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口可乐被称为怪物大师四不像进化行业

用户名/邮箱
快速链接:
IP除了被互联网公司热捧外,也在令传统电影人“尴尬”。精益生产的精髓是企业生产系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善的过程。近两年,一批知名投资人开始选择离开老东家,自立门户。怎样才算成功的商业领袖?神华集团在海外项目中履行了全球企业公民责任的作为。记录了当下各类精英在商业社会中的奋斗、荣耀和挣扎。双赢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赢得更多的欲望却从未减弱。如今,综艺节目也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官方就业数据好转的同时,企业却传来了不太好的消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并购、经营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挑战。
当前位置:&&&&&&四不像怡亚通,菜鸟网络的第一对手
四不像怡亚通,菜鸟网络的第一对手
作者:李传涛
四不像怡亚通,菜鸟网络的第一对手
编者按:回首2008年11月,《创业家》封面文章报道了怡亚通这个“四不像”的新物种。文章当时的描述是:“它没有产品,不打品牌,更无销售。既不是如富士康、比亚迪般精于内部管理的制造业者,也非国美、苏宁这样掌握终端渠道咽喉的零售商。它不同于Google、思科等开发任何革命性技术,也不像麦肯锡、埃森哲靠提供咨询建议为生。”
&本质上,怡亚通是一家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它围绕企业的采购与分销提供外包等诸多服务。它把客户供应链上的对外环节集中到自己的平台上来,从而使客户能更专注于自己的主业。怡亚通“380计划”
“380计划”2009年启动,总投资为13.41亿元,其中建设性投资为3.3亿元,配套流动资金为10.11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年平均销售收入为124.37亿元,年平均税后利润1.85亿元,税后投资利润率为10.09%,投资回收期为9.71年。年,“380计划”专注合作突破,同时精细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和差错率;年,聚焦行业突破,同时提升渠道掌控能力,提高终端议价能力;,扩增区域,同时加速团队加盟,整合外力发展平台。由此可见,那些马云希望通过“菜鸟”解决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在他之前,怡亚通已经在做更深入的尝试。四不像的疯狂成长
距离《创业家》上次报道怡亚通已经过去将近5年。这几年里,这家“四不像”公司和它的客户一起疯长。2007年怡亚通的营业收入为18亿元,这一数字到2012年已经翻了四倍,达到74.8亿元。未来3-5年,怡亚通更将实现巨变,其中最让业界瞩目的是“380计划”——推平快消品在中国广袤的四五六级市场藩篱,建立覆盖全国的直供平台。据统计,怡亚通客户之一的宝洁近几年在整个中国市场每年保持约15%的增长;其另外一个客户红牛饮料,年连续每年保持50%的增长。这些品牌企业每年营收持续增长的法宝非常简单——就是把它所有的服务和终端维护能力全部下沉到底层。下沉的原因在于,中国三至五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正在快速提升,但在这些市场上很少看到宝洁、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即便有,价格也比一二线城市贵得多。这就激发了品牌商渠道下沉的需求。在渠道上,中国传统的代理体系是“全国总代+区域代理+终端”。从分销体制上看,三线以下市场与一、二线市场没有区别,但在精细服务上有明显不同。在一、二线城市,品牌商市场资源投入巨大,反应迅速,网点覆盖程度、人员培训、终端销售服务等都做得更为精细。而在三线以下城市,市场基本处于“放羊”状态,品牌商不将其作为策略和资源的投放重点。当品牌商将市场下沉到三线以下市场时,就会发现缺乏一套包括人才、物流、结算等各环节在内的运作支撑体系,这就为怡亚通这样擅长渠道拓展的供应链服务商提供了用武之地。2009年,怡亚通提出“380计划”,希望用3到5年时间,在全国380个城市建立由厂商到各类经销商、卖场、终端店的深度分销及分销服务平台,承接客户的分销职能。380个城市中,一到三线城市约有120个左右,其余属于四至六线城市。截至目前,怡亚通已在全国建立了150多个城市服务平台。现在,雀巢、宝洁等企业做电子商务时,很多产品线都通过怡亚通的体系将商品配送至京东、亚马逊的区域中心。“380计划”将打造B2B的“沃尔玛”,“我们希望在全国380个城市建立B2B超市,形成强大的覆盖中国的快消品直供平台,为上游品牌厂商提供全面的直供销售服务。”怡亚通380业务集群总裁严俊说。怡亚通究竟是怎样做到渠道下沉的?它又是怎样从这些枯燥、辛苦的工作中赚钱的?严俊对《创业家》讲述了怡亚通的“三板斧”。以下是严俊口述。第一板斧:专注高价值行业
