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韭菜折腾几年:难以割舍的韭菜心情,中国股市韭菜有多少只

560被浏览92487分享邀请回答45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股市韭菜论之三:割韭者的最高境界
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如果再不严加限制,将会直接把股市弄死。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且不说两年来合计超过2.5万亿元的定向增发规模的巨大压力,仅仅围绕定增过程中的各种“运作手段”就够韭菜们喝几壶的:
首先,你必须清楚一点,上市公司不只是行业翘楚。你业绩很好就能上市?非也,上市的运作需要水平、时间和金钱。要么,大老板懂事,要么大老板的手下懂事,要么他们能找到懂事的人来运作。运作的过程短则两三年,长则三五年,其间的花费是巨大的,需要搞定的关系是众多的。10多年前,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企业上市,需要花费的现金就得数千万,绝非一般人和一般企业能够支撑。所以,真正上市的企业,业绩未必最佳,但企业的各种关系却一定要很好。
也正因为如此,上市公司就是香饽饽,围绕着它,有一个十分巨大的利益圈层。从监管层开始,到交易所、经纪商、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独董阶层、信息披露媒体、公关机构、资本管理机构(基金等),然后是地方政府、银行、商业伙伴、经销商、高管团队。职工,是摆在最后面的。这一次,董明珠给员工涨工资都成为新闻,实在是因为上市公司层面里,员工的利益其实是隐藏起来可以忽略不计的。至于股民,表面看有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说法,也有定期报告,但那都是走过场的,股民的利益,不只是可以忽略不计,而是相反——股民是给上市公司提供新鲜血液的,是可以从股民口袋里免费掏钱并且长期使用的。
也正因为股民是如此重要,所以才会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重中之重”的说法。因为如果不保护股民的利益,就没有人源源不断地给上市公司输血了。
大熊猫倒是重点保护对象了,人们给它吃,给它住,给它各种福利,别无所求,最多拿来观赏一下。它的生活是幸福的。圈养起来的猪和羊,也是保护对象,有吃有喝有住还有休息,然后呢?养肥了好杀来吃肉。
股民呢?是大熊猫还是猪羊?上亿的股民,总不是稀缺动物吧。更何况,人数虽然众多,却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都想赚钱,怎么保护?保护到最后,就是新韭变旧韭,继续向外贡献金钱。
绝大多数公司IPO之后,只是圈钱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点钱,他们是不在乎的。很快就会有第二招扑上来:再融资。
围绕再融资,无数的花招上演,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1、配股之初。最初的再融资,是配股的方式,面向持股的老股东。由于配股价格低,除权之后价格显得便宜,韭菜们十分欢迎,凡是配股,股价就会大涨一次,犹如现在的高送转。后来发现配股是被迫从老股东口袋里掏钱,且配股除权后公司业绩也除权,更恶劣的是,上市公司的配股价格不断上升接近市价,于是,配股就变得不受欢迎了。很多公司公布配股消息,股价就下跌,到了缴款日,股价跌到配股价之下,就容易出现配股完不成的情况,券商只好包销——在20年前,配股就已经严重不受欢迎了。
2、配股新花样。韭菜们不喜欢配股?没关系,上市公司玩出新花招:配股权证。就是说,给你配股的权利,你可以转让啊,这就是权证。权证是有价值的,但内在价值很低,有的甚至内在价值是0,或者只有0.1元。但这样的品种,有割韭者喜欢操弄,价格上涨0.1元就是利润翻倍啊,于是开始狂炒,市场为之疯狂,权证价格极高,很多拿到权证的人不得不配股一直到大家明白权证是垃圾,没有人参与配股,这个游戏才结束了。但10年后,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权证还曾重出江湖,一批割韭者再度出山,一批新韭菜重新被套。
3、公开增发。配股么,面向老股东、配股权证转让都不受欢迎,上市公司很快拿出新花样:公开增发。嘿嘿,面向所有的人,大家来竞价,老股东没意见了,新股东有盼头了,很多公司再次捞钱。但公开增发涉及价格问题,价格高了没人参加,价格低了,上市之后会打压价格老股民不干。怎么办呢?就面向老股东和新股东同时发。2008年1月,中国平安曾公布过一次公开增发新股的计划,按照当时的设计,新股增发将募集资金逾1000亿元。由此你可以想见当时的公开增发何等火爆。但这次计划,市场反对声浪起,很多公司最后不得不乖乖收敛了公开增发的方案。
