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光伏发电能赚钱吗环保节能还能赚钱 何时照亮千家万户

当前位置:
红河光伏精准扶贫 点亮致富梦想
光伏发电站
如果说,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代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一次性化石能源在几年前还只是预言家们的设想,那么,随着相关因素的变迁,现在这场新与旧的革命性更替正在悄然提速。
开远市卧龙邑村村民王爱兴,就是这场新与旧革命性更替的受益者。王爱兴是“开远市汉能户用太阳能发电第一人”。而在当地村民眼里,比“第一人”的荣誉更“亮眼”的是,光伏发电让王爱兴收获了看得见的效益:从装上光伏发电设备到发电,短短14天就赚到320元。
王爱兴的引领作用像光束一样,四处扩散。如今,在开远市的中和营镇、羊街乡等乡镇的农家小院,村民们争先恐后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汉能集团已将开远市列为云南省第一家光伏精准扶贫示范市。光伏扶贫是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光伏发电,为当地贫困农户带来连续、稳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当地带来环境收益。这就是‘造血式’扶贫最核心的方式之一。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光伏发电将点亮百姓致富梦。”开远市汇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超说。
新能源光照千家万户
今年7月6日,全国最大的单体山地光伏电站在建水南庄建成,这标志着我州在光伏发电上迈出了一大步。该电站占地面积8533亩,总装机容量300兆瓦,由业主投资27.68亿元建设,设计使用寿命为25年,使用期内,预计可以提供90亿千瓦时的电能。项目主体于今年1月全面进入施工,经过半年的建设,第一批30兆伏安光伏阵列正式并网发电。
据云南冶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李文光介绍,南庄光伏电站建在重度石漠化的荒山上,符合国家在荒山荒坡上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导向。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3.65亿度,年均节约标准煤12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28万吨。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建水南庄光伏电站第一批30兆伏安光伏阵列正式并网发电,好消息也接踵而至,10月19日,隆基股份考察团一行9人,到我州考察光伏发电项目,座谈会上,我州领导指出,光伏产业具有清洁、环保等特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符合红河州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发挥光伏产业清洁、环保和集约化发展的优势,全力推动红河州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要与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探索发展光伏农业、观光农业等。把光伏产业与扶贫攻坚战略结合起来,实施光伏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说,隆基股份将结合红河州实际情况,发挥隆基股份企业在单晶光伏领域的技术、产品、服务优势,帮助红河州全力发展好光伏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早在日,蒙自市政府就与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开发冷泉镇——水田乡片区范围内具有投资开发价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规划装机容量200兆瓦。该项目建成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该市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的局限性,保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现蒙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模式创新精准扶贫
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计划用6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周宏文指出,开展光伏扶贫试点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使贫困群众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直接增收,在项目中参股分红,实现就业;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参与项目建设的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财政扶贫资金予以贴息,支持贫困户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时,为在贫困区建设光伏电站的企业提供中长期利率优惠的项目贷款;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企业扶贫建设的有效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和相关企业参与到直接惠及贫困家庭的扶贫项目,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截至4月14日,红河电网农村居民社区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已正式并网运行100天。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哨、法衣哨、可邑3个村庄,是我州“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村庄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在电能上,引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每家每户利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剩余电量还可以卖给电网公司。这种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0年以上,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村民自家发电自家用的目的,也为低碳能源发展创造条件,弥勒供电公司积极做好供电服务,克服了该项目出力特性不稳定及并网接入点多,运营及维护主体多等困难,新增10千伏架空线路1.058千米,0.4千伏架空线路3.639千米,0.22千伏沿墙敷设线路2.317千米。为124户村民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25年,发电量累计可达到3.65万度,节约标准煤14.6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6.39吨。
