保障。“首选终身,不过建议配置50万保额,在13万- 18万。”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周冰称,“鉴于家庭资金压力,其实更为推荐。虽然每年健康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但是未来更多的健康险产品形态会出来,投保者的保险产品选择更多。”南都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火爆市场的“百万保额医疗险”,在2017年继续高歌猛进。平安、阳光、众安等保险公司掀起一波短期健康险红海战,保额从600万元一路升至1000万元、1500万元。一贯以价值为先的险企工银安盛近日也加入战团。迄今线上销售的各类一年期高额医疗保险已超过10款。张太太如果投保一款百万保额医疗险产品,保障额度为一般300万元和恶性肿瘤保险金300万元。张太太只需要376元,该公司宣传称,产品能够续费到80岁。上述保险规划师李埔章称,医疗险和重疾险的重大区别在于,人的健康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上升,长期重疾险可在数十年内锁定赔付额,而医疗险多是一年期保险产品,实报实销,即便买了很高保额的保险,也不能提前支取未发生的医疗费用。“如果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变差,或者被保险人发生过理赔,不能继续购买原医疗险,再次购买其他重疾险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加费甚至被拒保风险,可能面临无险可保的情况。”李埔章也表示,“重疾险重在长期规划,医疗险重在短期保障。”3 .少儿:200元少儿其实保障保险相对较多。对于基本医保以及学校统一投保的学平险对儿童的基本医疗以及意外风险已有覆盖。婴幼儿、学龄期儿童以及在校生其实都可以参加,且由于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所以个人所缴纳的保费相对便宜,且可以带病投保,不用担心儿童有先天性疾病而被拒保。同时,中小学生在入学时自愿投保的学平险同样具备性价比高的特征。事实上,不少保险公司也推出了针对少儿。比如张先生的小朋友投保,平安少儿安康卡200元一张,重大疾病赔付5万,意外身故赔付10万。众安少儿重疾险重疾25万保额,保费250元。“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保险规划师周冰表示。建议一合理安排支出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目前的资产积累可能是花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慢慢完成的。张先生目前每月支出其实并不算少,但是,张先生需要进行长期财务规划,需要明确资金用途,知道家庭每月的必要开支,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争取积累更多资金,将来才能游刃有余。建议二调整张先生表示自己为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而一家第三方机构的则建议,低、中、高风险的资产配比分别为20%、60%、20%。从投资结构来看,目前张先生全仓炒股,应该适当配置低风险的资产。国内的股市波动大,而且机构操作优势未来会越来越大。规划师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孤注一掷,做好,待保险等保障类投资产品给家庭打足了基础,其他高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顺序应该是保障类产品,比如保险、存款等、现金管理、类产品,最后才是风险最高的权益类和另类产品投资。案例张先生今年35岁,在事业单位从事文书工作。谢太太比张先生小2岁,律师助理,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家里有一位3岁的小朋友。张先生和谢太太夫妻俩、养车、赡养老人等等,每月开支在1万左右。张先生对金融相对了解,自己,也跟热点配置保险。张先生和谢太太单位均买了职工医保,小朋友也购买了医保。另外,张先生此前购买了新推出的税优健康险,并投保大型保险公司一份保额在6万元的重疾险。而谢太太和小朋友则没有其他保险了。夫妻两人考虑未来孩子支出会变多,所以也想着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自己做好健康保障。南都记者带着张先生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多位保险公司规划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相关阅读最全|详解百家平台信披数据(名单)36家平台最全[附名单]三大迹象表明P2P已走向良性道路8月8平台单月成交规模超过70亿元 过百亿平台中已有8家获得首批接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热点文章互金常务理事丨18家透明平台接入央行丨接入银行存管牌照资源平台丨互金协会成员 一体化平台丨白名单 朋友圈丨网贷巨头规模
标杆案例丨三证齐全平台
百亿平台丨低调CEO
《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四7月初,老金突染肺炎,高烧不退,无奈之下紧急住院治疗。都说人世间有三苦:爱别离、求不得、憎怨会;在老金看来,还应加上一苦:夏发烧——夏天发烧,尤其是盛夏时节发高烧,真比冬天难受百倍,苦不堪言。我感觉自己就像蒸笼上的螃蟹,胳膊腿都要被热气蒸散架了。老金病床7日游住院了自然就要花钱,住院费+检查费+用药费+护理费……乱七八糟各种费用一个不能少。老金住院7天花了多少钱?上个图,一目了然:住院共花费7538.66元,除去社保,最终自费3173.02元,整体还是可以接受的。但爱算计的老金不禁琢磨,如果我当初买了保险,保险公司肯定还能再赔付一些吧?事实上,由于没想到自己会在30岁年龄段住院,因此没有投保住院险。此前我只上了一个定期重疾险,但重疾并不包括肺炎,肺炎也不算“轻症豁免”条款之列。重疾险即重大疾病保险,当被保险人患有约定的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相关医疗费用进行固定额度的赔付。保监会规定,重疾险必须包含6类“核心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等。轻症豁免“轻症豁免”一般属于重疾险中的一项条款,保险公司在赔付投保人轻症的基础上,豁免以后的保费;也就是说一旦患了条款中的轻症,以后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但依然有效。这次意外住院的经历,促使我思考了一个问题:30多岁的家庭支柱,为了防止意外疾病的出现,该不该买商业保险?该买哪种商保?可能有朋友会有问,公司帮我上了五险一金,为啥我还要买商保?有了社保,还要买商保吗??首先,国家社保是基础保障,无论如何必须要上;但在重大疾病保障方面,国家医保就显得不够了——那些疗效好的进口药、昂贵的检查费、陪护费等,医保报不了,但商业保险是可以的。?其次,繁多,有些保险在到期后可以返还金额,有些保终身的险种还会在投保人身故后,给子女留一笔钱。?最后,即便我们真的几十年没得病,商保也并非“白买了”,商保让你在这几十年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保障。相比意外事故,重症疾病永远是拖垮一个家庭的最大的不可控风险,因此30多岁的家庭支柱,尤其已经成家的朋友,应该首先配置“定期重疾险”。重疾险保障期限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一般分为短期、定期、长期。短期一般是一年一缴费,保障一年;定期的保障期限一般是20、30年或保障到指定年龄;长期一般就是保障终身了。