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现金流量和经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量的区别

净现金流量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的流入(收入)减去流出()的余额(或净支出),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数额。
净现金流量定义
在此应注意两点:第一,净现金流量是同一(如1999年末)与之差。第二,净现金流量按划分为三类:的净现金流量、单纯固定资产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和的净现金流量。NCF(net cash flow)
以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而言,比如,某月月初共有现金1 200元,本月取得工资收入1 500元,开销生活支出花去800元,花去1 000元,这样,到月底,还有现金1 200+1 500-800-1 000=900元,当月就等于900-1 200=-300元,就是月末比月初净减少了300元的现金。但同时,资产却增加了700元(900+1 000-1 200)。
由于利润表所反映的损益信息的固有限制,比如,实现的利润并不一定已取得现金,仍存在收不到现金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另外,利润表受人为调节的空间较大。因此,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提供会计报表使用者更为全面、更为有用、更为真实的信息。
举一简单的例子,某企业实现利润1 000万元,300万元。可以看出,虽然该企业实现了1 000万元的利润,但是却只有300万元,可能性包括有:一是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没有收回,使得企业现金没有更多的增加;二是企业偿还了大量的债务或者购买了大量的材料而未使用,导致现金没有随利润的实现而增加,但却可能为下一期现金增加创造了条件;三是企业发生对外投资或者归还了银行贷款;等等。通过对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企业本期的经营活动情况,更全面的评价企业本期的经营活动的质量,有助于报表使用人做出相关决策。
净现金流量类型
按照企业的不同类型,可分为: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净现金流量简算
净现金流量确定时应分三类分别确定:
⑴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
经营期某年=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
⑵单纯固定资产项目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
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净利润+该
净现金流量测定
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的
⑶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产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
经营期第一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新增加的净利+该年因更新改造而新增加的折旧+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产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
经营期其他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新增加的净利+该年因更新改造而新增加的折旧+该年因回收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的差额上述公式中,该年利润是指该年的税后利润。因此在给出所得税率的情况下,应将该年利润调整为税后利润;如果没有给出所得税率,则该年利润应理解为税后利润。
该年摊销额是指额、开办费摊销额及递延资产摊销额。
该年额是指固定资产的中途转让收入及报废清理的残值收入和收回的。
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净现金流量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资金活动结果。在数额上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和的差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有营运型和投资型两类。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是对现有企业常规经营运行情况下的现金流入。流出活动的描述。一般用于企业资产的整体评估,有的也用于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和单项评估。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追加投资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是对拟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在建设期,投产期和达产期整个寿命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型净现金流量=投资型净-投资型净
投资型净现金流入量=销售收入+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产回收
投资型净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注入的流动资金++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特种基金
技术资产评估中最常选用的是投资型净现金流量。这一指标,按照资金来源可分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国内投资现金流量和国外投资现金流量。在评估实务中,因评估的是技术资产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后的归属,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资的净现金流量作为颇。
净现金流量实例分析
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中,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选择一个净现金流量较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增值税是,在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中,应缴增值税金额的不同并不影响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在成功的增值税筹划方案中,主要是通过不同方案中因安排增值税进项税或销项税的不同而引起了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的变化,进而产生了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因此选择成功的增值税筹划方案的原则是选择净现金流量最大的方案,而不是其他条件。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年不含税销售收入20万元,为33%。
方案一:原则,自行加工成竹制坯具。假设企业收购原竹一批,买价为68000元,运费支出2600元,经过裁条、剖篾、编织三道工序,支付车间工人工资7800元,电费支出1200元。
假设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全部售出,则企业当期进项税=600×7%+×0.17=9196.36(元);当期销项税=%=26000(元)。
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为2.36=16803.64(元)。
企业成本支出=68000×(1-13%)+2600×(1-7%)+×(1-1÷1.17×0.17)=70403.64(元)。
企业=(403.64)×33%=42766.80(元)。
企业净现金流量=(403.64)×(1-33%)=86829.56(元)。
此方案中,增值税对企业现金流量影响为:
现金流入等于当期销项税=%=26000(元)。
现金流出等于企业当期进项税和当期应纳的增值税之和=03.64=26000(元)。
由此可见,现金流出与流入相等,与企业净现金流量无关。
方案二中:原竹,委托加工可用坯具。假设企业将收购的原竹委托给,只能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假设企业按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加电费总额9000元支付给加工企业。其他条件同方案一,则企业当期进项税=600×7%+×0.06= 9531.43(元);当期销项税=%=26000(元)。
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为2.43=16468.57(元)。
