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P2P网贷平台网贷未来的发展趋势势怎么样

未来我国P2P等网贷可能的发展方向
最近一段时间,对P2P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评论认为,P2P平台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识别客户风险,实现普惠金融,替代传统信贷,平台数量会越来越多,有颠覆传统金融的可能。也有评论认为,P2P平台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都远远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99%的P2P平台将会死亡。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实际上,我认为,上述前一种观点反映的是大家对P2P作为信息中介功能的看好,而后一种观点则是目前P2P在我国发挥信用中介功能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的集中反映。应该承认,P2P在我国很难做到完全的信息中介。大家知道,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信息中介,二是信用中介。信息中介就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金融的信息中介作用比较容易理解,大家都能看到,也没有多少争议,而对金融的信用中介作用就未必都有深刻的认识,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而这恰恰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所在。所谓信用中介就是金融中介机构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以自身作为信用的担保,保证出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安全,承担起控制贷款风险的职责。在P2P的原产地——英美等西方国家,P2P就是摆脱信用中介职能,仅仅承担信息中介职能的纯粹中介机构,是专注于信息撮合的服务平台。但这种P2P模式目前在我国却很难行得通。
首先是P2P所面对的贷款人往往都是小微企业或个人,而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征信体系在我国还远未完善。投资人难以查询到借款人的征信信息,无法准确评估风险,自然也不愿承担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平台只能以自身信用对投资人实行事实上的担保,这样平台就偏离了信息中介的轨道,而承担了信用中介的职能。
其次,目前我国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相对较低。投资人通常仅关注平台提供的高收益,而忽视投资的风险。当投资出现风险时,投资人往往要求平台承担补偿责任,如果平台选择不兜底,平台声誉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影响正常运营。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人不会投资给完全的信息中介平台,因而这类平台目前在我国很难生存。只有当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违约成本提高,市场环境优化后,P2P平台才能真正回归信息中介的本质属性。从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平台的运营者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甚至是投资人,大到整个投资环境,都要经历艰难的整治过程。整治过程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做好市场规范工作。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思路,建立和完善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的监管长效机制。对P2P平台要严格市场准入和业务规范,加大行业评级等风险信息披露。只有增强平台的信息透明度,投资者才能有效评判风险、理性投资,不容易陷入“高收益”骗局;各平台才会加强风险控制,从而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发展。
其次要加强资金监测和风险监测。要严格要求P2P平台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托管银行要加强对相关资金账户的监督。在风险监测方面,P2P风险监测的重点,除了平台本身之外,应该是资金运用端。P2P资金来源端信息透明,风险较小,其风险绝大部分来自于资金运用端。目前,运用端创新很丰富,信息也不透明,投资人往往并不知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风险怎么样;平台也缺乏手段,来有效判别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资金使用状况。要有效监测P2P风险,就应重点监测平台自身风险和借款人及借款项目的风险。
经历上述整治过程后,网贷行业将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野蛮发展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行业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清晰。P2P平台应该从产品端设计、资产端来源等方面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取与传统金融差异化的错位利润。P2P平台可以从客户资金需求的期限、效率、使用限制、保证方式等方面创新,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要求,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是客户上的错位,选择银行满足不了的客户,填补市场空白;二是时间上的错位,选择突发性的短期融资需求;三是保证方式上的错位,利用专业与资源的优势,选择与银行不一样的保证方式。应该看到,由于体制的限制,传统金融在产品的灵活性、制度的可变通性、执行效率等方面滞后于市场需求,而P2P平台在这些方面没有体制限制,具有明显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可以填补市场空白。这样,P2P平台等网贷机构就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完善金融体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以及满足民间资本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好这些优势,P2P网贷平台就能发展壮大。未来这一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平台数量会大幅减少,但一些优质平台将脱颖而出。这些优质平台将做大做强,运营将逐步规范,平台声誉将不断提高,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随着平台价值的提高,平台风险控制的自我意识和能力都会增强。从我们监测的情况看,4月末,P2P等网贷行业运营平台2801家,比上年末减少105家。在平台数量减少的同时,平台贷款规模却稳定增长。4月末运营平台贷款余额55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36亿元。被确认出现跑路、提现困难、停业、经侦介入等情形停止运营的平台,也叫问题平台。调查显示,问题平台的运营时间都相对较短,规模相对较小。从运营时间看,31.5%的问题平台运营时间在100天以内,64.7%的问题平台运营时间不足300天,运营时间超过1000天的仅为1.7%。相对而言,运营时间越久的平台,出现问题的比例越小。问题平台的平均注册资本为3617万元,比正常运营平台的平均注册资本低3036万元,即问题平台的平均注册资本仅为正常运营平台的约一半。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问题平台700家,占比46.2%。
从业务模式看,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P2P平台将向全能型平台和专业型平台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型平台的资产业务主要集中于某一细分市场,如小额消费信贷,平台通过对特定领域债权的开发,积累针对特定领域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比较优势。而另一些平台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为全能型的理财投资平台。这些平台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能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专业型平台的优势在于寻找市场的空白和短板,在细分市场建立自己的竞争力。全能型平台的优势在于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投资需求。
总之,不能因为P2P等网络贷款出现问题而将其一棍子打死。P2P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广阔的前景。
(本文作者为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p2p网贷平台未来发展的趋势_网易财经
p2p网贷平台未来发展的趋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网贷的模式被引入中国以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仅2014年的数据显示,国内网络借贷平台的月交易量就达到了300亿左右,平台数量达到2000家左右,有效投资人达到了50万人左右。尽管关于网络借贷非法集资和放高利贷的质疑一直存在,但随着社会现实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出台,网络借贷平台进一步规范,不少企业家甚至金融巨头开始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网络借贷平台又呈现出新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P2P多以高收益为饵来吸引投资人,但高收益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高风险,投资人收益高居不下代表着借款人要承受巨大的还款压力,压力越大其还款逾期的风险就越大,同理平台产生坏账的可能就会增加,投资人的收益反而得不到保证。
被暴光出现问题的平台总数达370家之多,对普通的投资人来讲,投资的收益不再成为关注点,而是投资安全的问题。投资人也不断使用各种手段,实地考察、第三方平台数据参考,对投资的平台进行分析,但还是中雷不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贷行业的未来将出现一批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第三方网贷监督平台,如投之家、网贷雷达这样的平台就走在了前列。
投之家是上海盈灿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秉承&精选、分散&的安全投资理念,旨在通过严格的风控管理、创新的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靠谱的搜索、比较、一站式投资服务,让用户的投资理财变得安全、简单、高效。
网贷雷达是从大众口中走出来的平台,运营导向完全跟从会员的意愿:你需我补,你缺我填,你查我帮。运用一种口碑式的运营方法,让平台完成符合会员的需要,实实在在走进会员的心里,用开源的方式打造平台。对平台的考察在进行正常的风控、法务、财务、运营等方面的实地认证外,还开通大众考察渠道,让千万双眼睛一起剖析。
目前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面的监管,网贷的未来会更成熟。
(编辑:yaodaohui)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1网贷查询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