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公司重视的新媒体到底值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做?

什么是新媒体新闻?
&&& 编者按: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在内容表达上有很大差别,传统媒体把采访素材组合化成文,新媒体新闻把篇章图形化、段落化,以适应快速阅读的需求。那么,传统媒体的记者如何应对单位新媒体渠道发布同内容新闻的诉求?未来记者的采写会由基于传统媒介转变成基于互联网吗?&&来自传媒业的业界精英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高级研修班上抛出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谭天是如何回答这些提问的,跟随小编一起享受这场关于讨论新媒体新闻的盛宴吧!
什么是新媒体新闻?
&&& 新媒体新闻,因其概念尚未明确,我尝试将它理解为非专业新闻媒体上的专业新闻生产,例如微信的公众号。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所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在于时效性的加强。这确实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但也注定了其是碎片化的实时报道。即使如此,我相信仍有读者需要有思想有深度的阅读体验。那么,问题来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如何在满足受众基本的需要后,让受众在愉悦中获取完整全面的信息呢?
当微博微信大规模进入中国年轻人生活后,短平快的阅读习惯更成大势所趋。到底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是应该生产更多严谨、客观、丰富的新闻产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和判断?还是追随互联网的阅读习惯,消解新闻,关注娱乐社会热点从而博得点击量?
我觉得新媒体新闻应该长短结合,有轻快也有深厚,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很好的聚合平台。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大众对新闻要求的日益提升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为主导的媒介生态发生着变化,而随着腾讯新闻客户端为代表新媒体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同,新闻信息在新的传播媒介和内容呈现等方面重新绽放生命力,新媒体新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重构着传统媒体新闻的基因。请问新媒体新闻在传播对象、传播方式、时效性、个性化、表现形态等方面如何重构传统媒体基因?
转基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的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双向信息交换的频率越来越高,用户也越来越倾向于体验与感知,而互联网外置终端和它背后的产业链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联和统一似乎是一种追求高效与活跃的趋势,而随着这种形式的递进,设想未来过滤掉多屏繁冗的模式与多家集团媒体互相竞争,而转化为个体双向获取与云层终端处理的这种极致分化,未来信息处理的模式成为自由集群与相对中心监管与引导的模式存在是否合理?
这个问题很好!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并存,后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目前自媒体为受众赋权,使得传播去中心化,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的权威性需要如何建立?另外,针对这个问题,传统媒体又应该如何重塑其权威性,如果重新定义把关人的角色?
关于把关人理论有一些新的研究,可以关注和研究。
新媒体是社会问题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但由于利益推手的存在,网民认知不足和非理性态度等原因,导致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问题新闻传播出现如网络水军、媒介暴力行为、观点极端化等多种问题,甚至网民评论往往驱动舆论导向,有哪些办法可以优化新媒体社会问题新闻的传播功能?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新媒体经营者、网民如何建立规范才能让新媒体健康地向前发展?网络秩序与网络治理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新媒体新闻愈加多流行标题党,这样会改变传统新闻标题的规则吗?尽管很多人意识到标题党把新闻报道低俗化、价值标准审丑化,但它的确在碎片化传播中更能吸引眼球,更具经济效益。那以后真的能规范整治标题党吗?是靠政府等监管部门出台强制规范条文吗?然而感觉就算出了规范,还是会有政策下有对策&
&标题党&就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需要界定和研究它。
时政新闻向来是新闻领域中具有舆论引导属性最高的一种新闻产品。现今,新媒体发展对时政新闻的冲击日渐升高。那么,在主要是碎片化阅读的新媒体发展时代,时政新闻应如何适应新的社会传播结构、经济模式和发展大环境?其应如何转型?传统的时政新闻如何产品化、产业化?新媒体客户端推的新闻内容同质化太厉害了,把内容往服务上引会不会有流量以及盈利上的增长?最近思考了一下&互联网+&,是不是也能理解成内容加上对互联网功能的深挖,包括平台,服务,信息库,分享等等?
