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汇率植槐y+4年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消费品出口额预计是多少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4月13日联考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doc 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3年联考413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一、此项测验分为五个邰分,共120小题,总时限120分钟,各部分不单独计时,但都给出参考时限,供答通时合理分配时间。
二、访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三、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题本上答题,一律无效。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题本、 答题卡、草稿纸一律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五、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一般地说,“智慧”不同于“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又非绝对
; “智慧”必须有“知识”作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
,.也不算是“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似恰当的一项是:
2.文学解读和批评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论化的。文学不是用单纯的社会学方法可以
的,就像心灵不能用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的一孔之见来一概而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见一斑
B.一览无余
C.明察秋毫
D.拨云见雾
3.幸福有没有标准?我认为,现实生活离不开比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较
的事情。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扰,经不起科学研究,当幸福成为指数,成为概念,成为一批标准 时,也就变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4.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
, 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
,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B.柳暗花明
C.脱胎换骨
D.焕然一新
5.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
。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
B.妙笔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6.近年來,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
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 “深阅读”。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7.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
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
的迫切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8.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 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在实际生活中,两种
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火不融
B.截然不同
C.南辕北辙
D.针锋相对
9.生活中,每一秒都有无数种可能,任何瞬间一旦错过,就不会再重演,然而只有那些能够向我们
足够有力信息和情绪的决定性瞬间才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这样的瞬间摄影师需要付出很多,比如洞察这种瞬间的感知力,等待这种瞬间的
和捕捉这种瞬间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磨菇村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10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磨菇村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县磨菇村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点:***县洞子乡和平村项目负责人: 编 制:? 编制日期 :?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性质
1.1.3项目建设地点
1.1.4项目建设单位
1.1.5 项目法人
1.2项目定位与总体建设目标
1.2.1项目定位
1.2.2总体建设目标
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依据
1.4.1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4.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依据
1.5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5.1主要建设内容
1.5.2建设规模
1.6项目主要产品
1.7建设期限及进度
1.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9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0研究结论
2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3.1.2地形地貌
3.2经济社会条件
3.3劳动力资源条件
3.4土地资源条件
3.5水资源条件
3.6交通运输条件
3.7电力供应条件
3.8蘑菇菌种供应条件
3.9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3.10蘑菇种植历史
3.11项目建设单位资信
4? 市场需求分析
4.1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分析
4.2食用菌市场需求分析
4.3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5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5.1指导思想
5.3建设目标
5.3.1总体目标
5.3.2阶段目标
6? 总体布局
6.1布局指导思想
6.2布局原则
6.3功能分区布局
6.3.1蘑菇现代化生产示范及有机肥生产区
6.3.2珍稀蘑菇种植及良种繁育区
6.3.3特色林果花卉及自然采摘区
6.3.4多功能接待及研发区
6.3.5生态珍禽养殖区
6.3.6生态肉牛养殖区
6.3.7生态水产养殖及垂钓区
6.3.8 生态休闲度假区
6.3.9 民俗文化新村
6.3.10 绿色长廊
7 项目分区建设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
7.1蘑菇现代化生产示范及有机肥生产区
7.2珍稀蘑菇种植及良种繁育区
7.3特色林果花卉及自然采摘区
7.4多功能接待及研发区
7.5生态珍禽养殖区
7.6生态肉牛养殖区
7.7生态水产养殖及垂钓区
7.8 生态休闲度假区
7.9 民俗文化新村
7.10 绿色长廊
7.11 主要技术措施
7.11.1蘑菇现代化生产技术
7.11.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7.11.3 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技术
7.11.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7.11.5 庭院生态模式建设技术
8? 景观建设工程
8.1植被景观
8.1.1植被景观建设原则
8.1.2植被景观建设指标
8.1.3植物景观建设树(藤、草、花)种的选择
8.1.4植物景观建设模式
8.2园林建筑小品及休憩设施
9 基础设施
9.1基础设施
9.1.1道路工程及场地硬化
9.1.2供电工程
9.1.3给排水工程
10 节能节水与消防
10.1? 建筑
10.2? 节水
10.3? 消防
11 项目环境保护
11.1? 项目环境状况
11.2? 园区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与标准
11.3? 项目园区施工期间环保措施
11.4? 园区营运期环保措施
12 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制度
12.1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2.2 公司组织结构设置方案
12.3 公司机构职能划分
12.4 经营管理模式
12.5 劳动保护
13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标
13.1 项目实施进度
13.2 项目招标方案
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估算?
14.2 资金筹措
15 经济效益评价
15.1销售收入估算
15.2 收入分析
15.3成本分析?
15.4 赢利能力分析 15.5 财务评价
15.6 偿债能力分析 15.7 敏感性与风险分析
16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16.1 社会效益
16.2 基地农户种植蘑菇与粮食作物成本比较分析
16.3 基地农户蘑菇种植效益分析
16.4 生态效益
17 风险分析
17.1 市场风险
17.2 经营管理风险
17.3 自然灾害风险
18 研究结论与建议
附表1: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2: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估算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配套设施及装修工程明细表
附表2-3: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4:铺垫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3:各经营项目年收入测算表 附表4:各项目年直接经营成本估算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6-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8:项目资本金现金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大型商务信息文摘总编》2007年第十三期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返回首页 | 单位概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商务专题 | 贸易经济 | 会展专题 | 统计数据 |
网上办公 | 县区商务 | 党务工作 | 安庆概览 | 徽商园地 | 文化艺苑 | 商务论坛 | 联系我们 |
《大型商务信息文摘总编》2007年第十三期
经济理论. 1
美国股市:“晴雨表”失灵. 1
伊朗经济与国际贸易. 2
从"两税并轨"看政策取向 有利控制经济过热. 4
中国如何打造超强企业. 5
中国经济开始超速? 从偏快到过热中央提前预警. 6
"五一"黄金周消费遍地开花折射中国良好经济环境. 9
经济分析. 10
“五一”期间 影响证券市场的重要资讯回顾. 10
钢铁业遭遇"外热内冷" 17
外资政策. 19
吸引外商投资 成都领头羊优势进一步明显. 19
六部委新规:外资并购境内企业需反垄断审查. 20
梧州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拉动. 22
访西部开发办负责人:欢迎外资投向西部6大产业. 24
应对美国贸易摩擦战略. 24
楼市外资“冲击波”持续. 26
外资基金投资链条延伸 无奈变身开发商. 27
中国统一外企所得税 有利新加坡吸引外资. 28
招商引资. 29
招商引资咋成了引狼入室. 29
南宁经开区栽下“金梧桐” 引来“洋凤凰”. 31
新津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33
招商引资乘势而上 招才引智重点突破. 35
大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36
招商引资经贸活动带旺人气财气 多项指标创出新高. 37
成功招商:赢在糖酒会之外. 38
金融理论. 41
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 41
卢志强:地产与金融之间的平衡手. 43
如何促进保险与其他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46
加快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49
经济理论
美国股市:“晴雨表”失灵
在人们对于“股市晴雨表”失灵感到困惑的同时,让股市独自顶着“晴雨表”的帽子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的确,股市反映着数百万计投资者对于企业利润前景的综合判断,而企业利润前景相对于整体经济波动来说又是高度敏感的。但别忘了,股市还要受到诸如利率、流动性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上周,已于近日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再创新高,首次突破13000点大关,距离其首次突破12000点仅六个月之遥。
