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政府财政年均用于民生2015中国财政支出比例例是多少

财政收入有多少用于民生-中国青年报
T03版:新布局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财政收入有多少用于民生
本报记者 向楠 实习生 史额黎
中国青年报
&&&&今日数字:35.6%
&&&&2014年,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四项民生支出总额为5387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5.6%,其中教育占1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7%,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5%,住房保障占3.3%。
---------------------------------------------------------------
&&&&每年全国两会中,审议上一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来年预算草案,都是一项重要议题。尤其是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数量和比例,由于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格外受到关注。
&&&&近年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政府执政的重要导向。在此背景下,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数量和比例有什么样的变化?为此,记者梳理了从2010年至2014年近5年来的全国财政支出情况,试图找出答案。
&&&&2014年四项民生支出达到53873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这5年间,全国财政总支出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速最高的是2011年(21.6%),增速最低的是2014年(8.2%)。2010年,全国财政总支出为89874亿元,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151662亿元,增幅接近68.7%。
&&&&财政总支出增幅如此迅速,民生支出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现实中,对哪些类别的支出属于民生支出,尚没有清晰界定,各地采取的分类标准也比较混乱,分析中,我们选取教育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这四项最基本,同时也是争议最小、与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支出,作为基本民生支出的具体内容。
&&&&2010年,四项民生支出加起来达29450亿元;2011年,为38551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6365亿元;2013年,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50160亿元;而在2014年,这一数字为53873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82.9%,比财政总支出68.7%的增幅高出了14.2个百分点。
&&&&除了绝对数量,四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是衡量财政对民生投入大小的重要指标,甚至有时比前者更有说服力。
&&&&数据显示,2010年,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这四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2.8%(其中教育占14.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0%,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2%,住房保障占2.6%)。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小幅增加到35.3%(其中教育占1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5%,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2%,住房保障占3.5%)。2012年,增加速度再次放缓,实际比例为36.8%(其中教育占16.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4%,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0%,住房保障占3.6%)。
&&&&在这之后的2013年,这一比例小幅下降至35.8%(其中教育占1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6%,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3%,住房保障占3.2%)。2014年,比例再次微降,为35.6%(其中教育占1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6.7%,社会保障和就业占10.5%,住房保障占3.3%)。&
&&&&也就是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自2012年达到近5年来的顶点后,已经连续两年小幅下降。
&&&&教育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15%上下浮动
&&&&具体到民生支出中的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这四项,近5年来各自的变动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各自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上,隐约存在一定的“标准”,每年的实际比例都在“标准”上下小幅浮动。
&&&&以教育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例,近5年来,一直在15%上下浮动,最高的一年(2012年)达16.8%,最低的一年(2010年)为14.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在6.5%左右浮动,最高的一年为6.7%(2014年),最低的一年(2010年)为6.0%;社会保障和就业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在10%~10.5%的区间浮动,最高的一年(2014年)为10.5%,最低的一年(2012年)为10.0%;住房保障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在3%左右浮动,最高的一年(2012年)为3.6%,最低的一年(2010年)为2.6%。
&&&&教育支出占GDP比重2012年首次突破4%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
&&&&数据显示,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为12550亿元,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2%;2011年,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为16497亿元,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至3.5%;2012年,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为21242亿元,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这一标准线,达到4.1%。当时有媒体报道,这是我国财政中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20年来首次突破4%大关。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过努力,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习近平主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要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保障。
&&&&由此可见,未来民生领域将会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而这些都将体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到民生事业的数量和比例上。政府财政中民生这本账值得期待。
