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仓库主任工作总结是干什么的

一路兵歌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战士出征歌嘹亮
改革强军风正劲,铁马金戈逐梦来。接到克军同志为他的新书《一路兵歌》作序并题写书名的邀请,作为一名老兵,我从内心里感到很高兴、很欣慰。在这里,首先对他个人作品集顺利出版表示祝贺。
对于克军,我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的。打开《解放军报》《战士报》,我经常看到他写的文章,见得多了也就记住了他的名字。2010年12月,我到基层蹲点调研,正好是克军所在单位,当时他是这个单位的政治处主任。心中有数字,手中有招数,胸中有激情,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升任这个单位的政委,虽然很少谋面,但我对他一直很关注。在政委这个岗位上,他也干得相当不错,经过三年打拼,所带团队跻身了广州军区先进旅团单位行列,自己也多次受到军区表彰。当兵26年,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优秀正团职领导干部,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军优秀参谋,实属天道酬勤,非常难能可贵。可以说,克军同志是广大基层官兵的优秀代表,是基层官兵学习成才的标兵。
文如其人。单从书名《一路兵歌》看,便可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品味和灵动的军营生活,自然流露出作者对军旅的真挚情怀与执著追求。再看体例设计,七个篇章构思精妙,颇有新意。最后的附录,收集了克军同志在多个岗位的发言体会,反映了他成长的人生轨迹和对自身职责的感悟。仔细翻阅这本50余万字的书稿,全书字里行间是他深刻睿智的思考,力透纸背的是他奉为至高的使命,萦怀缱绻的是他质朴真诚的情怀,从中也不难读出一名现代军人难得的“三味品质”:
——勤奋好学。全书涉及到多种文体,有消息通讯、经验总结、问题研讨、言论杂谈、电视文本、诗歌散文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技巧,没有勤的韧劲,没有学的钻劲,没有苦的干劲,是绝对做不到的。书中文章不一定篇篇是精品,却能真实反映基层部队发展的风貌、一线官兵亮丽的风采、个人心灵成长的轨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给人以启迪。
——善思明辨。基层是干事创业的沃土,也是星火闪耀的富矿。他长期工作在一线,善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思考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人思虑,始皆混浊,久自明快”。从《“放心人”也要放心上》《多指导,少指责》《承诺更要履诺》《莫进新房忘营房》《不到现场就会走过场》等文章来看,观点无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既是他对基层现象的深刻思考,更是他对工作实践的准确把握。
——务实干事。世上无捷径,实干是通途。翻遍全书,似乎都有他工作忙碌的身影。从所写文章来看,他曾多次被抽调参加军区、联勤部、分部的系列重大活动。重大活动一般具有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挑战多、压力大等特点,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撰写经验材料,策划新闻报道,制作电视专题,没有挑灯夜战的精神、没有扎实苦干的作风、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难以出色完成任务的。从“模范军医”莫放林到“全军优秀青年标兵”罗先国,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试点到全军首批后勤训练等级评定宣传等,基层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次次有益的探索跃然纸上,让我们心中无不升腾起对基层官兵的浓浓敬意,对军队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学无止境。***说:“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我们唯有拼搏进取。26年来,克军同志先后担任过指导员、政治处干事、政治协理员、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等职,无论职务升迁、岗位调整、任务变化,他都始终保持了那颗求知的心、慎思的心、进取的心。读完全部书稿,掩卷沉思,我似乎看到了克军同志走过的长长的为文之道,看到了他在这条道路上求知上进、愈苦愈奋的身影。是的,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目光可以达到;思想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
扬帆起航凌云志,中流击水正当时。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当“小卒”,更不能当旁观者,能打仗、打胜仗永远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崇高使命与追求。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需要大批俯而读、仰而思、起而做、躬而行的践行者,呼唤一种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精气神。“快马加鞭不下鞍”,衷心希望克军同志永不停歇自己前进的脚步。
二〇一六年一月于广州
(作者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将军衔,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国风书画院顾问。)
  弹指间,我当兵已整整26年。
当兵的岁月,大都以艰苦为伴,与寂寞相随。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工作训练之余,为打发这寂寞的时光,我选择了潇洒读书。灿烂的阳光下,拾级而上,站立山顶,迎风展开书页,读着伟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欣欣然,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不禁惊叹“江山如此多娇”——这是登山诵读的潇洒;下雨的日子里,手捧一卷独坐书房,看窗外朦朦的一片,丝丝斜风细雨,缕缕缠缠绵绵,不闻车马人声之喧闹,静静地咀嚼“案中山水美,读书滋味长”的蕴意——这是雨季寻读的潇洒;柔和的烛光中,取一本散发着清香的书籍拥在胸口,骚动的心儿伴着火苗一起跳跃,细细品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境,世俗之念随着烛泪悄悄流逝,灵魂又一次得到净化,胸襟隐隐坦荡了许多——这是烛光伴读的潇洒。
正是凭着对读书的偏爱,新兵下连后,我一有时间就往图书室跑,成为当时读遍连队藏书的第一人。后来到重庆一所军校上学,古朴而陈旧的图书馆,便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最好去处。但丁的《神曲》、莫泊桑的《项链》、方志敏的《清贫》……一本书就是一重天地,读累了便伏案而睡,睡醒了再读。有时睡过了闭馆时间而被工作人员叫醒,迷迷糊糊地出了图书馆,竟不知往何处去,冥冥之中诞生一个愿望:有一个不下班的图书馆该多好啊!学习不努力,工作就吃力。军校毕业后,我更是把读书充电作为提高能力素质、完成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军营男儿的情感日积月累,潮水般漫过心灵的堤岸,便有感而发,将篇篇放飞自己心灵的文字羞答答地投寄出去,居然有多篇变成铅字。读着飘着墨香的文字,我渐渐感悟到,小小方格蕴藏着美丽的风景,走进方格便走进了一片天地。结合本职工作加班加点爬格子便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责任,没想到如今竟有3000余篇稿件散见于军内外报纸杂志。学中干,干中悟,也让自己收获了许多难以言状的惊喜:多次立功受奖,四次提前晋职,还被四总部评为首届“全军优秀参谋”,从一个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还赢得了“罗克思”的雅号。在感恩组织培养、感恩领导关爱、感恩战友鼓励、感恩家人支持的同时,我更深切体会到学习对于个人成长进步的份量。同事战友多次建议我出本集子,我觉得自己长期在基层工作,站位不高,文笔羞涩,拿不出手。同事战友却鼓励我说,贴近基层的文章接地气,也许更实用、更鲜活、更受欢迎。为纪念自己从军26周年,我产生了将发表文字整理成册的愿望。
遴选汇编的这些文字,有些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有些是指令任务,限时完成;有些是独自思考一气呵成,有些是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带,在此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这本集子,都是自己当初发表的原文,没有润色,没有加工,各个工作时期都选了一些,为的是记录成长,反映真实,更是为了永远记住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奋斗明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将以笔代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〇一六年三月于湖南郴州
  雾盖山下“气”盖山
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聚焦强军目标加强部队建设
五盖山,坐落在南岭山脉之中,一年四季,霜、雪、云、雾、露盖山头,固得名。这里常年云缠雾绕,当地更习惯称之为雾盖山。
雾盖山海拔1691米,山峰耸立,气势雄伟。山脚一隅,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就驻扎在此。近年来,该部先后被总部和军区评为“业务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两成两力建设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军区联勤部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30多项工作受到总部、军区表彰,首批通过全军“后勤训练一级单位”考评。今年初,该部作为联勤部队唯一代表,到军区领取了“全面建设先进旅团单位”奖牌。
一个偏远的山沟部队,为何能取得如此厚重的荣誉?追问秘诀,上级首长机关和驻地老百姓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雾盖山下的兵,气盖大山!”
多元时代永葆可贵“元气”
雾盖山,年平均降雨日182天。山风凛冽,矗立在主干道上的机关大型语录牌,一年都要被吹裂两三次。
山沟军营条件艰苦,一代代守山官兵以库为家。该部老主任彭国成25年如一日扎根山沟,先后三次放弃进城任职机会,把对家人的亏歉转化为工作动力,部队20多项工作受到总部和军区表彰,个人也被军区评为“优秀军事训练教练员”“优秀旅团主官”。
保管二队上士姚立才在仓库工作已有9个年头,前两年患上了老寒腿,每到阴雨天,膝关节冰冷,疼痛难忍。该部平均每7名官兵中,就有一人患上了老寒腿。
“老寒腿现象是官兵们艰辛坚守的一个缩影。”据仓库现任主任石申红介绍,他们给连队和哨楼专门配上了吸湿机和干燥器,还给每名官兵们配发了护膝。可10多个哨所和执勤点散落群山之间,官兵们平均每天站岗5个小时、巡逻山路十几公里,仍不时有人患上老寒腿。
随着高铁时代到来,驻地经济也高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百强示范镇,雾盖山也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面对人流物流的增多和多元思潮的冲击,该部官兵本色不变:请假外出比例没有增加,针线活传统没有丢失,每月走进老乡家开展学雷锋活动没有改变。
前些年,曾经有一个地方老板到山上采矿,主动找到仓库:“战士们帮我干活,每人每天给100元钱。”这对家底本不厚实的仓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馅饼”。
“这诱惑,那诱惑,信念坚定就不觉诱惑。”最终,仓库党委统一思想,果断回绝:“打仗,才是军人的主业。”
山中之虎蓄发震山“虎气”
“课目,某型高炮封存保养……”初冬清晨,天刚蒙蒙亮,训练场上已是一派龙腾虎跃的练兵景象。
地面积雪厚达10公分,气温零下五度。上炮、调位、取具、浇油……为提高动作精准度,不少官兵迷彩服里仅穿一件迷彩短袖,仍练得满头大汗。
“承担岗位练兵课目示范任务,官兵们都憋着一股子劲儿要干出彩。”该部副主任刘泽超时任保管队长,他难掩胸中自豪之情:“15分钟完成火炮保养,油层厚度均匀,封存纸下绝对找不到一个气泡。”
工作标准瞄准一流,官兵们有一股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精神。2013年11月,该部受领一项示范观摩任务。课目内容新,时间紧,又恰逢老兵即将退伍关口,怎么办?
