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公布英国退欧,为什么日元对欧元汇率会上涨

“英国退欧”担忧升温 英镑联袂日元下跌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彭博、FX168财经网
  FX168讯伦敦市长周末支持脱欧的言论引发市场血案,英镑/美元周一(2月22日)暴跌逾200点,最低触及1.4058。英国退欧风险并没有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相反,欧洲股市追随中国股市脚步大涨,欧元、日元及携手暴跌,美元和原油则趁机强势反弹。
  美国数据依旧良莠不齐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美元指数温和反弹
  美国芝加哥联储(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反弹,创下六个月以来的高位。
  数据显示,美国1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反弹至0.28,前值修正为-0.34。
(美国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该指数低于零,则说明全国经济活动扩张呈现出低于平均值的增长速度,以及缓解未来通胀的压力。
  不过,金融数据公司Markit随后公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美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追平2012年10月的低点。
  数据显示,美国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1.0,1月终值为52.4,分析师预估为52.3。
(美国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来源:FX168财经网)
  日内美元指数回暖,最高触及97.60。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FX168财经网)
  巴克莱资本指出,薪资上升及通胀仍具弹性,这对美元构成一定支撑。在于1月中旬触及数年高位后,美元因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延后而汇率。虽然全球经济的确存在风险,但我们认为美元短期利率曲线的非对称性将对美元构成中期支撑。我们并不认为美元会出现有指向性的行情,但至少也会在未来几周震荡整理。
  伦敦市长一言引发市场“血案” 英镑联袂黄金日元下跌
  当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志得意满地宣布与欧盟达成协议,投资者们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英镑将迎来一场“暴风雨”。
  周一,受到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公开支持退欧的负面因素打压,英镑/美元低开低走,接近美市开盘之际,汇价已经暴跌超过200点,连续击穿1.0和1.4100三大关口。
  汇价一举击穿年内低位1.4080,最低触及1.4058,刷新自2009年以来的低位,同时势将创下逾六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数据显示,英镑对16种主要对手货币下跌至少1.2%。
(英镑日内跌幅高居榜首;来源:彭博、FX168财经网)
  同时,衡量英镑对美元和欧元波动性的指标大涨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英镑波动率飙升;来源:彭博、FX168财经网)
  仅在英国首相卡梅伦与欧盟经过长达30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并最终达成英国“留欧协议”的数小时后,卡梅伦党内有力的政治竞争对手、英国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宣布将支持英国退出欧盟,成为英国退欧阵营的领头人,使天平更倾向于退欧。
  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表示,卡梅伦上周五与欧盟达成的协议未能提出彻底改革。“我最不愿意见到的事就是对抗卡梅伦或者政府,但在那令人心痛的协议之后,我认为自己已经别无选择。我将主张投票赞成英国脱欧。”
  卡梅伦所在保守党党内严重分歧对于将于6月举行的退欧公投来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也令卡梅伦的留欧宣传造成巨大挑战。英国退欧的代价目前无法预估,但势必严重冲击投资者和企业信心,拖累英国经济增长。
  不过,据知名金融博客zerohedge报道称,伦敦议会投票支持英国留欧,蔑视此前伦敦市长约翰逊支持脱欧的表态。
  “卡梅伦在欧盟峰会上达成的协议未能减轻对于脱离欧盟的担心,英镑因而下跌,”东方汇理(Calyon)的G10策略负责人Valentin Marinov称。
  Marinov表示,“保守党内显赫人物宣布将推动英国退出欧盟这个事实,可能强化了投资者的担忧,即尽管达成了协议,但英国退欧风险从现在开始将加大。”
  在约翰逊高举退欧大旗之后,外界对于英国离开欧盟大家庭的预期有所升温。
  据博彩公司PaddyPower Betfair Plc的数据,博彩赔率隐含的英国退欧概率为34%。而在距苏格兰脱离联合王国公投之前的同一个时点上,苏格兰独立的概率更低一些,是26%。
(来源:彭博、FX168财经网)
  IG Ltd.的市场策略师Evan Lucas表示,“英国退欧将会是2016年的大事件之一。约翰逊支持退欧对英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相信,他将成为保守党的下一任领导人,这也是他的讲话会有如此分量的原因。”
  彭博技术分析师Sejul Gokal在最新报告认为,“短期内,汇价有跌破心理关位1.4000的空间,并可能跌至1.年3月18日低点)。”
  法国预计,“在公投前英镑还会进一步走弱,市场对此存在争论且不确定性打击市场信心。我们预计在公投前英镑/美元会下穿1.40水平,欧元/英镑会上穿0.80水平;两者可能同时发生。如果英国真的退出欧盟,则英镑/美元至少会跌至1.30水平。”
  法国巴黎银行外汇策略师Steven Saywell与Michael Sneyd等人指出,“英镑做空程度极高,这预示着英镑上涨空间大过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未来一周的民调结果对英镑表现至关重要。若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倾向于英国留在欧盟,则英镑/美元可能先向1.44美元轧空。若民调显示退出欧盟的民意占据上风,则英镑/美元可能下看1月低点1.4085。本行的指标显示,英镑/美元的短期公允价值为1.4693。”
  尽管英国退欧风险上升,但欧股全面上扬,即使是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也超过1%。法国CAC 40指数涨幅扩大至1.7%;德国DAX指数涨幅扩大至2.0%,这表明这种担忧并没有延续至股市,而外汇市场的反应有过度之嫌。
  全球股市亦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上周末中国证监会人事地震,刘士余新官上任刺激A股日内大涨,带动亚太和欧洲股市集体走强。现货黄金和日元则显著下挫,金价再度逼近1200关口。
  上周末,中国股市传来人事变更的大消息,刘士余接任肖钢的证监会主席位置,市场中的人气为之一振。
  周一截至收盘,涨2.35%报2927.18点;涨2.05%报10370.99点;涨1.56%报2245.56点。中国股市大涨带动了亚太和欧洲股市的人气。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0.90%报16111.05点;日本东证股价指数收盘上涨0.63%报1300.00点;韩国首尔综指收盘上涨0.01%报1916.36点;澳大利亚ASX 200指数收盘上涨0.98%报5001.20点。
