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问理财公司怎么样,看郎咸平说就都懂了

1,017被浏览238,367分享邀请回答ideas.repec.org/f/pla299.html郎老师微软学术原网页如下:郎老师HTML版cv如下:
基于以上的评判标准和公开信息,我们统计郎老师各大期刊发表量统计如下: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200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
Econometric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和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无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1989(2),92,00,2001Journal of Finance (5):92,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4):99,2006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Financial analysis 和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无  郎老师少量文章发表在其他的杂志例如:Journal of Busines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nnual of Finance,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以及Financial Management等商学杂志。经济学杂志较少,而且几乎没有宏观经济学杂志。但是总结起来接近二十篇高引用的A级杂志足够在北美任何一所大学拿到终身教职。至于郎老师论文的引用量,上面的用户都提到了,郎老师共有四篇文章引用在2000以上,截图如下:引用量(5篇)的截图如下:  诸位可以看到,郎老师的发表质量不仅是中国大陆经济学家难以企及,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超过1000引用,而且都在最顶级的期刊上(轻易就把林毅夫老师比下去了)。中国大陆现在的经济学家,有一篇1500引用量的代表作就到处“谈笑风生”,例如邹恒甫老师最出名一篇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上研究公共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引用量1500左右;张五常老师最高引用论文(1500+引用)在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上,是谈论公司契约本质的;林毅夫老师最高引用的论文(1500+引用)发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上,谈论边远地区改革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与他们相比,各位不觉得郎咸平老师的干货更足么?============================分隔线 2=============================  我们再比较一下我们看看北美顶尖高校(含Princeton, MIT, Columbia, Cornell)已经到终身教职的教授们,看看孰优孰劣。  比较对象首先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熊伟教授。这位教授少年天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的物理学,博士毕业于杜克大学,其师Kyle据说是准诺贝尔奖得主。百里挑一聘任熊伟老师到普林斯顿任教的,是前美联储主席,时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系主任伯南克。咱们看看熊老师的发表总成绩。数据来源:。统计如下:Top 5和共有五篇,比郎老师多两篇;金融学的field top,JFE只有五篇,郎老师的一半多点;JF四篇,和郎老师打平;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倒是有两篇。而其余的杂志集中在经济学类型杂志。例如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这种。发表质量可以说平分秋色,熊老师稍高一筹(毕竟Top5是大头),而且熊老师貌似没有回来中国圈钱的计划,往后看个人认为熊老师的成就不会低于郎老师。当然,咱再看看引用量,截图如下:约为郎老师的四分之一,^_^求大部分贬低郎老师学术水平的答主的心里阴影O(∩_∩)O哈哈~  比较对象第二位是黄明老师,此人乃康奈尔斯坦福双博士,从卖冰棍的小孩到北大学子,绝对的励志榜样。现在在康奈尔大学任教(主页)。黄老师的Top 5 也是比郎老师多两篇,但是金融学发表量就不能与之相比。  比较对象第三位是MIT终身教授王江的发表和引用量(数据来源:)以发表两而言,王老师Top 5比郎咸平多两篇(难道混北美真是五篇top 5打底?),但是其余文章真未必比得过。  余者例如哥伦比亚的王能老师,水平当然也逊色于郎老师(不信你看:)。这些都是公开的信息,都能够谷歌搜索到。根本不需要开篇陈词,逻辑严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发表质量和引用次数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上述比较说明,就发表杂志的档次,引用量而言,郎咸平老师不输于北美任何一个顶尖高校的终身教授的水平,某些言论里面的“郎咸平在北美混不下去”或者“在台湾混不下去”纯属无稽之谈。当然其中还包括分支不同的问题,有些学科分支引用较少,例如田国强老师做的博弈论和机制设计方向。==============================分隔线3============================  答主一向反对只看发表质量和排名去衡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我们需要看他贡献的领域的方向。答主也支持底下评论说,不同领域作者确实难以直接用发表量和引用量比较,所以才在这个分割线下做一些定型的判断,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这里应
