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业落地要了解哪些信息

集成电路产业纲要落地 三大措施破解行业软肋 _ 东方财富网
集成电路产业纲要落地 三大措施破解行业软肋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国务院2000年和2011年先后发布的两个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指引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昨日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被业界视为国家为集成电路产业度身定制的重磅文件,意在鼓励其做大做强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简称《纲要》)昨日正式发布。作为继2000年18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1年4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后又一重磅文件,其被业界视为国家为集成电路产业度身定制,意在鼓励其做大做强。其中,“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的推广应用”三大保障措施被认为是《纲要》落地的最大亮点。
  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中芯国际CFO高永岗昨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果说18号文解决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4号文解决产业从小到大的问题,那么《纲要》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的期望,是利好全行业的重要政策指引。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也指出,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
  据杨学山介绍,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强大动因。我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2013年规模达9166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左右,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但与此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需要。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2313亿美元。企业融资瓶颈突出、持续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正成为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的三大瓶颈。
  首次提出设立产业基金
  杨学山指出,《纲要》确立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条主线;充分体现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创新的主体,产业发展的主动力;二是突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协同发展,进而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生态链。
  昨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高层则坦言,最关注支持政策中产业资金和金融扶持给企业带来的实质影响。
  高永岗告诉记者,从《纲要》内容来看,除秉承18号文和4号文有关税收、人才等支持措施外,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企业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的提出特别值得关注,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影响也更大。
  据他介绍,“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也是相关产业政策中首次提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级产业基金也是阿布扎比、新加坡等其他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的惯用金融手段。
  根据《纲要》,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兼顾设计、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环节,推动企业提升产能水平和实行兼并重组、规范企业治理,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支持设立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社会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进入集成电路领域。
  在国信证券昨日举行的一个半导体投资论坛会上,某上市公司高管透露,最期待新政中来自产业基金的扶持。“以往纯粹来自政府的投资落实到企业身上可能会有水分,但产业基金的形式有望改变这一问题。”。
  iSuppli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向记者介绍说,通过资本发展来促进产业发展是《纲要》的点睛之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现在,中国要想实现跨越,产业必须和资本紧密结合,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并且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国际先进技术、进入国际产业联盟。而这个时候基金的成立对产业来说绝对是“久旱逢甘霖”。
  据记者了解,今年第一批基金扶持规模约为1000亿-1200亿元,基金来源包括财政部、社保资金以及社会化资本等。预计年底前将正式运作。
  《纲要》还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优势,支持中国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集成电路企业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及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符合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和业务。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以及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加快发展。鼓励发展贷款保证和信用保险业务,探索开发适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和服务。
  地方政府已率先行动
  对于领导小组的设立,顾文军表示,此举是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以往国家也成立过领导小组,但是国内的产业和企业落后,不论技术还是市场运作都不具备竞争力,导致领导小组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坦言,“但这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涌现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这个时候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领导小组,加上中国的产业基础,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小组的成立也可以使顶层设计的贯彻更加坚决,各方资源的统筹协调更加得力。”
  顾文军认为“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的推广作应用”这条也格外重要,首次将集成电路产业和国家安全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能使集成电路产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产业发展自上而下,即先由国家出台纲要政策,再出台细节并落实到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不同,在本次《纲要》出台前,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已经率先行动。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建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股权基金的城市,北京早在去年12月就宣布成立总规模30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并于本月初确立了基金管理公司名单。武汉也成为国家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的四大基地之一,并将开建7500亩的集成电路产业园。
  此外,各大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也在加快融资“造血”的步伐,意图通过上市或者投资并购做大做强。纯晶圆代工厂华虹半导体日前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计划赴港上市。中芯国际日前也刚成功完成6.8亿美金的再融资,高永岗坦言,这几乎是亚洲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融资,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大8寸及12寸制造产能相关的资本开支。无疑,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契机。
(责任编辑:DF127)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注册 | 登录
公众号:MISStudioY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也许七天并不能真正让我们摸透一个行业,但起码可以是一次练习,一个开始。
在写完后,不少朋友问我:咨询师是如何做到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
恰巧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人类教育程度、职业经济价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复杂度和速度的差异。
虽然你可以靠付费课程,直接获取别人总结好的模型,但你仍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提高处理同类信息的速度,要在自己总结模型的基础上,不断联系、反思、总结,才能触类旁通,提高处理新信息的速度。”
于是,我对过去的经验做了一次盘点,同时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大脑的优势》的落地应用,也是我的第二篇转行思考。
在讨论“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你想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写报告,系统化输出就很重要;如果是为了转行应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亮点是关键;如果是老板临时分配的任务,那么时效性则是核心,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有效的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二种情况:
你准备去一个全新的行业,那么如何在一周内快速建立起对新行业的认知,实现优雅转行?
