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早上大跌可加仓,机构偷偷加仓什么意思,难道清错仓了

机构加仓策略揭底(附股) _ 东方财富网
机构加仓策略揭底(附股)
东方财富网内容部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要】:在高通胀预期、经济下滑担忧、国际板即将推出预期等利空冲击下,刚过去的5月满盘尽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无一幸免,跌幅超过30%以上的个股比比皆是。不过,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调整,大盘已经回到年初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6月份市场是否会出现一个让人欣慰一点的局面呢?哪些股被错杀?机构会建仓哪些股?……
  ==本文导读==  股市风向标重现江湖 社保百亿加仓策略揭底  保险股地板价 基金大举加仓  私募:六月横盘概率大 可买入被错杀优质成长股  暴跌后产业资本潜入 机构调研备战六月建仓  16倍PE开启大股东资产注入窗口期 15股存机会&  股市风向标重现江湖 社保百亿加仓策略揭底  百亿加仓股市&风向标&历史再现  社保基金揭底  在令人担忧的震荡下跌中,A股市场又获得好消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今年5月上旬向去年年底新增的8家基金管理人划拨了总计100亿元的资金,其中60亿元资金将投资A股。  而策略研究员张刚研究发现,在连续三个季度增持之后,社保基金在第一季度刚出现一定减持。而2004年以来的数据表明,社保基金加减仓通常会持续半年以上,很少出现单个季度减仓之后迅速加仓的现象。  &目前公募基金总体仓位也在减少,这种情况与其说抄底,不如说社保基金做好了抄底的准备。&市场人士如此评价。  政策前兆  &如果经济增长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那么政府是否还将继续加码货币紧缩?&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师姚炜认为,目前要时刻关注政府的反应。因为导致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政策。  一向以逃顶和抄底著称的社保基金往往是不少机构解读宏观政策变化的标的。也是投资人投资股市的风向标。  &社保基金在继连续三个季度增持之后,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现一定减持。&张刚认为,2011年第一季度社保基金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合计为399.25亿元,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427.32亿元减少28.07亿元,减少幅度为6.57%,但仍为历史次高水平。社保基金2011年第一季度共计持股万股,比2010年第四季度的万股,减少22901.31万股,减少幅度为8.52%。  社保基金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两种方式。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股票的投资主要是采用委托投资方式。目前的委托投资机构主要以公募基金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自营账户一季度实际还被动加仓13亿元,其所加仓为转持所得。虽然社保基金有13亿元的国有股转持入账,但其持股市值仍减少了28亿元,说明其总体减仓幅度不小。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保基金减仓的全是股票型组合,分别是管理的110组合减仓13.7亿元、鹏华基金管理的104组合减仓8.9亿元,而加仓者是管理的债券型组合206、易方达基金管理的稳健配置性组合601等。  实际上,截止到日,社保基金共持有A股市值为427亿元,比2010年9月底增加48亿元。主要增仓账户恰好是以后来减仓的鹏华基金管理的104组合、招商基金管理的110组合等。  &观察社保基金的行动,不能简单观察其整体仓位,而要以其自营部分为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此前部分由基金操盘的社保账户先加仓后减仓的行为表明公募基金判断并不高明。  精准套现  相比公募基金判断的频频错误,社保基金自营部分的操作确实精准。  日,A股市场再现新年&开门绿&,当天上证指数下跌1.02%。第二天市场虽有小幅反弹,但带来的是之后几天的连续下跌。  刚刚被券商评为未来10年20倍收益的10大金股之一的也不例外,开盘就不断下跌,当日最高股价为55.59元/股,均价54.6元/股,收盘下跌2.18%;第二天触底反弹,不过当日最高股价也只达到了55.2元/股,均价则只有54.2元/股。此后半年中国平安股价再未上到55元以上并一路下跌,最低跌到了43.57元/股。  