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 真人秀真的很艰难吗

你认为交易员们最艰难的时候是如何度过来的?
你认为交易员们最艰难的时候是如何度过来的?
谷粟说交易
没有经历过那种恐惧,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本能。作为一个交易员,这个本能就像是《幽灵的礼物》里面说的,过马路时绿灯,但是你会不看车就走吗?又或者是那一句“交易就是那个马蹄,去做,不要多看一眼”。这句话实在很有意思,作者表达的意思也令人费解。不过我们可以稍后回来讨论这句话。 我不想回忆过去那些事情,那的确是不堪回首的日子,做交易这一行的朋友是很容易理解的,盈利的不稳定性(甚至应该说巨额亏损的突发性)会让你周围的所有东西变得脆弱,我们其实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看到的别人的生活,不过是隔着一层玻璃,那些永远和我们无关。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生活哲学,新的朋友哲学,新的爱人哲学,新的交易哲学。 身在事情之后,回头看去当然历史发生的如此有轮廓和条理,但是真正让他在历史之前做决断,他就能做一个和巴菲特索罗斯一样经历过无数风雨却能持续成功的伟大人物吗?这都是糊弄人的鬼话,然而或许进入市场很长时间之后,有的交易者才开始理解这些。很多交易大厅的股民,喜欢听和自己相同的看法,这不仅是中国股民的问题,也是中国舆论的问题。你必须紧跟主流,否则你就不受欢迎。但是,相反的我认为,指出问题,永远比唱赞歌有价值,除非一个人天生的虚荣,但天生虚荣的人,很容易停滞不前。停滞不前,对交易员而言是宣判了死刑。 像索罗斯说的,他不在乎反对他看法的人有多少,假如他是正确的,那么反对他的人越多,他赚的就可能越多。交易完全不是那种多数人决定少数人命运的事情,交易取决于一个人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正确的本能。 人在市场中本能天生是不正确的,要理解这一点,单靠阅读书籍是不够的。我谈论了关于书的问题并不是离题,对我而言,每当提起最困难的日子,我就想起了书,因为除了书和骑行散步,我什么都没有。骑行帮助我将因为紧张产生的自由基清理掉,在我缺乏斗志的日子帮助我恢复神智,每踩一步自行车都会带我去向一个地方,而且不费劲,也许骑行是盲目的。书是我在黑暗的世界中寻找大门的唯一希望。那些在体育活动中没有体育精神的人,我帮助你节省时间和精力,劝诫你放弃交易的打算。交易更适合与不那么看中利益得失,而看中自身是否取得进步的那些人。为蝇头小利就丧失体育精神,不可能客观看待失败,也就不可能取得进步。 所以交易中黑暗的世界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大门,我们也许永远走不出去,但是不经历黑暗的世界,我们一定找不到门不是么?我们至少去挑战了很多人不敢挑战或者不会去挑战的事情,作为一个交易者,我觉得这是一种勇气。虽然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原因走上这条路,或许在过去我们是各式各样的人,但是迈出这一步,就算是一种勇气。没有探索精神,人类就没有文明。 有天分的交易者可能在黑暗的世界中,率先找到了走出去的办法,并且一步步尝试。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人都遍体鳞伤,坚持到这个时候的承担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理解,一个意外的消息就会让一个家庭陷入苦难,一个错误的决策就彻底的改变了人生。但是掌握了交易之后,我们也会得到额外的好处。这是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关于《幽灵的礼物》中马蹄的意思,原文是(大意): 我和我的弟弟走进一个铁匠铺,看见一个铁匠拿出了刚淬火的马蹄,扔在桌子上,我弟弟立即拿了起来,然后马上扔在地上。铁匠说:“太烫了吧”,我弟弟回答说“我可没多看那个马蹄一眼”。 这件事给我的关于交易的启发超过任何其他,交易就是那个马蹄,去行动,不要多看一眼。 我是这样理解:在马蹄这个事情上,正确的方法是估计它的热度,觉得热就不去碰触。但是作者弟弟的行为是,尝试碰触,但是发现热立即扔掉(正确的本能)。换做交易,在拿起马蹄上正确的行为就变成了错误的,反之亦然。我们总是假定市场会如何,但是一旦买入,就因为利润的诱惑而不愿放弃。如果我们觉得市场会涨,就会买,反之就不予理睬。但是这种行为方式不对,因为没人能给出精确地预测。争取的行为正如作者的弟弟,买入,但是发现受到伤害,立即离场(正确的本能)。在交易中,因为流连于标的的价值,我们的本能就不再有用。因为就算是一个金马蹄,如果太烫也应该扔掉(止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谷粟说交易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谷粟与你一起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交易员这份工作真的太难了 转行了_交易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86贴子:
交易员这份工作真的太难了 转行了收藏
如果你们公司有需要购买图书或者文化建设 健身器材以及图书馆的可以联系我
qq是 如果交易成功可给提成
股票交易员,一杯美酒,一群知己,一起畅谈大盘行情!股票交易员,明日可能爆发上涨的股票进群看!