如何选购重疾险?30-40岁年龄段的人,身体大多比较健康,投保重疾险的过程不会遇到什么阻碍,所以应及时投保;如果等未来年龄大了、身体出状况再投保,保险公司很容易拒保。?在重疾险的期限上,定期和长期各有优势。定期保费相对较低,比如某款(具体名称略去,以免广告嫌疑)30万保额定期30年的重疾险,30岁男性投保人,年缴费约1600元;而条款类似、保额相同的终身重疾险,年缴费金额至少在6000元以上。长期险虽然保费高了很多,但优势是能够保终身,毕竟很多重症疾病在65岁以上罹患的概率会显著增大。不论是定期还是长期,保额建议30万元。?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保额50万的、附带轻症额外赔付+轻症豁免的长期重疾险,如果外加保额相同的身故赔付就更好了,这样可以连寿险都省掉。这样一款保险,一年的保费大约至少在8000元以上。决定要买重疾险了,但为什么老金推荐“定期”而不是“长期”重疾险呢?相同保额下,定期重疾险比长期每年至少能省4000元,我们可以用这笔钱钱去做理财。不要小看这点钱,如果我们每年存4000元,按平台目前8%来计算,每年,猜一猜,30年下来的累计收益是多少?如图,30年下来,我们可以得到51.8万元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还将大幅增加。所以,在我们做了理财的情况下,即便在60、70岁以后身患重病,理财所得金额也足以替代长期(终身)重疾险的保额。如果选定了重疾险,住院险往往就成为了非必要的辅助险种。住院险既可以作为非重疾疾病的住院费用补充,也可以作为重疾住院时的额外赔付,进一步缓解患病时的资金压力。住院险大多是消费型的,一年一缴,支持自动续费。有两种住院险推荐给大家:30多岁如何选择住院险??入门级住院险,大多保额5万元以下或按住院日开销计算,保费一般不超过600元/年;?中端住院险,保额能到20万元,终身赔偿限额100万,保费约800元/年起;条款附加门诊报销的话,一年保费会升至1200元左右。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一种高端医疗险,一年保费大几万块钱,在全球多个国家治疗均可报销,很多治疗费用也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支付,推荐土豪们购买。另外,随着保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强,目前正规了很多,但仍有一些“坑”需要我们注意。老金的保险防“坑”指南?重疾险保额多少才算够?重疾险保额的估算,可以依照治疗一个重疾的大概费用来计算,并非越多越好,一般30万就够了,最多不超过50万元,别被忽悠买了高额险。内部有句话:如果一个重疾花了50万还治不好,那就别太抱有希望了……?“免赔额”和“赔付比例”这两个字眼应格外注意。很多医疗险在赔付时,首先要扣除投保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费用,同时还要扣除一个“免赔额”,剩下的钱再乘以“赔付比例”之后,才是保险公司最终赔付的钱。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赔付比例95%以上的品种。?不要随意把医保卡借给别人,甚至是父母。如果对方拿着我们的卡去开一些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药,这个记录会保留在医保卡内,如果你未来得了相关重疾需要理赔,保险公司可能就会以你投保前就有类似疾病为理由,考虑拒赔。?有些寿险涵盖重疾险功能,但一定要看清是否属于“共占保额”。如某保险公司一款长期寿险,保额20万,附加15万重疾险,如果投保人10年后患重疾,保险公司赔付15万之后,这份寿险的保额就只剩20万-15万=5万了。其实保险防坑也不难,只要把合同条款中的三大重点项——重疾定义、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搞清楚,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说一下,没有100%完美的,就像没有100%完美的人生一样。选购保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0岁、40岁、50岁年龄段,家庭组成、整体收入、个人身体状况不同,对应的也不同。理性分析、按需购买,才能选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最佳性价比的那份保险。,今天先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与老金讨论!《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五2016年以来,整个都处于回归保障的氛围中,随着以回归保障为目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人寿保险的产品结构也在发生重大调整,具体而言,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以及中短的其他种类产品,在2017年的行业数据中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人身险公司寿险业务结构中,去年万能险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同比下降了16.9个百分点至19.95%;另外,由于中短存续期产品受到限制,健康险产品增速下降至8.58%,此前2016年的增速则高达67%。很显然,此轮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由监管层出台相关规定约束保险公司的行为而产生的结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交流了多位保险业内人士以及消费者之后发现,在整个保险行业生态中,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认知和投念并未发生变化,如何正确地理解保险产品并发挥保险的保障价值或许才是让整个保障的核心所在。人身险配置原则:保障为主,投资为辅对于如何合理地进行人身险产品配置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访问了多位保险产品专家,其多表示,根据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以及经济条件不同,每个人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和能够担负的保费都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对于普通阶层而言,还是有一些大的原则可以参考。在一定预算前提下,一般优先考虑普通寿险和意外伤害险,其次健康险,包括医疗险和重疾险等品种,最后可以考虑储蓄、的保险产品。保险是对风险的定价,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出发点在于,确定清楚自己需要保障的风险点是什么。人身险的三大类产品即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正是基于人最主要的三大风险即死亡、疾病和意外进行分类的。人身险产品中也有储蓄或投资功能的产品,比如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而一般的也有储蓄型和消费型之分,前者即附带现金返还功能,后者则没有相应功能,购买一份如若在相应期限内未触发相应条款产生理赔,那么该笔保费则归保险公司所有。也正因为如此,在健康险中,附带返还功能的重疾险相比消费型的医疗险,其定价更高。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上述理论上的建议与保险买卖市场上的实际情形有一定出入。