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社保基金全部&甩卖&了中国平安股权,回笼现金高达61.2亿元。按照中国平安2009年年报披露,社保基金共持有1.1亿股,以此计算其平均减持价格是55元/股,而当时高于该股价的时间只有两天,且这两天内的交易均价也都在55元之下。也就是说社保基金不仅高位套现了中国平安的股权,而且套现手法极为高超。  更有趣的是,就在2009年年底,中金公司、高盛高华、光大证券、国联证券、上海证券、长城证券、和民族证券8家券商都把中国平安推荐为2010年度金股,推荐理由是2010年中国平安寿险业务增长强劲和受益于通胀。  同时,由社保基金亲自操刀的005组合虽然持股只有3965万元,但其仍果断减持1612万元股票。之后A股市场缓慢盘跌半年有余,半年时间上证指数总体下跌27.29%。  相比于对个股的把握,社保基金投资部更擅长整体形势的把握。其对的过早卖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7年三季度,社保基金投资部卖掉了中国铝业,套现3.7亿元,卖出价格平均23.08元/股。而中国铝业的股价从7月底的20元/股左右一路涨到近60元/股,此次暴涨行情所用时间只有1个月。  不过,社保基金此次卖出虽然错过了中国铝业之后的暴涨行情,但也有效规避了此后的大跌。数据显示,社保基金自己管理的组合是在2007年4季度彻底清仓,此后直到2008年三季度才逐步建仓。  提前抄底历史再现?  今年百亿加仓的手法与市场环境类似于2008年。当年11月28日,以投资风格稳健著称的社保基金突然宣布将追加部分股票投资。而有消息灵通人士向记者透露,全国社保基金早在正式宣布之前就已经委托增加100亿元投资额度给基金公司了。  2008年四季度,社保基金全部账户新增11只股票投资,市值增加14.5亿元,其中110组合加仓4.9亿元,106组合加仓4.8亿元,102组合加仓3.1亿元。最神奇的是社保基金的账户从零开始抄底。此外华夏基金管理的007和107组合也是从零开始小幅度加仓。不过社保基金自己管理的006组合、005组合却呈减仓态势,二者合计减仓有1.7亿元。  一位私募人士认为,2008年四季度006组合的减仓可能起源于其3季度的提前抄底,数据显示,2008年三季度,006组合合计耗资2.8亿元买入23只股票。截止到日,社保基金尽管投资股票个数增加了37只,但持股市值只剩87.5亿元,这一方面是市场下跌缩水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保基金提前减仓成效显著。  社保基金自己管理的另一个组合005的建仓时间更早在2008年二季度,不过其投资数额只有7653万元。前述私募人士怀疑社保基金的此次小幅试水或许与当时突发利好不无关系。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此前的3%调整为1%。此次利好消息直接导致当日上证指数上涨9.29%,也就在消息公布前的两天,上证指数已经分别上涨0.99%和4.15%。人们指责有消息被提前泄露。  记者手记  社保基金投资路径  历史交易数据表明,与其说社保基金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如说他是一个趋势投资者。  当市场出现上涨趋势时就持续不断地买入,当出现下跌趋势时又持续不断地卖出。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又擅长于左侧交易,在股价抵达自认的低位区域时就逆势加仓,在股价到达自认的高位区域时则主动减仓。  社保基金趋势投资或许与公募基金操盘有关,而其左侧交易却又多少打着政策的烙印。  2008年,全球股市风雨飘摇,A股市场也&跌跌&不休。就在下跌初期的2008年1季度,社保基金总体市值减少了56亿元,占上期市值的30%。减仓幅度既快又猛。  事实上,早在市场最火爆的2007年三季度,社保基金就已经开始减仓,其所持股票总体上市值减少36.2亿元,占减仓前市值的10.9%。相对于当时仍上涨的股市,减仓痕迹明显。而在2007年二季度,社保基金投资股票个数也明显减少了32只。2007年四季度,社保基金开始全线减仓,当期总体市值减少了112.5亿元,占前期市值的38%。  无独有偶,社保基金2009年逃顶功夫更令人惊叹。  随着2008年系列放松政策的出台,A股市场一路飘红。上证指数一鼓作气从2008年底的1664.93上涨到2009年中的3478.01.  就在2009年二季度,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个数再次出现减少迹象。社保基金自己管理的006组合全线减仓,并把所持有的10只股票减少到了只剩3只。  2009年三季度,虽然社保基金表面上持股市值增加了53亿元,但这是由于其转持了和等国有股而被动增仓60亿元。总体上,社保基金仍在减仓。  除了及时逃顶和抄底,社保基金的账户开设也让人体会到未雨绸缪的布局。  2008年11月社保基金新开8个股票账户,2008年12月再开8个股票账户,2009年1月,社保基金又开16个A股账户,这三个月恰好是上证指数从1664点开始触底反弹的历史低位。  在那之后的2009年7月,社保基金还曾经新开3个A股账户。有趣的是,2009年7月恰好形成了2008年股市反弹以来的大顶。  这种提前布局的开户手法似曾相识。  在A股市场最为火爆的2007年8月,社保基金只有73个股票账户。2007年9月,社保基金一口气新开20个账户。此后的2007年10月,A股市场形成了迄今为止的历史大顶。