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何为“明斯基时刻即将到来” 央行行长周小川

明斯基时刻=金融危机?防住它等于经济衰退!_突袭网
当前位置&:&&&&明斯基时刻=金融危机?防住它等于经济衰退!
热门标签:&
明斯基时刻=金融危机?防住它等于经济衰退!
编辑:王亮
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退休说:“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这央行行长说要防范的“明斯基时刻”究竟是什么? 根据常年研究金融危机的海曼?明斯基的理论,人们的投资行为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家投资时上杠杆很谨慎,现金流可以偿付债务和利息;? 第二阶段,看到第一阶段的投资获益,大家开始抢着投资,抛弃了第一阶段的谨慎,拼命上杠杆,现金流无法覆盖债务,只能支付利息;? 第三阶段,套在里面的人连利息都还不起了,只能借新债还旧债,落入“庞氏融资”,终于,泡沫大到庞氏融资也完全支撑不下去了,“嘭”地一下破裂,“明斯基时刻”到来了。观潮君关心的是,周小川卸任的时候苦口婆心提防明斯基时刻,要是大家都照做,这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保得住吗?【债务压力大――明斯基时刻】要考察中国的“明斯基时刻”是不是要到来,我们就得先看看中国的债务情况。先看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分为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两种。最近几年中央政府债务一直在增长,增长率也往往超过当年GDP增长率,过去八年里有六年的增长率超过10%,在去年年末达到了12亿元。地方债务呢?2011年到2014年,地方债务每年以超过22%的速度在增长,达到了2014年末的高峰24万亿元。过去两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得到抑制,去年年末回落到22.22亿元。单看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多亏了2014年以后的地方债控制和GDP增长,政府部门最近两年去杠杆成效较显著,杠杆率逐渐下降。在看居民贷款。2016年以来的一轮房价疯长,大量居民加杠杆入房市,唯恐赶不上这趟末班车,其结果就是居民杠杆率持续增长。到2017年第一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涨到了47.34%的高位,这很高吗?还有比这更高的,看了企业的情况你就会觉得只有更高的杠杆,没有最高的杠杆。先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债增长,最近四年负债增长率显著高于利润增长率,也一直高于资产增长率。最近四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65%以上。而从不同类型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对比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最高。这也导致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逐步走高,到2016年逼近了150%。综合来看,2016年中国实体经济的总杠杆率,也就是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0%。其特点是:? 中央政府还在加杠杆,地方政府去杠杆显著;? 随着一轮房价上涨,房贷增长快,居民加杠杆;?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极高,其中国企和集体企业负债严重。【如何防范明斯基时刻】从上面的负债状况,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目前调控应对“明斯基时刻”的思路。其实大原则就一个――防止杠杆过高最后引发危机。经过去年一年的房价飞速上涨,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上涨迅猛,广大人民群众害怕自此再也没机会上车,纷纷加杠杆买房,一方面促进了三线城市去库存,另一方面成功地引领了地方政府去杠杆,地方政府杠杆就这样转移到了居民身上。总之,“明斯基时刻”风险别落在政府身上,至于房贷,自然是让跑不掉的居民慢慢还了。再看企业负债,为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负债率高?它们从银行贷款更容易啊!可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再这么加杠杆,积累债务问题就要引爆“明斯基时刻”了。于是最近M2供应量增长趋缓,放水量越来越少了。可是要是放水少了,民企就更难以拿到贷款了,怎么办?于是央行日亟不可待地发了这个扭扭捏捏的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政策文件。说它扭扭捏捏,是因为它虽然是放水,但还是准备定向放给普惠金融,即“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等,而且为了延续之前减缓放水的力度,这措施还得在2018年才会得以实施。这还不算,官媒还得强调一遍:定向降准并非“放水信号”。唯恐别人误以为放水准备加杠杆。管住银行这条放水渠道,明面上不放水了,暗地里还有影子银行这个水管啊!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最近几年还是很可怕的,变相放贷的规模甚至不亚于银行的主营业务,而且最近几年的势头可以说是飙升。尤其是各类保险公司、信托和证券公司的可支配资产规模,热钱在这几个池子里不停地打转。鉴于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影子银行又遭受了巨大的调控和监管压力,事实证明,对影子银行的管控在今年是起效的,彭博社的数据可以看出,影子银行的规模增长得到了抑制。嗯,到此为止,银行放水控制住了,影子银行管住了,问题来了,不放水,“明斯基时刻”可以说初步防住了,明年的经济增长可怎么办?【经济增长率怎么保?】