“我接触的客户绝大部分都不愿意考虑那类纯粹保障型产品,可能总觉得意外身故或伤残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比较小,也可能大家心理上比较排斥这些想法。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购买有返还功能的产品。”山东地区一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地区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你把钱交给保险公司打理,保险公司也是交给资管公司去,这中间还要多隔一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购买过“分红型”保险产品的人士处获悉,此类保险产品一般年交保费超过万元,合同约定期满返还,返还时扣除各种费用之后其收益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亏本”返还的情形。一位资深保险产品代理人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对于尚未结婚的消费者,建议购买比较便宜的保险产品,但是结婚之后尤其是承担了一定的车贷、消费者,建议以负债额度作为保额标准购买一些定期寿险或重疾险,“这样一旦家庭中有一个人发生重大事故不至于使整个家庭陷入崩溃的地步。”对于有小孩的家庭而言,多数专业顾问对记者提供的投保原则是“先大人、后小孩”,理由是大人是家庭的经济来源, 小孩发生意外,父母仍有收入仍可勉强维持,而一旦大人发生意外,经济来源断绝又没有保险的话则难以支撑。消费者需跳出被动接受模式在消费的投保理念尚未树立、人主导的销售模式下,保险公司的出发点和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容易被放大,“保险公司总是倾向于销售赚钱快的、售后服务简单的产品,而消费者看看公众号、听着代理人朋友的介绍就把保险给买了。”北京地区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多家包括中资、外资在内的人身险代理人,表达投保诉求之后,代理人提供的第一条建议均是购买重疾险,并且提供了一些重大疾病的高发病率数据作为证据。重疾险和医疗险均属于人身险中的健康险产品,通常而言,前者是一种补偿型保险,发生重大疾病一次性给付,而后者是一种报销型保险,根据生病住院的各项花费进行报销,“重疾险就好比你有一个土豪朋友,生病之后会一次性给你一大笔钱,你可以用它来干任何事,医疗险就好比你有一个会计朋友,在医院里住院、吃饭、用药一笔一笔地给你报销。”一位代理人对记者表示。不过,有人士对记者分析,消费者往往忽略了保险的,重疾险的返还功能在数十年后返还的数额很难覆盖通胀率,而从保障功能上看,它只能保障保监会规定的数十种重大疾病,医疗险保障的责任更全,“建议排序上将更倾向于基础保障的医疗险置于重疾险之前。如果只买一种的话建议医疗险,如果购买重疾险则建议附带将医疗险一起买上,毕竟相比之下医疗险便宜很多。”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更有动力推销重疾险,因为其对公司来说利润点更高,对代理人来说佣金也更高。记者在对比了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条款之后发现,尽管总体设计上,同类保险产品的条款大同小异,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背后“猫腻”颇多,知名度高、规模大的保险公司由于其巨额的品牌推广、庞大的代理人队伍费用,产品定价上会更高,而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强调公司品牌和背景“忽略”性价比上的差异也是惯用话术之一。比如,大型寿险公司X安人寿的一款重疾险产品被诟病颇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他们的重疾险和一些中小型公司的同款产品,同在90天的观察期内出现问题,华夏、天安的条款规定上都是全额退保费,而X安的规定则是只退现金价值部分,也就是全部保费的5%-10%,这个差别非常大的。”一位代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编辑:闫沁波)《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六理财哥发现很多人对国内的保险极其不信任、不了解、并且被误导买错产品,导致无法保障自己家的财务安全。今天理财哥教你怎样聪明地买保险,低保费获得比较全面的高保障。国内好多人都不相信保险,理财哥分析原因如下:1代理人不专业,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规划产品,只是把佣金高的产品推销出去,没能给客户应有的保障。2经常有老人去银行存款变成买了保险,也属于被忽悠。保险像要骗着才能卖出去的东西。3保险条款太多,一般人看不懂,或者没仔细看,在投保时有些不在保险范围内的没看清就买了,待到出险要赔偿时发现保险公司不赔,于是感觉保险是骗人的。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其实这都属于事物发展初期中期不完善的地方,随着市场、从业人员、消费者、监管的成熟,被更多人接受。在一线城市生活,背着高额的房贷,一对年轻夫妻,上有四老、下有一、二小,谁都不能出问题。况且只有社保和医保是不够的。在体制内收入不高但稳定,万一有个病灾什么的,也不会被开掉,大概医药费是能报销的吧。实际上也就是保证还有工资而已,如果没有补充的商业保险,家底也是要拿出来治病的。
体制外的话,收入相对高,但老板要的是你能出活儿。倘若身体不好,一般小公司也是承受不了养一个不干活的员工的成本的,尽管从人道角度应当帮助,实际只有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可以做到。但之前也有高大上公司辞退生病员工的传闻。还是得靠自己。好好规划家里的财务,做好风险防范。1 意外险意外险产品最简单易懂,而且在保险公司的官网都可以买,一年一续,有电子保单和纸质保单可选。快递上门时要投保人签字并将签字页由他们带回保险公司。一款综合意外险附加交通意外险(含飞机、动车、轮船、轿车等),一年内,如果出意外去世或全残失去劳动能力,一般意外赔付50万元,飞机500万,动车100万等。这样的一款产品,一年保费是八九百左右,可以承受吧。到期续费还会有折扣优惠。 这种意外险往往还包含救护车、紧急救援、住院医疗、陪护等费用,当然投保时的免责条款以及医疗费报销方式,是不是有日期限定等都要搞清楚。上网买自己看清楚。2定期寿险寿险,保障的是万一人去世了,不论什么原因去世,保险公司都会赔付保额。如果投保了50万元就赔50万。一般50万元保额以下的不需要体检就直接投保。而且寿险是可以叠加的。在不同保险公司买的寿险,万一人没了,几家的都可以同时赔付。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买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费差别大了去了。定期寿险是纯粹消费型的,人活的好好的一直到老,那每个月交的不到100元,交10年保50万元保10年的保费,一共大约不到两万就算贡献给保险公司了。有人就觉得不划算了。但你要知道,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你能算的过精算师?终身寿险一年保费一两万,到老了人还在会返还,可是通胀,你想过吧?最近的新闻,44年前的1200元存银行,现在取出本息合计2684.04元。价值能一样吗?以前那钱可值钱了。买寿险我们到底在保障什么?理财哥认为是保障年富力强的时间里,一般从30到50岁,最会赚钱的那位万一有事,能有一笔钱继续替这个家庭还。寿险有必要交高额的保费保终身吗?过了50岁,一般家庭的贷款大都还完,除保险外,还有股票、基金、存款、黄金、房地产种种。孩子也已经可以自食其立,老年的生活能依赖退休金,就算人不在了,似乎为家庭应尽的责任也完成了,对家庭财务的伤害不大。