4、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能配股、不能公开增发,券商很快兜售新模式:可转债。可转债的本意是先用债券的方式募集一笔资金,并且给债券持有人以选择权,将来可以转成股票。由于这种债券暗含了认股期权,价格总会高于常规债券,而且下跌空间有限,所以获得大机构青睐,曾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发行频率逐渐降低。
5、定向增发。前述模式都玩不转了,最近几年,定向增发开始大行其道。刚开始定增很受欢迎,很多公司就隔三差五搞定增,最多的时候,有公司两年定向增发了3次。而且定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千万、几亿元一直膨胀到定增规模上千亿元!最初的定增也只是募集一部分资金,后来变成了借壳收购的工具,以至于各种定增愈演愈烈。
但是,围绕定向增发的种种割韭菜的行为层出不穷。比如:
何时发布消息?何时走完流程?何时完成定增?何时上市流通?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前一年左右定好的,目的在于顺利完成定增并让参与者赚钱套现。仅仅发布消息一个环节,就有第一第二层级的割韭者参与,内幕信息大赚其钱,而且查不胜查。为什么有的公司内幕交易迹象那么明显却没有被查?为什么有的公司不明确却被查出来了?围绕查与不查、如何查、如何罚,是一台大戏。
定增做什么?为了吸引别人参与定增,文章要做得足够漂亮,除了补充流动资金的定增(凡是此种定增,摆明了不要别人参与,利益要自己包圆),其它都要好好策划一番。凡是业绩增长的,都往死里去吹,反正以后达不到也无所谓。比如说有家公司股灾前停牌,半年后复牌,为了把故事说大,募集资金70多亿元投入生物医疗啥的,竟然吹嘘未来利润能超过70亿元,每股收益可以达到5元以上,由此使得股价创新高到30元以上,不知道何人跑路何人重新进去。然后,一个多月后,股价跌50%。
谁来参与定增?其间涉及到巨大的利益交换和内幕信息。试想,数十亿元的定增,一年后就可以有几十亿元利润,而且要韭菜们顺利买单,这需要如何交换利益呢?于是,参与定增的机构选择是很大学问,很多工作是在消息发布前就做好了。你光有钱根本无法参与绝大多数定增。
最恶劣的是,定向增发的对象可以由上市公司自己确定。于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堂而皇之地低价参与定增,有时候内部职工低价参与,还有经销商参与的、关联单位参与的,其中的利益输送一层接一层——你要问低价参与为什么不让中小散户参与,它会说你们不喜欢低价参与定增,因为有锁定期。
如何定价?如果是内部人为主,定价要足够低,而且还要明面上过得去,能通过审核,这样才有巨大利润。有时候僧多粥少,没办法就变成公开竞价,那么,就涉及到竞价前的股价表现了。大家都不希望股价涨,就一定会在定增竞价前打压股价!
股价何时涨?当然等到接近解禁前股价越高越好。为此,就有一系列策划和操作。有的是解禁前故意出利好,有的是解禁前不出利好但要等到过些日子突然出利好。至于出什么利好、如何出利好,又是一台大戏,目的都是为了解禁卖出。
如何出货?这又涉及到大宗交易、龙虎榜单、机构接盘、初级割韭者日内交易等等细节。围绕出货的文章,多的数不清。
6、可换股债券。前面的花招渐渐玩不下去了,定向增发慢慢被抨击得不敢胡来了,新的花招很快就出来了。可换股债券,是大股东发行的债券,按说没有大的问题,但它留给债券发行者选择的机会,将来可以换成股票。但是,不是新增股份,而是把大股东手里的股票接过来,可以在二级市场变现。这岂不是典型的大股东变相套现吗?没错,大股东的股票那么多,总得想个办法能套现才行。所以,可换股债券慢慢开始流行了。
7、配股。据说,最新的政策倾向是要限制定增改成配股。这就回到20年前的故事了。
说了这么多,一句话:上市公司再融资猛于虎。而且是以韭菜们看不到的模式悄悄进行的。但不管哪种形式的再融资,归根结底将来是要股民买单的。也许你可以不在乎,不理会,但今明两年解禁的股票越来越多,只要有一小部分人要出货,规模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而且,这些参与定增的资金绝大多数是不会回到股市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从股市中抽血。
如此收割韭菜,你是不是还漠然置之?因为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没有影响而已。
但最大规模的收割韭菜,是以定增名义实施借壳上市的。其中的内幕无法再一一细说。我们简单说一下消息发布吧:某公司计划资产重大重组,要发布公告了,以前的时候是会把资料做好后传到沪深由交易所发布。结果不行,还没等交易所公告,无数买盘已经把股票打到涨停板了还买不到(谁走漏了消息是谁买的)。后来要求这样的公告,必须交易所审核通过才能发(审核总需要几天时间),再后来,要求监管机构许可才能发(时间就更长了)。再后来为了避嫌,要求发公告之前股价不能涨,如果涨了就不能发。再再后来,漏洞还是堵不住,就要求准备资产重组之前先停牌,然后才能进入实质程序。但宣布停牌之前,你以为真的就没有人知道了吗?