目前,怡亚通聚焦母婴、日化、食品、酒饮料四大行业。这四大行业中的大企业多,规范度高,毛利稳定,产品品质比较好。服务于这些企业能够帮助怡亚通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最早开展渠道下沉的时候,只要是快消品啥都干,早期的深度业务中饮料类占了多数。但这类商品单价低、淡旺季特征明显、仓库闲置期长,利润非常薄,后来公司陆续淘汰了这些产品。2012年,我们逐渐聚焦到母婴、日化、食品、酒饮料四大行业。原因很简单:这四大行业中的大企业多,规范度高,毛利稳定,产品品质比较好。服务于这些企业能够帮助怡亚通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这四大行业的毛利率较高,市场容量也非常巨大,2012年母婴行业约5000亿元,日化为亿元,休闲食品为5000亿元,酒业也达2000亿元。聚焦这些行业也可以帮我们提高精细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就如同一、二线市场十几年前的情况——高度分散。一些区域性的商超、小卖铺等,服务要求不高,但规范性差,服务难度较大,包括结算、诚信度、卖场管理等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比如雀巢产品在三级以下城市的分销,主要客户是小型零售商呈且零散分布。这些客户的单次进货量品种多、数量少(与大型零售商相反),送货时需要将产品整箱散拆,对我们的仓储及物流都提出新的需求。但随着三线以下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城市的零售市场也在面临着巨大变化,比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超也开始下沉到一些县城。这一趋势下,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简单。第一,商超连锁客户的结算非常简单,而且它们下沉后也会带动一部分物流能力,只要送到总仓,不用考虑点对点的配送。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下沉带来了先进的商业秩序,良莠不齐的环境慢慢就改善了。&第二板斧:收编各地“地头蛇”
在渠道下沉时,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怡亚通也遇到了很多“搞不定”的事情。后来,怡亚通总结出的办法是:把一些服务再在当地进行外包合作,自己只负责收订单,所有的配送和收款由他们来完成,这就是其现行的EDP(服务外包)模式。做渠道下沉,必须适应当地社会和商业环境。比如,长江沿线很多城市都是码头文化,因为长期只做流动客人的生意,很多都是一锤子买卖。对于码头文化来说,诚信是分对象的,比如《水浒传》里,李逵去码头买鱼,阮氏兄弟水淹李逵,待听说李逵是宋公明的兄弟,就想吃什么就有什么。“380”计划一开始推进时,我们想制定标准,各地来复制,但在复制过程中发现,运作管理的挑战非常大。第一,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第二,怡亚通挑战了原有的商业生态利益,引发了很大的抵触。简单的模式复制不能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2010年,怡亚通承接了某日化巨头的贵州市场。在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难题。第一个难题是人才,当地没有知名高校,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第二个难题是做服务外包的物流公司非常少,能够整合的资源有限。在贵州,我们遭遇的最大问题是收款,当地更信赖现金交易,我们提出用POS机上门刷卡,但零售终端就是不愿意。我们遇到过送了货不收款、收到假币、收完货款被抢、收完货款跑路等各种状况。有一次,一个供货商因为生意不景气想赖账,跑到我们办公室脱了衣服无理取闹,我们不但没收到她的钱,还差点被冤枉。我们最终采取的办法是把一些服务再在当地进行外包合作,我们只负责收订单,所有的配送和收款由他们来完成,这就是我们的EDP(服务外包)模式。此前,宝洁做中国五六级市场覆盖的时候,要求所有代理商必须覆盖到乡镇,但很多时候货送不出去、钱收不回来,或者是货送出去的成本非常高。EDP也让宝洁改变了态度。我们后来反思,这也和我们的用人策略有关。最早,我们贵州的总经理是广东派过去的,在当地两眼一抹黑,虽然经过一两年沉淀,但还是有很多挑战。后来,我们收购、整合了贵阳当地一个企业,企业的总经理有十几年本地经验,他加入后局面完全改观,以前不配合的配合了,想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的也不敢了。现在,EDP模式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渠道下沉的常态。假如我们去当地要做五件事,就会找一家能做五件事的企业合作,方式包括整合、收购、合资等。2011年,怡亚通进入山东市场时,收购了济南当地一家年规模上亿元的经销商作为怡亚通山东分公司。通过两年全方位磨合,公司业务快速拓展至淄博、聊城、泰安等多个城市,涉及日化、母婴和食品等几十个项目,销售额从每月几百万元提升至每月几千万元,涨幅近10倍。&第三板斧:调整管理方式