战前动员,仓库领导敢于担当:“服役期满老兵可自愿参加!”第二天上午,67名老兵全部递交请战申请。一名老兵在申请书里这样写道:“参战,是老兵对军旅生涯最好的纪念!”
12月4日,老兵离队前两天,课目示范任务高标准完成。得知老兵全部参战,现场观摩的上级首长起身,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虎气融入血脉,方能虎啸山林。去年春天,百余名校尉军官到该部观摩,两名战士就搞定整个接待任务:一名下士负责引导和解说,一名中士负责组织指挥课目演示。观摩结束,不少兄弟单位领导啧啧称赞:“雾盖山下的兵,就是有虎气。”
向上朝阳升腾蓬勃“朝气”
汽车连连长张志勇上任不久,恰逢连队改建。改建后的荣誉室比以前大了一倍,为此,张志勇“烦恼”起来:荣誉墙大了,现有的荣誉显得有点“单薄”。
崇尚荣誉,就是要让荣誉满墙。此后,连队官兵们铆足干劲。每名官兵都制定了阶段性成长目标,敢于承诺,接受监督;成立两人互助小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拉到野外陌生地域,锤炼驾驶本领,提高心理素质。
两年时间里,连队先后捧回军事训练比武第一、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等5块奖牌,荣誉墙又“丰满”起来。
雾盖山下的兵,有朝气。走进该部荣誉室,成才栏上写满了官兵们的故事。王长庆,从仓库一名战士,依靠过硬军事技能提干,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将军领导岗位;周磊,初中文化,评为理论学习之星,退伍回家带领村民致富,现任某乡乡长……
朝气,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追问动力源在哪里,仓库党委“一班人”给出这样的回答:“只要你想干事,总能找到舞台;只要你能干成事,总会得到平台。”
保管三队战士彭增飞,对该部所有武器装备种类、保养方法都能做到一口清,在无光条件下做到一摸准,多次被评为红旗保管员。该部机关帮助小彭修改整理他的4本工作笔记,编印成《新任保管员实用手册》,大大缩短了新任保管员成长周期,被军区部队推广,小彭也荣获了军区优秀士官人才奖。
对人才最大的爱惜,就是人尽其才。战士黄琪从地方大学直招入伍,文笔扎实,爱好写作。政治处考察培训后,大胆启用他担任自办报纸《燕子窝兵语》主编。战士黄雁飞,自学成才考取了国家中级网络工程师,业务处破格提拔他担负部队网络维护管理员。
干成事有舞台,有进步给掌声。警卫勤务二连战士吴方伟,性格内向,站在台前两腿发抖。连队开展新闻点评,经常让他上台讲话,给予鼓励。如今,他退伍后因口才出众,被广东一家房地产公司聘用,现已升任项目经理,年薪数十万。
(与邓科良、魏凯合作,刊于日《法制日报》、10月7日《光明日报》、10月10日《经济日报》、11月22日《人民日报》)
搭建未来战场保障“快车道”
——广州军区某仓库提升后勤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纪实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努力实现后勤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不断提高后勤综合保障效益的根本保证。广州军区某仓库通过加大从严治军力度、创新工作管理方法、突出训战一致、信息化与正规化同步建设等有效措施,提高了各级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后勤规范化管理深入发展,后勤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其经验值得借鉴。
五盖山下,广州军区某仓库。随着电脑屏幕上发出一连串清脆的报警声,网上传来一条信息:为“一线作战”的某部紧急补充20套某炮种配套附件。
笔者在现场看到,在每套配件上,条码标签与仓库门口的感应器进行信息“自动对号”,显示放行绿灯后,配件就可出库集装上车。而在指挥所的管理系统上,出库配件的数量、型号、出库时间等信息要素,都会实时在系统上滚动弹出,并可随时打印成清晰的报表清单。
日前,在全军后方仓库业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观摩会上,这个仓库围绕提升实战保障效益取得的业务正规化建设最新成果,赢得了总部考评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值得全军推广。
从硬件过硬到软件不软
一次,仓库某洞库接受上级检查,一流的硬件设施,过硬的业务水平,让工作组领导一路啧啧称赞。可在工作组正准备登车离开时,却在洞库门口发现了3个烟头。“禁烟重地”居然有烟头!工作组同志难看的脸色,让陪同检查的仓库领导好不尴尬。
仓库三令五申,不准携带火种进入技术区,严禁在技术区内抽烟,可为什么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此事引起了仓库领导的深思。他们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发现这样的禁令其实众所周知,可为何有的官兵敢把令箭当鸡毛?他们调查了解到,进入技术区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技术区工作人员,两者都是熟人,战士们不得不讲情面。一些官兵认为,作为军械洞库,火种并非“极危品”,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于是,技术区“严禁烟火”的规定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后,该仓库领导意识到,抓管理,建章立制是外在条件,日常养成才是内在关键,管理走向规范化,必须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为此,他们在重视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狠抓日常养成,大力开展了每年一次的“条令学习月”、每周一次的“制度落实日”等活动,采取专题讲座、办班培训、作风整顿等方法,着力打牢官兵遵章执纪的思想基础,使全库官兵自觉用条令条例约束自己的言行。
抓工作千招万招,没有严格的责任制都是“虚招”。针对仓库担负武器装备储存、收发、押运等特殊任务,他们严格建立完善了一人一责、一岗一责、一事一责、一物一责的联动责任制。管理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过去,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联动责任制建立实施后,工作效率实现了大幅提高,原来需要3天的作业量,现在仅用1天即可完成。
如今,进入技术区主动上缴火种,步入库房齐进齐出,库房作业关闭洞门等已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仓库管理逐渐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从静态规范到动态集成
2006年仲夏,仓库奉命快速向某部发放一批军械物资,9门火炮被官兵迅速安扎在火车平板上,可车皮却迟迟未能起运。原来9门火炮既有高炮又有地炮,生产厂家、出厂年份、质量等级都不一样,由于入库时其备附件没有进行分类存放,部分附件一时没有找到,后来增派保管员多方查找,才避免了发放时间的延误。
对此,仓库领导认为,这化那化,关键在于观念转化。一些官兵认为,物资进了库,就如锁进保险箱,不会丢不会跑,用时可以“开箱”找。对此,仓库用现代战争观“校正”官兵思想误区:现代战争追求精确保障,而战时的精确保障,则来自平时的精细管理。
先破才能后立。该仓库按照静态规范、动态集成的思路,对照应急保障标准,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库房物资大清查,并按指挥保障要求分类定点存放,使各类物资管理实现了模块化、集装箱化和标准化。
按照“电话号码+区号”模式设置。先后对轻武器、火炮、车辆、油机和光学器材等进行“搬家”,将每一件物资与对应的存放位置统一建立登记册,录入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了海量信息奔流网上,金戈铁马一览无余。
组织“私人医生”式技术检测。去年,该仓库对所有库存物资进行了“全身体检”式技术检测,为每件装备建立“健康档案”,做到能实时掌握装备“健康状况”,准确提供预期信息。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精细管理之下,仅去年下半年,仓库先后收发物资近40次共30多个车皮,派出押运员62名,行程近2万公里,均做到了准确、及时、安全。
从纸上预案到实案演练
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后,仓库干部精简过半,日常保障任务成倍增加,他们在官兵中大力灌输“后方即前线”的现代战争观念,把仓库建设目标紧紧盯在保障打赢上,着力推进平时工作与未来战场的无缝链接。
针对人才短缺的问题,他们以“一专多能”训练为突破口,按照两个“1∶3”储备战时急需人才,即1个岗位有3人能上岗履职,一种装备有3人会熟练操作。目前,该仓库98%的官兵达到上级规定的专业素质标准,其中70%的实现了“一专多能”。
为了使各类保障方案真正进入各级指挥员的头脑,他们结合战备演练、野战训练、联合演习等重大军事活动,采取作战方案跟着任务变、贴着实战演的方式,大力锤炼各级指挥员在各种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组织保障能力。如在收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置库区道路被炸、站台被毁的实战背景;在库内作业时,设置库房断电,强化官兵在停电状态下的作业能力,等等。
他们还积极整合信息资源,解决了信息网络系统中指挥、通信、装备互不兼容的难题,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仓库光纤网络工程,在包括4大系统、14个子系统的信息化平台上,全面实现了业务处理网络化、综合监控数字化、保障资源可视化、基础数据标准化。
平时着眼战时,训练场对接战场,推动着该仓库保障力迅速跃升。去年6月,该仓库应急保障分队在一场装备野战保障演练中,仅对前方阵地某防空旅实施快速机动保障这一项,整个过程就比预定时间缩短了近20分钟。前来观摩的首长一致评价:平时训练有素,战时保障有力。
(与杨明伟、刘火球合作,刊于日《解放军报》二版头条、1月30日《战士报》二版头条)
日,是广州军区军医组到赞比亚工作一周年的日子。360多个日日夜夜,11名军中“白衣天使”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与爱心,无怨无悔……
  中国“白求恩”在非洲的日子
——广州军区援赞比亚军医组纪实
微笑着面对危险
日,午饭时分,值班黑人护士跑来喊:“快!快!门诊有一鼻腔大出血病人,已经休克,请马上去抢救!”刘阳云医生立即放下饭碗直奔门诊。原来这是一个鼻骨开放性骨折病人,鼻背动脉断裂,鼻腔黏膜撕裂,出血非常凶猛,需立即手术。可周末手术室没人上班。门诊护士相当体谅地说:“如果这里不能处理,可转到别的医院,不管有什么严重后果,都与你无关!”看到病人血肉模糊的脸,看到那正汩汩流出的鲜血,刘医生二话没说,在吩咐护士去找手套与口罩的同时就在门诊的躺椅上开始了手术。手术中,病人打了一个喷嚏,血和鼻涕喷到了刘阳云的脸上、身上,白大褂成了“血染的战袍”,而此时刘阳云脸上连最起码的防护设备——口罩都没有。
尽管嘴唇、脸上、衣服上全是血,尽管他当时也很紧张,但还是镇定地把病号处理完后才到水龙头下去冲洗。因为他清楚,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处变不惊,如果他紧张,病人会比他更紧张,出血就会更厉害。这不仅对控制病情不利,而且有损中国军医形象,一直在场的黑人护士事后对刘医生发出了由衷赞叹!