第四层次:无为无不为……
2015年,中国股市成交金额逾250万亿元。这意味着卖方仅仅交易印花税就高达2500亿元,如果双方再各支付万分之五的佣金,则各种税费合计就是5000亿元。这一年,IPO有2500亿元,定增有1.2万亿元,各种投资者的总支出超过2万亿元,而全市场分红规模8000亿元,去掉国企大股东的部分,剩余投资者实际所得其实不到4000亿元。如果这样的趋势延续10年,是什么结果?股市里还会有韭菜吗?
另一方面,政策永远是股市的生命。2015年的杠杆牛,最初是政策提倡的,还美其名曰改革牛;后来的去杠杆,也是政策推动的;再后来的救市,还是政策推动的;再再后来的突然砸盘,是国家队干的。险资救市,是政策要求的;险资举牌,是政策鼓励的;险资突然被禁止举牌,也是政策使然……
一直到今天,国家队在蓝筹股上持续了一年的护盘行为好像突然结束,买盘没了,似乎撒手不管了?于是,蓝筹股集体跳水,跌幅榜上清一色的大蓝筹:
很不幸,这一回,连我也没有躲过去,组合里的蓝筹股齐刷刷在跌幅榜前列,被收割了一回。面对这样的被收割,我们能做什么?只能淡淡地一笑,挥刀而起,咔嚓……
扬韬国庆组合今日下跌2.92%,组合指数报3151.2,大超指数。由于所持股票都是大盘股,原以为可以抗跌,没想到反而跌势更大,这次换股是换错了。为此以今日收盘价减仓,持仓为半仓。如果未来上证指数跌破3100点,则清仓。
从今日的市场表现看,大蓝筹无人照应,在美联储加息、中国债券市场暴跌并可能引发危机的时候,跌势加剧,前期回调较大的小盘股和概念股开始活跃。这种活跃能否带动整个市场走强尚难预料,可以观察。本周末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昨天调查,有超过8成的参与者认为市场会创新低,结果今天果然就创了新低。粉丝们的水平令人钦佩。但为什么持仓水平始终居高不下呢?看来要回头研究一下11月底的持仓状况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原名叫上海汽车现在叫上汽集团的股票,作为一个曾经在年从34元跌到过5-8元价格区间的股票,在之后的两年最高达到27.5元后又下行很长一段时间,上汽股票价格的节操基本代表了一种中国大蓝筹股票的尿性,或者说是中国的庄家们的尿性,我觉得耐心的空仓等待时机,比目前半山腰上的什么定投来的更靠谱!虽然说要用新思维代替旧观念,但是庄家出于为了最大限度割韭菜而上演巨大心理压迫戏码,而搞价格无节操多次大跳水兼温水煮青蛙式的退潮式降价的概率基本是100%,本人是个直男,不喜勿喷,以上思想是用一个老韭菜1000万级学费买到的经验,偏执是一种罪过,尤其是自以为能承受巨大压力的新韭菜们!请珍重?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时隔一年,感恩所有在此期间对于我批评指点的人,也感谢给与我温情鼓励和默默关注的人,感谢主公的无言鞭策维护,感谢这场迟来的因缘和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全。持戒,诵经,健身,感悟。
三心两意天真戏,
赤诚坦荡博古开;
如来妙法莲叶转,
本心空明祸福消;
量力而为无妄想,
菩提常驻自在来。
中庸之道,泰德禅缠,佛心本性,道法自然
赤诚开慧,坦荡存福,心心相印,念念不忘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大道至简,一以贯之。
半梦半醒半分明,李敖先生真人真性情,这句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也许就是能让我等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法了。
听着齐豫师兄的佛唱大悲咒,满心欢喜,灵思泉涌,遥拜。
- 创造生活,改变自已
我的个人观点,不管是牛熊市。你资金量大的时候就要保守些,如果你资金量小的时量尽量就要有机会就要激进些不然如何改变你的财务自由了。还有现在的市场不好,其实可以多看些投资类的书,长长见识。还有如果能每天有时间看盘尽量多看盘。其实一切信息都在盘面中,让你的心智融入市场,顺便说一句钱多的人并不见的水平就一定高,我觉的一个人阅历是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才能朔造出来。说实话日是大家最难忘的一天,那盘面跌的实在不敢补仓。我想我终生都难忘了。当一个激进心态的人都不敢加仓你说那是什么?
