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洛中国没救了的股市真的就没救了吗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真相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真相
 很多人觉得股市千姿百态,市场变幻无常,真是奇妙。是谁创造出来的?中国为什么要设立股市?A股资金高速运转,最终到底流向何处?散户投资者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投资回报?  20年钻研,经历起起伏伏,从中窥见A股真正的游戏规则。国外的股市相抵成熟,但他们的上市公司也圈钱,但是他们圈钱必须是要回报的,要让投资者满意的。监管层并没有太多的权力,没有在利益链上直接的导向作用,他们只是负责维持秩序,主持游戏规则的公平公正公开。  而A股,其源本是改革的产物,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服务,利用市场投资者为改革作出贡献,当然也有设想让投资者从中获益得到回报。但最重要的还是为国企改革服务,所有政策,皆围绕国企。  整个生态环境是上市公司们必须在利益链里考虑政策导向,考虑审批包装,审批要求。股民们、投资者们相对其次,那更多的是中介公司们包装的事情或者说如何忽悠的事情。  因此上市公司无法把最大的心思放在对投资者负责上,而是考虑利益链中如何去平衡,如何去分赃,才导致乱相多多。铤而走险作假者不少,中介公司从中渔利,潜规则分享者,才出现那么多突击入股,暴利的PE。  普通投资者们最边缘弱势,他们剩下只有投机的份。没有主导权、话事权,上市公司的成果对他们往往是镜花水月,当然就只剩下差价对赌的博弈娱乐。最终, 如同赌场赌徒一般成为亏损的大多数,成为边缘化的被鱼肉者。  逻辑一:这个市场以带血的零和博弈为主,你总以为可以做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思维周掌柜并不反对,该学习学习,该实践实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一个创业板公司上市后100多元的股价,在1.5级突击入股的市场上是1-2元的价格。所以,什么是底?哪个价格是安全边际?解禁洪峰为何屡屡在低点击垮市场,不言而喻。资本市场上的价值是相对于价格的,也相对于时间维度,纯粹的价值分析都是欺骗;  逻辑二:IPO管制为什么是陷阱  股市本来是一个融资和投资的平台,以及投资者股权交易的市场。按理说,企业是否融资,机构和股民是否投资,股权是否交易,都是自觉自愿的事情。  对企业而言,无非是需要资金,对投资者而言,无非是想投资或投机。请注意,投资与投机只不过是时间上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区别,并无本质的不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没有人不知道。只要投融资双方和股权交易双方都是完全自觉自愿的选择,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存在任何管制的。  作为股市的监管者,证监会的唯一职责就是监控股市的运营情况,防止融资中出现金融诈骗,此外也没有更多的义务与责任。至于防治巨额投机资本操控股市,这是可为可不为的选项,因为从来的股市危机,都是经济危机导致投资者对上市企业丧失信心导致的,而不是反过来股市危机导致经济危机。更何况,你不能说,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须看好某个企业一辈子对吧,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必要搞什么股市交易,直接把股民转为股东不就完了?  但是,我们的IPO为什么需要证监会的审批呢?所谓审批,除了权力寻租的需要,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为制造上市障碍,把一个正常的投融资搞成一个高大上的神秘的东西,目的在于制造“稀缺性”,使人觉得,但凡上市的企业就是好企业,给投资人设下一个认知误差的陷阱,为下一步圈钱埋设伏笔。  逻辑三:两级市场为什么是陷阱  企业既然要上市融资,就应该直接按融资额度需求确定起始价格和股份发行数量,直接挂牌上市,让任何股市参与者均可以直接购买。这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让融资企业作为原始股票的原始拥有者,按起始价格直接挂牌交易,转让股份,收回企业所需资金就是了。  为什么在上市前非要先通过机构认购和定价,或者通过承销商来定价?为什么非要先让机构把蛋糕分得差不多了,剩下很小一部分再让散户来打新?为什么非要先把蛋糕分好了再到二级市场交易?新上市企业的目标如果只是融资这么单纯,那么,既已在初级市场融到资了,又何必再到二级市场来交易?  两级市场机制的设计,无非是为了让机构(主要是国家队,下同)伙同上市企业一起,到二级市场来圈钱,圈到远比企业经营所需融资额度更多的钱,甚或是这上市企业根本就不是什么经营急需资金,一切只为了玩上市圈钱的把戏而已。  实际上,这两级市场的机制设计,本就是一个圈钱的陷阱,专为机构到股市圈钱而设计,上市企业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机构用来包装的道具而已。所以你就能够看到,专做IPO的金融机构,像猎狗一样到处寻找可供包装上市的企业,只要给他们钱,臭狗屎也能被包装成香饽饽。他们的理念是,只要有“故事”可讲就行,没有故事可以编故事,他们的本事正是能够帮你编故事和讲故事。  这种两级市场的机制设计,导致的后果就是,真正有热情上市的企业,很多都是骗子企业,只要经过机构的精心包装,破铜烂铁都成了优质资产,精彩的企业发展蓝图极具诱惑力。上市一旦成功了,企业再烂也没关系,因为股市可以不断地一轮一轮圈钱,企业根本不需要什么经营,把外部形象和财务报表做漂亮就行了。  