  美国股市周一开盘上扬,因油价跳涨5%扶助提振投资者风险意愿。道琼工业指数开盘上升95.81点,或0.58%,至16,487.8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扬13.52点,或0.7%,至1,931.3点;Nasdaq指数 攀升42.98点,或0.95%,至4,547.41点。
  随着市场风险情绪上扬,避险资产退避三舍。现货黄金震荡下行,金价最低触及1205.30美元/盎司,刷新日内低位,日内跌幅超过20美元。短线或将面临再度下测1200关口的风险。美元/日元则最高回升至113.38水平。
(美元/日元小时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欧元去PMI降至逾一年最低水平 欧元下滑
  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欧元区2月民间企业活动增速降至逾一年来最慢,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表现都大幅弱于预期。
  Markit称,欧元区2月份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3.6降至52.7,为一年多来最低水平。德国制造业受海外需求下滑打击,法国综合PMI也显示经济增长“迟滞”。
(欧元区PMI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这份调查不仅暗示经济增速降至逾一年最低,还显示通缩力量增强,”Markit首席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该数据“大大提高了欧洲央行实施更多刺激措施的几率。”
  Markit称,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可能达不到2015年末时预计的0.3%。
  欧元区正展现出受全球经济放缓拖累的迹象,使得本已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有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状况,除了降息之外,欧洲央行决策者可能会考虑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复苏。
  今天的报告中描述的经济增长更加疲软,以及企业加大降价力度,将加深人们对欧元区经济状况的担忧。这些情况还可能让欧洲央行决策者承受在3月会议上加码刺激力度的更大压力。
  根据路透调查,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3月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增加月度资产购买规模的机率为50%。
  受到英镑下跌及欧元区PMI数据疲软的拖累,欧元/美元跌破关键的200日均线1.1055支撑,触及2月3日以来最低1.1002,下跌超过1% ,欧股上扬刺激套利交易,打压欧元。
(欧元/美元小时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德国商业银行固定收益部首席技术分析师Karen Jones指出,汇价上周走低指向200日均线1.1053,汇价将测试该位。4小时图显示汇价日内将反弹,日内反弹将相对温和,预计跌势将延续至通道底部1.0922,长期支持跌至1.7。
  大华银行研究团队表示,尽管汇价自2月11日高点1.1375回撤并指向1.0990支撑,不过跌向该位的几率不高。不过之后重返1.1250上方才缓解当前下跌压力。
  三重利好提振油市 油价大幅反弹
  周一受空头回补、国际能源署预期页岩油产量下降及上周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下降三大因素推动,原油价格持续反弹,美油刷新两个交易日高点33.84美元/桶,布油刷新日高至34.97美元/桶。
(美国原油小时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Baker Hughes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连续第九周减少,为2009年12月以来最少。
  国际能源署(IEA)周一在最新的中期展望报告中称,国际油市将在2017年开始恢复平衡,届时美国石油产量在低油价的压力下会进一步下降。而此后美国原油产量将恢复增长,到2021年时将达到纪录高位。
  “只有到2017年时才能看到油市的供需会匹配,不过积累的巨大库存会在市场达到平衡时放缓油价复苏的步伐,在此之后库存方会开始下降,”IEA称。
  “今天的油市状况并不表明油价可在短期内快速复苏,”IEA称。IEA发布的报告称,全球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延续至2017年,由于消耗盈余所需时间比此前预期更长,短期内油价反弹的可能性有限。
  在这份报告中,IEA表示在年这一时间段,美国石油产量预计将触及纪录高位每日1420万桶,不过今年和明年的产量会下降。
  IEA指出,“美国页岩油日产量今年预计下降60万桶,明年会进一步下降20万桶,但随后会逐步上升。到2021年为止,美国仍将是新增供应的最大来源。”
  摩根士丹利周一上调油价预估,上调2016年第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预估至31美元/桶,之前预估为28美元/桶;上调2016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预估至28美元/桶,之前预估为25美元/桶;预计2016年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32.75美元/桶,2017年为43.25美元/桶;预计2016年全年美国原油均价为32美元/桶,2017年为43.25美元/桶。
  不过,俄罗斯能源部第一副部长上周五晚间表示,俄罗斯不计划在冻产协议下削减产量,没有人希望油价大幅上扬,因这样的话高成本生产商将重返市场;俄罗斯今年计划增产,幅度同比增加1.5%;位于35-40美元/桶的油价可以使得俄罗斯石油行业向前迈进。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7,763被浏览196,759分享邀请回答2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英国退欧成功 日元暴涨但人民币或大幅贬值英国脱欧公投将在6月23日早上7时开始,晚上10时结束,预计最终结果将于24日公布。有媒体预测,如果英国退欧,日元将出现亚洲货币中最大涨势,而人民币将下跌。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持欧洲怀疑论的对手们,23日正在英国各地奔走,在英国退留欧盟的重大公投前夕进做最后的拉票努力。按计划,6月23日(北京时间)14时公投开始,6月24日5时公投结束,382个计票区报告投票情况,7时面积最小、人口仅2,000的锡利群岛最先公布结果,14时在最后一个选区公布计票结果后,首席计票官公布公投结果。《华尔街日报》称,无论英国脱欧与否,欧洲格局都将改变。如果英国在23日的公投中决定脱离欧盟,这将从政治基础上撼动这片大陆。而即使公投结果为英国留在欧盟,欧盟可能也永远回不到从前的样子。英国退欧?慢走不送!《德国之声》称,欧盟议员、官员和政策学者们心里正想着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念头:英国退欧对布鲁塞尔和欧盟也不是全无好处!没有英国,欧洲还是可以玩得转的。对中国有何影响?据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银行(Maybank)估计,如果英国投票选择退出欧盟(EU),中国的人民币和印度的卢比将跻身于亚洲国家货币中的最大受害者之列。