我的整体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整体认知;
然后寻找新行业和你现在所处行业间的共性,加深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之后找准某一点,深入研究,结合自己思考形成独到的观点,或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策略;
最后,在面试的时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准备的内容说给面试官听,要有深度,而且恰到好处。
于是,BING,你被录用了。
(录上了记得回来请我吃枣,万一没录上也别难过,不确定因素很多,这次就当练习了呀。)
一、行业认知模型
当我还在咨询公司实习时,带我的老师曾分享过一篇干货文章。文章通过和咨询公司创始人、猎头的三期对话,展示他们是如何做到一周了解一个行业的。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对文中的方法进行了落地重组,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行业认知模型,在从管理咨询转行为媒体记者、再到产品经理的过程中,这套模型对我的帮助挺大的,在此也分享给大家。
1.了解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首先通过行业研究报告、关键词搜索获取基本信息,如搜索“电影 行业分析”来获取咨询公司的报告、学术论文,了解行业整体态势。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全新的行业术语,或想进一步了解的细分领域,这时通过关键词组合再搜索更具体的信息,比如“什么是发行”、“电影发行在票房中的分成比例是多少”等等。
由于行业报告结构相对系统,能帮助你可以快速建立起对行业的整体认知。如果你了解一些速读的技巧,还可以快速浏览行业的TOP书单,汲取更多的信息。
2.关注业内TOP5或TOP10的企业排名,包括排名的标准、近3-5年排名变化、龙头企业1-3年的大事件
对行业有大体认知后,我们可以通过关注龙头企业的动态抓行业的主脉络。
首先,观察行业TOP10排名,这能帮我们快速锁定一些目标公司,而且排名标准及变化,能让我们把握一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然后,我们可以梳理龙头公司近1-3年的大事件和标志性决策,同时阅读公司同期的财报,这样就可以知道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员工规模、战略方向、主要风险等信息,理解公司的决策原因和行业发展的趋势。
其次,订阅与行业和目标公司(包括你想转行的公司)相关的新闻RSS,让自己跟进行业的最新动态。
我是运用Feedly+Reeder+Instapaper+Kindle的组合浏览讯息,先在Reeder中快速筛选想看的信息,然后将值得深入阅读的内容保存到Instapaper,Instapaper会自动推送到Kindle,我在复盘时再进行知识的整合。
具体的软件操作可以自行谷歌,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样,主干建立起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碎片文章往上面填充枝叶了。
3.把握创业风口,站在未来看现在
如果大公司发展脉络是让你从过去看未来,那么创业公司的成长就是让你从未来看现在。
Steve Hoffman(他联合创办的Founders Space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十大孵化器之一)认为,中国正处于一场科技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BAT等巨头难以覆盖到方方面面,反应也没有创业公司快。这场变革都会孕育出一批新兴的独角兽,很可能颠覆现有的产业。
所以,在关注大公司动态的同时,我们不妨跟进行业的创投动态,了解最新的投资趋势,知道你关注的行业中,有哪些新兴的风口、被看好的方向,再思考目标公司的可能性。
4. 从本行业拓展至相关行业,了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思考目标公司的价值环
企业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我们可以用行业价值链分析的方法,思考行业链条的运转,以及目标公司在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
例如《如何在一周内摸清一个行业》中提到的:
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
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
二、思考行业共性
通过“行业认知模型”,我们已经能大致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整体认知,下一步就是寻找新行业和你现在所处行业间的共性,一方面加深对新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为自己转行增加筹码。在《从记者编辑到产品经理》中,我曾经反复提到过“共通性”:
高级咨询师,看到的信息、使用的模型和初级咨询师是相同的,但却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推衍出更深层的结论,这除了得益于他们的分析方法,还源于他们能利用共通性快速理解一个新的事物。
随着了解的行业越来越多,大脑里建立的相关神经元也越来越多,它们开始由单个的点逐渐形成网状的结构,构成一个知识通路。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高级咨询师能快速触发原有通路理解新事物,然后又迅速建立新的联系,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将原有行业和新行业联系对比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知识通路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新行业的理解。
比如我将产品逻辑和文章思路类比,将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新闻的时效性对比,通过原有行业的“锚”,帮助自己快速熟悉新行业的职位要求。
而且这种类比,可以为转行增加筹码。
很多人在转行的时候,面临的关键质疑是:你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岗位,到底能不能做好?