牛市行情无可争议,而各种宏观经济数据所发出的疲弱信号亦不容置疑。面对如此鲜明的反差,很多人看不明白了。
事实上,近几年来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从2004年初到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而同期道指增幅仅为6%;从去年第二季度至今,美国经济增长率已放缓至略高于2%,而同期道指则大涨了18%。人们不禁要问,美国股市究竟是在蛊惑人心还是定力超凡?对此,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美林公司北美首席经济学家大卫·罗森伯格站在悲观派一边,认为目前美国股市正在释放一种误导性的乐观情绪,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脱节。的确,如此凌厉的美股走势甚至独立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变化。
近期,美企利润增长大幅下降,而受生产力增长放缓、燃油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未来利润前景也不容乐观。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企海外利润亦有可能因此遭遇削减。罗森伯格指出,美国经济在过去四个季度内平均同比增幅还不到3%,而经济增长疲弱至此却不会陷入衰退的情况在过去60年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不过他并不预期美国经济会走向衰退,只是强调潜存风险可能要比人们想象的更高。
纽约投资研究机构ISI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艾德·海曼则是典型的乐观派,认为目前的美股表现符合情理。
他把立足点放在了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上,指出眼下美联储正在采取与1985年和1995年时相同的策略,即上调利率至足以放缓经济并确保通胀可控的水平,之后停止加息。海曼认为,这样一种思路给投资者吃了一粒定心丸,认定美联储在达到上述目的后不会寻求进一步加息,经济也可免于陷入衰退。
他预期,在今年剩下的九个月中,美国经济还将进一步放缓至按年率计算的1.5%左右,而美联储则有可能在此期间将短期利率下调0.75个百分点。这样,减息对股市的推动作用将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疲弱带来的拖累效应。事实上,美国股市从去年夏天开始的这一波牛市行情就是得益于人们对于美联储可能停止加息的预期。
海曼认为,目前人们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是牛市必须要有强劲的经济支撑,这是“完全错误的”。他说,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联储的策略就是在预期通胀压力上扬之前加息,而这通常是发生在每个经济扩张周期的最初阶段。这样一种“前瞻式的”加息行为通常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但却可以有效阻止通胀上扬。事实表明,在加息周期之内,即便上市公司业绩亮丽,股市通常都会走牛乏力,因为投资者担心美联储可能在加息之路上走得更远并有可能将经济带入衰退,从而导致做空心理占据上风。而一旦美联储停止加息后,投资者就会认为通胀已经得到控制,衰退风险不再,做多气氛也就会重回股市。
当然,美联储也并不总是收放自如。1990年和2001年的经济衰退都发生在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之后。但尽管如此,海曼仍然认为只要通胀保持温和,就能实现将眼下的经济扩张继续下去,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就始终处于经济扩张状态。在他看来,现在美国正处于“通胀温和”的状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林公司的罗森伯格却认为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属于特例。他说,相比于前两次经济扩张,目前的美国经济不存在任何类似于当时减税和互联网热这样的特殊因素来延长眼下的扩张周期。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警示美企利润风险时也指出,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经济扩张一方面得益于低通胀背景下的长期利率走低,另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力加速上扬。而现在,这两个有利因素都不复存在。
其实,在人们对于“股市晴雨表”失灵感到困惑的同时,让股市独自顶着“晴雨表”的帽子实在有些强人所难。的确,股市反映着数百万计投资者对于企业利润前景的综合判断,而企业利润前景相对于整体经济波动来说又是高度敏感的。但别忘了,股市还要受到诸如利率、流动性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眼下,美国会议委员会提供的领先指标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在构成该指数的各指标中,近期资本产品订单和房屋开工许可数据以及长短期利率倒挂的事实都推高了衰退风险,只有美股表现一枝独秀显然难以改变乾坤。
日金融时报
伊朗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宏观经济表现
  据伊朗中央银行和伊朗财经部初步统计,2006财政年度(日-日)伊朗经济继续保持中速增长,GDP增长率为5.8%。在各大产业中,石油部门增长最快,增长率高达9%;其次为农业和服务业,增长率分别为7%和6.3%;增长率最低者为工矿业,仅为4.5%。
  二、国际贸易状况
  2006财政年度,伊朗进出口贸易总额1113.9亿美元,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出口70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6.7%,进口413.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1%,顺差3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约100亿美元。
  (一)出口贸易
  1、概况
  据《伊朗日报》报道,2006财年伊朗出口700亿美元,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伊朗政府认为石油、天然气出口纯属资源消耗性出口,对提升国家工业化作用不大,因此特别关注非石油产品出口情况。在其核算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平衡状况如逆差或顺差、统计出口贸易时,伊朗政府也均以非石油产品为准。
  据伊朗海关总署报告,2006财政年度伊朗非石油产品出口163亿美元,大幅增长47.2%,其中,4.43亿美元系边境贸易。而出口数量则同比增长了48.2%。非石油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表明伊朗国际贸易表现良好、健康。
  在非石油出口产品中,石化产品无论是出口额还是出口量均排名第一,分别达出口总额和总量的38.6%和42.2%,其次为工业产品(32.2%和21.2%)、农产品(13.1%和4.5%)、矿产品(5.4%和25.3%)、地毯和手工艺品(3.3%和0.1%)等。具体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液化气(丙烷、丁烷)、钢材、开心果和手工地毯等,出口额分别为42.07亿美元、13亿美元、10.68亿美元和4.05亿美元。其它主要出口产品还包括铜锭及其副产品、聚乙烯、润滑油、矿石与钼冷凝物、塑料与密胺树脂等,其出口额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分别约为2%、1.9%、1.8%、1.7%、1.6%。
  伊朗非石油出口产品相对较集中,2006财年头10项主要非石油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和总量的53.6%和36.8%。出口产品主要通过伊朗Asalouyeh海关,约占总出口的22.5%,其次为Martyr Rajaie海关。
  从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看,同样相对集中。阿联酋、中国、伊拉克、日本、印度、新加坡、意大利、阿富汗、德国和荷兰为伊朗10大出口贸易伙伴。其中,阿联酋为伊朗最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2006财年伊朗向阿联酋出口非石油产品25.45亿美元,出口量520.7万吨。中国为伊朗第二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2006财年伊朗向中国出口非石油产品17.23亿美元。伊朗对上述十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60.8%。
  2、产品出口分类
  (1)工业品出口
  2006财年伊朗工业品出口714.7万吨,价值59.9亿美元,数量与金额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8.2%和2.4%。平均出口单价为每吨713.2美元,同比增长15.5%。
  (2)化工产品出口
  2006财年伊朗石化产品出口1423.6万吨,价值61.1亿美元,数量与金额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15.7%和140.8%。
  (3)农产品出口
  2006财年伊朗农产品出口152.9万吨,价值达26.9亿美元,数量与金额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43.8%和4.25%。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开心果、葡萄干、椰枣和西红花,占所有农产品出口的70.5%。
  (4)地毯和手工艺品出口
  与上述产品出口增长趋势相反,2006财年伊朗地毯和手工艺品出口出现大幅下降。手工地毯出口4.0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2.4%。
  其它非石油主要出口产品还包括宝石和金属,当年矿产品出口量约为8.5亿吨,同比大幅增长91.1%。
  (二)进口贸易
  2006财年伊朗进口额为413.9亿美元,进口量4219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4.1%和23.2%。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981美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5.5%。
  进口产品主要包括钢材(11%)、房屋用具(6.2%)、化工品(2.9%)、食糖(2.4%)、纸(1.9%)、医药品(1.6%)、化肥(1.6%)、玉米(1.2)和化学工业产品(1.1%)等。另外,2006财年伊朗还进口了30319辆外国造汽车,价值约5.26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大幅增长99.2%。
  伊朗大宗商品进口主要通过Shahid Rajaei海关和Imam Khomeini港进境。阿联酋、德国、中国、瑞士、法国、韩国、意大利、英国、印度和荷兰为伊10大进口贸易伙伴。
  基于以上经济表现及出口贸易快速发展、2006财年出现巨额贸易顺差等情况,专家分析认为,伊朗经济正在良性发展,伊朗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经商参处 杨支萍)
驻伊朗使馆经商参处
从"两税并轨"看政策取向 有利控制经济过热
1983年以来实行了23年的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两种不同的所得税制度行将成为历史,折射出中国追求塑造平等的企业竞争环境的政策取向。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一度对于吸引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统一税制的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变化,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形成,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内资企业渴望获得平等的税收政策待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履行承诺,外资企业获得了国民待遇,如果继续对其实行税收优惠,不仅无法形成平等竞争的环境,而且会对内资企业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挤出效应,统一税制势在必行。
第二,如果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却仍然对国有企业实行预算软约束的政策,竞争性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和照顾,则必然对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2006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破产法,大多数国有企业将实行正常破产制度,这为统一税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阶段,在经济过热的总体环境下,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最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在经济过热中,表现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外商投资造成的货币被动投放增加,使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具有被动性的特点;在投资需求中,外商投资需求特别是来自于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等飞地的外商投资快速增加,它们以享受税收优惠为主要目的;在出口需求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尤其是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成为出口主体。为控制经济过热,调整外资政策,统一税制,不失为可行选择。