截至4月中旬,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累计发电量79920度,上网电量77350度,上网率97%。下一步,弥勒供电公司主要做好该辖区内的线路隐患排查,每月按时做好抄表及上网电量核算工作,让村民在绿色电能中真正受益。
新样本率先光伏扶贫
在红河县迤萨镇曼赛村,正在上小学6年级的黑永明蹲在屋顶上研究家里新出现的大家伙——12片崭新的太阳能电池板。“老师给我们讲过太阳能发电,我还给我爸上课呢。”小家伙告诉记者。
“这个村安装了8户,每户3千瓦的装机容量,按照每度0.95元的上网电价测算,并入电网后,一年的收益能达到3500元左右。”该县扶贫办主任钱坤介绍。
2015年6月,红河县上报的《光伏扶贫项目试点实施方案》获得省政府扶贫办和省能源局正式批复成为首批试点之一。按照规划,红河县将在迤萨镇和乐育乡的7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先行试点,在建档立卡的无产业、无劳动力、无固定收入“三无”贫困农户中选择300户,每户新建一套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帮助贫困户建立起持久增收项目,“预计每年收益将不会低于3000元,实现‘建一个家庭光伏电站,帮一个贫困农户脱贫’的目标。”钱坤说。
刀永林家在勐龙村,以往一家7口守着2亩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60岁的他看得更深远,“有了多余的收入,一定要让孙女好好念书,是科学让阳光变成了学费,她们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据测算,购买一套光伏设备需要3万元,钱从哪里来?试点方案明确由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助、州级财政资金配套、贫困农户各出资三分之一筹集,而且,农户自筹部分还可以享受农村信用社的贴息贷款,“加上每年投保的60元财产险,为我们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刀永林说。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红河县还有99542人属于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33.15%,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太阳当空,贫困群众就有收入。”红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涛表示,在省、州各级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确保红河县建档立卡的33657户贫困户都能够享受光伏产业,“今年我们首先实施300户试点,以后将以每年8000户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光伏产业将实现全覆盖。”
新希望点亮致富之路
10月22日,记者来到开远市卧龙邑村,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王爱兴家64平方米的阳台上,数十块汉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
王爱兴望着这新玩意笑得合不拢嘴:“光伏发电进了家,不仅省了电费,还能发电赚钱呢。”他说,家里这个阳台已空置了好几年,除了平时在这里晒晒衣服,就无他用,早就想把它利用起来。现在阳台不再是无所用处,盖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防水、隔热、环保不说,还可以发电,阳台的光伏电站就是一个“小电站”,不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阴雨连绵,光伏电站总是能捕捉到那么一丝阳光,不断转化成电能。成为“屋顶上的银行”,真是一举多得。
王爱兴家共有6口人,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以前一个月全家要用400多度电,自从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好后,自家的电费节省了,多余的部分还可上电网赚钱。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光伏电站实行按发电量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是每度电0.42元,补贴执行期限为20年。同时,国家电力部门也规定,居民自建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居民用不完的电由当地电力部门收购,收购价以当地脱硫煤价为准。
甘超告诉记者,以常规的屋顶瓦面安装方式为例,投建一个5千瓦的电站,造价为4万元,年发电量约6000度。假设居民每月用电300度,那么,每年的国家补贴、节省电费开支和电力部门回购的电量费用,一年收益约有6000元,差不多6年半就可以回收成本。而他们的产品可以使用25年以上,年平均回报率达到14%。
如此来看,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这几乎相当于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拥有了这样一座家庭电站,使得原本十分困难的家庭基本可以实现脱贫。
同时,投建光伏电站不仅有经济收益,环境上的收益也不容小觑,自建光伏电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据测算,一个5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减排二氧化氮7276千克,减排二氧化硫220千克,减排氮氧化物110千克,减排粉尘1975千克。
新篇章再掀发展梦想
伴随着光伏产业回暖趋势的显现,上市公司光伏电站投建热情高涨,海润光伏11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红河州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编制并向国家申报《红河州光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将我州建设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第一期合作规模约77亿元:在我州投资48亿元建设不低于600兆瓦太阳能地面光伏电站,投资24亿元建设不低于300兆瓦太阳能分布式电站,建设期限3年;采取产能转移形式,投资5亿元建设300兆瓦/年太阳能组件工厂,建设期限3年。待《红河州光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出台后,根据实际条件双方共同研究第二期合作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为州内荒漠化、石漠化土地及州内符合条件的连片屋顶。
9月24日,开远国家光伏扶贫增收创收示范项目工作会召开。会上,开远市汇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与59家企业和农户签订了光伏电站建设协议。而紧接着,在国庆节假期里,每天都有5至6户农户上门来签协议。“光伏发电已被大家认可是致富产业,大家高涨的积极性就是一个有力的见证。”甘超说,光伏发电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开远因地制宜,正打造的全新扶贫路径,变“输血式扶贫”为“精准扶贫”,创造性地将光伏应用与扶贫开发结合在一起,让农村贫困户拥有“造血”功能,赋予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红河日报 记者 李立章 曹松林 文/图
责任编辑: 孙永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您当前的位置:
> 光伏发电入龙城柳州最高大上的单车棚在这!居然是用太阳能充电的
好康请点我?