面试官也会有这样的疑虑,所以你需要打破这质疑背后的三个假设:
1.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虽然具体的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考察的关键能力是相同的,许多工作的思考角度也是类似的。只要找准共通点、让自己的能力提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展示不同行业共通性的过程中,你也是在暗示,自己转行的学习成本是比较低的。
2. 工作年限等于工作经验
人们的常识是,如果A在一个行业呆得时间比B更久,那么A对这个行业了解比B更深。
但这一判断成立的基准是:两人对行业的洞察力和思考水平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
假设A在行业内沉淀了三年,但他每天上下班都是例行公事,从不思考自己的行业和工作。相比而言,虽然B是初来乍到,但是他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思考行业和公司的发展上。
也许一开始,B对行业的理解没有A那么深,但假以时日,B的认知程度肯定会超过A。
而且,面试官真正在意的不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时长,而是你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见解,是你发展的潜力。
你在讲解共通性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
3. 你是零基础进入这个行业的
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人们的预设是,你对这个行业了解远远低于有工作经验的人。
所以,一方面,你要证明工作年限不等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展示出自己对行业的认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策略。
三、 形成观点策略
信息在帮助我们做出决策时,才产生价值。
“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模型)搜集关键数据和信息,撰写基本的行业报告。
这一步拉开的差距并不太大,因为是直接套用总结好的模型。
真正的差异在于,咨询师是否从相同的数据中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是否能用相同的模型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是否能在接触不同行业的过程中,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模型,然后运用这套模型,设计不同的分析方法,帮助自己快速熟悉一个全新的领域、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大脑的优势》
同样的,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我们搜索了多少信息,而是我们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对这一行业的痛点和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
另外,面试官一般都是业内沉淀多年的人,在行业知识面上肯定比你了解的广,但如果你能在某一点上,研究的更深、更透彻,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解决策略,然后将策略与自身的优势想匹配,反而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我们不是专业的咨询师,面试官也不会要求刚转行的新人提出多独到的见解,他们真正在意的不是你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分析和思考的过程。
所以,你可给自己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也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并且与目标公司经营相挂钩的点,进行深入研究。
比如我在应聘记者编辑岗位时,利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分析了该公司的商业模式,也专门找采访对象写了一篇记者类的稿件。
虽然现在回头看,觉得当时写得实在不咋样,但至少我用它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入职意愿和思考方式,加了一点分(自我感觉orz)。
写到结尾,我想说,其实最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是直接约见大咖,和行业里最有经验的人对话。所以应聘本身,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行业的过程。还是开头那句话,不要害怕应聘,即使被拒绝了,就当练习了、学习了。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上一家公司时,我们小组临时接到一个投资评估的紧急任务,对一家我们从未听说过、商业模式也全新的创业公司进行评估,看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率有多高。
当时我的小组Leader对这个新项目也是一脸懵逼,得到的信息量很我们完全一样,然而她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就迅速找出了解决思路,然后提前提交了一份大致的报告给Boss,结果被看重,一起和Boss去见了项目的创始人。
我们当时通过搜索,完全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一点资料,相关公司的信息也很少,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她告诉我们,在周末的两天,她约见了许多投资人、创业者、技术人员,在和他们的对话过程中,直接获取到她想要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整合,得到这篇报告。
这期间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她的人脉和渠道资源,联结着更多更牛逼的人。所以她可以约见许多投资人、创业者,在交流中直接获取最有行业经验的信息。
那要怎样获得这样的资源?
