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好多品牌结合IP大剧怎么做广告宣传,大家对哪个品牌的印象最深?

注册 | 登录
公众号:#脑洞鲜生#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本文作者将来结合今年各大火热IP,来分析下以IP营销打造品牌的是与否。
2017年的这个夏天,说不定会成为中国文创史乃至营销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间坐标。
7月,爱奇艺冷不防地炸出了年度最热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大肆造星,大把捞金,不光让麦当劳、农夫山泉、小米等金主一道跟着freestyle,还引得所有品牌在一夜之间唱起了嘻哈。
8月上映的《战狼2》,1天1个亿的票房,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累积票房近60亿,向世界证明了两件事情:中国的文创市场真的够大;“走心”二字的生产力也真的够大。
9月,网剧《白夜追凶》在优酷独家上线,不光剧情抓人,其运营模式也是新颖:每周三更新,对会员一次性更新5集,非会员则自周三起一天免费更新一集。堪比美剧的剧情,让无数人第一次为国产剧充值了优酷会员。
一个网综、一部电影、一台网剧,虽然各自的表现形式,所在平台大有不同,但是本质上却一致:它们都是“具有专有权利的智力劳动成果”,即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定义)。
而除了通过版权变现之外,不论是《中国有嘻哈》,《战狼2》,还是《白夜追凶》,它们都有着更为灵活更为多变的盈利方式。
且不说《中国有嘻哈》本季、下一季的冠名费广告费,就说其一手带红的嘻哈艺人就有太多的变现玩法了;为茅台、北京汽车疯狂打call的《战狼2》,它在结尾处预留的《战狼3》的引子,不知道给了资本圈多大的幻想空间。
《白夜》饥饿营销收割的会员费很套路,可是每一集放到一半的「白夜现场」原生广告就更厉害了,你确定一周更新一次是学美剧,图样图森破!那是剧组在拍即时插入的广告呐。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半分钟左右的与剧情高度融合的广告,已经高达500w咯,而且甲方爸爸可得求着处于乙方的优酷才有得搞。所以,一天更新一集给非会员,不是做慈善送福利,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吸粉,集聚流量啊亲~
这么高端的套路,不知道甩美剧的周更模式几条街了好么!而这,正是我们想要跟大家一起唠的「IP营销」。
一、IP与泛IP化的「IP营销」
通过以上三个火爆今夏的大IP,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今天聊的「IP营销」中「IP」的语义范围,要比其字面含义(版权)要宽泛得多。
确切地说,它更多地是指——能够仅凭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的内容或个体,是一种“潜在资产”。落到流行于当下的内容形式而言,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人、一个公众号、一个名字、一个表情包、一个类似于Papi酱、咪蒙一样的网红。
一个人,一个公众号,一个网红能成为IP,理解起来不难,然而「一句话也可以实现IP营销」该怎么操作?其实不用感到玄乎,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而且又是优酷操刀。
二、一句有内容有外延的话,就是一个大IP
《春风十里不如你》这部剧,最近也火得不行吧,到哪都能看到它,甚至公交车身广告都是,有没有!不过说到火,「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话,其实要火过这部热播剧。
这句话,最早出自冯唐诗作《春》,原是一句诗文。后来因为特别走心,就成了一句脍炙人口的网络用语。随后优酷把它制成了青春爱情剧,由当红小生和花旦主演;而歌手李建以同名歌曲献唱电视剧时,它又成了一首歌。
从一句话,衍生出了一首歌,一部剧,从文本形式变成了影视形式和音乐形式,跨越了书本、网络以及电台。它早已突破了常规认知中以出版为主来体现版权的IP形式和外延,甚至网友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在优酷上追剧。
毕竟,它的变现能力太广了,因为它就像水一样,具备了适应容器的能力——杯子来装,它变成杯子的形;碗来盛,那它就化作碗状。如果是一个成人用品来贴它,那它就用文艺范来撩拨挑逗。
就在《春风十里不如你》热播的当口,卖套套的杰士邦拿下了《春风十里不如你》作者冯唐手书文案的使用权。相比硬上的广告套路,杰士邦玩得很圆滑,打起来了IP营销的小九九。
首先在该剧热播期间,它持续Pro除了三支文艺小清新、撩拨味儿浓淡得当的“衍生剧情”短视频,从内容破局,以故事博流量。借势IP,随后深度再造结构IP,手段着实不低。
更为机智的是,紧跟其后,它把产品露出这个环境做得足够漂亮,不是硬邦邦地链接产品,而是以IP感极强的「青春限量版礼盒」来包套套!