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擅长于把握趋势的社保基金,其开户行为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抄底&时及时开户,另一种则是预见性地提前开户。这种预见性的开户行为其实在2008年也出现过一次:2008年7月,数月没有开户的社保基金突然新开24个股票账户。  社保基金开户后,各种政策密集出台让人意犹未尽。  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此政策意在缓解&大小非&的抛盘压力。  日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9月18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等利好&组合拳&亮相,股指展开年内第二波较大反弹。  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与社保基金2008年11月开始连续三个月新开账户相伴的是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日,国务院办公厅就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提出30条意见,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个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中国经营报 张荣旺)  保险股地板价 基金大举加仓  刚刚过去的5月,A股保险三巨头未能幸免大盘下跌的颓势。  在股价持续处于低位之际,受制于银保新政的影响以及个险业务的低迷,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的压力正在加大。  然而,在保险业研究院和机构投资者看来,&保险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不少基金已经开始介入保险股,挖掘保险股的估值洼地效应。  历史底部形成  自5月3日至31日,(1628.SH)从月初开盘价20.28元下跌至月底的收盘价19.13元,下跌幅度为5.67%,距离18.88元的发行价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为2009年3月复权以后的新低;中国平安(1318.SH)从月初的52.00元下跌至月底的48.71元,下跌幅度为6.33%,已经位于2010年9月以来的低点;(1601.SH)从月初的24.25元下跌至月底的22.11元;下跌幅度为8.82%,远低于30元的发行价。  华宝兴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国内保险三巨头的动态市盈率已明显低于2010年底。2010年底三巨头的动态市盈率普遍在20倍左右,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动态市盈率大约为15倍、16倍、13倍。  在隐含新业务倍数这个指标上,A股保险三巨头也都降到了10倍以下。(600030)保险业分析师潘洪文预计,2011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12.15元、31.47元、14.40元,每股新业务价值分别为0.81元、2.33元、0.85元。参照5月31日收盘价,三家公司的隐含新业务倍数分别仅为8.62倍、7.40倍、9.07倍。A股三家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乘数普遍降到10倍以下,估值水平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保险基本面无逆转  &我国保险业粗放型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前述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的此番观点指的是银监会和保监会正在推进的银保新政。此前业界预测,今年5月以后银保新政对保费收入的影响将会减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该基金经理认为,最近两个月内,银保和个险业务还将处于低迷期,同时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上调,保单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今年保费收入增速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今年4月单日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普遍放缓,分别下降0.9%、15.5%和1.5%;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三巨头今年前4个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也在放缓。  