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两三年,怎么理财什么姿势最不累累

财经百科 | 工作两年收入不高,还要理财吗?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理财,已经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无论打开任何一个内容平台,都能看到形形色色关于理财的讲座、课程、培训……各种网站也充斥着「你穷是因为你不会理财」「通过理财,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 100 万」等各种看起来诱惑十足的标题。
理财有用吗?当然有。但是这些「理财热」,确实是过分夸大了。它们通常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用「复利」的概念给你画饼
许多理财文章会告诉你,理财的秘诀就是「复利」:只要你投入一笔本金,利滚利,按 8% 年化算,不到 10 年就可以翻一番;三十年这个数字就会变成 10 倍!
这看起来很美好,可是等等——为什么我要考虑三十年后的事情呢?对于刚毕业的新人来说,最亟待解决的,难道不是结婚、买房、生子,这些 10 年内就会面临的困境吗?
这些能用理财解决吗?显然不能。如果你的收入不高,无论如何你都省不出这笔钱。
用「财务自由」的概念诱惑你
「假如你有 100 万,按 8% 年化算,每年就是 80000 块,平摊到每个月,就是接近 7000 。在大多数城市,都足够你不上班的日常开销了。这时,你就实现财务自由啦。」
——如果我有 100 万,还需要你来教我吗?你倒是告诉我怎么赚到 100 万啊。
用「实际案例」来说服你
我听过不少这一类的讲座,它们的标题都写着「通过理财,5 年攒下了 100 万」。但它们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是:「通过大量的副业,我 5 年赚到了 100 来万;然后通过理财,我攒下了 100 万」——当然,前面这半句,他们是永远不会写在标题里面的。
那么,理财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是控制自己的开支,优化配置自己的资产,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它可以帮助你积攒财富,但它本身绝对不是财富增长的手段。
为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理财有一个本质上的矛盾,那就是「用于理财的必须是闲钱」和「高回报必须基于高投入」。
前者是每篇理财文章都会告诉你的道理:用于理财的,必须是不危及日常生活的闲钱——也就是说除了正常开支之外,剩下的那一点钱。
后者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高回报的基础,要么是高投入,要么是高风险。没有任何事情是低投入能够获取高回报的,如果有的话,怎么可能轮得到你?
基于这两点,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你想要通过理财实现财富增值,你的闲钱本身必须达到一个可观的量级。
简而言之,这部分人,其实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所做的,已经不是理财,而是投资了。
所以,与很多人的直觉不同,并不是「越穷越要理财」,而是,你的收入越高,越需要理财。而当你收入不高时,理财没有太大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
很简单。每个人的支出跟收入比,总会在一个大致固定的范围内。月薪几千有几千的消费方式,月薪几万有几万的消费方式。当你的收入达到几万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浪费,这个时候,把这笔本该浪费的钱存下来,用来投资金融产品,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减少无谓的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财富保值甚至增值。
但当你月薪几千的时候,你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攒钱,如何节俭,而是如何将这笔钱用在最有价值、回报最高的地方。
那么,对于刚刚毕业,月收入暂时还没有那么高的你(以北上广深 1 万以内为准),对于自己手里这笔钱,以及自己的消费和开支,应该如何做好管理呢?
必须攒下一笔应急资金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里有钱,跟手里没钱,整个人给人的感觉,甚至跟别人说话的底气,都是不一样的。
刚毕业不久的你,可以月光,甚至可以适当有一点负债,但是,你必须攒下一笔应急资金。
这笔资金,建议以 3 个月到半年正常支出的量为度。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月总的支出是 5000 ,那就攒下 1 万 5 到 3 万。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笔钱的意义在哪里呢?当你干得不开心的时候,当你想离职的时候,或者,当你想换个城市闯一闯的时候,它可以成为你的底气,你的生活来源,给你暂时的缓冲区间。它可以支撑你去追寻更好的机会、更高的平台,使你没有后顾之忧。
这笔钱,放在银行、理财账户里,都可以,以稳定为主不用追求高额的年化收益,只要不亏损就行。
信用卡必须有所限制
很多理财的文章会告诫你,不要使用信用卡,尤其不要分期。因为一旦分期,即使你提前还清,也要交一笔手续费。他们认为,这笔钱是浪费的。
但是,如果可以提前一年买下一台手机、笔记本,享受一年的高效率,提高生活质量,有何不可?有必要为了几百块钱延迟这种乐趣吗?小编倒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可以提前买下一台高性能的电脑,用来作为生产工具的话,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情——这些,都不是几百块可以衡量和对比的。
所以,我完全支持使用信用卡和分期,只需要满足这两个原则即可:
① 每月的最低还款额,不超过扣除正常支出之后的结余。
② 总的负债总额,不超过 2 个月的总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资产状况就可以算得上是健康的。
大笔消费设置好额度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如果想进行额外的大笔消费,应该怎么做呢?
