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品牌文化如何宣传国文化演讲稿?可以给我们讲一些蚂蚁金服品牌文化成功背后的故事吗?

这家公司缘何让蚂蚁金服慕名而来?
作者:佚名
分类 : 新闻中心
  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先生
  2016年年底,上海富捷技术有限公司 (下称“维金”)获得蚂蚁金服B轮。维金在2013年创立阶段获得投资机构的A轮融资,在2014年获得启、IDG A+轮融资。
  目前维金已经服务了六十余家典型客户,遍布物流、旅游、汽车、房产、家装、零售、电商等十几个行业,其中包含30家主板或国外上市公司、国内TOP20、近十家持有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
  维金的创业地图
  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先生拥有清华大学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学位。在创业之前,他曾任集团、创办盛付通;快钱首席架构师,负责架构,产品研发和系统运维;他也曾和合作,搭建新浪支付公司,帮助转型社会化商务平台。
  接触过横跨多个领域的创新基础设施后;俞强华开始考虑自己的创业方向和机会。
  “如果用开车比喻创业,我们永远不应该拿着一张纽约的地图在上海开车,我们也不应该拿到一张十年前的上海地图,现在去开车。”他这样理解商业模式的复制和创新,“但是围绕开车这件事,很多东西都不可或缺:应该有刹车、有油门,路上还应该有红绿灯。这些东西无论在哪里开车,都应该有,而且也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从零开始自己造。我拿这个做类比,是想说明每个产业都有它的独特智慧;但是在金融上,我希望做一些基础的东西,让很多企业的创新,更容易实现。“
  俞强华表示,不管企业原先是旅游行业、零售行业、传统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开拓新金融业务后,都会涉及到资金交易部分。从技术层面来讲,开拓新金融业务主要有两方面难点:第一,如何保证财务的正确性,比如购买额、赎回额、收益发放等;第二,当产品广受欢迎、交易频繁时,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首先必须要有一套好的技术架构体系,从硬件和软件更新迭代两个方面来维护系统的稳定;其次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维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还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支持。”俞强华这样介绍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因此,如果企业没有互联网金融领域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与其冒着风险自行开发,不如购买一套经过实际运营验证的成熟互联网金融系统。维金服务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互联网企业快速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对一个创业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提前了一年两年时间进入某一领域。”
  维金新金融方案
  账户服务和清算服务是维金早期的产品切入点,经过发展,目前维金已经拓展出了账户及支付清结算系统、供应链金融系统、消费金融系统、信贷系统、钱包等完整的多条产品线。公司把这些内容抽象之后,总体归纳称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整体解决”。
  赋能合作伙伴:和蚂蚁金服想到一起
  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负责人朱超先生曾负责蚂蚁对维金项目的投资。据他回忆,维金几乎是一个让他“慕名而来”的案例。
  “做投资决策,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创业公司的技术能力。那段时间,我突然发现有一个比较奇怪的情况,我们在看的很多家非常不错的公司,都在用一个叫‘维金’的来做账户和清结算系统,这种情况不是一家,而是一连串的好几家。调查后我们发现,有大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它有很好的创意,甚至有很好的技术能力,但是涉及到账户体系和资金清结算的具体业务时,仍然非常难突破。网上复杂的金融支付基础环境,往往成为企业的瓶颈。所以后来‘维金’这个名字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蚂蚁金服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平台,携手维金的一大因素也是在于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景。对于维金而言,引入外界资源,技术携手资本,也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7年7月,维金再次和网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支付结算、融资金融产品、行业投融资解决方案、技术人才团队搭建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为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先生、维金副总裁海峰先生、网商银行产品总监冯亮先生、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负责人朱超先生)
  网商银行产品总监冯亮先生介绍了双方合作的基础:“网商银行是一家专注服务的银行。我们过去更多的经验是服务阿里生态体系内的企业。走出阿里系之后,我们发现外部的合作伙伴,在互联网化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交易在线化。只有拥有了稳固的在线交易化体系、账户体系、清结算系统才能支持后续的金融产品服务。很多过去做传统企业服务的公司,其实很需要一种操作平台。我们和维金的战略合作,就出出于这样一个很朴素的想法。“
  俞强华虽然自谦是一个理工男,不善言辞;但其实却很善于使用各种小故事表达观点。
  他个人非常推崇的一个故事是“犹太人开加油站”:某位犹太人在某地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然后就有第二个犹太人在边上开了一家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在边上开了一个超市、一家洗车店……这片区域很快就繁华起来。俞强华极其欣赏这个故事背后蕴藏的经商智慧,如果大家都一拥而上,第一个加油站边上开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加油站,那么最终只会陷入恶性竞争。
  维金未来的业务将会坚持协助有意参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帮助客户确定战略方向和落实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快速易用的架构和系统来确保业务稳定地运行,同时符合监管要求。
  “合作伙伴专心主业赚钱,其他脏活累活我来干。” 俞强华这样说
[ 责任编辑:泽印 ]
比特网 14:37:24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有在蚂蚁金服工作的JR吗?想了解下待遇和企业文化方面怎么样
步行街应该有在蚂蚁金服工作的JR吧?或者不在里面但对其比较了解的也可以说说:7-8年工作经验进去的待遇怎么样? 好像内部级别应该是P7这样,这个级别以及下一个级别(P8?)的待遇包括股票/期权方面是怎么样的呢? 然后我查到这两个级别分别叫做“专家”和“高级专家”,这在工作中做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分别是什么?然后企业文化怎么样也很重要,希望能分享下。或者对于杭州生活的体验也可以聊聊。谢谢啦!