你不是贴吧的吧主么
怎么了?吧主是开工作室的还是写字楼开公司的?主要做什么品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一位操盘手22年投资江湖:1998年就挣了85万,遭遇平仓后就再没动过那个账户    本文是一位操盘手22年的投资江湖记录,这位操盘手曾在1998年初的时候挣了85万,结果三个交易日之后,遭遇平仓,80万没了,经历这次亏损之后,他还经历了一次融资炒股出局。
  第一次见关工是今年成都草莓音乐节前夜。
  6月12日晚间,因为朋友搭线,我们坐上了成都一家“老妈兔头”(川菜馆)的同一张饭桌。
  此前得知,关工1990年代初就进入期货市场,后折进证券市场。他现在帮很多朋友操作股票交易,每人500万起,利润分成30%(偶有20%,没有管理费)。因为账户太多,他需要专门雇人下单。
  那时一位上海老大哥的柜台交易系统刚上线不久,我正在尝试在他的用户增长中分一杯羹——帮他拓展用户。
  我跟关工介绍说,这个柜台交易系统支持开放的API接入,便于二次开发;不掉单;行情速度快市面上的系统2秒;系统延时方面也有优势。
  他一直专心地剥着小龙虾,我则背诵着自己似懂非懂的产品特性。他表示,行情速度优势还是不错。但聊到最后,我武断地认为,他勉强表示出这个兴趣点,多少有些照顾情面的意思。
  关工的交易风格是看好一只股票,直接市价买入,甚至挂高于市价的单子。计较每股几分钱的差价,对他来说,显得太不大方了。
  席间,关工接到电话,有人托朋友辗转找到他,要他推荐几只股票。打来电话的人有600万资金准备入场。那天周五,上证指数(也就是大盘指数)收盘价5166.35。
  关工说了几只他正在关注的股票,并提醒朋友的朋友,少量资金入场没问题,就当娱乐一下,大资金还是慎重一些。
  挂断电话,关工说:“都什么时候了,才想起要入场。”
  第二个交易日(次周一),上证指数下跌超过100点,开启了这一轮暴跌。
  7月30日下午收盘后,我在重庆拜访了关工,长谈至晚上九点。如果没有我打扰,那个下午他会去健身,或者游泳。
  关工最早接触期货是在1993年底。那是中国期货发展第一个5年()的尾声。在那5年的“初期发展阶段”,国内期货交易所一度多达5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则多不胜数。
  精细化工专业出身的关工当时在一家工厂做技术工种。和关工一起长大的老彭告诉我,在当时那算是比较顺利的生活轨迹(求学,获取一个稳定的工作),但还是略显平淡。关工希望多一些变化,可以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普通。恰好一家期货公司招聘经纪人,关工没多想,跑去应聘——当时这样的机会并不算多。
  “那时你懂期货?”
