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上海 一带一路名品展”名品展进行更多了解,可以去哪里看到资料?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7次下载&&|&&总93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40积分
0人评价92页
0人评价93页
0人评价94页
0人评价39页
0人评价3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40积分一带一路论坛实录_网易财经
一带一路论坛实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5大会论坛三:“”新经济图景主持人:尊敬的各位经济学家,各位来宾,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出席2015网易经济学家夏季论坛的年会现场。本次我们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经济的新风口。从去年以来关于风口与猪的话题大家已经提及很多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特别关心的。所以我们将会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同台对话中国与世界经济。经过今天一上午的讨论,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经非常有收获,下午我们这一场分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新经济图景。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主持人杨曦,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为大家主持本场的论坛。“一带一路”现在已经是国内最热的一个经济词汇之一了,2013年的9月份和10月份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战略构想。随之以后“一带一路”的概念在我们的身边迅速的热了起来,“一带一路”到底能够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将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我想这是我们今天每一位朋友们都特别想知道的,我们将会通过下午不长的时间与在座的各位来宾共同进行探讨,努力为大家奉献出更多的真知灼见,为大家引领智慧,脑洞打开。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参与本场讨论的各位嘉宾,他们是: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庄聪生商务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国别主席兼南南政策处处长Niels Knudsen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在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对光临本次论坛的所有朋友进行逐一的介绍,一并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感谢和欢迎。谢谢大家!首先有请全国工商联原专职副主席庄聪生为我们做主席演讲,有请庄主席。庄聪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科学研判全球局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我国各类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涉及50几个国家,生产总值21万美金,约占全球的29%。经济互补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全国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为了全面了解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数量和投资在逐年增大,占比持续提升,成为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新增境外投资的企业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的地方企业,占到了94%,其中金融类对外投资450亿美元,占总额的43.8%,同比增长36.8%。涌现了以华为公司、联想集团、万达集团、吉林集团、复星集团、百度公司、集团、腾讯公司、三一重工集团等一批优秀的企业代表,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国民营企业前些年在“一带一路”投资发展的主要模式上有这么几种。一是在境外建立工业园区,抱团走出去,比如说浙江的华力集团、江苏的红豆集团等都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园区,吸引国内的企业入园,集保税区、物流仓储区和商业生活区为一体。二是获取境外矿产等能源,延伸产业链。新疆广汇集团利用地缘优势在中亚一些国家投资油气项目,建设输气管道,将开采的天然气和石油输送到国内使用。三是在“一带一路”的一些国家获取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优质品牌和营销网络等要素,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在境外投资设厂,实现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比如说福建的玻璃集团、河北的长城汽车等等,都在境外国家投资建厂,大大节省投资成本。五是承接对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建立商贸城,带动产品、技术走出去。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150多家。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取得成功,一是要有跨国战略思维。二是要依靠技术品牌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培育国际经营人才,包括培养和用好投资国的人才。四是要提高风险意识,健全防护机制。五是要实施本土化战略,尊重投资和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和市场规则。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增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是自发的、零散的、单打独斗的走出去比较突出,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这么一些问题:第一,政策体系目前还不完备。很的企业普遍反映首先是存在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同一个项目仍需要向两个部门备案和申请核准。其次是有的政策规定了之后,敏感行业、敏感国家实行备案制,取消了征求驻外使领馆意见的规定,但仍在执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办法中的规定,也就是说不低于500万美元的境外建设工程。三是存在一些政策障碍。一些企业收购的国外金融保险企业,因政策障碍致使获取的成本资金不能回国投资。四是有一些政策操作性还不强。虽然我们国家与一些国家签署了双边税收协议,但是企业在部分国家难以获得缴税凭证,地方税务部门不能甄别,致使有些企业难以享受到税收抵免。再有就是在境外获取的棉花、蔗糖等各种资源受配额的限制,不能运回国内。第二,企业普遍反映目前的金融服务比较欠缺。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依靠大部分都是自有的资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少,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瓶颈。首先从政策性的银行获得贷款比较难。二是融资的成本比较贵,企业在国内银行实际贷款成本一般都在10%以上,而国外相对比较低。所以,竞争在资本方面就处于劣势。再就是融资的渠道比较少,我们国内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比较少,覆盖面小,而且能力有限。再加上国内金融监管制度的限制,定境外投资保险覆盖面小,保费高。不少企业反映国内政策性保险机构存在费用高、投保难、境外服务能力滞后等问题。尽管我国使领馆在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受体制机制和人员配备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知识产权、风险评估都中介机构国际化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走不出去。境外各种风险难以防范。我们在调研当中很多企业反映在国外投资所耗费的经历要比国内高得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一个是政策风险。