[&此帖被Little_Prince在 16:14修改&]
难道985一条街都没有在这家公司的吗?或者贵司工作都很忙上班时间不能逛街?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了解了,坐等夜幕降临
是杭州的蚂蚁金服吗。。就在支付宝大楼附近的某国企工作。。每天都能看到一大帮带着工作牌的蚂蚁金服人员 看着都像学生 虽然我也刚毕业 一帮帮估计都是客服吧。。
引用4楼 @ 发表的:是杭州的蚂蚁金服吗。。就在支付宝大楼附近的某国企工作。。每天都能看到一大帮带着工作牌的蚂蚁金服人员 看着都像学生 虽然我也刚毕业 一帮帮估计都是客服吧。。嗯,是的。有认识的在里面工作的朋友吗?最好不是客服,而是偏技术性一些的、有经验一些的。
七点应该大部分下班了吧?顶上来看看。
引用6楼 @ 发表的:七点应该大部分下班了吧?顶上来看看。还有12个小时,再等等
引用7楼 @ 发表的:还有12个小时,再等等工作这么忙啊?
现在830应该有JR下班了吧?
难道真的就没有了吗?
更新了主贴问题,再顶一发看看。
同问,有没有在成都的蚂蚁金服上班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待遇不错,有同学在里面,刚毕业一年就买了自己的车你说呢!!开发岗!
引用11楼 @ 发表的:待遇不错,有同学在里面,刚毕业一年就买了自己的车你说呢!!开发岗!谢谢回复,你同学刚毕业进去应该是P5,没有期权的吧?有了解P7的吗?
引用12楼 @ 发表的:谢谢回复,你同学刚毕业进去应该是P5,没有期权的吧?有了解P7的吗?这可以帮你问问,我们也才毕业没几年,你要问哪方面的可以罗列一下!!你的年纪应该比我们年长一些,我顺便想请教一下,读研究生学历对做互联网开发的加成大不大,有没有必要!
只知道是阿里旗下,阿里的企业文化和华为差不多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P7现在一年大几十万了……楼主牛人啊,蚂蚁金服技术岗大部分996
级别都定了,HR没和你谈待遇吗?P7一般 50万左右,升P8? 看运气吧,跟对老大,做对项目,短期内不要想太多了
引用16楼 @ 发表的:级别都定了,HR没和你谈待遇吗?P7一般 50万左右,升P8? 看运气吧,跟对老大,做对项目,短期内不要想太多了谢谢回复。是一年算16薪后税前50?
引用15楼 @ 发表的:P7现在一年大几十万了……楼主牛人啊,蚂蚁金服技术岗大部分996谢谢回复。都有老婆、马上要有小孩的人了,要换个地方不容易啊。996也是一个顾虑,毕竟现在比这轻松太多。
要进这种企业,一般需要什么学历和专业背景啊。
七点应该大部分下班了吧?顶上来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96人参加团购435.00元&999.00元
31人参加团购298.00元&569.00元
704人参加团购628.00元&1299.00元
682人参加团购478.00元&769.00元
206人参加团购269.00元&999.00元
300人参加团购880.00元&2399.00元
776人参加团购899.00元&4999.00元
78人参加团购348.00元&999.00元
74人参加团购279.00元&1349.00元
112人参加团购159.00元&339.00元
86人参加团购299.00元&599.00元
113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荐书 | 没看过这本书,别说你真的了解蚂蚁金服!
