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功勋卓著,永远铭记是什么意思

地方文明网站永远铭记民族英雄不朽功勋(图)_网易新闻
永远铭记民族英雄不朽功勋(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习近平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霍小光 刘华)伟大胜利千秋颂,历史功勋向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纪念章颁发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主持仪式。
  习近平走到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面前,为他们一一佩挂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颁发纪念章时,现场介绍了每位接受颁章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表示崇高的敬仰,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向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的是表达对抗战英雄的崇敬,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强调,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一批抗日英烈和众多英雄群体。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苏联、美国、英国、朝鲜、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习近平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民族生死存亡,全体同胞挺身而出,共赴国难,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奋勇前进,彰显出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强敌的一次次入侵,中华民族没有屈服,而是前仆后继,顽强抗争,奏响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人民抱定了抗战到底的信念,终于打败了凶恶的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习近平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
  作者:霍小光 刘华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凭吊杨仙逸将军墓忆及相关故事
发布时间:
本文转载自:广州文史网(),原文标题:《国民党空军初创情况》,作者之父曾任早期仙逸中学教务主任
  今年清明节(癸亥年2月22日,即公元日),我怀着崇敬革命先烈的豪情,驱车专赴我市东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瞻仰,并顺道前往杨仙逸中将烈士墓前凭吊。是日清晨,风和日丽,景色宜人。我漫步而登,见有石碑映入眼帘。刻有“杨仙逸先生墓”下款孙文敬题,民国十三年字样。墓后竖立杨仙逸中将长方碑亭一块,文曰:杨仙逸烈士字学华,号铁庵。中山县人,曾参加太平洋夏威夷中国同盟会为会员,十八岁有志献身祖国航空救国事业:初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科;后毕业于茄弥时大学航空科。民国七年,应孙总理命旋沪佐理戎机;民国八年,入闽组织飞机大队,任总指挥;民国九年,驾机回粤讨逆炸观音山(即今越秀山),旋复任总统府侍从武官;罗致同志数十人资助赴美入航空专门学校训练,分批毕业回国效劳;今粤东航空人才之盛,皆由其手造。民国十一年,帅命为大本营航空局长;曾亲制乐士文飞机,组成我国空军武装力量,巩固国防;民国十二年,随同孙大元帅东征陈逆炯明,是年秋,九月十二日,奉命往博罗县梅湖,在军舰检阅水雷爆发,不幸与随行助手谢、苏、吴、马四同志共殉国难,年三十二。帅令追赠陆军中将葬于黄花岗之原。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航空处同胞联请“广东省政府”拨给国币,咨请“革命纪念会”邀同先烈介弟“广东航空学校”校长杨官宇飞机师等战友将其生平事迹勒诸金石,永垂不朽。“广东省政府”立石,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
  读后,使我心潮澎湃,肃然起敬。环顾四周,前有邓仲元上将墓亭,右旁为老同盟会员革命志士潘达微先生坟墓,毗邻而居。青山有幸埋忠骨,春风芳草伴英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倍增惆怅;碧血千秋热,黄花万代香。云山苍苍,珠海泱泱,瞻仰高风,山高水长;浩气长存,永留青史。
  回顾1931年宁粤分裂,以孙科(孙中山先生哲嗣)为首的“国民党太子派”率领部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数十人愤然离京返粤,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独裁政权。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召开“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大会一致推举孙科为非常会议主席团主席(主席团成员有胡汉民、古应芬、萧佛成、邓泽如、邹鲁、陈济棠、张惠长、陈策、李宗仁等),梁寒操为非常会议秘书长。在广州产生新的“国民政府”:孙科为“国府”主席,文官长古应芬,参军长黄惠龙,副官长马湘,财政部长邓召荫,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空军总司令张惠长,海军总司令陈策,广东省政府主席林云陔,广州市长刘纪文,广西省政府主席黄绍竑。
  1931年秋,适逢空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成立(位于大沙头),并在《广州民国日报》登载招考职员广告,我报考幸蒙择优取录,被派往空军总部政训处任文书科员(主任余兆麟,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律学博士)。翌年春,空军总部奉令裁撤,改组为“第一集团军空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黄光锐),我随调派到“广东航空学校”仍掌文书工作。校长杨官宇飞机师乃杨仙逸烈士之弟,我因与杨校长在航校共事多年,朝夕相处,深得唱随之乐。“广东航空学校”乃杨仙逸烈士任大本营航空局长时所创办,首任航校校长张惠长以及历任航校校长周宝衡、刘植炎、杨官宇、胡汉贤等飞机师,俱是昔年航空局长杨仙逸中将派往欧美国家训练空军技术毕业回国的革命志士。由海外归来的粤东空军抗日名将丁纪徐,曾在上海淞沪战役与日机展开空中激战多次,击毁敌机数架并在长江海域轰沉日舰出云号,战绩显著。飞机师黄光锐、胡锦雅、林福元、陈卓林、关荣、张子璇、黄毓沛、吴建文、陈秀、谭寿……等空军健将,在杨仙逸中将领导下,平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熏陶,忠心耿耿为国效劳并注重培养和造就航空人才接班人。