你理解的是&+互联网&,而非&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对新闻运作的重构,这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新媒体新闻出现了很多传统媒体时代不会有的即时互动和交流,例如各种转发、评论、跟贴等,这种交流一方面能使新闻得到更广的传播,但同时也很容易影响到新闻从业者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大背景下,新媒体的新闻是否会因此失去其立场,如何权衡新闻传播度与客观公正性之间的平衡。
互动和交流是为了更好的平衡。
新媒体新闻运营的版权问题如何界定?
我认为新媒体的&新&是在于传播新闻载体的新,而新闻的本质和本源并没有变化,但在新媒体盛行的大环境之下,复制、黏贴随处可见也很容易操作,因而记者的原创新闻作品遭到剽窃随处可见,请问在现阶段中国新闻立法尚未成功的前提下如何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在原创方面的权益?
法规尚待完善,公共产品的知识产权值得好好研究。
如何有效监管新媒体的新闻质量?
监管主要不是对质量的。
现在依托手机等移动端的新闻阅读越来越趋于&速食化&&碎片化&,由于受众可得的信息量巨大,造成新媒体新闻传播者刻意迎合,导致形成一种&病毒式传播&的不良风气。这种情况是否还能归为新媒体新闻?这对主流价值观的判断会产生什么冲击么?未来这种现象会成为新媒体新闻的一个分支吗?抑或可能将新媒体新闻带入歧途?
快就一定不好吗?慢就一定是好的吗?有些筛选过屏蔽了的东西你喜欢吗?
当下,新闻APP基本都是依靠聚合内容(包括传统媒体、网络以及自媒体内容等),然后利用个性化的大数据算法,来进行垂直分类传播,它们的营收除了开屏广告和信息流广告,还会有哪些商业变现模式?最近,各大传统媒体的客户端也都纷纷上马,该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
有一种办法,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埋单。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作用和运用分别是什么?两者如何协调搭配做到所谓的整合传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操作的事不在这里说了。
在中国如果一个网站想要报道采访,要获取新闻牌照的,通常意义上,非巨型网站很难获得这张牌照(传统媒体的网站例外)。于是,长久以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中国一些所谓的独立新闻媒体,要么就是喜欢弄点小道消息,如果是长篇大论,基本上都是复制或者翻译过来的,结合美国《赫芬顿邮报》的经验,这类新媒体应该如何突破现在这种尴尬局面?
目前国际新闻报道主要由传统主流媒体来做。
新媒体新闻读起来十分便捷,形式结构不拘一格。但问题也不少,如(1)信息噪音。(2)淫秽信息影响青少年健康。(3)虚假信息以及媚俗化倾向。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和规范?
不要把新闻与信息混为一谈。
近来对于网络新闻语言的研究越来越多,基本上建立在网络语言是否规范的初衷之上。随着网络语言被质疑,越发缤纷,越发重视感官刺激的传统媒体也进入了学者的法眼,直至普通受众也可以从中轻而易举地挑出错误。但是讲究快速的时代,规范性的比重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么这个新媒体新闻的语言规范性应该如何把握?
恐怕需要换一个思路来研究吧。
新媒体新闻呈现的平台或者传播方式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如开始的媒体门户网站到微博,后来到微信、app等,以后还会有其他模式的出现。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需要同一个新闻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有取舍地分别投入不同的平台,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那么未来是所有的平台或者表现方式都要投入,还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来选择投放和不断更新?还是说就重点发展自己的新媒体阵地,通过自己的优质内容,吸引读者就到自己的平台来阅读?
自建平台不是容易的事情,相比之下对接平台是比较容易做的。同时,也必须重新定义&优质内容&,这个优质是你认为还是用户认为?
新媒体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碎片,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达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究竟去中心化这个态势能否长久呢?
