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温氏合作养猪公司合作的养猪户能拿到国家补贴吗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879685',
container: s,
size: '240,60',
display: 'inlay-fix'
养殖户弃养增多 温氏模式遭遇环保痛
&  畜牧业龙头温氏股份的创业板业绩&&2500亿市值甫一登台亮相,就招来业界普遍质疑。
  11月2日,温氏股份在创业板上市,一开盘,股价飙升至75元/股,市值高达2500亿,高居深市榜首。
  然而,起家于广东新兴县一个小镇,靠养鸡、养猪成就的巨无霸企业,凭什么有如此市值?
  一周来,长江商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温氏模式实则是一种轻资产模式,温氏集团繁殖种鸡种猪,然后委托居民养护,迅速做大养殖规模,通过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得产品定价权,获得不菲收益。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温氏集团将养殖户绑在一起,为其分担风险。
  不过,这一模式将受到挑战。多年来,家庭化养猪、养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温氏集团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而收益微薄,也导致弃养农户逐渐增加。
  &养猪两年,因污染问题与邻近居民纠纷不断。&11月3日,湖北监利县一居民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他养猪的12万投资全亏了,而像他这样的弃养农户在不断增多。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多个温氏集团养猪产业触角伸及之处,都未能较好解决污染问题。
  11月5日,温氏股份董事办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弃养现象存在,但也有居民不断加入温氏养猪。至于环境污染问题,公司会加大力度去解决,会要求养户做好污染治理,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
  一个养殖场撑起的资本巨无霸
  靠养殖场撑起的深市巨无霸,一开始就遭受市场质疑。
  11月2日,温氏股份在吸收合并大华农后正式在创业板上市。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温氏股份以71.98元/股开盘,涨幅达345.7%,最高达75元,随后涨幅收窄至301%。当日9时33分,股票临时停牌。10时34分复牌,股价继续下行,涨幅也收窄至256.53%,随后股票再次临停,直至14时57分恢复交易,收报于55.31元,涨幅达242.48%。接下来的四个交易日,股价两涨两跌,6日收报于56.10元。按6日收盘价计算,市值2033亿。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深市中乐视网总市值986亿,平安银行1772亿,温氏股份超过2000亿的市值堪称深交所市值最高公司。
  温氏股份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养猪养鸡,属于畜牧业。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在A股的畜牧饲养及家禽饲养类企业中,除温氏股份外,还有圣农发展、牧原股份、大康牧业、雏鹰农牧等5家市值过百亿公司。此外,罗牛山等也是老牌畜牧业类上市公司。不过,其市值难以与温氏股份媲美。有市场人士测算,在畜牧业中,一个温氏股份的市值等于8个牧原股份,10个圣农发展,36个罗牛山,62个西部牧业。
  事实上,温氏集团早就开始筹备上市事宜,但因历史原因,公司股东数量远超此前上市所限定的200名股东限额,致其整体上市计划迟迟未能实现。
  公开资料显示,温氏集团起始于1983年5月,原新兴县食品公司干部温北英停薪留职,联合七户八人自愿入股,集资8000元创办了簕竹畜牧联营公司。如今温氏股份的主要股东中,均为温氏族人。
  2011年3月,温氏集团选择先行拆分旗下兽药资产大华农,将其推上创业板。此前,也曾有传闻称温氏集团将借壳蓝田股份上市。
  2013年底,证监会发布第96号文,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明确上市相关事宜,集团上市之路出现转机。2014年9月,温氏集团通过证监会审核,确立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公司随即积极筹备整体上市。
  今年4月27日,大华农发布温氏集团整体上市方案,温氏集团计划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华农,谋求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今年8月2日,该事项获得证监会批准。
  温氏集团上市还造就了一大批亿万富翁。温氏集团股东温鹏程等45名自然人出资比例共占50.431%,如果仅按每股16.15元发行价计算,除陈树汉(0.25亿)、温子荣(0.92亿)之外,另43名发起人身家均过亿元。
