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微观主体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11367',
container: s,
size: '200,30',
display: 'inlay-fix'
2014年期货业资讯:打通实体经济的“血脉”,激活微观主体动力
小编导读:
  打通实体经济的&血脉&,激活微观主体动力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人们经常能看到的情形却是:有的地方资金汹涌,有的地方却河道干涸。比如,通向大企业的融资血脉较为畅通,而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毛细血管相对匮乏;资金过多流向高收益投机性领域,而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行业却遭遇金融资源被挤占供血不足等。
  显然,在金融资源到实体经济之间,存在金融血脉未能有效打通情况。&血脉&不通,即便放松货币闸门,不仅对化解实体经济融资困局效果不彰,反而会加剧融资失衡现象,助推资产泡沫膨胀。怎么办?有关方面给出的答案是:&要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条血脉。&在周五国新办发布会上,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不仅要打通干渠,而且还要打通支渠、毛渠,使社会资金能够顺畅地流入到有需求的企业当中。
  &保持总量增长同时保持结构优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向国家重点建设、基础建设、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以及向小微企业、&三农&给予重点倾斜。同时,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没有市场、效益不好、重复建设企业实行信贷限制政策。&王兆星说。
  过去几年,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前者给出更高回报率,后者有政府信用担保呈现无风险特征,大量资金通过影子银行系统流入这些领域。另外,在一些地方政府支持下,资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难以获得起码投资回报,必须依靠不断融资来维持生存,沦为&僵尸企业&,获得大量信贷资源却无助经济增长。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企业即便出现较为严重信用危机,甚至资不抵债,依然能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斡旋下&大而不倒&。该暴露的风险不暴露,该倒闭的企业不倒闭,该退出的产能不退出,这样的现实,自然令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实际贷款中倚重政府主导大项目,或偏向大企业、国有企业、房地产等。而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实际贡献的一些行业却难以得到充分融资服务,即便获得影子银行或地下金融融资,也面临极高融资成本。
  由此看来,融资中的结构性问题,其根源还在于实体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恐怕不是单靠金融部门能够解决。要解决融资结构问题,&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条血脉&,还必须对实体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有声音建议,应主动爆破实体经济风险,比如终止对&僵尸企业&的融资支持,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通道,承受资产价格下跌、坏账增多、企业倒闭以及经济进一步减速。而更为妥当的做法可能是,维持融资供应但控制其速度,避免企业倒闭潮与债务危机,同时切实展开结构性改革。
  这无论对于政策制定者还是金融监管都提出很高要求。&一方面要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又要防范风险,当前又处于经济下行、结构调整,要去产能、去杠杆这样一个时期,所以金融风险也会有所暴露、有所上升。&王兆星坦言,如何把握平衡和协调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安全,是监管当局面临的不小挑战。
  大的原则是明确的。&下一步更多的应该进行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实践证明,市场有所能,有所不能,所以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进一步落实已经出台措施,同时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激活微观主体动力,进一步改善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王兆星说。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每周与推送新鲜活动福利,一言不合就送你们奖品,更有实力带你考证通关。
不信先来定制份个性化备考方案!
我们陪你学,也带你玩,关注我,做有趣的财经老司机!
欢迎关注金融从业微信号:golden-finance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admin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一轮复习,这个考点很重要,暑假也不要忘记复习,准高三加油!