要求,完善这一段对于郎咸平老师学术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我们评判学术方向的性质,要先了解现代金融学必修的两个方向:一个是资产定价即Asset Pricing,另外一个是公司金融即Corporate Finance。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金融向来排斥华人,华人被认为是数学高手而走向资产定价。最初的公司金融领域主要是讲求逻辑的软科学,并非华人长项。有留学经历的同学都知道,中国学生写essay,讲求逻辑的能力一般比不上native speaker,但是数学基础好,涉及定量分析的考试课常常能得高分。正因如此大部分华人金融学者,都倾向于研究数学,一上手就是各种随机过程的模型和计量模型,以及数不清的编程语言。上面对比的各位学者,各自在北美学界有自己的一片领域。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研究资产定价的。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郎咸平老师研究的是实证公司金融。据郎咸平老师自己回忆说,自己本来也想做投资方面的文章,因为对于公司理财一窍不通。但是他的导师帮他铺好的公司金融的路子,郎老师亦步亦趋走下去了。但是可惜的是郎老师的导师在其毕业第二年去世,因此知乎有些答案说郎老师“抱大腿”的,把“大腿”说成是他的导师,基本上时间就对不上。  说起郎老师的贡献,概括来看便是实证公司金融领域当时有很多空白之处,郎老师是处女地的开拓者。在实证公司金融没用到太高深的数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时候,郎老师开出一片天地,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而郎老师走在时代最前面,为华人挣得无上光荣,打破白人对于华人只会资产定价这种高端数学的印象。这等功劳,岂能任人贬低? 不过现在有些一流的杂志根本就不接受实证公司金融的研究,认为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平不足,所以郎老师可谓生逢其时,他的的许多论文都写进了公司金融的初级和中级教材。(详见郎老师自己的文章:)  要注意的是,虽然实证的Corporate Finance数学推理用得少,但是如今普林斯顿和MIT的公司金融博士的理论课高级教材是这个样子的:上述截图选自2014年诺奖得主Tirole的大作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全书不仅锻炼您的英语阅读水平,也考验您的数学功底。本人硕士的时候接触过三章内容。===========================分隔线4===============================  本人对于郎老师的学术水平评价,可概括为以下几段话。  首先从洞察力上来看,郎老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强。他能够发现没有研究过的领域和处女地,然后自己用已有的方法和理论去研究出新的成果,推翻一些在美国市场被当做是特征事实的现象。这属于实证研究的顶级水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Campell就说过:理论研究负责提供解释和逻辑,实证研究负责发现证据去支持和否定这些理论框架,以进一步完善理论。郎老师就特别善于发现否定的例子。例如,大家都认为多元化经营是利大于弊的,什么恒大地产,接着投资足球,矿泉水等等。但是郎咸平老师告诉大家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分散投资都是低效率的。引用他本人一段话:我在1994年和Rene Stulz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发表了《托宾的Q、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公司业绩》一文。这篇文章出版之后,引领了其后几乎上百篇的论文,一直到2007年仍有相当多的后续文章问世。这篇文章对学术界而言,是相当具有震撼力的,因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反思维:公司多元化经营是有害的,我们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该文引用量2700次,直接改变哈佛商学院教学模式。哈佛教授邀请郎老师对于李嘉诚多元化经营取得成功给出自己的评价。郎老师大笔一挥,送了一段话给哈佛商学院:“香港的李嘉诚先生是世界十大首富之一。他目前拥有六家上市公司,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和记黄埔拥有七大不同部门,包括电信、港口、基建、地产、零售、能源、财务等。这七大行业的息税前净利成长率最低为50%,最高为200%,但七大行业的加权平均息税前净利成长率最低的竟然只有5%,而最高也不过20%,足足小了10倍。因此,虽然这七大行业的股票总回报率低于七大行业分开的回报率的加总,但这七大行业之间却有着互补的作用,因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和记黄埔。这个稳定却竟然是和记黄埔成功的关键。”