寿险的意义除了富豪避税对普通人就是保障最精华的年龄段不要出事压垮家庭。3重大疾病险及其他医疗保险理财哥发现医保的报销漏洞太多,要事后报销,许多药不包括等等。看来社保和医保真的只能管个不饿死。这块儿还是得自己操心,用商业险补上。有人说一年期的重大疾病险会有续保不上的问题。推荐买终身型的重疾险。岂知还有更好的我最喜欢的类型——定期重疾险。只要看到定期,你就知道这一定是消费型的。没事就算白交。一般人保到自己六七十岁或者八十多岁就差不多了,人总是要走的,年纪大了,再治疗也没有什么意义。在于,保证年青力壮的时候不会因为重大疾病而影响家里的收支。真到了七八十岁得了重疾,我觉得,就好吃好喝算了。这只是我的想法,大家且看看。现在的人恐怕更怕的是因病致贫,所谓的中产阶级,表面光鲜,实则稍不留神就会下坠。失业、生病都是其中的原因。经过研究发现,除了必配的重大疾病险之外,现在保险公司还推出了一种中端医疗险,号称百万报销额度,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一般只保住院,不保门诊。而且都有1万的免赔额。假如治病花销3万,减去社保报销的,再减去1万元免赔额,剩下的保险公司才赔付。它的优点是很便宜,30岁的人买一年只需要300多。也存在不能保证下一年能不能续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年纪越大越贵,如果不让买了,等于风险增大。所以保到七八十岁的定期重大疾病险是配置的基础。这种可以算是一个补充。注意:报销型的医疗险不像保生命和残疾的寿险以及意外险,这种保险是不能叠加的,也就是说在几家买了,还是实报实销,等于别家的多买了,浪费钱。END???安全理财,《30 岁左右的你,应该买什么保险?》 精选七本人相关背景:精算师前言:我写这回答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钟尽量一字不拉地读完本回答。这30分钟也就是一局LOL或者一集电视剧的时间,但你可以读到一位有n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专门写给知乎里绝大多数不太懂保险的朋友的回答。这篇文章尽量不使用网上你能搜到的已经被复制粘贴了几万遍的信息,而是用我的专业知识换一个角度为大家诠释。我并不是第一个回答本问题的精算师,只是我角度和他不一样。现在老百姓对商业保险乃至保险公司的怨气非常大,用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的话解释就是:保险最大的风险是你购买的保障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我本来只打算买个西瓜结果最后发现买回来一个篮球。篮球也许比西瓜贵,但这并不是我需要的东西,我不需要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我专门写了以下回答内容,我希望这篇回答能是一站式的商业保险回答贴,一篇就能解决普通人乃至初级所有关于保险的问题。所以请您尽量每个字都要看哦!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保险,特别是对商业保险,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可以产生动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自己及家人购买最好的商业保险。如果有政府和企业的决策人员能读到本文,也希望你们可以积极考虑为你们的员工乃至他们的家属购买保险。保险真的能为你们省不少心!我后面也会为大家介绍如何为自己配置保险并且为什么这样配置。保险这方面,特别是商业人寿保险,别说知乎,整个中国能像我这样从渠道、各种基本法、产品模型、偿付能力、核心系统、各种运营、再到监管乃至外部再能如此全面了解保险业的真没几个。好吧严谨点,最多也就几百号人。反正我的意思就是保险这方面我真的很牛逼就是了。(嗯,别打脸了)还有,我这篇回答虽然写于2016年,但即使你在2017年、2018年乃至东京奥运会时候才读到我这篇回答,我说的内容仍然管用!!!我也会偶尔更新一下本文的内容,但无论怎么更新,本文的主基调是一直管用的。以下是正文:-------------------------------------------------------------------------------------------------------------我知乎第一个赞同过千的回答:怎么购买一份合适的重疾险组合? - 李元霸的回答里曾经明确推荐过哪些重疾产品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最好的,但还是源源不断收到私信问我某某是否更好。我实在诧异地很,我不都告诉你们哪个最好了,你们照买不就是了,为啥还问那么多问题?但我想了想,即使在保险公司,很多员工甚至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买保险。还真别笑,你如果有亲戚朋友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可以问他们一个人身保险里最简单的问题:的“身故责任”分几种?我猜很多人是回答不出来的。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保险,除了知其然还要让你们知其所以然。对于本题回答我决定换了个演绎方法。我要从知乎保险问题里最少人说的,最少人懂的,也是最基础的开始: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你们看到这里,心情肯定和下面这样图一样,尼玛你们这些安利保险的现在都走这种套路了。不不,后面很快你就知道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了。来,我们先耐心一点,不然这文章后面还有更长更臭的怎么办。我们都严肃点,耐心点。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国务院通过“”,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央行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证监会一年365天被全国人民问候全家,其知名度也不必多说;银监会作为闷声发大财的最典型机构,四大行也得听它司令,牛逼地位我也不多说。但你们知道保监会是干啥的么?保监会的实际知名度我先给你们看一个官微阅读量对比图。这是前阵子同一种类型的新闻:证监会/保监会完成2016年建议提案工作(截图时间有点久,这篇文章其实动笔于很早之前,原谅我的拖延症...)。这只是一条很普通的日常工作新闻,一般人根本不会有兴趣看这种新闻,产生的阅读数可能就是因为两个微信号的处女座关注者为了消掉未读提示而产生的点击。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种新闻证监会官微里的浏览量可是保监会官微的20倍!从大概率上甚至可以间接推定每20个知道证监会存在的人里面才相应有1人知道还有保监会这种机构存在呢。http://weixin.qq.com/r/LXWLkxHE4UyerVXw9yA-(二维码自动识别)(题外话:我这里故意“黑”了一下保监会的官微,实际保监会还有一个公众教育微信号叫“保监微课堂”,专门用来向大众普及,做得非常好,甚至比很多商业保险公司的微信号都做得好,这在政府机构的微信号里是比较少见的,我建议大家都去关注,真能涨不少保险知识)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中”,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虽然是正部级单位,但实质是副国级部门)。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在国内开展的每一项保险活动我们都是有法可依的。股灾之后盛传高层会将“一行三会”合并成立一个大监管,即使最后真的这样实施,保险监管毫无疑问也会是一个独立的职能。