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2017农业户口将取消能享受2017农业户口将取消的土地经济补偿吗?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是什么?分地的话非农业户口是分不到地吗?_百度知道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是什么?分地的话非农业户口是分不到地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区别:非农户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权和使用权。所以分地的时候非农业户口是分不到地的。  起源:从计划经济时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原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  非农业户口:原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  农业户口优势  第一,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  第二,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第三,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第五,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第六,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第七,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非农业户口优势  一、招工、失业待遇好。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90%,最长不超过2年;而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40%,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时间,一次性支付本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  此外,非农业职工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项优惠政策。比如:非农业职工办理失业手续后,如个人选择自谋职业的,持相关证明资料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免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手续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自谋职业后,还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补贴。  相对于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农业户口职工失业后,这些相关优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是的,非农业没有地了,看看是什么时候转的户口,如果是国家政策转的应该是给一部分钱的。
我刚刚是农转非的,村里有土地,我们家没要,但是户口是农业,现在转了,还给了钱了呢
还有根据年龄不一样,老年人每个月会给国家最低生活费,那么有劳动能力的就按照年龄计算,北京我们村还给劳动力的再补交5年的保险
我家那头也是农业户口,现在转了,是非农业的了,但是农场还没提分地,只不过怕以后我家那头分地我也什么都捞不着
每个地方不一样
三江知道吗,前哨农场
我想应该是给补助吧,不然吃什么?
我也是东北人啊
哎!不知道啊,现在我们这是寸土寸金啊,种地的都发了,眼红啊
不是东北呀
那我还说错了
是东北的,不在辽宁
在佳木斯这边呢
噢!太远了,我那边最远去过长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农业户口,就是农民,非农业户口,就是国家公务员
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农村是非农业村里分地就没我的份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非农业户口已转回农村,国土部门已发土地承包确权证,土地征收享受补偿吗?_百度知道
非农业户口已转回农村,国土部门已发土地承包确权证,土地征收享受补偿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列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范围。农民进城落户后已按我省相关规定退出承包土地并领取了经济补偿的,依法确权登记颁证。   已进城落户并退出承包土地的,可以进行土地确权。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 原则上应保留其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其原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确权登记颁证,按照其原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作出的,应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开展试点。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等政策精神,对全家户籍关系迁入设区的市的农户  如果在承包期内的农村土地
采纳率:7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位置: >
土地承包期内承包人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是否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征收补偿?
时间:&&|&&作者:北京新翰律师事务所&&|&&浏览:6867
1996 年1月5日,原告陈某代表全家四口人,以被告甲村一组村民(户别为农业户口)的身份与甲村一组签订农业承包合同,承包了该组村民所有的旱地1.16亩、水田0.38亩,共计1,54亩。
【案情介绍】日,原告陈某代表全家四口人,以被告甲村一组村民(户别为农业户口)的身份与甲村一组签订农业承包合同,承包了该组村民所有的旱地1.16亩、水田0.38亩,共计1,54亩。日,S市T区人民政府给陈某发放证号为No066277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认了陈某一家与甲村一组之间的农业承包合同关系。日,陈某一家迁往T区D镇乙村居住,户别为转为非农业户口。日,包括陈某一家原来承包的1.16亩在内的甲村的69.8亩旱地被征收。日,陈某将全家户口从D镇乙村迁回甲村,户口类别仍为非农业户口。&日,征收方支付了土地补偿款、安置款及青苗补偿款。在土地被征收前,被告曾以《村征地表决书》一份,逐户征求在征地范围内有承包地的村民对本文来自:开光貔貅征地的意见,原告陈某在该表决书上签字同意征地。甲村村委会和甲村一组按比例将补偿款以每亩1.5万元分发给被征收土地的各户村民,但为分给陈某一家,因此引起纠纷。日,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被告甲村一组、甲村村委会给付相应的补偿款。【法院判决】S市T区人民法院于日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74条第2款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原告陈某一家原来虽是被告甲村一组的村民,但因其一家已于&日迁往D镇居住,户别也转为非农户,故已丧失了作为农业人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甲村一组依法收回陈某一家承包的土地,是合理的。陈某一家承包该地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随之消灭。此后,该承包土地于日被征收。陈某一家虽于日回迁甲村,但仍保留非农业户的性质。故陈某请求甲村一组及被告甲村甲村村委会给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款,理由不能成立,对其请求不予支持。一审宣判后,原告陈某不服,向省S市中级仍民法院提起上诉。S市中级仍民法院于日判决:一、撤销一审民事判决;二、被上诉人甲村一组、甲村村委会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内,支付上诉人陈某土地补偿款17400元。二审法院判决依据:《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第2款规定:“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的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农村》第26条第1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土地。”第2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第3款规定有:&“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2002&年1月21日以前,上诉人陈某及其家人居住在甲村,是被上诉人甲村一组的村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证明,陈某一家在甲村一组承包了土地,承包期至&日。陈某签字同意的《新乡村征地表决书》,不仅可以证明陈某承包的部分土地在此次的征地范围内,还可以证明在该土地被征地前,甲村村委会和甲村一组承认陈某对这部分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陈某一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应当受到保护。日至7月24日期间,陈某一家的户口虽然迁离甲村并转为非农业户口,但其不是迁往设区的市,而是小城镇。在此期间,陈某一家在甲村承包的土地,应当按照其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甲村村委会和甲村一组没有证据证明陈某承包的旱地已经在征收前被调整给其他村民,即使能证明事属实,这种做法也由于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2款和《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1、2款的规定,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陈某诉请比照其他村民的标准获得征地补偿款(即每亩1.5万元×1.16亩17400元),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支持。