由于企业实力相对有限,他们走出去的一些国家很多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国家是政局不稳,有一些个别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企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大。二是法律风险。一些国家的法律环境很差,社会意识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三是汇率和外汇管制风险。比如说国际油价暴跌,直接影响了一些在西亚、中亚投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他们的投资收益。四是文化风俗方面的影响。有些企业将国内的做法直接套用到目标市场,受到了一些挫折。所以一些企业反映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果这些企业在民族文化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合作方有契合点生意就比较好做,反之投资经营的风险就比较大。中央做出“一带一路”战略应该说现在使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等矛盾逐渐的突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尤其是目前民营企业在国内普遍面临着产品市场饱和、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高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总体上正处在规模扩张式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当前结构失衡、效益低下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随着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新突破,商品、劳务、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各种创新要素更具开放性和流动性,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自身能力显得更为紧迫。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所以,我们认为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在创新政策支撑、体制体制和服务保障上要多做一些文章。我们通过调研也是建议:一是要抓好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形成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合力。要加快推进对“一带一路”战略装备制造合作,做好投资工作的落实。出台支持企业的政策,修订和完善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一些政策。二是要加强财政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境外工业园,获取稀缺资源。民营企业建立境外工业园区有利于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防范和规避风险。有利于带动国内装备和产能走出去,有利于投资的深度融合,解决就业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应在国家层面制定财政、金融、保险、外交、商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险,外汇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布局,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政策性、保险机构的作用,采取降低费率、扩大覆盖面,创新保险产品、提升理赔效益等措施。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保险支持力度。四是要提高商务外事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驻外使领馆应当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沟通机制,经常参加一些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对民营企业发出的一些函件,应当及时的给予帮助解决。五是要进一步支持中介机构走出去,发挥工商联等商协会的作用,让我们的民营企业更好的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主持人:非常感谢,谢谢庄主席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庄主席为我们总结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机遇和挑战,这倒是让在底下定听的我一下子脑洞打开,我们现在提出去的走出去很多都是制造业的走出去,包括取得一些国家的资源,这往往成为别人诟病的对象。想一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很多跨国的大型公关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行等等,都是随着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中国的,这也对我国的服务业走出去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有更多的机遇。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全方位的对于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有人曾经把“一带一路”作比,说它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次一波开放的浪潮。第二次是入世,第三次有可能成为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引领改革开放的一波浪潮,“一带一路”将会成为这样一个起点。下面为大家邀请上商务部原副部长龙永图先生,龙先生也是中国入世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为我们做主题演讲。龙永图:关于“一带一路”的技术路线在整个世界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对中国来讲是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一些企业走出去,或者是在国外建几条铁路、公路,建一些产业园区。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理解“一带一路”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话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在全国凝聚我们的力量,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使全世界对我们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所以,我想从两个层面上来讲一讲我理解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觉得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全世界建立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总的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抓手。今年3月底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我认为这个大的战略目标的提出意义重大,可以说在当今国际交往和合作当中,不敢是从理念上还是观念上都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我们中国在入世的时候,我们取得了一个重大的理念上的突破,就是我们抛弃了长期信奉的你死我活的这样一个斗争哲学。我们双赢的理念,最终结束了15年的中国入世的谈判,而且继续以双赢的理念指导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而使我们在国际合作当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双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局部的,在整个双赢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缺乏一种长期的制度性的和战略性的安排。而命运共同体这样理念的提出,是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全直接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个格局,就是从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而且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而是要发展到政治上、安全上、外交上。可以说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在国际交往和外交事务方面的一次重大革命,也可以说是我们当年提出的双赢战略的升级版。