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找个比较专业的日本奢侈品管理专业店做一下鉴定,有什么好

&&&新闻热线:021-
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原标题: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奢侈品鉴定师,这个在国内刚崭露头角的新职业,不少人对它感到陌生,甚至连大牌的Sales都直言“从未听说过”。
  “奢侈品鉴定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辨别奢侈品的真假,由于学习过大量专业知识,并有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比一般人的鉴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鉴定师之手的鉴定报告,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李娜表示,她在奢侈品行业多年,做过6年的国际买手,3年的奢侈品鉴定师。
  据悉,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奢侈品鉴定师开出的培训课程,也没有相关的认证体系,而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奢侈品鉴定早已职业化。
  想要拿到奢侈品鉴定师的证书,最低的门槛是必须通过鉴定考试,并拥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经历,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中级鉴定师,则需要3到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奢侈品鉴定师的分级则是根据掌握技能的范围来划定的,初级鉴定师精通手袋鉴定,中级鉴定师则精通手袋、腕表的鉴定,高级鉴定师则还能鉴定高级珠宝的真伪。
  一般拥有证书的奢侈品鉴定师,光是“察言观色”就能看出假奢侈品的猫腻来,辨别B级高仿品一般没问题,而对于更高级别的A级高仿品,鉴定师甚至会动用到红外线仪等辅助鉴定。
  在国外,奢侈品鉴定师也属于高薪职业,平均年薪都会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资深的鉴定师则可以拿到50万元的年薪。
  北京奢侈品鉴定班10天学费32800元
  北京市场上出现奢侈品鉴定培训班,10天学费32800元,且培训班老师称“不建议短期培训班学生完成培训后直接担任鉴定师”。
  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鉴定无门现象较为普遍,奢侈品牌不设立鉴定部门,奢侈品鉴定行业也没有执业资格证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有权威的中立方介入。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家奢侈品初级鉴定的培训班,负责招生的董老师称,培训班是“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奢侈品鉴定方面的培训班”。据了解,该课程学费为32800元,8月19日开始授课,8月29日课程结束,整个课程持续10天,培训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该招生老师还表示,培训班自己招生然后集中进行培训。“学生报名之后,我们会进行面试,有专业老师考核学生对于奢侈品的了解程度。我们每次上课学生的人数不会多于10人。”
  为该课程授课的教师之一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课程中既有理论学习的部分,也有实际操作的部分。“理论课介绍品牌历史知识、文化沿袭和品牌系列包款辨识及制作工艺,实际操作课程针对不同品牌的包介绍不同的鉴定知识,除了鉴定真伪外,还有估价的部分。”李老师介绍说,此次开课的十天课程是初级班。理论课是第一步,了解品牌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包款的价格。实践课是第二步,学员可识别市面上70%或以上的假货。她预计会在近期推出中级班或高级班,要求学员在接受初级班课程之后的六个月才可以报名更高阶课程。“高级班课程会提升学员的鉴定水平,能够辨识市面上80%以上的假货。”
  实际操作课程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品牌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高倍放大镜、紫外线等多种手段观察包款细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课程教具包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提供的。“我会带来一些包,学生们也会带来自己的包,奢侈品鉴定是一个门槛很高又需要海量收集的工作,需要大家协力完成。”李老师介绍说。
  年增长率放缓至2%,奢侈品在华大衰退
  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经历了前几年的奢侈品大繁荣,中国客人手上到底藏了多少奢侈品?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价值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与如此庞大的购买量形成呼应的,却是一手奢侈品的逐渐衰退。
  从各种迹象来看,手中握有太多奢侈品的中国客人“已经买不动了”,可怕的是,这种乏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奢侈品在中国的生存。