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阶段还表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减少流动性过剩,提高利息率、收缩银根,已是无可避免的选择。否则,在低利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条件下,出现负利率即存款贬值,必然使存款流出,助长经济过热。而利率提高,紧缩银根,失业率又可能上升。靠什么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呢?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驾马车——出口,受贸易摩擦上升,外汇储备增加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的影响,出口规模扩张的风险越来越大,也难以像前些年那样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通胀率上升、利率提高、汇率升值,要降低失业率,除了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外,降低税率是可以选择的手段。特别是过去近十年来我国财政税收高速增长(即便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七年里也是如此),财政收入状况得到好转,而控制庞大的政府公务系统、减少财政开支的余地很大,降低税率也是我国能够承受的。为此,在两税并轨中,不实行高并,选择降低内资企业税率是明智之举。
另外,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增加资本的供给,而且可以带来技术、管理知识、市场经验等,外商投资承载着多重竞争力。为了争夺外商投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着对外商投资的优惠待遇,我国简单放弃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在同其他国家争夺外商投资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我们也不能简单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在统一税率的同时,还需要实行其他政策配套。如: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由国有经济重点投资外,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对于鼓励发展的产业、区域,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统一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这是继续吸引外资的必然选择。
两税并轨,既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要求,也折射出未来的政策取向:以产业倾斜政策和区域倾斜政策替代按照所有制性质实行的差别政策待遇,将成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政策的基本方向。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如何打造超强企业
  徐永华
  中国GDP规模很快将进入世界第四,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但当我们问到“中国有多少家世界500‘强’企业”时,答案可能是中国2005年进入《财富》杂志的“Fortune500”的企业应该是18家,但现实的答案可能有几家,甚至没有。我们有的企业规模进入了财富500“大”而实力远没有进入500强。
  原因很简单,我们许多500“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其世界竞争对手的几十分之一,有的利润率不足1%,市场价值没得比,更不用说自己特有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体系。作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中国急需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集团,才能支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世界500强、100强的企业,而不是仅仅规模上的500“大”企业。
  在过去10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我与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以及企业高管打过交道,关于中国企业在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做强,我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里我们抛弃机制、体制这些客观问题,从剖析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内部管理来分析。
  首先,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管理界对企业管理理念产生了不少误导。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提倡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的多元化模式,导致了90年代许多企业包括最早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死在了多元化之路上;到了本世纪初,理论界又是大谈特谈资本经营和企业经营,还讨论谁高谁低,使不少企业又开始热衷资本经营,漠视企业经营,漠视企业的是为股东谋求商业价值的本质。
  其次,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国有企业的领导者身上,没有长远的企业发展愿景,冒险、务实、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家并不是主流群体。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所崇尚的精神和原则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企业家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员工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如果没有企业家精神,再好的管理层激励方案也无法保证企业的成功。
  最后,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创新意识。模仿和照抄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赚钱,但不能帮助企业做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体系。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也体现在商业模式、运作流程、营销组织等之上。中国企业依托庞大的市场,有机会完成原始积累。但此后如何运作,如何成为“强”的企业是必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没有创新,任何企业最终就会被打垮、被淘汰,这不是危言耸听。
  那么,应该如何打造中国企业级的超强企业呢?
  首要的任务是改变中国人传统的“人治”模式,建立一套既包括决策又包括公司制度的治理体系。大多500强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严格治理结构。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前过多强调中国商业环境的特殊性,片面理解“责权利”统一就是领导说了算,对企业决策层和管理人员缺乏严格的治理体系和制度。任何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不仅是针对普通员工的。
  第二,要实行扁平化管理。我们很多企业集团公司规模不大、管理层级倒有七八层,效率低、管理失控。有的国资委直属企业,还在以行政化的手段管理企业,靠子公司、孙公司上缴的管理费维持运营。做强一个企业,绝非是用1000条小舢板来构筑航空母舰的概念,要搭建好合理层级和明确的核心功能定位,削减不必要的层级,扁平化管理,才能有效指挥和管理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行动。
  第三,建立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管控机制。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层级尽量的少,层级少,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就越快;而建立有效管控的机制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规范的运作,保证公司给予的授权得到了有限制地运用,避免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陷阱。
  第四,从业务创新和运营创新中获取力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不是强项。但一旦实现了技术创新,就要尽快市场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运营流程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戴尔和沃尔玛就是通过业务模式和流程创新成就世界级成功企业的典范。
  我们期待未来5~10年中有一大批世界级优秀的成功企业在中国崛起。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经济开始超速? 从偏快到过热中央提前预警
  在经济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之时,宏观调控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显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
  ★ 文/陈晓舒
  春天还没有过去,国家统计局4月19日发布的一组数据,却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经济“夏天的气息”。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称,中国经济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
  此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特别强调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炙手可热的繁荣
  滚烫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近年来第一次同时飞奔向前。
  国家统计局4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增长14.9%,增速加快2.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64亿美元,其中出口2521亿美元,增长27.8%。
  在这种火热局面下,作为判断通货膨胀重要指标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一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出了“警报”: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3.3%,超出央行制定的3%的警戒线——加息风声又起。
  外电这样形容中国的经济:飞机没有着陆的迹象,偶尔的停顿像是空中加油,接下来飞得更高。
  非但领导层忧心,就连普通百姓也从股市、房市的沸腾气象中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已经热了起来。
  据统计,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幅创十年来同期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3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实际增长12.1%,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腰包见鼓的人们蜂拥投资,抢分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许多国人的见面问候语已经变成:“炒股没?买房没?赚几番了?”
  统计显示,截至4月18日,沪深两地股市账户总数已经达到9020.89万户。4月19日黑色星期四的当天,中国股民们依然乐观自信,A股开户数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开户数达到28.2万户。
  而楼市也在调控声中逆行攀高。据统计,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544亿,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住宅完成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加快7.3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半开玩笑地说:“想知道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看房价去。”
  热闹的还有银行,理财的兴旺带动起银行业务的繁忙。在北京,几乎没有不被挤爆的营业网点,取款机前永远排满长队。就连外资银行也盯紧中国人的腰包,纷纷打出为中国人理财的口号。
繁荣下的暗影
  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快车,虽然车开快了可以更早抵达目的地,但超速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11.1%,是否已经开始超速?是继续踩油门,还是要放慢速度,抑或在两者之间取得动态平衡——进行阶段性“点刹”?
