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与大学生就业”两者学起来的难度差别有多大?为什么呀!!

当前位置: >>
西安交大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占50分)2003
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考试时间:1 月 19 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 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编号:482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10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什么是机会成本?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比较重视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和运用? 2.如何正确的理解投入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才能消除它的不 经济影响? 3.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特征?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原则是什么? 4.公共产品的产权特征是什么?它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有何影响? 二、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如下图所示,图中是两条需求曲线,其交点 E,根据经济学理论,请你推理论证两 条需求曲线上的 E 点弹性大小。2.生产函数 y = A( x1 + 1) ( x 2 + 1) ,其 α , β &0,求该生产函数下厂商规模生产时扩 张线方程。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 1.在微观经济学中,通常认为只有竞争才是最有效的市场。就我国经济改革的现实评 析竞争市场的特征和优缺点。 2.外部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解决污染有那两种基本的手段? 其主要差别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 50 分) 一、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假定某经济满足 Y=G+I+G,且消费函数为 C=140+0.6Y,投资函数为 I=700-40r, 货币需求为 L=0.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 M/P=500。试求:当政府支出 G 从 800 亿元增 加到 940 亿元时,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 2.假定投资增加 60 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 0.2,求出乘数、收入的变化及其方向,并 求出消费的变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1.简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和区别。 3.何为内在稳定器?并简述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4.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三、论述题(10 分) 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αβ 答案部分 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考试时间:1 月 19 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 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编号:482微观经济学部分(共 10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什么是机会成本?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比较重视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和运用? 答: (1)机会成本的含义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 取的最大收入。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 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 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2)西方经济学比较重视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和运用的原因 ①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 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 避 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②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 发, 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 这些经 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这就是说, 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 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 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 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 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 的使用途径或机会, 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 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 甲种产品时, 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 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 产品的代价, 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一种资源决 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 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 ③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在经济社会中,每一经济人的每 项经济行为(或决策)都要考虑经济利润,即他要根据经济利润的大小来判断未来某个方案 或资源的某种用途是否可取。 而要考虑经济利润就必须涉及到机会成本, 因为经济利润不是 会计利润, 即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的差额, 经济利润是表明经济人的资金投于这一用途所得 的利润,经济利润得大小就涉及到资金投入不同用途之间得比较。 2.如何正确的理解投入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才能消除它的不 经济影响? 答: (1)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的含义 投入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 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在厂商的厂房、 机器设备等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可变投入劳动的增加, 劳动的边际产量一开始是递 增的,但当劳动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产量就会递减,直到出现负数。 (2)正确的理解投入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的不经济影 响。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 而不是从物理学或生物学规律 中推导出来的。 第二, 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适用于至少有一种投 入要素固定不变的生产,而不适用于所有要素都能够调整的情况。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 所有的生产要素,使得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规模收益递增或者不变的状态。 第三,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以生产技术严格不变为假定的, 它不能预测在技术进步条件 下增加单位产出变动要素会使产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所以, 厂商可以进行不断的技术重新 或者引进新技术,从而使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无法出现,或者抵消该规律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四,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变动比例的生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改变变动要素而 改变变动要素与固定要素的比例。