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更加牛逼,加入更有价值的圈子。二是借助平台的力量,比如我们当时所处的就是一个知名创投媒体,对接创业者和投资人,本身平台的价值就非常高。
但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她的思维和分析方法。
她知道需要从哪些角度收集信息,不仅和投资人聊天时单刀直入的获取最有效的信息,而且会和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不同维度评估项目可实现的标准。
所以,即使我们有相同的人脉,我也不一定能从他人口中问出她得到的信息,即使拿着相同的信息,我也不一定能推断出她得到的结论。
这就回到了我之前论证的一个观点:
“人类教育程度、职业经济价值的不同,就在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复杂度和速度的差异。”
好在,这种差异不是不可弥合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刻意练习,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许七天并不能真正让我们摸透一个行业,但起码可以是一次练习,一个开始。
推荐阅读:
注:最后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改变自己”公众号的联合创始人彭萦,但我没找到原文,所以只放了一个有出处标明的链接,原作者如果看到可随时联系我更正。
作者:YILAN,公众号:MISStudio Y
本文由 @YIL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欢迎打赏支持原创
赞赏4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126赞已赞 | 17
公众号:MISStudioY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求职招聘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14个回答17人关注
10个回答12人关注
8个回答21人关注
16个回答19人关注
6个回答10人关注
17个回答44人关注制造业企业必须要知道的那些具体案例
日星期五 晴
于武汉帝盛酒店
今天,是赴约的日子欸……
全国工厂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研讨会来到江城武汉啦!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近来难得的好天气,宜聚会哦,所以满载着工业4.0落地方案,我们来见你啦~
来了好多朋友啊,比个心~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啊~
不管是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还是智能化的渐进式升级解决方案,我们都准备了呢,让你用最轻松的姿态步入工业4.0,是不是超棒的~
这些方案我可是都记下来了哦,只悄悄告诉你哒!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应用部主管董瑞
视觉系统在智能制造中作为“眼睛”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机器视觉为智能制造插上了翅膀。
今天的研讨会中,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应用部主管董瑞就霸气开场,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十分钟完成的视觉解决方案”。
听起来是不是酷酷的?这可都要得益于SCI系统,稳定、快速、易用,三管齐下,只要十分钟,包你get一个完美的视觉解决方案。
口说无凭,SCI的稳定性可是经过了上万个工站的考验;可视化、图形化的流程编辑,简单的设置界面,编写速度那是噌噌地往上飙了;所有算法工具都有一套统一的操作界面,轻松快速上手,修改参数也极其简单,新手也能应用自如哦。
深圳厚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张天华
相对于简明扼要的开场,深圳厚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张天华的演讲细致入微。以数字化工厂的发展为铺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字化工厂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厚石“为数字化工厂提供安全、智能、可靠的通信数据解决方案”的发展使命。
演讲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厚石产品系列概况、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成功案例。张天华表示:“‘工业4.0’主要是聚焦在制造业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而‘中国制造2025’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同时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对于传统工厂来说要升级为数字化制造,引入适合的数字化软件、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行业专业知识,缺一不可。
滨特尔电子电气设备保护(青岛)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王璐璐
生产制造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你永远不知道成功和意外哪个先来,此时请插入画外音:“有保护,更安全哦!”