【评析】本案一审和二审判决结果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对相关法律规定适用和对土地承包人身份变化产生的法律效果认识不同。本案的关键是陈某在承包期内身份发生变更,还能否获得相应的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均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是三十年不变,在法定的承包期内,任何人不能剥夺其土地承包主体资格,即便个别农民存在户籍变动情况,集体组织也不能因此收回其承包土地。这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中央关于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精神。一审法院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依据陈某及其家人户籍由甲村迁往乙村,由农业户口变为非农业户口就否定了陈某的土地承包人主体资格,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忽视了陈某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当然是错误的。二审法院在充分查明本案事实的基础上,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这两部民事特别法,认定了陈某虽然身份产生过变更,但均是在承包期内,而且是户籍迁往小城镇,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承包土地,因此确认其仍具有被征收土地承包人的主体资格,并判决被告支付其相应的土地补偿款,显然是正确的。【法理研究】本案虽然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物权法》)实施之前,但是判决依据的法律精神却是符合《物权法》确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的精神,值得肯定。因此,随着《物权法》的正式实施,有必要对土地承包人能否获得土地征收补偿,以及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身份发生变更是否还能获得土地征收补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土地承包人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我国《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并给以补偿。《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的,承包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这就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它既包括土地承包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有包括其承包期满后续包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以及承包土地被征收后获得补偿的权利等。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是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派生出来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人是享有用益物权的权利人。《物权法》还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物权法》还进一步明确了“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42条第2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因此,可以看出,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承包土地被征收是,承包人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而不是仅作为合同一方的当事人,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财产权利获得相应的补偿。二、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身份发生变更是否还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有资格才有权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事关农民的基本民事权利,成员资格确认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的核心问题。但是,我国法律对此规定不够明确,造成了现实的困扰。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1.住所地说。以是否在本村长期居住为标准。这种观点过于宽泛,如乡村教师,乡镇企事业、机关人员因各种关系都可能长期居住在农村、组,但其各种人事隶属关系和相关福利待遇却在所在单位,这部分人显然不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2.&农户说。依据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国发〔2004〕28号)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细则,制定土地补偿费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的规定。该观点认为,只要是在本村耕种土地的就是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耕种土地的既有帮工,也有租赁者,他们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并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3.&村民说。次说以是否居住在本村、户籍是否也在本村并与本村发生土地所有关系为标准。这种主张过于苛刻,致使“外来户”“外嫁女”的人群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是与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丧偶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的规定相悖的。4.&户籍说。其依据是一些地方法规或规章,比如《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凡户籍在经济合作社或经济联合社范围内,年满16周岁的农民,均为其户籍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籍迁出者,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其成员资格随之取消。”这种观点认为,户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唯一标准。5.&法定承包人说。次说依据《物权法》,该法第132条规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42条第2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是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的人,均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人对承包土地依法享有在承包期内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承包地被征收的,承包人当然有权获得相应补偿。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不能全面概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采用户籍说和法定承包人说相结合的观点。因为户籍说对于仅迁入小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民、升学和参军的农民来说,不能产生效力;法定承包人说对于全家均迁入当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民来说,也不能产生效力。因此,应当视情况分别认定才科学。(二)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转为非农业户口,是否还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1.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身份的变化并不能完全导致丧失土地承包资格。《物权法》规定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用益物权,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法第&131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此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的法律特征。根据这一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人身份如何变更,只要作为承包人的家庭还存在,土地承包合同没有依法解除,发包人均不得收回承包地。比如承包人家庭中个别家庭成员死亡的;子女升学、参军或者在城市就业的;妇女出嫁,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承包人在农村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的;承包人进城务工的等。2.土地承包人在承包期内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是否还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征收补偿,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承包人全家迁入小城镇的,是否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尊重承包人的意愿。