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鑫IPO是在创业板上市标准吧

易鑫IPO引爆科技股狂飙
申购保证金近千亿
稿源:互联网
近期港交所利好不断,在腾讯系引领下,科技股掀起新一轮狂飙,众安保险、阅文集团相继登陆港交所,腾讯持股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国内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领导者易鑫集团预计也将于本月16日挂牌。今天上午,作为香港IPO史上第二大冻资王,腾讯控股的阅文集团(772)开始挂牌交易,每股发行价55港元,开盘爆涨63.64%,报90港元,上午盘中最高价逾110港元/股。按照每股55港元的发行价计算,阅文集团的市值已接近500亿港元。据香港地区媒体预测,未能成功认购阅文的逾千亿元资金昨日终于解冻,令易鑫(2858)认购保证金持续上升,两日保证金总额累计已近千亿元大关。有分析指出,由于阅文目前暗盘价远超市场预期,市场气氛受到鼓舞,料今日第三日的保证金有望急升。统计表明,9间券商累计为易鑫借出929.02亿元,以公开发售集资6.76亿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逾136倍。其中,易鑫“顶头槌飞”(每张约3.4亿元),累计增至86张,涉及金额292.4亿元,超过雷蛇(1337)的规模。当中33张来自耀才证券,30张来自国泰君安,23张来自海通国际。此外,耀才证券已为易鑫借出逾300亿元保证金;海通则借出170亿元,较首日多100亿元。据了解,同为科技股的雷蛇市传未能以上限4元定价,以近上限价3.88元定价,或反映国际配售多限价飞。早前有消息指,雷蛇共获112张「顶头槌飞」,涉及金额约235.2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创业板上市条件|企业盈利一年即可上创业板?在创业板上市没那么简单 - 创业板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企业盈利一年即可上创业板?在创业板上市没那么简单
& & &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2月28日讯
  2月28日,一则&证监会:企业盈利一年即可上创业板&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引发轰动。经证实,这是一则2014年的旧闻,近期监管层并没有调整创业板的发行条件。
  这篇刷屏的文章指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正采用多项措施,全面推进创业板改革,其中包括修订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适当放宽创业板首发财务准入指标,取消持续增长要求,简化发行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该文进一步分析:&修订后的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取消了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更为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不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政策系日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第二章发行条件第十一条规定: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二)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而如今网上所流传的规定中,只强调了&最近一年盈利&,却有意无意地模糊后面的条件&&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事实上,近期监管层也并没有调整创业板的发行条件。
  一则三年前的旧闻为何被炒成为财经头条?背后除了某些自媒体煽风点火博取眼球外,其实也一定程度迎合了大家对&IPO审核提速&的心理期待。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发行的审核速度有明显加快的趋势,从以前的每月两批变成了每周一批。与此同时,证监会在多个场合明确表态:将抓住时机推进常态化,解决IPO&堰塞湖&问题。
  截至目前,2017年以来证监会共核发了6批IPO上市,累计获得IPO发行批文的企业数量达68家,占去年成功发行IPO数量的近30%。
  2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首次在公开场合透露对A股近半年以来IPO加速的考虑,并再次肯定了IPO加速决策的正确性。
  不过,发行速度加快并不意味着上市门槛的降低和监管的放松,反而可能是监管上的更加严格。刘士余提到,过会企业的质量将是IPO审核的关键。证监会一直在花大力气严把IPO公司的质量关,&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会带来市场增量资金。&因此,如果企业的规模达不到一定的门槛,即便盈利也难以登陆创业板。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近2个月密集赴港IPO背后:投资方都是巨头、腾讯成上市标配、港交所改革已来
发布时间:&&&信息来源:投资界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了,三大巨头背后都站着腾讯的影子,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也于近期不断听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声音:腾讯的投资收割期已到?&
近2个月来,赴美IPO、赴港IPO的消息此刚消、彼又涨了。
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日消息,援引彭博社16日报道,有知情人士对外透露,易车网旗下的汽车金融平台&易鑫集团&已向香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募资不超过8亿美元,并预计最快将在2017年内上市。
此外,该消息人士称,易鑫集团已依据香港交易所有关海外上市公司分拆旗下业务单独上市的规则,提交了保密的上市申请。易鑫集团内部对该消息不予置评。
唯一一家背靠腾讯、京东、百度等巨头的公司?