从依靠流程管理到依靠标准管理,是怡亚通围绕渠道下沉所做的最重要管理方式变革。这些管理标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再通过文字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是最有效的协助管理变革、降低运作成本的手段。在渠道下沉的过程中,管理方式必须变革。早期,我们靠流程管生意,但一个项目如果层层上报,报到我这的可能都是五天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基于标准进行管理。基于流程,打仗时,敌人到一百米外了,是否要开炮还要层层请示,而基于标准,只要敌人到一百米范围内,基层团队就知道要开炮,不用等谁下命令。标准化还可以帮助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流水线作业高度标准化,对熟练工人的要求就不高,但如果是手工打造,没有个三五年沉淀可能干不了这活儿。管理上的信息化也能降低对人才的渴求,比如宝洁有1000多个单品,如果仓库人员不熟悉厂家单品就会经常拣错货,但如果使用条码扫描,对经验值就没有太高的依赖。怡亚通一直在做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分拣系统、PDA数字化移动终端管理、SD多功能深度分销系统,以及终端数据分析看板系统等。整个企业信息化运作,有效地将人工效率提高近50%。另外,仓储物流的信息化也使物流成本从2009年的3%左右降至2011年的2%以内。怡亚通总部的职能因此就变成了建立、输出和修订标准。建立标准,让当地的团队按我的标准来做,比如多少公里以内必须多长时间完成送货;同时,总部也是个标准输出部门,监督各地是否遵守操作标准;总部还是标准修订部门,如果一个标准大家都做不到,这就是标准本身的问题。但是标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再通过文字规范化。比如,我们仓库的恒温恒湿都做得非常好,但一些仓库的大米还会长霉,我们后来就发现,南方、北方的仓库都实施一个标准就会有问题。再比如,牛奶不能退货,到期要卖光,因此必须规定好液态奶的库存周期,而这以前我们也没有概念。我们现在用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厂家委托给我们管理的人员,涉及大量劳动纠纷、乃至于群体性事件,如何规避风险也需要有一套标准。本文来源:i黑马
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官方帐号:
@商业评论网()
@商业评论杂志()
&&&&&&&&&&&&&&]
8625 次阅读0 次评论
&& && && &&
(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本词条展开的讨论,与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无关。)
分享说明:
你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分享了一篇文章
四不像怡亚通,菜鸟网络的第一对手
它没有产品,不打品牌,更无销售,但它是菜鸟网络的大对手。
声明:本文由 (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未经商业评论网书面许可,对于商业
评论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包括博客及个人空间)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 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您也可以直接
或致电 800 820 5396 购买刊登本文的当期杂志。
电子版全文将于本月内更新发布,届时您可购买在线阅读卡阅读全文。
帐户如果还没有点数?立即 ,在线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注册冲值后仍打不开全文?请点击“
”。如需更多信息,请进入
订阅热线: 800-820-5396&&&&邮局订阅代码: 80-115
共0人分享过本文,他们是: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评论!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回复!