接着郎老师总结道:李嘉诚的案例告诉我们,多元化经营仍然是可取得,但企业间的互补却相当的重要,否则无法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第二是作为实证研究,背后就要有理论依据支撑,否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支撑郎老师实证研究的理论最开始是托宾Q。托宾Q=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郎老师把Q值大于一的定义为好公司,小于一则是坏公司。因此:好公司的公司市值大于重置成本,就是说大家都挺看好你干下去,你要是半路出家,重头再来,瞎鸡巴搞就会毁掉祖宗基业;坏公司公司市值小于重置成本,等于你打游戏开局不好,不如重头来过,小弟们最好重头开始干活。  郎老师和托宾Q相关的文章归纳如下:〈股息公布:现金流量信号与现金流量假说〉 "Dividend Announcements: Cash Flow Signalling vs. Free Cash Flow Hypotheses," (with R. Litzenberg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4, 1989, p181-191. 该文说明:坏公司发放股利对股民而言是好消息,股价会上升,但好公司发放股利与否却不会影响股价的升降。〈管理业绩,托宾的Q和成功收购要约获得的收益〉 "Managerial Performance, Tobin's Q and Successful Tender Offers," (with R. Stulz and R. Walkl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4, 1989, p137-154. 这是和Journal of Finance的主编Rene Stulz共同发表的文章,其时Stulz先生邀请郎老师去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二人共同杰作,用郎老师原话来说:“这篇文章主要是解决美国市场上收购者在披露收购意向时对本身股价下跌的困惑的。我们证明股价下跌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收购者的托宾的Q均小于1。因此,坏公司的继续投资或收购对于股民而言是个坏消息。”该文发在JFE上且引用量破千(1008)。〈自由现金流假说检验〉 “A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 (with R. Stulz and R. Walkl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9, 1991, p315-335. “这篇文章指出:如果收购者的托宾的Q小于1,而其手中现金又充裕的话,那么他的收购行为对股民而言是最不利的。因为坏公司会更加浪费股民手中的现金。”——郎咸平。翻译过来就是:女土匪手上还有余粮就赶紧分给姐妹们下山从良算了,不要祸害女孩子了。该文发在JFE上,引用量破千。  这三篇文章同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是郎老师的三板斧,一个青年学者意气风发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郎老师研究公司治理里面委托代理问题是其研究的巅峰,研究对象多为亚洲公司治理。关于郎老师亚洲市场研究的代表作总结如下:&东亚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 with S Claessens and S Djankov.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 该文是2000年以来全球金融学届引用率第二高的文章,接近4800次引用。论文指出:东亚国家或地区中家族控股是常态(日本除外),而且家族利用金字塔结构使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大股东激励与壁垒效应解析〉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with S. Claessens, S. Djankov and J. Fan), Journal of Finance 57, 1. 该文发在JF上,引用量三千多。文章明确地提出了家族控制权愈高股价愈低,而所有权愈高则股价愈高的实证研究。因此,对于亚洲家族而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直接打击股价并且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  除此之外,郎老师在许多方面,例如检测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融资优序理论,公司破产保护等等有着出色的研究,对于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市场都有着出色的洞察能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翻看(相关的论文借用了