它将会使双赢的战略长期化、制度化、全面化,应该说这对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将会有重大的历史性的意义。但是实现世界的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一点一滴长期努力,希望我们做一些既务实,又有战略前瞻性的措施,而“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一个实现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措施,建立起中国的抓手。“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覆盖全世界60%以上人口,而且是在全世界比较贫穷的地区所建立的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合作,会逐步的赢得全世界的支持,应该说这是我们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所以,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第一个它是实现建立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第二,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为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一个更加好的外部环境,使中国的崛起赢得世界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是中国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而且会使全世界的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应该说当前世界最大的事情就是关于中国的崛起,对全世界、对中国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让全世界都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即中国的崛起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世界。大家可以回顾中国的入世当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中国入世大范围的开放市场,降低的许多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品类,从而使得全球市场的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因为中国入世了而降低了。特别是由于中国的产品主要是那些价廉物美的产品,所以价格的降低使得全世界的中低收入群体最需要的产品大大降低了价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广泛的一次扶贫的行动。它使得世界上几亿人口,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群体,直接从中国价格的降低上取得了好处,得到了实惠,也使长期困扰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更大的空间。过去很少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全球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这样一个对外开放大的战略,确实惠及了全世界的老百姓,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增长。应该说中国入世这样一个新的对外开放的战略,是有利于全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中国首先提倡的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由于沿线的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说聚集着全世界最多的中低收入的人群,而且这些地方是全世界最封闭的地区。所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通过大规模的建立基础设施、建立产业园区,实施贸易的便利化等等,将会使全世界相当一批的贫穷国家从被全球化、边缘化的地位当中拉回到全球发展的主流,从而为全面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中国提倡“一带一路”的战略不仅仅是要使中国成为这样一个战略的担当者、贡献者,而且它将会再一次证明中国的发展会惠及人类的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使全世界再一次看到我们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全世界。“一带一路”的战略就是让全世界,特别是沿“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分享中国30多年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带一路”的战略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是它服务于中国提出的迈向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二是它将会用这一次的事实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世界,从而使得大家增强对中国发展和崛起的理解,赢得支持和尊重。这一点对全世界来讲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今天。所以,我们确实要举全国之力 &,和全世界所有愿意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紧密的合作,共建共商,使得“一带一路”的战略能够得以成功。谢谢大家!主持人:非常感谢龙秘书长。在龙部长的演讲过程当中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很多,同时我们也从这样的国际交往当中学习到了很多。“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过程,将进一步促进我们改革开放的全面进程,促使中国更加广泛的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因为我们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在“一带一路”的整个路线上,有65个国家,93个重要的节点或者是港口城市,这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都将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下面有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卢教授。卢锋:非常感谢网易的邀请,刚才庄主席、龙部长的演讲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这周在外面调研,后来主办方提示我最好准备一个PPT。我后来就按照这个意思,因为在外面调研,所以也来不及细致的准备,有很多英文的资料也没有来得及翻译,内容也准备的太多。标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其中一个副标题是美国也有一个类似的发展区域战略,叫“新丝绸之路倡议”做一个比较。前面三个问题我把标题和思路向大家稍微做一点介绍和分享,我想着重的利用10分钟时间讲一个跟美国新丝绸之路的比较,也正好呼应了一下刚才龙部长讲到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实际上是中国倡导的要建立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这样一个重大的举措。全球,当然美国是围绕着过去的大国关系,美国由于从竞争的角度对亚投行的成功,对“一带一路”更多的是从消极的博弈角度来解读。就这个问题我们正在做一点研究,我们就觉得实际上美国也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实施和推行所谓新丝绸之路战略。这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当然会有一些比较,甚至有一些竞争的因素,但客观上也存在合作的交集。我想利用今天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中美即便是在“一带一路”的问题上,实际上也存在合作的选项。我想按照这个思路来介绍。四个内容,首先亚投行的冲击实际上折射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为什么亚投行能有这么大的影响,美国的权威人士有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有“一带一路”的背景在这。“一带一路”到底是怎么回事?3月底国家三部委,受国务院委托发布的远景和行动规划中已经做了全面的阐述。什么叫“一带”,什么叫“一路”,我想文件讲的很清楚了,甚至网络上也对此做了很好的表述。它的基本的理念和方针,包括六大经济走廊,张高丽副总理主持的会议上都做了一些具体的部署。“一带一路”推行的时间我个人理解是从习近平主席就任主席第一次重大的外事活动以来,他就提出了我个人理解的“一带一路”的核心思想。