  去年,Giorgio Armani和Dolce&Gabbana先后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外滩的旗舰店,离它们不远的名表品牌百达翡丽、珠宝名牌宝诗龙也一并撤出。在10年前,抢下上海外滩三号的黄金位置成为了奢侈品牌趾高气扬占领领土的标志,10年后,这场集体撤退也被视为奢侈品在华衰退的重要信号。
  这样的后撤还在继续。不久前,Hermes宣布撤出无锡商业大厦,并称未来逐步退出全国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决定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联想杭州,尽管暂时并未有奢侈品撤离,但从各大百货店奢侈品的销售业绩来看,都不甚理想。“奢侈品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而名表的销售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商场内部人士透露。
  而在刚刚结束的百货店跨年大促中,以往折扣表现“傲慢”的大牌们,如Fendi、Balenciaga、Tod's等,都把季末折扣放到了5折、6折,让不少客人第一次对大牌产生了“打折促销”的感觉。
  的确,过去一年奢侈品在中国越发的步履维艰,来自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为30%,2012年为7%,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放缓至2%。
  受业绩增长乏力的影响,各大奢侈品门店的开店数量也在骤减。统计显示,Gucci在2011年中国新开店的数量达到150家,今年开店数量骤减到58家,同样大量缩减新店数量的还有Hugo Boss、Giorgio Armani、Dunhil
  鉴定班老师投400万买奢侈品
  李老师告诉记者,2000年她曾经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专业,之后就进入奢侈品行业,曾在某奢侈品公司担任品牌市场经理一职,现在从事奢侈品鉴定及研究工作。“因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鉴定没有专门的行业机构颁发执照,多是依靠经验,所以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资金能够支持鉴定师长期使用并消费奢侈品。我自己曾在奢侈品购买中投入400万元人民币。”李老师说,如果没有长期使用经验和正品渠道很难担任鉴定师。“像某些品牌有锁扣的包,同一时代的包款我家至少有50只,必须不停积累才能发现细节上的差别。”李老师说。
  在实际鉴定中,李老师要求学员“三不问”,即不问价格、不问来路、不问鉴定者身份。“这三个重要背景很容易误导鉴定师的判断,我们希望学生从大量品牌背景知识以及系列包款产品细节部分判断真伪。工艺上有些是假货商仿造不出来的痛点。”
  理论课程部分,她还向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品牌包的每年主推款的大尺寸资料照片:从1926年至今爱马仕每年主推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拉达每年的广告资料。“我们得知道这些品牌到底卖的是什么,才能知道它的工艺从何而来。”李老师告诉记者,课程结束后会有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但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目前中国没有权威机构可以出具这样的证书,参加这个课程积累一些奢侈品鉴定中的初级知识,我也不认为学员参加10天的课程就能去做鉴定师,奢侈品鉴定需要多年的积累,远非上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出师的。还有学员从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又去开课赚钱,无异于给鉴定行业添乱。”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她会为找她咨询的客人免费鉴定。“奢侈品鉴定师不是一个用来致富的行业,应该是为大众服务者。”李老师说。
  鉴定班小班教学 每次不超10人
  该培训班报名处董老师介绍说,为保证教学质量,鉴定培训班小班教学,每次不超过10人。因报名者众多背景不一,老师在开课前会进行面试。“首先是排除假货商,然后还要判断学员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希望从事奢侈品行业,或者没有能力长期研究奢侈品,我们会劝其不要报名。”据悉,一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也被劝退。“我们希望招到一些愿意在这个行业内踏实研究的人,不是觉得新鲜就报名的。”董老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主要分为三类:奢侈品二手店工作人员,奢侈品保养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奢侈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三类学员报名目的不同:二手店工作人员希望在培训后增加专业鉴包能力,避免收购假货;奢侈品保养人员则希望通过培训针对不同包款制订保养策略;奢侈品平台工作人员则希望积累品牌知识,宣传并维护买卖渠道。而明说希望从事奢侈品鉴定工作的并不多见。“一位从事保养的学员说以前因为保养时不知道包的材质是牛皮、猪皮还是鸡皮,有过错误的护理方法,最后造成损失,现在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向顾客解释了。”培训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学员反馈。
  业内隐忧:鉴定师是否会沦为噱头?