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在固定投入得到充分利用后,继续 扩大可变投入量, 单位变动要素只能利用越来越少的固定要素。 固定要素的不变和变动要素 的过多, 使得资源配置比例越来越不合理, 可变要素不能得到有效运用, 于是生产效率降低。 这样, 投入增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或边际产量将随变动投入量增加而先递增, 达到一定点后 递减,甚至成为负值。 第五,在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或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于物质要素的投入确实 发生作用,然而在知识要素上,却不起作用了。以软件产品为例,只要多复制一套软件的成 本不变,不管其销售第一套软件还是销售第 100 万套软件,软件公司总是能从中获取较高 的利润,这就是知识的特殊之处。因为软件的价值主要是由其包含的知识所决定,而当这种 知识“固化”于软件产品时,其投入的边际成本已经是零。 3.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特征?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原则是什么? 答: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 ①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 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例如,购买一台机器并不能直接 提高某个人的效用,而只能是增加生产的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 ②更进一步来看, 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 部分地要取决于消 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 售产品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 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 素的需求又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③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有个特点,就是所谓“共同性” ,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 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这种共同性特点带来一个重要后果, 即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不仅取决 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 (2)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原则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它所使用的生产要素能够给他带来利润最大化。具体说来, 就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等于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即 MRP = MFC 。也就是厂商把雇 佣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 使得这一雇佣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 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产品 MRP) ,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佣量引起的总成本 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 MFC) 。理由是:假如 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 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佣这个劳动单位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 也就意味着继续增 加劳动投入量, 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更多利润, 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 有所增加;反之,假如 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佣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 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佣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佣的劳动量的 MRP = MFC 。 4.公共产品的产权特征是什么?它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有何影响? 答: (1)公共产品的产权特征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的一个概念,通常将不具备消费或使用的竞争性的商品叫 做公共产品。 对于公共产品来说, 任何人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 消费水平,同时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 0。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 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种。 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产权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 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 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2)公共产品的产权特征对其供给的影响 ①从生产的角度而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并无区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 由生产这一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 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是, 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 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消费者可以共同消费既定的数量。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 由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沿纵向加总得到的, 这样,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数量。 ②无法排他的公共物品常有供给不足的现象。 对于无法排他的公共物品, 私人多不愿提 供或充分提供,因此,其产量常低于最大社会福利产量,影响效率。 ③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常有利用不足的现象。 非排他性并不代表所有公共物品都不能排 他,有些公共物品是可以排他的。一种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如果只供付费的人享用,则常会 使利用率偏低,造成浪费而影响效率。 因此,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 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 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 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 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 场是失灵的。政府在做出提供公共物品决策时,常常要运用成本―收益方法。 二、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如下图所示,图中是两条需求曲线,其交点 E,根据经济学理论,请你推理论证两 条需求曲线上的 E 点弹性大小。解: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 = ?dQ P . dP Q dQ1 P 0 . dP1 Q 0需求曲线 D1 上点 E 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E D1 = ? 需求曲线 D2 上点 E 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 E D2 = ? 因为 D1 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 D2 斜率的绝对值, 所以 ?dQ2 P 0 . dP2 Q 0dQ2 dQ .f ? 1 dP2 dP1E D1 p E D2 即需求曲线 D1 上点 E 的需求价格点弹性小于需求曲线 D2 上点 E 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2.生产函数 y = A( x1 + 1) ( x 2 + 1) ,其 α , β &0,求该生产函数下厂商规模生产时扩 张线方程。 