  不过,对于养殖场撑起的深市巨无霸,在湖北一券商人士看来,温氏集团整体上市赶了个好时机,其股价攀高也是基于猪肉价格的走高。
  年赚10万的&温氏模式&难实现
  温氏集团成为深市巨无霸,其靠的是温氏集团推行的遍布全国养猪养鸡场的温氏模式。
  3年前,湖北监利就引进了温氏集团,在该县大范围推广饲养温氏猪。
  孔师傅是监利县福田寺镇人,他向长江商报记者详细介绍了成为温氏养猪的养户过程。
  &不用投资,一对夫妇,一年养两批半约1000头,在家就能轻轻松松赚10万元。&孔师傅说,2011年,监利县政府引进温氏集团,就有人到处宣传温氏养猪的诸多好处。原本在外打工的他被这些好处吸引,加上几位好友也有在家养猪的打算,2012年春节后,他和妻子就没外出打工,打算加盟温氏养猪。
  孔师傅拿出多年积蓄12万元,修建猪栏、修路,购买相关设备,兴冲冲地准备大干一场。猪栏等建好后,温氏集团的人前来验收合格后,签订委托饲养合同,学习养猪技术。
  &那一年多,我和妻子天天待在猪栏里,早晨将猪栏打扫得干干净净,按时按点给猪喂食。&孔师傅说,就这样规范操作,得到的结果是,根本难以赚到钱。
  孔师傅向长江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一批领养240头猪仔,每次都死了20头,每头猪仔的费用在500至540元之间。饲料是温氏集团提供,虽然不用付现金,但比市场价高出0.4元/公斤。饲料每次的运费元,还有电费,药品防疫费等。
  孔师傅说,猪仔一般养120至150天,由温氏集团收购。结账时,扣掉饲料费、猪仔费等七七八八的,还有死掉的猪仔,自己和妻子白忙活了。
  孔师傅称,原先说的养一头猪的利润190元左右,即便养得不好,一头也有150元,但这个没写进合同,想找温氏集团也没理由。
  &起初,还以为只是我一个没赚到钱,后来一打听,很多人没赚钱。&孔师傅说,跟几个朋友合计一番发现,&一年轻松赚10万,根本不可能实现。&
  让孔师傅头痛的是,不能赚钱只是一个方面,养猪造成的污染引发纠纷不断,使邻里关系紧张。
  &当时头脑发热,导致一年多白干,12万投资全亏。&孔师傅说,在外面打工,做小工一天也能挣150元。
  长江商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将猪苗、鸡苗委托给居民饲养,长到一定程度后回购的温氏模式,温氏集团推行了近30年。目前,这一模式被温氏集团推广至全国。
  11月3日,武汉一家养鸡场老板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通过委托饲养,温氏集团迅速做大养殖规模,产品快速抢占市场,从而在市场中拥有产品定价权,获取高收益。不过,对养户而言,十多万元投入想要快速回收并不现实。
  11月5日,温氏股份董事办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养户进行部分投资能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实际上,公司要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如2013年的疫情暴发,公司亏损不小,没让养户承担。&委托代养费用190元/头左右,年挣10万元,要养500头猪左右,还可以照料家里。&该人士坚称,这一政策对居民有利。
  温氏模式撑起的市值神话或难持久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养猪、养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或将是温氏模式推广难以逾越的屏障。
  针对养猪污染问题,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种猪场安装有排污设施,至于养户的排污问题,公司也有约束。该人士介绍,公司与养户合作,要求有排污设施,前期还会给予一定的排污补贴,新开发的区域补贴要大些,老旧区域就是改造排污设施。一般情况下,500头猪规模的家庭农场,排污设施投资4万&6万元,公司补贴1万多元,占三分之一左右。
  &公司与养户存在一个隐形规则,农户投资了,政府监管,如果达不到排污要求,公司就不会给猪苗,养户就会受损。&该负责人认为,公司会监督养户进行排污处理。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基于自身局限性及利润微薄,很多养户并不愿意上排污设施。对此,该负责人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公司会加大力度进行处理。
  事实上,由于污染处理不到位,养猪污染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养猪大省湖南的长沙县环保部门曾测算过,养一头猪日用水量达0.05吨,排出废水0.04吨,其碳排放量相当于同期19个成年人水平。在古华山村,与年存栏10万头生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粪便产生的氨氮含量超标11倍,超出土地等自然环境承载能力15倍。目前,湖南部分地方已经对养猪实施限制性政策。
  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吴根义曾到多个省份调研。他表示,在中国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乡镇工业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除了污染难题待破,弃养也是温氏集团不容忽视的问题。