总文章数:74848总点阅数:3482191当月点阅:1486728
数据正在载入中…
数据正在载入中…
光伏发电入龙城柳州最高大上的单车棚在这!居然是用太阳能充电的
数据正在载入中…
电动车棚配设充电柜,办公楼顶采光发电,柳州市部分机关单位和城区政府,率先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这种清洁环保能源,给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捷,未来有望在龙城大面积推广。将来说不定寻常百姓家,就有一个小小的光伏发电站,点亮龙城千家万户灯火。太阳能充电棚现身机关设在楼顶的太阳能配合蓄能系统,可全天供应照明用电。小李在柳州市三中路一政府部门工作。10月30日,他照常将自己的电单车放到电单车棚,抬头一看,猛然发现电动车棚增加了一排插头。接通插头,电动车显示正在充电。车棚里一块牌子上写着:这里使用的是太阳能充电。小李好奇地抬头看了看充电棚的棚顶,上面铺上了崭新的太阳能光板,原来充电所有的能源,都是通过太阳来获取的。安装这个太阳能充电棚的,是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该局负责人介绍说,为改善三中路机关办公区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以方便工作人员,机关事务管理局引入太阳能自动充电棚,对原来的车棚进行部分改造,利用其中20平方米的棚顶,在上面安装了太阳能光板,这也称为光伏发电。车棚与光伏发电相结合,这样,车棚不仅具备普通车棚所应有的功能,有效减少太阳光线对车辆的辐射,降低热量的传递,免受烈日的烘烤,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拉线,只要在车棚下安装充电柜,并连接到阵列的线路,即可为电动车充电。整个单车棚只需一次性投资7万元,就能为80辆电动车充电。从环保角度来说,这个充电棚项目的装机容量为1.5KW,占地20平方米,平均每年发电1700度,25年累计发电4.3万度,节约标准煤17吨,减排二氧化碳42吨,减排二氧化硫1.3吨,相当于25年植树1986棵。柳州这几天都处于阴天,这个太阳能充电车棚的充电效果,是否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车棚配上大容量蓄电池,多余的电量可以储存在蓄电池中,这样阴天和晚上也可以给电动车充电。据设计,通过太阳能一天所采集的阳光,可供6天充电。据了解,目前在柳州,不仅是机关大院,还有一些单位也已开始大规模使用光伏发电,节省了不少电费,未来或许将走入寻常百姓家中。光伏发电利己利人太阳能自动化照明系统控制柜,能够直观检测电压等各项指标。“我们这里安装了太阳能光伏能源,并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整栋大楼的用电可以自给;如有结余,还可将多余的电能出售给供电局。”据柳南区机关后勤中心节能股股长钟荣庆介绍,在柳州市各县区中,柳南区是政府机关率先启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城区。在柳南区政府楼顶,整齐排放着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这里安装有2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能源板,1年可发电2万度。这些电用于柳南区政府大楼的灯光照明、办公设备、空调以及电梯的使用。换算下来,一年可节约电费近2万元。不过,目前安装光伏能源的成本较高。柳南区政府安装的一套20千瓦太阳能光伏项目,总投资24万元,虽然使用年限可达25年,但在效果未知的情况下,要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不少企业单位对此还是有所犹豫。“目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有两种方式。”钟荣庆介绍,一种是自己花钱安装,自己用电,无需再支付电费;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多余电量,还可并入柳州电网,获得约0.4元/度的收益。另一种是合同能源管理(也指分期付款制),这种方式是能源企业花钱帮客户安装,能源企业享受国家补贴和电费收益。也就是说,客户用多少电,就给能源企业支付多少电费。不过,这个电费比柳州电网的市电要便宜不少,一般为七至八折左右。同样,太阳能光伏板产生出来的多余电量,也可并入柳州电网,能源企业可从中得到约0.4元/度电费的收益。钟荣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柳南区政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发电2万度,如果按市电丰枯水期平均收费0.9元/度,为1.8万元左右;而使用太阳能之后,产生这2万度电,需要支付的电费约为1.3万元,一年就可省下5000元。这套太阳能设备由柳南区政府投资,24万元按25年使用,1年的成本为9600元,用1.8万元电费减掉这个成本,每年相当于可节省8000多元,非常划算。