再中心化和聚合化是目前重点需要研究的。
电视节目形态的多变,新媒体娱乐节目的异军突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塑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当新媒体娱乐节目不断创新吸引观众眼球的时候电视娱乐节目也在反思与进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是否新媒体娱乐节目将逐渐成为舞台的中心?而传统电视娱乐节目该如何继续保持生命力?
谭维维告诉你。
新媒体之所以新,在于互动。而目前新媒体新闻中,互动最多且争议最多的莫过于网易新闻的评论区,有人认为如果任何新闻都可不加节制地评论,则导致新闻中充满民粹和戾气,是对新闻的亵渎和违背新闻道德,是&有态度,没脑子&;但反之,没有自由的评论氛围,又丧失了新媒体的精粹。从学界研究角度而言,究竟应该任其发展待人民自发提高公共领域表达水平,还是加以一定程度的管理和指引?平台操作运营中,自由评论与管控中间又是否存在较优的平衡点?
度怎么把握要好好研究一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内容、媒介、运营方式等方面皆发生了巨大变化,其驱动要素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融入与改造。pc,手机,平板等电子终端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知识的主流方式,且不可逆转。纸质媒体、电视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顺应市场变化、主动求变,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谋取突围和变革?另外,新媒体所带来的资讯数据通过云端收集,理析,推送,有没有涉及一个信息伦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太大,第二个问题是互联网伦理问题,很值得研究,但都要聚焦到一个点上才能研究。
我国媒体运用大数据报道新闻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运用大数据新闻报道时,将会呈现怎样的特征?新媒体新闻的逻辑、规则、样式等方面,有哪些需求点可以嵌入大数据服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运用大数据新闻报道时,由于媒体生态环境的不同将产生怎样的传播效果?
问题大而笼统,你有来听课吗?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传统手工业一般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正在被逐步瓦解,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力的一部分会向新媒体流入,那么在这样的新闻生产力流转的过程中传统新闻生产方式是否会得到保留或者说保留到何种程度,新媒体新闻生产会由目前的比较明显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向何种方式演变,传统媒体独有的深度、整合、专业的采编优势日后是否仍然会保留,如果能够保留又如何继续保持下去。如果国家政策欲向保护传统媒体倾斜,那么如何规范新闻生产?
采编优势要转变为运营优势。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工作在传播活动中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为了适应新环境又采取了哪些创新手段呢?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过程中,企业新闻工作者又应该如何应对?
要懂得利用互联网。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媒体人奉为圭臬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必要性?
我不太懂你说的新闻专业主义,但PGC是需要的。
个性化定制的时代,连新闻内容都更趋向分类和精准推送,大多新闻类新媒体都会根据用户特征、场景和文章特征做个性化推荐,而这些推荐不靠编辑,靠技术算法,内容来源靠爬虫,那未来编辑的作用是更偏向于什么?速食化的信息时代机器的作用会大于人吗?
机器只能代替人的一部分功能。
从市场运营来看,新媒体新闻目前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很激烈,内容和形式需要并重,在运营中需要注重哪些方面?这些问题与传统媒体的运营的异同点是什么?
传播和运营与生产同样重要。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阶段的新媒体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体,新媒体新闻速度快、互动性强、小众传播可信度高等诸多优势,在不同时期,人们会集聚在某一、两种新媒体介质关注新闻,从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到现在的微信。那新媒体新闻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内容侧重点、用户关注点会有什么共同点?随着不同形态的新媒体介质新闻内容和形式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发展?变化原因是为何?这种变化对用户又有怎样的影响?
我不知道,大数据可以告诉你。
新媒体在空间上占据着令传统媒体难以抗衡的优势,不仅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在新闻版面上,不再受制于小小4开空间,新闻图片不再千挑万选那唯一,新闻板块不再纠结文字多寡。这种形势下,对摄影记者,美编人员等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培养,人才需求,人员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更需要数据分析师、新闻策展人和产品经理。
新媒体环境下:1.如何健全信息整合平台,特别是发挥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功能,2.如何提升媒体从业者的道德公信力,增强自律性。
已有不少研究,还可以研究。
新媒体新闻的传播和写作与传统新闻的要求有着许多区别,以前我们在导向和写作等方面都很强调新闻记者的专业性,那么在目前的新媒体新闻越来越主流化的趋势下,专业是否还重要?对于采编者来说究竟什么才是必须把握的第一要素?