解:设 x1 、 x 2 对应的价格分别为: w 和 r 由生产函数 y = A( x1 + 1) ( x 2 + 1)α β α βMPx1 = αA( x1 + 1)α ?1 ( x 2 + 1) βMPx2= β A ( x 1 + 1) α ( x 2 + 1) β ?1αA( x1 + 1)α ?1 ( x 2 + 1) β w w = ,即 = 由 MPx2 r βA( x1 + 1)α ( x 2 + 1) β ?1 rMPx1整理后得: x1 =αr ( x 2 + 1) ?1 βwx1 =αr ( x 2 + 1) ? 1 即为该生产函数下厂商规模生产时扩张线方程。 βw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 1.在微观经济学中,通常认为只有竞争才是最有效的市场。就我国经济改革的现实评 析竞争市场的特征和优缺点。 答: (1)竞争市场的特征 所谓的竞争市场就是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 市场结构。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非常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的特征是: 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 市场上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 他们是既定价格接 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②产品同质。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 任何差别。 ③要素自由流动。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 ④信息充分。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进一步明显,农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 国经济改革要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缩短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 用时间,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 (2)竞争市场的优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从长期 来看, 厂商给社会提供的是尽可能低的价格和尽可能高的产量。 商品价格等于生产商品的平 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因而消费者只需支付最低价格;在长期中不存在经济利润,所有厂商都 运营于平均成本最低点,资源得到最充分配置。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市场结构有以下优点: ①由于完全竞争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根据他们所处的环境不断调整他们的预期和供 需状况, 并对他们的行为不断进行收益上的判断, 因而厂商始终灵活纠正其错误判断而产生 的行为; ②每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是帕累托最优。 竞争性市场中的激励机制同样迫使生产者高 效率地组织生产,否则“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其不能生存下去; ③同样的激励机制将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将这些创新最佳地使用于社会生产活动 中,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①资源配置最优化。 均衡点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等于该产品的 机会成本。 如果出现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情形, 则意味着对产品价值的评价大于该产品的机 会成本,产品生产资源配置不足,反之,如果出现价格低于边际成本的情形,意味着对产品 价值的评价小于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产品生产资源配置过度。 所以, 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 资源配置最优。 ②净社会福利最大化。简单来说,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 味着只要扩大产量就可以增加总收益,就会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减少产量会增加总收益。 在均衡点上,价格、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实现净社会福利最大化。只有在完全竞争市 场中,均衡点达到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净社会福利最大化。 根据竞争市场的优势,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产品市 场竞争率和经济效率为中心,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农业生产, 对农业内部主导产业和主导 产品的生产要素实行合理配置, 并在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 要途径。 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改造传统农 业的必由之路,自然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 (3)竞争市场的缺点 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缺点,这就在于: ①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②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 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 ③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竞争最终也必然引起垄断。 我国的竞争市场同样存在这样的缺点,尤其是农产品市场。当前,全国农产品主产区 对营销的需求远大于销区,因此必须树立营销观念,引导结构调整。与城乡居民乃至国际市 场的需求相比,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存在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 生产者应面向 多层次的市场,改革传统的生产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分 层次、分品种、分级别的多样化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专家同时建议,建立健全农产品的标 准及质量认证服务体系,建立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大力发展中介组织,为 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提供信息和专家顾问服务。 2.外部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解决污染有那两种基本的手段? 其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 (1)经济活动中外部性的产生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由一个共有的变量所引起。A、B 共同享 有的特定变量,可能是双方的效用函数共有的,也可能是双方的成本函数共有的.共有变量 对 A 和 B 都有利,也可能对它们都有害,或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第二,由模糊产 权引起。对于一些供给量相对固定的资源,你使用越多,留给我使用的就越少,在产权(厂 商或个人对某种资源或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一般包括资源或财产的使用权、 收益权和自由转 让的权利)共有的情况下,每一个使用者将从自我满意度出发尽力多使用资源,而较少考虑 共有资源的承受力。第三,市场组织成本所引起的。所谓市场组织成本即是指组织一个新市 场, 并维持其运行所必需的管理成本或费用。 如果市场组织成本超过其所带来的新增收益或 所避免的损失,那么新的市场体系将难以维持。 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 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 而存在 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 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2)解决污染的两种基本手段 根据经济学原理大致上有两种解决环境污染的基本手段: A.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者罚 款;B.按照污染排放量收费,下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 A.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者罚款(限量法) 限量法是有关当局根据其评估, 选择某一污染的程度为指标, 限定厂商的污染程度不得 高于此限量。否则给予重罚。 在图Ⅰ中, MD 是边际损害, VMPS 是边际产品价值, S 是环境污染。 如果有关当局所管制的限量是满足 MD = VMPS 时,则此限量的政策是一个很好的政 策, 可是, 此种政策却往往无法达到 MD = VMPS 的最佳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 如图Ⅰ所示, 当 S = S e 时, VMPS = MD 为最佳状况,也是有关当局所欲限量的目标,但即使当局可以 确切评估 MD 的情况, 往往对制造污染厂商的 VMPS 无法充分掌握, 必须根据这些污染的厂 商提供 VMPS 的资料,而这些制造污染的厂商为了本身的利益,往往提供假的资料,并且有 提高 VMPS 的倾向, 如图Ⅰ VMP S 所示, 此时, 有关当局会根据这些资料而限量在 S = S1 下'(Q VMP S = MD ) ,但此 S1 & S e ,不是真正的最佳状况,可是对厂商而言, S1 的产量利'润会比 S e 的产量利润大,这是厂商高报 VMPS 的主要原因。 $ VMPsVMPS'MD o 图Ⅰ S Se S1 限量法容易造成厂商虚报更高的 VMPS限量法往往使制造污染的厂商高报 VMPS ,结果社会无法满足经济效益。 B.按照污染排放量收费 有关当局为了控制环境污染, 往往对制造环境污染的厂商收取费用, 以减少这些厂商滥 造污染的现象,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的 MD 与 VMPS 无法确切地划出,因此,我们无法精确 地找出 MD = VMPS ,有关当局只得利用试验的方法,直到试验 MD = VMPS 条件为止,其 方式如下: $ f2 fe f1 o Sz Se VMPs S1 S D $ MD C G A S Bo S2 Se S1 图Ⅱ 收费法与环境污染①设每单位的污染收取费用为 f 1 ,如图Ⅱ所示,此时制造污染的厂商会生产在污染程 度为 S1 的产量,以确保其最大利润。 ②在污染程度为 S1 时,测度污染所造成的边际损害 MD ,如图Ⅱ,设为 S1 B 。 ③假如 S1 B & f 1 ,表示 MD & VMPS ,此时,有关当局应再提高其污染的单位费用, 设为 f 2 。 ④在单位费用为 f 2 下,厂商会制造 S 2 的污染程度,而在 S 2 下,再测度污染所造成的 边际损害,设为 S 2 D ,且 S 2 D & f 2 。 ⑤因为 S 2 D & f 2 ,表示 VMPS & MD ,此时,当局应该再把单位污染费用降低直到MD = VMPS 为止,设为 f e ,此时污染程度为 S e ,且 f e = S e G 。这种收取费用以控制污染的方法,其主要的好处是,不需要知道厂商的 VMPS ,而只要测度 MD 的大小即可。 (3)两种基本手段的主要差别 如图Ⅲ所示。假设有两个制造污染的厂商 A 与 B ,由于每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不尽相同, 故两厂商 VMPS 也不会相同, 而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 VMPS 应等于 A 厂商及 B 厂商 其VMPS 线的水平加总。$ $ $VMPSAVMPSBVMPSA + VMPSB(水平加总)fe SO SO o S2 o S1 图Ⅲ在多厂商下,收费法比限量法更佳SMD Se=S1+S2So设∑ VMP表示 A 厂商与 B 厂商的水平加总,因此,当 MD =A B∑ VMPS时,社会可达到最佳状态此时 VMPS = VMPS = MD =∑VMPS,换言之,有关当局只要采取每单位的污染费用为 f e ,即可满足上述最优境界的条件,此时, A 厂商的污染程度为 S1 ,而 B 厂 商的污染程度为 S 2 ,社会总污染程度 S e = S1 + S 2 。但若采用限量法时,由于 S1 ≠ S 2 ,因 此,不存在某一指标可使 A 厂商在 S1 生产而 B 厂商在 S 2 生产, 因此限量法是无法达到此最 佳状况,因此,在多厂商下,管制环境污染的策略,收费法优于限量法。 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并对超标者罚款这种方法有效一些, 关键在于这个标准很难确定, 不 可能对所有污染企业制定同一个标准。 按照污染排放量收费应该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了, 企 业会自己比较排放污染的成本与收益来使得排放的污染量对社会最优。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 50 分) 一、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假定某经济满足 Y=G+I+G,且消费函数为 C=140+0.6Y,投资函数为 I=700-40r, 货币需求为 L=0.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 M/P=500。试求:当政府支出 G 从 800 亿元 增加到 940 亿元时,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 解:政府支出 G 为 800 亿元时,Y = C + I + G = 140 + 0.6Y + 700 ? 40r + 800 IS 曲线方程: Y = 4100 ? 100 r M =L P 500 = 0.5Y ? 62.5r LM 曲线方程: Y = 1000 + 125r 4100 ? 100r = 1000 + 125r 124 此时的均衡利率为: r = 9投资为: I 1 = 700 ? 40r = 700 ? 40 ×124 亿元。 9当政府支出 G 从 800 亿元增加到 940 亿元时,Y = 4450 ? 100r Y = 1000 + 125r均衡利率为: r =46 3此时的投资为: I 2 = 700 ? 40r = 700 ? 40 ×46 138 亿元, = 700 ? 40 × 3 9 138 ? 124 560 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的数量为: I 1 ? I 2 = 40 × ( )= ≈ 62.2 9 9亿元。 2.假定投资增加 60 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 0.2,求出乘数、收入的变化及其方向,并 求出消费的变化。 解:因为边际储蓄倾向为 0.2, 所以,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投资乘数为: k =1 =5 0.2投资增加 60 亿元时,收入是增加的, 收入增加的数量为: ΔY = ΔI × k = 60 × 5 = 300 此时,消费也是增加的, 消费增加的数量为: ΔC = ΔY × 0.8 = 300 × 0.8 = 240 。 二、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1.简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 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 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 GNP 和美国的 GDP。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 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范围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为计 算范围的。只要是我国公民,不论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经济活动都要计入本国的国民生 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则是以国土为计算范围,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只要其经济活 动在该国领土范围内,那么他的经济活动就应该计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两者的数值通常不同。国民生产总值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要素净收入。 后者系本国常住居民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后的差额,如果这个差额为正值,则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如为负值,则国内生 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 (3)两者的统计性不同。在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是最主要的 指标。目前,在经济分析、国际比较中,比较通行的也是使用“国内生产总值” 。因为这个 指标对于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运行状况,更有意义。而且,在经济全 球化、人员跨国流动成为家常便饭的情况下, “国民”的生产总值统计难度越来越大;而“国 内”的生产总值的统计性高得多。 2.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和区别。 答:乘数原理指出:当投资额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会大于投资的增加额;国民 收入增加额与投资增加额之比,就是投资乘数,它表示投资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加速 原理认为,当国民收入增国时,投资的增加远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换言之,当国民收入增 长时,投资是加速增长的;投资增加额与国民收入增加额之比,称为资本―产出比,又称为 加速数,它表示在社会没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 (1)两者的联系 ①乘数、加速原理源自西方经济学,是说明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两个理论,乘 数原理说明投资变化如何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 而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致投资的 变化。 ②两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萨缪尔逊对这种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作了较为系统 的说明,他提出的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方程式为 Yt=Ca+bYt-1+Ia+a(Ct―Ct-1)。 ③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 来“解释”经济的周期 性波动。