滨特尔电子电气设备保护(青岛)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璐璐带来了专为智能制造打造的设备保护解决方案。
王璐璐表示:“对于核心设备的保护往往不那么起眼,但千里之堤也可能毁于蚁穴。”因设备保护不当损失的成本累计起来是非常大的,计划外的运行停机同样也会消耗高昂的成本。
而且在工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时代系统越来越复杂,控制设备越来越精密和昂贵,其核心的电子、电气部件对于工作环境也越发挑剔,各个环节的应用,都对设备保护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无论是在工业、电力、油气还是食品饮料领域,滨特尔的设备保护方案都能为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保驾护航。
好了好了,长得漂亮说得都对,下一个!
北京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副总裁史喆
作为工业智能实践引领者,天泽智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以先进算法引擎和全球领先算法库为核心的端到端工业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实现。
北京天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副总裁史喆博士从工业智能到工业大数据再到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层层递进,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和避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可见问题。
此外,他还分享了风场智能运维系统、高圣智能带锯机床等在具体工业智能化转型的落地实践案例。
果然长得好看的人都是辣么优秀!
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拓峰总经理张威
武汉拓峰总经理张威的主场发挥可以说非常稳定了,讲起拓峰的领先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数家珍。插播一个小贴士:拓峰的前身——杭州无线电研究所早在1975年就成立了,办公楼和灵隐寺大雄宝殿隔墙而立,是不是禅意十足呢?
在业务方面,一个“全”字哪里能概括,得三个!全系列一站式供应、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全方位整合式集成,采购、实施、升级,轻松实现,简直一劳永逸。
此外,拓峰的自主产品:RP系列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拓峰EMF系列电磁流量计、拓峰TF系列接口仪表以及拓峰全系列无纸记录仪,更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各种测量要求。
专家再也不会遥不可及,拓峰就在你身边哦!
装备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高嵘岗
一开讲,拓峰科技装备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高嵘岗就举了一个“栗子”:从一条组装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切入,将传统的根据经验手工计算和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设计作出了对比,清晰地指出了数字化仿真工具的优势。
高嵘岗表示:“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设计研发和制造紧密连接,重要性可见一斑,利用数字化手段,能够在投入生产前对制造过程进行验证,数据的无缝衔接和流动以及尽可能少的人工干预,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OPC中国协会
OPC中国首席代表张誉
对于物联网和工业4.0我们并不陌生,那么OPC UA在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OPC中国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誉介绍了物联网、工业4.0与OPC UA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出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为用户带来的好处。
“无论是关注物联网还是工业4.0,OPC UA都是很重要、很核心的技术。”张誉说道。OPC UA技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物联网、工业4.0并不只是工厂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而是将这些信息共享到云端,以及如ERP、MES这样的高层应用,甚至能够跟其他的企业互联。
OPC UA的宗旨就是作为信息的高速公路,它铺好基本的设施,能够搭载多种不同的应用。
深圳市亿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部经理丁安军
对于智能化工厂来说,控制系统就相当于心脏,这正与深圳市亿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立于品,胜于心”的理念相契合。
亿维始终专注于核心控制,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亿维的自动化产品架构涵盖了从执行、采集控制,到监控以及云端的各个方面,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产品应用覆盖了生产线、中小型PLC、追剪飞剪以及包装机械等等领域。
在工厂智能化方面,以及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维护HMI,备份历史数据,以及远程穿透监控及修改PLC程序。
菲力尔中国公司
销售经理曾伟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前途广阔的红外成像技术,有望在多领域实现逆袭。”菲力尔中国公司东北地区销售经理曾伟就在演讲中介绍了数字化时代的先进红外成像测量技术。