而我为什么要先谈保险监管?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本来可以把上面那段第一句话中的“之一”去掉的,但采用相似监管原理的欧盟Solvency II经过多年扯皮后眼看就要被天朝的偿二代后发制人超车,吓得赶紧和我们同时在日实施,免得被我们抢去全球第一的美誉。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注:不读克洛斯,读c罗斯,官方发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换句更直白的话说,天朝的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如果把中国的C-ROSS或欧盟的Solvency II比作Windows 10(当然Solvency II允许使用监管批准的内部模型而非标准模型以更好的反映自身风险,这也许再”高级“一点),那么目前美国使用的RBC保险监管架构差不多就是Windows 2000最多带个SP4,采用RBC类似架构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也正在根据自身市场情况准备监管更新中,但从安装进度条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咱们啦!所以,不要提到中国金融业总觉得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在什么纽约伦敦面前我们抬不起头,我们金融业也是有领先全球的时候!(此处应给中国保监会掌声)对了,全球银行业最新的监管架构巴塞尔3协议,即使在监管如此强势的中国,也得到2018年才能全面实施。我们的C-ROSS和Solvency II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保险业版本的巴塞尔2.9,可是早整整两年哦。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150%,这里每个项目都会牵扯复杂的算法。如果计算结果低于150%,保险公司就要开始紧张了,因为贵司已经唤醒保监会的盯梢属性,自己要赶紧想办法把偿付能力弄回150%以上。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等等等等等。国内信息可以通过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看到这里,你肯定要说:贵国这种官僚机构,尼玛吹的都好听,实际做起来还不是一坨屎。那我还要告诉你,执行起来也不会是屎。因为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由精算人员专门负责,这就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性和专业性。在中国,工作及其他精算相关工作(如产品定价等)全部由精算人员执行,相关工作报告得到总精算师审阅并签名同意后还需要按期上报监管。这些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保监会相关规定中法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不是随便张三李四都能去干的(其他金融机构倒是可以)。为了保证专业性,包括总精算师在内的精算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考试并力求获得精算师认证。就专业认证难度来说,你们可要知道考出一个FSA(北美精算师认证)的时间平均是考出CFA时间的三倍。而精算师认证中的神经病,FIA(英国精算师认证)更是普遍认为难度是FSA的两倍!如此艰难的精算师考试就是为了确保精算人员能具备合格充足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即使考试通过,每年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继续教育以保证精算师紧跟最新的精算技术和保险监管发展。你这时又嘀咕了,不就考试难一点么,高分低能的人多得是。不、不、不,你们太小看精算师的工作了,一个精算工作者接受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和公司管理层三重监督三重压力不说。在中国,总精算师是一个如此变态的职业,监管机构有权力是可以终身追究你曾经的工作错误的!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对的,精算师中的佼佼者,各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是有可能被终身找茬的。要是你知道你有可能快退休了竟然还要为某一份20年前在某个老东家签的精算报告挨处罚,你想想平时该有多大压力啊。老板都有如此压力了,下面做小的还不加倍奉还么?因此,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甚至,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今年更新此文时发生的一个新闻:保监会前主席因为某些问题被撤下。但是,即使这样之后,保险监管仍然在有效运行。这就一定程度再次证明这个监管体制是可以独立于任何人可靠运行的。但我知道你们肯定不想听这些有的没的,你们就是想知道,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这里需要重点澄清,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些常说的中国这其实是错的!,因为根据我国保险法,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但如果真,我们还有来你的保单安全!这里还要特别特别提醒一句,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起稿写这篇文章的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远了。因为能开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说回万一保险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怎么办。汇金公司你们肯定知道,牛逼吧?证金公司你们肯定也知道,虽然傻逼但还是牛逼吧?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这个或保险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以指定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同时根据《保险保障》,保险保障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第二十一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的资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这个救助标准你们满意吗?我觉得太仁慈了,就像菩萨一样。而且,你可是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 - 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请不要和索偿投诉局混淆,不是一样东西),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我觉得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像内地这种消费者经济救助体系的。