由于耳鼻喉科专业的特殊性,刘阳云必须每天都要和病人的唾液、血液、脓液与鼻涕等打交道。在这些液体中,也许含有大量的艾滋病、肝炎、结核及其它不知名的病毒。没有手套,没有口罩,每次用手将病人的舌头往外拉时,每次吸着从病人口腔里呼出的带有无数未知病毒的气体时,尽管心中有种种不适,但他从不因此而降低自己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和医疗道德,从不因此而敷衍及搪塞病人!
队长曾昆仑也曾经成为意外受害者。一次,他刚刚为一位患者结束治疗,正准备擦拭用过的银针时,那位系好鞋带起身准备离开的患者一不小心正好撞在了他的胳膊上,那根刚刚扎完病人的针灸针立刻刺进了曾大夫的手掌。他当时所能做的也只是把伤口附近的血尽量都挤出来,然后用酒精局部消毒,他说:“如果这根针上真有病毒的话,就靠自身的免疫力去抵御吧。”
在他们心中,病人第一,中国军医的形象第一,决不能因为害怕被感染而拒绝诊疗病人,影响中国的形象,影响中国军人的形象,影响中国军医的形象!
时髦的“DIY一族”
军医组所在的麦纳索科医院是赞比亚三军总医院,但规模仅相当于国内一般的乡镇卫生院,经费严重不足,条件相当简陋,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器械和药品都得不到保障。很多时候做手术时,队员们不得不将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和帽子从垃圾桶中捡出来,用微波炉消毒后接着再用。
儿科医生邹纬戏谑道:“在这里做儿科医生就和当初我爷爷做郎中一样,不同的是,也许最没钱的病人也会照我爷爷开的处方自己到山上挖几味草药;而我开出的处方,几天后病人会带着它原封不动地回来,同时带给我淡淡一句:没有。可能没有药,也可能没有钱,很多时候也许是两者都没有。”
队员们并不因为“没有”而中止工作,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器材,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成为当今时髦的“DIY一族(Doityourself自己动手)。”
没有压舌板,刘阳云医生自己削制小木条、竹筷制作;没有凡士林纱条,将纱布剪开,涂上凡士林代替;没有鼻骨复位钳,用枪状镊套上输液管代替。没有灌肠仪器,放射科医生李大创用保温瓶制作了一个,并新开展气钡灌肠检查。
医院除眼科是与赞方医生共同工作外,其余所有医生都须独当一面,专业内一切工作由自己亲自完成。从手术病人入院那一刻起,办理住院手续、各种术前准备、病情观察与病程记录等等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刘阳云及妇产科医生刘新都曾有过到外院借手术器械的经历。
播撒友谊的使者
虽实行免费医疗服务,但因药物短缺而使免费服务变得十分有限,很多病人需要自己掏钱外购药品。而针灸和手术治疗对药物的依赖相对较少,因此成为赞比亚人的首选。
队长曾昆仑针灸技术高超,技巧娴熟,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为此针灸科总是门庭若市。凡接受过他治疗的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还是不名一文的贫民,本地人还是外国人,都对针灸的神奇和曾昆仑高超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赞不绝口。
一位25岁的女中士因患“面神经炎”而致右眼不能闭合,讲话流口水,口角严重歪斜,爱美的她面对这样一张丑陋的脸,痛不欲生,哭着希望曾昆仑能帮她治好。经两个疗程针灸治疗后,病人恢复了原本美丽对称的脸,感激万分。一位在赞比亚做贸易的印度商人,许诺高薪请曾昆仑出诊,被婉言谢绝,他把在卢萨卡开诊所的华人医师介绍给了他。商人对曾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中国军人不为金钱所动的品格极为敬佩,伸出拇指说“中国军人,太伟大了!”
日,一病人前来就诊,他左侧脸颊渐进性隆起,比右侧高出约3-4厘米,整个脸的轮廓严重变形、错位。按照临床诊疗常规,刘阳云让病人去做CT检查,以了解肿物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但病人一去没了消息。11月8日,病人再次就诊,却什么也没做。原来CT的费用是200美元,病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一进门病人就握住刘医生的手:“请您一定想办法救救我!救救我的家!”医院院长助理得知情况后,与刘医生商量,“如果您不能为他做手术的话,那他就只有抱病终生了!”从医疗常规来说,术前准备确实是不充分的,如果贸然手术,需要承担的风险可想而知。可看到病人绝望和院长助理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刘医生决定为病人实施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出院时,病人拉着刘医生的手高兴地说,“谢谢您救了我,也救了我的家,您不仅恢复了我的面容,也恢复了我做人的尊严!”
作为军医组在赞比亚的最高领导,中国驻赞武官王志勇大校对自己的手下非常满意。在每次与赞方高级军官的接触中,听着他们对中国军医们的高度评价,这位威严的中国武官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中国军医们在如此简陋与恶劣的环境中,承受着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履行着医生的神圣职责。面对生死,没有后悔,没有退缩,勇往直前,圆满地完成了祖国和人民所赋予的各项使命。
“他们以良好的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祖国和我军赢得了荣誉,无愧于军人的称号。”王志勇武官由衷地赞叹。
每天,拥挤在中国军医诊室门口的患者都在默默地证实着中国军医的价值。刘新谈到在赞比亚工作的最大感受时说:“这里该做的事情太多了,但因为目前这里医疗条件的限制,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到,我们心里着急呀,觉得非常遗憾。”“每一次,我们都为中国医生的离开而沮丧。”麦纳索科的代理院长卡松古上校总是对军医组说,“中国医疗队带来了非常专业的技术和感人的故事,我真希望他们能够永远留在这里……”
短评:为援赞医疗队的“窗口”形象叫好
屈指算来,广州军区医疗队代表国家医疗队援助赞比亚,迄今已近400天。在这近400个日日夜夜里,医疗队员们立足现有条件,克服诸多困难,严格自律,忘我工作。在帮助赞比亚人民医治疾病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为加深中赞两国、两军的友谊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在赞外国人的称赞。
然而,医疗队员们之所以能卓有成效地工作,靠的是什么?动力源何在?……追根溯源,是医疗队员们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说,是他们的“窗口”形象!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言谈举止、医德医风,都是赞比亚人民瞭望我军、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窗口”;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而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赞比亚人民的生命健康。他们以过硬的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祖国、为我党我军赢得了荣誉。
(刊于日《解放军报》、4月26日《人民日报》、5月27日《战士报》四版整版、《政治指导员》第7期、《基层政治工作研究》第12期)
在紧张工作的背后……
——摘自军区援赞医疗队员们生活中的花絮
“中国人出生后就不死吗”
援赞医疗队员们在与赞比亚人的交往中发现,对方最不可理解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为什么一对夫妇只准生育一个孩子?”医疗队员经常碰到这样的问话。
“因为中国有13亿人,如果再不进行人口控制,就会引发诸如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灾难性后果!”
“天哪!13亿!我不能想象这个数字!难道中国人一生下来就不再死亡吗?”
据说,目前在赞比亚,每对夫妇生育5、6个小孩,一对夫妇生育10到20个小孩的也比较常见。医疗队曾到一个华侨开的农场参观,那里有名黑人雇员娶了两个老婆(赞比亚是一夫多妻制国家),生育14个小孩。可就是这样高的出生率,还是比不上死亡率。赞比亚目前人口仍呈下降趋势,平均寿命仅35岁。在他们看来,除非中国人从一出生就不再死亡,要不,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呢!赞比亚人这样努力地繁衍,可人口总数还是有减少。因此,他们发出感叹,“中国人出生后就不死吗?”
“赞比亚逻辑!”
曾经一句客套话,一句无意的承诺,给刚到赞比亚的曾昆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赞比亚官方举行的一次大型酒会上,曾队长与一位黑人随意聊天。当黑人看到曾队长的手表时,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叫了起来:“哦!太漂亮了!您能把这块表送给我吗?”
曾队长随口答道:“现在我自己要用,以后再说吧。”
“那就以后再说!”黑人愉快地回应道。
一个月后,曾队长正在上班,突然接到黑人打来的电话。对方显然很兴奋,“现在是以后了,我可以来拿那块表了吗?”听黑人的口气,好像是开玩笑,他也以玩笑的口气说:“表我正用着呢。”黑人说:“那你要注意好好保管,不要弄坏了!”听到这话,曾队长差点笑出声:“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会保管好的。”挂上电话,曾队长把这事讲给同事们听。几位在此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告诉他,这位黑人可不是开玩笑的,是认真的。“在他的意识里,你的那块表已经属于他的了!”
“这是什么逻辑!”
“赞比亚逻辑!”大伙都笑了。
几天后,那位黑人又打电话来索表。无奈,曾队长只好把手表送给了他。
都是光头惹的“祸”
2004年12月,国内已是大雪纷飞,赞比亚却异常炎热。医疗队员虽从祖国南方“火炉”城市来,也感觉有点受不了。28日晚,翻译王高飞和厨师江维干脆理了光头,这下可凉快了!可令他们疑惑不解的是,所到之处,黑人们都指指点点,并表露出“同情”。医院里的两名黑人女工,看到他们也是悲伤的表情。
第四天,黑人女工实在忍不住了,背着厨师和翻译向医疗队其他队员,“他们俩都死了老婆?”问得大家面面相觑,“没有啊!”“没死老婆,他们为什么理了光头!”这一下,医疗队员们恍然大悟——原来,在赞比亚,只有死了老婆的人才剃光头!惹得医疗队员们哈哈大笑。如此一来,又轮到两个黑人女工面面相觑了!