十大热门12345678910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可口可乐饮料公司SWOT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可口可乐饮料公司SWOT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可口可乐公司市场分析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可口可乐公司市场分析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对号入座营销》38:看看娃哈哈都做了什么 -销售与市场 第一营销网 -
《对号入座营销》38:看看娃哈哈都做了什么
热度 9已有 83166 次阅读 09:49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 娃哈哈的看家本领,能赢得产品之争,能赢得渠道之争,能踏平二、三线市场上相对低端的竞争者,却在面临超级强队时,可能无力赢得消费者心智资源之争。
&&& 娃哈哈品牌漏洞  &&& 娃哈哈很成功。它的成功得益于其对渠道的掌控,以及其“后发制人”的产品开发。但是今后娃哈哈还能通过“超值的产品”和“高密度的渠道”,赢得新一轮的胜利吗?&&& 我的回答是:几乎没有可能。&&& 为什么?&&& 因为以下几点疑问,娃哈哈无法回答,至少它还没能找到答案。 
&&& 守住了渠道,失去了制空权&&& 娃哈哈,你可以赢得国内多如牛毛的饮料企业,当你对面站着的是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等行业大鳄时,你的胜机在哪里?&&& 你要“农村包围城市”,这没有错,可是当你抢占了所有的农村时,你如何进攻城市呢?最终的会战局面已初见端倪,总有一天你要与可口可乐这样的超级选手面对面交手。不,事实是已经交恶了,只是尚未决战。&&& 你的渠道掌控力固然很强,可当这些优势在更强大的对手那里不再成为优势时(可乐、康师傅、统一他们的渠道力量一点也不比你弱),你该如何出招?难道你只躲在二、三线市场当一方诸侯?面对这些超级对手的泰山压顶,没有避难所,不准半道离席,甚至不准中立,只有放开一搏,那时你会怎么办?&&& 娃哈哈,你在地面战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可是你不知道未来的战争更多是掌握制空权,你可以通过控制渠道赢得销售,而在一个开放的渠道环境下,你只能把产品摆在消费者面前,你只能把马牵到河边,至于马喝不喝水,那是马的事情。&&& 真正的市场争夺战不在地面,不在终端,而在空中——在消费者的大脑里。而娃哈哈对于大脑资源的抢夺战,在意识上明显是个“门外汉”,对于更长远和更精密的品牌经营,我想说的是:娃哈哈,你OUT了! 
&&& 产品添油战术,难补品牌短板&&& 娃哈哈,你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可口可乐可以卖上百年,当然,你也不屑于这么想,因为你关注的永远是生意,你会说做品牌也是做生意,你更不会思考为何上了这么多新品,而长久畅销的却寥寥可数。&&& 你当然想让自己开发的产品都能茁壮成长,所以你会不顾死活地推出“全品项营销”。可是最终也就是营养快线、爽歪歪这些跟你最早的“果奶”关联产品在撑腰。你不在乎死了几个产品,因为你也认为卖的就是产品而已,你根本没有把它当品牌来看待、来经营。那些已经死去的产品,只是满足货架上的“排场”或配货时的“齐全”。&&& 娃哈哈,你这种以渠道为焦点的思考方式,注定会漠视品牌的思考方式。你一定不能相信,市场竞争的真实高地,其实是在消费者大脑里,是对消费者心智的管理。而你看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流往总部,一定会认为搞那些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品牌建设,是“务虚”;扎实做好“超值产品”、管好渠道、物流,争取更大的年终盈利,才是“务实”——所以在目前的推广布局来看,无不是围绕产品、成分、包装、目标群等开展的。&&& 你知道为什么可口可乐,把庞大品牌内涵压缩到“畅爽”这个词上吗?你知道可乐为什么不再说“提神醒脑”的功能吗?以你现在的做法,一定不会放弃诉求产品优势的机会,因为在你的眼里,产品才是硬道理!&&& 你一定会反问我:那你说说什么是品牌?&& 品牌不是标识、不是产品、不是功能、不是利益、不是目标群锁定、不是VI,你所能看到的这些都不是品牌,虽然这些元素都涉及到品牌,但它们最终都不是品牌。