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扫二维码标签打印出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中国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017年底前完成
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制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日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发展改革委 中央编办 民政部 财政部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理顺代码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制度,提出本方案。一、基本情况(一)现有主要机构代码构成。我国现有机构代码分为两类。一是“原始码”,即由登记管理部门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的代码,主要包括工商部门的工商注册号、机构编制部门的机关及事业单位证书号、民政部门的社会组织登记证号等。二是“衍生码”,即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后,相关部门发放的管理码,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人民银行的机构信用代码、税务总局的纳税人识别号等。1.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包含本体代码(8位)和校验码(1位)两个部分。2.工商注册号。工商部门编制的工商注册号共15位,包含首次登记管理机关代码(6位)、顺序码(8位)和校验码(1位)三个部分。3.事业单位证书号。机构编制部门编制的事业单位证书号共12位,包含举办单位类别(1位)、核准登记的机关(6位)、同一机关辖内不同事业单位(5位)三个部分。4.社会组织登记证号。民政部门编制的社会组织登记证号是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组合。5.机构信用代码。人民银行编制的机构信用代码共18位,包含准入登记管理机构类别(1位)、机构类别(2位)、行政区划(6位)、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标识位(8位)、校验码(1位)五个部分。6.纳税人识别号。税务部门对已申领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编制的纳税人识别号共15位,包含行政区划码(6位)和组织机构代码(9位)两个部分。(二)现有机构代码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机构代码不统一,缺乏有效协调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大多数代码仅应用于各部门内部管理,一些部门信息数据相互割裂封闭,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各类机构代码长度、含义、作用不同,有的部门如工商、民政、机构编制部门等,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成立时赋码;有的部门如人民银行、税务部门等,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再次赋码。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设立和办理相关业务时,需到多个部门申请代码,有的还收取费用。多个代码共存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同一主体信息比对,增加了社会负担,降低了行政效率。二、统一代码设计方案(一)基本原则。1.兼容并蓄,降低成本。以当前基础较好、应用广泛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最大限度满足各部门管理需求,降低另建及改造成本,减轻社会负担。2.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制定统一代码制度建设相关标准,确定代码位数和构成。设立过渡期,实现现有各类机构代码逐步向统一代码过渡。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满足需求、便利管理为导向,制定适合当前各部门兼容使用的编码规则,为将来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好基础。(二)统一代码构成。从唯一、统一、共享、便民和低成本转换等角度综合考虑,统一代码设计为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见附件)。为便于行业管理和社会识别,统一代码的第一、二、三部分体现了登记管理部门、机构类别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兼容了当前各登记管理部门行之有效的有含义代码功能。为保证唯一性和稳定性,第四部分设计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充分体现了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立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要求。为防止出现错误,第五部分设计为校验码。第一部分(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机构编制、民政、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第二部分(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记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职能,确定在本部门登记的机构类别编码。例如,机构编制部门可用1表示机关单位,2表示事业单位,3表示由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部门可用1表示社会团体,2表示民办非企业单位,3表示基金会;工商部门可用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部分(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国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册登记时由系统自动生成,体现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及其登记管理机关所在地,既满足登记管理部门按地区管理需求,也便于社会对注册登记主体所在区域进行识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007〕)第四部分(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997〕)第五部分(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三)统一代码的主要特性。1.唯一性。统一代码及其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代码,一个统一代码只能赋予一个主体。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例如,一个主体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按照法定程序,需依法注销该事业单位,再设立新企业。新设立企业是一个新主体,需赋予新的统一代码。2.兼容性。统一代码最大程度地兼容现有各类机构代码,既能体现无含义代码的稳定可靠,又能发挥有含义代码便于分类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造成本。统一代码在第二、三部分设计了机构类别代码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与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证书号、机构信用代码相应部分含义一致。第四部分主体标识码采用组织机构代码,保证了统一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有效衔接。3.稳定性。统一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即使发生任何变化,统一代码均保持不变。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迁徙或变更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均不改变其统一代码。4.全覆盖。统一代码制度实施后,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对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适当方式换发统一代码,实现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全覆盖。三、统一代码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机构代码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统一代码制度,实现管理从多头到统一转变、资源从分散到统筹转变、流程从脱节到衔接转变,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减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担奠定基础。(一)明晰权责,加强协同。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会同登记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统一代码国家标准。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统一代码资源,建设和运行维护统一代码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统一代码赋码后的校核。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并将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变更情况及时提供给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会同登记管理部门建立统一代码重错码核查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赋码和信息回传情况。(二)源头赋码,全面覆盖。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标注在注册登记证(照)上。法人和其他组织由现行的注册登记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分别申领办理,改为一次申领办理,取得唯一统一代码;由现行自愿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改为源头赋统一代码,形成准入登记与赋码同步完成机制,确保统一代码覆盖所有法人和其他组织。(三)预赋码段,回传信息。统一代码中的9位主体标识码由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先按5年需求(含存量),一次性向国家登记管理部门预赋足量、连续的组织机构代码码段,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按规则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时赋统一代码,赋码后将统一代码及相关信息按规定期限回传统一代码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回传周期采取分类管理方式,具备网络条件的登记管理机关回传周期为1个工作日,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登记管理机关回传周期为7个或10个工作日,具体由登记管理部门与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商定。