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 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 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 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 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 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 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 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 投资状况的稍 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 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 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 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2)两者的区别 ①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 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 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 资发生巨大变动。 ②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不同。投资乘数大小与投资增加额中用于购买投资品和消费的份 额有关,投资增加额中用于消费的份额越多,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就相反;投资减少时, 投资乘数在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 经济收缩的幅度大于投资减少的幅度。 政府投资对经济的 扩张作用可以借助于投资乘数来测定。 由于投资有乘数效应, 投资增加能引起经济以数倍于 投资的数额增长,因此,当经济发展速度成为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时,各级政府有强烈的投 资冲动,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导致政府投资膨胀。 而加速数的大小与资本产出比有关,资本产出比越高,加速数越大;国民收入减少时, 加速数在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投资加速减少。 3.何为内在稳定器?并简述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 (1)内在稳定器的含义 内在稳定器又称为“自动稳定器” ,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 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 例如, 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 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 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 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 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 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 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 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2)内在稳定器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器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 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 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 ②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 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 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 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 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 进 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 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 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 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 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 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 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内在稳定器 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 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 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4.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答: (1)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认为,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 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 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反之,当利率 极低, 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 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 会跌落, 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 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 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 在此情况下,货币投机需求无限,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 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 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此时采取 扩张性政策,不能降低利率,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极为有效。凯恩斯 认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情况就是如此。但在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 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2)如图所示,当利率降到一定程度 r0 时,LM 曲线呈水平状态,这就是“流动性陷 阱” ,此时,不管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大可能使利率再下降。货币政策无效,而财 。 政政策极为有效,能使 IS 右移至 IS ′ ,利率保持不变,不产生“挤出效应”图 三、论述题(10 分)流动性陷阱 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答: 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货 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看法是多种多样、存在着分歧的。但是,在反通货 膨胀和对通货膨胀采取的对策方面, 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基本上一致的, 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 (1)紧缩性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 之和总供给相适应, 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 按照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分析 和有效需求原理,真正的通货膨胀只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才能产生。 要消除通货膨胀,国家要压缩总需求,采取紧缩性政策。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和支出两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 减少支出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会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从而会消除通货膨胀缺口,阻止一般 物价水平的上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要大于财政支出而出现财政盈余,财政盈 余应该冻结起来备用,如果花出去会扩大总需求,同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矛盾。 ②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 涨。要消除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银行储备金,从而 减少银行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压缩信贷规模和数量,压低收入水平、投资水平和物价水 平。