(一)企业
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⑴按所有制性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⑵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现代企业的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股东一般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无限责任,指当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以个人的全部财产用于清偿,实际上就是将企业责任与投资人的责任连为一体。
◎无限连带责任,指企业的投资人除承担企业债务分到自己名下的份额外,还需对企业其他投资人名下的债务份额承担连带性义务,即其他投资人无力清偿其名下的债务份额时,自己有义务代其偿还债务份额。
(二)公司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
◎法人(属于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属于自然人)
▲股东:第一、是公司的出资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第二、享有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的权利。第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成立条件:
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公司的形式: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
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股东数量有上限,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股东数量没有上限,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
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不一定是货币,可以是技术、土地、实物等作价出资。
必须是货币。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中小型企业
大中型企业
■两种公司的最主要区别:能否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发行股票。
■两种公司的股东均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5公司的组织机构
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
②执行机构:董事会聘用的经理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③监督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⑵优点: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6公司制的优点:
⑴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⑵许多非公司制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三)公司(企业)的经营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利润。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企业利润的计算: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总额-企业生产总成本=产品数量×销售单价-产品数量×每件生产成本=产品数量×(销售单价-每件生产成本)=企业总资产×年利润率。
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
2公司经营成败的因素:
⑴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
⑶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
企业的形象
指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②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有利于维护公平、平等、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②企业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讲究职业道德。③企业要自觉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⑷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⑸实施企业兼并、强强联合和破产制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通常叫做“强强联合”。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大的利润。
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对于企业:都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对于国家:都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对于劳动者:都有利于促使其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能培训,维护其长远利益。
⑹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
⑺要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⑻要拓宽融资渠道。
⑼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开展正当竞争。
⑽要合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以质取胜,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要熟悉对外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经济安全防范意识和规则意识;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和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足不出户,设备免费用,一块钱上一小时
三好网教育头条为各位家长和学生提供最新高中、初中、小学教育信息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社会科学报
中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正确解读和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既是实现我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也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发展实践上的基本要求。全文大约3500字,阅读时长约为6分钟。报纸原文:《中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作者: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胡晓鹏以十八大为分界点,中国经济被显著地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时期,也是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直到断崖下滑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十八大以来到2050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了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则,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普及了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张,宣告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转换……,这一切预示着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提质增效的发展时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载体,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建设准则,是一个扎根中国国情实践、立足第二个百年目标大计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在笔者看来,作为体现新时代中国发展方略的子系统,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构建新的要素体系、产业体系、支撑体系、制度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六大体系,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如何攻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要素体系要素质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提升的微观原因,只有全国及各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供给体系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也只有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要素回报(报酬)才可以显著增加,分配体系的质量才可以得到优化,也才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笔者认为,新的要素体系是一切高端要素的总和,包括企业家才能、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品牌、文化创意、制度规则等。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端要素的全面开发和使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等,这些都是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端要素发展重点。新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新的产业体系不仅注重微观企业构成的产业组织运行效率,也注重单体产业的竞争力,还特别强调产业与其他经济活动以及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说到底,新的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体系。在新产业体系中,既要提高企业和产业个体竞争力的水平,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强起来”的发展目标诉求,探索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尽快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政策,承诺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此外,我们还要正确理解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先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主体,现代服务业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产业是提升发展效益的重要手段,而能源、教育、基础设施等基础产业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支撑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带来进步的先决条件,创新和开放共同构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点。由此来看,新的支撑体系就是国家创新体系(其完成形态就是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应该看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障碍就是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关口,创新驱动全面转型、开放促进进步不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更是根本出路。尽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能够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建成的大问题。因此,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础条件,对标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阶段战略安排,一方面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认真总结和学习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经验,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塑造、科技人才培育和引进,争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战略科技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另一方面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问题上,重点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贸易强国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培育等。新的制度体系新的制度体系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制度保障。要特别注意的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进一步协调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在重点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从内容上讲,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现代化制度体系的两个重点环节。在这里,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开来,这即是说政府必须以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市场趋势、强化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为基本前提,政府的有为需要通过市场的有效来体现。反之,市场主体必须对国家战略诉求有担当、对国家责任有义务、对国家能力有贡献,有效市场必须以顺应政府有为的目标为基本要求,为“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顺利转变发挥促进作用。新的战略体系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大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和战略要义。联想到2050年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笔者认为,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乡村发展和建设水平将是决定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标准,这即是说乡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程度,决定了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水平。因此,乡村发展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据此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思路,重申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本方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协调”,其核心要义是指,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保障区域间的共富共强,必须确保区域间的联动发展,特别是发达区域对不发达区域的带动以及区域新增长点的培育。因此,十九大报告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描述,特别突出了推动老少边穷等不发达区域和发展停滞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明确了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功能定位,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总方向。新的政策体系在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引导下,上述五大体系的转变必定需要政策体系的重置和配套。说到底,新的政策体系是达成新目标的激励与约束的手段总和。与注重经济增长的阶段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摒弃GDP锦标赛、土地财政、脱离产业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改变过去那种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不协调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地方发展实际需要,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主要税种设置、转移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加强预算的绩效管理,把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统一起来;加快产业政策的精准化,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服务业的开放发展、以及消费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努力创新适合中国发展要求的金融发展和监管政策,正视影子银行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作用,顺应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贯彻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摆脱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总的来讲,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新的要素体系、企业体系、产业体系、支撑体系、制度体系和战略体系为基本内容,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手段。衡量经济体系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很多,重点要看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贡献水平、投入产出效果、供求动态平衡能力等。说到底,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需求支撑的、接近或达到最大潜在产出水平的高效生产体系,也是一个以高端生产要素为主导支撑力的高质发展体系,还是一个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位居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高竞争力体系,更是一个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经济体系。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81期第2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大家都在看观点 | 石涛:数字经济时代,关键是政府监管之“变”破产法: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 | 社会科学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影响中国农业的发展 | 社会科学报长按二维码关注做优质的思想产品社会科学报微信号:shehuikexuebao社会科学报官网://.cn/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成功的秘诀是生存的能力!