&&& 国内大多数企业对品牌的糊涂认知,都是那些所谓的国际4A公司的歪理邪说造成的,他们有了太多品牌的理论专著来搅浑品牌这潭浑水,让品牌本来面目被乌云蔽日。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们本身对品牌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二是为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他们不得不把品牌弄得浑身迷彩,当做后现代行为艺术品卖个更高的价钱,所以品牌的理解就这么以讹传讹。&&& 那么品牌到底是什么?&
&&& 被漠视的拼抢  &&& 品牌是语言!品牌是一个词!&&& 如果你坚信存在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只有一个的话,你就能理解了,看看这些品牌的核心价值吧:  可乐——畅爽;  雪碧——凉;  七喜——透;  德芙——丝滑;  万宝路——豪迈;  利维斯——反叛;  喜力——激情;  麦当劳——欢乐。&&& 你不能理解,可乐为什么不再谈其上百年积累的丰富品牌内涵,不再谈提神醒脑,不再代表美国文化,而把所有的筹码压在一个字上——“爽”。&&& 难道老美不知道利用自己的强势,大肆宣扬自己品牌所包含的美国文化?如果是国内品牌,或许早就急不可耐了!&&& 难道老美傻吗?老美一点也不傻,相反老美有更精明的想法。&&& 事实上,这个世界同一类商品可以有成千上万个品牌,但在消费者者的心智里,只能容纳几个,甚至几个都容不下。最要命的是,人类经由后天的学习训练,我们绝大多数时间的思维是靠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索的,消费者可以避开成千上万的品牌,但消费者若要思考就无法避开语言。&&&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资源的稀缺性是昂贵的根本,相比之下,是词汇多还是产品多?&&&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问题,不妨参照一下淘宝上的AD WORD竞价排名。一个“韩版女装”,每点击一次要收商家好几块钱。而随着商家的竞标竞价,可能每点击一次就要收更贵的价钱。在电子商务上,你就可以清晰地知道语言有多值钱,甚至超过在地面黄金路段的铺租。&&& 所以,最有价值的东西总是稀有的,旺铺是稀有的,语言更稀有。&&& 回过头来看,“爽”这个字在我们的语言系统里出现的几率有多高?甚至多数人活着的目的为的就是这一个字。人们的生活也好,思维也好,可以跨过成千上万的商品,但却无法跨过“爽”字。&&& 麦当劳的精髓不再是汉堡、薯条这些“垃圾”食品,而是“欢乐”。我们很容易跨越汉堡、薯条这些品类,但总是无法躲开“欢乐”。&&& 那么,我们来看看娃哈哈干了什么:&&&“15种营养素”&& “是啤酒?还是茶?”&&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   ……&&& 这种“产品派”的做法,曾经非常有效,但当所有商品都进入了同质化时代,特别是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说这些语言还有效吗? &&& 娃哈哈,你一直盯着产品不放,拼命挖掘产品价值,你的“超值产品”的确能扫平二、三线市场上相对低端的竞争者,但你的产品放在一线市场这种开放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里,不再是产品之争了,而是心智资源之争。&&& 消费者在“瞬间决策”的购买思考下,哪个品牌抢先进入消费者的思考路径,它就会首先被购买,而不是你的产品有多优秀。而诉求自己的产品有多优秀的做法,多半是小品牌和弱势品牌。&&& 让我们纵观一下这些大品牌的做法,我们发现品牌的核心主要是用语言(一个词)构成的,其中主要是两类词语品牌:一类是“名词品牌”,一类是“形容词品牌”。  举例如下,  名词品牌:  诺基亚——手机;  格力——空调;  王老吉——凉茶;  海飞丝——去屑洗发水(洗发水的细分品类)。    形容词品牌:  可口可乐——畅爽;  德芙——丝滑;  耐克——强势;  飘柔——柔顺。&&& 如果你了解人的左右脑思维模式,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名词品牌”存在于人的左脑(善于分类),即定位理论所强调的“品类”(事实上整个定位理论也仅仅限于人的左半脑的思维模型);而所谓“形容词品牌”存在于人的右半脑(情绪感受),而右半脑的品牌构建正是定位理论所遗失的。