  温家宝总理4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国经济“超速行驶”的隐患,提醒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困难增多,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贸易顺差继续增加。
  “固定投资居高不下和贸易顺差过大是导致经济过热的深层原因。”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向本刊指出。
  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而46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57亿美元。而外汇储备的高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对于外汇激增,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给出了新的解释。她在广州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1357亿美元,是许多因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已经公布的贸易顺差的激增。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许多境外融资的结汇。据了解,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代表的中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募集大量的外汇资金,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通过各种安排逐步完成结汇,汇回境内,导致外汇储备的激增。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撰文指出:“当下中国流动性泛滥的背后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所谓‘高储蓄、高投资’。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
  刘煜辉进一步称,在高储蓄率既定的情况下,投资和贸易顺差是一对跷跷板。当投资受到抑制的时候,国内的庞大储蓄就转化成了更大巨额的贸易顺差。随后增加的贸易顺差又形成基础货币的供给,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过剩;而自我实现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热钱更快涌入,令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
  因此,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大、外汇激增等等这些矛盾都是因果联系的。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左晓蕾告诉本刊,23.7%的投资增长是非常高的,这种投资冲动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产生一批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建设项目,从而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左晓蕾表示,新增贷款高,投资冲动大,与制造业等利润高有关系;尤其在目前电价等价格偏低的情况下,资金成本低,更促进了投资的欲望。各地对高耗能产业在能源价格上的补贴政策也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很大。
  据统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这使得本已十分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言,中国经济过热,会促使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动荡的几率加大,进而影响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
 中国式应对
  繁荣背后的暗影挥之不去,而繁荣的热度继续攀升。虽然主流观点仍倾向于不认为经济已经过热,而将目前的局面定性为“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但未雨绸缪的态势已然很明显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政府急切希望改变这种高速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化解当前的结构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应及时采取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温家宝总理提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有: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有效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
  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告诉本刊,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投资过热和贸易顺差两大问题。他认为,现阶段投资增长快,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快,同时带动其下游技术含量不高的钢铁、建材等投资。因此解决投资过热,最主要应调控房地产市场。
  而针对贸易顺差问题,王小广表示:“许多人倾向于调汇率,然而汇率越调越高,会造成一个虚假的出口增长。我的观点是,汇率调整不能解决顺差问题,应调整外资外贸政策;外贸政策方面主要是进一步调低出口退税率,外资政策要调整,应清理各地不合理的出口优惠政策。”
  在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把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标准;要有效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清理不合理的出口优惠政策,严格对加工贸易的监管。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左晓蕾认为,抑制经济过热,应充分利用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针对大量非贸易的外汇流入,也应采取措施抑制。同时还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投资管理,以防止投资过热。
  左晓蕾还对本刊指出,针对经济过热,最根本的治理是加强结构性调整,尤其是在中国不断开放其市场,以及不断开放其金融领域时,更要细致耐心地一步一步做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博士告诉本刊:“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它导致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开始急剧膨胀。”
  对此,中央已有足够的认识。在谈到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时,温家宝指出,要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强对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
  至于调控的力度,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向媒体表示,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而是微量、小步、频调,防止经济的硬着陆。“加强完善宏观调控,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还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
  这显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动态平衡术。本刊接触的大多经济学家指出,政府解决经济过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时,不但要有短期计划,更要有长期的计划,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任重而道远。 ★
日 中国新闻网
"五一"黄金周消费遍地开花折射中国良好经济环境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李柯勇 黄庭钧 许雪毅)扫描今年“五一”长假市场,见到的是遍地开花的消费景致,难寻突出热点。热情与理性相伴,想像力和成熟感共生,折射的是经济大环境向好的宏观内涵。
由于游人拥挤、景点门票涨价、旅行社服务不到位等原因,人们对黄金周跟团出远门旅游的热情逐渐降温。今年“五一”期间,在上海、北京、南京、芜湖等城市,自驾车进行“自助周边游”成了都市中人新的时尚。这种可由游客自行把握时间、方式的短途旅游,堪称是对长距离集中旅游的“反叛”,也为旅游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尽管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被骗事件前不久被曝光,但香港依旧是消费者心中的“购物天堂”。香港周大福珠宝行发言人乐观地说,曝光报道吸引更多害怕受骗的内地游客前往大型或信誉良好的商铺购物。许多商家趁机推广“正版正货”购物文化,销售额有增无减。
追捧“正版正货”的消费观念背后是内地游客日益壮大的购买力。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五一”长假首日北京36家百货商场销售额过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7%。
“五一”期间,中国楼市仍然人气旺盛,看房活动成为节日一景,而看房者的普遍反映仍是“房价太高”。 ["五一"长假忙看房 看来看去透心"凉"]
各地房展上,自住者都占绝对优势,不少酒店公寓等商业性投资楼盘的展台前门庭冷落。人们的购房心态日益理性。广州市政府、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早些时候公布的楼市供求信息告诉人们,房源并不像某些宣传中说得那么稀缺,不用着急去抢。
与此同时,在经历降价风暴后,中国车市对5月同样充满了期待。众多汽车经营商纷纷为迎接“五一”使出十八般武艺,或推出新车,或让利酬宾,或赠送大礼……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挑战着消费者的定力。
一些车市观察者认为,黄金周北京、上海、广州等车市仍是降价促销为主,大张旗鼓的优惠活动应该能打动部分消费者,让一些此前持币观望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买书是这个黄金周又一消费热点。近来中国股市的火爆,使黄金周书市出现了股票基金理财类书籍热销的行情。安徽芜湖的一家书店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底以来,股票基金类图书开始超过易中天等作家的热门书籍,逐渐进入书店每周销量前列。特别是今年4月至今,购买这类书籍者一天多过一天。
复旦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分社总编辑王联合说:“当前股市持续牛市,吸引了大批新股民涌入,他们特别需要相关的投资知识。而黄金周7天假日,给新股民提供了难得的‘补课’时间。”
关键词:旅游 购物 楼市 股市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的“黄金周”给外资服务业带来“黄金”
长假是中国人黄金般宝贵的旅游时间,也成了外资服务业黄金般的赚钱时间。王炎夫妇去的那家麦当劳餐厅,早早就为“五一”黄金周做好了准备。餐厅一位管理人员估计,黄金周的客流量比平常增长3倍多。
看好中国市场 各国官方旅游机构助推黄金周出境游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黄金周旅游活动的成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各国官方旅游机构也不失时机地以黄金周为契机,通过与本土旅行社联合,向中国游客推出本国最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这些内涵独特、各擅胜场的产品,成为近年来推动中国黄金周出境游走向深入的新亮点。
经济分析
“五一”期间 影响证券市场的重要资讯回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冀东油田公司有利勘探面积1570平方千米,其中陆上570平方千米,滩海1000平方千米。经过长达40年的艰苦探索,到2004年中石油在冀东陆上共发现5个油田,这5个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原油年产量达到100万吨。
  中石油方面表示,这对于落实国家关于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实现我国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京津唐乃至环渤海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贾承造认为,冀东南堡油田发现后,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还会有新的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必将带来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原油产量的快速上升。
  国内发现巨型油田中石油将实现百万吨目标
  在年初的工作会上,中石油提出了在2007年新增原油100万吨的目标。如今看来,实现这个目标已不是难事。近日,在国土资源部官员证实中石油在渤海发现巨型油田的同时,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又在南美的委内瑞拉敲定了新的油田开发合同,为其实现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国土资源部官员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0857.HK)最近在渤海湾冀东油田区发现的新的大型油田预计储量可能为22亿桶。一位了解该油田运营状况的消息人士补充,预计该油田原油产量在三年内将达到每天200800桶。这位政府官员向道琼斯表示,此次在冀东油田南堡区块的发现就是中国石油副董事长兼总裁蒋洁敏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发现。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物价不会持续大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一季度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形势是好的,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是要防止国民经济运行由偏快走向过热。
  全面看:11.1%增速,不能说已过热
  "现在讲中国经济已经过热,我觉得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谈及今年一季度中国11.1%的经济增长速度,姚景源表示。
  "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工业,工业当中又主要在重工业。而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导致经济增长加快的原因是消费和出口。"姚景源分析,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9%,是10年单季最高增长速度;从出口看,贸易顺差464亿美元,比上年同时期增加231亿美元。
  "综上,多种因素支撑国民经济达到11.1%这一增速,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姚景源说。
  与此同时,姚景源也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如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节能减排、控制投资反弹等问题,应给予关注。
  有信心:增长中出现积极变化
  "往深层次看,在增长当中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姚景源说。
  第一,消费的比重在上升,而投资的比重回落,多年来所困扰着我们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第二,中西部地区投资较快增长,在全国总体中比重上升。第三,贸易顺差来源过于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第四,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收入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不惊慌:物价不会持续大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其中1月上涨2.2%,2月份上涨2.7%,3月上涨3.3%,有些人对此走势感到紧张。
  对此,姚景源表示,"只看到这儿还不完整,还要往下继续分析。"
  "首先,要考虑春节期间对物价上涨的拉动作用。"姚景源说,"2006年春节是1月29日,春节对价格的影响到3月份基本消失;而今年春节是2月18日,到3月份影响依然存在。"
  "CPI很重要是看环比,就环比来说,3月份下降0.3%。"姚景源强调,"而现在有些人忽略了环比的数字。"
  "第三,从产品来说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姚景源表示,就一季度而言,粮食、肉禽、蛋类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是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重要拉动力量。而肉禽蛋类等产品,生产周期短,不会存在长期短缺的问题,由其导致的CPI上涨没有可持续性。而扩展到中国整个市场基本格局,就消费品来说是供给大于需求,就生产资料而言,面临的问题不是短缺,而是过剩。"这种市场也会抑制物价大幅度上涨。"姚景源说。
  姚景源表示,"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是存在的,要提高警惕。但是,无论从市场的基本格局,还是从政府日臻完善的宏观调控手段来看,今年我国能够避免大幅的通货膨胀,没有必要惊慌。"
借风巧使舵与中国股市的五大机遇握过手吗?