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办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这个经营乱状主要是因为这两公司实际控制人各种作死。一次是为了,另一次是为了。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A股仅有的之一。所以有人说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其实中国保险保障才是。现在保险保障将近700亿了(16年首次撰写本回答时),主要来源于各位购买商业保险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别觉得700亿少,其实非常多了!新华保险就是一个巨无霸,保金当年照样能救。再多说一句,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觉得现在自己的钱足够罩你们了,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说到现在,你们对你们买的保单感到放心了么?然而,然而,偿付能力的先进性、精算师的专业性还有保险保障基金都不是我要放的终极大招。我先卖个关子,你们现在应该对于“我买的保单安不安全,最后能不能赔”这个话题有点认知疲劳了,我后面再放终极大招。我现在先切换一下,我们来谈谈中国的保险公司。什么?卖保单给你的就是保险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要经营,你如果要卖保单给自然人或企业,根据保险法,你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再跟我念一遍,在中国不是阿猫阿狗可以的,你必须有牌照!牌照!牌照!而且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大家如果在携程买过机票,也许买过那些搭售航意险的机票套餐,这些航意险背后就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携程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大家如果在淘宝买过东西,付款的时候有个选项是问你要不要退运险,那么这个退运险背后也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淘宝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来到国内想卖保险也得拿牌照,比如英国保诚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各出50%股份成立信诚,获得了中国的保险牌照才被允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国内根据保险业务类别一共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精算实际也对应分为寿险精算和财险精算。保监会也分别有人身险监管处和财产险监管处监管这两种市场。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旗下有非常多的业务,其中由“”负责集团的保险业务,而平实际再分为: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子公司负责。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中国平安一共有持有4块牌照经营保险业务。每家子公司都需单独接受偿付能力监管,集团还有总的偿付能力监管。如果你买了平安的车险,那一定是“平安财险”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财产险牌照,你保险合同上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财产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果你买了平安的重疾险保单,那一定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主要是团险业务,为方便讨论这里暂时忽略它俩,后面会说什么是团险业务)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人身险牌照,你保险合同敲的合同章肯定是“”。所以你买了车险要理赔,冤有头债有主,肯定是找“平安财险”索赔,即使你找“平安人寿”,虽然他们都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但肯定是不会理你的。但是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有一个特例,就是允许经营短期(即为一年期及以下)人身险业务,这是和经营范围重叠的,但一般来说财险公司因为管理因素很少会把这种短期人身险业务作为自己的业务主力,所以大家购买人身险还是会去寿险公司。当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只有一块保险业务牌照,要么经营人身险,要么经营财产险。我还特别提到了保险公司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这是因为受益于目前什么都要互联网一把,网上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众筹保险、抱团保险等等,打的都是更便宜跟方便的保险的口号。然而,网上互助保险很多都是冒名,这些组织全部都不接受偿付能力监督,差不多是野鸡P2P之于银行的区别。他们不接受偿付能力督导意味着如果你上错了类似这类型的坑,或者到最后发生理赔他们没钱赔给你,我上面和你们说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保障基金还有那些精算师们都不能在你被坑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能找个地方拉横幅申冤去了。需要注意保监会是允许设立相互保险的,截至2016年10月,保监会也只是批筹了三家相互保险,包括马云的信美相互,但是这些相互保险是必须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保险公司牌照是稀缺资源我意思就是想说保险公司牌照可值钱了!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尤其多得、前海人寿等在和海外并购上屡屡弄个大新闻,让大家知道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各种妙用。据说各种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过了100家!(17年更新:安邦和前海弄出的大新闻实在有点大,所以现在牌照更不好批了)但是,保监会对新一直持非常审慎态度。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虽然至少要有2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但现实中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即使这20亿元不是问题,如果背景鱼龙混杂,那拿牌照一样不会是容易事。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什么?赚钱,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掏钱出来开保险公司都是为了要赚钱的!?