正因为我不知道底部在哪所以选择定投,要是我知道底部在哪的话别说全仓,肯定上杠杆啊
- 努力学习低风险投资
不是每个人都能判断什么时候是底的,现在定投,几年至少能赚钱
-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一共两次牛市样本来预测下一次牛市发生区间,也是挺牛的。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挖坟自省!
- 修身齐家
赞同楼上的,做为投资者,股票只是一个交易标的。而我们要做的一般都是在某个标的不具投资价值时,将其卖出,买入更具价值的标的。
- 以前做期货,现在做债券,分级a
股票是几年一个周期,上个牛市顶点在2015年6月,下次牛市估计是几年后的事,这是大概率,但是很多人每天看着k线就总是忽略这个周期,而强求市场给他交易机会,当然,市场还是会按照他本身的规律走,该下跌还是下跌,但是如果你要让大多数人认同你现在不是牛市的观点,那是不可能的,别人会说你傻x,但是现在也不一定不是牛市,只是我认为不是而已,所以只要控制自己不去做股票了,,,,,说到股票的价值,其实股票从来就没什么价值,只是大家把他当一个标的,在玩游戏而已,真正有价值,至少要有分红,每年分红超过银行利息的有几家,,,不过我相信玩股票的最终可能会同意我说的,但是也是少部分人,毕竟股票市场80%以上都是亏的,嘲笑别人很容易,自己做点什么却很难,所以我也不会嘲笑那些执着于股票牛市的人,,,最后说一句,股票不行的时候,还是买点债吧,收点利息还是蛮靠谱的!
定投没有问题,关键是要选好行业,选好公司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即使股指真的跌到了2500点,我觉得做人不能太贪心,要始终留个少赚一点也没关系的淳朴念头,不要全仓买尽,其实就是在惜福,给自己留后路!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本事那么好,开贴指导实战两个回合,带分析的,让韭菜们长长眼
如果你做多,首先要选在一段时间里明显上涨的品种,但是买入的时机恰恰要在短期下跌结束的时候。
至于其它任何信息都要忽略不考虑。
-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如果把握不住股票价格高低位置,啥方法都是瞎子摸象。如果能比较准确的预测股价那么各种方法的区别只是风险大小变化而已。
对定投,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本人当初小白,从2008年3月起定投史上最垃圾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2013年初撤出,差不多5年时间,采取的是每周自动扣款,最后的结果是平盘出局,基本上损失了这五年利息,至少没有亏本。该垃圾基金是基金史上的神话,没有一年赚钱,目前净值也就是五毛钱样子;基金经理排名倒数第一。(我也是走运,选到了这个“好东西”)
总结经验:
选对基金,其实定期自己买ETF或lof基金效果更好;某些基金经理很渣,水平烂到家。定投也是需要策略的,比如到某低点可以加大资金投入,而不是机械性买入。定投仓位肯定不能特别大,仓位大了,下行过程一样会情绪失控。具体操作因人而异啦,市场上各种人都有,各种资金都有,定投不是唯一获利方法,但还算比较省心。
虽然只能用很少的资金,但大部分资金可用于理财,谈不上闲置
智能定投肯定赚钱,但是只能用很少的资金,大部分资金都闲置。总体收益不高。
- 只做确定性!
100以下的可转债和0.85以下的A的价值很容易判断。但要判断与这两种大概相同价值的股票就很难。搞不懂只有等待,一定是好过折腾。赢靠的是‘懂’吧!