需要更专业,需要新专业。
(谭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意见,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纠纷和责任, 与无关
·请注意言辞,客观地评价,提倡就事论事,杜绝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
·记者网管理员有权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删除非法及不符合规定的评论信息或留作证据
猜您所需:
记者网赞助商新媒体迅速崛起的当下,你一定要了解的一个专业
说到传媒专业,很多人可能觉得:想做记者的人读的吧,离我很遥远唉!
其实,传媒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商业也紧密相关,尤其在新媒体迭出的现在,传媒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大,许多学校也针对这个趋势开设了很多传媒相关的就读方向,因此,除了经典的商科和STEM硕士之外,传媒其实也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就业导向硕士项目哦!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领域我们有什么留学项目的选择?
传,就是传播,即communications。具体来说,就是A通过C渠道传递了M信息给B,最后达到了X效果。
媒,就是媒体,即media。就是生产、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比如新闻的出版方、报道内容、带来的社会影响。
加在一起,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Communication and Media”专业方向了。
总体来说,传媒可以分为6个大方向:
Communication Research传播学研究(顾名思义,是research oriented)
Journalism新闻
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
Advertising广告
CommunicationManagement传媒管理
Emerging Media Communication新媒体传播(新增的方向)
Communication Research 传播学研究
关注于传播的过程和途径。因为是研究导向的专业方向,掌握研究方法很重要,如对特定理论流派的文献综述、对欧洲和美国的实证和文化分析,同时,研究也需要量化统计等数据处理相关的能力。
一般又可以细分为,政治传播、健康传播、跨文化传播、组织传播这几个方向。
政治传播经常会和公共关系放一起,研究的是公共外交、大众传播、公共关系、文化及媒体的交融等。
健康传播研究的是医患交流、政府公布的健康政策,社会支持网络、健康意识推广,医疗信息系统等。
跨文化传播,广义上,主要研究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传媒、社会、文化、政治及传媒的影响,全球化及跨文化传播的商业战略,如何与全球受众有效沟通。狭义上,侧重于研究跨文化、跨价值体系下的人际交流。
组织传播,关注于人际或组织环境下,沟通方式和组织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还会涉及领导力、决策力、文化、社会、组织沟通等方面。
Journalism 新闻
可能听到“新闻”二字,你脑海中就浮现出新闻联播。
其实新闻不仅仅包括“严肃新闻”,也包括文化、体育、娱乐等,是非常宽泛的概念。选择了一个行业方向,往往意味着你不但要懂新闻,也得懂这个行业。
在选择行业方向方面,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地理位置会很大程度影响当地的新闻方向。
比如,纽约偏重商业和经济,所以Columbia和NYU这方面都很厉害。华盛顿DC就侧重政治新闻,比如Georgetow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都是个中好手。LA自然就是文化新闻比较多了,所以USC有一个specialized journalism (thearts)。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
就是帮助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消费者、投资者、媒体等)的关系。
比如,老罗的“漂亮的不像实力派”新手机发布会,明星们的记者招待会、采访。再比如,选择哪个公众号投广告,是写个微信推文,还是找一个科技媒体发个专栏?