(刊于日《战士报》四版整版的一部分)
党旗辉映团旗红
——76119部队党建带团建促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创先争优热潮涌,党旗辉映团旗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76119部队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共青团带在一起抓,融为一体建,使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上不给位子,下就撂担子——
让团组织坚强起来
3月底,该部警卫勤务一连准备召开党支部委员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第二季度党员发展对象。然而,该连团支部在推荐党员发展对象时,自己拿不出意见,却让党支部“点将”,这让在连队蹲点指导工作的该部政委谢守平感到纳闷。推荐党员发展对象是团支部的职责,为什么要请示党支部呢?谢政委调查后发现,部分基层单位对团组织建设不够重视,认为党的工作是“大头”,团的工作是“小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于抓好党支部建设,只要把党的工作做好了,团的工作也就自然上去了。部分团支部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意识,依附心理较强,有些本属职权范围内决定的事情,不能自行处理,事事请示,造成工作被动。
基层党组织的创争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团组织建设却成了“盲区”。这引起党委“一班人”的深思。常委会上,大家统一了认识:团是党的助手,但不是机械的助手;团组织是群众组织,但不是松散组织。创争活动中要落实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创争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
  该部把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委议事日程,把党团建设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建,坚持以“选好书记、配好班子、建好队伍、铺好路子”为目标,以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为牵引,狠抓团组织建设。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先进团组织和优秀团员的具体标准,设置了“五星评比”活动、“岗位建功”活动、“学习成才”活动等6个载体,使党团组织争创目标一致、活动载体衔接、推进节奏协调,真正做到了党支部有号召,团支部有行动;党支部有计划,团支部有安排;党支部有要求,团支部有措施。目前,该部7个团支部已成为“上级放心用,自己有地位”的重要力量。
“补钙”强筋骨,帮带出活力——
让团组织活动丰富起来
3月初,保管队党支部会议室热火朝天,支部“一班人”正对全体党员进行每月的支部鉴定。而班排宿舍却是另一番景象:战士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有侃大山的、有玩扑克的、有上网冲浪的……
团日活动缺少统筹安排,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是搞球赛,就是甩扑克,咋提得起团员青年的兴趣?政治处深入调查后发现,一些基层团干部能力水平低,职责不清、套路不熟,认为“大伙选了咱就干,领导让干啥就干啥”。有的团支部书记不会开支委会,连主持发展团员的基本程序都不懂;还有的组织活动办法少,每逢团日活动“临时抱佛脚”,搞形式,走过场,使团日活动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团员青年的精神需求。
群雁高飞头雁领,团的活动没有吸引力,关键是团员骨干组织能力欠缺。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该部采取基层党支部提名、政治处考察和团员民主选举的办法,把思想作风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基层团组织中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难题会诊、示范观摩、经验交流、以会代训等形式,搞好思想引导和组织帮带;对问题比较多的基层团组织,实行定点挂钩,责任到人,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党委和支部定期听取团组织工作汇报,积极为团支部组织活动提供帮助指导。通过一系列措施,目前各团支部围绕中心工作,适应青年特点,学雷锋学英模、学习成才和健康向上的活动在该部蓬蓬勃勃开展起来。
团员“战”党员,比翼齐高飞——
让团员作用发挥出来
4月7日,在该部轻武器分解结合比武竞赛现场,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只见警卫勤务二连参赛选手列兵赵明杰娴熟地将手中的步抢拆卸并迅速装好,一举夺得该项比武桂冠。
为备战此次比武,警卫勤务二连组织党员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然而动员会上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列兵赵明杰主动请缨参加轻武器分解结合课目比武。霎时,会上一片哗然,官兵议论纷纷,训练比武历来都是老党员、技术骨干担任,你一个入团还没几天的“愣头青”能行吗?赵明杰却振振有词:精武强能,为连队做贡献没有党员团员之分!
该连党支部没有早下结论,而是引导全连官兵认清比武竞赛不能把眼睛盯在名次上,通过重大活动锤炼官兵素质,推动全面建设才是最终目的。为在比武竞赛中夺得好名次,该连积极动员和组织团员青年努力钻研军事技术和本职业务,让党员和团员结对子帮扶,带领团员在活动中受教育、起作用、作贡献、长才干。此次比武,连队受表彰的10名标兵中团员就有4人。该部党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广开展了“党员带团员,干部带战士”的竞赛活动,从作风纪律、内务秩序、军事训练、完成任务四个方面展开竞赛,增强团员青年“从自身做起,向党员看齐”的先进意识。近年来,该部有20名团员青年成长为班长骨干,16名团员青年受到上级表彰,3名团员青年在军区联勤部岗位练兵比武中夺得名次。
(刊于日《战士报》三版头条、11月4日《解放军报》)
“温馨医疗”暖兵心
——广州军区163医院创新军队伤病员管理模式
“警示会”后遭尴尬
2002年初,广州军区163医院接连收到上级转发的3份有关伤病员管理的电报,通报了兄弟单位伤病员住院期间不假外出等问题。对此,医院党委结合本院实际,及时组织军队伤病员进行教育整顿,传达学习了上级指示精神,并就军队伤病员外出请销假的权限、机关和科室管理伤病员的时间段分别进行了明确,制订和完善了《军队伤病员管理规定》。
然而,就在传达文件的当晚,4名住院战士深夜不假外出,与出租车司机发生纠纷,被地方告到了医院。为什么一边教育还一边出问题呢?院党委在对4名战士进行严肃处理的同时,查找了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家一致认为,军队伤病员管理再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探索一种科学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军队伤病员住院管理难。
伤病员管理谁负责
军队伤病员管理究竟由谁来负责,出了问题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对此,医院党委成员深入体系部队、科室、伤病员及医务人员中间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军队伤病员管理办公室的同志说,我们只有监督权,没有制约权,发现问题只能逐级上报,个别伤病员也不服我们的管理。
科室人员反映,随着体制编制调整,医务人员相对减少,加之工作繁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琢磨管理。
部队领导指出,住院官兵到医院后远离直接领导,想管住他们鞭长莫及,即便管也只能利用接送、探望等时机提提要求。
住院官兵则直言不讳地说,住院期间,没有训练执勤等任务,思想容易放松,加之身体有病容易产生忧郁等心理,造成对管理有抵触情绪。
顺潮探法创新路
必须对症下药!医院党委分析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后,率先在军队医院推行了“温馨医疗”新举措。
“硬管理”实现“软着陆”。如何让伤病员既服管,又不产生抵触情绪?院领导在分析各种违纪现象原因时感到:对伤病员管理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性化管理上下功夫。对此,他们取消了以往伤病员入院就组织学习管理规定的做法,把各项管理规定复制在病历本的背后,采取温馨提示的方式,让伤病员在潜移默化中自尊自律。
让关怀温暖病号心。医院在医务人员中广泛开展了评选“服务标兵”“优秀医生护士”等活动,要求大家用实际行动感化住院官兵。护理部为每名住院官兵准备了一个免费的“温馨包”,里面装有毛巾、香皂等生活必需品。值班医生护士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病房奏响“和谐曲”。记者在军人病区的娱乐室看到,电子阅览室、电脑上网、棋牌、台球等学习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据医院政委李春华介绍,他们每星期都会组织医护人员编排文艺节目,深入病房演出;经常为住院官兵举行生日晚会和欢送晚会,送上生日蛋糕和鲜花。
“温馨医疗”的启示
连续3年没有一名部队伤病员违纪违规,连续3年被评为为兵服务先进单位。谈及这些,医院樊光辉院长深有感触地说:管理好伤病员,必须在动真情、办实事、真爱护上下功夫。
启示一:架通医患之间的“友谊桥梁”。以往,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冷漠、责任意识不强,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是出现不服管的主要原因。在医务人员中开展的“假若我是病号”“微笑服务”等活动,让军队患者感受到关爱,自觉服从医院的管理。
启示二:让医务人员成为患者的“精神医生”。官兵生病住院,精神上往往十分脆弱。医务人员在给他们进行生理治疗的同时,要多到病房去,多和病人聊天,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启示三:走出重“制度管理”轻“人文关怀”的误区。军队伤病员在住院期间,课外活动时间相对减少,生活枯燥单调。医院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把各项管理制度人性化,为伤病员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
(与钟友国合作,刊于日《解放军报》)
走出“怪圈”
——广州军区某油料训练大队改革职工管理纪事
一方面50多名职工无所事事,另一方面临时工越请越多,这曾经是广州军区某油料训练大队职工管理中存在的“怪圈”。从去年3月开始,他们大胆改革职工管理,推行了一系列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争先创优的举措。走出“怪圈”,使昔日的“包袱”变成了财富。
三请逼出新思路
1997年底,刚到任不久的大队政委左宗元针对干部职工子女入托难、接送不便、影响工作的实际,萌发了办一个幼儿园的念头,并提交党委讨论获准通过。然而幼儿园硬件设施完善后,左政委连续请了3位适合干幼师的职工,却没有一人愿意干,原因是天天与小孩打交道,既辛苦又麻烦。此事对大队领导触动很大。
尔后,大队对全队53名职工在岗情况深入调查,发现职工岗位不少是因人而设,或有岗无事,或一岗多人,80%的职工工作量不饱和。一些职工上班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工,队里多是睁只眼闭只眼。而锅炉工、保洁员、炊事员等脏活、累活没有人愿意干,只得到地方请临时工。大队每年除支付职工工资近45万元外,还要支付临时工工资6万多元。职工成了大队经济上的“包袱”,管理上的难点。在现实面前,大队领导感到,改革职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于是,一场改革职工管理的新思路,在阵痛中产生了。
一石击破水中天
大队职工多数是照顾干部随军家属和子女而安置的。实行职工管理改革,难度比较大。大队党委先后3次召开会议,一套改革职工人事制度的方案随即出台。
因事设岗,取消话务员、水电表抄写员等12个岗位,新增锅炉工、幼师等17个岗位,实行岗位公开、条件公开、招聘公开,择优录用。
职工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犹如一石击水,在大队上下掀起层层波澜。习惯于月月领饷的职工们开始变得不安,一些职工认为军队职工端的是“铁饭碗”,搞改革是领导有意为难自己。有的职工闯进大队领导办公室,公开表示不支持改革。为此大队用十五大精神统一官兵职工思想,引导大家自觉服从大局,支持改革。6名干部主动吹“枕边风”,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大队党委先后4次召开职工座谈会,与职工交心通气,介绍国企改革形势,讲明大队经费来源和开支情况,让他们明白吃“皇粮”要吃出效益,必须进行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同时,组织职工到株洲田心电力机车厂和河西开发区参观,广泛开展了“摆正位置,争当主人翁,走自己养活自己之路”的大讨论。对思想包袱重的职工找其谈心,讲明“职工管理改革不是让大家没饭吃,而是让每个人有一份工作,有一份责任。”
模式一变天地宽
职工人事制度改革一年后,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职工队伍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多了,聚集闲谈无事生非的少了;遵章守纪尽心工作的多了,迟到早退无事溜号的少了。打字员胡素群通过竞争上岗后,不到半年时间,打字速度从原来的每分钟不足60字提高到200多字。锅炉工李师傅热爱本职,潜心研究节煤技术,现平均每月比过去节约用煤50余公斤。在营院环境整治中,大队职工和官兵坚持自己动手,不请临时工,清运垃圾,填运土方,植树种草,仅此一项就节约经费5万余元。近一年来,11名职工受嘉奖,2名职工荣立三等功,修理工李帮清被军区评为“优秀职工”。
(与杨玲云合作,刊于日《解放军报》)
破解发展不等式
——广州军区某仓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建设二例
地处湘南腹地的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针对人员精简过半、保障任务成倍增加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破解部队建设发展中的不等式,较好地实现了在改革中定位、在调整中转型、在创新中发展的目标,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肯定。
铺摊子上项目不等于科学发展
年初,班子成员调整后,面对事事待兴的局面,他们干劲大热情高,铺摊子、上项目,迫不及待想干几件出彩的事情。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仓库党委决定拿出专项经费抓官兵的知识升级。完善学习设施、购买学习资料、聘请驻地教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一下子办起了电脑操作、英语学习等多个培训班。刚开始时,官兵们拍手称快,课堂门庭若市。然而好景不长,部分官兵开始厌学,其理由是培训内容大多不合自己“口味”,没有太多兴趣;白天训练紧张,晚上还要参加培训,精力哪顾得过来?