所有认为自己可以预测未来的底和顶的人都是韭菜。
底是套出来的,顶是赚出来的;设计好自己的加仓速度和计划;减仓速度和计划就可以了。
韭菜集中营
- 80后 香香女
定投就别买股票了,指数基金嘛
对于只能做多的散户,不管是定投还是到大盘走好,只有“等”一条路,意味着就是时间代价。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搬砖党。
定投股票虽然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也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还是定投宽基指数更靠谱些。
真正明白A股是什么的投资者,真的不多。还在这里争论定投指数还是股票的是与非?还在这里论究竟谁是韭菜?建议炒股的把自己想象成农夫,把股票想象成果树,再来思考炒股的问题,就比较容易看通透了。不要笑话农夫,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农民(自己的祖先是农民,自己的思想也基本上都是小农思想,这里没有贬义,相反,我觉得这种思想其实是很好的!只是很多人把好的东西抛弃了,于是,绝大多数人炒股就变成了输家,不敢炒股了,就想起了学低风险投资,殊不知,就算是改行低风险了,思想的根子还是小农,这就是定数。重申一遍,小农很好,我也是小农思想)。
炒股大妈教育我们,不要在熊市买股票。。。
LS不错,实战经验。谢谢交流。
其实这个帖子里,绝大部分人,包括我,都没有定投5年以上的经历。
- 用投资做善事
这个帖子最后好像演变成争论定投这个投资方法了,个人虽然是小白,不过对定投我有一点点发言权
2009年银行账户开始1000元/月定投华夏300基金+泰达宏利基金,跌到账户亏损20%的时候加大定投量每个基金每月扣2000元,记得大盘大概2000点左右的时候补过一次10万的仓买的华夏300基金,后面一直每月2000元/只的扣款,知道今年初改成1000元/月/支扣款,其中泰达宏利差不多今年初赎回100%收益左右,华夏300基金今年大概3月份基金全部赎回,收益接近120%
其实我想说楼主是一个好心人,至少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思路,吸取他亏损的教训,这点真的非常好
但是我觉得还是很认可定投这个投资方式的,原因有三:
第一,可以平摊买入成本,克服不会预测的弱项
第二,指数越低买入份额越多,
第三,定投交懒人投资,省时省力,避免人为频繁操作和买卖,容易按照纪律执行
至于大家争论的收益低的问题,我觉得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有一种定投叫智能定投,稍微人为调整下可以克服它的缺点,当然定投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时候买入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卖出的问题,一定要该卖出的时候坚决卖出,个人分享如下:
第一,可以设定大致市场历史平均指数PE以下情况开始定投
第二,可以资金分成份额够多,预估空间够大,这样风险更小,定投加大距离够宽
第三,智能型定投,假如1元价格的时候1000元/月,0.8元的时候2000元/月,0.6的时候300元/月,0.4的时候4000元/月,分别规定0.8元的时候追加1万,0.6的时候追加2万,0.4的时候追加33万,类似于以上的方法严格执行
第四,何时卖出的问题,可以规定50%利润的时候停止定投,80%的时候留一半份额,100%的时候留1/3份额,120%清仓,然后耐心等待下次市场回归等等方法解决何时卖的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严格按照纪律执行,我想定投一定会给大家尤其像我一样的小白带来不错的收益
还有最后补充一句:定投也好,趋势投资也好,还是网格交易也罢,都是工具而已,都会有利有弊,只有找到工具的长处,发挥长处,克服缺点都能发扬光大
同样,分级A,分级B,指数基金,LOF,ETF,股票,期货也都是工具而已,看个人的掌握程度
以上纯粹个人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拍砖斧正
定投股票不是找死。。定投也要投指数。。。
- 金融工程硕士,市场风险分析师,FRM持证人
制造业和水泥钢铁本质上是周期股,跟经济周期高度相关,不适合定投
适合定投的有
宽基指数,消费,医疗等
-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
楼主又开启上帝模式?
已经很久不睡午觉了,最近开始中午睡觉了,股市开盘的时候能睡觉,可见市场机会已很少了
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耐心。我的资金在银行都放了一个月了,一点点买股票的心思都没用动,连买A的心思都没了;放在银行吃理财,总是正增长;股市没机会就不看股市呗,可以作的事情还多得很呢。马上就是国庆长假,与其纠结买不买股票,还不如想想长假去哪里玩呢。
想要抄到最低,又不想错过行情,这好像不太可能吧?
LZ要求太高了
- 80后IT男
你作为老韭菜,怎么判断现在是半山腰呢?还不是没依据吗,这个东西,何时到底部,何时在半山腰,没人知道。
- 最好的投资是投资那些免于“创造性破坏”这种资本主义精髓的企业,因此巴菲特是他自己的掘墓人
中石油48元时pb超10倍,到30还有7倍,你买进去,然后一路跌,这该怪谁呢
楼主是个好人,但好人一般在股市里往往会是韭菜,本人血的教训!!
- 唯迤是畏
把资金拆成100份,每周固定定投指数,年线以上10%减额一半,年线以上20%再减一半,年线以下15%加仓一倍,年线以下30%再加仓一倍,以此类推,资金用完,等市场有超过年线50%时卖出止盈。以上这种办法是呆办法,赚钱不难,能否跑过理财看天收。
对于反弹,我只说一句,做好了没事,做反了,输的是全部。
48的中石油没入,等30开始建仓,腰斩到24的时候20%,然后计划开始每跌1块加仓10%,等到19的时候,果断全部清掉,留1手放账户,永远警示自己。
- 坐看花开
老家对面的邻居09年定投三年,亏15%出来了,各诉我千万不要玩股票
我姐夫在08年开始定投,每个月2000,大约5年时间,没有盈利。在2013年清仓。
然后告诉我基金定投不靠谱。现在他都是买银行理财产品,对每年几万的收益很满意。
定投指数和定投股票是完全两个概念。定投指数,已经内涵了分散化的前提,在优秀的策略下,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定投股票,失败的风险很大。
定投也可以翻番清仓,重新开始。
那么07-08和这次都可以清仓后,再定投。相当于止盈。
当然,执行力是一个问题。
定投,并不是死板的定投;07年6000点也在定投,今年5000点也在定投,就是过于死板了;如果制定一个定投规则,比如全市场PE低于多少就定投,高于多少就减,收益就好多了;这才是探讨的重点
楼主真心提醒,何错之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特别有关投资方面,大的方向没有错,微观方面楼主并没有展开.