  尽管目前来看,拥有认证资历的奢侈品鉴定师,能很好解决国内二手奢侈品店面临的最大瓶颈――保证正品,但业内仍对此有诸多担忧。
  在观潮网举行的奢侈品鉴定课程上,发生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小插曲,一位疑似奢侈品造假者混入了课堂,最后被请了出去,这也让行业内人士担心:如果造假者也去考个奢侈品初级鉴定师,岂不是弄巧成拙?
  “我遇到过一些学员,对正品的概念有偏差,商家告诉她们,一个LV的包包皮料是原厂的,五金是肉眼无法辨别的高仿,她们就接受这样也算是正品,”李娜说,“问题还在于中国消费市场,不少买家其实是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去购买高仿奢侈品,这让假奢侈品的土壤短时间内仍然存在。”
  此外,杭州米兰站的负责人陈家品认为,目前二手奢侈品行业内还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认证机制,而国内暂未有机构承认奢侈品鉴定师的鉴定效力,奢侈品
  鉴定师很有可能会沦为一种噱头。
  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目前,在国内二手奢侈品店中最容易看见的假奢侈品排行榜,分别是:LV、Gucci、Chanel、Hermes、Prada、Rolex、Cartier、Bottega Veneta、Dior和Burberry。
  这预示着,消费者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买到假货的几率仍然存在,资深鉴定师告诉我们以下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LV:看编码。编码由两个字母加四个数字组成,体现了产地和生产年份。从左开始,序列号最初两个是制造国家编号,4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有些产品上还会出现“DK”开头的编码,这个DK是直营店里修复时候的证明号码,也就是说该产品进行过维修。伪造的路易威登商品常常以“FL”的刻印居多。
  Hermes:看缝线。Hermes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手袋上不会有机械化的缝线,以及重合的缝线,尤其在皮夹产品中。此外,在皮夹类产品的拉链尾端,还会有一个小巧的“H”标志。
  Chanel:看标贴。手袋上会印有和身份卡上的号码相同的白色“镭射标贴”,在标贴的右侧印有“CHANEL”logo,用荧光灯照射后才能看到,大多泛有红色带状的光。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日 15:13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奢侈品鉴定师是否沦为噱头?教你几招名牌手袋鉴定法
  奢侈品鉴定师,这个在国内刚崭露头角的新职业,不少人对它感到陌生,甚至连大牌的Sales都直言“从未听说过”。
  “奢侈品鉴定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辨别奢侈品的真假,由于学习过大量专业知识,并有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比一般人的鉴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鉴定师之手的鉴定报告,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进协会秘书长李娜表示,她在奢侈品行业多年,做过6年的国际买手,3年的奢侈品鉴定师。
  据悉,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奢侈品鉴定师开出的培训课程,也没有相关的认证体系,而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奢侈品鉴定早已职业化。
  想要拿到奢侈品鉴定师的证书,最低的门槛是必须通过鉴定考试,并拥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经历,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中级鉴定师,则需要3到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奢侈品鉴定师的分级则是根据掌握技能的范围来划定的,初级鉴定师精通手袋鉴定,中级鉴定师则精通手袋、腕表的鉴定,高级鉴定师则还能鉴定高级珠宝的真伪。
  一般拥有证书的奢侈品鉴定师,光是“察言观色”就能看出假奢侈品的猫腻来,辨别B级高仿品一般没问题,而对于更高级别的A级高仿品,鉴定师甚至会动用到红外线仪等辅助鉴定。
  在国外,奢侈品鉴定师也属于高薪职业,平均年薪都会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资深的鉴定师则可以拿到50万元的年薪。
  北京奢侈品鉴定班10天学费32800元