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虽然不动产投资等正逐渐放开,但上述基金经理表示,险资的投资理念还是较为保守,不动产投资方面还是非常谨慎、发展较慢;相反由于利率的上调,协议存款正在增多,再加上股市行情萎靡不振,多重因素对保险公司净资产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宏观基本面对保险业产生不利影响,但保险三巨头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逆转。黄立军认为,银保新政等方面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三巨头2011年中报表现,但下半年保费收入和盈利增长肯定将好于上半年,此外在投资上,目前的整体收益好于去年,&从长期来看,保险行业仍然具备拥有政策优惠预期、持续发展的潜力&。  &保险行业是高弹性行业,在市场上涨时将享受投资收益提高和估值提高的双重利好。&黄立军表示,较低的估值已经为保险股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未来的下跌空间将十分有限。  具体到三家公司,中国太保更被看好。潘洪文表示,中国太保是三家上市公司中产寿险业务最为均衡的公司,同时也是产险利润占比最高的公司;就今年上半年来说,受益于已赚保费增长和综合成本下降,中国太保的产险业务净利润增速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同时由于去年同期寿险利润基数较低,寿险业务净利润也将大幅增长。  机构逢低买入  &保险股的投资价值目前已经凸显。&上述华宝兴业基金经理表示,低估值是机构挑选股票的核心条件,同时,保险行业也是业绩稳定性较高的行业。  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二级市场低迷导致的大盘蓝筹&破发&,最终往往会成为丰厚投资回报的来源,今年保险业15%~20%的年度增长还是可以预期的,虽然近期走势令人失望,但是买入三大保险股的时机实际上已经显现。  交易数据显示,最近20个交易日内,三大保险股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不过,记者观察到,一些基金经理正在逢低买入保险股,其中,上证180金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5月中旬大举加仓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此外,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出现在中国人寿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保险股的启动将晚于银行股,银行板块的上涨将使保险权益投资直接受益,净资产增速加快,在大盘形成底部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布局银行股,其次才是保险股,何况目前银行股平均7倍左右的动态市盈率比保险股更低。(中国经营报 李正豪)  私募:六月横盘概率大 可买入被错杀优质成长股  在CPI冲高的高通胀预期、经济下滑担忧、国际板即将推出预期等利空冲击下,刚过去的5月满盘尽墨,主板、、创业板无一幸免,跌幅超过30%以上的个股比比皆是,仅有部分中报业绩高增长、国际板相关受益概念股略有上涨。虽然不少私募人士已经预计到市场会有调整,但因仓位偏高或所持个股补跌等原因,未能避免出现损失。  不过,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调整,大盘已经回到年初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了,6月份市场是否会出现一个让人欣慰一点的局面呢?据对多家私募的调查问卷结果看,由于通胀压力高企、经济增速下滑、国际板越来越近等因素未发生改变,对6月份的大盘,大多数私募的态度仍相对谨慎。对投资机会可能涌现的板块,私募多认为,会来自大消费及医药。  五成私募认为横盘概率大  据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1.05%私募看涨6月行情,26.32%看跌,52.63%私募认为大盘会维持横盘整理。  研究员陈伙铸分析说,看涨私募的理由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认为通胀、经济等情况并没有预期严重,货币政策或会出现微调;二是大盘经过暴跌后,众多板块和个股已经充分释放风险,估值上区域合理甚至低估,到了建仓好时机;三是市场对诸多利空已经充分反应,在低估值的情况下,只要预期发生改变,市场就能发生逆转;四是产业资本进行大幅增持,社保基金入市等一系列现象表明政策底已经出现,价值底已经出现,现在要静待市场底出现。  看跌的私募所持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一方面干旱可能使得通胀进一步走高,通胀会继续超预期;另一方面,PMI创9个月新低也表明经济的进一步下滑,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盈利会出现下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出现股东减持,业绩与减持双杀使得压力加大。