到9、10月份访问中亚和东南亚的时候,就把这样一个思想给予了一个明确的概念。中间有很多的事情,我们研究小组也是在动态的梳理这件事,一直到上个月29号签署了亚投行的章程,也就是它的协议,并且我们推荐了中方的行长候选人。实际上2年的时间,中国倡导的这样一个战后最大的国际发展的行动规划就应该全面的铺开了,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所以,刚才龙部长给了它一个很高的评价,我是完全同意的。“一带一路”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经济外交的新战略,第二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战略,第三重是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战略。为什么中国做这件事情能够登高一呼,获得大家普遍的响应,我想这是因为中国背后有一些特殊的条件。我的概括是中国在生产能力上,还有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和中国创造。从开放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储蓄,我们有大规模的国民储蓄。最后归结到我要讲的“一带一路”尽管很宏伟,尽管初步的成效非常的彰显,但是稍做思考就理解这里面存在重大的风险和困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困难的焦点就是怎么处理大国的关系。怎么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棘手的问题。美国从竞争的角度,他对亚投行、“一带一路”还是从博弈竞争的角度考虑比较多,所以一般的理解“一带一路”是中国跟美国在较劲。实际上美国在中亚和南亚战略上,甚至比我们更早的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样一个战略。比较一下,中国的“一带一路”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它们既有竞争的因素,也有合作互补的因素。美国新丝绸之路倡议了几年,他的内容和成绩跟中国“一带一路”进行比较,最后我提出一个观点,中美即便在这一个领域,大家都认为是竞争的领域,也是应该选择合作这个选项。美国的新丝路战略是在2011年由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提出来的。她说美国对中亚国家,特别是阿富汗以及其他中亚国家和南亚国家今后所有的经济外交战略,都要用新丝路倡议这样一个概念去表述它。也就是说实际上2001年美国就明确的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战略,甚至这个名词的提出比我们还要早一段时间。主要的抓手,实施这个战略了抓手主要是通过亚投行。亚投行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开始实施一个规划,这个规划叫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中亚和南亚地区进行一些经济协调、开发、合作的工作。美国到2011年以后通过双边关系也投资了这一区域的一些具体规划,但主要是通过亚投行来实施他的规划。做了不少的工作,包括阿富汗的第一条铁路,很短,只有76公里。总的来讲,2001年到2010年,这个项目一共投资了150亿,这些项目有的完成了,有的还是实施的阶段。可见他很重视。到2011年以后他就制定了下一个十年规划,98%的项目都是集中在交通和能源这样一个领域,七成以上预计是在十年的后半期。美国国务卿助理对这一个项目,有大量的资料说明美国政府对这样一个战略,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期待,也给了很多的具体的指导性的意见。新十年的规划主要有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一个是贸易的扩张,一个是增加竞争力,下面有七、八个优先的领域,98%都是在基础设施,主要是在交通和能源这两个领域。针对美国的新丝都基金我们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跟这些国家由于地缘的因素,以及中国友好的经济外交的传统的战略一直很活跃,特别是到新世纪以后,这样一个互补性的合作就更加多了。比如说跟巴基斯坦的合作,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我们从资料中找到了一些案例,可见进入新世纪以后,即便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带一路”战略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我们跟这些国家的合作也已经非常的广泛和非常的活跃了。“一带一路”战略2年多以前提出以后,实际上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合作空前活跃。我们收集了几个国家合作的规模的数据,即便在最近2年我们跟这些国家公开报道的合作数据至少不少于接近850亿美元。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搞了十年才有150亿美元,所以我前面讲为什么中国能做成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我们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储蓄量,国内需要消耗绝大部分,但是有相当的比例,有3—5个百分点的比例,也就是好几千亿美元需要到国外配置。我们过去配置的是国外的金融资产,像美国的国债,今后我们要转移。这次是大规模的介入的情况。比较一下这两个战略,有几个结论:第一,两个国家都有跟这些国家合作发展的传统,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缘条件,由于我们经济的互补性,所以我们跟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介入的程度是美国没办法相比的。第二,美国甚至比中国还更早的在形式上制定了新丝路倡议的战略,但是中国整个的战略实施的性、广泛性、深入性以及它的影响的程度也是美国没法比的。第三,中国在过去更多是通过一种“硬件”的合作,基础设施的建造,包括重要产能的合作这样一些方式来合作,今后中国会更多的是制度性的合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政策的沟通,过去美国在软件方面、制度的协同方面、创造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制度的推进方面,应该说还是有他的一些擅长的地方和特点。第四,美国主要是通过区域多边合作的框架来实施他的目标,中国过去主要是双边的,今后有了投行以后可以更多的通过亚投行这样一个区域的机构来实施我们战略。第五,中国重视的程度是美国根本没有办法比较的。我的助手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过去的2年中,中国的元首习近平主席和美国的总统奥巴马总统,他们两个到这一个区域上访问的次数和时间,中国领导人至少访问了4次,奥巴马仅仅访问了1次。中国领导人访问的时间算起来应该有十几天,可能有好几百个小时,奥巴马只有4个小时。所以结论就是中美新丝路战略具有深刻的差异,中国的总体战略应该更有效,但是二者实际上是存在一种互补性的和一种合作的选项。中美两国其实有可能探讨“一带一路”跟新丝路倡议战略进行合作的,如果把这样一种合作的议程纳入到中美合作的整体的框架中,变成中美经济对话的一个常态性的务实合作的项目,我想对于区域的发展,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更加平顺的实施,甚至对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的这样一个关系,我想都是一件积极有益的事情。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卢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在国内“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概念已经很火热了,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为“一带一路”做了哪些准备,是否有一些别的看法,下面有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国别主任兼南南政策处处长Niels Knudsen来为我们做主题演讲。Niels Knudsen:主持人:谢谢Niels Knudsen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我们也期待着和联合国等各个国际组织充分的合作,共同实现各个国家,包括各个经济体,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直到责任共同体这样一个演化和转变。同时,今年9月份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也将会应邀访美,并且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在今年的9月有更多的多边和双边的合作成功,逐渐的被展现出来。下面将会进入大家非常期待的圆桌对话阶段,我们将会继续为大家邀请上参与圆桌对话的各位嘉宾,再次为大家请出:商务部原副部长龙永图先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先生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先生。