- 80后宅女
楼主,你不明白,很多人手里有钱就心慌,手里是股票,哪怕套着,深套,他都觉得安心
比起亏钱,他们更怕踏空,so,定投是他们的解药,而且是良药
起码定投指数,总有一天会回本,哪一天就不知道了
作为一个右侧交易者,我不抄底不逃顶,不定投,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儿,各个阶段有各个方式赚取的地方
比如的牛市,我应该比定投的赚得多(假如是目标是同一标的的话)
但是年牛皮市,我肯定比定投的赚的少,甚至还赔本(指数反复假突破,试错砍仓)
再往前看呢,2008年大熊,我逃走了,没赔钱,09年入场晚,定投的遇上大牛大熊都很亏,但是遇上震荡市收益不错
就看你各人偏好了,宁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还是天天净值在浮动
说到底还是看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分红,但现在的买入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以高估值的水平买入,即使能够短期赚钱也是不安心的
楼上的算数真快。
回测了一下,假设从开始每月定投上证指数1000,到为止:
期末权益:678
存银行比这高多了,哈哈
- 持有新中国交易旧中国
定投股票怎么了?没听说指数穿越周期的
到底是你无知还是我,如果有一笔钱,1999年放到现在,只涨三倍,那跟本不是成功的投资,如果你都满足,那我无話可说,更不要说后来的定投了。
原来这个社区的人都是这个水平…… 太失望了 点开始每月定投1000 你自己算算几倍 还3倍……楼上的无知已经让我笑尿了 真心的可以洗洗睡了 资本市场不适合你们 买债算了
很多人说定投指数,那我们从上证1999年起涨点1100,到现在涨3倍,16年了,如果这水平的话,还是洗洗睡了,去买债算了。
楼主这种典型的韭菜 注定了还要在被痛割一次 才知道学习不是照搬 一看你这几年就没好好学 首先1 前面有人已经指出你连看股票前复权这种基本技能都不懂。事实上 上汽这种优质2线蓝筹波早已经打破历史新高到来28左右 07年6000点大盘它才21.更本不是你说的大烂臭那种 (而资源类股票倒是再也创不出新高了)
2 你基本不了解 定投的魅力和核心 定投要的就是累计净值 所以理论上 我开始定投就是希望它跌 所以半山腰反而是最好的 (何况现在在哪里没人知道)。
3 有人会说万一黑天鹅呢 所以现在哪有人会做个股定投啊 基本上除了楼主这种韭菜 都是做指数化定投的 指数没有黑天鹅一说 总有涨回来的一天。
终上所述:楼主这几年 基本属于停滞学习状态 …………活生生一颗大韭菜 还妄图教育韭菜
- 最好的投资是投资那些免于“创造性破坏”这种资本主义精髓的企业,因此巴菲特是他自己的掘墓人
现在要定投的话,也只能是恒生相关指数etf,a股显然差的远,但b股也许有一点点机会了,个人看法。底部在哪不太可能判断,但是基于历史数据对底部的一个大概区域的判断也不实际吗?我很想听听反对意见,但楼主这个不是。我感觉最关键的是不能一下子全押上,要留有非常非常充分的余地,用时间的分散来使风险下降。
蓝筹过去几年业绩不错,股价全一直不怎么涨,相应的估值变得非常便宜,如果未来盈利能力不变差,未来将是慢牛行情
- 用投资做善事
另外,定投只适合于指数吧,定投拿来搞个股风险太大。现在那么多停牌股,定投指数的时机感觉不到。
- 保守 量化
“上汽年从34元跌到过5-8元价格区间的股票”
我认为不能简单的从价格来判断最大跌幅。还应该对比估值
上汽,2007年10月股价最高点,PE=38倍,PB=4.8倍;
上汽,2008年10月股价最低点,PE=11倍,PB=0.9倍;比较最近
上汽,2015年4月股价最高点,PE=10倍,PB=1.8倍;
上汽,日收盘价,PE=6倍,PB=1.1倍;我觉得可能还会下跌,但是下跌空间不会像08年那么惨烈!