  孔师傅称,在当地像他一样弃养外出的不在少数。
  长江证券出具的研报也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叠加,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加上收入增长缓慢,养户存在弃养可能。
  湖北一券商人士称,委托代养迅速做大规模,拥有稳定资源端,能快速抢占市场,但这一模式难以保证产品品质,一旦爆发疫情,其损失将难以承担。此外,温氏模式具有可复制性,未来竞争会更激烈。
[责任编辑:]
想找工作或者招人的养猪朋友请添加以下猪小聘助手的微信号:
徐记者:LY
张记者:zhping
甘记者:zhupinhui2015原来温氏集团不止“养鸡养猪”_网易新闻
原来温氏集团不止“养鸡养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原来温氏集团不止“养鸡养猪”)
中国人寿VIP客户走进温氏集团:“原来我们平时吃的是温氏的四元鸡。温氏居然有养深海鱼……”4月12日,新快报和一百多名中国人寿VIP客户一同走进温氏集团,这趟旅程刷新了他们对温氏集团的固有印象。温氏集团为何能够持续成功34年?温氏集团给这些充满好奇的中国人寿VIP客户剖析了原因,被温氏集团吸引的中国人寿VIP客户,甚至现场咨询起自己如果回乡创业养殖,应该如何成为温氏集团合作客户。不仅养鸡养猪,也养深海鱼4月12日,中国人寿一百多名VIP客户在新快报带领下,一行人驱车前往云浮市新兴县的温氏集团总部进行学习交流。在疫苗车间的展览厅,参观者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这些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生产过程,对参观者来说,充满着趣味和神秘感。参观者围着温氏集团的科研成果讨论,对疫苗车间的布局、疫苗的生产和生产区污物如何排放都充满好奇心。这个中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位于温氏科技园内。据介绍,这种获得生物安全三级(BSL-3)认可的实验室在国内仅有20多家,而这个温氏集团与中山大学合建的实验室,是民营企业首个BSL-3实验室。不少人慕名而来,仅仅就是为了在招牌下面合照,这些介绍,使得参观者也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此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讲解下,中国人寿百名VIP客户参观了温氏集团的企业展览馆。展览馆内,用雕像塑造的“七户八股”会议模拟现场、直观的立体养殖鸡舍造型,直接在现代化办公楼内展现了农民创业、鸡舍养殖的场景,让人耳目一新。讲解员的讲解,也令到中国人寿VIP客户们“涨了见识”——“温氏居然有深海鱼?”“我们吃的原来是四元鸡。”对于参观者的疑问,讲解员表示,温氏已成长为以肉鸡和肉猪养殖为主,以奶牛、肉鸭养殖为辅,同时配套经营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共享文化触动回乡创业者座谈会则是真正体现了干货的环节。据温氏集团方面的高管介绍,温氏集团的稳健发展成功之一在于创立适合国情的经营管理模式。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模式已为人熟知,它使得温氏集团能够与数万农户联结。在创业发展过程中,温氏集团更是实行了员工股份合作制。这些机制的内核,就是温氏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温氏方面介绍,它符合参与者的共同愿望,通过利益共享调动合作成员各尽所能、走向富裕。“能够在教育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合作农户中,打造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温氏集团能做到深入人心非常难得的,这点无疑是很值得重视的。”中国人寿云浮分公司个险部副总梁章林如是表示。梁章林表示,这次参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拉近我们与客户的距离。这次来参观的一百多名VIP客户多是中小企业主,来到温氏能得到很多启发。”
2016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亿元、其保险业务收入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公司连续14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但即使对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温氏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也有借鉴的益处。”梁章林这样认为。温氏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也触动了中国人寿的VIP客户。一位四十多岁准备从广州回乡创业的参观者,就对养殖创业产生了兴趣,现场咨询起如何成为温氏的合作成员。
(原标题:原来温氏集团不止“养鸡养猪”)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氏养猪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