有请各位,谢谢各位嘉宾!我们希望在简短的时间内向大家贡献更多的内容,贡献更多的干货。请台上的嘉宾依次回答一下共答问题,就是大家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从国家最高层面提出以来到目前的运行和进展情况。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做的,做的非常好的,有哪些是低于预期,我们值得改变的。龙永图:应该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以后,由于它是一个大的国家战略,中国的省市也好,很多企业也好,都表现出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我觉得现在要让这样一个大家的积极性转化成真正的有效参与的行动上来,还应该特别关注一些问题。一个是“一带一路”战略,像习近平主席讲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沿线所有国家的合唱。也就是说,我们参与“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定要遵循一种和其他国家发展战略相联系、相衔接的这样一个进程,就是要特别关注其他国家提出了什么样的战略。最近李克强总理去欧洲访问,与欧洲新的投资计划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要特别关注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提出的新的战略构想,比如说印度尼西亚的总统提出的建设一个新的海洋国家的战略,提出建立24个新的港口,而且要打造一个最大的人口岛,成为整个南海地区大的物流中心。比如说印度和一些国家提出印度洋的合作战略,提出了恢复印度历史上的香料之路这样的战略。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关注这样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提出的战略,比如说中亚一些国家和俄罗斯他们几个国家提出来欧亚经济联盟。如果把我们“一带一路”战略和这些沿线国家提出的战略有效的衔接起来,那么就会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面,而不是我们中国一家独奏,这一点特别的重要。虽然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大的战略,但它更重要的是全球区域合作的大战略,这一点应该非常明确的让大家看到,这样才能使得“一带一路”的战略真正变成一个国际合作的共同行动,而不是中国一厢情愿的来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主持人:谢谢龙部长,我们把掌声送给龙部长,感谢龙部长做出的提示。在很长时间西方经济扩张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发展中的地区和国家,他们就扮演着推门就进的角色,无疑给大家造成了一些非常不好的影响和回忆。这无疑是我们在“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避免的。卢教授,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哪些好,哪些还不足。谢谢!卢锋:总的来讲,“一带一路”刚才我也简单的梳理了一下,从过去2年多这个思想的提出到概念的明晰,然后到具体的一些架构的设计和展开。我觉得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平顺的,甚至说它成效的彰显还是超出了原来的预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我刚才在发言当中讲到,这么大的一个战略,中国倡导,国际很多国家呼应的,这样一个战后最大的合作的战略建设规划,在2年内就有这样一个格局,我觉得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第二,亚投行这样的一些机构的设置,这个在危机的前几年也是很难想象的。总的来讲,中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一些磨合,或者甚至有一些博弈,但是总的来讲还是在非常顺利的推进,6月29号我们签署了亚投行的协议。第三,驻华的代表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总的理念、方针和未来发展前景比较乐观的积极的探讨。我在有关的分析报告中也讲到,这件事情中国做起来困难、风险和矛盾会很大,因为它代表的是变化格局中一个新兴国家的实际影响力、引领能力。尽管本质上是善意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但是它代表了一种利益格局的演变,它会形成很多困难。越是你做的好,越是做的成效彰显,可能它反而会激发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看到的矛盾。从大的格局来讲,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大,我写的一篇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大象很难藏在树的后面,你很难再藏起来了,很难再低调了。我觉得这是有困难的,倒不是说哪做的不好。在具体的项目层面,永远会有很多的争议,设计上的不同意见,甚至产生一些没有预期到的问题。我们看到财经报道和国际新闻,包括我看到的报道,比如说新疆铁路线的设计,据说巴基斯坦就有不同方案的争论。我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正在稳步的推进,我们的战略是正确,最后会使得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平顺的走下去,取得预期的成效。主持人:下面请出的是张所长。张宇燕:“一带一路”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切入。第一个层面是物质层面。主要涉及到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一些产能合作等等。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层面。涉及到自贸区的谈判,双边和多边的投资协定等等,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的谈判等等。这里面也涉及到国家间制度、规则、规章的政策协调问题。第三个层面是货币层面。货币金融,涉及到货币合作,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亚投行的创立,包括如何更好的利用金砖银行或者叫新发展银行等等,实际上是要互利合作。第四个层面是价值理念。关于大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理解,甚至有一些误解,怎么来处理这些问题。从这四个层面来看待“一带一路”,我觉得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物质层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大的项目,比如说中巴走廊,400多亿,很多协议已经都签了。在制度层面,我们看到的最新的,不是直接和“一带一路”有关,但是看到一些很好的非常积极的和“一带一路”相关的进展。比如说中国和韩国签订了自贸区FTA,和澳大利亚也签署了。像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也在推进,我觉得还有其他一些制度方面的进展,这都是可喜的。在货币层面也有,刚才谈到亚投行的问题,这是一个中国外交非常重要可圈可点的事件。从理念层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说明了“一带一路”的意义、价值。总体来讲,进展都有,但是我觉得不平衡。有的可能进展的快一点,明显一点,有的相对的慢一点。比如说前一阶段我们在宣传宣讲“一带一路”的意义,它的价值重要性这方面,我觉得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物质层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觉得在货币金融合作这方面可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特别是要在制度建设上,制度的协调,双边多边的谈判,这里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障碍。不同的国家国内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包括监管、政策等等差异都非常大,怎么消除这些障碍。我也特别同意龙部长刚才讲到的对接问题,对接问题这几个层面我觉得都有,不同的国家在需求和供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对接。我觉得这关系到“一带一路”最终的效果。主持人:下面请出的是中银国际的曹远征曹老师。您作为一个银行机构的经济学家,您是怎么样看待“一带一路”目前的实施情况和过程的。曹远征:谢谢,我是刚下飞机,刚从欧洲回来,今年是第六趟去欧洲了,而且讨论的就是“一带一路”的问题。我想说“一带一路”在国外的反响比我们国内要大得多。丝绸之路2000多年了,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互通有无,讲究妥协、讲究包容,不在于你有钱,你有项目。同时挑战也是很大的,什么叫互赢,什么叫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没钱你有东西咱们可以换,如果没有东西未来咱们也可以谈判。