  北京市场上出现奢侈品鉴定培训班,10天学费32800元,且培训班老师称“不建议短期培训班学生完成培训后直接担任鉴定师”。
  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鉴定无门现象较为普遍,奢侈品牌不设立鉴定部门,奢侈品鉴定行业也没有执业资格证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有权威的中立方介入。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家奢侈品初级鉴定的培训班,负责招生的董老师称,培训班是“国内第一个正规的奢侈品鉴定方面的培训班”。据了解,该课程学费为32800元,8月19日开始授课,8月29日课程结束,整个课程持续10天,培训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该招生老师还表示,培训班自己招生然后集中进行培训。“学生报名之后,我们会进行面试,有专业老师考核学生对于奢侈品的了解程度。我们每次上课学生的人数不会多于10人。”
  为该课程授课的教师之一李老师向记者介绍,课程中既有理论学习的部分,也有实际操作的部分。“理论课介绍品牌历史知识、文化沿袭和品牌系列包款辨识及制作工艺,实际操作课程针对不同品牌的包介绍不同的鉴定知识,除了鉴定真伪外,还有估价的部分。”李老师介绍说,此次开课的十天课程是初级班。理论课是第一步,了解品牌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包款的价格。实践课是第二步,学员可识别市面上70%或以上的假货。她预计会在近期推出中级班或高级班,要求学员在接受初级班课程之后的六个月才可以报名更高阶课程。“高级班课程会提升学员的鉴定水平,能够辨识市面上80%以上的假货。”
  实际操作课程中,老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品牌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高倍放大镜、紫外线等多种手段观察包款细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课程教具包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提供的。“我会带来一些包,学生们也会带来自己的包,奢侈品鉴定是一个门槛很高又需要海量收集的工作,需要大家协力完成。”李老师介绍说。
  年增长率放缓至2%,奢侈品在华大衰退
  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经历了前几年的奢侈品大繁荣,中国客人手上到底藏了多少奢侈品?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总价值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与如此庞大的购买量形成呼应的,却是一手奢侈品的逐渐衰退。
  从各种迹象来看,手中握有太多奢侈品的中国客人“已经买不动了”,可怕的是,这种乏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奢侈品在中国的生存。
  去年,Giorgio Armani和Dolce&Gabbana先后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外滩的旗舰店,离它们不远的名表品牌百达翡丽、珠宝名牌宝诗龙也一并撤出。在10年前,抢下上海外滩三号的黄金位置成为了奢侈品牌趾高气扬占领领土的标志,10年后,这场集体撤退也被视为奢侈品在华衰退的重要信号。
  这样的后撤还在继续。不久前,Hermes宣布撤出无锡商业大厦,并称未来逐步退出全国二三线城市,这样的决定也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联想杭州,尽管暂时并未有奢侈品撤离,但从各大百货店奢侈品的销售业绩来看,都不甚理想。“奢侈品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而名表的销售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商场内部人士透露。
  而在刚刚结束的百货店跨年大促中,以往折扣表现“傲慢”的大牌们,如Fendi、Balenciaga、Tod's等,都把季末折扣放到了5折、6折,让不少客人第一次对大牌产生了“打折促销”的感觉。
  的确,过去一年奢侈品在中国越发的步履维艰,来自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为30%,2012年为7%,去年,这个数字已经放缓至2%。
  受业绩增长乏力的影响,各大奢侈品门店的开店数量也在骤减。统计显示,Gucci在2011年中国新开店的数量达到150家,今年开店数量骤减到58家,同样大量缩减新店数量的还有Hugo Boss、Giorgio Armani、Dunhil
  鉴定班老师投400万买奢侈品
