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植物农药又称生物农药推广难在哪儿

生物农药的推广是一场持久战
- 行业动态 - 中国养殖网
生物农药的推广是一场持久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生物农药迎来发展空间,作为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药剂,生物农药成为众多企业纷纷上马的新项目,但是生物农药推广难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旧是一场持久战。
  推广遭遇“叫好不叫座”
  在国内,生物农药的发展已经近三十年,但在这三十年中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生物农药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复配制剂,产品杂乱不堪,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江苏是农药大省,化学农药生产总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但是生物农药产量只占到江苏农药总产量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省内几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真正涉足生物农药,而且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品种单一,产品同类现象严重,几乎没有竞争力。
  生物农药市场虽然份额小,但近几年呈现发展势头,已经有几家企业开始涉足生物农药的研发和生产。2009年,当“毒豇豆”事件在国内掀起波澜时,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由化学农药转做生物农药。“当时国内生物农药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我们也不清楚,刚好中科院张忠信老师有一个在甘蓝上的专利,于是我们引进过来,生产出‘康邦’系列杀虫剂,对多种重要害虫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包括抗性小菜蛾、茶尺蠖、棉铃虫、地老虎、水稻螟虫等。该系列产品属于病毒制剂,在国内算是比较靠前的,其中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荣获上海市2014年度农药重点推荐品种,在蔬菜上应用效果非常好。”公司董事长胡秀筠说。同时,她强调,生物农药的推广确实存在困难,国家虽然加大了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支持,但实际情况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实的政策还是比较少。江西珀尔农作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志强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生物农药仍然被当作是一种概念,大家都知道好,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很少有人在这方面加大投入,除了一个井冈霉素外,没有一个是可以说得出来的。
  在山东济宁金乡县,笔者对一些大蒜、葡萄种植大户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生物农药的价格高出化学农药2~4倍,见效也慢于化学农药。况且生物农药多为水剂,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分解致使活性下降,稳定性较差,用药技术条件要求高。这些因素造成他们放弃使用生物农药。对此,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童文华说“农户都想见效快,想一次性把害虫杀死。但实际情况生物农药效果没那么快。”
  作为生物农药技术的引领者,湖北省的生物农药在全省农药市场的份额才4%~5%,企业普遍反应利润薄、市场推广难。据悉,生物农药在企业往往还只是实验室初级产品,产业化很难,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宏泉介绍,由于生物农药后期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改造,但附加值在终端的食物产品上得不到有效体现,这也是其推广难的一个原因。
  多方发力才有出路
  日前,伴随着生物农药正逐步走向上升期,它的推广更需要多方力量的组合。对此,胡秀筠说:“国家的推广力度要大于企业的推广力度才行,不妨在政府采购上多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扶持,增加生物农药的信赖感和权威性。”另据江西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清介绍,生物农药用得比较好的地区有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的蔬菜基地、山东胶东蔬菜地区、上海和北京,而这些地区只有上海的政策非常好,当地政府对生物农药的推广采用补贴方法,比如农户每亩用药成本是10元的话,政府补贴5元,农户只需要花一半钱就可以了。
  实际上,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好处,说到底是公益的,生物农药高于化学农药的差价应该由政府部门进行一定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提高生物农药在农户中的使用频率。
  除了政府作为外,企业也要自律,禁止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逐步把生物农药培养成一个品牌。
  另外,如果涉足生物农药的企业能够通过农技、植保部门的药效试验,证明有推广价值,且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扶持,那么有望弥补价格偏高的缺点,更有可能被农民接受。说到生物农药被农民接受,柴志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农户越来越理性了,要想让他们接受生物农药,要努力做好两点:一是生物农药的价格要和化学农药价格基本接近,二是效果也要化学农药的效果基本接近。”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生物农药推广不可或缺的几方力量, 政府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药生产企业都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以提高农民对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作用的认识,使农民自觉使用生物农药,拒绝高毒农药。
  眼下,我们比较乐观的看到,作为高端的、有机农作物专用的、无农药残留的安全食品所使用的农药产品,生物农药已经逐步进入上升期,广大农户对其接受程度也与日提升。山东省夏津县雷集镇谢王庄金秋连锁店负责人边克杰说,当地生物农药虽然每桶水的价格比化学农药高出4倍,但农户可以接受。营销专家沈速也表示,生物农药会逐渐形成系统的营销布局,从占有市场,到占有农户的思想,到占有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并在策划过程中,形成对于生物农药的壁垒建设,使生物农药在未来的市场中,成为真正的主力和领袖产品。
  ■编辑/安亚杰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生物农药的市场分析
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可以看作是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中药重在调理,西药重在控制。化学农药见效快、效果好,但容易产生抗药性,持久使用效果欠佳;与化学农药的对症下药不同,生物农药不是简单地进行针对性治疗,而是提升作物免疫力,达到高效预防,从源头上减少作物患病的可能性。
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生物农药是绿色、环保、低毒甚至无毒的,它的绿色不仅体现在产成品上,还体现在生产过程的每一道环节。以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宁南霉素及枯草芽孢杆菌为例,原药生产所用的原料,包括花生饼粉、淀粉、玉米面、葡萄糖、酵母粉等粮食作物;生物农药的提取全部采用纯物理的分离方法,后期提纯处理无任何化学成分的加入,保证了生产中间的各个环节及产成品安全、低毒、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生物农药使用后会逐渐降解,对土壤也不会造成污染。
生物农药为什么不叫座?