福妹的建议是,设置好额度,严格按计划进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月入 1 万,信用卡负债 1.5 万,每个月的消费和还款相抵,也就是债务情况不增不减——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有了 5000 的自由支配空间。
这 5000 块,你是用来买电脑,用来旅游,买衣服,诸如此类,都可以。但是你能支配的,就是 5000 。如果超过这 5000 ,你必须在下个月减少支出,增加还款额,将这部分弥补进去。
也就是说,如果你花了 6000 ,总负债变成 2.1 万,那么下个月,你的支出得减少 1000 ,这样才能将总的负债控制在 2 万以内。
当然,可以有其它的变种。比如,你可以设置一个账户,叫做「享受账户」,每个月固定将多余的钱存进去,不定期提出来,用来旅游——只要不超支,都是可以的。
无需过多考虑节省
刚毕业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因为过多地考虑「节省」,而错过了很多机会。
很多人只考虑到这笔钱本身的价值,而没有将机会成本考虑在内——如果将这笔钱用出去,用在什么地方,可以有最高的回报?这些回报能否超出这笔钱本身的价值?
如果答案是「是」,那就完全没必要贪图一时的「节省」。
那么,什么样的方向,可以值得你去投资呢?简而言之,是对自己的技能、能力、视野、眼界等有所帮助的,有长期回报的。
比如说,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对产出有帮助的硬件环境,课程,讲座,买书,等等。
年轻的时候,多学习,多进行自我提升,永远是不会错的。只有不断突破自己的限制,才能实现开源——这才是财富增值的唯一途径。
这些消费并不是消费,而是对自己的长期投资。(来源:插坐学院)
免责声明 | 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如有侵权,请告知删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现金150万以内,现在哪个城市最值得投资?何时买入最佳?目前热点城市房价回调但地王频出,未来两三年房价还会持续上涨吗?谢谢。
ask2个月前
第一个问题:无论啥时候,第一线城市都是最值得投资的,但目前一线城市普遍限购,进入的难度既大,资金门槛也相当高,150万的资金量,在京沪深这三大一线城市楼市面前基本属于隔靴搔痒了。或者可以考虑一下潜力比较大的二线城市,如杭州成都武汉南京等,这些城市拥有新兴的产业,不错的人居环境,也有一定的人口吸附能力,其优质楼盘具备升值潜力。150万再加上杆杠还是可以买到还不错的楼盘的。第二个问题:优质二线城市也已经限购了,不过绕过限购的途径也不少,例如宽松的落户制度,这个你懂的。从买入的时机来看,经过前阶段的普涨,去库存的完成,二线城市的价格已然达到阶段顶点,而且随着限售令的铺开,二线的价格会开始回落。目前来看不适合入场。可以在明年下半年再看看行情。第三个问题:未来短期是否上涨取决于几个方面。1、政策,包括楼市政策还有信贷政策,政策放松必涨。2、供需情况,这具体需要看各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政策了,土地供应趋紧的,人为造成供应稀缺性的,很难跌,而且热点城市通常具备强大的人口吸附力,净流入人口是正向的,也就是说,供需是不平衡的,在这样的市场下,上涨是可持续的。3、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是肯定会出的,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出,具体能对供需双方,以及不动产持有方造成多大影响这个不好说,属于难以确定的变量,但鉴于新加坡模式,优质城市的优质地段的优质商品房,具备“三优”的70年产权的普通商品房依旧是看涨的。
韦爵爷说房
移动互联网资深人士,北京楼市投资专家,专注北京中高端楼盘置业 专为改善和投资人群服务。
专注北京中高端楼盘置业,专为改善、二改和投资人群服务。
提交后无法修改,请确认答案满意后再发送!
以后不再提醒
位提问人正在寻找答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听说咪蒙的助理月薪5万,毕业刚两年......