Advertising 广告
这可能比“新闻”还要随处可见吧,哈哈。
一般广告专业分为广告设计类(这样的专业一般设在艺术学院,申请的时候也会要求提交作品集)、传媒广告类(剖析广告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广告营销类(倾向于广告+市场营销,如西北IMC项目)。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传媒管理
很多人也许会很好奇,传媒为什么还需要管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部电影拍完了,怎么才能被你知道呢?要通过发行、广告、营销、推广。而发行、广告、营销、推广这些都是属于传媒管理。
新媒体传播
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新兴领域。区别于传统媒体直白的“信息传递”,网络媒体或者交互性媒体,侧重的更多是如何制作内容、与用户互动,并进行推广。
这个领域的专业,有些是偏商业的,侧重于在这种新商业模式下,传播、推广和营销的探讨。也有一些是偏向制作的,侧重于内容、创意、讲故事。还有一些是偏向分析的,侧重于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编程技能。
Columbia University
说到传媒专业,必然不能忽略身处纽约这个传媒中心的Columbia University。他们的新闻专业(Journalism)远近闻名,著名的FOX(福克斯)新闻频道的政治评论员——布坎南,9个艾美奖得主Steve Kroft和ABC新闻台主播John McWethy都从这个专业毕业。
哥大的新闻专业特别注重实践,让所有人在文字、广播、照片、视频等各种报道形式上都完成基础的训练,而且,设备资源丰富,可保证人手一台机器。
同时,参与纽约当地的一系列实时事件,比如美国大选投票站的新闻拍摄。而哥大新闻学院的院长就针对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Trump指控新闻报道的不属实和欺骗大众给予了回应,称新闻人应该对报道有足够的言论自由。
另外,虽然不属于传媒领域,但是有兴趣的同学也是可以去研究一下~
他们还有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下著名的SIPA项目,偏公共管理,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公共金融方面实力雄厚,可以上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为核心课程的教授的课。
Northwestern
提到西北,IMC(整合营销传播)就不得不提。这是一个在传媒、市场营销领域都如雷贯耳的项目。设置于新闻学院下,但其实由Kellogg商学院和Medill新闻学院合办。整合营销传播这个概念,就是他们首创的,意思是,将产品和服务通过多渠道传播给市场或者用户,形成促销的最高峰,产生协同效应,达成最有力的传播影响力。学校里大牛教授比比皆是,有『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USC是著名传媒名校,在2017QS世界排名中,传媒学院排名第一。他们最突出的特色是始终走在媒体发展的前沿,尤其是数字媒体传播(Digital Media Communication)。学校很强调,媒体是日新月异的行业,一直在变化,而且是快速变化,他们就是要一直走在变革的前沿,拥抱新媒体。
此外,学校说因为LA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是多元化的、有创意的、多变的,所以,LA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定义美国文化的地方。地处好莱坞,文化娱乐电影业极为发达,这也让USC在文化新闻、电影传媒管理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Boston University
这个学校在传媒教育方面有着百年历史,丰富的资源。
学校有两个特别有名的lab。
AdLab是全美最大的由学生运作advertising agency。有40多年的发展,每年有100多位学生给各公司提供专业的广告服务。
PRLab是培养学生在PR方面的实践能力。加入PRLab前,学生必须先完成PR相关课程,才能有的放矢地运用理论到实践中。
说到UT Austin,最能概括它的词就是全面。
自1899年就开设传播学课程的Moody College, 涵盖communication的各个领域,而且理论研究、实践领域齐头并进。
其中,以全美第一的广告(Advertising)闻名于世。注重于培养广告创意文案、传播战略设计、消费者洞察。同时也很重视数字设计和数字文案的培养。
1914年开设新闻专业,是全美最早的新闻专业之一。是少数有新闻学研究导向的学校。
2017年QS世界排名中,LSE传媒学院排英国第一。这是一个以研究导向为主的学校。但是,英美的研究方法是不同的。在美国读传媒,专业就是调查统计分析,而英国是使用定性分析多。
当然,为了顺应这个互联网时代,更多的着眼于数据,学校也开设了data and society分支。
香港浸会大学的传媒专业在香港本地有着极高的声誉,据说,校友支撑起香港纸媒电视台广告PR各大传媒行业的中层以上的半壁江山,所以与本地媒体联系最紧密。
师资力量强大,每一个都是传媒学术大牛,新闻研究大拿。还经常会请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guester speaker,比如众所周知的闾丘露薇。可以一直见名人,也是一大优势啊~
这两个学校联手推出了一个特色项目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注重于研究全球化环境下,文化、媒体、沟通之间的相互影响。
比如,一个美国公司在中国开设分公司,建立了一个微博帐号,那么如何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通过这个媒体途径来传播企业的品牌和商品呢?