的答案以及郎老师自己的文章)。  第四是在逻辑表述上,郎老师功底很硬。公司金融如果欠缺逻辑,那就做不出好论文。而且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特别重视公司金融领域的逻辑表述,投稿费贵,拒绝的概率大。没有出众的表达能力的人都不敢擅自发在JFE上(毕竟是钱)。郎老师九篇JFE 的论文,足见其表达功力。  第五是郎咸平老师不擅于数理模型。一方面是基础不好,郎老师大学时代考高等数学的时候还曾经因为作弊而得过鸡蛋,在沃顿先录取的是商业经济学,郎老师一听说要求高数,立马就转到高数要求不那么高的金融系(他自嘲如果直接申金融系可能被拒绝)。虽然这些基础不好郎老师也努力弥补过,例如高数接下来几次考试都是接近满分,而且通过了高级宏观高级微观的考试。另一方面,郎老师的导师给他指点了公司金融的方向,从此以后郎老师就没回过资产定价的领域,因而数理模型应该是越来越陌生了。如果当年选择投资学研究,说不定郎老师的论文引用就上不去了。数学物理背景的人做投资学,引用尚且只有郎老师的三分之一,更别说大半个学生时代是学渣的郎咸平。直接的证据是:在追求数理模型的Econometrica和Journal of Quantitative Financial Analysis上郎老师没发过任何文章。  第六是郎咸平老师缺乏原创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如上所述郎老师施展开手脚依据的是:托宾Q,融资优序理论,自由现金流假说等等。但是他自己并没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这跟他数学建模不好有关,但不代表数学建模一流的某位哈佛毕业生就可以随便鄙视他)。郎咸平老师的导师Irvine Friend曾经谆谆教导他:以后托宾Q会在金融领域大有作为。相当于直接给郎咸平指明了学术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在中国经济学人里,林毅夫,杨小凯,石寿永,张五常等人尽管引用量跟郎咸平相去甚远,但是这几个人扎扎实实有自己的理论贡献:杨小凯的分工和超边际分析,石寿永的货币搜寻模型,张五常的信息经济学等等都是我辈学子的榜样。  因此,用中前期的令狐冲的武功水平来比喻郎咸平学术水平应该可行:令狐冲精于独孤九剑,内力全失也能够将嵩山派来的刺客尽数刺瞎,能和向问天大战江湖并且击败江南四友,其剑术比之任我行都毫不逊色。不过令狐冲在擒拿,内功这方面就非常不济了。郎老师尽管是实证公司金融的先驱,但由于对方法论研究不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观获得诺奖的实证分析者,罗伯特恩格尔和格兰杰有ARCH—GRACH模型,ACD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拉斯汉森从资产定价模型导出的GMM,安格斯迪顿的AIDS都是原创性的实证计量方法。另外,这些方法越有理论背景就越好。例如GMM就是从理论模型导出来的。  总结来说:在华人被排挤的落后原始领域——实证公司金融里,郎咸平老师以其出色的洞察力,分析了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块主要金融市场:基于托宾Q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公司治理决策的分析建议,即坏公司不应该投资,应该发放股利,好公司要继续投资;对于东亚控股权和所有权这一委托代理问题,郎老师指出法律不完善的条件以及家族控股的条件下东亚小股东利益遭到的侵害,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加快对于小股东的立法;同时郎老师证明了西欧市场实际上和东亚市场一样是家族控股的。除了托宾Q这一传统经济学理论外,郎老师研究范围颇丰,对于前沿理论,例如融资优序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都做了相关的检验,并改变了人们对多元化经营所持的乐观的态度。总而言之,郎咸平老师称得上实证公司治理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但他的原创性实证方法甚少,因而距离诺贝尔奖仍有距离。=============================分隔线 5============================  郎老师的“地摊文学”作品我没看过,做的财经郎眼也只看过一集,评价起来没有说服力。如果诸位一定要评价郎老师地摊文学和媒体作秀水平,在下有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要明白一点经济学隔行如隔山,跨一个分支就很难评判。论文发在Econometrica的经济学家批评发在AER的论文逻辑不严密,随便OLS就过了审核;研究理论和思想的看不起Econometrica的文章,认为他们是工匠,不是思想家。例如张五常这个弗里德曼的老朋友就批评弗里德曼的弟子邹至庄老师,说邹“是搞统计的”而不是“经济学家”。就郎咸平的发表领域和课题来看,说他是”经济学家“,或许不算;但是如果按照世行聘请他来看,也算是经济学家。因此取决于诸位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能够对于宏观经济给出合理建议的,哪怕他们专长是宏观(更别说专长不是宏观的郎老师了)。萨金特和Sims得奖的时候,记者采访他们,问问他们对于经济危机的看法,二老面面相觑,答不出所以然。如果你问的是Robert Shiller,估计席老能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先讲如何预测到金融危机,再讲对策。这就是席老为什么在中国受欢迎,公开课魅力四射,粉丝如云。而Sims和Hansen这类天才,别说中国普罗大众,我问我们班专长于计量金融的同学,也是十问九不知。因此,普罗大众看到的经济学家,和我们学金融经济的看到的经济学家,完全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对这门学科对这些人失望,但请别说他们配不上经济学家或者教授。  第二个建议是非专业的评判,用在其他领域就好,千万别用于学术领域,这是答主看了无数答案以后提醒各位要注意的。比如说