马来亚银行预测,这种最大的避险货币可能升值11.7%,人民币和卢比的汇率可能分别下跌5.2%和5.7%。英国举行脱欧投票前辩论会经济学家称,英国脱离欧盟可能使金融市场恐慌,导致我国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目前,伦敦已成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币交易中心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之一。伦敦金融城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如果英国决定退出欧盟,伦敦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临挑战,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多少都会有影响。BBC称,来自中国的意见似乎是一致的:我国领导人和商界人士希望英国留在欧盟(EU)。然而,这还不完全是关于钱的问题。对北京来说,欧盟公投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利害关系。近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和伦敦发展更密切的关系,假如英国离开欧盟,这种平衡策略或被打破。长期来看,英国脱欧将影响中国对待欧盟的策略,因为没有英国的支持,中国将在欧盟失去影响力。欧盟内部,英国仅次于德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银行分析报告显示,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中国将失去一个在欧盟内部推动中欧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增加未来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难度。《环球时报》认为,英国脱欧公投,高空走钢丝表演。没完没了的公投,英国在消耗它的“老本”。如果公投结果是英国留在欧盟,就是英国人给世界表演“政治嘉年华”了。如果结果真是英国脱欧,那就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逞能在高空走钢丝的人一不留神掉了下来,而且没系安全带。最近很多股民抱怨说,他们炒股都是在亏钱,原因是一不会选股,二不会把握股票买卖点,三不会技术分析。为了能在炒股上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欢迎股民来加微信号:KDJ229,绝不收任何费用!之前加我的股友已经学到方法,开始赚到钱。如果你还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在亏着钱的股友就来吧,一定让你收获良多!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英国退欧公投计票结果此起彼伏 英镑系巨震连连
中金网06月24日讯,周五(6月24日)亚市早盘,伴随着英国退欧公投各计票区结果的公布,全球外汇市场开启“巨震”模式,在此前初步结果显示脱欧派领先后,英镑对主要货币均现巨幅波动,对美元盘中波动幅度超欠点,对日元日内跌幅一度超过7%。不过,据路透最新计算,英国退欧公投382个计票区中的75个投票结果再加上BBC统计的北爱尔兰数据显示,留欧支持率51.3%,退欧支持率48.7%但在早间初步统计显示退欧派领先之际,英镑兑美元走势逆转,跌至1.4297美元,稍早升至年内高位1.5033。触及高位后,英镑在1.4500略上方徘徊,日低点见于1.4026美元,盘中波动幅度超1000点。英镑兑日圆亦现大幅下滑,日低位见145.31日圆,跌幅一度超7%,稍早曾触及高位160.14。欧元兑英镑则从0.7600下方窜升至0.7918。市场对脱欧公投的焦虑情绪升温,围绕避险日圆的需求也逐渐高涨,帮助日圆兑美元和欧元跳升。美元兑日圆跌至104.92,由稍早高点106.875大幅回落。欧元由122.000日圆跌至118.40。在市场紧张情绪升温时往往被抛售的澳元,兑美元和日圆重挫。澳元兑美元下跌逾1美分至0.7533美元,兑日圆跌回79.00日圆下方,此前曾触及81.61日圆。澳洲西太平洋银行资深汇市策略师Robert Rennie说,“非常紧张不安,我料想在看到最后结果宣布前,市况都会是这样子。”ETX Capital交易主管Joe Rundle说,“市场现在异常紧张,绝对是避险的时候。如果‘脱欧’派取胜,那么英镑兑美元将遭受重创。”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电话会议纪要!王涵,宏观】英国退欧,中国的危与机
我的图书馆
【电话会议纪要!王涵,宏观】英国退欧,中国的危与机
摘要:1)英国能否真正脱欧仍有不确定性,而欧洲会否分裂很大程度取决于英国的示范效应。2)对全球其他市场的影响: & & 短期:流动性冲击和在英资产缩水是各国市场动荡的根本原因; & & 中长期:资本过剩、经济乏力,全球货币政策或逐渐给财政政策让路。3)中国而言,中长期看,退欧可能会增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4)大类资产配置: & & &黄金:个人投资者建议配,机构投资者需择时; & & &工业金属:有潜在风险; & & &原油:短期可能出现利好因素,但长期仍有去金融化风险; & & &外汇:关注瑞郎。大部分情形下,欧元可能会出现先跌后涨的格局。5)对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看法:“风吹草低见牛羊”。第一部分 退欧后的前景展望英国真正进入脱欧程序还有不确定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英国的法律,本次投票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所谓不具有法律效力是指,在公投之前的法律文件中并没有规定政府有义务要执行本次公投的结果。我们知道,英国在每一次公投之前会明确政府是否有义务执行公投的结果,而对本次脱欧公投而言,之前法律条款并没有要求政府必须执行公投的结果,因而,公投结果只是首相决定是否与欧盟开启谈判脱欧的民意参考。所以在投票之后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首相卡梅伦马上就辞职了,而且他宣布开启英国脱欧法律程序的权力移交给新的首相(计划今年10月党内选举)。所以,根据欧盟的里斯本条约,如果英国首相没有正式向欧盟提出脱欧申请的话,英国脱欧的法律程序就尚未开始。而关于新首相的问题,即使新上台的首相倾向于脱欧,同时也向欧盟正式提交退出欧盟的书面申请,在与欧盟谈判各种协议的过程中,英国的国会在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方面的影响。其次是英国二次公投的可能性。根据今天早上BBC的报道,有接近260万英国人联名签署要求重新进行第二次脱欧公投。而之前在欧盟建立的过程中,爱尔兰也出现过二次公投的情况。所以,这次英国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依然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把周五公投的事情总结梳理之后可以发现,脱欧公投的结果会给英国和欧洲的政客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要正式开始脱欧的法律程序,可能依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能否真正退欧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欧洲是否会有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无论英国是否正式开始脱欧公投的法律程序,都会对其他欧洲国家产生示范效应:第一个示范效应已经可以看到:通过公投的方式,民意能够倒逼政府做一些事情,包括荷兰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左翼政党都在呼吁进行脱欧公投。