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产阶级情调”或“资本主义三大苦大毒草”吗

李家湾子&&&&江城记事
&&&&&&&&&&&&&& 少年趣事系列
我六五年九月一日上小学一年级,七七年元月高中毕业,小学中学总共念了十一年半,从七岁到十九岁,其中小学六年半,(因为小学六年制要改为五年制,在四年级集体多待一年【实际上还是六年制】,又因为夏季毕业改冬季毕业,顺延半年。好在反正也不怎么学习,长短倒也不计较。)中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少年趣事主要是摘取这一段时间我所经历的生活片断,
希望有点看头。
&&&&&&&&&&&
&&&&&&& 偷读小说
我爱读书,从小如此。
从小学开始,图书馆、书店就是我常去的地方。尤其喜欢去同学和父母朋友家搜罗旧书。当年图书馆和书店书极少。
小学前三年看小说不多,基本是读毛主席著作和鲁迅的书为主,毛选四卷我通读几遍,鲁迅的《彷徨》、《呐喊》和《故事新编》这三本短篇小说集成了我少儿读物,甚至他的杂文选和《中国小说史略》这样学术书,也让我糊涂看了许久。唯一的二本少儿读书《闪闪的红星》和《向阳院的故事》,是小学毕业时才看到的。另一本所谓少儿小说,名叫《红雨》,那是一本描过有高超技术的少年赤脚医生故事的政治图解小说,到高中才看到。
给我印象最深是,六六年初,文革刚开始,我的老师每天早晨在教室给我们读《欧阳海之歌》,那时我念小学一年级,我如痴如醉地听着老师朗读,每天都盼着早读课快到。老师那富有磁性的语言,生动有趣的表情和还算吸引人的故事,让我和全班小朋友对欧阳海这个英雄人物崇拜之及。没过多久,《欧阳海之歌》被批成大毒草,红极一时的作者也被批判,幼小的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困惑甚久。
早读变成天天读,内容就是毛选及语录、文件和报纸。
读第一部大部头小说是《艳阳天》,它是文革仅存的一个作家,名叫浩然的一部农村题材小说。细节很有生活气息,但内容很是概念化,政治理念的解读。说得是合作社里的故事。不外是贫下中农最革命,富裕中农太私心,地主富农很反动。此后农村题材小说全都按这个模子套。我大约在小学六年级读的,是厚厚三大本一百多万字小说。小说里描写的富裕中农弯弯绕印象最深,其次是主人公肖和团支书焦的革命恋爱,也让我惊奇。因为文革时,爱情是禁忌语,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反唤,是革命者应当鄙视的。《艳阳天》却是文革正式出版的唯一有爱情描述的文艺作品,虽然是革命恋爱,但与当时氛围还是有所冲突,显得十分的难得可贵。估计能出版是与作者被塑为文革中唯一现存的无产阶级作家有关,且作品第一部也是文革前就出版发行了,仅是文革中再版时未作改动。作者本人在文革中所著的农村题材大部头作品《金光大道》和应景小说《西沙儿女》就再也见不到这些爱情情节了。
文革初、中期,中国几乎没有出版一部新小说,文革前包括解放前的小说及其他文艺作品也几乎均被打成大毒草,归属于&封资修&一类而被禁止和销毁。全国没有文艺期刊和其他人文类杂志,仅剩《红旗》一本党刊和八个样板戏。到了文革中后期才开始出现少量革命文艺作品,有了几十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大部是写农村题材的,政治说教和政治图解十分突出,但我饥不择食全都拜读过。概念化登峰造极的作品是由上海出版的,所谓写作组集体创作的一部名叫《虹南作战史》的小说。这是一部描述中国农村合化作化运动题材的长篇小说,是毛主席合作化运动理论和实践的笨拙艺术表现,充满说教和议论。固定的僵化模式,图谱式的各色人物,虚假的阶级斗争,拔高的英雄形象,完美的理想主义让全书真正成为&假大空&的标本。浩然文革中的长篇巨作《金光大道》,主人公干脆名字就叫高大泉,意指形象是&高大全&。这部小说也是写合作化运动的,仍然以先进阶级,落后阶级和反动阶级的斗争为主轴,小说中一般会有一个典型有觉悟的贫下中农老大娘或老大爷,梦想发家致富的富裕中农和企图复辟剥削人民的地主富农。