这个《春风十里不如你》联名的礼盒里除了套套,还有春风十里系列书签、原作者冯唐的明信片,并配有青春系列福袋、文艺帆布包包等青春周边。
有了这三幕自然过渡的扎心小剧,以及「杰士邦X冯唐」的联手背书,再看这「青春限量版套套」,就再也不觉得违和了。而刚需用户青年男女面对这所谓限量版的青春周边,萌生强烈的种草念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内涵,有能多平台适应的外延,一句话也能成为营销力极强的IP!这就是今年来营销圈各种追捧IP营销的原因所在。
三、审视IP的两大标准
泛IP化的必然影响就是导致IP整个概念似乎能包一切看似本质强、外延广的东西,不免让人诟病其为万金油。但其实,就本质而言,IP营销中IP一词再泛化,它的内核仍旧是「智力劳动成果」,它终究跳脱不出作为「内容」该具有的必要元素。
由此,秦阳在《如何打造超级IP》一书中指出,必须要坚持两条标准看待IP营销——
是否为有多元化开发能力的原创内容源;
对于特定人群,是否具备影响力。
这两大标准在宏观以及本质层面对IP营销做了限定。
强调「具有多元开发能力的原创」,说的是——IP能否进行多平台、多表现形式适配。越容易改变的IP,其商业价值就越大。而「原创」就不言而喻了,这是IP作为「知识产权」的本意所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原创就会被人买单,但是值得被营销的IP一定是需要被人买单的,哪怕买单的人不是大众是垂直的小众。这是决定一个原创内容是否具备IP开发价值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不论是《中国有嘻哈》《战狼2》《白夜追凶》亦或者《春风十里》,它们能够既吸睛又吸金,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IP来说,被人疯狂打call,真的很重要。
四、4个维度评判IP的品质
文章开头讲到《中国有嘻哈》带来的嘻哈营销风,那就来看一个最近故宫推出的嘻哈风H5。
这条魔性十足《朕收到了一条来自你妈的微信》H5,可以说很嘻哈了,水准非常在线,完美发挥了故宫淘宝一贯的一本正经搞笑的IP作风。
故宫IP化最先来自于台北故宫,5年前一圈「朕知道了」封箱带以一种傲娇的口吻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同时也敲醒了北京故宫的运营团队。
他们开始颠覆原本端着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家姿态,转而以一种持续的、原创的搞笑中带着正经的气质,开始加强与年轻用户沟通。
以亚文化拥抱时下年轻人是故宫淘宝的秘诀所在。
通过基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用语、段子、萌、二次元等文化元素,借由明清各个皇帝、嫔妃、官宦的嘴,进行对蕴含丰富的故宫文化进行年轻化、时尚化的解构,故宫淘宝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可爱有趣的小伙伴跟粉丝、用户愉快地互撩了起来。
而人格化,则一下子激活了故宫淘宝,随着在与粉丝的互动撩拨中,故宫淘宝全面张开了毛孔拥抱最新最火的潮流元素,越是接地气,则越是成为粉丝吸铁石。
影响力方面,故宫淘宝可以说是流量级的了。这家由一帮皇帝、太后等撑起的网红店,可以说自带流量。不光如此,就连其内容输出阵地微博、微信也是“臣民”多且忠。微博常年有近百万人关注,微信推文篇篇卖货,却篇篇10W+。
内容质量,自然不用多说,基本上每过一阵子就会有爆款刷屏。其不断开发出类似于朝珠耳机、皇帝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等各种令许多潮人狂种草的网红产品。
没错,亚文化、内容值、人格化、影响力,这四个象限,是检验每一个IP靠谱指数的试金石。
而《如何打造超级IP》一书,对于这四个维度又做了更为详细的参数分解。在考察IP价值时,这个表格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
五、推动IP营销爆发的外部因素
每一种新的营销技术、营销思潮的崛起,其背后必然是市场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市场宏观面方面,现阶段品牌营销正面临着5大挑战:
1、媒体环境去中心化,碎片化特征越发明显
原本以央视为主导的电视台机制下的“黄金时段”早已一去不复返。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这类集社交、内容分发为一体的平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自然也越来越细分地瓜走用户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品牌可以发声的平台很多,这是机会也是危机,机会在于能找到新的发展点,危机在于,平台林立带来的精力分散意味着试错的成本加大。