一般只有定投指数,定投股票逻辑就不对吧?
- 透过本质看现象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因为韭菜被割了,长出来还是韭菜。
做股票的人都知道,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 但是,只会看股价变化的人,还是大多数。猜底、追涨、抢反弹... 什么心态了、技术了都是拿来忽悠自己的。这些方法本身就没有赢的基础。
- 小试牛刀
正是认为会和上次一样的人使得历史重演的根基消失了
嘲讽楼主是“非常韭菜”的人,不要以为能够保护自己,在熊市,你连做一棵生机勃勃的韭菜的资格都没有,只是被碾压的一滩血。
今年牛熊快速交替,途中见过各种高调,乐观,自信能战胜市场周期的人。祝他们还安好。
这次不一样,在资本市场,这是最昂贵的一句话。
其实我很赞同LZ,我自己也是这么想法,虽然我们都无法预测顶和底,但是大方向其实都应该明白,从牛市到熊的底部,一年肯定不够,所以现在定投尚早,这么热腾的市场,怎么可能是熊底阶段
- 80后落寞者
买和不买,这是一个问题。原本,我是选择低风险才来到这个社区论坛的。随着去年底大盘蓝筹的狂飙,我买入了银行股。虽然在今年年初陆续持有了分级A,却没有买到合适的价格,在股灾前又把持不住亏损抛出所用A类。目前,贪心的我又不忍心抛去手中持有的银行股,彻底从低风险投资者蜕变成赌性渐强的中国股民小散一枚了。 终究是架不住一个 贪
- 努力赚钱
基本上港股东风的估值,就是上汽的极限,5元是看不到的。
汽车行业的门槛比家电钢铁高多了,钢铁小钢厂生产灵活,比大的反而还有优势,汽车,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很明显,这几年上汽高端车出现瓶颈在五菱上发力,对金杯夏利这些公司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鞍钢,长虹出现的概率不高,要当心的是小公司
2007,08年的上汽集团跟2015年上汽根本没有可比性。07年净资产很低,派息很小,现在上汽股息都7.5%了,如果上汽都要跌穿净资产,那其他股基本不用炒了。
- 寻找几乎稳赚不陪的方法
楼主说了不少,但是都比不上1000万级这个有说服力,又学到东西了
- 最大的风险是朝令夕改的政策
我在想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能力积累了千万或上亿资产时会不会更容易昏头?
所以资产N多的人投资大亏也不足为奇?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自嘲自讽是一种态度,这不是我取的,我不过是从善如流,与时俱进而已!其实这个词是一种体现,现在的股民的觉悟,智慧都提高了,钱江后浪推前浪了!
- 坐看花开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
  (失败原因:抄底)
  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
  (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大跌,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大跌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
  (失败原因:投机,对赌)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
  (失败原因:博反弹)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失败原因:高估自己)
  5、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失败原因:全仓买卖)
韭菜这个词不太好。说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说自己,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楼上的兄台,是真实的,不骗人,骗人的人说不出我这种话,看来你的年龄真心不大
- 从ETF基金转战到B基金
做为散户,大盘(或创业板指数)上60日线,我才选股做股票或B基,在60日线下涨跌和我没有关系,从不看个股价格从高点跌下来了多少。现在还是安心的轮动我的A基,尽管A基的价格也有点高。
- 最大的风险是朝令夕改的政策
@ 以上思想是用一个老韭菜1000万级学费买到的经验
LZ,这真是你的现身实例?1000万的学费,你真损失了1000万?还是我理解错了。
不管怎样,一句话,还是不要炒股。炒股是万人坑。
个人觉得长期投资 的本质就是价值投资吧。当然这就牵扯到眼光还有不确定性了。楼上有说鞍钢的,以前钢铁是闭着眼睛赚钱,谁能想到现在这样呢?如果你觉得鞍钢有价值,事实上你肯定亏损了。但是如果你看重了腾讯,那你就是盈利了。市盈率这种东西,有用?永远反映的只是现在,而不是未来。
- 上jsl最大的乐趣就是看A类赌徒和B类赌徒互相嘲讽
定投一般是指数吧,市场整体估值是有历史数据可以对比的
另外即使是股票,看往年的分红,有4%以上做长线风险也不大啊
如果我认为指数再跌10%到20%,虽然股指期货仍处在贴水状态,我依然会直接放空。
我从过往韭菜经验,可以坦白我缺乏预测顶部和底部的能力,所以我不敢预测,只能继续做韭菜了。
中国所有市场就是资金市,只要资金想进入市场,任何东东都能飞上天。楼市、债市等大市场,包括邮票、古玩、珠宝、农批、药材、茶叶等小市场都是如此。
估值在中国不会成为主流。
所以趋势才是王道,不要看点位。至于本轮低点我测算上证指数底部大概在866点。赚钱不需要抄底,只要跟随趋势,上证指数突破6124,我依然会大胆加仓进场。
- 偷鸡摸狗
别忘了站在门口的野蛮人。虽然伟大的公司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可以一天之内易主。
- 业余转债研究者
没听说过定投股票的,只有定投指数。
我想所有定投指数的人都是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股市,特别是无法预测何处是低点才选择以定投的方式,圆滑地“抄底”。
他们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也拒绝了暴利的诱惑,更明白定投买套的风险,所以他们才是这个市场里最理性的投资家。
楼主交了这么多学费,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请不要轻易就否认别人的理念。
我不做定投,也没觉得现在到底,但是我尊重所有谨慎而谦卑的人。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最怕没信心,墙头草,听信大众。
楼主:人品不错,性格直率也不错。 有一点, 楼主要想“葛总”学习:写的东西尽量提炼浓缩,葛总写投资文章是个榜样,简明扼要,一次说明白。
1、现在不是定投时期;
2、定投不会定投股票而是指数基金。(个股本身的变化太难测了,今天的格力又如何?)