听说咪蒙的助理月薪5万,毕业刚两年......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为记者&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文/蓝鲸传媒 张子龙
3月13日GQ中国发了一篇对咪蒙的专访,在传媒圈引起了不小争议,在文章里,人们不仅看到了咪蒙“骇人听闻”的选题理念、非常规意义的新闻观和对传播学的理解,而且,注意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细节:
咪蒙助理月薪5万!
文章提到,这位记者是咪蒙在南都期间带的实习生,按照咪蒙离开南周的时间来推算,这位助理应该刚毕业两三年。
做咪蒙的助理,你想好了?
这位牛逼助理是谁,是男是女,目前蓝鲸尚未联系到他(她),但从新榜2月28日的一篇采访稿子里,我们发现了“蛛丝马迹”,一位跟咪蒙商务总监来上海出差的“黄小污”同学,似乎就是这位助理,因为据说"她就是那个天天为咪蒙审稿改标题的女人。”
极有可能,5万月薪的这位助理就是这位同学。
然而工资高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给咪蒙当助理,工作强度和能力要求实在是高。
根据这位助理透露,每天晚上,咪蒙会把当天写好的文章发出来。然后新媒体小组的人,开始取标题。15-20分钟内,每人至少取5个标题,有些丧心病狂的同学,甚至会起20个!
这意味着,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近100个标题!!咪蒙随后会从中挑出5-6个标题,然后放到3个顾问群里投票(每个顾问群都有人负责统计票数)。咪蒙会参考最终的投票结果,决定用哪一个标题。她有时候会听顾问群的,有时候会任性。
既然做咪蒙的助理这么可怕,那么做迷蒙的实习生呢?据了解咪蒙有一套方法打磨实习生,让他们快速提升起标题能力,据新榜此前报道,
第一,实习生一进来就会有为期整整一个月的标题培训,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标题培训教材,里面涉及系统的标题研究,而且这个教材,每个月更新,大家一起同步学习。
第二,因为每天的标题都很多,竞争激烈,大家都想自己的被选上,所以会越来越努力。
第三,因为每天都要取一到两次标题,密集训练,大家对标题会越来越有判断力。
第四,只要发现哪个同事在取标题这件事上,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就会请他来给大家开讲座,讲解独门秘籍。
看来咪蒙的实习生并不只是用来拿外卖的。
如果说咪蒙的助理何实习生过得是高强度工作节奏,那么咪蒙自己呢?不妨看看看作者的描写:
“咪蒙打字的速度很快,键盘震动,桌上花瓶里的水不停在抖。和任何写作一样,这份工作的成本是一个人、一台电脑,以及长时间的枯坐。”
除了枯燥,这份工作还是蛮心酸的,因为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最重要的是,因为长期熬夜,自媒体人的身体都有很多隐患,往往也没有老板给买常规体检,所以要格外当心身体,要不就会像咪蒙这样突然病倒:
今天咪蒙答应丈夫在12点前回家,而不是像过去一年那样,在凌晨2点后才走出办公室。她需要足够的睡眠。明天她将躺在手术台上,切除体内的病灶。
一个月前,咪蒙收到了“宫颈癌前病变”的确诊通知书。“非典型鳞状细胞、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这个复杂的医学名词指向癌症,是身体能给予的最后警告。她是这个“影响百万人”公号的作者,公司的核心资产,必须尽快康复。但咪蒙还没办法回家,这一天快过完了,她还要去开下一个会议。在此之前,她努力吃了几口在桌上摆了快6个小时的青菜。
咪蒙也是个可怜的强迫症患者:
比如1月12日这天,咪蒙打算写写明星佟丽娅的婚姻。陈思诚疑似的新闻是近期的热点她已经就此写过两篇文章,但这条新闻的价值并未挖掘完全,她又找到了新的角度——女性原生家庭与婚姻的关系。今天原定的推送题目是“教养”,这个题目在咪蒙早晨读到一篇关于佟丽娅家庭的文章后被毫不犹豫地换掉了。
咪蒙称自己有三次转变,第一次是在《南都》的时候,转向大众写作,不再显示自己读书多;第二次是给《独唱团》写稿,输出自己认为幽默、有深度的内容;第三次是写公号,用户体验代替了自我表达,“一定要找到你和读者的共振,而不是只写你自己认可的内容。”
咪蒙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方都市报》,持续了12年。传统媒体时代最热衷的故事是奔赴新闻理想,她亦参与其中。1999年,在山东大学古典文学专业读大四的时候,她看到了《南方周末》当年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当即决定要去南方系。
三年后,她研究生毕业,申请了《南方周末》的实习,但并没有通过。她辗转去了《新快报》,后被推荐到《南方都市报》实习,终于找到机会留下来。中间的波折让她一度“万念俱焚”,在最终如愿后,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工作,“又有理想,又有钱”。记者薪资很快过万。此后12年,她以本名“马凌”写稿、编辑。”
“那个时代,我们会自认为是价值观的某种引领者,”前《南都》记者蔡蕾说。马凌认可这种说法,但在讲述职业经历时,价值观像一种被追捧的光环,而真正影响她的是大众媒体的写作方式。