2、多元化消费场景,消费升级日趋明显
从线上到线下,虽然都有头部渠道占据着人们消费的主要入口,例如线上的天猫、京东,线下的万达广场等大佬,借助先发优势和品牌力量吸纳了大部分的流量。
但是,在这个个性觉醒、消费升级的时代,不论是线上和线下,总有大佬们没有顾及的细分的、小众的市场和消费需求,而类似于一条、蘑菇街、小红书之类的细分电商,都是可供用户选择的消费场景。
3、 品牌自主的营销活动,往往不具备策略、内容的延续性
独立、割裂的单次营销,消耗了众多营销资源,却一次次走着从0到1的历程。这是中国多数品牌成长的日常状态,究其原因有三点:
缺乏「培育内容」的意识;
成本限制。“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是大量品牌在经营过程中所渴望的,这种投机心理促使运营者多变且善变,自然无法做到优质内容的积淀和培育;
染上了追热点的陋习,追热点过犹不及,所谓“追”自然是没有时间细细规划的,如此自然也是脱节的。
4、原创能力不足,内容不具备传播性、跨平台穿透性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大部分品牌都或多或少具备了新媒体营销的思路,且配备了新媒体部门。然而,微信公众号已经多达2000万的当下,其背后运营者的创作能力有多好,还真是个问题。
5、碎片化的内容,难以形成品牌印象
其实,这个点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上面两个点。
而IP营销,尤其是优质IP,作为“有多元化开发能力的原创内容源”,在面对以上5个市场挑战时,其“多元化”和“原创性”,就能依靠持续的内容产出冲破平台壁垒,从而在多元化消费场景中与用户产生link。
有人说品牌即IP,IP即品牌,此话有理!以IP营销打造品牌,这说起来看似简单,真要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一次原创简单,每一次原创就太考验人了。但是理都懂,关键是怎么操作呢?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韩斐、脑洞鲜生,微信公众号:脑洞鲜生
本文由 @脑洞鲜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赏也是一种认可
赞赏4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29赞已赞 | 10
公众号:#脑洞鲜生#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营销交流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5个回答9人关注
9个回答10人关注
24个回答86人关注
19个回答28人关注
21个回答14人关注
27个回答27人关注IP营销怎么把品牌与IP结合?
IP营销成了今年的火爆话题,借助火爆的品牌效应引动粉丝,而达到流量与价值的双重变现。IP很快便席卷各个行业,游戏,音乐,小说,电影等,在这个无处不IP的时代,IP营销如何做才是关键。
电影行业成功的案例最多:
拿中国电影票房数据来说,战狼2无疑是今年夏天的火爆话题,战狼借助吴京自身武打IP形象+特种兵特殊IP+动作特效+中华强国理念,成了今年票房的神话。利用“IP营销”结合有价值的IP与特殊IP理念,再通过IP自有的粉丝推动票房。
还有火遍互联网的网络神剧《太子妃升职记》,从一部默默无闻的小说,一跃成为收视榜首网络神剧,也绝对是一个成功的超级IP案例。
还有网红IP papi酱、灵魂小酒江小白,励志橙褚橙等,在IP营销这片沃土,只要你肯用心发掘,总会有丰厚回报。这大概是IP泛滥,但大家仍乐此不疲的原因。
IP营销也是有方向与情感,成功的IP异常火爆,失败的IP也是直接坠入深渊。
买个IP搞搞营销就能成功?事实告诉你没那么简单。最近黄磊领衔主演的日漫改编电视剧《深夜食堂》首播就遭遇滑铁卢,媒体称,其在北京卫视收视仅为0.5,浙江卫视收视也只有0.48,视频网站播放量仅仅2800余万;播出2日,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2.3分,90.5%的观众给出了一星差评。然而,遇到类似尴尬的影视剧却是数不胜数,还有此前,黄磊另一日本IP的电影《麻烦家族》,豆瓣评分仅为4.7分,收获票房仅3227万。
所以,就算手握超级IP,营销也并非都能成功,品牌在决定IP联合营销时需格外小心,更需格外用心!