  李老师告诉记者,2000年她曾经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专业,之后就进入奢侈品行业,曾在某奢侈品公司担任品牌市场经理一职,现在从事奢侈品鉴定及研究工作。“因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鉴定没有专门的行业机构颁发执照,多是依靠经验,所以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资金能够支持鉴定师长期使用并消费奢侈品。我自己曾在奢侈品购买中投入400万元人民币。”李老师说,如果没有长期使用经验和正品渠道很难担任鉴定师。“像某些品牌有锁扣的包,同一时代的包款我家至少有50只,必须不停积累才能发现细节上的差别。”李老师说。
  在实际鉴定中,李老师要求学员“三不问”,即不问价格、不问来路、不问鉴定者身份。“这三个重要背景很容易误导鉴定师的判断,我们希望学生从大量品牌背景知识以及系列包款产品细节部分判断真伪。工艺上有些是假货商仿造不出来的痛点。”
  理论课程部分,她还向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品牌包的每年主推款的大尺寸资料照片:从1926年至今爱马仕每年主推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拉达每年的广告资料。“我们得知道这些品牌到底卖的是什么,才能知道它的工艺从何而来。”李老师告诉记者,课程结束后会有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试,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结业证书,但没有相关资格认证。“目前中国没有权威机构可以出具这样的证书,参加这个课程积累一些奢侈品鉴定中的初级知识,我也不认为学员参加10天的课程就能去做鉴定师,奢侈品鉴定需要多年的积累,远非上一期培训班就可以出师的。还有学员从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又去开课赚钱,无异于给鉴定行业添乱。”李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她会为找她咨询的客人免费鉴定。“奢侈品鉴定师不是一个用来致富的行业,应该是为大众服务者。”李老师说。
  鉴定班小班教学 每次不超10人
  该培训班报名处董老师介绍说,为保证教学质量,鉴定培训班小班教学,每次不超过10人。因报名者众多背景不一,老师在开课前会进行面试。“首先是排除假货商,然后还要判断学员家庭背景。如果不是希望从事奢侈品行业,或者没有能力长期研究奢侈品,我们会劝其不要报名。”据悉,一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也被劝退。“我们希望招到一些愿意在这个行业内踏实研究的人,不是觉得新鲜就报名的。”董老师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此次课程的学员主要分为三类:奢侈品二手店工作人员,奢侈品保养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奢侈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这三类学员报名目的不同:二手店工作人员希望在培训后增加专业鉴包能力,避免收购假货;奢侈品保养人员则希望通过培训针对不同包款制订保养策略;奢侈品平台工作人员则希望积累品牌知识,宣传并维护买卖渠道。而明说希望从事奢侈品鉴定工作的并不多见。“一位从事保养的学员说以前因为保养时不知道包的材质是牛皮、猪皮还是鸡皮,有过错误的护理方法,最后造成损失,现在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向顾客解释了。”培训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学员反馈。
  业内隐忧:鉴定师是否会沦为噱头?
  尽管目前来看,拥有认证资历的奢侈品鉴定师,能很好解决国内二手奢侈品店面临的最大瓶颈――保证正品,但业内仍对此有诸多担忧。
  在观潮网举行的奢侈品鉴定课程上,发生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小插曲,一位疑似奢侈品造假者混入了课堂,最后被请了出去,这也让行业内人士担心:如果造假者也去考个奢侈品初级鉴定师,岂不是弄巧成拙?
  “我遇到过一些学员,对正品的概念有偏差,商家告诉她们,一个LV的包包皮料是原厂的,五金是肉眼无法辨别的高仿,她们就接受这样也算是正品,”李娜说,“问题还在于中国消费市场,不少买家其实是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去购买高仿奢侈品,这让假奢侈品的土壤短时间内仍然存在。”
  此外,杭州米兰站的负责人陈家品认为,目前二手奢侈品行业内还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认证机制,而国内暂未有机构承认奢侈品鉴定师的鉴定效力,奢侈品
  鉴定师很有可能会沦为一种噱头。