精力花了不少,官兵为何不满意?这引起了仓库党委的反思:干工作仅凭满腔热情是不行的,工作热情高了,搞活动上项目多了,不等于就科学发展了,必须用“实效”这把标尺来衡量。为此,仓库领导带领机关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形式,广泛征求官兵意见,使官兵学习意愿与岗位需要形成互动,实行双向选择,并决定每年举办一至两期官兵普遍感兴趣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后勤科技装备培训班,平时则主要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培训,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
  仓库党委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坐下来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仓库建设规划和各项工作,能整合的不铺摊子,能统建的不搞重复,该停的果断叫停,该上的则稳妥快上。原计划新建一座地面库,图纸设计完成准备开始施工。仓库党委多次实地考察后感到,如果建一座先进的立体库房,不但保障效益成倍提高,还可节约大量用地。于是,开工在即的建设被果断叫停,他们重新组织专家对有关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改动。
事无巨细不等于科学指导
近年来,仓库领导机关深入基层,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帮、一招一式地带,对促进基层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一件事却在仓库党委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今年3月,政委谢守平到勤务一连蹲点,恰遇这个连队正在讨论党员发展对象,两位基层主官却跑来向他请示谁列入对象合适?这件事引起了谢守平的思考:为什么一些本该连队自己做主的事,基层反而动不动要请示领导和机关?接连几天,他和政治处的同志分头沉到基层,找官兵座谈,寻找原因。原来,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现象,一个主要原因是平时个别领导和一些机关干部下基层后,事无巨细,包揽太多,时间一长弄得基层干部大事小事都汇报请示。
问题摆在桌面,引起了仓库党委的警醒:一级有一级的职责,一级要干好一级的事情。事无巨细、包揽过多,表面上看是作风扎实,其实却导致了基层自建功能的弱化,形成“你不放心,我就不用心;你不撒手,我就甩手;你要包揽,我就偷懒”的状况。必须强化层次指导,实施能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仓库党委达成共识后,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基层建设,认认真真地抓好各项法规制度的落实,使依法指导真正成为领导机关的行为规范,保证基层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部队驻在山沟,以往官兵请假上街要经机关有关部门批准。他们及时改变这一做法,把收回的权力归还给基层。实践证明,权力“归位”,换回的是基层干部工作“到位”,仓库没有出现一起违纪事件。
(刊于日《解放军报》)
求知潮涌深山沟
——76119部队引导官兵学习成才纪实
抬头天连山,出门山外山。驻扎在深山沟里的76119部队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然而走进该部营区,扑面而来的却是一股浓郁的求知之风。
学历升级:提升素质的“动车组”
当“创建学习型军营,争当知识型军人”的号角响遍神州时,地处深山沟里的该部官兵掀起了一股学历升级的热潮。今年4月,又有9名官兵报名参加了全军自学考试。
为激发官兵学习热情,该仓库设立了成才基金和考评奖惩制度,把学习情况与个人进步挂钩。“向学习要素质”成为官兵的不懈追求,越来越多的官兵加入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行列。据统计,通过参加自考、函授、电大和成人教育等手段实现自身学历升级的人数由过去的20%增加到现在的71%。如今,已有40余名官兵分别获得法律、财会、计算机等学科本科学历,10余名官兵获得“岗位技术能手”“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等荣誉。学历升级,让仓库官兵素质提升步入了快车道。
毕业于后勤工程学院的警卫勤务一连政治指导员刘火球,先后担任保管队技术员、政治处干事。几年来,他将自己工资的一半用在学习上,最近又报考了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本科自学考试。他说:“尽管毕业这么久了,但我连驻地公园都没去玩过。不过话说回来,少玩点,多学点,花钱提高素质,值!”去年,他所带连队被军区联勤部评为标兵连队,个人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南岭讲坛:同台演绎的“堂堂彩”
“关系是泥饭碗,会碎;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素质是金饭碗,会升值……”3月26日下午,该仓库政治处干事正在与官兵分享他对真才实学的感悟,台上他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官兵一个个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种让普通官兵走上讲台的“南岭讲坛”颇受官兵欢迎。
“央视有‘百家’,仓库有‘南岭’。”这是该库官兵广为流行的一句话。“南岭讲坛”每周四开坛一次,既有军事知识,又有信息技术,还有时事政治和人文素质等,契合了讲坛“科学品质、文化品位、教育品格”的定位。
以前搞教育,总是领导授课,一幅老面孔,一种旧风格,课堂气氛不活跃,教育效果难保证。为此,仓库党委征求官兵意见,决定开设“南岭讲坛”,让官兵走上讲台,授课内容不限,只要健康向上,或人生感悟,或分享佳作,或读报评报均可。各基层单位轮流执教,官兵自己报名,自行准备授课内容,经政治处审核把关后就可上台开讲,每半年由官兵投票评出“最佳十课”。此举让授课人得到了锻炼,听课人开阔了视野。
翻开《南岭讲坛:素质教育讲座资料汇编》,一篇篇优质教案令人肃然起敬。“南岭讲坛”不仅有军地院校专家学者主讲,仓库领导和干部带头,也有普通战士做客。军区联勤部优秀基层干部胡孟良在这里讲述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获得者张练在这里与官兵分享过学习经验;军区联勤部优秀士官、网络尖兵黄雁飞在这里畅谈过人生理想……只要有一技之长,所讲内容有特点、够水平,普通官兵均可以“登坛开讲”。警卫勤务二连战士刘石磊说,昔日上课是为了点人头,如今听课很有嚼头,真是过瘾解渴。两年来,该仓库已有16名基层官兵从这个讲坛上脱颖而出,成为这个仓库思想政治教育骨干。
军营小报:官兵共育的“百花园”
在该仓库战士宿舍和各办公室的报架上,一份彩色的报纸《燕子窝兵语》特别引人注目。打开这份彩报,“部队要闻”“战士心声”“文学园地”“军营之星”等众多栏目映入眼帘,一张张记载着火热军营生活、充满情趣的图片洋溢着基层文化的气息。
“别看这张报纸是官兵自己创办的,但它兵味浓郁、贴近基层、真实感人,是许多正规大报无法比拟的。官兵们昵称它为‘百花园’。”谈起《燕子窝兵语》,保管队30多名官兵显得神采飞扬。
该仓库地处南岭深处的燕子窝,信息闭塞,环境艰苦,常年云雾缭绕。仓库党委感到,官兵的思想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环境艰苦,更要跟上时代步伐,构筑好先进文化的载体。于是,《燕子窝兵语》便创刊了。没想到一创刊便得到官兵的普遍欢迎,仓库趁热打铁,特地从驻地报社请来编辑传授新闻写作和版面编排知识,还出台了《仓库新闻报道奖励规定》,鼓励官兵多学、多思、多写。如今,官兵请假外出的少了,钻研新闻的多了,玩电脑游戏的少了,伏案写作的多了。
仓库政委谢守平兴奋地告诉笔者:“办报不仅延伸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课堂,丰富了官兵文化生活,更为官兵学习成才搭建了一个平台。”的确,官兵们自己采访新闻,自己编辑稿件,自己设计版面,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二连指导员沈琛乐于笔耕,多次向《战士报》投稿都“泥牛入海”,对写作一度失去信心,自从《燕子窝兵语》创刊后,他的稿件经反复修改后经常上版,看到官兵们传阅自己的作品,他又燃起了写作的激情。近年来,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士报》发表稿件20余篇。据悉,这个仓库连续三年被军区联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已有5名战士退伍后应聘到报社工作,真真实实地从办报中受益。
(刊于日《解放军报》、9月2日《战士报》、5月2日《郴州日报》)
广州军区某仓库
团员小分队宣讲“绿色奥运”
南岭山中,团旗飘飘。7月11日上午,广州军区某仓库120余名团员青年沿着崎岖的山路,向驻地山村进发。他们今天团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奥运,环保先行。
雨后山间,凉风轻拂。经过半个小时的跋涉,官兵们到达了驻地百丈村。