- 早日达到etf申赎的条件
楼上的楼上,不把数据贴出来就不要瞎BB,你要看到1500还在这玩什么
这个老韭菜不错,有人觉得股息率达到5%就可以定投了,我觉得值得商榷。变量太多,股息率也仅仅是其中一种。
每波创历史记录后的牛市都是高点打对折再0.6折。就这么简单,对应的大蓝筹股股价基本这样 。所以跌到1500点左右不是问题
- 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 透过本质看现象
为什么德隆大师的三个知道,获得那么多高手的赞同, 因为&知道&。 知道与猜测显然是不同的路子。
- It is unfortunate that one learns most from people one disagrees with.
转一段话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只股票最终跌幅90%的话,跌到80%抄底买入还会出现亏损50%,这种幅度的亏损会让任何一个老手和新手彻底失去自信。甚至会怀疑自己错了,顺势割肉行为。”
现在进去还很早,同意你的建议
- 唯迤是畏
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 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 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另外其实投资还要核算一个机会成本,选择大于努力
- 稳健中追求卓越
查查 鞍钢 的历年分红记录。
2003年到2006年高速增长。
10派5.8元。
每年能稳定分红百分之5了.就可以定投了.
这结论没错。关键是你能肯定哪个股票能每年稳定分红5%吗。
就像曾经的长虹,春兰等等。
目前的银行股,未来3年会怎样,能否稳定分红,谁也不知道。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没钱又丑总结了一句话,
不明白的地方,千万不要投.
那是一辈子的血汗钱.
理论上股价=1年股息率/1年定期利率,由于股份公司可能会倒闭破产,所以实际股价略低于理论价
我觉得一个股票还是每年能稳定分红百分之5了.就可以定投了.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本贴主旨是让韭菜们知道什么叫潜藏的危机,不要盲目的追涨杀跌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新三板,注册制,本质都是要钱来买的,不可能不分流资金,在一个经济大环境不好,众多老板亏钱的时候,资本市场的现金流总量萎缩的情况下,你说这个水桶里的水位能维持在相对高位而不降下去吗?
很简单质朴的一个生活常识而已,别把金融想的那么高大上
- 自性圆觉,破障实修,心似陀螺,本心中枢不动如山,遇劫借势借力借法,善心不改,慈悲为怀,力强者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真空妙有,阴阳圆通
楼上的,不怕有反对的声音,就怕大家视而不见!
- 高阳酒徒
楼主的逻辑仍然是基于过去的价格,即经验主义。但是过去的价格,实际上与未来的价格完全没关系。
你这套用在当年的长虹上是什么结果呢?如果未来汽车行业像当年的彩电行业一样出现重大变化,调整不过来,跌破一块钱很正常,从此一蹶不振的话,你那套有什么用呢?如果注册制的话,破产退市也很正常。神话般的诺基亚不就破产了吗?银行不就因为未来期望为负,只能得到个位数市盈率的估值吗?
反之,一家曾经利润在亏损与盈利之间徘徊多年的企业,如果有了质的改变,比如原来5元钱的股价对应一千倍市盈率,而现在只对应五倍市盈率,且利润有持续的增长性,那么它的股价怎么可能不大涨呢?
所以不好意思,你的想法还是非常韭菜。
呵呵,股市里不玩风情,只玩的是人性。低风险永远来自及时的而不问对错的止损!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被股市割韭菜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