另外,国际板、新三板、IPO、再融资等市场扩容会使市场流动性继续趋紧。&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当前仍需保持多一份谨慎,控制风险&。  仓位拟低于半仓者占五成  此前由于看淡5月市场表现,不少私募进行了减仓,仓位在30%以下的私募大幅增加了20.9%,为23.68%,更有私募将仓位控制在10%左右,仓位在50%-80%的私募大幅减少了24.12%,但80%-100%高仓位的私募反而小幅增加了4.68%,为15.79%。不过,在5月份基础市场普跌的情况下,无论仓位高低净值几乎都难逃一跌。一位北方大型私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仓位只有三成,但还是感觉到&跌得很疼&。上海一家大型私募由于在5月份过早加仓导致净值大跌,还引发了市场关于其被监管部门调查的猜想。  对于6月市场,虽然预期会继续下跌的私募占受访总样本的比例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但从持仓策略看,计划采取中低仓位的却占一半。具体而言,计划将仓位维持在30%-50%的私募占比达到34.21%,仓位在30%以下的为15.79%,合计占一半。不过,与5月份相比,计划持30%以下仓位的私募占比明显减少,显示私募的心态谨慎中又略带积极。  广州本地私募西域投资总经理王建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其3月份就将仓位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虽然他认为目前尚未到全面布局的时候,但对一些基本面较好的超跌股,会考虑适当参与。  投资点睛:可逐步买入被错杀优质成长股  5月份大部分板块都是一片暗绿,那6月份是否会出现一些颜色回暖的板块呢?据数据中心调查显示,较多的私募认为,机会会在大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其中39.47%私募看好大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医药板块以21.05%比例紧随其后,而金融、新兴产业和资源类股也分别有18.42%、15.79%和10.53%私募看好。另外,水电、制造业、军工、科技、化工、业绩高增长、农业、水利等众多板块都在私募关注范围。  陈伙铸认为,消费、医药和新兴产业作为私募一直以来关注重点,经过长期的调整后,估值上逐步具有吸引力,终于再度受到私募重点关注,国家扶持、行业确定性是私募长期看好的基石。金融估值偏低,在弱市中,作为防御性品种进行配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63.16%私募认为中小市值个股风险尚未完全释放,估值仍然偏高,对其抱谨慎态度,仅7.89%私募认为中小市值个股到了买入时机。不过,虽然多数私募认为中小市值个股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但从估值和成长性上讲,中长期看,部分高成长的优秀企业,已经逐步具有吸引力,而部分被错杀的好企业已经到了较好建仓时机。同时,中小市值个股会出现分化,优质企业到了逐步买入时间点,但业绩差的股票调整道路还很漫长。(新快报)
  暴跌后产业资本潜入 机构调研备战六月建仓  &这几天大跌时,我已看到有机构资金在大笔申购我的基金。&6月2日下午,上海一位主要管理的公募基金经理透露。  经过八连跌后,5月沪市累计下跌5.77%,创11个月来最大单月跌幅。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5月末在上海表示,目前A股的下跌是非理性的。&市场的主要担心在于,一是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二是世界经济是否二次探底。我的观点非常鲜明,两者可能性都不大。尽管市场仍会经历痛苦的筑底过程,但目前已是买股票的好时机。&  5月累积下跌5.77%的上证综指有点惨。个股也呈大面积普跌,当月共有1916只个股下跌,其中有1072只跌幅超10%。复杂的局面沿袭至6月。6月最初的两个交易日再次上演了近期市场频现的&隔天套&走势(前一天大阳线,第二天大幅低开,隔天损失超5%以上).  海富通风格优势基金经理牟永宁指出,此番市场超调反应,部分源于市场对当前通胀局势的信心有所降低,由此产生了预期的不确定性,让市场总体比较悲观。再加上创业板、中小板的持续杀跌挫伤了市场信心,进一步导致国内市场总体表现弱于海外市场。  然而,在多数投资者陷于恐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抄底&热情却逐步升温,增持公告此起彼伏。统计显示,3月以来,有29家公司获得控股大股东增持;在5月,共有15家公司出现43宗增持,累计增持市值为15.55亿元,创今年新高,接近前4个月增持的总和。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A股市场上一次产业资本大规模增持现象,出现在金融危机期间的2008年。