百丈村地处大山深沟,但随着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里与山外的世界越来越近。这不,在一户村民家中的门楣上,就插着一面五环小旗。
“老乡,咱们北京奥运会马上就要开了,你最关心的是啥?”团高官曾杰志和几名官兵来到这位老乡家,拉起了家常。
“当然是关心我们中国能多拿金牌咯。”
“老乡,举办奥运会可不光是要看我们这个东道主的金牌数量,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与文明素质。这次我们北京奥运会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看不见的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荣誉,为民族赢得尊严。”
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人群中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迎接奥运,我们需要激情满怀,更需要环保先行。”机关团支部副书记、管理处助理员郑海涛制作了“绿色奥运小报”一一发给村民,不到5分钟,100多份还飘着墨香的小报就被老乡们要光了。
“今年6月1日,国家颁布了限塑令。”勤务一连团支部书记刘火球在百丈小学开起了“小小塑料袋,危害不一般”的知识讲座。他告诉乡亲们,塑料袋虽然使用方便,但它抗腐性能极强,自然消解需要600年时间,对土壤和地下水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果将其燃烧,又会严重污染空气。如不停止使用,我们美丽的家园就会不再美丽。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听了刘火球的介绍,村民段发胜感慨地说,没想到小小塑料袋,危害这么大,今后再也不用塑料袋了,像城里人那样,上街采购自带竹篮或布袋,既文明,又时尚。段发胜一席话,赢得了乡邻啧啧赞声。
勤务一连官兵还组织部分小学生举办了“奥运环保,从我做起”的签名活动。小朋友们纷纷用自己稚嫩的手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解放军同志,请给我一个。”再看保管队团支部宣传点,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原来他们“有备而来”,官兵们利用业余时间,编织了上百个环保小竹篮,贴上了奥运福娃画,写上了“绿色奥运,环保先行”的字样,村民们好不喜欢。
汽车连官兵不怕脏累,拿起铁铲,帮助村民清除常年无人管理的卫生死角,捡拾塑料垃圾,并集中处理。
刚劲的舞姿,青春的笑脸,蓬勃的朝气……勤务二连官兵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的歌舞形式把今天的团日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3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在清脆的部队集合哨声中,官兵们向村民挥手告别。此时,“我们看见未来,一起用汗水来灌溉五环的色彩……”的奥运歌曲在大山中唱响。
(刊于日《解放军报》)
老典型评先落选之后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76119部队党委精心制订了评先的“硬杠杠”,定期开展“明星党员”评选活动。国庆前夕,“明星党员”评选却爆出一个冷门:官兵公认的老典型、业务处干部石申红,竟“败”给了警卫勤务一连下士班长周发志。消息一出,引发大家关注。
石申红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业务上是一把好手,为该部业务工作跨入全军先进行列作出重要贡献。由于成绩突出,他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去年7月,在上级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中,他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军械专业比武第二名。
老典型落选的消息,不但出乎一些官兵意料,就连当选的“明星党员”周发志也有点意外:“我仅是一个党龄不满2年的下士,为何让连续3年的老典型落选?”
定期评选“明星党员”的初衷,是为了给官兵树起“看得见、够得着、学得来”的身边明星。为此,该部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逐一细化标准,明文规定:参评对象不但本人表现优秀,而且要过个人自评以及党小组、党支部、挂钩帮带领导和群众评议“五关”,综合评定为优秀的方能获选。
相比之下,平时专心业务的石申红,虽然业务技能、重大活动表现得分遥遥领先,但近一段时间未能很好地落实早操、日常教育等规定;而周发志平时学习积极,严于律己,还带出了一个响当当的标兵班,综合得分比石申红稍高一筹。
面对评选结果,一些官兵认为:业务工作是部队的“重头戏”,评先应向业务骨干倾斜,才能更好地提升保障力。然而也有人提出:石申红虽然专业素质拔尖,但近期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不太积极。既然是典型,不论平时还是关键时刻,都要经得起考验,样样都应走在官兵前面,这样才真正够得上“明星党员”标准。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该部党委以此为契机,围绕“单项冒尖是不是等于素质全面”“个人素质强是不是等于模范作用好”等问题组织官兵讨论,让大家在析事明理中提高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经过一番教育讨论,该部官兵形成共识:作为典型,既要“一招鲜”,更要“招招硬”,只有专业技能精、综合素质硬的典型,才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通过这次讨论,石申红也深受触动,针对自身短板弱项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决心在今后的评选中争当“明星党员”。
(刊于日《解放军报》、10月27日《战士报》)
  事业先丰收 爱情更甜蜜
——广州军区某部开展“强筋壮骨工程”解决官兵婚恋难题
9月12日,是广州军区某部技术员贺永保双喜临门的日子,他不仅获得了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凭,相恋一年多的女友也终于答应和他订婚。即将告别单身的他谈起自己的喜事,由衷地感谢部队实行的“强筋壮骨工程”。
3年间,52名符合结婚条件的官兵谈不上对象,3名三级士官直到转业还是单身。为此,部队积极与地方民政部门、学校等单位联系,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然而事隔不久,大家却发现:“鹊桥工程”只热闹了一阵子,“老大男”还是“老大难”。原来,长期信息闭塞的环境使官兵知识单一,视野不开阔,综合素质相对落伍,自然无法吸引地方高素质女青年。
只有提高官兵素质,才能真正解决官兵的婚恋难题。经过讨论,一项名为“强筋壮骨工程”的活动与“鹊桥工程”联袂登场了: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送部分官兵到院校轮训,定期举办电脑操作、网络知识、摄影等专业培训班,提高官兵的专业技能。二是开展学历教育。借助驻地军地大专院校教育资源,采取进修、函授和自考等形式,实现官兵的学历升级。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官兵参加自学考试和学历教育,凡获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报销70%的学习费用和全部差旅费。被上级评为“学习成才标兵”的,优先立功受奖,优先晋职晋衔,优先提拔使用。目前,部队70%的官兵实现了学历升级,90%的官兵掌握了两项以上的专业技能,军事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业务处助理员石申红通过自学获得了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担任“火炮质量升级”课题攻关小组组长,使单位成为全军“火炮质量升级”先进单位。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他找到了如意伴侣。
不到两年时间,这个部队16名大龄官兵走进了婚姻殿堂,24名官兵正在“热线”联系中。
(与沈琛合作,刊于日《战士报》、10月8日《解放军报》)
“笔杆子”掉“链子”之后
广州军区某部政治处干事罗衡辉,是上下公认的“笔杆子”,出自他手的材料领导放心,群众夸奖。可近日他写的半年工作总结却掉了“链子”。
有意思的是,部队政委李春华开始还以为是别的同志写的哩,指示将材料交给罗衡辉来重写。当政治处尹年春主任说这就是罗衡辉写的时,李春华感到惊讶,便找来罗衡辉问究竟。罗衡辉道出实情:“我一年到头泡在材料里,已有几年没休假。今年我母亲70岁,领导批准我休假回去给母亲做70大寿,可没等我母亲生日那天,部队就打电话催我回来写材料。心里藏着对母亲的愧疚,静不下心来,干脆就把去年的半年工作总结找出来,改头换面,以图交差。”
听罗衡辉这么一说,李春华批评政治处主任尹年春:“小罗给老母亲做70大寿,以尽孝心,当领导的应该给予方便,这是人文关怀,就为一个材料而中断他正常休假很不应该。罗衡辉不在,可以交给其他人写嘛。”尹年春面有难色地说:“政委,开始我们也不想让小罗回来,可算来算去除了他别人拿不起来呀!”