郭宇宽老师,我早年看着郭老师的辩论教材长大。我本科学校、学院的辩论队也非常推崇西交的雄辩作风,但是对于他给出郎咸平的评价,不完全认同。  其一,郭宇宽老师认为郎咸平老师助理教授吹成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正教授”。我不 同意“吹”这个动词。我们查看郎老师简历可知,准确的说,郎咸平老师在纽约大学做过副教授(纽约大学的副教授是终身职位,除了哈佛耶鲁这一档次的学校需要正教授以外,其他学校副教授就可以拿到终身职);郎咸平老师做到港中文的正教授以后,还在芝加哥大学做过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各位记住纽大即使是助理教授也可以进入博士答辩委员会成为博导的,而且纽大的终身教职是抄不掉的,这是美国特色资本主义国情。以国情来看,郎咸平口头语(非正式用语)把自己说成教授虽不是精确,但要说夸大其词就严重了。美国人给助理教授发邮件写成Dear Dr是准确的,写Dear Professor也可以接受,算不得错。在书面语里,郎咸平出版物从未把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正教授写在简介里。另一个是芝加哥的访问教授跟访问学者区别非常大,访问学者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访问教授是的水平是可以胜任该校正式员工职位的。芝加哥大学要给访问教授发工资,定工作量(例如教学任务和发表量),并且访问期间发表的学报文章属于芝加哥大学(详见爱丁堡大学侯文轩老师的博客:)名下。也就是说,除了编制以外,访问教授其他待遇条件基本等同于该校正式员工,因此郎咸平具备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郭宇宽老师说的是事实,郎咸平老师只有助理教授的水平,那么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员,他在芝加哥做访问的话只能叫做“访问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而不能叫“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郎咸平老师的老师李志文,在芝加哥就是这个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职位。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郭宇宽老师既不懂美国国情,也不懂郎老师真实的水平,信口开河就批评人家学术道德。按照这个逻辑,如果访问教授达不到该院系教职工水平,那Samuelson在MIT拿了正教授后去纽约大学做Visiting Professor,我们是不是认为Samuelson达不到纽约大学正教授水平?因此郭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做过任何科学靠谱的调查,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  第二个不同意的地方是,郭老师对郎咸平的评价是公司金融知识“及格”。其实,郎咸平的金融课程何止是及格,而是优秀。包括他发的文章也是“优秀”。而且,郎老师还通过了高级宏微观经济学的考试。别的东西不说,郭老师既然提到了他的知识水平,而晚生听说郭宇宽老师是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那冒昧请教
郭老师:请推导一个DSGE模型让我们后生学子长长见识,晚生看这个模型经常看不明白。然后按照郭老的说法“郎咸平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做合格的会计学老师”,我的回答是:大陆基本没有一所大学请得起,除非他自愿去。  我第三个不同意是,批评者根据美国有某某博士评价郎老师是机会主义者或者品德不好,得出郎咸平就是品德不好的投机主义者——难道要像凯恩斯评价哈耶克那样“我和他交情不错,但是他的理论就是垃圾”?再说了,凯恩斯说垃圾就是垃圾?我觉着还是宝贝呢!有人评价郎老师好处的例子你怎么不举出来,这不是偏听则暗么?答主在这里举个正面例子。博士毕业于世界排四五百名的大学。这位大美女教授如果没有郎咸平跟她合发文章,给她推荐,说不定人生最好的简历就是卡斯商学院了。之后呢?她辗转任教于圣母大学,范德堡大学,西北大学,普渡大学,所到之处皆名校。现在还做到了普渡大学的讲座教授。她和郎老师合作的文章不仅发在顶级杂志上,而且引用破千。  我第四个不同意是,批评者举“郎老师采访郭美美为之洗白”的例子来批评其学术水平。这完全两码事好不好。我记得蒋昌建老师以前感慨过,做一个辩手就是要驳倒对方,说服评委观众,做一个主持人就得顺着嘉宾的话去讲。作为品德高尚者,可能会拒绝掉这次三观不合的采访(如果给我选,我虽不是品德高尚,但是避免麻烦我还是会拒绝,当然我是没得选,做做美梦)。但是把这次采访当真并且用来衡量郎老师的学术,各位不觉得可笑吗?=============================分隔线 6============================  郎老师在媒体上的话语,确实一石激起千层浪,造成非常多负面影响,这是肯定的。许多想出名的经济学家,像邹恒甫之流,谁不是“先搞个大新闻”。真真正正有品德之人,学习的是杨小凯老师。杨老师乃孜孜不倦的工作的典范:业余时间就写写百年中国经济学笔记这类科普读物,以及《经济学原理》这类教材;组织几次业内大咖参加的像样的学术会议;自己的学术不被认可,引用不高,就四处宣扬推广。杨老师得到中国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尊敬,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是带着使命感去研究的,在文革入狱的时候就有这种使命感了。郎老师毕业的时候对于公司金融还相当陌生,凭借出色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嗅觉干出活来。