  “不懂。期货公司招聘主要是找客户,广撒网。你去那里工作,总要拿到客户才能生存,这一批人拿不到客户,就换一批。”
  “面试时都聊些什么?”
  “填表,简单的问话,就说第二天开始培训,上班。”
  “看起来并不困难。”
  “当时公司请了一个香港过来的老师做培训。他是一个崇尚技术分析的高手,教我们切线。他说,一个尺子一支笔,就可以闯天下。”
  野蛮生长的年代,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比较混乱,市面上甚至充斥着一些打着期货旗号的对赌公司。在关工进入期货行业1993年的11月4日,国务院还下发通知,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接下来的1995年,国内期货市场连续发生了国债期货“327”风波、国债期货“319”风波。
  作为半路出家的经纪人,关工要凭借自己对期货的一知半解,去说服那些对期货一无所知的人开户交易。这样他才有机会留在期货行业。
  这是一条并不清晰的路,稳妥起见,关工没有辞去工厂的工作,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做经纪业务。
  1990年代中期,重庆这样的内地城市,真正懂期货的人少之又少。
  关工做经纪业务,并没什么高明的办法。他们找那些写字楼,一栋栋扫过去。讲清楚期货是怎么回事儿并不容易,除了偶尔照本宣科地聊一些套期保值,主要的说辞是,这东西来钱快——因为杠杆大,其实还有半句没说,那就是亏起来也很快。
  期货品种保证金比率各有不同,有5%、8%、10%等。关工介绍说,1990年代不少品种的保证金比率只有2%、3%,高的也不超过5%。也就是说,杠杆可高达50倍(简单的比方,如果是2%的保证金率,就是50倍杠杆。投资者花2块钱的保证金就可以持有一个价值100块钱的合约,合约涨2%,投资者就挣2块钱,也就是100%的盈利,如果合约跌2%,投资者的2块钱就亏完了,100%的亏损)。
  几个月后,关工拉到从业第一个客户,一个跟家里有些沾亲带故的生意人。
  “他做风机生意,大概挣了几十万块钱。他当时骑铃木摩托,走到哪里都拉风得很,放到现在至少相当于奔驰的水准。”
  “他懂期货吗?你怎么说动他?”
  “不懂,但他喜欢打牌,赌钱。打得大的一把也有可能上万的输赢。我就告诉他,这个赌得大,整好了5万就变100万。整不好也就5万块钱。而且你那个纯靠运气,这个我还有一点技术。”
  “那时候你‘技术’怎么样?”
  “我当时还搞不懂。就是感觉来了,就做了。”
  “‘感觉’又怎么样?”
  “亏了嘛。因为这个事情,我们两家人后来都不怎么往来了。据说那个人到现在都还不咋个安逸(重庆方言:“喜欢”、“待见”的意思)我。”
  “你把他5万块钱亏光了?”
