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房价调控”和“调控股市”有什么不同

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陈建奇|股市|政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建奇
  本轮股市上升源于政府的支持,股市下跌可能也源于政府的调控。判断中国股市的上限,很重要的在于弄清政府对经济下跌的容忍度。宏观经济跌破底线之时,可能就是政府调控股市之时,也将构成本轮股市上涨阶段性动力衰竭之时。
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
  2014年以来中国股市改变了多年低迷行情而出现持续的上涨,但宏观经济却持续下行,股市逆势上扬背离了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传统规律,股市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如此牛市能否延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有些评论认为,本轮股市属于政策市,政府有意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据此得出本轮股市高点是8000点甚至10000点的结论。有些评论认为经济下行而股市上涨会导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促使资金脱实转虚,加剧实体经济困境,因而,当前的股市具有巨大泡沫。
  尽管各方均有道理,但在宏观经济持续创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之际,股市仍然持续攀升并且突破4000点。如何看待政府对股市的支持,中国股市究竟高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股市“通胀”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
  股票与房地产的价格都属于资产价格,但前几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受到了严厉的调控,政府甚至将控制房价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然而,本次股票价格上涨不仅没有受到政府的调控,反而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公开释放支持股市的信号,这种非常态的支持给予股民无限的想象空间。虽然官方并未阐述支持股市的核心原因,但结合当下的时局可以给出适当的解释。
  从理论上看,股市上涨确实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缓解多年来依托商业银行信贷形成的企业高负债的格局,但目前诸多股票较高的市盈率释放了较大的风险,政府没有理由再做多股市。结合实际来看,当前股市上涨最大的功能在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矛盾,同时有助于缓解房地产风险的高位累积,由此构成了政府支持股市的重要理由。
  事实上,住房在“衣食住行”中位列最大权重,前几年中国多个地区房价持续攀高引发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升,调控房地产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但相关调控并没有成功管住房价,而是出现普涨局面,房价高位运行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一两年来,房价出现了松动迹象,有些城市房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取消房地产行政限购限贷等政策,目的是极力避免房地产价格暴跌引发类似美国金融危机的风险。
  政府多年前期待着调控房价,但现在房价下跌了政府又在极力稳房价,潜在的问题是政府如何解决高房价带来的社会问题。多年前我曾经说过,解决购房难的两种方式,一是降房价,二是提高老百姓收入。现在来看降房价会引发危机等风险,从而并不是占优策略,而提高老百姓收入成为重要的手段。
  当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或者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但具体到个人,工资或者转移支付怎么提高、如何分配等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相比之下,通过股市普涨的方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较为科学简单的做法。
  股市“通胀”意味着股民股票财富快速上升,而股市的普涨意味着老百姓的财产普涨,在房价增速趋缓甚至下跌的情况下,老百姓购买住房的能力在增强,由此可以较大缓解房价高位运行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也有助于为下行压力较大的房地产形成购买需求,防止房价的大幅下挫所滋生的系统性风险。
  股市的上限取决于政府对宏观经济底线的容忍
  虽然政府支持股市有其特定的道理,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但有些评论将政府支持股市解读为政府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由此无限夸大股市的上涨空间,并人为提出10000点等论调,这种观点的逻辑有待商榷。中国股市的上限并非简单的多少点,而在于厘清支持股市上涨的动力何时会出现拐点。
  尽管本轮股市上涨可能有着多重因素,但真正确立本次股市上涨格局的标志性事件在于沪港通政策的推行,借助沪港通的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预期推动了股市上涨。此后经济持续下行促使政府持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通过自贸区及一带一路等概念支撑股市较快上行。可以说,政府支持股市确实是本轮股市上升的重要因素,而支持资金进入股市及创造概念成为重要的手段。
  然而,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盈利预期难以上升,与此同时股市出现较快上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新增资金可能据此进入股市,先前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也可能将资金转投股市而不是用于扩大投资,由此反过来加剧实体经济的困境。
  虽然政府相关领导多次表示股市上涨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目前的经济数据尚不足以支持这种观点,而是出现股市持续上升而经济增速持续下挫的局面。如果该局面未能改观,宏观经济跌破政府的目标底线,那么政府调控股市阻止资金进入股市就可能成为政策重点,否则难以解决实体经济缺乏资金的问题。
  总体来看,本轮股市上升源于政府的支持,股市下跌可能也源于政府的调控,因为本轮股市上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而,判断中国股市的上限,很重要的在于弄清政府对经济下跌的容忍度。宏观经济跌破底线之时,可能就是政府调控股市之时,也将构成本轮股市上涨阶段性动力衰竭之时。
  (本文作者介绍: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副教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副教授。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不知道啊啊发生地方撒旦阿飞岁的