使命感什么的,比杨老师要弱。  所以我们也可以用令狐冲做个比较:令狐冲向来说话都不太正经,“一见尼姑,逢赌必输”之类的都不能当真。  如果你对郎老师诸多不满想要免疫,确实需要高的判断力,知道什么东西该听什么东西胡说八道。好的听众需要从发言人的发言里读出隐藏的信息,他没说什么才是重要的。如果仅仅听他的结论和情绪,结论当然是——你觉得这个人在胡说八道。  因此答主最后结论是,这些负面的媒体效应,这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绝对不影响郎咸平老师的学术水平。后无来者我不敢说,但是郎老师的学术水平在公司金融学领域里前无古人(指的是华人)是一定的。事实上,综合华人在各个经济学领域(包括计量经济学,比较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微观产业经济学,宏观金融学等),除了邹至庄老爷爷能够在总发表数量、顶级刊物数量以及引用量上都赛过郎咸平以外,能跟郎老师掰掰手腕的也就黄奇辅老师了。1.2K1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马云为什么能打败银行?郎咸平:他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看了就懂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14.2万23.3万1.4万573713.9万522121.4万8.6万257459101.1万13.6万816534311.2万51818.9万6.3万2.0万2.0万郎咸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郎咸平的媒体言论挺有意思的对比-财经理财-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36|回复: 26
郎咸平的媒体言论挺有意思的对比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郎咸平:只有开征房产税才能降房价
(出处:日11:11华西都市报)
郎咸平观点:
“目前房价、艺术品以及奢侈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资产泡沫化的前兆。”
“消费占GDP比重太低,出口一时又很难根本好转,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充足动力。”
“炒房者今天买明天卖,不需要交房产税,富人也交得起房产税,而拥有房产的‘穷人’却增加了生活成本。”
即将来临的2011年,我们该如何投资理财?12月21日晚,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来到成都“现身说法”,教成都市民“如何投资2011”。他仍旧坚持“危机论”,认为中国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把钱放在楼市,或者换成美元,这是相对来说不太糟糕的保值方式。
关于宏观:中国经济面临两大危机
怎么看待即将到来的2011年?“危机!”郎咸平用这两个字来概括明年中国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他警示说,“大家要警惕中国经济出现日本式的衰退!”他认为,目前房价、艺术品以及奢侈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资产泡沫化的前兆。
在郎咸平看来,中国经济面临两大危机,即资产泡沫化、通货膨胀化。
资产泡沫化是指最近几个月一线城市房价大涨,中高档的写字楼租金却大幅下跌,中间的差距就是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会引发新一轮危机。
通货膨胀化是指2009年的信贷投放过大,2010年的信贷政策也没有太大改变,如此一来,2011年出现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强。
此外,他还指出,中国目前的大量投资其实是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消费占GDP的比重太低,出口一时又很难根本好转,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充足动力。
如何吸引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中?郎咸平认为,目前民营企业赋税负担比较大,税改势在必行。
关于楼市:房产税是降房价的唯一手段
“目前中国有70万亿货币,比美国多30%,中国的经济体仅仅是美国的六分之一。”郎咸平认为,货币的超发带来了通货膨胀,同时,通胀也使得大量避险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股市和楼市。
对于房产税,郎咸平认为,目前各地房价中大约有60%的成本是用于交土地出让金等相关税费的,因此再在房屋持有环节征收房产税不太合理。他进一步解释说,房产税是针对房产持有者征收的,而炒房者今天买明天卖,不需要交房产税,而富人也交得起房产税,这恰恰给拥有房产的“穷人”增加了生活成本。但他也坦承,如果要想使房价下降,房产税或许是唯一手段。
关于投资:房产和美元相对保值
对于如何投资,郎咸平认为,买黄金并不能对抗通胀,而股市仅可以“做短线投机赚点钱”。
那我们的余钱该去哪里?郎咸平说:“我们不要想着能多赚多少钱,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少亏一些钱。”为了让自己少亏一些钱,郎咸平说,他选择了房地产和将钱换成美元。这是相对说来不太糟糕的保值方式。
投资者提问郎咸平:为何中国企业青睐海外上市?
投资者:为何目前众多中国企业,如优酷、当当等选择了在海外上市,而并非国内的创业板市场?