  “没有!我最多给他亏了一万多,绝对不超过两万。绝大部分钱都是他自己取出去的,今天取三千,明天取五千。我就是背了个名。”
  关工对这件事情的情绪还是有些复杂,他多次想过如何补偿这个沾亲带故的生意人,自己的第一个客户。
  那时关工在工厂的工作每个月四五百块钱,期货公司工资很低,没有业务就200块钱。5万块钱的第一个客户,让关工在期货公司的工资陡然过千。最重要的是,那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关工坦陈,第一波客户都是他成长的牺牲品。当时客户到期货公司开户,把钱转入账户,但客户基本上都不懂期货,操盘手就是关工。账户盈亏是客户的,经验是关工的。所以最后客户把钱亏了,关工在期货市场活了下来。“这多少有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关工说。
  尽管专业上毫无交集,但关工说接触K线不久,就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会做这个行业。这话现在来讲,显得有些自说自话。但考虑到跟他同期进入期货公司做经纪业务的300人中,现在只有3个人还在期货或证券行业,这么说似乎也不算离谱。
  拓展业务之外,关工花了大量时间来学习期货,学习K线图。“每天对着电脑屏幕画15分钟K线图。一张坐标纸(上面有网格刻度),价格波动一次做一个标记。我办公桌周围贴满了K线图,全是手工画的。”关工说:“直到现在,我感兴趣的股票,我都会给画切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战术。哪个价位有压力,哪个价位有支撑。”
  关工先接触《酒田战法》(原作者为18世纪的日本人本间宗久,以对米市行情研究闻名),之后接触国内期货第一人田源的一些观点。慢慢地,他开始熟读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关工告诉我,能够在这个市场活到今天,盘面分析技术是他很重要的优势。
  不过真正给关工的投资生涯带来改变的,是1997年夏天一个偶然的信息,那个信息给他带来了投资生涯的第一桶金。
  1997年夏天,关工在期货公司的生活寡淡如死水,行情平淡,业务不多,收入自然也不高。“我和另外两个兄弟伙听说,绵阳双飞龙有可能上市。这家公司以前发了职工股,可能有搞头。”关工说。
  三人组织了五十多万客户资金,坐夜班长途汽车跑到绵阳。他们穿着蓝布衣服,挎着军用包,到双飞龙的厂区打听职工股的情况。
  关工已经记不清他们接触的那个双飞龙职工长什么模样,但那人嗅觉的敏锐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当时双飞龙的职工股转让价大概是六七毛钱一股,他筹来票,以每股八毛的价格卖给关工和他的朋友。回到重庆,关工和朋友开始散步双飞龙的信息,说这家公司要上市,前景看好。
  等双飞龙职工股价钱涨到一块七八时(有外地人来收票,绵阳当地自然也行情上涨),关工和朋友继续前往绵阳收票。他们在绵阳悄无声息,回到重庆就闹得热火朝天。
  大概1998年初,双飞龙的职工股涨到两块八左右,关工和朋友在重庆组织了200多万资金,第三次前往绵阳收票。他们用塑料薄膜把钱裹好装进蛇皮袋,再用一件烂衣服裹住蛇皮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钻进长途汽车。
  “其实一个个紧张得要命,谁也没带过几百万现金在身上。而且到绵阳那么陌生的地方,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这种筹钱到外地交易,之前是死过人的。”关工说。
  最终交易在绵阳的一个公园进行,大概是每个城市都有的那种人民公园。两班人马,一边数钱,一边数票。拿到票,裹上剩下的百十万现金,三人快步走出公园,租车就跑。
  回到重庆清点完账目,兴奋劲儿没过,三人都瘫倒了。“差不多25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不要说吃东西了,水都忘记喝了。”关工说。
  那只票最终价格飙升到超过3块一股,但关工他们在两块八左右,也就是第三次组织到资金时,就已经悉数出让了前两次到绵阳吸收的票。加上中间筹票的差价,算下来,关工一共挣了85万。
  “1998年初在重庆有85万,什么概念?”
  “我也不是很有概念。反正很大一笔钱,相当大一笔钱。”
  老婆怀孕的前三个月,关工主要精力都在双飞龙这件事情上。85万拿到手,他觉得,那算是给即将面世的孩子一份不错的礼物吧。
  拿到85万的巨款,关工花5万块钱买了单位的集资建房,剩下的钱继续做投资。
  “98年有一波橡胶行情,我当时的判断是做多。结果行情启动之前先连打三个跌板,直接爆仓。我爆完仓,橡胶开始了那一波上涨行情。”
  就在几天前,关工还带着85万的豪情,跟一帮朋友这里吃那里耍。“结果没几天就洗白了。”
  跟关工一起遭遇亏损的还有老熊,关工最早的几个客户之一。老熊跟着关工在期货市场没少亏钱。关工搞不清楚老熊什么来头,只记得隔一阵他又拿一两万进来。
  “他烟瘾很大,赌瘾也很大。最早做苏州商品交易所的红小豆,方向做反了,不断亏钱,不断加仓。赚钱的时候,他就抽良友(香烟),亏钱的时候就抽甲秀(香烟)。”
  关工遭遇跌板打击的那几天,老熊跟关工在一起,他总是猛抽甲秀,烟雾把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拿到平仓的单子,一下子觉得昏天地暗。”关工说。他总跟客户说做期货“来钱快”,自己还没好好感受一下“来钱快”的爽利,先把第一笔巨款亏没了。
  “哎哟我日你妈哟!”