企业成本支出=68000×(1-13%)+2600×(1-7%)+9000×(1-1÷1.06×0.06)=70068.57(元)。
企业=(068.57)×33%=42877.37(元)。
企业净现金流量=(068.57)×(1-33%)=87054.06(元)。
此方案中,增值税对企业现金流量影响为:现金流入等于当期销项税=%=26000(元)。
现金流出等于企业当期进项税和当期应纳的增值税之和=68.57=26000(元)。
由此可见,现金流出与流入相等,与企业净现金流量无关。
方案三:假设企业按“”方式进行经营。企业向农户发放样品规格,直接收购农民个人加工成的坯具。假设企业按收购买价、工人工资、电费支出三项总额支出坯具款为77000元,支出为2600元。其他条件同方案一,则企业当期进项税=700×7%=10192(元);当期销项税=%=26000(元)。
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为2=15808(元)。
企业成本=77000×(1-13%)+2600×(1-7%)=69408(元)。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408)×33%=43095.36(元)。
企业净现金流量=(408)×(1-33%)=87496.64(元)。
此方案中,增值税对企业现金流量影响为:
现金流入等于当期销项税=%=26000(元)。
现金流出等于企业当期进项税和当期应纳的增值税之和==26000(元)。
由此可见,现金流出与流入相等,与企业净现金流量无关。
从上,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应纳增值税金额大小与企业的净现金流量无关。
上述三个方案的企业净现金流量不同的原因与应缴增值税无关,真正的原因是由于不同方案设计时成本变化引起的。
如方案一和方案二相比,企业成本相差068.57=335.07元。原因是方案一中,电费和工人工资9000元中有电费1200 元的可抵扣进项税×0.17=174.36(元)未计入成本,而方案二中加工费9000元中有×0.06= 509.43(元)可抵扣进项税未计入成本。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成本差为509.43-174.36=335.07(元)。
如方案二和方案三相比,企业成本相差408=660.57(元)。原因是方案二中加工费9000元中有×0.06= 509.43(元)可抵扣进项税未计入成本,而方案三中,77000元中有加工费9000元。此9000元可抵扣的进项税1170元未计入成本。方案二与方案三的成本差为=660.57(元)。
最后,以不同方案的企业净现金流量为标准进行分析可得出:上述方案最优的是方案三,其次是方案二,最后是方案一。
净现金流量经营期计算
净现金流量计算是现值计算的基础,在中十分重要。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计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不仅要考虑收入、成本,还要区分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在考虑所得税因素的情况下,净现金流量计算变得比较复杂:
首先,须根据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计算税前利润;
然后,再按税前利润和所得税率计算所得税,并算出净利润;
最后,还得在利润的基础上加回非付现成本,才能得出净现金流量。例如:已知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万元,资金来源系银行借款,利息率10%,建设期为1年,发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经营期1-7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第8-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69.39万元,同时使1-10年每年的增加37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投产后第7年末归还,此前连续7年每年末支付利息11万元。
根据题意,经营期付现成本每年为37万元;非付现成本包括:每年折旧10万元{[(100+10)-10]÷10}、前7年每年利息11万元。
按通常的做法,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步骤:
⑴每年总成本:
1-7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58万
8-10年为,付现成本37万+折旧10万=47万
⑵每年营业利润:
1-7年为,收入80.39万-成本58万=22.39万
8-10年为,收入69.39万-成本47万=22.39万
⑶每年应交所得税:
1-7年为,22.39万×33%=7.39万
8-10年为,22.39万×33%=7.39万
⑷每年净利润:
1-7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8-10年为,22.39万-7.39万=15万
⑸每年净现金流量:
1-7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利息支出11万=36万
8-10年为,净利润15万+折旧10万=25万
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很容易发生差错,也不便记忆。
兹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可一步求出净现金流量。其包括两个部分:⑴将“收入”减“付现成本”,然后乘以(1-所得税率);⑵将“非付现成本”乘以“所得税率”。两者之和即为净流量。
仍以上题为例:
1-7年的净现金流量为:(80.39-37)×0.67+(10+11)×0.33=36(万元)
8-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69.39-37)×0.67+10×0.33=25(万元)
显然,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不但大大缩短运算时间,而且随运算环节的减少,还减少了出现差错的几率。此方法的原理是:
如果没有“非付现成本”存在,净现金流量就会同净利润金额一致——均为收入减付现成本,再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这就是前半部分。
至于“非付现成本”,本身并不产生现金流量,在直线法下根本毋须考虑,但非付现成本却会影响净利润,且进一步影响所得税,因此,需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必须计算非付现成本的影响。该影响是:不但不引起现金流出,反而减少了所得税额,从而减少现金流出。这就是后半部分的理由。
此外,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必须注意:确定现金流量有“”,借入资金也作为自有资金对待。因此,归还借款、利息均不会导致现金流出。借款利息资本化只影响、折旧的金额;归还本金不需作任何处理;归还利息仅看作是预提利息费用。
净现金流量财务指标
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都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其预期值均可用资产评估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对同一企业或同一资产,这三个指标不仅在数值上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其财务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公式上均有重大差异。
净利润是,净现金流量是。
净利润指标界定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净界定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净利润均不含和贷款的利息支出,而投资型净现金流量含有折旧费和利息支出。营运型净现金流量含折旧费不含利息支出。
三个指标既有重大的不同而又存在着内在的确定性的联系:
利润总额-所得税金=净利润=营运型净现金流量-折旧+追加投资
评估界一致认为应提倡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额。因为它以收村实现制为原则,排除了人们主观认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干扰;同时,它不仅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量而且考虑到收益的时间和,它还是税后指标。因此净现金流量比净利润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或技术资产的净收益。西方发达国家的评估界通常都是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额,如著名的美国评值公司和美国安达信财务会计公司等就是如此。国内评估界虽然也有这样的共识,但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评估实务中这样做的还比较少。
一般而言,当技术资产剩余寿命较长(5年以上)应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预期收益额。而当剩余寿命短(3年以下)时,净现金流量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差别不大,均可作为额。