作者最新文章国民经济微观主体优化重构的策略抉择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民经济呈现出“宏观趋稳,微观分化”的格局,诸多新动能、新增长点正在逐步产生与膨胀,但也有一些低效运作的“僵尸企业”给经济运行注入了不确定性因素。应当依托市场化与法治化手段稳步出清“僵尸企业”,实现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优化重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为此,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
  □ 谷牧青
  国民经济微观主体亟待优化重构
  国民经济运行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共同构成了市场体系的运作框架。其间,政府一方面需实施长期性制度建构;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经济运行指标,阶段性地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偏好的相关参数输入市场机制,途径多重信号中介的动态承接传至微观主体。微观主体对信号进行分析后,实施相应协调反馈活动,从而产生内外联动,确保国民经济稳健化运行,使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目的。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体系竞争活力逐步被激发,市场价格形成与运作机制日臻完善,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有序推进。与此相应,国民经济运行与调控理念也逐渐由以往直接型、行政型调控向间接型、灵活型调控转变。
  但因国民经济微观环境中仍存在一些低效运作的“僵尸企业”,使信号传导面临诸多梗阻,资源配置效率尚待提高。要使市场化调控机制能够灵活实施并高效运转,除了通过深化改革以疏通传导机制之外,还应对调控信号接收端(微观主体)实施优化重构,逐步消除那些引起市场信号扭曲的梗阻,妥善化解刚性兑付,硬化微观主体预算约束,理顺微观主体信号接收与行为运作机制。最终构建出具有敏感边际行为与市场活力的微观基础,使其能对市场预期与宏观政策作出灵敏反应,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过剩产能有序出清,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我国已经步入了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期。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问题与新挑战不断涌现,其中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但经济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潜在总供给弱化是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源。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力求达到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风险等多重目标有机平衡。尽管经济转型所衍生的阵痛难以避免,但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依然具备中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经济机体仍存在着巨大内生潜力、广阔回旋余地和强劲复苏韧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新业态、新产业随之不断产生,诸多积极变化稳步显现。众多新兴微观主体吸纳着大量新增就业,为国民经济不断注入复苏活力,使其在相对低迷中饱含着繁荣气息。“宏观稳健、微观分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上述积极变化为我国经济实现由以往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持续性增长转换构筑了稳固根基。
  当然,经济转型中的新动能培育与旧动能替换通常要经历一定漫长周期。短期内的“增量注入”也可能难以十足弥合“存量优化”所产生的结构性缺口。不可否认,我国仍存在很多运作低效且无复苏前景的“僵尸企业”,因地方保护与多重利益纠葛难以有序出清。这些“僵尸企业”未能及时稳妥退出市场,占据大量社会资源,挤压着新行业、新业态发展空间。一些“僵尸企业”不断吸收着市场流动性,在其内部形成大量沉淀资金,弱化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使需求管理空间受到压缩。同时亦造成了过剩产能累积,而微观行为经过加总引申至宏观层面,就给国民经济带来下行压力,工业物价指数持续低迷。
  “僵尸企业”对国民经济运行构成梗阻
  经济下行背景下,“僵尸企业”给国民经济运行注入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占据大量社会资源,阻碍宏观政策信号传导,推升经济杠杆率,导致金融风险逐步累积。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扭曲市场运作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构成多重障碍,弱化国民经济运行效率,阻碍经济转型升级。“僵尸企业”运作效益低下,却占据着众多资金、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宝贵资源,形成大量固化资源沉淀,阻碍其向效率更高部门优化流动。很多情况下,它们生产的却是一些低附加值且销路不畅的低端落后产品,难以产生与其所占资源相当的收益,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资本运作效率显著弱化,也给宏观经济注入更多风险,阻碍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调整,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说,如果“僵尸企业”与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大量优质资源就无法盘活,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从而阻碍我国推进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步伐。