马凌受过七年的学术训练,写作习惯引经据典,到媒体后依然如此。写一篇深圳人与故乡的报道,她把两者比喻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种写作风格受到同事的批评,也没有收到好的阅读反馈。自我表达式的写法逐渐被她摒弃。蒯景怡2012年进入《南都》时,马凌是她的编辑,要求新记者最重要的是“讲人话”,别为了显得高级而绕来绕去。
“你自己识字就觉得自己写得很棒?可是大家看不进去没有意义。”马凌总结12年大众媒体工作留下的经验。
女媒体人越来越多,行业生态发生微妙变化
从女助理到女实习生再到她自己,咪蒙的内容团队里女生应该是主力军,这也反映了自媒体乃至整个媒体生态的性别比例现状:女记者越来越多,男记者仿佛越来越少。
调查发现,媒体部门的女记者编辑和男记者编辑比例的平均数约为5:3,而有些媒体部门的女男比例甚至超过了4:1。另根据笔者对一家拥有党报、都市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省级报业集团人力现状的分析:现有的男女采编比例为49:51,但是都市类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这个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管理卷中部门男女人数对比:
传媒业女性增多,像咪蒙和宋玮这样高速成长的女记者不断涌现,会给传媒业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1)未来的传媒业女性化特征更明显
这种女性化主要表现在:媒体产品的情感化特征更强、更具人文视角且娱乐化碎片化趋势突出,而硬新闻、调查性和深度报道将会有所减弱,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本次调查的媒体管理者还认为,女性员工越来越多,将需要在管理上更加细致。
2)男少女多,反而会使男记者更受重视
男女比例失衡,少的那方更受关注。75%的女性被调查者认为领导更喜欢男记者,而57.1%的男性被调查者则认为说不好,没有确定答案。此外,约50%的管理者认为在日常工作中,男下属更容易沟通和管理。而在招聘时,57.7%的管理者也更希望招聘到男记者和男编辑。
3)传媒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掌门人
传媒业的普遍现状是:业务部门往往是一个男性管理者带领着一队娘子军。不过,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局面会随着女记者的快速增多有所改变,未来,传媒业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掌门人。
部分资料引自新榜以及GQ:
《GQ专访咪蒙:网红,病人,潮水的一种方向》原文链:
/fashion/d024.shtml
《咪蒙如何取标题?没想到套路这么深 | 新榜快访》原文链接:http://xudanei./article/785840
「 精彩回顾 」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资讯 | 传媒大咖&| 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xiaozhuli商务合作:
&月薪5万的经纪人如何打电话?这几天呢,有经纪人小伙伴向小编咨询怎么给客户打电话,打电话并不是拿起电话和客户聊天,既然这通电话的最终目的是约见客户、最终签单,当然有必要采用一些电话销售技巧来帮助你更快地与客户沟通。下面例举了几个实用的电话约见技巧,我们来看看吧!让自己处于微笑状态好的开场白可以让对方愿意和经纪人多聊一聊,因此除了「耽误您两分钟」之外,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就变得十分重要,如何想多了解对方的...&来源:商务范(ID:bfaner)精致的交通和住宿头等舱/商务舱可以像这样,用一张看似漫不经心的照片表明一切:香槟和座椅代表候机楼贵宾厅;机票和护照代表你要出门了,顺便可以通过护照秀一下外籍身份(如有)。要点是第一波只发一张,表现自己风轻云淡老司机的一面。精品酒店设计可圈可点又处在黄金地段的精品酒店就是良好的素材之一。从房间拍一张无敌山景/海景/城市景色,就足够体现你下榻酒店的优越性了。像下面这张...&如果票选深圳人最关心的话题,那房价一定能排进前三名,到底一个月要赚多少钱才能在深圳买房?这个问题已经长期占据各大论坛的热门话题,每个版本的专家都在教育你,光靠死工资是不行的,辛辛苦苦打工这些年,挣到的钱都用来帮房东还房贷了。可是到底如何理财,才能存下钱来,让工资跑赢通胀,让收入跑赢房价呢?而且,花光了全副身家砸锅卖铁买了房就一定稳妥了吗?客观的讲,买不买房、房价会不会涨、投资多少到房产是一件因人因...&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话用来形容90后和80后简直再适合不过了。曾几何时,全宇宙都在吐槽80后如何不靠谱,说得80后会毁灭全世界一样,如今90后却已经打败了80后,成为了众矢之的。就拿对就业的态度来说,90后的就业观堪称天理不容,80后都看不下去,何况是70后、60后和50后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咪蒙:加班、打杂、陪酒都一边凉快去!">1  加班?