记者:生物农药是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药剂,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推广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胡总:现阶段,国内生物农药在农药使用总量中的占比仅为5%左右;在美国、巴西等国家,生物农药使用的比例可以达到40%,提升空间非常大。现阶段“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包括企业研发、生产投资大,和农户投入成本高、见效慢两方面。
生物农药研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并且还存在成分复杂、登记困难等客观条件,目前国内农药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不足,许多产品即使得到市场认可,也缺乏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我们公司近几年仅研发投入就高达近2000万元,一套生产设备成本约600~800万元,如此高昂的成本短期内很难收回,导致门槛过高,一般农药企业望而却步。
推广还要加把劲儿
记者:生物农药行业要突破瓶颈,需要具备哪几方面的条件?
胡总:首先,要继续加强研发力度。现阶段,我国在生物农药领域研发上与世界基本持平,比如我们公司的宁南霉素就是具有全球独家专利技术抗病毒生物制剂,已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要通过研发提升生物农药的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
其次,生物农药产业需要国家大力扶持。今年初的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业部也提出农药“零增长”的目标,这些都为生物农药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不过仅靠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国家增加资金、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比如给农户发放生物农药补贴、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第三,还要在推广上加把劲儿。现有制约因素很多,如果生产企业都能结合自身特点,找到让更多农户接受的新路径、新办法,相信市场占比还能有所突破。
记者:目前,德西扬农在推广生物农药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效果如何?
胡总:在河南省信阳市,德西扬农建立了自己的有机水稻示范田,从灌水、松土、插秧、除草,到施肥、收割,全都是我们公司自己做。有一天,技术人员在田里查看稻子长势时,附近田里的父老乡亲们纷纷凑过来,问为什么我们的田里能经常听到青蛙叫,他们的田里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了。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让农民看得到生物农药的好处。
在江苏无锡,德西扬农为5万亩的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提供全程生物解决方案,以生物技术和生物产品为服务基础,以技术指导和田间推广为载体,积极开展生物防控技术在铁皮石斛、瓜果蔬菜、园林花卉等方面的应用和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截至目前,我们共建的示范基地面积已超过了153万亩,为许多地方的合作社提供免费投入品、技术支持,以及减产赔偿的保证。通过公司生物农药产品在市场上的大量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认识到生物农药的优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主营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药肥等
厂家代理、区域代理、最新农药产品
今日搜狐热点您所在的位置:
生物农药推广难在哪儿?
15:09:41   来源:农资导报   【
  作为生产大省,江苏拥有原药生产企业130家,化学生产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均居国内第一。然而,生物产量占江苏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
  在有些人看来,生物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易分解,防治范围窄,效果慢,而且成本较高。以蔬菜菜青虫为例,施用生物成本比化学高出一倍,而且见效慢、用药次数也多。但生物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很多植物源生物对害虫有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还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长期控制害虫数量。
  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可将化学用量降低20%。不过,江苏生物覆盖率仅为20%,是什么制约了生物在江苏的推广?
  与浙江、湖北等省份相比,江苏的生物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品种单一,产品同类化现象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江苏生物产品90%以上都是简单的复配制剂,研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落后都是原因所在。
  推广生物,不但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相关企业,也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目前,生物以政府采购为主,农民的接受度有待提高。江苏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库和特色植物资源等,且在鲜食农产品领域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发展生物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的需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生物农药为何遭遇推广难_网易新闻
生物农药为何遭遇推广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从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农药博览会上了解到,作为农药生产大省,我省的化学农药生产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原药生产企业130家,均居国内第一。然而,生物农药产量占江苏农药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7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真正涉足生物农药。
在有些人看来,生物农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易分解,防治范围窄,效果慢,而且成本较高。以蔬菜菜青虫为例,生物农药成本要比化学农药高出一倍,见效却慢于化学农药,用药次数也多。但是,生物农药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以阿维菌素等抗生素生物农药为例,纯粹利用玉米饼、花生饼等农副产品和培养菌株共同发酵,然后通过蒸馏等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废弃产物还可提取有机溶剂再次利用,实现二次循环。”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植物源生物农药对害虫有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还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长期控制害虫数量。
目前,我省生物农药的覆盖率仅为20%。是什么制约了生物农药的推广?
与浙江、湖北等省份相比,江苏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品种单一,产品同类现象严重,核心竞争力不强。记者了解到,我省生物农药产品90%以上都是简单的复配制剂,上市农药公司中几乎没有一个生物农药拳头产品。研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水平落后都是原因所在。
推广生物农药,需要培育相关农药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也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目前,生物农药以政府采购为主,农民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生斗建议,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可将农药用量降低20%。
我省生物农药开发资源丰富,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库和特色植物资源等,且在鲜食农产品领域对生物农药有极大的需求空间。“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的需要。”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表示。
本报见习记者 吴 琼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生物农药推广难 市场份额不到5%
发布时间: 9:22:18
&昨日召开的湖北省生物发展论坛上,湖北作为生物农药技术的引领者,其生物农药在全省农药市场的份额却仅为4%—5%,企业普遍遭遇利润薄、市场推广难的难题。
  “不夸张地说,生物农药现在是一个微利行业。”天惠生物集团董事长唐宏泉透露,生物农药在湖北市场推广缓慢,从上世纪60年代推广至今,市场占比仅为4%—5%。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省生物农药研发技术引领全国。湖北省植保站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发酵而成,其作用不仅仅是减少农药残留,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对水、土的污染。
  但为何叫好不叫座?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广伦认为,和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效果较慢、价格略高,而且对使用时机、方式、用量都有更高要求,在应用层面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普遍接受。
( 责任编辑:YanBO)
郑重声明:资讯生物农药推广难 市场份额不到5%由广西玉林远东芬林化肥有限公司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会员咨询QQ群: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只需30秒免费注册,立刻尊享
免费开通旗舰型网络商铺
免费发布无限量供求信息
每天查看30万求购信息
赞助商链接
企业库版权所有 &
粤ICP备号-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农药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