当时,A股跌至2000点附近,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增持流通股票,随后不久,A股市场在1600点附近筑底并重回上升趋势。  在牟永宁看来,大股东及高管的增持行为虽不会就此改变股指的运行轨迹,但至少是对市场低估值的一种认可。&目前2700点附近的动态市盈率,与多点、点相差无几。在近期的连续下跌后,若经济不出现重大意外,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已是大概率事件。&  市场疲弱带给更多的个股挖掘的时间和空间,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经理,近期不少都忙于调研,在他们看来,大量股票当前的市盈率都在历史低谷,而如何寻找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景气度依然高涨、业绩有超预期可能的公司,是当务之急。他们认为,在近期连续下跌后,若经济不出现重大意外,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已是大概率事件。  公募、私募基金经理及券商分析师多数认为,5月股市出现较大的下跌行情,的确有些偶然因素,但就基本走势而言,应该是正常的。&这里并不存在所谓的错杀&是他们不断强调的一句话。  华富基金研究总监陈茹强调,市场对经济景气的分歧很大,无法形成统一的预期和看法。在她看来,在紧缩预期下,A股市场无场外资金进入,场内资金的腾挪主导了市场走势,市场处于窄幅波动,只有下跌才有机会,因此,这部分场内资金也选择了暂时离场。再加上国际板推出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部分场内资金担心供求关系而离场。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分析称,此轮调整可能延续到6月底7月初,7月左右将成为判断下半年甚至明年行情关键的时间窗口。届时需要观察三个方面:7月能否看到总需求和通胀的回落、小盘股的调整是否基本到位,7月左右是决定下半年信贷等货币政策的关键节点。&6月份应该是以进一步消化利空、在调整中寻找底部支撑为主,可以考虑适度试探性建仓。&(都市快报 付刚)  16倍PE开启大股东资产注入窗口期 15股存机会  50亿现金力挺  4月18日以来,上证综指急剧杀跌,就在市场情绪低迷的当口,一批上市公司陆续停牌,并提出增发方案。数据显示,4月以来,A股共发布72份定增预案。其中,4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计划参与认购,占所有定增预案的55.56%,这一比例要高于今年1季度的47.13%和去年全年的46.45%。  这40份增发方案,涉及大股东注入资产共计超过900亿元,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承诺出资认购涉及现金额在50亿元以上。除前述公司外,4月至今还有近20家公司停牌,正筹划重大事项。以最新收盘价计算,A股目前动态市盈率为16.4倍。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产注入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的窗口期,大股东注资、认购潮将一触即发。  逾900亿资产待注入  4月以来,40份有大股东参与的增发方案中,有23家为大股东及相关关联方的注入资产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这23家注入资产总量在900亿元以上,其中不乏整体上市。  如。停牌两个多月后公告称,拟增发28亿元收购路桥集团,若成功,路桥集团将实现整体上市。根据增发方案,公司计划以9.11元/股增发3.07亿股,向大股东收购其曾经的母公司&&四川路桥集团剥离部分资产后的100%股权,预评估值为28亿元。  而此间手笔最大的整体上市方案则来自于。根据预案,公司将向控股股东上汽集团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购买标的资产预估值285.6亿元,为此,上海汽车需以16.53元/股增发17.28亿股作为对价。借此,上汽集团将基本实现整体上市。  15家&破增&公司存交易性机会  资产注入以及在牛市中的增发扩产,历来都是A股股价的强心剂。如近期饱受注入资产溢价幅度过高诟病的,在端出注入矿产资源方案后,连收7个涨停。另外,此前的和,也在最新方案发布后连续上涨,幅度均在95%以上。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借整体上市的方案公布后,华锐铸钢也连收6个一字涨停。  然而,如果停牌期间正赶上A股暴跌,部分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方案引发的反响也很可能平平。第三次端出重组方案的,在第三次方案出台后便一路走跌。&酒店+地产&的故事没能走通后,中国电信这次拿出&商旅+酒店&的模式。但即便众所期待的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权也在这次注入资产之中,但市场似乎仍没能看懂这个复合型业务未来的前景,股价从停牌前14.89元跌至10.86元,目前已经较增发价14.92元低了27.21%。  