&&&&(文中数据来源:财政部网站)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民生财政不以支出比例论高下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生财政”、“民生预算”等正成为热门话题。 $$????到底民生支出有没有一个客观的界定标准?如何评价民生财政的建设成绩?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王朝才。 $$????记者:民生财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财政支出属于民生支出? $$????王朝才:民生财政是以提供与人民群众生存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为己任的财政。 $$????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支出主要是确保人民生存的支出,如用于吃饭、读书、看病、就业、养老等方面的,这些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间接支出,如环境治理、修路、国防、外交等,这些不能说与民生没有关系。 $$????记者:民生支出怎样来统计? $$????王朝才:不能简单地讲是三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一算账,这个属于民生,那个不属于民生,这不好说,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到底有多少钱用于...&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一、引言2003年以来,我国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规模越来越大,这催生出“民生财政”的提法,以区别将财政资金重点投放到经济领域的“生产财政”。但直到今天,学术界对民生财政到底是什么的看法并不一致,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是从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来阐述民生财政,贾康等(2011)认为民生财政就是公共财政,两者只是不同阶段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1];马海涛和和立道(2010)则认为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所涉范围中的一部分,是窄口径的公共财政[2]。二是从财政目标的角度来界定民生财政,刘尚希(2011)指出民生财政时刻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强调是要实现由“物本财政”向“人本财政”的转变[3];李塔娜(2010)从经济增长目标出发,认为民生财政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前提,通过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来增加社会总福利和公民幸福指数的财政[4]。三是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来描述民生财政,张馨(2009)将民生财政的...&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2016年“两会”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再次强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前四个理念是发展的手段,解决的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共享是目标,是把“蛋糕”切好的问题,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发展作为一个理念,落地生根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共享财政制度的建设是抓手和枢纽。为了促使政府更有效率地提供惠及民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共享发展的要求,我国需要有力、有效的财政监督,特别是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监督,为共享财政的发展保驾护航。一、共享财政与民生财政近些年来,“共享”这个词频频出现,同时也衍生出很多新用法,共享经济、共享发展、共享式增长等等。对共享理念的认同源于人们认识到公平的重要性。强调效率可以提高发展速度,但却产生了过大差距,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共享”与“财政”连用作为一个词组“共享财政”,可能最早是在2007年(姜永华等,2007)。...&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一、民生财政的内涵2003年以来,政府财政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于这种将公共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到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安排,很大一部分学者称之为“民生财政”,以此来区别于将财政投资重点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传统型“建设财政”[1]。但到底“民生财政是什么”,我国各界学者对民生财政的定义各执己见,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角度。第一种是从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民生财政的定义,贾康、梁季、张立承(2011)、王宁涛(2010)学者认为民生财政就是公共财政,二者只是在不同阶段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称呼罢了,所有的公共财政的实质均应体现民生,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为民服务;而顾辉(2012)、马海涛、和立道(2010)、魏立萍、刘晔(2008)等学者则认为民生财政是公共财政所涉范围中的其中一部分,是“窄口径”的公共财政,是具有“以人为本”民生价值...&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十年来我国在民生财政建设中虽然成绩斐然,但是不可否认,民生财政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统计数字与民众感知存在较大差异。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较大。2011年我国教育支出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60.8%,农林水事务支出2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4.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1%;同时,各省市给出的2011年民生支出比例大多超过70%。这么高的统计数字与民众的感知存在较大的差距。2.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的比例有待提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确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达到15%。从2011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来看,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4%,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一、对民生财政概念的认识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样一个社会氛围下,“民生财政”也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词汇,与此相伴随的还有“民生支出”、“民生工程”等耳熟能详的说法。从我国来看,GDP这个蛋糕越做越大,而消费的份额不断下降。上学贵、上学难以及看病贵、看病难,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在公共消费上做得很不够。民生,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民生财政也应运而生。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民生,就是人自身的发展。民生财政,也就是说作为国之公器,财政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民生上来,放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实现从“物本财政”到“人本财政”的转变。不言而喻,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是从理念到决策、从目标到手段、从制度到管理的全面转变,只有转变到位了,才能算是搞“民生财政”。否则,无论支出结构怎么调整,哪怕所谓的“民生支出”比例达到100%,也不是民...&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支出占gdp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