“一份材料离开了一个人就没别人可以顶替,假如打仗缺了一个人这仗就不打了吗?加强机关能力素质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拿出具体方法步骤。”党委会上,李春华郑重提出了这个问题。部队党委为机关干部确立了“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下去能帮”的培训目标。其中有两条措施使大家很受震动:一是领导要多给能力素质弱的同志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不能只用“顺手”的;二是把能力素质建设与个人的升迁走留相挂钩,经一定时期的培训,能力素质不达标者实行淘汰。如此一来,机关干部人人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掀起了自觉提高能力素质的热潮。
编辑感言:
“旱涝不均”,恐怕不是个别单位的现象,它有一定的普遍性。忙的人永远忙,闲的人永远闲,这在个别单位已成定式。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与领导爱用“顺手”的人有关,越顺手越使唤,越不顺手越没事干。这不仅仅是领导图省心省事问题,还有个能力素质建设思路问题。顺手都是由不顺手开始的,不顺手的用多了自然也就顺手了。为了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当领导的还是应该宁愿自己多费点心,多给不顺手的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机会,眼睛不能总盯着一两个能人。“旱涝不均”,永无生机。
(刊于日《解放军报》)
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燕子窝兵语”网页热——
畅所欲言聚兵心
“押运途中,我们在布满灰尘的厢板里,畅谈身边发展变化,感悟肩头使命……”深秋时节,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战士徐鑫波执行任务归来,在局域网“燕子窝兵语”网页发表图文帖《士兵风采》,很快引起战友关注,大家纷纷点击浏览。
这个军械仓库驻守在湘南某山腹地,担负任务点多面广,驻守营区相对分散,官兵学习交流空间受限。
官兵的烦心事,成为仓库党委“一班人”的“目光聚焦点”。他们借助仓库网络建设硬件基础,整合资源,制作板块内容丰富的“燕子窝兵语”网页,方便官兵分享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交流工作中的方法技巧、畅谈学习训练中的心得体会。
如今,“燕子窝兵语”网页不仅成为官兵学习休闲的好去处,还被大家用做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思地”。
前不久,仓库开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政治处干事郭睿在“燕子窝兵语”网页发帖:“8月初,我的一个亲戚患重病住院,治疗费用高达十几万元,多亏了国家大病医保新政策,他才顺利渡过难关。祖国的发展,让老百姓有了依靠,生活越来越幸福。”
帖子刚发出,就被“顶置”,大家争相参与,讲述身边的发展变化。
鲜活的事例,真实的故事,切身的感受,仿若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官兵爱党、信党、铁心跟党的信念茁壮成长。
(与张海亮、魏凯合作,刊于日《解放军报》)
“八大员”荣登精武榜
初秋时节,一场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在广州军区某部紧张进行。
谁也没想到,比武第一天,保管队中士炊事员陆全红就以5发50环的佳绩,夺得了自动步枪精度射击第一名。
一名炊事员如何取得如此佳绩?这要从去年演练中发生的一件事说起:去年底,该部队组织紧急出动演练。由于救护车突然“抛锚”,两名参演的卫生员因为体力不支掉了队,成了俘虏。
演练复盘,“卫生员被俘”事件引起了该部队领导的重视:看似是两个卫生员体能素质不达标,实则是公勤人员平时训练与实战要求没有紧密相连。
该部举一反三,查找日常训练中薄弱环节。针对公勤人员体能基础差、实战意识薄弱等实际,该部队制定《岗位练兵实施细则》,为各级各类人员建立训练“电子档案”,建立党委常委分片负责、各级主管跟踪督导问效的考评机制,对照新大纲要求对训练成绩不达标的个人和单位评功评奖不予考虑。
训练场上练兵忙,比武场上创佳绩。公勤人员训练有了紧迫感、危机感,训练热情空前高涨。据了解,在这场为期一周的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中,一批“八大员”荣登精武榜。
(刊于日《解放军报》)
不同年代的典型,都代表着其所属年代的特征
典型绝活的变化,见证着部队科学发展的足迹
三代标兵登台 喜说军营变迁
7月5日,广州军区某军械仓库的教育课堂上,这个仓库在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3名先进典型走上讲台。
1993年入伍的退伍老兵胥永贵,当年曾是军事训练尖子,多次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捧回金牌,为此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回忆当年在训练场冲锋的情景,胥永贵仍豪情满怀:“那时候,部队体能训练强度很大,谁体能好,谁在连队说话就硬气。”
当年为啥对官兵体能如此看重?胥永贵介绍说,那时每年要执行上万套(件)枪械的收发任务,可仓库仅有一台小型搬运叉车,根本忙不过来,绝大部分收发作业只能靠大伙儿肩扛手抬。所以,扛沙袋跑步、原地举石头、单双杠等体能训练课目很流行,“米数、秒数、环数”成为当时评选先进的标准。
一阵笑声中,3年前才从该仓库转业的汪励维接过话茬:“到我们那个时候,就不光比体能了,更多的是比记性!”
2004年,汪励维任一连指导员,他带领连队参加军区组织的军事大比武,夺得“高炮封存保养”课目冠军。谈及那次比武,他很是感慨:“那几年军队机械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仓库收发了大量机械化新装备,如何把这些装备保管好,成为我们的头等大事。保养不再是传统的抹布除尘、通条清洗和日常巡查,还得适时进行动态评估,这就逼着我们掌握装备基本知识、技术特性,光学习装备保养的书堆起来就有一米多高!”
坐在这两位先进典型旁边的,是该仓库某保管队上士黄雁飞。他是广州军区“网络通信专业技术能手”,牵头建起了仓库管理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拥有4个大系统、14个子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库房物资的账目和调度状态。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进行保障作业,实现了业务处理网络化、综合监控数字化、保障资源可视化、基础数据标准化,使传统的后勤保障“物资流”变成了如今的“数据流”。
黄雁飞举起手中的一个小U盘,自豪地向战友们介绍:“过去,玩叉车是我的绝活。可如今,我的绝活全都在这个小家伙里……”
掌声中,3名先进典型的发言结束了,官兵却陷入了沉思。仓库主任曹平咏的一席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新老典型绝活的变化,传达出的是时代的进步,折射出的是科学发展观在军营开的花、结的果。从3名典型身上,我们看出了部队发展的足迹,坚定了对明天的信心!”
(与魏凯、张海亮合作,刊于日《战士报》、7月14日《解放军报》)
山沟军营里的不懈奋斗
——某仓库党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建设纪实
驻守在山区的某仓库官兵以艰苦为伴、以寂寞为伍,在库党委的团结带领下,以一流的标准干事业,把偏远的山沟部队建成了标杆部队,营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有28项工作受到总部、军区表彰,连续3年被军区联勤部、分部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今年3月被军区评为“抗灾救灾先进单位”。
隆冬时节,笔者走进该仓库,追寻他们的奋斗历程。谈起这些年的经历,仓库主任彭国成、政委雷兴华深有感触地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建设,是单位全面建设保持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
“精英”败北催生前瞻决策
3年前,发生在军事比武场上的一件事,至今让党委“一班人”记忆犹新:作战指挥室内,一台台电脑荧屏闪烁,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信息化条件下紧急收发演练正在进行。只见素有“一口清”“一摸准”雅号的2名技术干部自信地走上擂台,谁知经过半小时鏖战,竟败给了操作“数字化库房管理系统”软件的战士保管员张练。昔日靠传统方式收发作业的“精英”败在了“无名小卒”手上。此事在官兵中产生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深思。
仓库要不要搞信息化一时成为官兵议论的焦点。有的认为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条件不具备,最好等一等;也有人觉得缺少现成经验,没有必要出这个头。守摊熬日,只会错失发展良机;登高望远,方能勇立变革潮头。搞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仓库保障力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党委会上,彭主任说话掷地有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谋求长远发展,培养人才是关键。基于这种理念,仓库制订了人才培养规划,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官兵学习培训,鼓励官兵参加各类函授、自学,对学习成绩优秀、取得毕业证书的报销部分学费。在抓好送学深造、学历升级的同时,仓库投资二十多万元建成了集学习培训、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学习室,添置了45台电脑,主动与国防科大等军地高校“联姻”,与地方网络公司“结盟”,定期举办军事科技、计算机操作、网络系统管理培训班,专门选派2名干部到地方院校就读信息化专业研究生,请专业人员对仓库官兵进行网络系统管理培训。目前,仓库干部人人会上网查阅资料,会操作监控系统,会与战士开展网上谈心。
让训练与未来战场接轨
10月下旬,军区检查组对这个仓库进行快速机动保障演练拉动,该仓库保障分队时而隐蔽疏散,时而快速开进,时而精确保障,出色完成野战仓库开设、物资快速收发、野战生存等多个课目演练,受到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仓库党委抓军事训练的思路:未来战争怎么打,仓库保障就如何搞。为提高快速保障能力,仓库在抓好日常收发保障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提高战时整体快速保障能力的举措,先后完成快速发出等6项课题演练,基本上形成了上下配套、平战结合的保障模式;运用条码技术对库存物资进行二次包装,使库存物资的等级标准、技术状态和构造性能等要素实现快速准确的识别,大大缩短物资识别收发时间;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装备可视化远程协同维护、武器装备维护保养信息跟踪管理等5个系统,大大提高了库存物资的快速跟进保障能力。仓库还定期把部队拉到生疏地域,设置复杂环境,组织机动保障演练,从装载伪装到山地机动,从战术训练到抗敌干扰,逐个课目开展训练,在训练场解决战场上的问题,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磨砺。
  平时练就十八般武艺,战时就多一分胜算。仓库坚持把保障有力作为官兵岗位练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了《仓库岗位练兵实施细则》,对各级各类人员需要参训的课目、时间和要求都做了明确规定,并对训练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全库官兵自觉叫响了“科技练精兵,一切为打赢”的口号,积极开展争当行业状元、训练尖子、技术能手和革新能手的群众性练兵活动。目前,全库98%的官兵达到上级规定的专业素质标准。
时刻把官兵冷暖放心上
山高路又陡,出门就爬坡的大山深处,惟一能消闲解闷的是白天闻鸟鸣,晚上听松涛。为此,仓库党委把创造拴心留人环境作为“兵心工程”来抓。
近年来,仓库党委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统筹、打造精品的思路,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仓库大门、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业务培训楼;改建了心理咨询室、医疗室等场所;维修了机关办公楼,更新了大型宣传画,新建了文化长廊,树起了宣传灯箱;建起了亭台楼榭,安装了灯光喷泉,四处种花养草,种植各类花木4000多株,铺植草皮1万多平方米。在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的同时,还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年拿出3万元作为文化活动专项经费,为官兵订阅了50多种报纸杂志,购买了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和文化娱乐器材,引导官兵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经常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战士们说,仓库就是山沟沟里的都市花园。
帮助官兵排忧解难,实现好、维护好官兵的根本利益,是领导份内之事,更是应尽之责。仓库还多方筹措经费对干部和士官公寓楼进行了装修改造,给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针对驻地长年雾多潮湿,投资2万多元,购置了4台烘干式自动洗衣机免费为官兵服务,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衣服换洗难问题。坚持每年从家底经费中拿出3万元补助家庭困难的官兵;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帮助官兵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随军家属就业、转业干部安置等难题。
真情关爱暖人心,履职尽责添动力。仓库领导的真情关怀,点燃了官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激情,他们安心本职,奋进开拓,仓库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刊于日《战士报》头版头条)
攥紧带兵管部队的“铁拳头”
——联勤某分部激发团以上领导干部工作动力纪事