凭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精密高清光学、便携性以及图像、数据处理能力,红外热像仪迅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测量产品。
菲力尔就专门针对数字化应用推出了Exx系列高级红外热像仪,具有快速、准确、连续对焦的特点;能够在任何角度获得清晰视图;具有较高的温度校准;界面和导航更加直观;获得专利的MSX(R)技术,更能将可见光与红外热像仪紧密结合;此外菲力尔还为Exx系列热像仪提供了2-5-10年的最优质的保修服务。
自动化业务技术及应用支持工程师陆成
菲力尔自动化业务技术及应用支持工程师陆成则介绍了红外工业相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应用案例具体而全面,包含酿酒机器人引导、包装行业铝膜封装检测、压铸检测、热冲压、汽车后车窗加热丝检测以及涂胶检测等等,凸显了菲力尔红外相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强大应用。
店面产品线北方区域销售经理公丽梅
最后,菲力尔店面产品线北方区域销售经理公丽梅,向现场观众详细介绍了菲力尔相关产品的特点。
增加了全新功能的Ex系列红外热像仪、小巧的FLIR C2、FLIR TG130红外成像测温仪、TG54/TG56红外测温仪,种类多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知道如何选择也不要紧,菲力尔为你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一站解决所有困惑!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
高级技术顾问 杜坦
“数据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有三个重要的时刻:1440年印刷机诞生,1775年蒸汽机诞生以及1990年万维网诞生。”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杜坦如是说,这一发展期间也伴随着全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攀升。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在“两化融合”的热潮中发展得如火如荼,图尔克能够提供工业自动化产品组合,实现更高层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图尔克产品涵盖了控制层、I/O层、连接层传感层,更拓展至识别产品,能够满足工程服务的各方面需求。
最后,杜坦为观众详细介绍了相关产品和具体的应用解决方案,以更加直观地方式展现了图尔克工业自动化数据与通讯解决方案的优势。
工控速派(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资源发展部经理 史一宏
“据GE预计,到2020年前,世界上将有500亿台机器联网,按全球人口70亿计算,人均7台,预计中国2020年人口14亿,则预估有100亿台机器联网,而这100亿台机器都需要‘全生命周期服务’。”
工控速派刚好迎合这一发展趋势,以“工业服务、速派速决”为理念,定位于工业服务“互联网+”,以“设备+服务+资源”的智能服务平台管理模式,建立“物联网IoT”“服务网IoS”“资源网IoP”三网合一架构,提供贯穿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管理的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智能服务。
通过物联网的智能传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云端存储与分析计算,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控,远程管理,趋势预测,预警维护,并通过智能化的服务资源调配与管理实现线上线下O2O结合,最终实现覆盖工业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服务生态。
北京伟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工业方案解决专家——伟联科技,拥有工业智能路由器——WiRouter、工业私有云——WiCloud、工业安全防火墙——WiSecurity、工业服务器——WiServer和以云技术、大数据为依托的跨平台3D工业组态软件-WiSCADA等多系列可靠的智能工业产品,为用户提供便捷、高速、安全的系统远程维护和控制方案。
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Fluke-1535全新高精度2500V高压绝缘测试仪,专为要求苛刻的用户量身设计:500GOhm大量程,更快速读取稳定数据,并满足电力规范DLT845。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
矩形科技为国内最早从事PLC研发的企业;提供通用的PLC产品及研发定制服务;为航天,地面机动,舰艇,飞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满足国军标要求的控制系统。
广州市雷子克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雷子克始终专注于工业机柜的通风、制冷、除湿、热交换、加热、照明和环境控制系统,一直在工业自动化、汽车、饮料、电力、新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绿色智能的工业机柜环境控制产品和运营服务。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四川零点产品包括协议转换器、串口服务器、工业交换机、智能分布式IO、无线传输模块、通讯附件六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楼宇、智慧医疗、银行证券系统、零售终端系统、智慧家居等行业。业务覆盖全国,并设立华北、华东、华南、华西办事处,产品出口德国、美国、印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认可。目前,在全世界,四川零点的产品已经覆盖了20多个国家,在中国,超过1300家的生产制造企业在使用和接受四川零点的产品和服务。
这次还是没能去现场?那你只有两次机会了Yo~
10月26日青岛
12月14日沈阳
还是原来的配方,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味道!
致电下面这位小姐姐↓
就可以报名啦,约起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信息产业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