“你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那里买来了东西,你把包裹交给一个陌生人,一个你从不认识的人将会把你的包裹送达,淘宝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信任。”阿里巴巴的官方纪录片《造梦者》中,马云传递着阿里独有的文化。
淘宝从兜售信任开始,但真正解决信任问题的是起源于担保交易的支付宝。从最初的三人团队,到现在员工上班排队等电梯都要十多分钟的蚂蚁金服集团,显然已经走出亚洲,其发展壮大如此迅速,里面包含了一部浓缩版的中国金融发展史。
“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蚂蚁金服。创新、贪婪、颠覆、谦卑、霸道、弱势、谨慎、激进……”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这样一些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对蚂蚁金服的印象,这也许是因为蚂蚁金服本身是一家动态、多面的公司,其业务模式尚未发展成熟。
未来这家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了解这样一家从无到有并且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企业,显然是有意义的。
在《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一书中,完整地记录了蚂蚁金服从2003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蚂蚁金服所经历的几乎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挫折。
更重要的是,读蚂蚁金服的历史,也会给人一种重温金融发展史的感觉,因为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读《蚂蚁金服》,既是读金融发展史,也是读今天正在实实在在发生的生活,更是读中国与世界金融业的未来。”
下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为《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一书所作序言。
蚂蚁金服是一部活的金融发展史
《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第一本关于数字金融企业的书。我们选择蚂蚁金服作为数字金融企业书系的第一个选题,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国人可能已经对自己使用的数字金融服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每当我向外国朋友介绍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的交易的种类,往往都会听到令人愉悦的惊呼。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发红包、付电费、买机票、订外卖、投资理财产品和申请贷款,甚至有一天,在当代商城附近,当我向一位行乞的人表示身上没有带现金时,对方拿出手机说可以扫他的二维码。蚂蚁金服并非数字金融的原始发明者,但今天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数字金融公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蚂蚁金服,数字金融行业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向身边的朋友随机做一个调查,我们会发现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蚂蚁金服。创新、贪婪、颠覆、谦卑、霸道、弱势、谨慎、激进……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这样一些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来描述他们对蚂蚁金服的印象,这也许是因为蚂蚁金服本身是一家动态、多面的公司,其业务模式尚未发展成熟。未来这家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了解这样一家从无到有并且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企业,显然是有意义的。现在市面上已有一些关于蚂蚁金服的文章和书籍,帮助我们认识这家充满活力、引领潮流的公司。但客观地说,我们发现,有些文字所记录的可能是作者脑海中想象的逻辑,而不一定是蚂蚁金服真实的故事。
我们给本书的定位是专业畅销书,一要好看,二要准确。可读性是任何好书的必要条件,唯有如此,思想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不然学术研究可能会退化成专家们自娱自乐的游戏。翻看《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确实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支付宝第一笔交易完成的过程就写得相当精彩,先是淘宝财务妹子狂奔到担保交易小组的办公室通报第一笔业务过来了,没过两分钟,财务妹子又狂奔回来说,买家不想买了,要退款。最后,在这个财务妹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担保交易的第一笔业务才没有流产。字里行间,我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现场富有戏剧性的情绪波动。
当然,本书并非文学作品,写作组最核心的任务还是要以独立的立场忠实地记录蚂蚁金服十几年的发展过程,把那些影响蚂蚁金服发展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在那几个关键转折点的考虑、选择和反复,客观、清楚地展示给读者,不能戏说。为此,写作组约谈了蚂蚁金服的许多现任和前任高管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反复地求证一些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当然,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是否更接近现实,这个问题只能由亲身经历过那些故事的人来回答。书中也记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件,比如支付宝控制权的转移和“圈子”引发的不良行为。写作组只尽量客观地记录这些事件,至于价值判断,则留给读者自己来做。
《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是一部金融发展史,它完整地记录了蚂蚁金服从2003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蚂蚁金服所经历的几乎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挫折,包括支付宝创立、余额宝上线、金融云正式推出、芝麻信用建立、网商银行开业和无现金联盟成立。更重要的是,读蚂蚁金服的历史,也会给人一种重温金融发展史的感觉,因为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金融史书通常将金融业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及放款业务。而根据耶鲁大学席勒教授的讲述,现代银行起源于金匠业,客户将他们富余的黄金存在金匠铺,并获得一定的回报;有需求的客户向金匠铺暂时借用黄金,同时支付一定的费用。金匠铺在这中间承担信用中介的角色并赚取利差,这就是现代银行的前身。但这个过程发生在公元前,今天我们只有到金融教科书中去领会最初金融产生的逻辑。