品牌和IP的联合营销是一场硬战,超级IP是一副好牌,品牌实力也不容小觑,至于怎样将双方结合紧密的确是个难题,生硬的照搬照抄不理解粉丝想法,还是不行的。怎么打好超级IP这副牌?
超级IP明明是一副好牌,要怎么打才不会烂?
1、品牌与IP属性相合
在品牌寻找合作IP和平台时,首先要对自身品牌定位明确,比如品牌的目标是什么?品牌目前的问题和现状?想要通过IP联合营销达到什么目的?如何传播?用户是否会精准?你和一个动漫迷妹去谈足球,会吸引到她吗?
Ofo与小黄人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一大亮点,贱贱的小黄人赋予了小黄车人格属性,ofo与小黄车的用户又是年轻人居多,一下子火爆起来也是自身品牌与IP的一次势能升级,品牌与IP属性相合,IP营销自然不会哑炮。
2、照搬照抄不可,套路与创新才是关键
《深夜食堂》的失败可谓是典型的负面教材,生拉硬拽的剧情和人设、不接地气的美食、演员浮夸辣眼的演技。各种广告的植入本身就令观众反感,加上生硬的剧情,不到位的演技,再好的IP也得报废。
最近播出的《我的前半生》广告植入品牌克丽缇娜。开播以来,每天发布相关的产品宣传2条内容左右,品牌的宣传弱活跃度也很有点低。同样在《我的前半生》植入的百草味就略机智。从剧中工作开会到平儿的零食,都会蜻蜓点水的出现一些百草味的身影。通过检测百草味抱抱果的曝光时长为133秒,频次高达37次。老板亲自上镜,观众直呼墙都不服就服百草味老板。
品牌与IP不能保证IP营销成功,在营销过程中还必须要用心。《战狼2》拍摄时剧组人被抢劫依旧不改初心,你看到了品牌IP的火爆,却没看到那么多的用心用力。
3、内容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IP泛滥,品牌把内容营销做好做精才能做一匹好马甚至是黑马!品牌与IP要从内容上建立起强关联,从过去传统的去商业化转变为娱乐化。这样互相促进的健康合作态度,不仅让节目观感舒畅,甚至也可以反哺商业销售。
国内受众人群的进步是明显的,从无脑的偶像剧渐渐过渡到动作军事电影。你不缺足够的受众群体,只是缺少了合适的内容。老套的抗日雷剧,面瘫的演技,没有好的内容最顶尖的IP也做不好品牌IP的营销。将产品融入细节,将理念融入观念,将故事融入剧情,只有把品牌融入内容,品牌的传播才能一气呵成。
现在的品牌传播不再是硬广,硬植入。品牌的传播要从用户的群体与精神层面出发,打造出符合用户群体与精神认同的内容,才能做好品牌与IP的营销传播。
高摩超级IP营销,以品牌IP为核心,为客户打造优质高当量IP内容,创造独特高势能IP原力,打造用户精准认同的品牌传播。更多资讯请访问高摩官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当前位置: >
专访:娱乐营销新热点——品牌IP化和明星品牌化
放题文化 CEO TINA WANG
(前百事Pepsi大中华区市场总监)
品牌营销和明星合作由来已久,但是在数字化时代,除了用明星的人气吸引眼球之外,如何更好地把品牌IP化和明星品牌化,很多品牌仍在思考和探索。在戛纳创意节期间,《中国广告》记者现场采访了放题文化CEO TINA WANG,作为前百事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在其主导下推出了很多明星和品牌双赢的优秀案例,听一下她的经验和分享。
结合Pepsi的案例来谈谈如何更好的使用明星来进行营销?