,欢迎留言&退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 && 举报邮箱: && 意见与建议:021-5/021-&&&&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陈建奇: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
  2014年以来中国股市改变了多年低迷而出现持续的上涨,但宏观经济却持续下行,股市逆势上扬背离了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传统规律,股市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如此牛市能否延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有些评论认为,本轮股市属于政策市,政府有意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据此得出本轮股市高点是8000点甚至10000点的结论。有些评论认为经济下行而股市上涨会导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促使资金脱实转虚,加剧实体经济困境,因而,当前的股市具有巨大泡沫。
  尽管各方均有道理,但在宏观经济持续创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之际,股市仍然持续攀升并且突破4000点。如何看待政府对股市的支持,中国股市究竟高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股市“通胀”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
  与房地产的价格都属于资产价格,但前几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受到了严厉的调控,政府甚至将控制房价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然而,本次股票价格上涨不仅没有受到政府的调控,反而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公开释放支持股市的信号,这种非常态的支持给予股民无限的想象空间。虽然官方并未阐述支持股市的核心原因,但结合当下的时局可以给出适当的解释。
  从理论上看,股市上涨确实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缓解多年来依托商业银行信贷形成的企业高负债的格局,但目前诸多股票较高的市盈率释放了较大的风险,政府没有理由再做多股市。结合实际来看,当前股市上涨最大的功能在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矛盾,同时有助于缓解房地产风险的高位累积,由此构成了政府支持股市的重要理由。
  事实上,住房在(,)“衣食住行”中位列最大权重,前几年中国多个地区房价持续攀高引发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升,调控房地产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但相关调控并没有成功管住房价,而是出现普涨局面,房价高位运行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一两年来,房价出现了松动迹象,有些城市房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取消房地产行政限购限贷等政策,目的是极力避免房地产价格暴跌引发类似金融危机的风险。
  政府多年前期待着调控房价,但现在房价下跌了政府又在极力稳房价,潜在的问题是政府如何解决高房价带来的社会问题。多年前我曾经说过,解决购房难的两种方式,一是降房价,二是提高老百姓收入。现在来看降房价会引发危机等风险,从而并不是占优策略,而提高老百姓收入成为重要的手段。
  当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或者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但具体到个人,工资或者转移支付怎么提高、如何分配等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相比之下,通过股市普涨的方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较为科学简单的做法。
  股市“通胀”意味着股民股票财富快速上升,而股市的普涨意味着老百姓的财产普涨,在房价增速趋缓甚至下跌的情况下,老百姓购买住房的能力在增强,由此可以较大缓解房价高位运行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也有助于为下行压力较大的房地产形成购买需求,防止房价的大幅下挫所滋生的系统性风险。
  股市的上限取决于政府对宏观经济底线的容忍
  虽然政府支持股市有其特定的道理,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但有些评论将政府支持股市解读为政府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由此无限夸大股市的上涨空间,并人为提出10000点等论调,这种观点的逻辑有待商榷。中国股市的上限并非简单的多少点,而在于厘清支持股市上涨的动力何时会出现拐点。
  尽管本轮股市上涨可能有着多重因素,但真正确立本次股市上涨格局的标志性事件在于沪港通政策的推行,借助沪港通的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预期推动了股市上涨。此后经济持续下行促使政府持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通过及一带一路等概念支撑股市较快上行。可以说,政府支持股市确实是本轮股市上升的重要因素,而支持资金进入股市及创造概念成为重要的手段。
  然而,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盈利预期难以上升,与此同时股市出现较快上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新增资金可能据此进入股市,先前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也可能将资金转投股市而不是用于扩大投资,由此反过来加剧实体经济的困境。
  虽然政府相关领导多次表示股市上涨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目前的经济尚不足以支持这种观点,而是出现股市持续上升而经济增速持续下挫的局面。如果该局面未能改观,宏观经济跌破政府的目标底线,那么政府调控股市阻止资金进入股市就可能成为政策重点,否则难以解决实体经济缺乏资金的问题。
  总体来看,本轮股市上升源于政府的支持,股市下跌可能也源于政府的调控,因为本轮股市上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而,判断中国股市的上限,很重要的在于弄清政府对经济下跌的容忍度。宏观经济跌破底线之时,可能就是政府调控股市之时,也将构成本轮股市上涨阶段性动力衰竭之时。
04/21 21:3904/21 19:2004/21 15:3904/21 15:3404/21 15:0204/21 14:5504/21 14:2904/21 14:18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陈建奇|股市|政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建奇
  本轮股市上升源于政府的支持,股市下跌可能也源于政府的调控。判断中国股市的上限,很重要的在于弄清政府对经济下跌的容忍度。宏观经济跌破底线之时,可能就是政府调控股市之时,也将构成本轮股市上涨阶段性动力衰竭之时。
中国股市的上限在哪里?