郎咸平:美国股市对于企业利润并不看重,上市比国内市场容易得多,但上市后却会经受很多考验。
此外,与A股市场依据利润情况决定退市与否不同,美国股市决定一家公司是否退市的标准是股价和股民人数。如亚马逊曾连续亏损8年,但投资者依然十分看好其成长性,目前其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网络公司,股价接近200美元,而A股市场正是缺乏这样的成长环境。
也就是说,在宽进严出的美国股市,投资者愿意为一家公司的未来埋单。华西都市报记者舒张惠摄影报道
,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疯狂的伊万伊万 于
11:18 编辑
再看之后N天后,他博客上的观点:
-------------------------------
郎咸平:征收房产税的后果很严重
本文节选自我的新书《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房产税究竟指的是什么。开始叫物业税,后来说是房产税,现在还有人说地产税,还有财产税,特别消费税等等。我们国家的土地自1982年的《宪法》修改以后,变成了土地国有化。
& && &&&其实,在1954年《宪法》的时候,仍然是承认农民拥有土地及相关生产资料的,只是在1982年的《宪法》中改掉了。
因为物业税的征收需要人大的一个立法程序,所以就提出了房产税,房产税的暂行条例1986年就通过了,对经营性的住房进行征税,但是非经营的、自住的住房是不征税的。而且因为这个税种的征税很难,地方的一些税务局就和一些居委会结合起来,透过奖励举报的方式进行全面征税。
  这几年由于火山岩浆成型,政府又插下了两根导管,使得房价大涨,从而得罪了所有买不起房的人。政府再搞房产税的结果,又要得罪了所有买得起房的人。结果全国老百姓都被得罪了,那政府执政的基础怎么办呢?世界银行的报告《城市房产税的改革,指导原则与建议》给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房产税必然要承受非常沉重的政治代价”,我觉得这句话送给我们政府是最适当的。
& && &&&我希望我们政府不要被那些不要脸的、可恨的宠物经济学家所误导。这些学者可恨在哪里呢?他们是有权阶层和富人豢养的一群狗,当政府要做某个政策的时候,他们既不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也不会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会争先恐后去巴结、表态。举个例子,这些宠物学者指出房产税的征收明显加大了住房保有环节的成本,对持有空置住房的投机人打击更大,使得他们从炒房中获得收益降低,从而可以将资金引向合理的经济领域,等等。这些评论基本都是扯淡。例如国信证券就曾经这么胡扯地指出,在推出物业税不成熟的情况之下,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将削弱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有利于平抑房价,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
  我想请问这些学者,房产税的本质是什么?是用来打压房价的吗?你们连基本观念都搞错了。美国是土地私有,因此由土地所有人缴纳地产税有其合理性。如果美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就归他个人所有,因为土地是私有的。而我们的土地是属于政府的,我们根本就没有缴纳房产税的私有化基础。地产开发商已经交过出让金了,而出让金就类同于租金,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交过租金了。
& && &哪有交了租金之后,又替拥有土地的政府交房产税的道理啊?政府怎么能够想收就收啊?政府叫它物业税也好,地产税也好,房产税也好,反正就是不合法。如果我们在建房的土地下面发现了石油会是什么后果?肯定强制拆迁,把我们都赶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很有意思。。。。前后对于同一个事物表述上差别挺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3_98:}这到底是媒体的假新闻呢?还是郎教授自己的问题呢?挺有意思。。。。以前也发生过内似的问题,那就是汇率问题上。。。郎教授2010年3月在电视上的阐述和之后的阐述其实也是有矛盾的。。。呵呵。。。挺有趣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教授一直是反对中国搞房产税的,我看第一条的时候就怀疑是媒体搞错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疯狂的伊万伊万 于
18:35 编辑
{:cha:}郎教授一直是反对中国搞房产税的,我看第一条的时候就怀疑是媒体搞错了。
shout 发表于
& & {:cha:}不能排除假新闻的可能性。。。网易和腾讯曾有做过几个关于郎咸平的负面专题报道。{:cha:}
而且本贴最前面这则新闻,也是在腾讯的最近某一个新闻专题中出现的,以前也没看到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到底是媒体的假新闻呢?还是郎教授自己的问题呢?挺有意思。。。。以前也发生过内似的问题 ...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 & 06年郎就说了反对房产税。08年听他演讲也说了反对,应该是有连续性的。
不过他也就那些东西来会说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侠客尚 于
11:33 编辑
第一篇的 关于楼市 ?恐怕是唯一手段。(政府没有收到房产税前。不会让房价跌下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教授一直反对中国搞房产税是对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06年郎就说了反对房产税。08年听他演讲也说了反对,应该是有连续性的。
不过他也就那些东西来 ...
sakainoriko 发表于
& & 不迷信郎, 但他说的东西比专家说的通俗...................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迷信郎, 但他说的东西比专家说的通俗...................