  纵观全球富人榜,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总是位居一二名。他们代表了积累财富的两大途径。一是靠专利或者技术,二是靠资本市场的运作。当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找到可以躺着收费的专利技术时,资本市场无疑是他们致富的捷径。
  大红大紫的中国内地股市,迎来了1990年股市开市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新老股民的脸都笑僵了。眼光决定财富,历史值得回顾。证券市场总是浓缩了人生的悲喜剧,盘点往昔,我们发现:那些与财神相遇的人,无不具备一双慧眼,外加一副勇气,这才把握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认购证:3000元引来50万元
  对沪深股市而言,1992年浸透着躁动和兴奋。这时,沪深股市开市不过一年多时间,但股票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最诱人的致富捷径。
  资深股评人黄湘源回忆说,自日上证所成立时起,上海交易所的"老八股"(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爱使股份、真空电子、申华实业、豫园商城、飞乐股份、浙江凤凰)逐渐有价无市,供不应求。1992年5月,随着上证所取消涨跌停限制,股指更是一发不可收,冲向云霄。从5月18日到22日,上证综指从544.35点涨到1339.99点,单周涨幅146%;其中,21日这天,指数从616.99点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达105%。这份至今无可逾越的纪录,在老百姓心里熊熊燃烧的财富烈焰里,再添了一把柴,中国人民第一次领略资本市场的魅力,就被它深深折服。
  在如此情境下,沪深股市开始扩容。由于股票严重供不应求,因此沪深交易所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抽签认购。而沪深两地的情形,各有不同。
  1992年8月,深圳股市发售5亿新股,先发行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中签率约10%。每人凭身份证,一次限购10张。在股市的赢利神话、财富效应的作用下,消息一经公布,就立刻转化为轰轰烈烈的集体行动: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深圳,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很快售完;外地打到深圳的长途电话严重堵塞;深圳邮局的包裹里满是一捆一捆的身份证……8月8日,数十万人在深圳303个发售点通宵排队,每个发售点都是人潮鼎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没人愿意错过发财的机会。结果,8月10日上午,抽签表很快售罄……
  而上海,则是通过认购证来完成,每张认购证30元,一次购买,1年有效。新股发行通过摇号完成。摇中号码的认购证,可申购股股票。若一年内一只股票都没摇中,那么这张认购证就当支持福利事业。
  一时间,认购证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在上海的公交车上,阿姨们谈的是认购证,说的是"嫁人就要嫁股民"。当年,30元一张的价格不便宜。财经媒体评论员李光一回忆说,当时上海政府职员的月收入才百元,田林两房一厅60平方米的房子,不过7万元就能买下。大部分上海人开始算账,一来价格不菲,二来可能摇不中号码,就算摇中了,股票也是有涨有跌,风险自负。于是,很多人犹豫了,没买。有两类人群购买了认购证:一类是胆子大,一心要"喝头汤"的人;二是银行从业者,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买。
  财富总是跟随着少数人。正因为很多人不买,反而大大提高了认购证中签率。据估计,如果投入3000元购买100份认购证,再加上几万元的股票款,滚动操作大约可赚50万元!不过,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并没有多少储蓄,万元户毕竟是少数人。很多人买下认购证就大耗"元气",哪怕摇中了股票,也无力再大笔购入。黄湘源说起上海一位认购证专业炒家,刘益谦。此人经过周密计算,发现认购证中签率为10%。于是,他开始大量购买认购证,摇号后再高价抛出。30元一张的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售出,第一代大户就这样产生了。
  在财富机遇面前,不同的选择,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转配股:翻倍赢利大逃亡
  认购证带来了高额回报,也让擦肩错过它的人捶胸顿足。到了90年代中期,所有的人都在期待下一次发财机会,很多人甚至抱怨,认为没机会了。可就在这时,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悄然而至。
  从1993年开始,很多上市公司要继续融资,纷纷开始配股。也就是上市公司向原有股东增发新股。同股同权,散户和大股东的股票都要配股。然而,由于不少公司业绩不佳,大股东不愿拿钱来购买配股,大股东就将配股的权利转让给散户,这就是所谓的"转配股"。他们价格低廉,如果当时股价10元,配股价不过2-3元。但美中不足的是,转配股不能上市流通。
  这时候,尝到认购证甜头和后悔没买到认购证的人,开始大起胆子认购转配股。资深股民李光一当时就看到了机遇,他的理由很简单,转配股与流通股的权利是一样的,照样可以分红,只不过暂时不能上市而已。他当年预计,20年后肯定会上市流通,现在买下来,就当养老。
  随后几年,很多上市公司要继续筹资,转配股开始再配股。这时,很多投资者吃不消了。他们的大笔资金被套在转配股上,这时还要继续增发,他们觉得苦不堪言。有人问"转配股还要再配股,是不是无休止地转转转转……转配股下去?"虽然诸多抱怨,依然有人"砸锅卖铁",买了再配股。
  家住长桥的股民周先生回忆起此事,依然兴奋得两眼放光。1997年8月,凌桥股份发行转配股。周先生花36.5万元买了10万股,但也投入了所有积蓄,以至于不能再专职炒股,不得不出去找份工作。1999年,凌桥股份每10股送1.5股转增3股,老周的10万股变成了14.5万股。
  没想到,2000年政策突变,证监会突然允许转配股上市了。众多的转配股股民被幸福砸得头冒金星。2001年1月,凌桥股份转配股上市流通。周先生当天就以19.5元的开盘价抛掉了所有股份,身价上升到282.75万元!想想看,当时转配股的价格约是流通股价1/3,再配股价格更低。2000年30亿转配股一上市,他们的身价立马翻了几番。
  李光一分析说,转配股获利最多的是最先抛售股票的人。后来抛股不断增加,供大于求,股价也一路走低。看来,财富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
  2000年至2001年,A、B股双双走高。这时,楼市已经悄悄敞开了大门。原本房改房5年才能上市,但政府为刺激市场,允许直接上市。此外,上海的买房契税从6%下降到0.75%,还按买房人纳税的最高的税阶,全额退税。因此,100万元房价的房子,理论上最高可以退45万元的税,相当于55万元买了房子。这么多优厚条件,吸引很多人从股市进入楼市。从2001年到2005年,楼市盈利在1-3倍左右,历史已经做出了证明。可见,财富积累要顺势而为,不要逆流而动。
  B股开放,集体涨停天天见
  2001年,中国B股年,这一年展现在股民面前的绚丽画面,超过了之前的9年。自1992年B股市场出现,市场交易一直比较清淡,以至于进亦难、出亦难,流动性弱。直到日,证监会宣布:允许中国公民持合法外币入市交易。犹如旧式电影院一阵铃响,现实中不曾看到的绚丽画面,徐徐拉开了序幕。
  日,B股在停止交易一周后,恢复交易。这一天,114只股票无量涨停;第二天、第三天,114只股票依旧涨停!连封3天。在全国各地连夜排队入市的新股民,根本插不上手,只能欣赏别人的焰火一飞冲天,看着老股民一夜暴富。证券公司干瞪眼,这么好的行情,没人交易,居然收不到手续费!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B股风头之盛,锐不可当。3月初,除了个别几只股票打开涨停,其余个股依然无量涨停,而且连封5个交易日。随便打开任何一只B股的K线图,一段段耀眼的红色,简直要冲破屏幕顶端。那已经不是飞机的轨迹,那是垂直上升的火箭!短短3个月,B股总市值从500亿元猛增到1500亿元。如此滚滚洪流,连A股1999年的"5·19"行情都自愧不如。
  一位名叫小泉铁造的日本投资者,从1994年涉足B股,他最喜欢的是粤电力B股。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影响,B股指数从1997年的99点下跌到1999年的21点,包括他在内的众多老B股股民损失惨重,但2001年的"2·19"行情,让他赚了670万元,约1亿日元。兴奋之余,他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投资中国股票让我赚了一亿元》。
  但B股的钞票,并不好赚。据一些资深股民回忆,B股在1999年跌到21点时,是他们最痛苦的时刻。要知道,很多人当初是找海外关系入市,投入1万美元,到那时已经缩水到2000美元了。这么多年没有起色,很多人连补仓的信心都没有。"2·19"确实让他们解了套,但赚得没想象中那么多。只有1999年低位入市的B股股东,彻底赚翻了。一位父亲打算给刚刚降生的女儿一份生日礼物。朋友建议他不如在B股投入1万美元。结果,2001年,他收回的是9万美元。
  据资深股评人黄湘源介绍,在这之后,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在天上的B股风险骤增。一大批循规蹈矩的股民在6月1日入市,却莫名其妙地充当了前期外资的"解放军",被套至今。也就是说,国内股民用自己的外汇殿后,让B股市场的外资逃离。9岁的B股市场,在儿童节那天,喜悦戛然而止。
  股改:前所未有大牛市
  日,声势浩大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在沪深股市推出。从此,沪深股市步入了赚钱的春天。据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分析,股改带动的牛市,持续时间已经超过2年,超过此前任何一次牛市行情,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在这场股改中,平均下来,所有已股改公司股票的对价在10送3,股价的涨幅更加惊人。2006年年初,凡是股票名称里带"金"字旁的,有色金属类股票都大幅上涨。平均上涨3-5倍。其中风头最健的是驰宏锌锗。日开始股改,到6月12日对价股票上市,股价已经从20元不到,飙升到最高37.99元。此后,这只股票更是一路翻跟斗,接连创下新高。
  ST公司的股改与重组捆绑,148个ST股,涨幅高的有10多倍。原先一元两元的股票,现在都达到了十几元。根据大智慧软件ST指数,去年12月28日不过838点;到今年4月23日,指数已经到达2107点。短短三个多月,ST股票指数是所有沪深股市中涨幅最大的,达到250%。同期大盘不过从2675点到3762点,仅仅涨了40%。因此,ST股票成为B股之后,财富效应最明显的板块。