  2014年以来中国股市改变了多年低迷行情而出现持续的上涨,但宏观经济却持续下行,股市逆势上扬背离了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传统规律,股市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如此牛市能否延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有些评论认为,本轮股市属于政策市,政府有意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据此得出本轮股市高点是8000点甚至10000点的结论。有些评论认为经济下行而股市上涨会导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促使资金脱实转虚,加剧实体经济困境,因而,当前的股市具有巨大泡沫。
  尽管各方均有道理,但在宏观经济持续创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之际,股市仍然持续攀升并且突破4000点。如何看待政府对股市的支持,中国股市究竟高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股市“通胀”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
  股票与房地产的价格都属于资产价格,但前几年房地产价格的暴涨受到了严厉的调控,政府甚至将控制房价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然而,本次股票价格上涨不仅没有受到政府的调控,反而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公开释放支持股市的信号,这种非常态的支持给予股民无限的想象空间。虽然官方并未阐述支持股市的核心原因,但结合当下的时局可以给出适当的解释。
  从理论上看,股市上涨确实有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缓解多年来依托商业银行信贷形成的企业高负债的格局,但目前诸多股票较高的市盈率释放了较大的风险,政府没有理由再做多股市。结合实际来看,当前股市上涨最大的功能在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矛盾,同时有助于缓解房地产风险的高位累积,由此构成了政府支持股市的重要理由。
  事实上,住房在“衣食住行”中位列最大权重,前几年中国多个地区房价持续攀高引发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升,调控房地产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但相关调控并没有成功管住房价,而是出现普涨局面,房价高位运行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一两年来,房价出现了松动迹象,有些城市房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取消房地产行政限购限贷等政策,目的是极力避免房地产价格暴跌引发类似美国金融危机的风险。
  政府多年前期待着调控房价,但现在房价下跌了政府又在极力稳房价,潜在的问题是政府如何解决高房价带来的社会问题。多年前我曾经说过,解决购房难的两种方式,一是降房价,二是提高老百姓收入。现在来看降房价会引发危机等风险,从而并不是占优策略,而提高老百姓收入成为重要的手段。
  当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或者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但具体到个人,工资或者转移支付怎么提高、如何分配等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相比之下,通过股市普涨的方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较为科学简单的做法。
  股市“通胀”意味着股民股票财富快速上升,而股市的普涨意味着老百姓的财产普涨,在房价增速趋缓甚至下跌的情况下,老百姓购买住房的能力在增强,由此可以较大缓解房价高位运行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也有助于为下行压力较大的房地产形成购买需求,防止房价的大幅下挫所滋生的系统性风险。
  股市的上限取决于政府对宏观经济底线的容忍
  虽然政府支持股市有其特定的道理,有助于缓解高房价的社会压力,但有些评论将政府支持股市解读为政府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由此无限夸大股市的上涨空间,并人为提出10000点等论调,这种观点的逻辑有待商榷。中国股市的上限并非简单的多少点,而在于厘清支持股市上涨的动力何时会出现拐点。
  尽管本轮股市上涨可能有着多重因素,但真正确立本次股市上涨格局的标志性事件在于沪港通政策的推行,借助沪港通的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预期推动了股市上涨。此后经济持续下行促使政府持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通过自贸区及一带一路等概念支撑股市较快上行。可以说,政府支持股市确实是本轮股市上升的重要因素,而支持资金进入股市及创造概念成为重要的手段。
  然而,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盈利预期难以上升,与此同时股市出现较快上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新增资金可能据此进入股市,先前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也可能将资金转投股市而不是用于扩大投资,由此反过来加剧实体经济的困境。
  虽然政府相关领导多次表示股市上涨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但目前的经济数据尚不足以支持这种观点,而是出现股市持续上升而经济增速持续下挫的局面。如果该局面未能改观,宏观经济跌破政府的目标底线,那么政府调控股市阻止资金进入股市就可能成为政策重点,否则难以解决实体经济缺乏资金的问题。
  总体来看,本轮股市上升源于政府的支持,股市下跌可能也源于政府的调控,因为本轮股市上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而,判断中国股市的上限,很重要的在于弄清政府对经济下跌的容忍度。宏观经济跌破底线之时,可能就是政府调控股市之时,也将构成本轮股市上涨阶段性动力衰竭之时。
  (本文作者介绍: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副教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副教授。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房价调控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