第二个示范效应: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英国完成这次脱欧公投之后,英国的民众究竟是获利更多还是受损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民意。今天早上各家评价机构都表示可能会下调英国信用评级的前景展望。为什么要下调英国信用评级的前景展望?索罗斯之前表示英国脱欧会对英镑产生冲击,所以英国央行准备了2500亿英镑以应对可能的资本撤出。但是实际上,如果英国正式脱欧或者正式开启脱欧的法律程序,2500亿英镑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英国的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差不多是本国GDP总量的4-5倍。这样一个国家,其负债和资产是两头在外的。如果英国真的退出欧盟,也就意味着,很多金融机构可能会从从英国搬到法兰克福或者瑞士。那么潜在的问题在于英国当前巨大的资产负债表可能面临着资本撤出的压力。换句话说,此前很多金融机构之所以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是希望借助英国进入欧洲的金融市场。同样,很多欧洲的金融机构为了能够在全球进行投资,也会想在伦敦设立分支结构。因此,如果伦敦脱离了欧洲市场,伦敦的金融地位将下降。对应的就是在外的资产和海外进来的负债短期内要平掉的过程。英国央行只准备了2500亿英镑,但是短期需要兑付的资金可能在万亿量级。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还是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的。&那么,欧洲会不会产生米诺骨牌效应?首先要明确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我自己的理解是,如果英国国内的问题悬而不决,在是否进入脱欧程序这件事情上一直拖着,在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不正式进入程序,意味着很多机构可能不会立马从英国撤出,也就是说对英国的冲击相对比较小。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在大家眼前晃来晃去,所以最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法强烈要求英国尽快进入到退欧程序,一方面,是为了快刀斩乱麻;另一方面,站在谈判的角度,也是为了给自己制造更多的谈判筹码。因为英国退欧以后的成本代价非常高(英国的政客也都清楚),而此前的公投似乎倒是给了英国人与欧盟谈判的筹码。所以,法国提出要求英国尽快进入退欧程序。所以,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站在法国和德国的立场,让英国尽快开启法律程序,尽快让英国脱欧后的负面因素显露出来,有可能是欧洲解决多米诺骨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第三点,德国和法国可能会加快解决其他问题的进程。我们知道,欧盟本身主要由英法德三大国组成,但是英国一直以来的欧洲大陆政策就是希望欧洲大陆的一体化程度不要太高,所以在很多事务上,英国一直采取制造均势的方式。而如果英国正式退出欧盟,一方面,德法解决欧盟内部问题的掣肘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近期英国的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德法解决周边地缘政治问题的节奏,比如说叙利亚和谈。叙利亚和谈一直悬而不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欧洲难民的不断涌入。之前的情况是,法国作为欧洲大陆外务事务的代表,比较多站在美国这一边,希望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下台。但是显然,俄罗斯前期的参与导致阿萨德政府在战场上彻底倒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整个叙利亚和谈的进程就进入到僵局的状态。而对欧洲最大的代价就是时间拖的越久,中东过来的难民也就可能越多。而实际上,中东难民的涌入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英国公投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英国是否正式进入到脱欧的法律程序中,可能会影响德法对于俄罗斯以及其他地缘政治问题比如说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如果英国退欧,德法可能会采取软化的态度,从而加速问题的解决。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英国退欧后的具体情境分析如果把接下来整个英国或者欧洲的情况做一个情景分析的话,我觉得有四种可能的情景:第一种情景:英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如3-6个月)就进入退欧程序。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小。如果英国立即开启退欧程序,那么在欧洲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概率也比较低。因为进入到退欧程序将导致英国会面临大量的资本外撤,而这种资本外撤一定会对英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这会对有退欧倾向的国家产生警示。在这种情况下,英镑肯定会下跌。但是对于欧元来讲,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就意味着欧洲的金融中心可能会从伦敦搬到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甚至是瑞士。因此,如果英国在较短时间内开启退欧程度,那么对于英镑而言,将是长期的一蹶不振。但是对于欧元和瑞郎而言,可能是先跌后涨的格局。&第二种情境:英国短时间内进入二次公投且不退欧,或国会明确表示对公投结果不认可。这种情况发生概率也比较小。而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消除。而且,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其他国家都会重新考虑是否还要进行退欧公投。这样的话,整个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将加快,欧元和英镑都会反弹。&第三种情境:英国悬而不决,但是在德法的努力下,加快处理欧洲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加速。从货币的角度来讲,欧元可能出现先跌后涨的格局。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大。&第四种情境:英国悬而不决,导致欧洲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欧洲大陆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瑞郎值得关注。一旦欧洲大陆分崩离析,欧洲可能会回到100多年之前有很多小国的状态。但是毕竟欧洲大陆需要一个金融中心。而从一个大欧洲分拆为许多小国的背景下,战争的风险明显上升。因为欧盟的建立就是为了避免打仗,如果欧盟分崩离析,瑞郎将是避风港。