主人公一定是党的书记且理论和管理水平举世少见,还要符合&三突出&的这一不可动摇的最高艺术原则,行政主任一般是反动阶级在党内代理人,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金光大道》是这类小说中艺术最高的。其次是《春潮急》,像《牛田洋》、《万年青》、《江畔朝阳》、《剑河浪》、《铁旋风》等农村题材作品,现在已不忍目睹了。当时比较喜欢的作品,长篇小说有《海岛女民兵》、《沸腾的群山》、《昨天的战争》、《大刀记》、《前夕》。尤其是《前夕》,它是最令我难忘的一部阴谋文学作品。它描述的是某一中学文革前夕高三毕业班师生生活,猛烈抨击所谓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塑造一个敢于反潮流的无产阶级教师方壮涛的英雄形象。内容很政治,情节很曲折,文笔很激扬,它是《峥嵘岁月》第一部,因文革结束而使后面几部夭折。这部小说我通读应十遍以上,文笔流畅,故事引人入胜,印象极深。另外文革时知青农村小说有《征途》和张杭杭的《分界线》叶辛的《岩鹰》等。题外话,文革中诗歌,我很喜欢北大中文系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和张永枚的《西沙之战》。两部长诗都是尊命文学,且《理想之歌》美化苦难,丧失自我,并成为政治斗争工具。但其激情昂扬的气势仍受当时的我喜爱。左倾短篇小说比较喜欢《朝霞》杂志上的一篇名叫《朝霞》的小说。由它改编的广播小说我百听不厌。
文革期间小说不多,我几平把几个图书馆中所有小说都看完了,甚至一些难懂的理论书籍也囫囵吞枣,半懂不懂全看了。如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列宁《怎么办》、《联共党史》、列宁《进一步退二步》、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列宁《左派幼稚病》、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中国哲学史》、儒法斗争史。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的书也读过。外国小说,图书馆公开出借的不多,前期有鲁迅译的法捷耶夫的《毁灭》、高尔基的《母亲》及法国的《红与黑》等可数几部。中国古典小说也只有四大名著,经毛泽东批准而在全国印发和借阅,《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成为我少年保存和阅读最久影响最深的古代白话小说。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书籍已完全满足不了我巨大的求知欲了,我平均每两天看完一部三十万字小说,每天阅读至凌晨二点以后,中学几年几乎从未间断过。以至后来造成我神劲衰弱,失眠困扰我很久时间。
无米下锅,没有书读怎么办?正规渠道的书,不论质量好坏全看了。
书已读完,再也没有补充了,这对我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国家管的严,虽然阶级斗争这根弦很紧,虽然破四旧收过焚过大量禁书,虽然当时除革命领袖著作外几乎都是禁书,但散落在民间各类禁书仍比比皆是。只要用心,只要努力,面包会有的,书也会有的。关键是要突破自己心理障碍,面对毒草读物,要能说服自己,要时刻认为自己是带着批判眼光去看,以求心理平衡。人很怪也很矛盾,当时我特左特革命,对待封资修的出版物,却能来者不拒。为了一些反动小说,可以说是花尽心事,用尽办法,使尽手段,非一睹才快之安之。记得我附近有一个以看厕所和卖血为生的一家庭,有一本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了能看到这本书,我与他儿子,一个低我一届同学套近乎,天天泡在他那狭小、灰暗、低矮的棚户,磨破了嘴皮,用了半月时间,终于借来一阅。虽然那本小说已十分破旧,无头无尾,但我仍欣喜若狂。这是我初中以前看到的最黄最毒最反动的小说,也是我最喜爱读的小说之一。那传奇故事,那樊公子、何小姐和买唱丫头的三角恋,那有情有义的侠士侠女,都给我带来惊喜,这是当时革命作品不可能有的情节,虽有违我革命理念和革命道德,但却爱读,也不反感,怪不?