也正因为上市企业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而股市的主力军又是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自身,他们都知道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他们在股市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投资理念,只会通过恶炒作来圈钱,这才是中国股市动荡的根本原因所在。  之所以只有老百姓赔钱,是因为中国同一张股票具有不同的价格,国家一个价格,企业一个价格,外国人一个价格,中国老百姓一个价格,其间相差十几倍。比如中国石油,外资购买价格是1块多人民币,中国百分之一运气好的人抽签价格是16.7元人民币,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平均购买价格是三十、四十元,至于那些通过国企私有化改革到手的法人股(大小非),干脆就没花钱。银行类也是这样,兴业银行股票的外资购买价格是2元多人民币,国内百分之一的老百姓抽签价格是16元,99%中国老百姓的购买价格是四十、五十元。也就是说,只要中国石油股票不跌到一元钱,兴业银行股票不跌到2元钱,外国人就不会赔钱,可是一旦跌到这个价格,中国老百姓早就死了好几回了。本国老百姓购买本国股票的价格是外资购买价格的十几倍几十倍,这是包括非洲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现象,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老百姓购买价格之所以高出十几倍几十倍,是当初国家承诺只有老百姓手里的高价股能够上市流通买卖,其它所有低价股不能上市流通买卖,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高价购买的实际上是上市流通权。在所谓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这种同股不同价的现象虽然不合理,但是至少没有形成一部分富人和外资对广大股民的公开掠夺。所谓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国家违背承诺,允许所有股票统统上市流通,富人和外资的低价股与老百姓的高价股都按照一个价格买卖,这无异于把老百姓账户上的钱直接划拨给富人和外资,于是老百姓的灾难就开始了。由于这是老百姓单方面的股灾,富人和外资与此同时仍然在大发其财,价格48元的中国石油只要不跌破1元钱,价格70元的兴业银行只要不跌破2元钱,外资就仍然在赚钱。中国老百姓购买价格高于外资十几倍几十倍的强制规定,决定了无论股市怎么跌,富人和外资都赚钱,只有老百姓赔钱的独特市场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外资在中国市场上都能成百上千亿地赚钱,唯独中国老百姓赔钱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赚钱而在美国市场上赔钱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中国股市是老百姓单方面赔钱,富人和外资都在赚,国家和企业都在赚,所以虽然老百姓赔得血本无归、爹哭娘叫,仍然不算股灾,不算动荡,甚至仍然感觉是大牛市。  就像当初建行老总在反驳贱卖银行股时就声称:虽然外资赚了,但是建行也赚了。建行老总却故意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他和外资都大赚特赚的同时,中国老百姓却赔了,并且赔得很惨,建行上市6.45元的国内发行价,目前已跌破,最低达到4.72元,连最初那百分之二抽签买到的幸运者都已赔钱,可是距离不到一元钱的外资购买价仍然很高,也就是说,在中国投资者已经亏损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外资仍然拥有超过4倍的溢价盈利。  世界上有这样对待本国人民的上市公司吗?建行是中国人民60年来一滴血一滴汗干出来的银行,为什么要以如此惊人的悬殊高价卖给中国人,以同样惊人的悬殊低价卖给外国人?让中国股市对外国人永远是牛市,对中国人永远是熊市?面对近万亿元资金被建行套牢的那些国内投资者,建行老总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思和愧疚,反倒振振有词地大谈低价卖给外资的合理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建行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发生在韩国又会怎么样?别的方面不敢说,至少有一点肯定无疑,就是有人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坐在监狱里解释这一切。  美国龙星公司持有韩国外汇银行股票,十年赚了46亿元,便引起韩国一片哗然,迫使政府立案调查,拘留了包括美国龙星公司在内的十多名参与的高管。可是建行让美国银行赚了1千多亿元,高管反倒站出来为美国人辩护,好像美国没有把整个建行拿走,中国就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一样。  什么时候中国股市能打破层层利益输送和腐败,简单的就如百姓向银行贷款一样,借了钱就有责任,不能圈了钱什么事情也没有,亏了就只是借钱给它的百姓负责。做不到的就别上市。个人向国家借钱国家有办法监督管理好,企业上市也是如企业向社会贷款一样的道理,只要政府真的为老百姓做好监管,股市也就不会向现在有一样乱的成了世界的笑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声音.为您提供有价值的财
作者最新文章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网友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股市没救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