七苦大师 发表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咸平一直反对收房产税的 建议楼主看下郎咸平和叶檀的在财经郎眼的节目。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咸平一直反对收房产税的 建议楼主看下郎咸平和叶檀的在财经郎眼的节目。
yanzi_sy 发表于
& & {:cha:}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媒体的2种宣传,而非郎本身。。。这个其实也很有意思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其实,不管郎对于不对,反正看他的节目让我长了许多见识,不过,他那种人就是啥呢?就是天生会让很多人痛恨的人。。。。。。
因为他打人专打脸,骂人专揭短。。。。。
为不为百姓说话是另一回事,至少他揭露了许多人不想给别人知道的“秘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近这2期任教主和叶大姐的锵锵三人行挺有趣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媒体抹黑郎咸平的事情多了 呵呵 包括那句 “先富起来的人不是人” ,郎咸平的嘴得罪了不少人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是得罪人,而是他的某些言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不着四六!当年股改的时候他就声称,会犯下大错误,如果按照他的意思,就不应改革股权分置.那么中国股市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然后08年由于前一年的巨大涨幅再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资本做空A股的连锁反映,导致大跌一年!他又跳出来说这是股改引发的大量限制股抛售所引起的,这不是明显的胡说八道吗! 还有,最近他有鼓吹地产因该征收地产税,各位知道泡沫被捅破的后果是什么?中央现在的目的就是软着路,而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渲染猛药,所以更加坚定判断他也是那一类的人群!.....大家都懂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是得罪人,而是他的某些言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不着四六!当年股改的时候他就声称,会犯下大错误,如果按 ...
liandke77 发表于
眼球经济,你懂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咸平什么时候鼓吹该收房产税了?! 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吗?!
楼上回复的人 几个仔细看主贴的内容,除了媒体歪曲就是媒体歪曲,下面的博客的文章倒是在郎的博客可以看到。
尽管郎咸平说的不全是让人同意,至少比那些鹦鹉专家强多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是得罪人,而是他的某些言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不着四六!当年股改的时候他就声称,会犯下大错误,如果按 ...
liandke77 发表于
& & 他在哪里鼓吹要收房产税?我只知道他向来反对收房产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价格问题。。。供需是最关键。
还有,炒房?炒地?难道大家没看到炒房炒地的最大主力是谁?就是政府。。。。。。。政府自己在炒房炒地。。。。。
降房价?与虎谋皮!慢慢熬吧。慢慢等吧。现在这个经济状态,中国还真是个穷得连渣都没有的国家,搞个飞机哦,还房子。。。
现在中国经济状态,是一种超畸形状态。不可以以正常状态视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是得罪人,而是他的某些言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不着四六!当年股改的时候他就声称,会犯下大错误,如果按 ...
liandke77 发表于
郎咸平抨击上海等省市征收房产税是与民争利,对国家对人民都没有好处,只会肥了利益集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郎咸平抨击上海等省市征收房产税是与民争利,对国家对人民都没有好处,只会肥了利益集团。
applepie123 发表于
& & 你如果把郎咸平的观点看完的话,也许你不会这么想。郎咸平的观点是,用疏通的办法解决房价问题,疏通办法就是建保障房,但是建保障房好了人民,却直接打击了各地政府和某些集团的利益,。。。。
因此,不是没办法降房价。,而是各地政府和某些集团根本不想降房价。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你如果把郎咸平的观点看完的话,也许你不会这么想。郎咸平的观点是,用疏通的办法解决房价问题, ...
白菜刀 发表于
骂狼的不是我。事实上我对房产税的效果是很怀疑的。你提税,我提房租,租房者也提价,苦的还是老百姓。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觉得这点利益集团还是知道的,但它们不征房产税也没钱挥霍了。。反正没人能管它们,就乱来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骂狼的不是我。事实上我对房产税的效果是很怀疑的。你提税,我提房租,租房者也提价,苦的还是老百姓。
applepie123 发表于
& & 对,你说得太对了。郎也是这意思。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文章很长,慢慢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推荐 /1
宁夏?株洲?镇江?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郎咸平演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