  在重庆的办公室说起旧事,关工感慨不已,只有不断重复这句感情色彩强烈的重庆话。这句话用很慢的语速说下来,跟普通话里面的“啊,天啦”表达的意思接近。
  关工已经不记得自己怎么从经纪公司五楼的办公室走下来,又怎么从上清寺步行十多公里回家——走完天昏地暗的十多公里,他脑子里依然空空如也。
  关工喜欢说,很多事情都呈对称性。“比如股票的涨跌,上去得越陡,就下来得越快。”他华丽的第一桶金,也符合这个轨迹。
  “平仓(游戏结束,卖掉自己所有股票,归还融资部分的本金并支付利息)出来还剩多少?”
  “哎呀,就剩点渣渣。”
  “也就是说,三个交易日之后,你就从身家85万回到了需要靠工资养活自己的日子?”
  “第一次输得那么彻底。那时候孩子马上就要出生,就靠单位那点工资,算了嘛。”
  “之后找到了什么应对方法?”
  “老老实实上班,并且开始给报纸写股评,每天二三十块钱。那时还是邮局汇款,一周5张汇款单。”
  “回过头去想,哪里出了问题?”
  “个人而言,那时并没有什么投资理念、投资技术,资金管理也很成问题。就是想挣大钱,让家里过得好一点。”
  “那次亏损有造成家庭内部的分歧吗?”
  “老实跟你说,我到现在都还没告诉我老婆,我在1998年初就挣过85万。”
  “为什么?”
  “你想想,要是我在98年告诉她我挣了85万,那是什么概念?要是过几天我又告诉她,80万亏光了,那又是什么概念?”
  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猜关工自己也答不上来。
  那是关工最刻骨铭心的亏损。祸不单行的是,期货行业因为发展混乱,展业困难,政府监管也越来越严格。而来自家庭的压力,是他的孩子在4月份出生,他需要负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这是继日国务院《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后的第二次整顿。这次整顿后期货交易所撤并保留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
  关工在这次整顿中失业,并很快在9月初转投证券行业。
  回头看双飞龙职工股的经历,从吸纳、拉升,到派发,“我们基本上在‘一级半市场’完成了一次所谓的坐庄。不过当时懵懵懂懂,奔着钱去,挣到钱撤”,关工说。
  也就是说,进入证券行业之前,他已经经历了一次完美的市场操作。几个月后,关工从领导办公室拿到自己证券生涯的第一份年终奖。“他从桌上的钱堆里顺手抽了一沓,回头一数,两万多。我也就上了几个月的班。当时我就想,这个行业,看来有搞头。”关工说,他们当时每个季度末还是双薪。
  跨入证券行业后,关工结识了当时两位国内市场的顶级操盘手,也旁观了几次经典的坐庄案例。这些经历让他对K线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理解,也为他的盘面分析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关工讲了几个片段给我听。
  “阿斌做华资实业(的股票)——当时国内前十的操盘手,做到一半做不动了,喊出资方拿钱。‘必须拿钱,不拿钱就只有做死。’说完他自己跑到外面晒太阳,一帮出资人在屋里吵架。吵完了还是只有拿钱。”
  关工谈到1999年一只钢铁股的坐庄案例,庄家把价格拉到理想位置,但出货困难。心一横,继续疯狂拉升,随后狂跌至原先想出货的价位,顺利完成出货。
  “那是非常经典的案例,好比他们把一只票从2块钱做到10块,没法出货,就继续疯狂拉到20块钱。你根本看不懂为什么价钱就涨上去了,为什么又跌了。”
  关工说,这是在对人性有了透彻的理解后实施的精准打击,散户完全应付不过来。“2块涨到10块,你(散户)嫌高,不敢进,那我让你看看,它可以很快涨到20块钱。当价格从20块钱再掉到10快的时候,就有人等不及要去抄底了。”
  “很多人在价钱回落到10块钱的时候去看成交量,很小的成交量嘛,主力还在。但这种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庄家在2块钱时进了2个亿(1亿股),在10块钱时出货拿回2亿,只需要卖出2000万股,而不是1亿股。剩下8000万股对他来说都是净利润啊,你怎么跟他玩儿?”