回顾在百事工作的五年,我们上市了不少领先行业的明星营销案例,其中包括吴莫愁、六小龄童老师等等,最近的是去年巴西奥运会期间苏炳添的1分30秒的视频“最长的十秒”,因为推广预算非常有限,这条视频只有在百事中国的官方账号上推出,所以广泛知名度不高,然而从内容品质和明星协作上来说,是非常精彩的。
从在Nike做影响力营销到百事集团负责传播和艺人管理,我一直最坚持核心就是:用明星的故事来讲述品牌的理念。现在有一些品牌签明星做代言人,更常见的做法是在使用品牌主张直接来“消费”这个明星,这很容易忽略了明星在知名度以外的契合点和传播价值。在百事过往的案例中,无论是吴莫愁的故事,还是苏炳添的经历,包括甚至六小龄童老师在内,我们讲述的都是明星自己的故事,我们常常会惊喜的发现这些明星在大众认知的社会角色以外,多才多艺,阅历丰富,个性十足,他们通过自己的故事让百事可乐品牌“Live For Now”的精神更加丰富。
因此,要用好明星代言,就要让明星更真实,形象更丰满。明星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反而会给品牌带来很多益处。如果硬要明星去喊品牌的口号但是却不符合ta自己的个性和形象,这就会是没有活力的广告。因此,与明星协作的核心侧重点不同,结果会有很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品牌使用同一个明星代言,然而代言后各自品牌的好感度和记忆度却千差万别。
在2017年春节项目“把乐带回家”中的主演宋丹丹老师、张一山等,都很愿意在项目中作为内容合作伙伴的角色来参与讨论。原本我们提供了自己建议的脚本请他们参演,结果在现场宋丹丹老师主动要求帮忙润色脚本,改完以后剧情更佳生动,主演们都发挥的很好,这些互动协作是明星在别的广告代言中所不常见的。
2016年春节《把乐带回家-猴王篇》表达了章金莱(六小龄童)老师家四代人努力生动演绎猴王的情怀,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来自于我们与章老师聊的时候,他把多年对西游记的收藏和整理都拿出来分享,包括在成都有他坚持成立的孙悟空博物馆等等,这些都是他自己多年的经历和心血,他特别愿意跟大家分享他内心的情怀。我们只是把这些情怀用视频内容的方式呈现出来,观众一下就感受到里面的真情,因此而产生普遍的全社会共鸣。
从2013年开始合作的吴莫愁,到今年的王嘉尔,百事团队都坚持用明星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品牌的精神。所以,我们邀请明星合作的时候,不是只参考谁比较流行,谁比较火爆,我们会花更多时间来了解ta本身的故事和经历,这样可以帮品牌找到去结合明星的更多的点。因此,不管是不是常规代言等分内的工作,他们都会主动来尝试和品牌共同创作一些内容,而正是这些共创的内容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品牌精神和品牌理念。
市场上很多品牌使用代言人的时候,花了重金让明星把品牌的slogan反复读出来,除此之外几乎没有把明星自己的一面带出来,很可惜。明星也可能会去按照品牌的设定演绎一段品牌故事,但是明星对该品牌商业化的故事究竟能融合的多深就不得而知了。
这几年,行业里有一条视频给大家的印象很深,是李宗盛老师与New Balance合作的那条《匠心》的故事。之所以观众的共鸣很多,是因为李宗盛老师演绎的就是他内心坚持的故事。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消费者对很多事情比以往了解的更加快速全面,因此,真实的情感和故事才是最有深入效果和感染力的。我们合作过的吴莫愁、王嘉尔和六小龄童老师,都是通过故事让大家看到这些明星平时不为人了解的但是又非常真实的一面,然后,又看到他们个人精神和品牌精神很自然的契合,这样产生的共鸣就一定会打动消费者。
所有有意向的明星,不管最终是否合作,我们都会当面去谈。因此,不夸张的说,娱乐圈70%的明星,我们都当面了解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这个人身上有什么样的个性和故事,跟品牌合适不适合。
当然,有时候品牌找代言人仅仅是为了提升知名度,这个时候就会偏向ta的粉丝数量。我也发现有的品牌签明星先看报价,比如有三百万的预算去签一个明星,一旦先看报价,就已经删掉很多有机会的候选人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跟明星当面充分的交流,或许一个报价五百万的明星最后会变成三四百万。现在很多品牌邀请明星合作都是谁红请谁,结果只是追求了短期热点效应。我觉得这个方法更加像媒体采购,这样,明星在与品牌合作的时候,就也会比较关注短期收益,而不会主动为品牌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在百事做艺人管理以及娱乐营销最有心得的地方。虽然市场挑战还很多,但是,我们会坚持这个方向,促进市场专业化和规范化。
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戛纳,有什么期待和感兴趣的地方?
第二次来到戛纳,相比第一次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去好好听几个专场。主会场的内容,创意案例和演讲的story telling都特别好,这也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里面不乏一些请了大牌明星过来撑场,但是,因为组织的不够精炼,就会给人一种内容松散和“拉家常”的感觉,听完了也没有太多的收获。因此,这又回到我前面提到的,邀请明星不一定总是有效的,这取决于请明星需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也要多了解明星,才能知道怎么互相配合。