  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目前,在国内二手奢侈品店中最容易看见的假奢侈品排行榜,分别是:LV、Gucci、Chanel、Hermes、Prada、Rolex、Cartier、Bottega Veneta、Dior和Burberry。
  这预示着,消费者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买到假货的几率仍然存在,资深鉴定师告诉我们以下几种奢侈品手袋简单的鉴定技巧:
  LV:看编码。编码由两个字母加四个数字组成,体现了产地和生产年份。从左开始,序列号最初两个是制造国家编号,4位数字代表生产年份。有些产品上还会出现“DK”开头的编码,这个DK是直营店里修复时候的证明号码,也就是说该产品进行过维修。伪造的路易威登商品常常以“FL”的刻印居多。
  Hermes:看缝线。Hermes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手袋上不会有机械化的缝线,以及重合的缝线,尤其在皮夹产品中。此外,在皮夹类产品的拉链尾端,还会有一个小巧的“H”标志。
  Chanel:看标贴。手袋上会印有和身份卡上的号码相同的白色“镭射标贴”,在标贴的右侧印有“CHANEL”logo,用荧光灯照射后才能看到,大多泛有红色带状的光。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奢侈品鉴定师:十秒钟便知名包是真是假
  视频:奢侈品鉴定师十秒判断名包真伪。新民晚报 贺信 陈意俊 摄制
图说:图为奢侈品鉴定师正在工作。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欣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动辄砸下数十万元买入的爱马仕,是否一定就是真的?网上卖家们争相许下的“海外代购”承诺,能否保证每一款名牌包都是正品?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中国消费者却常常跌入假货陷阱。
  如果有这样一群人,通过“望闻问切”,最快十秒之内就能知道你买的香奈儿、LV包是真还是假,你会信任他们吗?如果有这样一群人,一天至少要验500个名牌包,你会对他们的工作好奇吗?他们就是“奢侈品鉴定师”,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带点“洋气”,又有点神秘。
  不会直接对客户说包是“假货”
  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只戴一只手套,工作台上,从10到100倍的各种放大镜一字排开,这就是“奢侈品鉴定师”李文涛的工作常态。每天,他都要在这张桌前与各种奢侈品包袋打交道。这些包袋来自于全国各地,委托人有二手奢侈品店的店主,也有普通人。
  李文涛说,拿到一件待鉴定的包袋后,他会——
  ◇ 望:只戴一只手套操作,一是为了保护客户的物件,二是腾出的一只手可以直接感受皮质,同时用眼睛观察;
  ◇ 闻:会闻闻包袋的气味;
  ◇ 切:使用各种倍数的放大镜、不同尺寸的卡尺,仔细观察、比对包袋的logo、五金、身份卡,甚至是不起眼的缝纫针脚部分;必要时,还会用到100倍的电子放大镜,包袋的每一处微小细节都一览无遗。
  经过一番“望闻切”,李文涛对结果已然“心中有数”。“是正品,就会出具一份鉴定书,但如果不是,我们会对客户说,‘这个包不对’、‘这个包不符合品牌工艺’或者‘有问题’,不会直接说包是假货、A货。”
  使用这种委婉的说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客户的“面子”和自尊心。“鉴定师给出的结论,毕竟只是一种参考,最权威的鉴定,当然是来自品牌商的。”李文涛说,面对鉴定结果,大部分的客户都比较“淡定”。“失落肯定有,比如之前广州有一个二手店的店主,快递过来的一个爱马仕包袋已经被一个客户看中了,没想到鉴定结果不乐观。生意‘黄’了,店主和客户都挺失望的。”
  逛街会不自觉打量路人的背包
  “这是个‘寂寞’的职业。”工作时,客户与鉴定师是不能见面的。李文涛只能通过自己的手和工具,与面前的包袋默默“对话”。一天至少要摸四五十只包,一坐就是一整天。
  脱下工作服,1981年出生的李文涛就和大街上的“时尚达人”没什么两样:梳着时髦的发型,背着淘来的“香奈儿”,热衷于逛街扫货。
  在去年10月成立的民间第三方鉴定机构“犀真”奢侈品鉴定联盟中,李文涛是资历最丰富的鉴定师之一,他接触奢侈品包袋已经有12年了。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出没于二手店“淘包”,这些年来,他亲手摸过的包件不下10万件,最多时一天有四五百个。每个品牌、每种型号包袋的特征和他在资料中学到的内容交叉印证,累积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库”。而这,就是奢侈品鉴定师这个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平时逛街时,李文涛常常不自觉打量路人的背包,什么牌子、什么型号、是真是假。这种职业习惯已经浸润到每个鉴定师的骨子里,甚至有鉴定师故意用手去触碰下路人背着的包袋,以印证自己心里的判断。