倒班?出差?当然不能有!90后普遍希...&一、内容的一年app死了,内容永生!2016年,创业圈画风突变,昨天还在激辩java和PHP谁更好的技术宅们、还在梦想着成为第二个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产品狗们、还在忽悠着用O2O横扫传统行业的小老板们,一夜之间纷纷投入文化娱乐内容创业的大军。人们要么摇身一变,追随宋喆当上了娱乐经纪,撺掇着少女们打上玻尿酸走进直播间,要么拿起了笔杆子,埋身公众号:“现在我们做内容了,文化人的事儿更适合我。”这种情况的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全部来自于腾讯微信公众号,属第三方自助推荐平台。《听说咪蒙的助理月薪5万,毕业刚两年......》的版权归原作者「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所有,文章言论观点不代表慢钱头条的观点, 慢钱头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需删除可联系QQ:
文章来源:
关注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lanjingcj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最新文章
精品公众号随机推荐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刚参加工作的两三年 怎样理财最合理
刚参加工作的两三年 怎样理财最合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往往缺乏各方面的经验,其中也包括理财经验。这时候的年轻人也处在相对比较缺钱的阶段。这一时期工资收入不高,积蓄不多。衣食住行等生活支出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了。因此,学会理财能够极大地缓解经济上的窘境。下面,妙资金融理财师就针对这一部分年轻人,来谈一谈工作前两年该如果进行理财规划。一、学会记账,做好收支平衡理财师认为,工作前两年是年轻人事业和理财的起步阶段,这时候工资不高,也缺乏积蓄,要想平稳度过窘迫期,控制支出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学会记账,通过分析总结省去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同时,这个阶段还需要加快原始资金的积累。二、强制储蓄,积累资金除了控制支出,强制储蓄同样可以快速积累资金。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支出=收入-储蓄的公示来学习强制储蓄。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聪明的储蓄方式,如十二存单法、零存整取等,这些理财方式最终获得的利息要比存银行活期高出不少。三、控制负债比例,以免负债过多进入职场的前两年,很多年轻人可能开启超前消费模式,喜欢刷信用卡,这样很容易透支且存不下钱,不利于原始资金的积累。理财师提醒各位年轻人,适当的负债虽然有利于资金周转,但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还是要控制负债比例,最好是不要有负债,以免增加个人负担。四、学习如何“钱生钱”投资理财是一辈子的事,越早了解各种投资渠道越有利于将来的财富增值。对没有投资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先从货币基金开始了解,等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尝试配置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互联网理财、债券基金等,这些产品不仅安全稳健,所获得的收益也更高。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可以用少量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看看到底这些理财产品是否适合自己。五、增强个人的工作技能对刚工作两三年的人来说,很多人只能算职场新人,拥有无限的职业发展潜力。如果在这几年中,不断学习知识,并努力提升工作技能,那将来无论是跳槽还是升职加薪,自己都会更有优势,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总之,工作的前三年是非常重要的三年,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学会以上这些理财技巧,将来财富增值的潜力会更大。更多关于理财规划、干货鸭汤的文章,请关注“妙资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深度解读财经热点事件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的相处是感觉不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