这跟当年插队的时候农贸市场一样,老太太家里没钱,养两只鸡拿俩鸡蛋换东西。交易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民币国家,人民币是从6年前提出跨境贸易,到现在占对外贸易的1/4。在全球有18个离岸结算市场,人民币今年进入SDI以后,各国央行都在讨论人民币储备问题。人民币就变成了“一带一路”的一个桥梁和工具,这是中国金融发展一个新的亮点。然后就是亚投行,我觉得最重要的金融安排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实用。在储备方面,已经成为第五位全球支付货币,这是很大的发展,但这个发展恰恰带来新的挑战。比如说人民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符合国际货币使用条件的,尚未形成大规模的逆差。这一挑战构成了中国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金融体制的改革,然后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可靠的国际货币。“一带一路”在很大意义上与其说是对国际的挑战,不如说是对中国的挑战。对我们的体制,对我们的金融安排,以及对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挑战。举例来说,比如说泰国大米,我的还款来源不是钱,是大米,大米能不能按价销售出去,决定着我的还款。我想这是亚投行成立的原因之一。这些可能都对我们的金融,我们的经济产生着影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一个自贸区的制度,自贸区本身就是两国之间要讨论的,这些可能是一个新的挑战。应对挑战的办法我们只有通过改革,“一带一路”能否顺利走下去,取决于国内能否坚持改革开放的态度,脚踏实地的把事情做好,在项目和具体安排上来进行讨论。比如说中国“一带一路”跟融资计划在匈牙利怎么落地。脚踏实地的往前推进可能更为重要,而不是仅仅是一种憧憬,仅仅是一种展望。其实路已经开始了,接下来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路走下去。主持人:曹老师刚才讲的我个人有一些疑问,资本向下可兑换,很多国内的人士也在经历着这样一波股市的波动以后提出了问题,没兑换还这样,以后可兑换不是更完蛋了吗?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变数?曹远征:这确实是新的挑战。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外汇投资还需要审批,中国居民不能对外负债,中国资本不对外资开放,现在外商投资鼓励用人民币投资,去年74%的外商投资是用人民币进行的。现在中国居民还不可对外负债,以外币负债,但是对外可以以人民币负债。自贸区全部都跨境人民币贷款,中国居民到海外去要兑换美元只有5万美元的额度,但是在海外刷人民币卡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在负债的层面上人民币可以负债。资本市场不对外资开放,但是人民币是开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一步是外币跟人民币使用是否相一致的问题,如果相一致就是可兑换了。所以人民币这次股市的波动固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讨论的必要,但其实从过去操作中来看不是很难的,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做到防范风险的。我们过去最担心资本向下开放,而资本全部开放是无法避免的。自贸区是最后一层窗户纸。主持人:来自和君的李总,也发表一下您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李肃:我们是做了30年的管理咨询公司,丝绸之路提出来之后,我们是给四拨客户在做丝绸之路的研究。第一轮实际上是给外国政府,应该说我们公司从2002年开始做朝鲜新义州开始到姆斯拉夫签署。总而言之,我们公司的国际部门大概在给20几个国家的总统在做顾问的时候,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一出来,就像曹远征说的对全球的影响大大高于对中国的影响。所有人都在探讨中国的4万亿美元怎么到我这来,怎么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一直在探讨丝绸之路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换句话说,我们从2013年开始刚提出“一带一路”概念,就在讲中国在推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当时国务院参事用一大堆数据在说中国经济在下降,1949年的美国可不是1929年的美国,1929年的美国是危机了,1949年的美国是经济大规模在下滑,但是全世界有需求,只要你拿出钱来刺激全世界的需求,就把美国过剩的产能推出去了。所以1949连大规模的推行马歇尔计划,导致美国经济当时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总体来讲从这个意义上看,卢教授统计的800多亿算什么,现在所有人都想着4万亿花了3万亿,3万亿能带来10万亿,回来买中国的东西外汇储备几何级倍增。到20万亿的时候就变成100多万亿人民币可以流出来,那时候怎么办,人都在研究这个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球对于中国丝绸之路的期望是10万亿美元到20万亿美元的期望。比如说习近平访问印尼,印尼提出来1000亿,我们研究印尼这个国家绝对有戏。一个岛国消费水平不差,高铁修完就变成一个城市,为什么没法花这1000亿美元,但是你给人家投了多少。现在我认为从这个层面去看,丝绸之路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大概念,但是还没开始呢,还没花什么钱呢,哪带动了10万亿美元。而它真正出的麻烦是完全以政府的方式组织基金去花的,一定要玩民营关注,一定要有大批的基金管理人进来以后研究怎么把外汇储备转化成有效的投资,去选择各种各样的战略投资点,全球性都有需求。最近肯尼亚政府跟我们研究,要给我们一个大项目,让我们全面研究肯尼亚经济怎么起来。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丝绸之路还没开始呢。第二个层面,我们现在大量的去做规模企业的丝绸之路概念,也就是这个概念一出来以后,中国的大批企业涌到全世界,他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文化,很重要的东西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走到每个国家到底有什么特色。到意大利投,说就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跟罗马帝国是什么关系,编一个东西出来让人家的国家能接受你。咱们现在有大量的政策让中国企业都出去,都拿着这个概念说事。所以中国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是五步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特点,北线是北线,西域是西域,南边是南边,海上是海上。我们编了大量的概念忽悠人家企业,让企业到每个国家编个什么故事,怎么讲丝绸之路文化,怎么跟人家文化合作,人家就把项目给你了,就让你去投资去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进展是很快的,大家研究了很多,各国的项目都在开放,但是中国企业怎么样把这个大战略跟国家战略合在一起,每个地区的丝绸之路是什么特点还需要继续研究。第三个,现在我们看丝绸之路纳入了国家大战略之后,跟整个京津冀和长江合成三大了战略体系以后,你看所有的地方政府一哄二起在研究丝绸之路。我们最近把义乌和联想和首创合在一起想把义乌弄到全世界去,跨境电商怎么合在一起,说了一套概念,说的很漂亮。现在全中国所有的政府都在研究这个命题,也就是中国经济找到增长点了,企业怎么把国外打通了,咱们跟地方怎么通在一起,把经济做上去。在这方面应该说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中国政府怎么去倾斜不同地方政府的新概念,把国家外汇储备怎么用到这个点上来,让地方经济和产业经济跟这些都打通,这些在战略上我们没有研究,还是地方各自在做。最后一个层面的问题,实际上丝绸之路在哲学上是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换句话说,中国的外交理论到底是什么。习近平在外交上,大家都看到,不光是有所作为,还要奋发有为。龙部长点了一个题,现在总体来讲,习近平主席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本,中国文化为体,法制为用。现在用在丝绸之路上,命运共同体,就是贾宏声写的那本书。讲的最根本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就是解放全人类,新马克思主义讲全球玩大同。所以这套东西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外交文化是什么,体是什么,全球的国际格局发生什么变化,这三个东西合在一起是丝绸之路的理论。我认为龙部长今天的讲话那是有高水平的,高屋建瓴的理论,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多数人还没闹明白呢。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是应该加强研究,更加成为一个国策来去研究,更加成为中国国家的一些理论和外交理论和国家理论来探讨,这些东西是刚刚开始。所以,总体来讲我的概念认为丝绸之路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远远超出马歇尔计划。