&&&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品牌只能存在于人的一个半脑内,德芙在右脑是“丝滑”,在左脑是“巧克力”。只不过用“丝滑”从消费者的右脑入手,更能打动消费者。所以德芙最有价值的是形容词的部分。&&& 我们再回头看看娃哈哈,无论从人的左脑或右脑,似乎都没做什么。&&& 请问营养快线是什么?营养快线只是在售卖一个“超值的产品”,它既不属于某个品类(左脑),又不属于某种感受(右脑),它只是一个“15种营养素”。&&& 请问啤儿茶爽是什么?不知道,四不像反而成了产品的卖点。品类谈不上,感受也谈不上。消费者不知道把啤儿茶爽归类到自己大脑里的哪一边,无法支撑第二次、第三次的后续性购买。因为他犯不着多次“尝鲜”。&&& 当然娃哈哈在品牌建设上也不是一无是处,近期的营养快线好像渐渐捋出了头绪,定位到早餐市场,推出“早餐一整瓶,营养一整天”,理论上很好,但仅靠一瓶饮料抢夺早餐市场,那牛奶、高浓果汁不知道作何感想。  
&&& 娃哈哈的真正对手  &&& 娃哈哈所做的一切,都是“前工业时代”围绕生产、销售建立的系统,诉求的是产品,控制的是渠道,基本上停留在4P中某个层面的思考模式。运作的焦点就是“通过渠道卖产品”。但不论卖多少产品,如果在消费者心智里没有植根、积累,迟早有一天,当消费者面临更大的诱惑时,必然会移情别恋——娃哈哈虽然跟自己的经销系统是“义、利”共存的,跟消费者却只有“利”而没有“义”。&&& 等到有一天,有关词汇已经被别的品牌占据,娃哈哈,你的品牌就再难以找到立身之地,哪怕是你依然保持二、三线渠道上的强势,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旦竞争品牌们争取了消费者,见风使舵的渠道会作何选择?&&& 娃哈哈,别太“务实”了,别只盯着销售业绩,是该“务虚”好好研究一下品牌建设的问题了。&&& 看看这个世界的格局,由美国操纵的世界经济格局,在生产运营控制上,美国干不过工作狂且具备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所以狡猾的美国发明了品牌理论这个武器,将思维的焦点从产品身上转向人的大脑,这套理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非常有效。&&& 因为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满足了人们功能必须后,人们更多关注的已经不是商品了,而是自我的“独特性”,也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个性化”消费。人们愿意为这种“独特性”多花钱!&&& 娃哈哈,你出售的是什么?是“代工”模式下的低附加值的商品,当然你也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娃哈哈也会经营品牌,新推出的爱迪生奶粉就是例证,让荷兰人给咱“代工”。&&& 看起来,很有理想!&&& 而我想全世界都知道爱迪生是美国人,本来定位高端奶粉是没错的,但问题是经过三聚氰胺事件后,外资品牌已经成高端奶粉的代名词,你现在又宣扬荷兰代工,其实是为荷兰国家做品牌。消费者认账的是荷兰的奶粉,而不是娃哈哈的奶粉,人家身上的肉,长不到你身上。想想吧,一个荷兰的产品用美国的名字依托娃哈哈的名号,这是个什么品牌?&&& 娃哈哈,你成功了太多次,在这些多次的成功里,固定的成功经验加固了惯性的思维模式。“错误到头,真理就出现了”,可是娃哈哈面临的却是——成功太多了,难免就有谬误!再加上国内一些后进企业对“联销体”的效仿,以及企业内部对宗庆后先生的“毛式”膜拜,娃哈哈企业内部已经成了一种“群体极化”现象,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声音存在,这样很容易出现“集体盲点”。&&& 娃哈哈,需要的是反思的精神,因为真正的自信者,是敢于怀疑自己的!&&& 娃哈哈,你真正的敌人,在我们看来不是可乐、康师傅之流,而是你自己!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你若能战胜自己,也就一定能战胜这些对手。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Powered by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口可乐行业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