  据黄湘源分析,ST股票"最后的疯狂",来源于重组预期。ST、ST公司不仅亏损严重,有的还涉及诉讼,临近退市边缘。可是,偏偏它们的股价总有逆风飞扬的机会,就像臭豆腐似的,闻闻臭,吃吃香。它们也就乐得以臭豆腐自居,等着别人来找它。
  重组换对价的实质是以流通股东的让步为非流通股东换取全流通的通行证。在全流通的条件下,只要有办法把垃圾股改造成绩优股,就不愁股价上不去。在股价上去之后,不论资产注入、壳资源重组、整体上市之类的故事要用多大的代价,所有的投入成本也都可以通过股价成倍地收回来。这就是S股每每以重组预期吸引股市的道理所在。
  SST长控日前发布业绩预增公告说,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将达2.84亿元,每股高达4.73元。原因是相关债权人豁免了公司债务2.71亿元,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这只每股净资产2006年为-9元今年一季报为-5元左右的股票,一复牌就从开盘的14.36元猛然暴涨至85元,一个上午的换手率达75%,同日复牌后猛涨446%。一小时换手52.71%的还有ST一投。ST一投股价异动背后的故事也是大股东注入资产、定向增发、资产置换、整体上市所带来的业绩增长预期。一名叫曹裕昌的投资者半年前买入ST一投64.06万股,目前其名下的股票价值为1921.8万元,已经净增1600.22万元。
  权证,疯狂之中结财缘
  在股改过程中,权证原本是股改中大股东为不支付或少支付对价的权宜之计,但这块鸡肋在赌性十足的沪深股市,却成了争抢得无与伦比的暴利肥肉。在政府有意提供的创设和连续创设机制、T+0和放宽涨跌停限制等机制烘托之下,权证连续爆发。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278%,认购(股)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197%,认沽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319%。2006年四五月份,五粮液正股上涨160%左右,而其认购权证同期却大涨近10倍,创造了本次大牛市的暴利神话。武钢认购权证在退市前,两周时间上涨幅度超过200%……目前,依然有大量投资者围堵疯狂的权证。
  上述5次财富机遇,让众多投资者与财神撞了个满怀。其实,沪深股市还有不少机遇,黄湘源分析说,三板也不可小觑。从2001年12月水仙A退市,转到三板挂牌交易起,三板逐渐成为一批历史遗留股票的公共聚集地,进入三板的退市A股也得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特别机遇。三板的优势在于,一是价位低,只要不破产,下跌空间有限;二是主力吸入低价筹码后,如果能控盘重组,就可以重返主板,获得超额收益。这当中,龙涤股份无疑是三板明星。自去年11月8日在三板挂牌后,3个月即重组成功,目前价格是最低价的8倍。从去年12月1日至今年3月28日,上证综指涨幅51.2%,三板63家公司平均涨幅127.86%,远超主板。
  此外,H股回归,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招行、中行、工行出现的A股对H股全面溢价,表明A股已经演绎出从折价到溢价的过程。这时,A股和H股双双获得了大幅提升,为两地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下一个投资机遇,在哪里?
  沪深股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走到今天,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财富历程。或许,投资者更关心,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参股券商概念。华东师范大学李志林分析说,目前券商概念股票的股价都扶摇直上。成交量越来越大,最高日交易量已突破3000亿元。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是券商。昔日风险最大的行业,一跃成为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中信证券2007年第一季度就实现了12.54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02.52%。因此,那些参股了券商的上市公司,也势必能借势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参股的比例一定要大,至少要20%以上,最好是成为该券商的第一大股东,这样才能确保券商收益完整地纳入上市公司。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始滥竽充数了,百分之一点几也算参股,其意义并不大。
  另外,今年下半年央企整体上市,也是闪着金光的金元宝。十几元钱的沪东重机涨到了100多元,5元钱的东方锅炉涨到了50元。这都是央企整体上市的威力。有关专家分析,未来3年,央企将注入3万亿的资产,这都是证券市场的大机会。
  最后,QDII以及未来的自由行,将使得国内投资者可以投资海外市场;此前,中国银行新股发行时,沙特王子前来认购,若干年后,一旦人民币与外汇自由兑换,将把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吸引过来。届时,中国内地股市将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市场,投资者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股海大潮,起起落落。当人们回顾昔日的财富机遇时,总是羡慕那一拨股海浪尖上的弄潮儿。资本市场的财富之门永远不会关闭,机遇就在身边。那么,在下一次财富大潮澎湃之时,你能否借风巧使舵,破浪再前行?
大摩:A股市场形成泡沫预计推出四项调控政策
  据外电报道,大陆股市大升,股民疯狂入市,证券公司在五一假期也开门营业为新股民办开户,对于这种情况,投资界忧虑A股市场已出现泡沫,建议政府推出措施压抑过热的投资气氛。外资大行摩根士丹利指出,大陆已推出的两项宏调政策,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息率,均未能有效压抑股巿泡沫,归咎于外贸盈余不断增加,大陆资金泛滥,令调控措施未能对症下药发挥作用,大陆A股市场已形成泡沫。
  香港《文汇报》报道,大摩指出,大陆A股市场已形成泡沫,现时大陆股巿的泡沫形势有点类似1993年及2000年时期,但现时的泡沫何时才会爆破则不敢肯定,若股巿泡沫不尽早被压掉,中国未来将承受的后果会更为严重。大摩认为,中国巨额外贸盈余不断增加,令流动性增加,仅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息率两招措施,仍未能对症下药压抑过热投资。
  行将退任香港总商会主席艾尔敦3日在港出席一项活动时也同样认为,现时A股市场正形成少许泡沬现象,不少人选择停止工作宁愿流连在股票行,这情况在很多年前香港亦出现过,大陆政府要对此保持警惕。
  艾尔敦相信,A股市场泡沫会爆破,但不认为有关情况会影响香港。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投资市场已更为成熟,投资者观望上海的情况,不会对本港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大陆相继推出调控措施,大摩相信大陆政府已找出经济过热的问题根源,并已制定解决方案。但却认为针对问题的措施要长时间才见成效,未能实时解决现今资产价格上涨及炒作过度问题。因此有需要推出更多的调控措施。
  大摩认为,大陆今年可推出以下4项调控措施,以求更有效地控制资金泛滥。第一是设立外汇投资公司;第二是提供资助,引入股票沽空机制及推出股票指数期货;第三是减持国有股;第四是引入股票投资增值税等。
  艾尔敦也认为,中央正开始推出政策冷却过热经济,虽然首推政策未必有效,但料当局仍会采取阶段性策略,逐步冷却各个经济范畴,藉此宏调经济同时也不会对经济造成过大打击。
  另外,大摩又预期,大陆今年会首要推行炼油产品及放宽电价改革,其次是制定有关环境、医疗及退休保障的法规。
马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67%
  尽管"经济过热"的话题最近一直被挂在嘴边,但3月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却在众多经济指标的一路"绿灯"之下,再次被定性为"稳定"。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04.0,与2月持平,仍处于稳定区间。除居民可支配收入一项得到"偏热"的黄灯评级外,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货币供应M2指标均亮起了绿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在一次报告会上说,1978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从2004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马凯在"祖国的经济发展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专题报告会上说。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26亿元,2006年达到3.93万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从1993年起,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末,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9万户。
  "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马凯指出,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相当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日  浙商网 
钢铁业遭遇"外热内冷"
不入国内投资者法眼的钢铁股,对国际买家而言,却是超值货品,并由此引发了一股外资收购热。
中国的钢铁公司进入了一个怪圈:清一色的绩优股,每股收益(EPS)超过1元的钢铁股比比皆是,但投资人却还是提不起兴趣。自2005年开始,钢铁股票成了中国股市中最被低估的股票,大部分钢铁股的市盈率(P/E)徘徊在5倍上下,相当一部分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甚至跌破了净资产。
对米塔尔钢铁公司董事长拉克希米·米塔尔来说,中国的钢铁股绝对“价廉物美”
面对普遍被低估的股票,外资钢铁巨头在中国进行战略性并购几乎不用讨价还价,超出国内企业预期的高溢价让人无法拒绝,如果不是国家政策限制,那些外资企业绝对有希望将这些“价廉物美”的钢铁公司都纳入麾下。
被低估的股票?
