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和国民收入和总需求是什么关系

政府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
留言内容不能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政府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
第541期 作者:□文/王萌萌 时间: 14:57:47 浏览:2600次
[提要]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政府财政收入(GGR)是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一般来看,一个国家的财政实力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本文利用1953~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支出法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文认为,GGR增速应该为多少并没有一定之规,其增速超过GDP并不一定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GGR增速与国家税制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紧密相关。虽然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没有定规,但原则上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8日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政府财政收入(GGR)是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财政收入对宏观经济调控、公共政策和政府职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有观点认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应该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将有可能造成财政浪费,影响拉动内需,甚至造成“国富民穷”的后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40,370.03亿元,比上年增加11,160.39亿元;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40,696.9亿元,由此可得2014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1.9%。目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高还是低?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如何?有什么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
一般来看,一个国家的财政实力主要表现为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考察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常用指标有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绝对量指标主要是财政收入总额。相对量指标主要有: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等等。一般情况下,主要运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考察和反映政府的收入规模或财政实力。财政收入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通过各种收入工具取得的可供政府支配的资金量。目前,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而不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反映财政收入的规模,其原因在于:
第一,从统计角度来说,我国核算体系已由MPS体系转向SNA体系,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已不再使用。
第二,GDP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最终生产成果,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只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而当前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整个国民经济(包括整个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更科学、更合理。
第三,从财政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通常使用的都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这里,还可以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来反映政府履行其职能对整个收入分配的财力要求。财政支出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实际安排使用的资金量。通过这一指标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对比可以从中看出当前状态下政府支出状况的满足程度。
另外,对于政府来说,其财政收入是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集中程度,反映了政府的财力规模或财政实力;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则动态地反映了财政实力状况,或者说,这一指标反映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实力的变化情况。衡量政府的财政规模,国际上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反映。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本部分致力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研究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支出法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实证分析。(图1)从图1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整体波动性很大,主要以1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为界。改革开放前其比重呈相对平稳的波动状态,而且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1978年到达一个最高点31.24%以后,1979年比重开始明显下降,1996年达到一个最低点10.91%,而近年来逐渐有所回升。(图2)
由于原始资料的比重时间序列图大致呈平稳趋势,鉴于只有50年的数据资料,若对数据进行差分,定会损失部分信息。所以先对原始资料作一阶自回归,并借助于EVIEWS软件建立AR(1)模型,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由此可以得到模型方程为:
xt=?茁0+?茁1xt-1+?琢t
即:xt=0.11+0.96xt-1+?琢t
(二)模型检验。为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好坏,需要对残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有多种检验的方法,比如可以用残差散点图法,即借助SPSS软件画出散点图。为了进一步检验之,同时还可以在EVIEWS软件中进行ADF检验,如表2所示。(表2)
可以从模型中很直观地得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是和前一期的比重高度相关的结论。相关系数从模型中来看达到了0.901,可以说前一期的比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后一期的比重。实际上,从数据分析中还可以得出: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比重时间序列数据就变成平稳序列了,也就是说比重变化的增量是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的。本文认为,GGR增速应该为多少并没有一定之规,其增速超过GDP并不一定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GGR增速与国家税制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紧密相关。
三、结论及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非越高越好。很多研究者认为,财政收入增速过快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可能意味着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国计民生,而且财政杠杆的运用效率和财政收入的用途等问题都是财政收入占比过高产生的后续问题。本文认为,GGR增速应该为多少并没有一定之规,其增速超过GDP并不一定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GGR增速与国家税制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紧密相关。在现有观点中,对GDP增速过快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经验,他们认为GGR增速与GDP增速应该保持在同样比例。GGR占GDP比例究竟多少是合适的?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难点话题。虽然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没有定规,但原则上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对财政收入增长是否合理的判断,不能仅衡量速度和比例,还应该参考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只要财政收入能够合理地运用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上,也没有对市场造成“挤出”效应,财政收入增速及其占GDP比重就是合理的。由此可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完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人口基数大,相应的财政支出较多,GGR占GDP比重近几年呈升高趋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GDP增速下降至8.55%,为振兴疲软的经济,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因而GGR数量也相应提高了。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丹,陈晓毅.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3.
[2]韦邦荣,杨玉生.中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9.
[3]庞瑞芝,张志超.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号
您是本站第 3077726 位访客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怎样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从指标的核算意义和相互间的换算关系看,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两者的差异主要缘于“常住生产者所从事的生产”与“常住生产要......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是一张统计平衡表,该表主要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三个环节的基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关系。表的左......2.问答题 在核算实践中,由于各种方法的资料来源不同、数据加工换算的方式不同,以及资料搜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遗漏、重复和其他偏差,往往......3.问答题 正确核算各部门的中间消耗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依据平衡原则,中间消耗必须......4.问答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本国全体常住生产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生产法:GDP=&S(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5.问答题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国内总产出依其经济用途的性质不同,也即是在经济总体的生产系统内部继续周转,还是结束产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区别是什么?人均GDP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在一定核算期内所有单位生产(服务)的最终产品的总量的人均数。
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核算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实际收入的人均数。
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经济指标。人均GDP不仅数值上要远大于人均收入,而且G只能反映经济增长的量情况,不能反映成本和效益,结构和分配,以及生态和环境等情况。而人均收入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的质量—居民生活水平。
馆藏&3753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国民收入和居民收入有什么区别?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国民收入——全国人民创造的价值居民收入——进入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收入水平高,则购买力强,反之则弱.居民收入分为纯收入和毛收入 .
不是按照国籍或者居住地来划分的收入吗?我原来以为是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Apache Tomcat/8.5.11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index.php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index.php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8.5.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