蚂蚁金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重温金融产生、发展过程的机会。阿里巴巴为什么会做支付宝?它的故事其实与巴比伦寺庙的故事是一脉相承的,金融交易最初都是由实体经济的需求所催生的。阿里巴巴做网购平台,需要解决支付问题,但支付问题的前提是信任。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意愿的角度看,当时的商业银行都无法令人满意地解决淘宝的问题,因为淘宝上的交易数量巨大,但是单笔金额很小,通过人工来完成这样的支付交易,必定是成本高、收益低的买卖。阿里巴巴提供担保,建立支付宝个人账户,并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交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降低成本,正是顺应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为。
蚂蚁金服的故事很复杂,也很动态,要准确地理解它所走过的每一步,其实并不容易。但套用微观经济学的框架,每一家企业都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蚂蚁金服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听到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高管声称要发展普惠金融、为穷人服务、让世界不再有难做的生意。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真诚和情怀,但归根结底,蚂蚁金服的经营目标与其他大多数企业是一样的,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没有这一条,蚂蚁金服也就无从立足。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扩大市场份额等,都是为了追求上述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策略。准确地说,它们是手段,不是目标。
蚂蚁金服追求收益的经营活动也受到一系列条件的约束,特别是金融环境、数字技术和监管政策。可以说,这三个约束条件的动态演变决定了蚂蚁金服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轨迹。
第一,中国的金融体系庞大,但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地带。今天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已经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这个金融体系的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高净值人群。应该说,金融机构通常只愿意服务最上层20%的客户,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但在中国,由于存在诸如产权歧视、利率管制和僵化的不良考核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比如,我们之前在浙江的调查发现,只有20%的小微企业曾经获得过银行信贷。再比如,央行的征信系统包含8.8亿人的信息,其中只有3.8亿人有过信贷记录。
这个金融环境催生了活跃的民间金融,也为蚂蚁金服和数字金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阿里小贷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阿里发现淘宝平台上的很多网商有融资需求,就主动寻找商业银行合作,为其提供贷款。但是因为大多数网商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融资的资质要求,在阿里推介的100家网商中,往往只有两三家能够获得贷款,对于满足网商的融资需求可谓杯水车薪。因此,阿里决定另起炉灶,通过分析网商的交易活动和现金流等数据来判断它们的信用状况。毫无疑问,阿里小贷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但这种需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跟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紧密相关。
余额宝是另一个故事。我国金融体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百姓缺乏投资渠道,高净值客户可以享受专业的投资理财服务,但数以十亿计的老百姓除了把钱存在银行和买房地产之外,别无选择。小额资金的出路就更少。余额宝的诞生让老百姓不但有机会享受货币基金较高的投资回报,同时又不影响随时支付的需求。余额宝在2013年6月上线之后高速成长,迅速让合作的天弘基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基金一跃成为国内市场的龙头老大。这个快速发展也跟当时独特的金融环境即钱荒有关系,货币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曾一度上升到10%以上。几年以后,随着吸引力的下降,蚂蚁金服推出了拥有更为广泛的投资产品的蚂蚁聚宝(现已更名为蚂蚁财富)。
第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蚂蚁金服的金融梦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底层80%的客户提供服务?因为这些客户往往风险大、没有硬信息,同时缺乏抵押资产,为这些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不仅获客成本高,而且信用评估很难做。数字技术的核心一是智能手机,二是大数据分析,智能手机可以将大量的潜在客户黏在终端上,不再需要通过设立实体分行去拉客户,从而降低了获客成本。大数据分析则无须见面便可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而且通过发挥互联网平台的长尾效应,将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压到几乎为零。因此说,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数字金融不可能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蚂蚁金服也无法达到今天的规模。
技术的作用,在支付宝的发展历程中一目了然。支付宝在2003年上线,用了大概5年的时间让用户突破1亿人。2009年推出第一版无线客户端,支付宝才发展成为几乎人手一个的支付工具。2016年,支付宝的注册用户超过8亿人,实名用户4?5亿人。计算技术的进步同样至关重要,据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每一笔支付交易的成本已经被压到2分以下。在2010年,支付宝可以支持每秒钟最多几百笔的交易,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每秒钟12万笔,而且还在快速上升。日本超市的老板娘欢迎中国客户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因为其手续费只要0.1%,而银联支付的手续费却高达3%。