  大概是这些阅历帮了关工的忙,从期货转入证券行业,他几乎轻车熟路。
  在证券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日,关工推荐了飞乐音响(600651)。这只股票在随后连涨7个交易日,从9月9日开盘10.34元,到9月17日涨到了19块钱以上。不排除有运气成分,但关工说,这只票不是胡乱推荐,他在之前对盘面和基本面都做了认真分析。他找到K线给我讲解:“你看这个曲线,这是标准的ABC调整浪,对前期涨幅做了彻底修正。”
  这次推荐让关工在新就职的营业部一战成名。
  就着K线图,关工顺便给我讲解了他的几次经典战役。2005年,大盘第一次跌破1000点时,憋了好几年的关工对朋友们喊话:“有钱的就拿钱来,这是世纪性机会。”6月7日,他开始建仓重庆啤酒(600132),有钱就拼命加仓,做到2007年6月,如果单就进出场的价格比较,翻了差不多25倍(因为中间不断加仓,所以并不是资金翻了25倍)。对他来说,这是投资经历到目前最辉煌的一役。
  2006年4月-5月,关工在航天机电(600151)这只股票上获取了近4倍的收益。
  在年,关工还抓住了熊市中14个月翻3倍的金科股份(000656)。
  除了技术层面的分析,关工对信息获取也颇费心思。他翻手机上的订阅给我看,他的新闻关注,永远是要闻排第一,财经排第二。
  关工说,在这个市场混饭吃,你不能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做什么,想做什么。他会拿周永康、薄熙来的新闻,去映照股市的一些微妙变化。当然,他还会从所有可能的渠道,获取他所关注的股票相关信息。
  前面提到这些股票编号,并不是想刻意营造专业氛围。这些案例都和K线一起,刻在关工的脑子里。他记录这些故事,说出来都是一串数字,股票代码,起始时间,价格。只是为了便于我跟上节奏,他才会在代码后面加上股票的名字。写文章的时候我把它反过来,先写了股票名字。
  关工清楚地记得这些大大小小的胜绩。不过跟行内的朋友一起聊天,他们更多地谈论失败的经历,而不是成功。
  1998年初80万的亏损之后,关工还经历过一次融资炒股出局。
  2001年2月,通过技术分析,关工看好方正科技(600601)。他跟四个朋友自筹50万,配资500万入场。关工亲自操盘,目标是翻倍。结果涨势未起,他们的小算盘就被交易部经理察觉,惊动了领导。当时关工和朋友面临两个选择:平仓出局,把钱还给客户;离开证券公司,自己去赌。
  虽然盘面波动,但关工觉得自己的判断错不了,四个人开小会时他高喊“赌下去”,但其他三个人求稳,只好平仓。关工差点卖掉房子来填坑(50万亏完融资的500万出现小缺口)。后来那波行情因方正科技和四川长虹的股权之争结束。“看到牛骑不上去,而且自己还输了钱出来”,关工说,那是他第二次“做死”。
  之后关工帮朋友操盘,融资做有军工背景的一只股票。但市场实在是糟糕,不断平仓。有时候关工和朋友自己的钱开的小账户(依然加了杠杆)实在绷不住了,就自己做高收盘价。“还好当时行情清淡,用不了几个钱就可以把收盘价做高几分钱,不至于爆仓又得补钱进去。”关工说,”那段时间真的是太艰难了,现在想起来眼睛水都包起。如果2005年那波行情晚来一个月,我们这些人都得死。”
  而真正对关工投资理念和心态造成洗心革面式的影响,是年的一次亏损。
  2009年7月,关工的朋友给了2000万资金让他负责下单,但所有的命令都由朋友发出,关工只负责执行。他这位朋友在期货界以做铜闻名,08年经济危机后完成了一波疯狂做空(认为行情会下跌,持有到期卖出的合约。简单地理解就是先把东西借来卖了,等价格下跌后买个便宜的东西来还)获利。关工自掏腰包400万,跟朋友的节奏进退。到2010年1月,他们就因为做多(认为行情会上涨,持有到期买入合约,与做空相对。先以保证金的形式按照一定的价格把东西买了,到时候价格上涨,不必再多掏钱)疯狂获利,朋友的2000万做到1.86亿,关工的400万做到近2800万。