军委***强调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部队建设的重大责任,在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上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近年来,联勤某分部党委着眼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教育管理的新路子,不断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促进了分部全面建设。
抗洪抢险,他们在洪峰面前筑起了一道道“防洪大堤”;参加军事演练,他们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完成了一次次保障演练任务;参加岗位练兵比武,他们身先士卒,顽强拼搏,夺得了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奖牌;抓部队教育管理,他们履职尽责,率先垂范,成为官兵心中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他们,就是军区驻湘某分部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以上领导干部,一支常年肩负着带兵管部队重任的中坚力量。
初冬时节,笔者置身该分部营区,采访了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近百名团以上领导干部,深深被他们爱岗敬业、不辱使命、开拓进取、奋勇争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分部政委曾桂荣告诉笔者:今年来,分部有56项主要工作、32名先进个人受到军区和联勤部以上机关表彰,无不彰显了团以上领导干部的表率与风采。
“动力危机”引出的思考
这个分部团以上领导干部的工作动力问题,经历了一个由衰到盛、由弱到强的转变。
那是一段令人心悸的经历。前些年,由于受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分部少数团以上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减退,工作动力出现了危机,导致部队事故频发,“警报”不断。去年上半年,分部发生的4起车辆事故,都是因干部私自开车造成的,有的甚至是顶风违纪、擅闯“红灯”,给分部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
笔者从分部一份《关于对团以上领导干部工作动力的调查与思考》中发现:一段时期内,这个分部少数团以上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有的名利思想严重,对个人问题考虑过多;有的工作标准不高,抓工作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还有的工作精力不集中,忙于迎来送往、交往应酬……团以上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的萎缩,致使部队管理出现松散,战士不假外出、违规上网、酗酒滋事等现象时有发生。
“动力危机”带来的冲击波,引起了分部党委“一班人”的高度警觉。为探明原因,分部7名常委率工作组分赴郴州、衡阳、株洲、长沙、武汉等片区,找团以上领导干部逐个谈话,认真解剖“麻雀”,查找“病源”。半个月后,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道出了团以上领导干部动力不足的主要根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数团职干部向往地方舒适生活,不能正确对待部队的“苦”与“累”;有的感到当了团职干部,已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有的片面认为成长进步靠关系,“干好干坏一个样”;还有的由于家庭实际困难多,难以集中精力干事业。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分部党委深深感到,团以上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带兵管部队的“龙头”和“脊梁”。他们的工作动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兴衰成败。为此,分部把解决团以上领导干部的动力问题,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拉开了序幕。
固本强基挺“脊梁”
灯火通明,分部党委“一班人”夜不能寐。他们在苦苦思索着:如何帮助团以上领导干部强动力、明责任、履使命,真正扬起部队建设的风帆,挺起带兵管部队的“龙头”?他们对症下药,走出了“四步棋”。
思想教育立支柱。去年来,分部围绕增强团以上领导干部动力问题,认真抓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先进性、使命党章荣辱观等5个专题教育,帮助大家校正人生价值取向,固牢重事业、轻名利、作奉献的思想基础。每次教育,要求团职领导干部全程参与,积极发言,自我“画像”,认真整改。针对少数同志对个人得失、职务升迁考虑过多的问题,今年3月,分部结合20名新任团职领导干部履职,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围绕“当官为什么?为谁干事业”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大家牢记使命、知恩图报、履职尽责、忘我工作。为巩固教育成果,9月份,结合抓干部事业心责任感教育,又重点对团以上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问题进行“回头看”,通过狠抓几个回合,使大家较好解决了精神状态和动力方向的问题。国庆期间,分部参加上级军事演习,25名团职干部主动放弃休假和外出旅游的机会,带领官兵全力投入到演习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典型引路树标杆。分部采取召开典型事迹报告会、组织典型巡回演讲、给典型披红戴花等形式,先后培养宣传了12名团职干部典型,使每名典型都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激发了“团官”们立足本职干事业的“源动力”。某油料仓库主任彭乐丰,入伍25年挪了4个山沟部队。他始终围绕保障打赢履行新使命,走到哪就把红旗带到哪,先后担任两个单位主官,部队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今年7月15日,驻地发生特大洪灾,为了保住洞库上千万吨油料安全,他奋不顾身冲进齐胸深的洪水中,带领官兵在洞库中搏斗了3天2夜,排除险情13起,用生命和忠诚捍卫了国防油库的安全。他的先进事迹,在团以上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批评整风治“顽症”。积极开展批评整风,着力解决团以上领导干部在工作动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部坚持党管干部的重要举措。分部每季度对团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带倾向性问题搞好归类疏理,按照一个时期解决一个突出问题的方法,采取自己讲、群众议、领导点等形式,积极开展批评整风,对“问题个人”重点帮带,限期改正。同时,利用民主生活会,开展“照镜子”“解扣子”“拉袖子”活动,组织团职领导干部揭短亮丑,见人见事见思想。近年来,通过开展批评整风,较好解决了团以上领导干部玩心重、打牌带彩、私自开车、不假外出、作风漂浮等突出问题,使大家受到强烈警醒。
建章立制严管理。从严治官是催生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分部通过严明制度、严格管理,强化团以上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先后修订完善《团以上领导干部教育管理措施》《党委班子成员行为规范》,对理论学习、作风纪律、社会交往、履职用权等作了明确规范。同时,邀请基层官兵担任监督员,设立举报箱和监督热线电话,建立了部队、社会、家庭“联管机制”,定期与驻地政府及家属开展座谈交流,抓好团职干部“八小时外”管控,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不越轨、行为不失控。今年来,该分部团以上领导干部无一人受纪律处分,群众满意率达98%。
选准用好“铁拳头”
让有为的人有位,让干事的人吃香,这是分部选拔任用团以上领导干部的标准和导向。去年来,他们本着任人唯贤、优中选优的原则,先后提拔43名团职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较好,成为一支重事业讲奉献、抓部队严管理的中坚力量。
过去,由于分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存在迁就照顾现象,致使群众有怨气,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分部党委感到,团以上领导干部是治军带兵的骨干,选准用好了可以造福一方,用不好就会危害部队建设。为此,他们坚持公道正派选人,严格落实干部推荐、考核、提名任用责任制,把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作为必经环节,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新提拔的团职干部过得硬,上级满意,群众服气。
看资历不唯资历,讲台阶不抠台阶,重德才不求全责备。为选准用好“铁拳头”,分部建立健全团以上领导干部任用奖惩机制,把工作实绩、现实表现与提拔使用挂钩,营造了“凭实绩进步、靠素质立身”的良好氛围。对自身要求不严、工作能力不强、群众反映不好的团职干部,及时诫免谈话、岗位调整;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团职干部,敢于大胆提拔、委以重任。分部战勤科科长肖志贤,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多次组织重大军事演习和岗位练兵比武,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今年3月,分部党委将他提拔到某军械仓库担任主任,10月底,又破格将他提拔为分部副参谋长。对作风不实、交往应酬频繁、群众反映不好的2名团职干部,分部公开点名批评,并对其中1人作出调离领导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处理。此外,分部还采取推荐使用、交叉任职、改高工、调老干所、推荐到省军区任职等途径,想方设法拓宽任用渠道,解决优秀团职干部的职级待遇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环境。
抓好在职培训,努力提高现代军政科技素质,是分部激发团职干部工作动力的重要举措。每年,分部在狠抓新任团职干部岗前培训和业务对口培训外,还积极依托军队和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选送优秀团职干部进院校深造,支持和鼓励团职干部参加本专业的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课程班,引导大家增强学习的“含金量”和“含军量”。近年来,分部瞄准未来战场超前培养人才,先后选送21名团以上领导干部到院校培训,8名攻读研究生,为分部的长远发展储备了骨干。
“拳头”砺得硬,部队事业兴。分部所属163医院原来基础设施薄弱,全面建设一度处于“低谷”。近年来,医院领导着眼一流谋发展,立足使命搞建设,医院全面建设迅速摆脱被动跃上快速发展轨道,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军区医院建设先进单位”。某综合仓库、某油料训练大队等80%的团级单位步入了分部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行列。
真情关爱促动力
“分部领导对我们团职干部的个人成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转业安置等,可以说倾注了一腔真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采访中,许多团职领导干部谈起分部党委的关爱,心里就洋溢着感激和责任。
近年来,分部党委坚持把为团职领导干部排忧解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作为激发其工作动力的“暖心工程”来抓。分部坚持每年对团以上领导干部个人和家庭困难进行一次调查统计、登记造册,指定政治部门逐个逐项解决。为每名团以上领导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组织一次集中体检;设立医疗专项经费,分批次组织优秀团职干部到风景名胜区休假疗养;每逢团职干部住院,分部领导主动打电话慰问或前往看望;团职干部到分部机关出差,分部领导都要热情陪他们吃一顿饭;分部还设立了特殊困难基金,对边远地区的团职干部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某油料仓库政委彭再强,妻子长期卧床不起,儿子又得了慢性肾炎,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当分部党委每年给他发放困难补助时,他激动地说:“钱虽不多,却体现了组织的真情关怀,我唯有努力工作才能报答组织!”
  安居才能乐业。分部党委根据现行的住房政策规定,积极抓好团以上领导干部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实施“安居工程”。目前,分部分别在部队比较集中的长沙、株洲、衡阳、武汉等大中城市建起了经济适用房,使团以上领导干部均有1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较好地解决了住房难题。
小孩上学、家属就业、转业安置,堪称团职领导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分部党委心中的牵挂。近年来,分部7名常委按照责任分工,积极与地方党政领导协调,不知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好话,先后为16名团职干部小孩联系上学,为28名团职干部家属安排就业,帮助52名团职转业干部找到满意的工作。去年9月,原某军械仓库政委彭晓林转业后,想安置进郴州市民政局工作,可苦于没有门路,一直为安置问题忧心忡忡。得知情况后,分部主要首长亲自出面,先后3次找郴州市党政军领导推荐,最终使他如愿以偿,还担任了民政局副局长职务。提起这件事,彭晓林对分部领导的关爱充满了感激之情。
真情关爱暖人心,履职尽责添动力。分部党委的真情关怀,点燃了团职领导干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激情。目前,尽管分部条件比较艰苦,多数单位驻在山沟,但广大团职领导干部带头安心本职,部队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吴剑辉、李海斌合作,刊于日《战士报》头版头条)
军中红十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任在仓库上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