阿里小贷和网商银行实现了贷款的“310模式”,即3分钟申请、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其前提是已经对潜在的客户进行了信用评估。刚开始的时候,阿里小贷只是利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网商和个体用户的信息做分析。大数据分析帮助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困难的问题:一是缺乏分析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二是人工的尽职调查成本很高。迄今为止,阿里小贷已经为500多万客户提供贷款,平均额度在3万元以下,平均周期为7个月。网商银行立志服务1 000万家小微企业,也只能依仗大数据分析才有可能实现,目前他们正在试图说服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工商注册、税收、工资、电费等方面的数据建立企业公共信息平台。蚂蚁金服还在2015年成立了芝麻信用公司,建立个人信用系统。
第三,我国的监管政策既给数字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也带来了一些风险。数字金融行业刚刚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一些专家明言马云的金融成就无法复制,因为其实质仅仅是监管套利。言下之意,一旦中国的监管政策收紧,轰轰烈烈的数字金融行业很可能会灰飞烟灭。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比较离谱,但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确实得益于监管部门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果监管部门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互联网公司涉足金融业务,就不会有蚂蚁金服。个体网络借贷平台(P2P)的模式最初是在英国和美国萌芽的,但只在中国形成一定的气候。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2007年上线,但直到2016年年中,监管部门才正式宣布暂行管理办法,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经历了将近9年的野蛮生长。
除了网商银行等个别业务板块,蚂蚁金服的很多业务都是“先生孩子再报户口”的。比如,支付宝在2003年上线,但直到2011年才正式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中国监管部门没有一棍子打死数字金融的创新,应该是看到了这些创新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二维码支付的尝试和合法化所反映的也是同样的监管逻辑,一开始监管部门对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有所担忧,但在看到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后,便接受并规范了这种支付形式。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蚂蚁金服迅速成立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监管部门这种容忍创新的做法和国际上的“监管沙盒计划”的做法有相似之处,就是既关注风险,又允许创新。
监管政策塑造数字金融行业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网商银行。建立一家自己的银行一直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梦想之一,早年甚至和商业银行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计划,可惜在谁控股的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因而作罢。蚂蚁金服主导的网商银行也是第一批五家民营银行之一,但其筹建与运营的过程并不顺利。一开始是因为持股比例的限制,让蚂蚁金服感觉投入与回报不对等。成立之后,监管部门又不接受远程开户,这对一家只在网上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开办两年多,网商银行还没有真正的银行客户。如果这些监管政策不改变,未来网商银行也许很难成长为蚂蚁金服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
蚂蚁金服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它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有更多的问题尚未解决,而且引申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序解决,决定了蚂蚁金服未来的演变路径、最终将成为一家什么样的机构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以大数据为例,现在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即便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公司所拥有的数据,也只是企业数据。商业机构如何联合政府一起推动建立真正的大数据,以支持金融决策?
第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隐私和支持创新之间取得平衡,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先例可循,蚂蚁金服和中国的其他数字金融企业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可行之路来?
第三,蚂蚁金服和其他一些公司都在努力扩建自己的数据库,这项工作十分艰难,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旦一家商业机构掌握了大量关于企业与个人的数据,它又如何保障公众及政府不担心由此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安全风险?
监管的不确定性则更加突出。除了眼下广受关注的监管当局是否会给芝麻信用发征信牌照和是否会允许网商银行远程开户,还有很多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比如由余额宝带动的各种“宝宝类”产品,直接导致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而且资产与货币之间可以瞬息转换,这对货币政策的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体制,但数字金融业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具有混业经营的特征,如何监管数字金融是一个新课题。对于蚂蚁金服这样一个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数字金融公司,监管的问题就更加复杂。另外,大数据分析,包括智能投资顾问,会不会导致金融行为的同质化,从而放大市场波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应对,都会影响未来蚂蚁金服发展的模式。
最近蚂蚁金服又做了一次重大的战略定位调整,其在未来的目标是做金融业的天猫,也就是说为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提供一个交易平台,自己不再独立生产金融产品,也不再去申请新的金融牌照。这个战略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地,尚存许多制约因素,与天猫上交易的商品相比,金融产品具有更大的信息不对称的特征。蚂蚁金服如何在信用文化不够完善的环境中支持金融交易双方的信心?另外,蚂蚁金服已经持有不少金融牌照,怎样让其他金融机构确信蚂蚁金服真的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产品销售平台?