实际上,排除年报期间分红送转的不可比公司,4月以来发布增发方案的公司中,有、等15家目前股价均低于当时公布的增发价格。市场人士称,考虑到刚刚抛出预案的增发行为有着较长时间的操作期,前述15家公司都存在着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大股东认购埋注资伏笔  除直接注入资产外,大股东近期还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增发募资方案。近两个月来,大股东参与定增募资方案的有17家,合计预计募资380亿元,大股东承诺出手认购额总计52.82亿元,占13.89%。  虽然都表示了对增发的支持,但力度却相去甚远。以5月30日刚发布增发方案的为例,计划以9.64元增发3000万股至3100万股,募资2.89亿元至2.99亿元用于子公司大连大橡机械制造公司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9.25亿元。罕见的是,控股股东大连国投集团愿意全额认购。&大股东真金白银购买增发股并不少见,但全额认购的却不多。&有投行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整体发展有新的计划,全额认购只不过是提前布局,拿下足够持股比例罢了。完成增发后,大连国投集团持有大橡塑的股权比例将从此前42.66%上升至50%。6月1日股价也大涨10.03%。  得到股东力挺的还有,拟以最低10.58元/股,向包括第一、第三大股东在内的特定对象发行最多1.53亿股,募资15.49亿元用于西气东输二线深圳配套工程。其中,深圳市国资局承诺以现金认购不超过6.1亿元,港华投资承诺以现金认购总数的26.83%,金额不超过4.3亿元。两家公司实际已包揽了深圳燃气67%的增发股,而大股东的参与认购,隐现着确保深圳燃气控股权不致旁落的意图。  当然,并非所有大股东都能如此慷慨地出手力挺增发。计划以32.67元的发行底价,发行不超过2.18亿股,募资不超过70亿元,用于扩充产能。第一大股东呼市投资公司仅有意认购部分股权。的增发方案中,控股股东于荣强仅承诺以现金认购不低于发行股份总数的5%。  虽然相比直接注入资产,大股东参与认购增发股看似并不能引起太多关注,但考虑到注入资产相当于稀释大股东未上市资产的权益,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越高,未来注入资产被稀释的权益其成本则越低,这也意味着这样的公司未来大股东注入资产的障碍也就越小。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增发中,不放任股权被稀释的大股东,在未来反而有着更大的注入资产可能。  国资整体上市概念蓄势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在合理的价格点位上,拥有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几年内的资产注入预期都是存在的。  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40家发布增发方案的公司中,只有9家与各级国资没有关系,其余31家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各级国资或央企。  以上海国资整合为例。今年以来,、、、上海汽车、陆续发布重组方案。遥相呼应,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系统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将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  国务院国资委方面的口径亦然。新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指出,央企要继续借力境内外证券市场,通过增资扩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把行业内的优质资产逐步纳入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也成为国资委今年推进央企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而市场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思路,近期频繁传出的资产注入传闻都是围绕国资系统的。诸如:资产注入预期明确的,中航集团旗下的A被市场预期注入上海表业25%股权,则因外界看好铁路改革而激起了资产整合预期。  数据显示,A股目前动态市盈率为16.4倍,央企板块动态市盈率则为14.45倍,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股东的注资似乎已经迎来了交易环境的窗口期。(新快报)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构加仓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