  我在“广东航空学校”工作时期,先后有4000多人从该校毕业,并先后陆续输送到空军总司令部所属各大队和分队担任大队长或分队长;另有部分航空毕业生担任“广东航空学校”教育长,飞机主任及飞行教官等重要飞行技术职务。其中担任空军大队长的有敖伦、马廷槐、谢莽、陶佐德等;担任空军副大队长的有胡其选、陈晋、刘益国、宁明阶等;担任空军分队长的有李可斌、陈信沅、容章灏等;担任教育长的有曹醒仁、刘锦涛、蒋孝棠、胡祖庆等。
  我国建设空军武装力量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经过艰苦曲折道路成长起来的,是与杨仙逸烈士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积极提倡“航空救国”的正确主张分不开的。杨仙逸将青春和才智忠勇献予祖国,为我国航空史谱写了一曲光辉的颂歌。他的丰功伟绩永远给后人传颂;他的精神和事业值得我们千秋万代无限崇敬和瞻仰;他的英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  南京“国民政府”曾通令全国各省,规定每年9月24日为“航空纪念日”,以纪念杨仙逸烈士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革命精神。我在“广东航空学校”工作多年,纪念日当天由上级第一集团军空军司令部召集全体航空人员及师生等在大礼堂内开会,除讲述杨仙逸烈士生平革命事迹外,还训勉空军全体人员及航校师生要兢兢业业,戒骄戒躁,勤奋自励,忠勇爱国,完成先烈未尽遗愿,再接再厉,愈挫愈奋,为祖国航空事业努力奋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贡献。
  1932年夏间,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张惠长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长途飞行,同乘驾机人员有广东航空学校校长杨官宇、教育长黄毓沛、机械长梁庆铨等共四人,飞机由广州大沙头机场起飞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机场为终点。途经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南京、上海、济南、天津、北京、沈阳、长春等各大中城市,全程长约三万多公里,此次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受到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的表扬。这次飞行对我国民航交通和军用航空国防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组建大元帅军政府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军阀,奠定革命策源地不久,随即亲临东江前线飞鹅岭督师,讨伐叛逆陈贼炯明,其时陈贼盘据惠州城负隅顽抗,孙大元帅率领大本营航空局长杨仙逸,随从戎幕策划讨伐逆军大计;杨仙逸朝夕不离左右,运筹帷幄,宵旰辛劳,夙夜以赴,忠贞不渝,尽瘁国事,深得孙大元帅所器重,视为心腹爱将。是年九月二十日,杨仙逸奉帅令前赴梅湖海岸军舰试验鱼雷时,撞针触舰爆炸,不幸以身殉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恨海难填,百身莫赎。痛失良将雁折翼,三军壮士齐悲恸。由于东征军与百姓团结一家,士气旺盛斗志昂扬,未几围困多年的惠州城被完全攻破,陈贼败亡,落得可耻下场。东征军高奏胜利凯歌班师回粤,广东政局得以转危为安。
  杨仙逸殉国以后,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杨仙逸烈士毕生献身祖国航空事业,杨仙逸烈士献身“航空救国”的贤劳功勋,除追赠航空局长杨仙逸为陆军中将军衔外,并饬令中山县长黄居素(原大元帅府侍从秘书,是中山先生同乡),亲笔手谕中山县政府拨专款假座中山县石岐镇南门杨家祠修建“仙逸中学”,以资纪念革命英烈殊勋,以作后人楷模;同时面授杨仙逸烈士夫人程度纯女士主持校务,担任该校校长。程度纯校长在任期间,慨然将杨仙逸烈士遗产二万余元捐献出来,作为“仙逸中学”扩充教学设备,图书仪器费用。校董会主席为宋庆龄,校董为孙科、张惠长、唐绍仪、黄居素、李仙根、杨子毅等人。历年来仙逸中学为中山县培养了不少地方建设人才;先父王敬秋,乃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理化科毕业生,回国后历任各地中学教师;曾于1927年通过挚友张毅德(张毅德是仙逸中学训导主任)介绍,经校长程度纯同意,被聘为该校教务主任。杨仙逸烈士哲嗣杨添霭时年刚十二岁,乃该校初中一学生,故此先父与杨添霭两人结下师生情谊。
  日,是我国辛亥革命起义七十周年纪念日,党中央举行隆重纪念大会,杨仙逸烈士哲嗣杨添霭不远万里从美国抽暇回国参加盛会,同时返粤致祭亡父杨仙逸中将,以表崇敬悼意,受到我省党、政各界人士热情接待。杨添霭本人将孙中山先生题赠杨仙逸烈士亲笔书写的“天下为公”及“航空救国”横幅墨宝两件,献呈我省革命文物单位收藏,以供陈列,供后人浏览瞻仰。解放初期,中山县教育结构调整“仙逸中学”併入石岐一中。建议恢复原来校名“仙逸纪念中学”,这对于纪念空军先烈杨仙逸中将生平革命英雄业绩,为后世崇敬先进楷模,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航空力量不断壮大,空军国防日益巩固,航空事业正朝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阔步迈进;这使我联想革命先烈杨仙逸中将当初创业的艰难,为航空救国繁荣富强统一大业,作出不朽功勋的事迹。人民将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烈士英灵九泉有知,当必含笑瞑目。帮忙翻译一下,你是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永恒_百度知道
帮忙翻译一下,你是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永恒
You are an indelible forever in my memory
你是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永恒
采纳率:18%
you are the indeliable eternity in my memory.
You are indelible in my memory forever.
You are my indelible memory of the eternal
You are indelible in my memory forever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不可磨灭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勋卓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