日,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商阿赛洛(ArcelorSteel)以20.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莱钢股份(.41%的股权,每股收购价格为5.888元,而自2005年以来,莱钢股份的股价一直徘徊在5元以下,2005年10月甚至跌到最低点3.8元。如以正式收购之前莱钢股份3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5.13元计,阿塞洛的收购价格已经超出15%,考虑到莱钢股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阿赛洛还要向流通股东支付相当数额的对价,阿塞洛实际支付价格比莱钢股份二级市场上的价格要高出30%以上。
看起来,阿塞洛收购莱钢股份足够“慷慨”。
但从莱钢股份的发展情况来看,阿塞洛的收购价仍然没能反应公司的实际价值。日,莱钢的每股净资产高达5.13元,2005前3季度的主营收入高达140.78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1.92%,阿塞洛相信,以5.888元/股的价格收购莱钢股份,绝对物超所值。
与阿塞洛收购莱钢股份的情况极为类似。2006年1月,米塔尔成功收购了华菱管线(.67%的股权,每股转让价格4.36元,远高于当时4元的市价;而另一方面,华菱管线是标准的绩优股,每股净资产4.04元,2006年前三季度的主营收入比2005年同期增长高达35.88%。
米塔尔即将在中国进行它的第二个收购目标——包钢股份(600010),具有同样的特点:公司虽然是绩优股,却在二级市场被严重低估。包钢股份2006年前3季度主营业务比2005年同期增长26.38%,每股净资产为4.67元,但自2004年9月以后,包钢股价都在4~4.5元之间徘徊,在日因股权分置改革停牌之前的股价仍为4.2元,大大低于其每股净资产。
对于国际买家而言,中国钢铁股确是超值货品。在国际股市中,米塔尔公司吨钢产量对应的市值约为2500元人民币,但是在中国,许多钢铁企业吨钢产量市值不足2000元。以莱钢为例,2005年钢铁产量超过600万吨,集团总产量则已经达到了1000万吨,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莱钢股份的总市值应该至少150亿元。但莱钢股价长期以来徘徊在5元以下,其总股本9.2亿股,总市值没有超过45亿元。如果莱钢实施股改,即使只有10送2.5股,其股价也将再降低20%,总市值将只有36亿元。
对于米塔尔来说,如果要重新建造一个年产钢600万吨(潜能1000万吨)的企业,或者如果到国际市场去收购一家这样的企业,最少需要支付150亿元人民币。但在中国股市,这样的企业总价值居然只有36亿元人民币,不足一个零头。
也正因此,以收购方式建立了“真正全球性的钢铁帝国”的米塔尔,在中国甚至抛弃了其一贯“100%股权收购”的原则,只取得华菱管线(.67%的股权,甚至原计划能够与原来的非流通股东并列为第一大股东的意愿也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能减少米塔尔的收购热情。
而阿赛洛与莱钢集团在莱钢股份的持股比例同为38.41%,并列莱钢股份第一大股东。但由于同样隶属山东省国资委的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持有莱钢1.19%股份。因此,山东省国资委仍将间接持有莱钢股份39.6%的股份保持实际控制人的地位。
而此前,不论是米塔尔还是阿赛洛,它们在考察项目时都会提出控股要求,但在中国却是个例外。实际上,如果不是国家政策限制,不论是米塔尔还是阿赛洛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控股股东。
“夕阳”还是“朝阳”?
在外资冲击下,中国钢铁产业加快了整合的步伐
对于钢铁产业前景的判断不同,使得国际钢铁巨头与国内投资者对中国的钢铁企业的价值,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估。
国内投资者们认为,钢铁属于夕阳产业,中国的钢铁市场已经饱和,面对钢材价格的大幅度下滑以及铁矿石价格的不断攀升的双向打压,钢铁企业未来的价值空间非常有限。
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多个产业链的上游“末梢”,钢铁业是反映多个行业状况的一面“镜子”,和钢铁紧密相关的汽车、房地产、建筑、重化工和机械工业,开始步入了低增长的“理性”阶段。
根据凯恩斯的“市场经济失效”理论,当市场已经无法自我调节的时候,“钢铁”这类生产资料是政府政策直接起作用的地方。2005年,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已通过对钢铁、水泥之类的生产资料的作用,向各个相关产业链传递,进而影响到各个产业的终端,而房地产投资、空调、发电设备、船舶制造将继续出现“高位回落”,这些行业的波动,又反过来制约到中国钢铁业的发展。
申银万国的研究预计,2006年钢材的整体需求增长率将下降到11%,而钢材产量增幅在20%以上,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可能会下降60%,钢铁公司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
但是在米塔尔、阿赛洛等国际巨头眼中,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市场。
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钢铁的大量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内钢铁的人均消费量远少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米塔尔、阿赛洛收购中国钢铁公司股权,以及目前正在谈判的米塔尔收购包钢股权、日本JFE和广钢合资40万吨热镀锌项目投产并拟扩张产能来看,外资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对钢铁企业价值体系的重新评估,还将极大提升钢铁行业的价值。
莱钢公告中显示,公司并不是单纯为了引进外资而转让股权给阿赛洛,阿赛洛在技术和商务资源上对莱钢的支持将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阿赛洛是全球最大的H型钢生产企业,年产能4600万吨,年销售额达200亿美元。莱钢的H型钢在国内排在前列。随着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北京2008奥运会场馆建设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中国对H型钢的需求非常大。莱钢准备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能80万吨的大型H型钢生产线。
阿赛洛不但能为莱钢解决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凭借阿赛洛在H型钢方面的技术和商务资源,莱钢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H型钢生产商。
而完成对莱钢股份的入股后,阿赛洛计划投资6亿美元,分两阶段将莱钢建成家电和汽车行业用薄板产品企业,计划在山东日照港附近建立一个新的钢铁生产基地,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的H型钢生产线,这将极大提升莱钢的价值。
与莱钢相比,米塔尔给华菱管线带来的价值更是立竿见影。依靠米塔尔的采购网络和营销网络,华菱管线可以节省大量成本,特别是依靠米塔尔的全球销售网络,原本已具有出口优势的华菱可以将其产品更加顺畅地销往全球,并将解决宝钢和武钢在华南地区形成的对华菱的合围之势,此外米塔尔还将会把其薄板加工、精品线材及大无缝钢管的高新技术无偿转让给华菱管线。
事实上,面对米塔尔、阿赛洛在中国的积极布局,国内几大钢铁集团也必然会加快联盟、整合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尽快摆脱钢铁行业诸侯割据格局。
数据显示,中国前8家钢铁企业2001年产业集中度为40.3%,2004年降为30%,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年产钢量尚不足全国总产量的10%。2004年世界主要产钢国的钢铁产业集中度,欧盟为53.3%,日本为55.5%,美国为39.3%,韩国为82.0%,而法国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所有的钢铁生产。
产业集中度不高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行业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我国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缺乏与行业上下游谈判的实力。
于是,提升产业集中度成为2005年7月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目标是让中国前十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在2010年前达到50%,在2020年前达到70%。
现在,鞍钢本钢成立了鞍本集团;武钢联合重组了鄂钢和柳钢;首钢与唐钢联合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唐钢与宣钢、承钢联合以及湖南华菱与米塔尔组成合资公司,香港中信泰富控股石钢、唐山建龙重组新抚钢等。在外资的大规模冲击之下,中国钢铁业的整合步伐正越走越快。
IT经理世界
外资政策
吸引外商投资 成都领头羊优势进一步明显
四川新闻网消息  
  (记者 尹婷婷) 记者昨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1-3月,我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11家,同比增长9.80%;外商投资合同额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9.48%;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预计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5.52%。其中,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到位金额均占全省总额的八成以上,领头羊优势进一步明显。
  成都领头羊优势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月,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5.82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4.44%,去年同期占比66.13%;实际到位金额3.12亿美元左右,占全省总额的83.53%,去年同期占比87.83%。其余市州开局较好,遂宁、南充、自贡、广安、乐山5个市超过了合同外资目标考核进度,遂宁、眉山、自贡、雅安、宜宾、泸州、乐山7个市州达到或超过了实际到位外资目标考核进度。
  增资项目势头良好
  据悉,今年1-3月,全省新批增资项目44个,增资金额26094万美元,实现合同净增资23922万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34.72%。在所有资金到位项目中,增资项目约占17.5%,增资资金约占33.38%。
  房地产业快速增长
  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1-3月,在全省新批的23个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中,成都全兴集团、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蓝剑集团等5家是并购项目,合同外资达6292万美元,占23个项目合同外资总数的16.96%;爱美高实业、中新锦泰房地产等7家企业是房地产项目,合同外资达15596.72万美元,占23个项目合同外资总数的42.03%。合同外资增资额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4家企业全是房地产企业:万科成华、中海兴业、四川雅居乐、龙昌综合开发。
  重大项目开端良好
  全省商务系统负责重点督办55个外资项目,目前已增加到64个,投资总额36.87亿美元,预计外资额20.92亿美元。赛门铁客软件研发、亚东水泥增资、康弘赛金药业、拉法基石膏建材等24个项目已批准,其中,亚东水泥增资、拉法基石膏建材、玖源化工等12个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台湾东元集团OLED、顶新国际集团食品生产、长虹PDP等14个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接触。
  同时,新引进世界500强有良好起步,荷兰邮政以并购华宇集团方式在成都设立分公司,日本神钢建机和世界最大涂料生产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在川增资和设立生产企业。
六部委新规:外资并购境内企业需反垄断审查
新华网:商务部8月8日发布的2006年第10号令称,修订后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日起施行。
《规定》指出,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投资者资格的要求及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境外并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并购方应在对外公布并购方案之前或者报所在国主管机构的同时,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送并购方案。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应审查是否存在造成境内市场过度集中,妨害境内正当竞争、损害境内消费者利益的情形,并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一) 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在我国境内拥有资产30亿元人民币以上;