但是从四个方面来看都是刚刚开始,都是大家嘴上说说,还没有找到结果。最后全球经济互动了,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起来了,还没做到,从这个角度来讲,丝绸之路刚刚开一个头而已,后面五年、十年是关键。主持人:我们很多企业走出去都会遇见一些政府、一些地区地缘政治的一些变动,我们特别想举例子中铁建,去年年底在墨西哥所遭遇到的合同被取消的事情,招标被取消了。我们发现有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对于我们的企业您提一些建议。龙永图:我觉得我们要充分的估计到在实施丝绸之路方面所碰到的很多的困难,把困难设计的越多,考虑的越周全,我们实施起来就会越顺利。前段时间我们看了一个学者在总结我们企业在国外工作的经验,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它的意识形态、发展阶段、宗教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充分的估计到这样一些困难。比如说有些国家政治稳定性的问题,有些国家恐怖主义影响的问题,有些国家宗教文化非常独特的问题,有些国家对于生态和环境极度的敏感,有些国家对于原住民的权益也是非常敏感的。还有在全世界活跃的各种各样非政府组织NGO,他们在很多的问题上都可能会对我们即将实施的项目进行干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都应该有特别充分的分析和准确,但是搞“一带一路”的战略和我们过去一个一个的项目去做的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的实施是在整个中国和全世界一个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双边合作、区域合作的大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它后面有非常强大的政府的支持。这些国家不像成熟市场的国家,在这些国家政府还是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和政府高层面的接触磋商,可能会解决我们过去项目单打独斗出去的时候面临的一些困难,而出现的一些孤立无援的状态。所以,我们还是充分的利用政府合作的框架,充分的利用政府协商的机制,来解决企业当中的一些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完全要靠市场的因素来解决。在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实施当中,至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政府会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依靠“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政府合作的大的框架和大的机制来解决企业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搞“一带一路”的战略,而不是重复我们过去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战略,零零星星,七零八落,没有一个整体的战略的框架。这就是“一带一路”战略和我们过去企业走出去相当重要的布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大的政府框架和区域合作的框架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主持人:卢教授您也研究了很多美国新丝路计划和我们“一带一路”的比对。看美国对亚投行建立的态度和立场,一开始看到的立场和现在的立场不一样,一开始非常的反感,包括韩国和澳大利亚想加入他很明确的反对,但是现在逐渐的软化了,甚至4月份奥巴马讲我们不反对亚投行的建立。卢锋:美国对亚投行的态度变化说明中国根据“一带一路”的需要在进行国际治理结构的创新方面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其实反映了全球化深化,包括全球经济增长长期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从他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所以他在一开始有些杯葛。不过从报道来看他也从来没有反对,只是说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你要透明,治理结构方面的,实际上背后报道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小动作。国外的消息,据说一发表以后,美国财政部长,媒体进行了夸张的表述。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英国一加入,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也加入了,当然他作为大国也会说一些场面上的话。至于美国会不会加入,我们也跟美国的一些官员,包括智库有一些交流,他现在确实不是很着急。已然已经这样了,先加入跟后加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先评估一下。所以他会先关注你的变化。5月份我跟他们有过一些交流,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他说差别也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挺尴尬的局面,这个时候他要加入可能也不是很有面子,但最终用什么方式加入他也不是很着急的要马上有一个决断。私募基金中国跟美国当然要有一些竞争,这件事情我们要吸取教训,包括BRT,包括PPP。我个人在一些场合建议,中美关系现在有一些问题,这个关系到了一定的阶段,可能需要一些政治判断,甚至把这些问题组合在一块,是不是能找到更多的交集。我把它叫做ABNT。组合在一块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大家可以达成一种协议,然后把中美关系向前推进一步。谢谢大家!主持人:刚才卢教授讲的是有关中美关系的关系,下面请张所长解读一下中俄之间的关系。我发现我们对南、对东、对西战略都比较明确,但是对俄罗斯方面,对北边,而且最关键的是普京自己还有一个欧亚联盟这样一个经济全的计划。这样两个大国之间,中俄之间的关系和中美有相当的不一样 ,我们的“一带一路”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不是他们可以接受的,他们的欧亚联盟会跟我们进行怎么样融合?张宇燕: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我研究不是很多,但是我努力回答您的问题。我觉得“一带一路”对俄罗斯来讲应该是一个机会,特别是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我去过俄罗斯很多次,基础设施方面他们需要很多的投资。他肯定是可以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获得很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另外一个方面,正如你所说的,他也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因为他毕竟曾经是世界的一个超级大国,到今天也是多极化格局非常重要的一极。所以他还是很想在“一带一路”这个大的背景下,跟中国合作,这个事他不会有太多的迟疑,但是他要防止“一带一路”冲淡了他的战略,比如说欧亚联盟。我想那是俄罗斯自己的一个利益,不光是中国和俄罗斯,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60几个国家,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双边的、多边的协定。比如说东盟现在已经是共同体了,有更紧密的政治、经济的联系。像韩国,和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不光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问题,恐怕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一带一路”整个的这些国家他们之间签订的各种各样的经贸协定,政治的、安全的,用到这来,像意大利面条一样,都交织在一起。所以,我的总的看法,关于中俄关系,我觉得俄罗斯还是会接受,他可以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另外一方面,他会坚持他自己的意图,特别是会加强和前苏联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他会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来加入。所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特别是在北边“一带一路”建设的时候,我觉得要特别注意到俄罗斯和中亚那些国家的心理感受,要找到一个舒适度,然后切入。要考虑到刚才我提到的对接问题。主持人:下面有请曹老师,曹老师刚才用很大的篇幅为我们讲了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我们非常想知道,在您的研究过程当中,人民币国际化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预计通过多少年我们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特别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不是会成为中国打造自己的森林体系的一个部分。