  第二,阻碍宏观政策信号的传导,使货币政策政策边际效果显著弱化。在良序化市场环境中,利率是资金价格的测度指标。这时,央行就能通过调节市场流动性来调控市场利率,促进资金优化配置,使金融活水高效注入实体经济。然而,当前很多“僵尸企业”在相关部门担保下,具有较强预算软约束与刚性兑付,资金价格敏感度与风险贴水很低。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等新兴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但效果不甚理想。问题就在于,货币政策一旦宽松,很多资金就优先流向上述低效企业,在其内部形成固化性资金沉淀,使信贷资源严重错配,阻碍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市场出清。因大量资金被它们占据,商业银行为了避险就会被迫收紧对新兴行业贷款,导致信贷市场结构性收缩,新行业、新业态融资难度随之深化。笔者认为,在微观主体优化重构之前,若贸然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不可避免会衍生出“大水漫灌”局面,新兴主体的流动性需求仍难以有效满足。应稳妥推进微观主体的优化重构,淘汰落后产能与“三高”企业,为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实体经济提供有效传导渠道,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加剧银行体系脆弱性,推升国民经济杠杆率,造成金融风险不断累积。我国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占比很低。“僵尸企业”经营效益低下,又因众多遗留问题而不断产生维持费用,加之产能积压引起物价指数低迷,更是加剧其收益下滑。直接融资较难实现时,为缓解债务负担,很多采取“借新还旧”甚至“借新还息”等方式予以临时缓冲。在“通缩债务”与“以贷续贷”效应的作用下,其不良资产逐渐扩大,资产负债表恶化速度加快,风险外溢效应深化。但很多银行明知其资不抵债,仍被迫对其贷款,并寄希望于地方政府作保。这样,“僵尸企业”就变相形成了对银行的牵制,无形中助推银行不良资产扩张,导致金融体系坏账率持续升高,资产质量受到削弱,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同时,企业部门高负债所衍生的高杠杆更是对国民经济构成严峻考验。当达到一定风险阈值后,一旦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中所潜伏的区域性与部门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僵尸企业”为何长期未能出清
  “僵尸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多数未能有效出清,盘踞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出于保增长压力,被迫对其长期扶持。一些“僵尸企业”经营效益虽然低迷,但因规模大、人员多,它们在地区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由于保增长、保障就业、维护稳定、保持税源与政绩考核的压力,地方政府与银行被迫对其持续性扶持,干扰市场力量的正常出清。
  第二,“僵尸企业”契约精神与竞争意识缺乏,单纯期望外部输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有些“僵尸企业”利用地方政府保产出、保就业和维稳定的心理,或者标榜其历史资历,当其原有生产结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时,它们并非采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产业高端化,实现市场竞争力升华,从而走出困境;而是单纯通过游说相关部门以套取救助资金,维持原有生产运作,甚至对旧业态重复投资,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使我国产业结构低端化困境难以改善,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阻力。
  第三,经济运行中市场化理念不足,法治意识与法治能力尚待加强。首先,因我国市场机制不甚健全,企业破产重组仍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之功难以有效发挥,“僵尸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力量正常出清,最终成为阻碍国民经济良序化运行的顽疾。其次,有关部门受原有旧观念束缚,加之法治意识与法治能力欠缺,“僵尸企业”得以延续低效运作困局,而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更是难以实施。例如,有些地区认为企业破产会损害该地形象,限制对“僵尸企业”的起诉,地方法院可能受到行政化干预;破产案件审理难度高,法院自身可能难以受理和审判此类案件;破产涉及职工安置、资产处理等利益协调,司法部门常捉襟见肘。诸多体制机制梗阻导致“僵尸企业”既无法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现破产重组,又因内部结构缺陷与外部环境挤压,它们也很难重获新生,致使市场运作逻辑失灵。
  依托市场化与法治化手段
  推进微观主体的优化重构