今年来戛纳,我看到中国各行各业成功的创业公司、技术类的公司来的多很多,超大型的BAT也都有赞助和分享。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全球化内容输出已经开始了,而且中国广告行业对于戛纳创意节的开放程度要远超过全球各地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我们来参加戛纳,也许语言仍旧是一个障碍,但是,我们上台分享的专场还是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趋势。不过同时,来听我们分享的外国人还是相对较少,在包括阿里巴巴、腾讯、Chinaday这些专场都是中国观众占多数。因此,除了我们自己在storytelling的方式上需要精进以外,国外观众也有待对于中国文化更加开放一些。总之,我觉得中国人更快对外开放对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输出就越有优势,目前我们是占有先机的,保持这个势头,过几年之后中国全球化的程度一定是惊人的。
为什么说我们要精进呢?因为,我们在国内做的很多案例是超级棒的,无论是手机端用户体验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或者内容营销上的创新等,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独树一帜的。有点可惜的是,这些案例一拿出来分享就变成了各种大数据分享和KPI分享等等,容易忽略掉我们的创新对国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的推动。同时,国外的公司在案例中分享的更多是对人类的未来生活、社会价值观的推动和格局变化的洞察等等,很会用案例讲故事。
未来,建议来戛纳分享的公司可以多做一些中国文化价值观输出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来自不同的行业,digital、娱乐营销、内容创作等,都有输出文化价值观的能力。所以,我建议以后我们来分享的,不仅仅是说几个案例点击率很高,转化率很大,也要说说我们做的事情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人怎么样的社会价值观,我们做这些事情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对未来年轻人的成长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来自西方的听众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在商业案例之外彰显我们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
我们未来在innovation的场地上的机会也是很多的。随着中国很多技术创新公司的产品越来越成熟,商业化的渴望越来越大,他们会创造出很多好的运用场景,以及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这些都是值得拿到这里分享和交流的。因此,建议以后参与Chinaday,来分享的内容形式也可以改变一下。今年China Day演讲的内容,面对国内观众很适合,希望以后可以更适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当然以后再来,Chinaday的分享可以不要只在主会场,可以把中国更加有活力的独立创意代理商、科技商业化的公司产品带来,在各个适合的场地进行分享。这样,能有更好地文化交流和技术创新理念的渗透作用,让国外参与者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在创新领域的发展。
最后一天下午,我去DebussyTheatre听了一场题目叫“winners and losers in digital 2017”的讲座,仔细剖析了Apple、Amazon、Facebook和Google这四大公司的强势和弱势、未来的发展,还给了其他小型发展公司七八条建议,面对这样的态势,应该怎么样差异化发展。讲座的内容来自纽约大学Scott Galloway教授自己对商业模型的看法,最后我还买了这位教授将要出版的新书TheFour。在这样的专场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商业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值得学习。
我到戛纳来就是来学习的,如果简单的认为,外国公司做的这些东西,我们在中国做的很好了,或者说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所以就不听了,这种想法是固步自封的。国外公司做这些内容的出发点和意义可能是不同的,虽然最后的落点都跟VR、AR或者一些新科技设备什么的结合在一起,但是,我看到他们的理念和讲故事的方式,有很鲜明的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2017特别火的MarTech和人工智能的看法?创意结合大数据是未来吗?