项目是两年,不同于其他的一年项目。第一年在LSE读书,第二年可以选择在USC Annenberg读书,学校还说会在LA或上海提供实习机会呢。
毕业后,还可以同时获得两个学校的学位。
USC Master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传媒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为什么传媒需要管理?
USC传媒管理非常多元化,职业导向。课程设置侧重于实践和实用技能。
特色当然是文化娱乐业。
你可以去电影学院上课,加深对电影和文化圈的了解。USC电影学院有多牛呢?校友包括《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达芬奇密码》的导演朗·霍华德、《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等。
现在很多电影公司都想往中国发展,好莱坞电影中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而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看好电影产业。这样的全球化娱乐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Journalism 新闻
新闻硕士到底学的是什么?
写作、报道、制作、发布。
做新闻都一样吗?
当然不是。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电视报道、电台新闻、视频纪录片、在线媒体制作。甚至,也有数字新闻、数字可视化、制作APP。
按专业和行业分,有政治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商业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等。
LS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传媒研究
LSE作为一个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校。
这个一年的研究导向项目,学校说推荐给想要继续读PhD或者未来要从事研究类相关的工作的人。还专门设有research track。培训更高级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你们看,其实不同地理位置的学校,专业侧重是不同的。
USC处于洛杉矶,所以文化娱乐类较为突出,而加州是高科技产业区,所以数字化、新媒体也是,欣欣向荣。
Columbia坐落于纽约,大事小事天天有,距离华尔街也是几步之遥,时政和财经新闻资源相当丰富。
伦敦是个世界性的大都市,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在finance,media and politics这三个方面,绝对是英国甚至欧洲的中心。偏重经济、法律方向的传媒,LSE是英国首选。
如果你是研究型导向的路线,比如前面提到的communication studies传播学研究和mass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那么你总是可以读完master以后继续深造攻读phd,继续钻研学术研究。PHD毕业后呢,你还是做研究,可以走进高校做教授,也可以去研究院,或者4A广告公司的研究部。
新闻&内容工作
你可以去做新闻报道,可以加入传统媒体,比如报社、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机构,也可以去新媒体,比如网易、搜狐,还有视频网站。
但你的选择不仅只有这些。不是有一种说法嘛,未来是内容制造者的天下。
你完全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不是说咪蒙的助理都挣5万一个月吗),或者自己做一个公众号哇。
4A广告公司
进入4A广告公司:
策划部。进行消费者洞察和数据分析,然后制定产品方案。
创意部。顾名思义,头脑风暴,创意制作。
客户部。维护客户关系,招揽生意和推广。
媒介部。联系媒介进行渠道投放。
去市场部,可以做的事就很多了。比如你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市场研究、竞争者分析后,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规划市场活动,联络渠道,维护大客户关系等等。
而每一个行业里的市场部工作也是不同的。做市场的工作,如果进到FMCG-快消行业,那就是如鱼得水,因为快消公司,比如宝洁、联合利华都是营销驱动,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所以市场部就是核心部门。
过去的传媒主流还是自成体系的传统媒体行业,今天的传媒却已融入我们身边方方面面。自媒体广告、消费者数据分析、社会现象的分析、内容的制作、各种新媒介和新的传播方式的崛起…使得这个领域和各行各业的结合愈加紧密,就业、尤其创业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在新媒体这个巨兽越长越大的当口,赶紧去读一个相关专业,回来投身这个有趣的领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国内读文科的同学们,如果觉得商科和STEM的转向对你们来说都有点困难,也可以考虑传媒这个专业呀~
携隐申请服务的详细介绍,在公众号下方就可以得到。
更多其他相关的推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