但是中长期来看,也可能会利好英国,因为德法的地位将下降,金融机构可能选择不搬出英国。&这四种情况按照概率由高到低来看,最大的概率是英国可能会拖延时间,但是在德法的努力下,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走势可能是:英镑下跌,欧元先跌后涨。除此之外,其他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都比较小。但是回顾刚才的情形,唯一会导致欧元下跌的可能性就是英国拖很久,同时引发欧洲大陆的分崩离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长期利空欧元,否则的话长期来看对于欧元并不会产生利空的冲击。第二部分 对全球其他市场的影响英国是欧洲的“银行”周五的时候,有国外的客户询问为什么英国退欧对中国大陆的冲击很小。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英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英国实际上可以看成类似欧洲的“银行”,只是这家银行的体量比当年的雷曼兄弟大10倍。为什么说英国是欧洲的一家大银行?有一些数据值得关注:a)金融部门规模占GDP的比重高达800%,远高于美国的不到500%;b)76%的欧洲对冲基金的总部设在英国;c)欧盟国家74%的OTC衍生品交易在英国;d)欧盟国家55%的PE基金由总部设在英国的公司发起;e)欧洲养老基金42%的资产来自英国;f)英国参与了欧盟国家35%的风险投资;g)90%美国投资公司在欧洲的分部设在英国;h)欧盟78%的资本市场行为是在英国进行的。根据英国的这个特征,我们就可以对英国退欧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何分析英国脱欧所产生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关注短期的流动性冲击。从流动性冲击的层面,可以分析为什么在上周五退欧结果公布之后,中国受的影响小,而其他国家受的影响大。简单来讲,如果把英国简化为“大号雷曼”,这家银行目前正面临客户撤资。为什么呢?因为英国可能不再属于欧盟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这家银行就会面临挤兑。这会产生一个问题:绝对多数的投资者都会想卖出英国资产,而这时候市场上的买盘比较少,卖盘却非常多。短期之内,如果某些机构有流动性的问题,他们在英国市场无法卖出资产筹措所需的流动性,可能就会面临需要在其他市场筹措流动性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市场也在下跌,因为这是流动性的问题。当英国的资产无法卖出时,机构只能被迫卖出香港的资产或者韩国的资产。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退欧发达国家的资产冲击比新兴市场大?我自己的理解,这里面还有资产缩水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退欧公投这个事情发生以后,英镑明显下跌,这会对在英国有大量资产头寸的国家产生巨大冲击,比如说美国还有欧洲的其他国家,在英国整体的资产规模都比较大。一方面是整个市场在下跌的过程中,资产价格在下跌,而另一方面,英镑也在同时下跌,这就导致像日本这些国家在英国的投资出现大幅缩水(香港的富豪李嘉诚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日经还有美国的资本市场会出现巨大的调整。&对全球市场中长期的影响在于哪里?最近英国脱欧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又回到了我们最近出的一系列报告《》,即全球可能普遍面临资本过剩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经济非常好的年代,或者说整个经济的“蛋糕”在不断做大的时候,经济或者金融的一体化比较容易实现。为什么呢?因为在经济很好,“蛋糕”不断做大的时候,所有的国家都愿意加入经济或者金融的联盟来分享整体增长的好处。但是我们最近面临的情况是什么?我们在《》指出,全球的经济增长是极其疲弱的: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创新减速,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因为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快速上升的阶段。全球经济增长的低迷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面讲过,在一个自由市场及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如果没有效率的提升,那么就是资本家不断的赚走低收入劳动者的钱。最后的结果是,资本家拿走了大量的资金,而同时无产阶级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如果我们看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无论是中东地区的颜色革命、东亚国家出现的一些左翼思潮的泛滥、还是我们前段时间在文章里讲到的美国整个政治体系的变迁、苏格兰独立公投以及这两天看到的整个脱欧事件,都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分饼”变成了主要的矛盾。那么,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总的饼做不大的背景,英国如果脱欧甚至进而导致欧洲整体市场的分崩离析,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饼不做大的话,那么核心问题就是在于全球的这个饼怎么分。而在这个饼怎么分的问题上,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话语权。如果这次脱欧事件导致英国,甚至是整个欧洲在全球的话语权的下降,那么多于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可能都是一种利好。换句话说在整个分饼的过程中,原来欧洲可能是跟中、美平起平坐,如果真的导致英国出现比较大的动荡,以及包括欧洲本身也出现比较大的动荡,那么一定程度上,可能中国和美国在整个谈判桌上的筹码可能会变得更多。第二个中长期的影响是什么呢?全球货币政策可能会进一步的给财政政策让路,我们刚才谈到,之所以会出现巨大的脱欧问题,之所以会看到欧洲的各个国家都面临可能脱欧的这种压力,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欧洲都在经历一个财政紧缩,或者说财政相对不太宽松的状态。而货币政策的宽松叠加上财政政策的紧缩,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利率往下走,实体经济没有用钱的地方,低利率的环境造成资金在金融市场上不断的流转。而金融市场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贫富矛盾,进一步加剧了整个贫人群或者中下人群比例的上升,进而导致整个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无论是非洲难民、中东难民的涌入,还是一定程度上要解决这种左翼思潮泛滥带来的影响,可能接下来我们都会面临货币政策相对来讲没那么宽松但是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有扩张空间,可能是这样一个情况。当然财政政策的扩张,并不一定是减税,而更多的可能是增加福利,而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整个欧洲或者其他一些国家债务水平,即政府债务除以GDP的比重往上走,可能是这样一个结果,这是我们认为退欧对其他经济体带来的一些影响。