  正是由于培养一名奢侈品鉴定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这个职业本身也是“奢侈品”。
  “潜伏”制假者的朋友圈摸底
  事实上,既然要做奢侈品鉴定的行当,就必然要和层出不穷的制假者们“过招”。一名优秀的奢侈品鉴定师,除了对品牌要有足够了解,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大量的实物阅历外,还要“知己知彼”,不断了解新的制假技术。
  试运行至今,“犀真”平均每天接到20单鉴定要求,假货率大约是30%,其中就有制假者故意送来的货品。拿到鉴定结果后,他们会挖空心思套取鉴定师的话,询问究竟是怎么看出假货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改进制假工艺。
  正因如此,在业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物品不是正品,无论客户如何询问,都不能说明为什么。“不能泄露正品包袋的品牌特征。这既是为了保护品牌,也是为了防止制假者以此为线索,‘更新’制假技术。”“犀真”联盟的另一名年轻鉴定师李娜说。
  “智取”行不通,有些制假者索性“以利相诱”,他们千方百计打听鉴定师的联系方式,在电话中开出60万的周薪,请鉴定师去“讲课”。此时,考验的就是鉴定师的职业道德。
  “我自己的微信里,就加了两个制假者。”李文涛说,在制假行当里,做工最次的,一般被称为C货,其次是B货,比较好的则为A货,而做工特别好、最难分辨的,是“超A货”。“这两个制假者,一个专门做特别差的C货,一个则是做A货甚至超A。我关注他们每一条动态,但从不和他们互动,就是为了‘潜伏’下来,了解制假圈里的动态。”
  鉴定师的职业尴尬
  “犀真联盟”的7位鉴定师中,只有李娜一人拥有日本奢侈品协会的鉴定师执照,其他6位鉴定师全都没有相关资格认定,只有在行业内浸淫十来年的丰富经验。更尴尬的是,国内目前尚无奢侈品鉴定师的资质认证标准,这使得鉴定师和鉴定报告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作为“犀真”的股东之一,李娜无奈坦言,资质问题确实是困扰国内奢侈品鉴定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奢侈品鉴定在国内属于新兴行业,“犀真”出具的鉴定证书也偏向“民间性质”,而非权威的官方认定。她说,日本已经有13000多家二手奢侈品店,而中国目前只有1300家。如果一直缺乏行业权威机构或国家标准,规范行业将成难题。
  为了博得客户的信任,“犀真”采用交叉鉴定的方法来保证鉴定结论的公正、准确。一名独立鉴定师得出鉴定结论后,包袋还将送交另两位鉴定师再次鉴定,交叉鉴定后得出最终结论。
  “奢侈品鉴定师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假货的流通。”李娜说,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个行业能尽快制订规范,获得认可,从而在流通环节有力打击奢侈品制假售假,让更多国人能买到放心的奢侈品。(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欣 徐轶汝 贺信 陈意俊)
  &&鉴定师揭穿网店三大谎言:
  ◇ 谎言一:提供“购物小票”“专柜小票”
  鉴定师说:相比正品包袋来说,购物小票更容易被伪造。凭这个断定是否正品,意义不大。
  ◇ 谎言二:包袋上的编号在品牌官网上能查询到
  鉴定师说:以LV为例,其包袋上本没有所谓的“专属编号”,只有表明产地、制造年份的生产编号,及表明包袋型号的代码。在官网上肯定可以找到这些编号对应的记录,因为一款型号的代码可以给多个包袋使用。
  ◇ 谎言三:支持专柜验货
  鉴定师说:大多数奢侈品专柜都不会接受网购物品的验货需求,更不会提供检验真伪的服务。
图说:图为奢侈品鉴定师的工作台。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欣 摄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网编辑:张嘉佳)
更多关于的新闻
&/&&人已评
数据加载中……
新年里,申城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摄影...
用Uber“人民优步”叫车,在朋友...
羊天性忠厚温顺,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城堡的中心将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蜿...
落户上海金山工业区、来自五湖四海的...
羊年新春即将来临,沪郊一些具有地方...
当商场里满是羊年新春元素,当马路上...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奢侈品管理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