购买保险是为了减少预期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也就是,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就是被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打个比方,没买保险前,你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是 [-50万元, 200万元],有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各种财富损失,比如家里大火,比如治病过程中支付的高额医疗费用;而通过购买保险,你的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变成[80万, 190万],虽然最大值因为要交保费而变小了,但是更加确定了(这个例子中波动范围从250万缩小到110万,所以未来更确定了,当然我这里举例简化了很多统计学上的东西,大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和社保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有保险两字,但压根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常说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自于政府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和参保人的社保缴费。社保当年即使有结余,也会滚存到下年继续使用。广义的社保还包括新农合、大病医保、个别地方政府特有的公共保险项目、部分政企合作的保险项目,如目前深圳社保委托平安养老承保的全市居民等等。而保险公司同样能提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障,并且还能提供更广的保险项目。保险公司的收入来自于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的保费和相关保费产生的投资收入。还有,上面说了,保险公司要赚钱,今年赚到的钱是不会送给投保人的(各年度间利润平滑或留作他用除外)都要当年瓜分掉的。举个例子:社保中的医疗保险目标是尽可能让所有老百姓获得平均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从成本考虑肯定不能做到对任何病都用最好的医疗方法最好的药去治疗,这样高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是能负担的起的;而购买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还能进一步享受社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报销甚至私立昂贵医院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社保无法提供的。那么中国现在呢?保险公司是如何命名的?截止2016年4月,中国实际有7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含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合法经营。因为每家公司必须定时向保监会报送统计数据,具体名录可以侧面通过保费收入统计表来了解:人身险公司名录:月收入情况表财产险公司名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这个“名录”是一直更新的,有兴趣可以点上面链接进去换个最新时间统计看看。上面名录里随便找几个名字,比如:泰康,比如。我们业内一般会简称为XX人寿或者YY财险,但偶尔有些特别的比如新华人寿虽然只卖寿险,但根据传统更喜欢简称新华保险,即ZZ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些都是大公司,营销员众多,要么请姚明葛优做广告,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会听过名字,但是更多的公司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从未听闻。只要在上述网页中搜索相关名字(Ctrl+F即可),能搜到的都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险公司,他们卖给你的保单也就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单。再看看做的比较好的首富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很多网站连寿险和财产险都没区分清楚就来卖保险了。我尤其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图最下面的“代理经纪”。代理经纪即,他们其实是一个中介,只是保险公司众多销售渠道的一种,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是没有承保资格也不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差异,差不多就和链家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区别一样,虽然品牌里面都有地产两字,但是链家地产只是中介。很多时候宣传上他们经常“故意”省略“经纪”两字,让投保人误以为他们也是保险公司。但是他们以中介销售费用为生,不承保你的风险。这里我们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保险的销售渠道(为了方便讨论,我的这篇回答从现在开始会集中讨论和自然人更相关的人身险产品。财产险由于国内主要与个人相关的就是车险为主,车险除了保障更是买服务,而车险价格有监管指导价格而且已经竞争白热化了,没啥好说的了。不过我会在后文中为大家介绍一款必买的除了车险以外的财产险产品)刚才说了保险经纪其实是销售渠道的一种,其他销售渠道常见的还包括:保险代理人(阿姨,这里有份儿童教育金非常适合你小孩)银行柜台(您存这个利率更高)电话销售(您好,我工号是,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团体保险(各个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保险福利计划)保险公司官网销售(比如平安的官网)等等。某些公司会侧重某种渠道,如友邦保险的代理人;某些公司会在所有渠道尝试开展业务。这取决于公司的销售策略,但并不是说某个渠道卖的保险一定会比另外一个渠道的更好。而对于保监会分类或者精算人员设计产品来说,大渠道只有两种:和团体保险。团体上只能销售给三个人或以上的团体,所有团险以外的业务都是个险业务,也就是你刚才看了那么多代理人、银行、电销、网销渠道其实卖的都是个险产品。说完,我们再说说保险产品我把上面首富网的贴图裁一下再贴一次,:对的,在专业人员眼里,人身险产品按照保险责任只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再按上一节说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区分就一共有6种大类的保险:团体寿险、团体健康险、团体意外险、个人寿险、个人健康险和个人意外险。比如:你们工作单位帮你们买了航空意外保障属于:团体意外险中的交通意外保险你帮你的小孩买了重大疾病保障属于: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你帮你太太买的身故保障:个人寿险中的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等(这三种都能提供身故保障)保险责任还有很多很多类型,但是都能分到上述三种保险责任类型和两大渠道当中。有些产品可以同时提供多项责任,比如不少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同时提供身故和重疾责任。