  “中间有个插曲,9月28日日内暴跌,我打不通朋友的电话,因为仓位很重,我自作主张平掉了她很多的仓位,结果被狂骂。事实证明,她的决策一直都在正确的点位上。”关工说。
  2010年1月,朋友从盈利中转出8600万。关工400万进场,就想跟着看个究竟(当时他自己做股票),所以没有从盈利中抽走资金。春节前夕,关工接到指令,做空。他挂着空单,跑去菲律宾度假。结果2月27日的智利大地震造成铜的价格暴涨,短短几天沪铜指数从55000点飙到63000以上,关工再度爆仓。
  关工自嘲说,整个过程自己就是一个牵线木偶,除了9月28日错误平仓,并没有做过什么交易决策。但他清晰地记得朋友的账户从2000万涨到1.86亿时,他在办公室那一声歇斯底里的宣泄。他没有做过那么疯狂的单笔投资,期货重仓,疯狂盈利。
  而关工自己400万的账户,一度涨到近2800万,最后重重跌落。这些年来,关工反复回味这次经历,当账户资金涨到近2800万朋友抽走部分盈利时,关工没有动。也许可以挣更多?当账户跌倒1800万时,关工想,要坚持“自己”的判断。后来账户资金吐出全部盈利,关工又想,反正进来了,我就看个明白。
  在重庆的办公室,关工特意登录了那个期货账户给我看,余额不足二十万。爆仓之后,他再也没有动过那个账户。
  以前关工给别人讲投资,通常会贴着四个方面讲:资金、技术、策略、心态。“心态就是人性,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可能屙泡尿回来主意就改变了”,关工说,“万事都在变,人性永不变。”
  日以来的这波股市滑坡,关工主要的几只票在1月份停牌(7月份复牌,表现还不错),错过了这波牛市,也躲过了这次滑坡。他7月份在新疆度假,“朋友圈都不敢发,我很多朋友做私募,只有一个朋友确定没有受到影响,有人过亿的融资摔了下来”。
  “这也是上天的眷顾。”关工不无庆幸地说。他深知活在这个市场,风险永远都在,如果躲不开,坦然面对就是了。“投资这件事,不看你赚多少,看你活多长。我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颗螺丝钉都是这个市场给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是赢家,那我们就看谁活得更久。”关工说。
  再度拜访关工这周,大盘行情依然不好,其中周一的跌幅达8.48%。但关工异常平静:“这样的行情对我来说其实更多的是机会,我可以借机从容地选择新的标的。”
  *主角用的是化名
  来源:交易门(交易门关注交易生态圈,记录征战于金融市场的鲜活个体。微信订阅:tradingmen)
TOPS6534゜15343゜23799゜33707゜42739゜52455゜61943゜71736゜81624゜91484゜1015329゜114238゜213643゜312356゜411879゜510770゜610708゜710230゜87744゜96726゜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3500万人民币 融资D轮 5500万美元 融资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正的股票交易员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