至此,偷读被禁小说和其他文艺作品及人文著作,成为我中小学生活中最主要部分之一,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可能,我就想方设法去借,去偷读。但决不在校内读,一般在家中,在晚上偷看。当年我们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升学压力,没有学习负担,我有大把时间去寻觅去偷读所谓受批判作品。后来乐此不疲,像吸了鸦片,一发不可收拾。
刚开始偷读作品,是文革前的革命战争小说,这类小说虽然被批判,但民间存量很大,比较好弄到。如《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暴风骤雨》、《苦菜花》、《迎春花》、《林海雪原》、《红岩》、《敌后武工队》、《红日》、《保卫延安》、《野火春风斗古城》、《晋阳秋》,书绝大部分残缺不全,但战争题材总受少年人喜爱。像《林海雪原》,充满传奇战争故事,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奔击大雪原,这些故事倾倒不少新中国青少年。少剑波英俊智慧满足不少少年的英雄情结,第九章白茹的心,又萌发少年朦胧的情感,使我至今不能忘怀。近四十年后,第九章仍清晰可见。战争时代小说我最喜欢三本书,一是《三家巷》、一是《风云初记》、一是《红旗谱》。它们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小说,特色非常鲜明。《三家巷》是岭南特色,广州生活,描述一个家族变迁。英俊的革命主人翁,大量美丽的表姐表妹,给人充满幻想的情感纠葛,以及少见的艺术表现力都让当时的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风云初记》是荷花淀派始祖孙梨的作品,用诗一样语言描述那一段战争生活,浪漫气息浓厚,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是一部风格独具的、当时仅见的另类战争小说。而《红旗谱》是典型北方风格,粗犷、豪爽,结构宏大,气势磅礴。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作品,书中主角朱老忠是一个闪烁着夺目光彩难以忘怀的典型形象。
第一次寻找《青春之歌》这部小说,费了很大劲。这是一部文革中大受批判的反动小说,被认为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作品,以知识分子为主角,以学生运动为主线,以革命加爱情为佐料,是一部歪曲中国革命和工农兵主导作用的修正主义大毒草。当时我父亲一朋友参与收缴反动小说活动,在堆积如山的房间里,其中就有《青春之歌》,而且是第一版的,虽然没有表皮,但还是被我发现。因尚未造册,我很想把它偷偷拿走,但未能得程。对这部小说,我己如雷贯耳,很想一阅。那位高叔叔,一位青年造反派头头就是不同意,害怕出问题。我软磨硬磨,毫无效果。最后只得请出我父亲,在父亲出面担保下,借出一天,才得以如愿以尝,看到全书原文。那天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当看完最后一页时,天空已露鱼肚白了。太吸引人了,太精彩了,不论是情节、文笔、故事和格调都让我着迷,写得很成功。虽然后来我知道落后人物余永泽原型张中行是北大的国学大师,感到有点苦味,但当时对这部小说推崇之极。小说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追求革命的过程。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真的不知道毒在何处?虽然批判文章说林道静未得到彻底的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说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而且更重要是作品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如何接受工农再教育,改造世界观和如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书中所描写知识分子,特别林道静自始至终散发着小资产阶级不健康情调等等。但我体会不到,我深深地被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真诚以及信念的坚贞所感动。文字优美,感情深挚,激奋人心,活脱生动,性格鲜明,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型化的痕迹和概念化的趋向,但在当时文学作品中是最少说教的小说。我喜欢,终于找到一部让我折服的作品,我真不愿将书返还。当时的背景,不还是不可能的,但我发誓一定要收藏一本《青春之歌》,以便闲时反复阅读,多加学习。大约两年后,我终于在别处找到一本第二版的破旧《青春之歌》,如获至宝,收藏家中。不停阅读学习多年。《青春之歌》是我中学时代唯一熟读不知多少遍的革命小说,和它相比,也只有《水浒传》了。