据钟荣庆介绍,此前,柳南区政府有意在河西工业园区里的企业进行推广,因为那里的大厂房非常适合安装这种光伏能源,但由于是新鲜事物,不少企业对此兴趣不大,加之先期投入比较庞大,因此没有企业敢吃这个螃蟹。为此,柳南区委、区政府干脆“以身试用”,真正体验太阳能的环保、经济效益,对别人才更具说服力。钟荣庆称,这套太阳能设备上个月正式并入柳州电网,全部安装完毕。平日若没有光照,也不用担心,柳州电网安装的转换器,可在0.01秒进行市电和太阳能的转换,没有任何影响。智能移动捕捉光源记者了解到,对太阳能发电的探索,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也在做。据该所太阳能照明研发项目负责人陶遇春介绍,早在4年前,该所就申报安装了一套太阳能LED照明系统。这套系统比较特别,所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像向日葵那样,可随着太阳光的移动而移动,最大限度地捕捉太阳光能源。这几年,该所除了对太阳能跟踪器支架进行改造,还自行设计制作了控制柜。目前太阳能照明的技术比较成熟,该项目也已通过验收。如今,该所公共区域的走廊、照明等使用的全是太阳能。另一方面,自动化所还通过对照明设备的改造,灯光能自动感应行人,人到灯亮,人走灯灭,这样一来,更是达到了双重节能的效果。陶遇春告诉记者,该所以前使用市电照明,每天要用5度电,每年用电1800度。安装了太阳能后,这1800度电的电费就省下来了,如今已有4年,共节约了近7000元的电费。而太阳能照明系统的使用寿命为30年。一年前,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给鱼峰区政府办公楼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为办公楼、地下车库提供照明供电。前不久,所里的工作人员去查看使用情况,用户反馈还不错。环保发电惠及千家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光伏发电的确是节能环保的发电方式。那么,这种方式能否运用到寻常百姓家庭中呢?柳南区政府后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柳州市一些别墅区也安装有光伏发电系统,家庭安装的费用约为3万元,一年发电量近3000度,基本可满足一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尽管看好光伏发电前景,但离普及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柳南区政府后勤中心负责人认为,家用光伏发电项目涉及屋顶物权,原则上要求申请报装人是屋顶产权所有人,且不存在产权纠纷。如果是单元楼,屋顶属于公用面积,需要业主委员会或这一幢楼的居民同意方可安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申报门槛。光伏发电尚属于新鲜事物,许多市民对此并不了解。就柳州而言,光伏发电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今后将出台一些具体规定,待这种发电方式在各个单位铺开,市民看到实际效果后,或许会有市民尝试在自家别墅安装这种新型的发电设备。“壹今”APP就是“柳州最大的朋友圈”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可下载
转载来源:看看每日财经
数据正载入中…
重要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由会员即时发表,本站对所有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所有文章内容只代表发文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用户不应信赖内容,并应自行判断内容之真实性。发文者拥有在秀客网发布的文章。 由于本站是受到「即时发表」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即时文章,如有不适当或对于文章出处有疑虑,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撤除。本站有权删除任何留言及拒绝任何人士发文,同时亦有不删除文章的权利。切勿撰写粗言秽语、诽谤、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击的言论,敬请自律。本网站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COPYRIGHT (C)
秀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版权所有相关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光伏发电能赚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