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在承包地被征收的情况下有权获得享有补偿。关于承包人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其承包土地能否收回的问题,中央有关文件曾经规定,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可根据其本人的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这是从我国加快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如果允许对此类人的承包土地进行收回,将会影响农民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后顾之忧,不利于实现我国加快实现城镇化进程的政策目标。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在小城镇,这种情况下,进入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一旦失去非农职业或生活来源,那么其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将是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当然,如果承包人自愿将承包地交给发包人,也是允许的。(2)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不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使所承包的土地被征收,一般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征收补偿。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他们已经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宜再享有在农村作为生产生活基本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另外,相对于小城镇来说,设区的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承包人即使失去了稳定的职业或收入来源,一般也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如果允许其继续保留承包地,就会使其既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享有城市社会保障,有悖社会公平。还有设区的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承包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生活保障,其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具有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显著弱化。为缓解农村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发展农村经济,承包人应当交回所承包的土地,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有较多的土地耕种。因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3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据此,如果此类承包人的承包土地被征收,一般不能获得相应补偿。但需要说明的是,为鼓励农户进行农业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收回此类承包人的承包土地时,应给予农户相应补偿。因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补偿。“二、本案启示农民到城市落户,是社会发展趋势,然而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在积极探索和建立中。目前农民进入小城镇后,无论户口类别是否改变,都还不能确保享受的基本生活保障。《&土地承包法》之所以规定“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主要是考虑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农民进入小城镇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尚未落实时,如果收回他们的承包地,可能是他们面临生活困难。因此,承包人在土地承包期内,全家迁入小城镇,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可以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期间,承包土地被征收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文章来源《土地矿产争议典型案例与处理依据》
作者: [北京-丰台区]专长:拆迁安置 律所:北京新翰律师事务所3430积分 | 帮助461人 | 25个好评电话:
温馨提示:华律网专题由编辑人员收集整理而来,不代表华律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如离婚、房产纠纷、
人身伤害、刑事等),建议您(免费)。
相关推荐阅读:
法律咨询向律师描述您的问题吧
请描述您的事件原委,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律师解答的会越准确哦!
你已输入0/3000字
下一步你还可以: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遇到法律问题,上华律网在线咨询律师!中国最便捷、最大、最专业法律咨询平台,18万执业律师为您解答!
在线客服: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号伯雅科技园1号楼(近万科城臻园)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农村女嫁给非农业户口土地征收补偿
我是出嫁女,嫁给非农业户口,且户口一直没有迁出,这些年也跟老公一直在靠打工生活。这次国家规划征收了我的土地,从此我的生活将没有任何保障。可就连那么一丁点的土地补偿款村上都不能分给我,请问我该怎么办?怎样维护我的权益。
50a9f5b42***
陕西 - 咸阳
可以提起诉讼,保障你的集体收益权。建议联系我。
5条律师回答
你有权得到相应的征地补偿款。
要看你的户口登记情况,村民大会解决
你有权得到相应的征地补偿款,建议起诉维权。
你有权得到相应的征地补偿款。
找法网认证律师
建议起诉维权。需要帮助可以联系。
你好,如果我要起诉的话,一系列费用到时应该由谁承担呀.我怕太多了,我在经济上承担不了呀!还有您能不能告诉我应该怎样着手起诉。非常谢谢!
其他2个律师回复
其他类似咨询
相关咨询标签:
免费在线咨询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版主/行家律师招募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徐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吉林用户的咨询
来自哈尔滨用户的咨询
来自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济南用户的咨询
来自深圳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昌用户的咨询
来自泉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沈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秦皇岛用户的咨询
来自曲靖用户的咨询
来自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北京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成都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上海上海用户的咨询
来自济南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长春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提问时间:
 标题:非农业户口的整合中的经济补偿
&&&&我是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某村村民,现我村正在进行土地整合工作,我们也响应政府的政策配合土地整合工作。我和我爱人都是在上学期间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我爱人不是津南区户口但是是天津市户口,结婚后我和爱人户口都在北闸口我们村,孩子出生后直接就是非农业户口,也在我们村,我们俩都没有正式工作。请问向我这种情况,我老婆和孩子是否能享受有关土地整合的补偿,有什么政策依据,请告知。谢谢!
回复部门:
   回复时间:
   是否超时:
尊敬的张钰网友:
&&& 您好,来信收到。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及时反馈北闸口镇政府。据了解,北闸口真土地整合工作于2008年开始,现已完成5个村,正在进行的2个村。
北闸口镇日制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方案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基本标准是: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常住农业户口。在本
集体经济组织内居住、生产、生活、具有土地承包经营资格的人员。鉴于实际情况,对本镇村民子女因上学转为非农业,毕业后至今无正式工作的,作为特
殊情况给予照顾,享受劳动保障待遇。对外镇嫁入的非农业媳妇及其婚生子女(落地非农业)不在此范围内。
&&& 对于您反映的情况,您本人为本镇村民子女,因上学转为非农业,享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劳动保障待遇。您的妻子为外镇嫁入非农业人口及婚生子女
(落地非农业),不享受村民集体经济成员待遇。
&&& 希望您一如继往的关心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津南区政府办公室
请输入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消农业户口后土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