偷读的解放后的小说,有不少是农村题材的。如《山乡巨变》、《创业史》、《李双双小传》、《香飘四季》、《铁木前传》等,最喜欢孙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这是中国农村小说很另类作品,完全没有过去常见的模式结构,书中人物具有内涵的多义性和人物的复杂性.,让人耳目一新。陈残云《香飘四季》也有特色,该书清纯秀丽,刚柔相济、个性鲜明、风格清朗自然,乡土气息浓郁,是岭南文学的杰出代表。
到高中时,我已开始偷读解放前就出版的小说,这部分作品民间存量不多,即使解放后再版过的进步作家作品也很难寻觅。当时我收集到《围城》、《边城》、《子夜》、《虹》、《家》、《春》、《秋》、《骆驼祥子》、《倪焕之》、《灭亡》、《南行记》、《虾球传》和曹禺的话剧等作品。其中茅盾的《虹》、《子夜》和钱钟书的《围城》在当时给我印象最深。我没想到三十年代大革命时期,妇女就那么开放,《虹》的描述让我完全无法想像。当我看到《围城》开头,更是惊讶。在轮船上,萍水相逢的小姐就主动投怀送抱,让我这个在文革中受禁欲主义教育的青年学生来看,简直不可思议。总认为那个时代是十分落后、封建和闭塞,妇女没地位受压迫。可书中,那个时代知识女性那么独立、自主和女权,性观念也十分大胆,使我目瞪口呆。《子夜》用词华丽、结构严谨、线索繁多、人物复杂、情景交融,让我特别欣赏。尤其是用词简洁、细腻、生动,让人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对其语言功力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文革时期还偷看了《李自成》第一部、《上海的早晨》、《红旗飘飘》、《大波》以及古代小说《说唐》、《说岳全传》、《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今古传奇》等,但《金瓶梅》当时无法寻到,也没看过。大量中国古代色情小说当时都全没看过,也没想到礼教最严最封建的明清时代,会有那么多色情小说。
那个年代,还有一个特有现像,那就是手抄本小说大规模在中国地下流行。如《梅花党案》、《一双绣花鞋》、《绿色的尸体》、《三条命案》、《叶飞三下南京》、《公开的情书》、《第二次握手》、《少女之心》(又名曼娜回忆录)等,手抄本小说从内容看,大概有爱情类、侦破反特类、恐怖类等类型。也有极个别的是描写色情的,其中侦破反特类最多。这类小说我大多看过,艺术质量都不高,那是那个文化荒无时代的产物。质量最佳的是《第二次握手》,一部革命、爱情加科研的理想化小说。遗憾是当时我没看过色情小说《少女之心》,班上有很多同学看过,包括一些女同学。我心里也有渴望,也想看,但最终因听说过于色情,而不敢看。直到改革开放后九十年代,我才把它看了一遍。确实《少女之心》,无论是从情节上,还是在语言上,都算是情色小说。但并不是上乘的色情作品。但它占尽了天时地利,风靡一时。那个时代是一个无性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一个把性当作魔鬼和邪恶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一个稍稍有一点性过错就可能惨痛地付出生命代价的时代,《少女之心》手抄本的影响与意义,现在看来应该是相当正面的,当时却是批判最厉害的一本手抄本反动黄色小说。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色情文字本身,而在于它是一部换起无数被压抑的中国人的人性和人文的色情孤作,是对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伦理的控诉,成为影响那一代中国青年人的最特殊的作品。在那种所谓无耻下流色欲的故事表象下,隐藏着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可惜当时我没能偷读这部小说,甚感遗憾。
偷读小说己成历史,今天的人们可能无法理解那个时代和行为。
毕竟那是个不可理喻的年代,而我的青少年中小学学生生活却正处在那个时代。我无法选择,只能曲线适应。
人改变不了时代,但可以改变自己,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
偷读小说是我个人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出错提示 - [易索论坛 Powered by ISSO]
未找到指定的贴子,可能的原因有1.该贴已被管理员删除!2.本帖所属的父帖被删,本帖也自动被删15被浏览2,638分享邀请回答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三大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