当评估目的是为了对技术资产作价投资,组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时,应以净现金流量或净利润作为预期收益。这样做便于和国际惯例接轨,使合作伙伴便于理解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从而有利于合资合作协议的最终达成。
非涉外的在评估时可以用净利润作为预期收益额。这是当前国内评估界的一般做法。其缺点是有时计算难度大、难于找到可以直接使用的作为。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区别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区别是什么
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的区别是什么来源:雅虎财经作者:Investopedia时间:日原文地址:/ask/answers/111714/what-difference-between-cash-flow-and-free-cash-flow.asp?rp=y&partner=YahooSA翻译:龚蕾& & 会计现金流指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量,反映现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强调现金流动。自由现金流(FCF)指现金流与资本支出之间差,自由现金流可以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而不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 & 会计现金流计算有三部分:1、经营活动的现金流,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收入-利息费用+股利收入+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所得税税率。& & 自由现金流可以近似认为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与资本性支出的差额。也就是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才可增加自由现金流数额,而通过股东增发新股,向银行贷款或发行新债等资金不属于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不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自由现金流概念最早由詹森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就是企业生产在满足了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FCF=CFO-CE,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扣除资本性支出的差额。自由现金流等于税后利润+非现金支出-营业流动资金-设备等其他资产投资。自由现金流量最基本的定义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去维持公司现有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本支出额后,企业能够产生的额外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相对于会计现金流量更能合理地衡量企业的价值、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 (以上仅代表笔者阅读译文,译文水平有限欢迎指导。)& &&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
10:58:28 来源: 东奥会计在线 
自由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股利收入+利息收入)×(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增加+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AswashDamodaran教授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也是参照了TomCopeland的观点:
  目前,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认识不同,对其计算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如TomCopeland教授于1990年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BradfordCornell教授于1993年给出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与TomCopeland类似:
  自由现金流量=(营业利润+股利收入+利息收入)&(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增加+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AswashDamodaran教授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也是参照了TomCopeland的观点:
  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肯尼斯&汉克尔和尤西&李凡特在2001年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总资本性支出+随意性资本支出
  其中,随意性资本支出主要是指企业的日常管理费用,而不是企业增长所必需的那一部分,因为这部分现金可以分配给投资者,而对企业的增长不产生任何影响。
  本文比较赞同TomCopeland教授给出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即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将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所得税税金之后的数额(即税后净营业利润)加上折旧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和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资产方面的投资。如果能够得到正数即正的自由现金流量就可以把它提供给公司的所有资本供应者(包括债权人和股东),或者将这些现金流量留在企业中待以后产生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可以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性支出调整而得出,这可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找到原因。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列报采用间接法时以本期净收益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非常项目收支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具体的项目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折旧及摊销-非常项目引起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递延所得税-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经营性负债的减少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收入-利息费用+股利收入+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所得税税率.因此,自由现金流量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资本性支出的差额。可以看出,只有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能增加自由现金流量的数值。通过向股东增发新股、向银行等债权人发新债所获得的资金是不属于自由现金流量的。
本文来源:东奥会计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_海航投资(000616)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河南驻马店网友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情况较好,签约销售收入约34.7亿元,同比增长80%。按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规定,项目竣工结算后才能确认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部分销售收入计入预收账款,尚未确认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导致公司现金流量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
江西赣州网友
支持楼主!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