但是通常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产品管理,多数保险产品只会包含一种类型的保险责任。再说到某个具体产品,我国保险产品是有命名规则的,大致为:保险公司名称 + 可选的吉庆名字 + 具体。请注意吉庆名字纯粹就是为了产品叫起来好听,没有其他用途。下面以平安人寿这几年卖的最火的平安福来给大家进一步说明(注意我不是安利你们平安福...这里只是用来说明保险产品命名问题)。(图片来源百度)上面这个平安福保险计划由:(1)平安平安福终身寿险(主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终身寿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寿险中的终身寿险)(2)平安附加平安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2014)(附加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附加”代表是附加险、“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给付形式是提前给付、“2014”代表2014年开发版本,2014也不代表啥,不一定保障内容就没有2016的新,也纯粹就是个命名后缀)除了了平安福主险和附加重疾险外还有6个附加险,从名字大致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保障内容是什么,不再赘述。所以当大家购买什么什么保险计划时,请记住所有保险计划都是有不同保险产品组成的,无论如何设计搭配,他们的最基本的组成就是各个保险产品。主险和附加险有什么区别?在个险产品范畴,主险通常单件保费较高,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保费中所含的费用可以打的比较高,可以单独销售。附加险保费通常比较低,如果单独销售不太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因此通常采用与主险搭售的形式。那么保险产品到底是如何定价的呢?精算师们是如何计算保费的呢?的呢?所谓就是如何计算保费的,但是这行当光精算师考试就要花大概2门大科目去测试掌握情况,再加上实务工作中还有无数种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教到的情况,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在一篇短短的知乎回答中和你们说清楚的。但是我可以从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你们间接地说说保险公司的定价原理。保险公司有三个利润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差:死差(发生率差)、、费差。用一些极其简化的例子和你们说一下三差,请注意我们实际工作中定价产品会远复杂于这些例子,千万不要说是精算师随便拍脑袋就能算出来的...死差:比如保险公司设计某款寿险产品的时候预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谓的预定发生率),但是最后只有7人死亡,那么少发生的3个人死亡带来的死亡成本减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损。根据产品不同,目前国内人身险产品常用的定价参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最新的版生命表预计将会在今年(2016年)下半年应用)、《中国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也包括公司提供的发生率和保险公司的自身承保经验。利差:保险产品的保费都有一个定价利率,打个比方是3.5%(所谓的预定利率),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那么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这里特别插一句,由于财险公司多数都是短期险产品(保险期间1年期或以下),利差影响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寿险公司动辄数十年的保单,利差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影响会非常大。学过一些基本金融知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每年只相差0.5%的,在几十年的跨度下差别也是惊人的。费差:如果一个保险产品预计发生100万的费用(所谓的预定费用率),但是最后只付出了80万费用,那么这20万块省下来的钱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当然,如果这个产品是分红险,那么这些利润的一定比例也会作为给保单持有人,这也是你们买分红险时看到所谓红利演示里面的最后真正能到手的红利实际来源)。你们读到这里,我提个问题,你们猜猜目前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三差中的哪差呢?(请再次注意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寿险公司了)你肯定会说,保险公司嘛,肯定是赚保险事故发生的比预期少咯。错!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且是大头!!!其次是死差!最后才是费差,而且很多公司其实是费差损!这是因为目前死差的根源,比如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而且,保险公司经常会把这些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安排转移给再保险公司(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而现在市场实际又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因此利差对的贡献非常大。我其实想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带出的一个话题,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我这里先要抛出一个观点: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看到这里,你们心情肯定是这样的。有道是“一人卖保险,全家是骗子”(又经评论中读者指正,可能是“全家不要脸”),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也知道。翻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其他回答,有不少也是埋怨中国太差,甚至同样一个保险责任(比如旅行中的境外救援、癌症理赔),同一个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竟然还有两种赔款处理手法等等。但我刚才不是说了,现在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都来自于投资收益了,我“故意”少赔一百单可能比我把做上去0.01%都不如。我冒着被你们上访、拉横幅、涂鸦、责骂、殴打、砸营业部等等风险,就为了省那么点钱,有必要么?而且现在一个风险管理良好的保险公司都会为自己的承保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血江湖哀鸿遍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