主要有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购买政府债券的人用商业银行的支票 来支付所购买的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 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利息率。 第二,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率是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 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 高贷款利率。 第三,提高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或储备率) ,会使商业银行储备金 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不得不用活期存款来偿付。这就减少了货币 供应量。 (2)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 膨胀,为了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措施。 ①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这是从 6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货膨胀时 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的标准。即确定一个工资和物价增长的客观标准,并用课税 作为手段来实施与推行,遵守者可有减税奖励,违犯者要有增税惩罚。 第二,公布“工资―物价指导线” 。政府通过强制的说服或施加压力,使企业和工会自 愿限制工资与物价的增长幅度。 第三,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时,政府宣布在一定时期对工资 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的冻结。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 得生产要素市场的工资刚性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刚性, 推动着工资与物价交替上升, 导致结构 性通货膨胀。然而,从西方各国实际看,收入政策实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②收入指数化。在控制工资和物价上涨方面,收入政策有一定作用,但是,无法克服通 货膨胀过程中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货币学派提出了收入指数 化的政策措施。 收入指数化的主要内容是:把工资和薪金、储蓄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 保险金和各种社会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 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 指数直接挂钩, 即对各种名义收入实行指数化, 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随时得到调整, 以抵消物价波动时对各种实际收入的影响。 从某些国家的实践看,收入指数化政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收入指数化的作用 是有限的,官方编制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压低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编制指数与按其调节收 入有一定时间间隔,往往工资调整滞后于物价上涨。 (3)对外经济管理。在国际盈亏条件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时,往往会诱发或加剧国内 通货膨胀。在反通货膨胀过程中,正确运用对外经济管理政策,如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等政 策,来改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也是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之一。 实行浮动汇率制, 政府可以根据国际贸易情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变化, 调整本国货币与外 币的比价(汇率) 。在本国货币贬值和外币升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要降低,进 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要提高,这样,就会刺激国外需求和本国出口,抑制国内需求 和出口,终将通过贸易顺差的增加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汇率变动、抑 制国内需求、增加进口供给,对通货膨胀必然有制约作用。 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并存的情况下, 汇率政策作用受到限制, 必须采用适当的 对外贸易政策对付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①调整进口产品的关税,阻止通货膨胀国际扩散 和传递;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出口管理,减少国内急需产品出口,限制日用消费品出 口;③引进外资,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结合起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加换汇能力和增加 有效供给。 (4)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 70 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 影响,提出与分析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 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看来,从长期 看,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供给管理政策除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外,还有人力政策的和经济增长政策。 ①人力政策。这是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又称就业政策,目的在于改 善劳动力市场结构,减少失业。 人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 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 人才的战略, 建立一套科学的、 高效的人才建设的模式和策略, 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 开发、 智力投资的计划和规定。美国最先实施人力政策,对于人的有效培养、合理使用、充分发挥 人的能力来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经济增长政策。从长远看,决定社会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 此, 提高和增强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 就成为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增加既是重要的因素又是关键,对经济 增长有重大推动作用。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的途径有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与吸引移民等。相 对于劳动力数量而言,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尤为重要,主要办法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第二,资本积累。资本不断增加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率,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 产业, 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 储蓄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应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鼓励储蓄。 第三,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技术进步的政 策措施有:国家对全国的科技发展进行规划与协调,对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直接投资,采取鼓 励科技发展的措施,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等等。 第四,计划与平衡增长。现代经济商品化、社会化要求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 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经济计划, 来协调各产业部门顺利发展, 平衡增长。各国都制定了经济增长的短期、中期与长期计划,并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现, 称为政策性计划。其中法国的计划是比较典型和成功的。 总之,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运用一种经济政策。要 注意各种经济政策的配合与协调,同时,还必须运用各种行政的、政治的、法律的和教育的 手段来配合与保证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实施。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