第三部分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黄金:基于货币周期的判断可以配,但个人和机构有所不同年初以来,我个人一直是这样一个观点: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建议可能需要配置10%- 20%的黄金仓位。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刚才谈到整个全球政治和社会上的不确定性,可能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功能会体现,另一方面,如果长期的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慢慢到头以后,可能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大家可能开始重新考虑全球货币体系是否需要重新找一个“锚”。因为在70年代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倒掉以后,美元跟黄金开始脱钩,这背后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而货币供给相对不足(钱不够),所以导致了货币要跟黄金脱钩。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增长缓慢,但货币过剩,进而导致负利率以及贫富差距问题的加重,社会矛盾上升,所以钱太多现在是主要矛盾。因此,如果全球货币体系需要寻找一个新“锚”的话,那么大家可能很容易想到的一个选择便是黄金。所以,如果作为个人的投资者来讲,10 %到20 %的资产配置到黄金上,相当于买了一个期权。而对于机构来讲,我个人认为黄金的配置可能会相对难做一些。因为我们现在看黄金,并不是基于像2009年以后一个大的宽松周期的趋势之上,而更多是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爆发后,黄金会出现脉冲式的上升,或者说台阶式的上升。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风险爆发的时间点是不确定的。所以在一件风险事件和另一件风险事件发生的中间,黄金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依然是一个需要去做波段的金融资产。虽然从大方向看,黄金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涨多了之后是否会有阶段性的回调,则是需要考虑的。工业金属:仍会有去金融化的风险我个人理解接下来一段时间工业金属可能依然会有向下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基本面:中国的刺激力度开始减弱,而欧洲又面临这样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所以工业金属本身的基本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知道70年代之后,全球货币政策大的基调是只要不引发实体经济的通胀,货币可以随便发。这一过程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只要在实体经济没有通胀的情况之下,金融市场的资金是大量流入的,导致很多资产都出现快速金融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原来很多实业资产,比如像工业金属,只有实业的人会去买卖,但是在金融化的背景下,除了实业的参与者之外,工业金属的投资者里面还增加了很多新的金融投资者。所以,如果货币政策全球开始慢慢走到一个扩张极限的时候,意味着这种金融化的进程开始结束,甚至开始进入到一个慢慢的去金融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这些市场的参与者中,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数目可能出现快速下降,而这个过程会来带对于工业金属估值上的压力。原油:退欧有阶段性利好可能,但长期仍面临去金融化风险原油价格的一个长期风险同样是去金融化的风险。而短期之内,英国脱欧带来的机会是,德、法是否会在叙利亚谈判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采取更加软化的态度。如果德法在叙利亚的问题上开始更多地跟俄罗斯进行和谈协商,使得叙利亚问题能够尽快落地的话,那么站在沙特以及中东很多国家的立场上来讲,就没有必要通过打压油价,来打压俄罗斯。而同时,一旦叙利亚问题尘埃落定,那么各个国家很快就去解决ISIS的问题。在当前情况下,ISIS其实是根“搅屎棍”,尤其是沙特、美国、土耳其跟希望通过ISIS来打击现在的叙利亚政府,而如果叙利亚问题通过谈判问题解决了,那么ISIS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在这种情况下,ISIS可能很快成为各国打击的对象。而另一方面,ISIS此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抢了当地很多油井,通过土耳其将这些油低价地运出来,如果ISIS比较快地被消灭掉,市场上低价油的供给可能也会下降。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如果退欧事件的发酵一定程度上推进叙利亚和谈进程,那么对于油价来说短期可能是个利好。而长期来看,去金融化的风险,则意味着中长期原油价格可能有顶。汇率:退欧或利好瑞郎,欧元长期走势取决于欧洲是否会分崩离析按照我们刚才的分析,退欧后,短期内的流动性冲击使得绝大部分货币都会面临压力,少数上涨的货币包括美元、瑞郎、日元。日元之所以会上涨,是因为日本人(包括美国人)在英国有大量投资,英国经历资本撤出,就需要把在英国的资产卖掉,同时把英镑换成本币。在这种情况下,之前资金流入英国越多的国家,则面临越多资金撤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元、日元会在这次退欧中上涨。简单来讲就是这两种货币是避险货币,通常来讲,风险上升的时候就导致避险货币上涨。而关于瑞郎,简单地理解,如果英国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不稳,那么瑞士取而代之或者部分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就会大幅上升,这一过程中瑞郎应该也是上涨的。最后关于欧元的问题,如果英国退欧,但欧洲不出现分崩离析,那么虽然欧元短期内可能会跌,但中长期应该是会涨的。第四部分 对中国的影响短期难有系统性利空,中长期反而可能有利好我们刚才讲到,此次英国退欧的事情,短期之内可能很难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性利空。虽然英国的体量是当年雷曼的十倍,并且也是一个类似于欧洲银行的这样一个经济体,但是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暂时还看不到像2008年之前,整个金融市场杠杆加的很快,然后产生很大冲击的情况。另一方面,英国经济的体量毕竟和美国不一样,中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我觉得短期之内,系统性的利空应该是没有的。只是对中国来说,因为我们刚才讲到流动性的冲击,这两天离岸人民币汇率有一些压力,但离岸人民币毕竟不是此前很多金融资本大规模配置的一个货币资产,所以这种流动性的冲击整体可能是有限的。而中长期来看,在之前探讨的几种不同情形之下,可能对于中国来讲,中长期是潜在的利好。无论是英国受损,还是欧洲的整体国际影响力的下降,中长期来看,在全球“分饼”格局下,中国的话语权可能会出现上升。但国内仍然是结构性问题,资本市场处于慢熊阶段关于中国国内市场,接下来如果看国内的经济,依然是结构性分化特征严重的阶段,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中也指出,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经济并不存在趋势性的向上或向下。