这也是很多国际媒体的评论所关注的。曹远征:你的国际化是什么标准?主持人:外储局再也不用担心我们那些外储拿在手上发不出去。曹远征:一个货币的国际化是指这个货币广泛的进入对方的资本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币已经差不多做到了,已经是第五大储备了。从支付量来讲还比较低,美元占63%,欧元是20%,英镑10%左右,瑞郎大概在1%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已经国际化了,只不过在国际化过程中能不能成为主导货币,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一开始说了人民币作为国际安排,第一在贸易和结算方面作为广泛的使用,人民币已经是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了。第二,在投资和融资方面作为金融工具使用,在这方面已经在很多方面展开了。第三就是金融储备,现在已经有十几国的央行进行了金融储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已经完成了国际化的一个初步的阶段。下一个阶段如果是更广泛的国际化,就一个标志——第三国使用,泰国人跟韩国人之间的贸易用的是人民币,这是国际化。亚投行也好,东盟银联体也好,如果能够多边使用的话,那么人民币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带一路”为什么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关注不在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其实全球都提出“一带一路”,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新丝路计划。现在普京讲的欧亚联盟,然后是德国提出的盟客计划,希拉里提出的新丝路计划。“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占全球GDP的40%左右,人口的消费占全球消费的1/3,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个市场起来了对全球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的经验是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地区是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外资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相互间的贸易和相互间的投资是最少的地区,这就构成的这些地区的特殊状况。如果说是互联互通,这些地区就会发展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要想做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定要在政策上互通。那几个计划能把它衔接在一块,这就是全球的“一带一路”计划。主持人:我也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您对二级市场发表一些见解,国内股市最近的波动大家也都看到了,很多朋友感同身受。“一带一路”的股票3、4月份涨了一大波,现在还能再涨一波吗?您对二级市场怎么看?李肃:我认为股市的问题现在争论的是三个问题:第一个,这次股市从2000多点涨到5000点,到底是国家牛还是一个炒作牛,如果是炒作牛就是一帮炒家在那互搞。今天上午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陈志武,他的观点是纯粹是一帮坏蛋给炒上去了,不该5000点,而在我眼里丝绸之路整个振兴计划,它如果能够真的花了3万亿美元,真的带动了10万亿美元,它一定是带动中国产业过剩产能大规模的输出。GDP的整个增长绝不是8%。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一定有重要意义,但是它还没做到,所以目前就带有炒作成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去年11月份,我认为两个重要的事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断定这两个政策会合流,所以对中国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是APEC,习近平大讲了新常态是什么意思,第三个意思彻底变了,原来叫消化历史,现在叫创新驱动。一个是速度发生变化,一个是结构调整,原来是消化历史,现在叫创新驱动。看完你就知道整个创新驱动就得靠万点股市,万点股市我们叫火国策,烧出火来,把国策拉动,一定是中国股市跟中国的创造。丝绸之路计划是叫金国策,就是拿着钱砸。中国储备和中国投资一定会拉动中国制造和中国建造。如果说拉动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建造了,人民币量太大了就得往零利率推,利率一低,想想中国房市、股市全起来了。所以,在我们眼里头股市跟国家牛的概念其实就是金政策跟土政策混着去拉动其他几个政策,然后这个体系就会动。所以在整个上去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绝不是炒作牛,而是国家牛。为什么现在大起大落,就是中国炒的这批人不成熟。美国炒的人是什么人?玩期权期货的这批人,谁控制得了,有做多的就有做空的,一定有平衡。咱们现在谁都不懂,结果上去也疯,下来也疯,政府又没准备好。就像东南亚经济危机,索罗斯打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打到香港才知道,这次救市一定得救,否则股市的信心没有了,所有的债务都会麻烦。因此,在救市的基础上怎么最后尽快的完成股权的改革,也就是说注册制全面推出来,到什么时间让大家随便上市,什么时间咱们能把所有海外上市的人都给供回来,到国内随便上。什么时候咱们从中国拿到大把的钱,能在丝绸之路上到处投资,兼并别人,这就改丝绸之路复兴计划,这是股市的整个运作计划跟中国创造打通了的最重要的一个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现在股市继续往前推进改革,拉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一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只不过丝绸之路还没开始,股市刚救了一半,因此再花个一年,合流以后,中国经济会有大发展。主持人:最后每位台上嘉宾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我们对于“一带一路”的期待和希望。龙永图:希望“一带一路”战略把全世界最封闭、最贫困地区的人民带到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来,使他们摆脱贫困,真正加入到全球发展繁荣的行列当中。主持人:谢谢您!卢教授。卢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一直在高速的追赶,是一个追赶的过程。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量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客观上起到了一个领跑的作用。我觉得“一带一路”有可能是中国在未来在全球的增长里面发展的道路,甚至于说治理的结构方面,部分的承担领跑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我们都期待这样一个远景变成现实。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卢教授,张所长。张宇燕:一句话,就剩一句话了,这个比较难,有好多话要说。我觉得“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做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可能这是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最后取得成功的最大的贡献。谢谢!主持人:谢谢张所长。曹老师。曹远征:我认为“一带一路”预示着开启了全球化的新时代,这是治理理念的变化。这个治理理念就是全球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某种原则为底线,双赢是它最终的目的。
李肃:我认为“一带一路”整个的体系是习近平新政的两个观的合一体,一个叫天下观,一个叫发展观。天下观上已经被全球所接受,中国跟全直接的关系上,我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全球多数人都接受了,所以我认为在天下观上取得了最重大的成果。但是在经济观上所有人认为没落地,没取得结果,所以到底这次股市和咱们的“一带一路”的国家牛凭什么合在一起,谁都不信。卢教授说是六个中国,我们编的是十个,金木水火土,什么都有,包括中国农业,中国农村问题,中国消费问题,都在里面。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在天下观的引领之下,什么时候能跟股市合在一起,把中国的十大国力都拉动起来之后,在发展观上被大家也认可的,那就是习近平新政的最大的成功了。主持人:再一次谢谢台上参与圆桌对话的嘉宾,本场圆桌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南京台湾名品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