说了这么多,看样子“明斯基时刻”在严防死守下,应该是来不了了。但是且慢,这么做是不是经济增长就得缓一缓了? 为什么说防范“明斯基时刻”,经济增速就会减缓呢? 首先,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不佳,下一步的投资还是需要加杠杆。根据天风证券的数据,目前非金融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还在持续耗散,虽然利润改善但现金流恶化,只靠现金流是靠不住的。其次,实体经济加不起杠杆,也加不到杠杆了。这就导致了投资的逐步降低。目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超过140%,让实体经济继续加杠杆只会累积风险。更何况放水趋缓,杠杆也无处可加。这也就导致了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速度自三月以来一直都在下降。最后,既然投资靠不住了,消费总还靠得住吧?看看恐怖的47.34%的居民杠杆率,能够消费得起的居民已经把房贷背上了。为什么最近现金贷那么火,营收都能支持趣店这种没几年的现金贷项目在美国上市?趣店目前36%的综合利率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目前几家有名的现金贷综合利率甚至能达到100%以上!这说明什么问题?他们针对的消费人群,基本上是征信难以覆盖的人群,而敢于进行现金贷的人群,依靠他们的消费只能是饮鸩止渴。如果这个口子一直打开,难保会引爆“明斯基时刻”,如果监管跟得上,消费也将继续萎缩。目前来看,投资和消费基本上都已经靠不住了,明年经济增速还能保持在6.7%的增速吗?恐怕是很不容乐观的。按道理说,大概率是保不住了。不过形势如此凶险,我们还有终极大招!那就是:更改GDP核算方式。把研发支出纳入GDP统计、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等措施,GDP数字能够好看一点,这样明年的GDP增速也会显得比较过得去。防住了“明斯基时刻”的里子,外面的面子咱也得要,不是么?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推荐周小川、明斯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突袭网
当前位置&:&&&&周小川、明斯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门标签:&
周小川、明斯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 由用户
编辑:张俊
?周小川、明斯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原创:顾子明 政事堂 Plus(微信号 zstplus)
随着大会开过,一个叫“明斯基”的非著名的经济学者突然成为了热词,而让明斯基成为热点的,就是现任央行行长周小川。 作为本次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的团长,在大会回答记者提问,介绍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看法时。周小川表示,中国要重点防止“明斯基瞬间(时刻)”出现所引发的剧烈调整。 随即,这个“非著名”的经济学者瞬间就成为了热榜,一大群经济学者和专家们你抄我我炒你,试图从这位过世许久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寻找到一些爆点。 可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位即将退休的央行行长说的是,防止明斯基瞬间引发的调整,而非防止明斯基瞬间本身。 说起周小川,也许大部分的经济学观察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他爸爸老友一般的“超长待机”,从 2002年开始至今,周行长已经担任了 15 年中国央行的行长。 1998 年,周小川接替前赴广东处理 97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救火队长,出任建行行长,他一改前任王老行长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作风,为建行开启了大规模的收缩战略。 而事实却证明了他的正确,当他一路高升,借道证监会飞速升至央行行长的同时,他身后的建行却接连落马了两位行长。直到郭行长上台才堪堪稳住了建行大局,不过,雷厉风行的郭行长也一度被“右迁”山东而远离中枢。 也许这就是周行长的智慧,宛如一位“薛定谔的猫”一般的政策制定者,大部分的时候,他的回答总是介于模棱两可之间,极少作出明确的回答。 譬如在 2015 年 3 月的两会上,周行长是这么说的: 有一些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其他的环节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是一种纯粹的投机炒作的做法。股票市场有这么多实体经济的企业,他们都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这些资金非常直接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于是呢,股市的多头们就会用媒体作出发声“资金进入股市,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空头们就会利用媒体发声“股票脱离实体经济,是纯粹投机炒作”。 无论是哪一方,都能够从周行长的发言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而那一年随后股市的先暴涨再暴跌,似乎又充分的证明了周行长判断的英明。 其实,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央行行长,很多问题上都需要像外交官一样,通过模棱两可的话,让市场自己去判断,以避免自己成为市场波动的源头。 譬如另一位超长待机的央行行长,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小川 明斯基时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