  “僵尸企业”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风险。应有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托市场化与法治化手段稳步出清“僵尸企业”,推进国民经济微观基础优化重构。盘活固态化沉淀资源,使其能向产生最优产出的部门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序化解旧动力所连带的体制机制束缚,为新动力的延展与膨胀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同时完善失业救助与社会风险托底机制,为国民经济稳健化、良序化运转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笔者认为,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实施细则,为微观环境优化重构提供制度后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首先,依托市场力量,稳步出清“僵尸企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优化国民经济微观基础。一方面,应约束地方财政和银行对无复苏前景“僵尸企业”的政策支持,使其能及时淡出市场。通过“创造性破坏”盘活存量,加快沉淀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流转,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企业创新力和内生活力。应统筹各方利益,尽量多重组、少破产,降低资源损耗,提高运作效益。但若是行政干预因素导致的“僵尸企业”,解决过程也不应完全排除行政化手段。另一方面,应注重优化增量,积极培育新兴行业,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有效对冲微观环境重构所可能产生的经济下行压力。其次,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将潜在困难与风险化解于制度框架之内。尽快制定破产法实施细则,填补原有法规漏洞,确保法治手段精准发力;加强资产法治化监管,避免因破产重组导致的资产流失,提高资产运作效率;侧重基于质量与效益的实质性考核,将微观环境优化重构因素纳入政绩考核过程,兼顾市场出清所引发短期GDP下滑与失业增加(不让官员为此失分),调动地方积极性。
  第二,构建微观主体优化重构的多部门协调运作机制,并严格制定“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实施差异化处置。首先,微观主体优化重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需要地方财政、税务、工商、法院等多部门协调配合。应建立多部门协同操作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微观主体重构过程中的统筹与引领作用,避免不同部门之间争权诿责。其次,金融部门需深化改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僵尸企业”多数背负大量贷款,一旦实施破产重组,银行呆账坏账就会增加,金融风险亦随之显化。应深化金融改革,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稳妥降低经济杠杆率和风险系数,支持银行对不良贷款与坏账的处置。同时可通过定向发行长期国债筹集专项资金,采取债务重组、债转股与债务抵消等措施,稳妥降低微观主体重构中的债务负担,切实化解金融部门的潜在风险。最后,应根据各地客观实际,严格制定“僵尸企业”界定标准,完善差异化处理机制。一方面,在精准排查基础上,根据各地实况,制定准确量化指标,严格界定清理范围。既做到精准移除,又竭力避免拉郎配乱象。另一方面,贯彻差异化灵活处置原则:落后产能企业,要重点淘汰;非落后产能且有复苏前景,但受市场冲击而暂时萎靡的,给予适当帮扶使其重获新生亦为权宜之计。
  第三,宏观政策要托底,稳妥守住社会风险底线。微观环境优化重构不可避免地会对GDP、就业与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需多管齐下,为微观主体优化重构营造良序化的宏观环境。首先,积极财政政策应精准发力。对中小企业实施结构性减税,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并缓解就业压力;构建激励相容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并适度扩大中央负债规模;加大对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拓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并有效改善民生。其次,采取稳中趋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注重其结构性。在微观环境重构中,应重视潜在通缩风险。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稳健的同时,应加大结构性调控力度,使其有效配合财政、产业与区域政策,为新行业、新业态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机体推陈出新,化解微观环境优化重构可能产生的局部性、区域性休克风险。最后,完善社会保障与就业体系建设。在市场出清过程中,必须重视劳动力失业问题,做好社会保障与再就业工作。一方面,应及时出台失业救助方案,筹备专项资金,解决下岗员工短期生活保障问题,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再就业工作,稳步消除阻碍劳动力优化流动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更多新兴就业岗位。确保短期缓冲机制与长效优化机制协同推进,有效舒缓结构优化改革所衍生的外溢性张力,守住社会风险底线,使微观环境优化重构与宏观大局稳定之间达到有机平衡。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研究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