传统行业的减法还需要做很长的时间,而新兴行业虽然已经在启动,但是其体量毕竟太小,所以我们会看到,年初以来资产的分化,比如高估值的资产向下调整,同时低估值的资产反弹。接下来,随着政府对于这些周期性行业托底力度的减弱,低估值资产反弹的趋势可能看不到了。另一方面,毕竟这几年高估值的资产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故事,其业绩兑现可能依然会滞后于市场的期望,所以,绝大多数高估值但是纯讲故事的公司可能也会靠不住。因此,中期来看,我们的市场可能还是会面临这一风险要释放,或者说,整个市场的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回归理性。总的来说,短期之内,英国的事情在A股市场也不一定是利空,甚至上在情绪上来讲可能是利好。长期看,我们的资产市场可能还是处于慢熊这样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投资应该怎么做?在这个时间段上,整个市场的大环境是存量或者减量博弈。在减量博弈的过程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大家需要去抱团,那么抱什么?高估值纯讲故事的东西太多,业绩兑现又慢,所以抱不住。低估值的那些行业因为政策没有托底了,可能也抱不住。那么,最后大家能够抱团的东西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有业绩的东西大家相互抱团才能抱得住(有点类似于的茅台和苏宁)。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坚持中期报告《》的观点,即无论这次英国退欧产生什么影响,短期之内可能风险释放了以后,中长期则对于中国可能会看到利好。短期之内情绪的博弈下可能会有一波上涨,但是大方向上来看,依然是一个存量博弈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逻辑变成了我们要寻找什么东西能够抱团。这个时候,基本面比较比较好的,中长期有业绩的白马,可能是大家可以去抱团的资产。所以整个市场我们还是中期报告的观点,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基本面开始变得比较重要。总结1)英国能不能真正脱欧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之后欧洲是否会出现分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的示范效应。如果英国脱欧之后,短期之内经济下滑,其他国家会受到警示,欧洲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对于全球其他市场的影响。短期之内,流动性的冲击和各国在英国资产的缩水是各个国家资本市场发生动荡的根本原因。中长期而言,随着整个资本过剩、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分饼“问题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全球各国政治和经济的内政,全球货币政策可能会慢慢的开始退出,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国的影响而言,中长期来看,英国退欧可能会增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3)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我们认为个人投资者更适合配置黄金,机构投资者也可以配置,但是需要择时。工业金属有潜在风险。原油在短期之内可能受到叙利亚谈判进程加快的利好刺激。但是长期来看,会有去金融化的风险。外汇方面,瑞郎可以配置。在大部分情形下,欧元可能会出现先跌后涨的格局;4)最后,对于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看法,我们还是延续中期报告的观点,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Q&A环节问:退欧之后,各国央行可能会采取行动缓解流动性危机,您觉得央行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些措施会有怎样的影响?王涵:我觉得主要是汇率上的对冲。日本和美国央行面临的问题都是资金大量撤回国内,所以需要一定程度上对冲本币升值。对于这些国家来讲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在英国的资产受到双重损失:一方面是英镑本身的贬值,另一方面是英国资产本身的下跌。这会对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很大的冲击,所以可能要对冲本币走强的影响。而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香港等,面临的则是短期内的资本大量撤出的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提供流动性。总体来讲,短期之内是应对“量”的问题,中长期可能面临的还是货币逐渐收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背后都是货币相对于实体经济宽松所带来的影响。但是短期内,一方面,央行会担心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如果在英国卖不出资产,可能要抛售本国的资产,因此央行也面临着维持本国资产价格稳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小的,因为此前我们的资本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所以中国央行做的事情可能会少一点。可能更多的是,如果在本币走的太强或太弱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中间价的干预。问:英国退欧之后,有人认为我国的央行可能会降准或降息,概率有多大?王涵:我觉得央行短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央行还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另外,央行对整个杠杆率还有所担忧,IMF对中国的杠杆率也有很多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降息可能性比较小。之前我觉得降准可能性比较大,一方面,因为央行在搭建利率走廊。在现在的背景下,央行要成为市场流动性的提供方,所以无论是降准还是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性都比较大。但是短期之内因为有汇率的问题,央行可能需要去权衡,到底降准以后会使大家觉得中国有流动性的问题,还是只是为了解决国内利率走廊的问题。市场对此如何解读会进一步导致央行进入到一种观望的状态。整体来看,对于各国央行,可能现在都是这样,手里拿了一堆牌,但也要看英国退欧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因此可能是这样一种观望的状态。问:目前情况下,美联储7月份的议息结果会是怎么样?下半年有没有加息的可能?& 王涵:美联储的大逻辑是,如果没有系统性的利空,货币政策可能要进入紧缩的状态,因为国内的整个政治体制已经开始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副作用的影响,主要的问题是贫富差距。7月份的话,因为英国这个事情结果超预期,联储观望的态度可能会大一些。当然看到年底,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联储会有动作。