这样看来,未来蚂蚁金服的演变过程,也是企业战略与经营环境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最终蚂蚁金服将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大概率事件是,不管蚂蚁金服如何演变,都将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许多人的生活,改变我国的金融格局。
因此,读《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既是读金融发展史,也是读今天正在实实在在发生的生活,更是读中国与世界金融业的未来。
《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
廉薇 边慧 苏向辉 曹鹏程 / 编著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新金融书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
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一部活的金融发展史
从2003年10月支付宝诞生到2017年6月间,时间跨度最长的蚂蚁金服成长史
以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为基础,以第三方立场为视角
用故事讲解蚂蚁金服的每一个重大发展战略、辉煌与滑铁卢
蚂蚁金服高管解密如何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让科技驱动金融 让金融惠及大众 让信用等于财富
打开支付宝,我们不但可以用手机即时付款,给好友转账,为信用卡还款,购买水、电、天然气,还可以办理出国购物退税;有了余额宝,我们可以开始打理手中的零用钱,随时随地进行理财;因为芝麻信用,我们感受到信用为我们带来的信任、尊严与方便——免押金租车、租房、骑行。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家企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蚂蚁金服无疑是目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巨头,同时也是全球估值最高的金融科技企业。
本书作者团队通过深度访谈、观察与研究,完整地记录了蚂蚁金服从2003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蚂蚁金服所经历的几乎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挫折,详细描述了蚂蚁金服在支付、小微信贷、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保险、信用等领域的业务发展历程,剖析其战略方向、发展布局、投融资逻辑与未来前景。
蚂蚁金服以技术作为自身的“护城河”,面向金融机构开放数据、技术、服务,并在此之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金融生态圈,通过打造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征信与风控体系,深刻重塑了传统金融业务,并为普惠金融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解”。
第一部分 变局者支付宝
第一章 从诞生到上户口
第一节 诞生
第二节 开疆拓土
第三节 成长的阵痛
第四节 支付宝上户口
第五节 “双11”背后的技术改造之路
第二章 支付宝的野心:推进无现金社会
第一节 All in 无线
第二节 二维码支付先驱者
第三节 移动支付大战硝烟弥漫
第四节 移动支付:不仅是支付
第二部分 小蚂蚁的普惠金融梦
第三章 余额宝掀起理财变革
第一节 余额宝横空出世
第二节 招财宝再战江湖
第三节 终极必杀器:蚂蚁聚宝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小微企业贷款
第一节 阿里搭台 银行唱戏
第二节 阿里小贷:互联网与大数据助力小微信贷
第三节 网商银行:开在云上的银行
第五章 让信用等于财富
第一节 芝麻信用:建立个人信用账户
第二节 “信用即财富”时代到来
第三节 刚刚上路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部分 重构大金融版图
第六章 一只蚂蚁构建的新金融生态圈
第一节 蚂蚁的前世
第二节 蚂蚁的使命
第三节 投融资的逻辑
第四节 进击的蚂蚁
第七章 全球化发展的未来图景
第一节 渐次铺开的全球化蓝图
第二节 普惠金融的全球实践
第三节 鲜花与荆棘并存的全球化之路
第八章 开垦农村金融的贫瘠之地
第一节 支付先行
第二节 抓住信贷命门
第三节 风口中的农村金融
第九章 开放平台:用技术服务金融
第一节 互联网+保险的想象空间
第二节 互联网推进器的进化之路
第三节 明确前行方向:专注做一家科技公司
廉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编辑部主任。北京大学文学、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负责统筹CF40内部研讨与课题等内部成果的报送和发表,以及要报、内刊、书籍、网站、新媒体等产品,长期关注经济金融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
边慧,CF40新媒体主管。华南理工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拥有六年媒体记者经验,发表深度调查及特稿数百篇。
苏向辉,北方新金融研究院编辑。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学士、硕士。专注于产业、经济贸易、金融领域的深入研究,曾参与起草我国机电产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为国家部委提交多篇咨询报告。
曹鹏程,CF40编辑。北京大学历史学、经济学学士。曾供职于地方政府、咨询机构及智库多年,长期关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金融改革进程。
扫上方二维码购买《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
本书也已在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网店上线,敬请关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包括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等机构。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文化宣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