(二) 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营业额15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 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及与其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
(四) 由于境外并购,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及与其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五) 由于境外并购,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直接或间接参股境内相关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将超过15家。
商务部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拥有"反垄断审查"权
中国新闻网:如果境外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境内拥有资产30亿元人民币以上、当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营业额15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与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或者由于境外并购使其与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等情况,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可以审查这个并购是否存在造成境内市场过度集中,妨害境内正当竞争、损害境内消费者利益的情形,并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出新规 反垄断审查规则细化
中国证券报:专家指出,新《规定》的特点之一是,反垄断审查规则更加细化。《规定》指出,如果被并购企业为境内上市公司,还应根据《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向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外资并购境内上市公司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徐工案引发的新规定 外资并购将遭反垄断审查
世界商业报道: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完全和今后反垄断法是一致的。今后会成立最高的反垄断委员会来控制大的政策,下一级的反垄断咨询机构由发改委、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商务部分别执行,其中商务部就分管贸易、垄断协议、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方面的情况,当然如果企业不满意商务部的否决,可以上诉到反垄断委员会。”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新规将首次明确股权交换方式
新华网:《规定》的第四章,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 并购境内公司的行为、以股权并购的条件,并规定了申报文件与程序。
汇衡律师事务所的饶尧律师认为,以股权作为支付方式的行为在国外非常普遍,对于境外企业与我国国内企业进行股权置换,以前进行得非常少。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我国外汇管制是基于货币流动为基础的;其次,股权交换成功后,对国内企业来说,成为了境外公司的股东,那么对境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规定,也适用于特别审批程序。
六部委发布新规:外资并购首次明确股权交换方式
国际金融报:《规定》还说明了对于特殊目的公司 的特别规定。特殊目的公司系指中国境内公司或自然人为实现以其实际拥有的境内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
六部委发规定:外资并购不得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经济网: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进行申报。
当事人未予申报,但其并购行为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当事人终止交易或采取转让相关股权、资产或其他有效措施,以消除并购行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上市公司面临机会:定向增发引入外资有章可循
上海证券报:商务部等六部委昨天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规定》)第二十七条指出,“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系指境外公司的股东以其持有的境外公司股权,或者境外公司以其增发的股份,作为支付手段,购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者境内公司增发股份的行为。”该规定表明,通过定向增发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完全可行。
外资并购:评估机构资质必须有明确规定
上海证券报:《规定》首次引入了尽职调查制度,要求外国投资者以股权并购境内公司时,境内公司或其股东应当聘请在中国注册登记的中介机构担任顾问。梅新育指出,这项规定的本意是为了维护中方股东的正当利益,但实际上可能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当前我国外资并购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指导思想是不顾一切代价要促成合资成功,结果导致中方在与外资的谈判中,往往处于退让地位。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惜牺牲中方股东的利益,也要让合作成功。”梅新育告诉记者,“因此,这一规定很难被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外资投机中国房地产再遇“紧箍咒”
上海证券报:中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这些条款付诸实施之后,若是再有金融大盗企图侵吞境外国有资产,我们行使管辖权便有据可依。尹表示,新政的这一部分条款可以对抑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和外资投机问题也发挥一定作用。实际上,上述文件与171号文件初衷相同,都为了外资投机中国设限。
梧州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拉动
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研究确定工作思路和具体部署
日前召开的梧州市2007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总结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并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以确保上半年各项经济任务的预期完成,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市委书记任燮康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实实在在地落实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领导余远辉、王凯、陈丽华、杨炳才、张学军、吴震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陈丽华主持。
据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在较高增长平台上平稳运行,经济总量、结构、效益协调性增强。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9.42亿元,同比增长14.1%;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5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31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2.59亿元,增长11.1%;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增幅有所回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优势行业拉动作用突出;投资幅度回落,消费市场活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形势稳定,市场物价略有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目前,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经济增长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环境趋紧,盈利能力可能受影响,以及第一产业拉低GDP增速等问题。
任燮康在点评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一季度梧州经济形势喜忧参半。喜者,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全区排名第三,这是国企改革和服务企业的成果体现。忧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去年大项目上马少,招商引资力度减弱,项目建设推进不快,最大的差距就是发展后劲不足。
针对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任燮康强调,抓机关效能建设与抓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梧州经济发展要靠投资拉动,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切实转变作风,放下架子,不要满足于做官样文章。开会就要开务实的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无关紧要的会不开或少开。
要将精力投入到抓具体项目,从头到尾跟踪落实好项目建设工作,亲力亲为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谈到如何优化梧州投资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时,任燮康指出,当前一些部门变相收费现象严重,令外商苦不堪言。整顿和净化好投资环境,必须规规矩矩清理好机关及其下属单位的乱收费,以廉洁自律来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对梧州投资环境负责。同时,千万不要让限时办结制在梧州成为时髦的话语,要实实在在工作,认认真真提高效率,压虚务实,这样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才有希望。
市长余远辉在会上就第二季度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一,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要盯住东部产业转移的大项目不放,重点引进与产业相配套的集群产业。要抓好园区建设,并形成梧州市的工业招商“飞地政策”。要尽快派出小分队招商引项目,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
第二,全力抓好投资项目建设,抓紧推进重大续建和新增长点项目建设,抓紧推进新开工和竣工的项目建设,抓紧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第三,狠抓工业生产,促进工业增速、企业增效,立足现有工业的做大做强,大力扶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30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使优势产业真正发展成为梧州市的支柱产业。要切实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工作,着力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电力,物流及其他矛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满负荷生产。
第四,狠抓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五,狠抓财源建设,努力提高发展的支撑力。
第六,积极做好防汛抗洪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七,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两基”迎检、计划生育、为民办实事、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