对于AI在国内外的火爆和流行,我认为是好事。技术始终是在不断地翻新的,去年大谈VR/AR,今年大谈AI,科技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便利,多谈是正常的,同时我也始终坚持人文价值观的输出和分享是永远的主题。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品牌首先要去做的就是洞察消费者,如何利用好的故事内容来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就像前段时间在国内很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尽管有那么不同的文化背景,只要能够引发情感共鸣,观众都会买单的。
离开Pepsi以后,会有什么新的方向?
接下来,我主要会专注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帮助品牌如何更好地做娱乐营销。现在国内很多品牌都发展得很快很大,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媒体消费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以后,很多品牌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广告,到底是做个微电影,植入个电视剧,还是赞助个综艺节目?因此专业做好内容的娱乐营销是很有发展空间的领域;另外一个方面,我也会跟国外大的演艺公司进行合作,包括海内外的艺人资源合作,我希望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来帮中国的明星进行打造,把明星做成一个品牌。
我希望,未来我做的娱乐营销对传媒行业的发展能有推动作用。纵览过去近20年的媒体行业的从业经历,我看到侧重以购买价格竞争为主的做法,或者侧重以传统广告片为主的做法,都存在不足,我希望能够帮助品牌把内容营销和新的媒体环境充分的结合,为品牌的内容生态链和生意闭环提供最佳整合方案。
如果再来戛纳,我也会去多听听新技术和娱乐专场。如果我自己新公司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跟国外的娱乐营销公司一起在这里进行交流和分享,输出一些我们中国公司在娱乐营销方面的独到观点。
最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很推荐国内公司来戛纳创意节走走看看。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国外创意人的情怀和他们讲故事的方式,这是广告从业人员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所在。另外,有机会多多利用我们的文化思想影响国外同行对中国的了解,对整个传播行业来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
周阅读排行
你朋友圈有多少好友呢?一百?两百?还是多到一千?有多少是你真正的朋友,又有多少人从未谋面?
你们或许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之后便再没有联系;你们或许是老同学,却因为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渐渐疏远;日积月累,你通讯录里的人数越来越多,“朋友圈”里不是朋友的人也越来越多,多到你都不像以前那么热衷分享自己的状态了。
在品牌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从商品导向和用户导向转变成生活风格的塑造,这将是每一个品牌都会遇到的挑战。
百度搜索“外滩之窗”,“上海最贵广告屏”、“天价一小时30万”这些醒目的词霸占了首页,很多活动也因“登陆外滩之窗”成为宣传的噱头之一。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互联网冲击和改变着诸多行业的行销模式,母婴、游戏、餐饮、旅游等各大垂直领域竞相发展,其中,尤以母婴这一特殊市场的兴盛格外引人瞩目。在年,网购逐渐成为购物的主流渠道,综合电商的母婴频道,新兴垂直电商等纷纷入场,资本关注提升。2015年至今,母婴电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电商平台加强了供应链整合,线下零售商积极布局线上渠道,母婴电商O2O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详细页的广告
第二排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做广告宣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