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2013年、2014年以及今年的4月份都是在美国政府开始讨论贫富差距的时候,联储的政策开始转鹰。只要风险不是特别大,经济不是特别动荡的时候,联储会进入一个加息的状态,年内可能会有一次加息。问:您提到未来全球央行都有收紧货币的趋势。而之前货币是放松的趋势,所以对黄金价格是一个助推。那么在货币缩紧的趋势下,黄金上涨的空间是不是比较有限?王涵:如果只是货币政策的周期性收紧,对黄金确实是不利的。但是,我的理解是,现在可能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40年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的结束。这种宽松周期结束的表征是什么?就是最终各国的货币可能要锚定在一个东西上。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你去统计过去的40年一共新增多少货币,以及过去40年一共新增多少黄金,你会发现目前黄金的价格是大大被低估的。低估的原因是大家觉得纸币体系没有问题,黄金不再是一种货币了,相信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黄金就没有体现出作为一种货币应有的价值。但是如果说大家意识到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是一个问题,同时又单独要求一两个国家收紧货币,而其他国家不收紧,最后的问题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国家自己受损。所以,对于货币政策的收紧必须要有统一的规划。一旦产生这样的一个预期,那么相对来说黄金可能会实现一次性向上的重估。只要这种预期起来,黄金的上涨幅度就会比较大。所以说,黄金以前的走势是一个20度的向上或向下的角度,现在可能会进入一种台阶式的上升或下降。问题是这种预期什么时候能形成,以及会不会发生,这个不确定。问:为什么要找黄金这种锚定物?美元不是更好吗?答:我的观点是,锚定物不一定是黄金,只是市场有可能会出现这种预期。换句话说,负利率意味着纸币体系的基础出现动摇。而利率是什么?第一,利率是资金融入方和融出方形成的均衡价格,如果是负利率,意味着没有人借钱。没有人借钱意味着金融机构失去存在的价值。第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如果价格为负,证明没有人想要纸币,这就会动摇中央银行存在的价值,产生纸币体系的危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黄金可能会成为潜在的锚定物的选项,也有人认为是比特币,但是这个可能性不大。无论怎么样,只要产生了这种预期,黄金就是可以考虑的资产。问:如果中国在未来“分饼”的过程中话语权增加,人民币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从而进入升值通道?王涵:这有可能,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如果欧洲的议价权下降,人民币肯定是上升的。换句话说,现在看人民币,如果从基本面去分析,投资者有的觉得贬值5%,有的觉得贬值已经到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对一国的货币定义是什么呢?如果把全球看成是一个产业链,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国家在全世界分工中的竞争地位。如果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上升,人民币的地位也会上升。问:负利率导致纸币危机,而且越来越严重,但为什么寻找新的锚会导致全球央行会从宽松进入紧缩?各国央行为什么愿意找新的锚从而被动紧缩?王涵:首先,这里讲的货币紧缩是相对的概念。其次,需要关注为什么会有这么低的利率。一方面是因为央行货币超发;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长疲弱。利率是什么?利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如果把GDP看成整个社会附加值的总和,也就是社会总毛利的概念。总毛利除以货币有点类似投资回报率的概念,所以负利率出现的原因在于分子GDP增长缓慢,而同时分母货币变得越来越多,财富变得越来越多,所以ROA被摊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把分子做大;第二个,把分母做小。分母做小意味着货币紧缩,分子做大意味着财政扩张,只有通过财政政策才能在短期内把GDP拉起来。但是问题是无论是货币紧缩还是财政扩张,根据IS-LM模型都可以得到利率上升的结论。所以,市场实际感受到的都是资金的收紧。但是不绝对是由于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的,因为还有可能是货币政策不变,但是财政政策扩张,实体挤占金融市场的资金。进而导致金融市场感受到资金的紧张。我觉得两者都有可能,而且还有可能是同时发生的。过去几十年,黄金的货币价值不断的被纸币挤占,但是,纸币的扩张已经到头了,纸币的挤占效应会减弱。最终找到的锚不一定是黄金,但是只要有这个预期,黄金就会涨,因为过去几十年黄金的货币角色下降,这就是为什么黄金的价值会低于用全球货币过去几年的货币增量倒推出的黄金价格。我觉得这个问题会被解决。问:退欧事件对国内债券市场有何影响?王涵:第一、退欧事件对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短期之内可能不会产生大的冲击。第二,如果欧洲本身出现一些不确定性,或会导致中国作为相对避风港的可选择性的上升,这对于利率债可能是一个利好。但是这种情况发生多快可能不好说,毕竟欧洲的事情是按年计的,而债券交易则是论季度的。短期之内如果论季度的话,可能影响不大。第三,关于国内债券市场,我自己还是倾向于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政府慢慢开始关注杠杆的问题了,可能一定程度上希望把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给释放出来。至少站在央行的角度讲,是希望看到信用利差扩张的。但是,信用债跌,正常来讲在中期通常会影响到利率债,因为信用债卖不出去,只能卖利率债。所以如果我们看两三个季度,我对信用债比较谨慎。而利率债的机会在于,一旦信用债跌了进一步导致利率债收益率上升,这会使得央行投放流动性。所以利率债是跌了可以买,信用债可能就要谨慎。如果看未来一年的话,若欧洲的事情持续发酵,我觉得大的方向是利率债的收益率往下走。问:脱欧导致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和风险偏好极度回落的过程是不是已经结束?后面会有什么发展?为什么新兴市场股票的跌幅低于发达国家市场股票的跌幅?王涵:风险偏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会震荡下行,因为英国退欧的事情不会马上二次公投,即使二次公投,依然会有不确定性。另外,投资者还会继续担心其他国家会不会也加入退欧阵营。虽然,周末的新闻中出现了不退欧、二次公投的呼声,但是风险偏好的震荡下行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不确定性在上升。关于第二个问题,此次退欧事件对发达国家是双杀,新兴市场国家是单杀。具体来说,发达国家在英国拥有大量的资产,所以,发达国家受到英镑下跌以及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双重损失。而新兴市场在英国拥有的资产规模十分有限,因此,只受流动性冲击。因为英镑资产卖不出,被迫卖出新兴市场,这是估值下跌。所以发达国家跌得更多。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元日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