易鑫的来头可不小。
投资界曾有过报道,成立于2014年的易鑫,是一家以汽车大数据智能交易系统为核心驱动,连接汽车交易各环节的重要合作伙伴,逐步形成了以汽车使用价值周期为基准,涵盖消费者汽车全生命周期,多种交易模式并存的汽车互联网交易平台。
2015年由易车网里拆分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易鑫也是业内唯一一家获得腾讯、京东、百度、易车四大互联网巨头等注资百亿元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其还与腾讯、京东、百度、易车四大股东联手,拥有中国最大的人+车数据库。
截止2016 年年末,易鑫的总交易规模已超200 亿元,位列行业第一,线上申请资金额日均逾20 亿,累计服务用户过亿人次,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00 多个城市。截至目前,易鑫已拥有230余个品牌、220+家银行、金融机构及线下15000+经销商合作伙伴网络的汽车金融产品。
2017年5月,易鑫宣布与包括腾讯、易车、东方资产(国际)和顺丰创始人王卫在内的战略投资者,签署了近40亿人民币的C轮投资协议;累计三轮融资近100亿元。预计本次交易将于2017年5月底结束,届时易车将持有易鑫不低于48%的已发行股份。
也正是同年5月,有外媒爆料称易鑫计划赴港IPO,且很有可能于今年年底登陆资本市场。消息人士还透露,易鑫估值可能将高达50亿美元。
事实上,易鑫在今年的资本动作也不小。2017年5月,投资界就曾报道过,据微信公号《清流消费金融》的消息透露,二手车交易平台看车网已经跟汽车金融平台易鑫集团合并,合并后看车网将获得易鑫集团流量、用户、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易鑫收购看车网,也预示着汽车行业内,尤其是二手车市场里的兼并收购潮已经开始。
赴港IPO小高潮已来?背后都有腾讯身影
除了被传欲赴港IPO的易鑫之外,众安在线已于2017年9月底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
有趣的是,众所周知,众安在线背后站着的是&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具体来说,众安在线是由阿里巴巴、腾讯、平安保险共同设立的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企业。而此次上市,众安在线成功成为中国科技保险第一股。
很显然,易鑫与众安在线的共同点有两点:一,同为金融平台;二,同拥有显著背景,且腾讯都是几大股东之一。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了,两大巨头背后都站着腾讯的影子,投资界(微信ID: pedaily2012)也于近期不断听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声音:腾讯的投资收割期已到?
因为,于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阅文集团已就建议分拆及全球发售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聆讯后资料集,已供于联交所网站刊登。也就是说,阅文集团也将在香港完成IPO,并计划募集46.8至62.4亿港元资金,出让15%股权。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阅文集团2016年、2015年、2014分别实现营收25.68亿元、16.06亿元、4.6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36万元、-3.54亿元、-2113万元;可以看出来,2016年阅文集团才实现了扭亏转盈。2017年上半年,阅文集团收入达19.24亿元,去年同期未10亿元;实现盈利2.1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38.1万元。
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阅文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在线阅读收入以及版权运营,其中在线阅读收入占据主要比例。此外,腾讯通过全资附属公司(THL A13、Tencent Growthfund及Qinghai lake)间接控制了阅文集团65.38%已发行股权。
赴港IPO真的容易吗?《总结文件》出台,还有20年来的最大改革!
相较于A股,仍然有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或美国上市,原因不外乎于后者两个资本市场相对更容易登陆一些。
然而,日,香港证监会发布《证监会及联交所发表有关上市监管的联合咨询总结》文件(下称&总结文件&)。该&总结文件&也被市场人士称为新方案。
新方案显示,香港证监会今后将有权在拟上市公司递交上市申请表格后,直接根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决定是否较有可能提出反对意见,并会于必要时,在提出意见前直接向申请者寻求澄清,不再经过港交所下属的联交所。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新政出台后,监管架构不会是市场的障碍,原有的工具还在那里,只是调整了用法。市场质量的提升需要香港证监会、港交所和市场一起努力。&
很显然,新方案的出台表示了香港证监会将拥有更大话语权。某香港上市商会的成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按照香港证监会的一贯思路,如果为了防范风险,可能会青睐房地产公司、银行金融这类重资产企业,而对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这类轻资产公司审批更加严格。&
8月18日,港交所针对设立创新板和改革创业板的咨询历时了两个月终于结束。当天,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态称,支持本次改革,而市场也是一边倒支持的态度。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更是&急切&地表示,希望在2018年上半年就启动改革。此次被不少VC/PE称为,&香港上市制度20年来最大的改革&。
不难预测,创新板的成立对不少内地新兴科技创业公司有很大吸引力,尤其是内地的&新经济&公司。李小加曾向媒体解释,新经济公司可能来自生物技术、医疗保健技术、资讯技术服务、软件、电子商务等新兴轻资产行业,也可能来源于创同行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新经济公司的定义可能会随时间演变,因此也需征求市场意见为新经济公司做出原则性定义。
目前看来,创新板无疑为创业者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而给投资人&修筑&一条退出渠道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范围涉及全球的项目库。尤其对于PE来说,创新板或许可以成为下一个Pre-IPO&宝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板上市要排队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