各省(区、市)登记管理部门应向同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提供具备网络条件的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名录并及时更新。统一代码制度实施后,每年对实施情况开展监测;5年后组织专家对赋码方式开展终期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和专家意见,建立赋码工作长效机制。(四)平稳过渡,有序推进。本方案实施后,各有关部门应尽快完成现有机构代码向统一代码过渡。短期内难以完成的部门可设立过渡期,在2017年底前完成。有特殊困难的个别领域,最迟不得晚于2020年底。在过渡期内,统一代码与现有各类机构代码并存,各登记管理部门尽快建立统一代码与旧注册登记码的映射关系,保证信息在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等实现互联共享,同时对本方案实施前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换发统一代码,逐步完成存量代码和登记证(照)转换。未转换的旧登记证(照)在过渡期内可继续使用。过渡期结束后,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登记管理部门的旧登记证(照)停止使用,全部改为使用登记管理部门发放、以统一代码为编码的新登记证(照)。四、组织实施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协调机制,解决本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本方案由登记管理部门会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按照不同领域分期分批实施。工商部门自日起实施,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在2015年底前实施。本方案实施前,有关部门要做好制定统一代码标准、改造注册登记系统、预赋和分配码段等工作。推动制定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条例,形成实施统一代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统一代码制度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同级政府预算。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发放统一代码,以及对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换发统一代码,均不收取费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方案的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pennyhu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发出全市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代码证|改革_凤凰财经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九月二十九日上午,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许从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手中接过该市第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马哲/摄" />
<meta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九月二十九日上午,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许从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手中接过该市第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马哲/摄"/>
北京发出全市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许从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手中接过该市第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马哲/摄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许从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手中接过该市第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马哲/摄本报讯 (记者 马哲) 9月29日上午,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卢许从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手中接过该市第一张加载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卢许告诉记者,这张营业执照是9月25日向北京市工商局提出申请办理的,从申请到拿到执照仅用了3天,而且是一个窗口办理。“我在几年前也办过照,那时差不多得一个月才能办好。”他说,“现在好了,不仅办事时间短,而且企业以后就用一个号,办事更加便捷了。”据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刘新介绍,改革实施后,企业登记由原来的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时间一般是3个到5个工作日。此外,企业在改革前办理银行开户、房产登记等事务时,须出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改革后只须提交营业执照就行了,实现了“一照通用”。北京市还将统计登记纳入执照合办范围,实现了企业在市场准入环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统计“五证合一”办理,极大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据悉,北京市“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设立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仍然有效,可继续使用,过渡期结束一律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业务,未换发的营业执照不再有效。在中科北斗导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上,记者看到,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从事北斗导航应用研究、北斗导航终端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等业务。“作为首家通过‘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注册的高科技企业,我们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卢许说。据统计,去年3月1日以来至今年9月底,北京市投资者认缴注册资本快速增长,认缴总额达27875.82亿元,较改革前环比增长188.87%;吸纳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较改革前环比增长93.66%。同时,市场主体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比由去年同期的1.47∶1增长至1.74∶1,服务业企业占比高达92.49%。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61
播放数:439977
播放数:138673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国家标准发布
  代码国家标准发布
  为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本报讯 (记者徐 风)9月17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法人和其他组织代码编码规则》,该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该标准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的要求组织制定的,由质检总局、中编办、发改委、民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商并广泛征求了相关登记管理、应用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还在福建省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
  这项标准规定代码用18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和校验码5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机构、法人、其他组织、、代码等相关概念作出了规定。今后,我国将以代码和相关基本信息作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数字身份证”,成为管理和经营过程中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手段。
  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该标准实施后,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代码资源,建设和运行维护代码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代码赋码后的校核。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代码,赋码后将代码及相关信息按规定期限回传管理部门运维管理的代码数据库,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回传周期采取分类管理方式,具备网络条件的登记管理机关回传周期为一个工作日,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登记管理机关回传周期为7个或10个工作日。管理部门会同登记管理部门建立代码重错码核查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赋码和信息回传情况。各省(区、市)登记管理部门应向同级管理部门提供具备网络条件的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名录并及时更新。代码制度实施后,每年对实施情况开展监测;5年后组织专家对赋码方式开展终期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和专家意见,建立赋码工作长效机制。
  据全国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志勇介绍,该标准实施后,将为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代码制度,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为10月1日在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中国质量报》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9月21日,前法网冠军,曾世界排名...
9月21日,美国洛杉矶,第67届艾...
9月20日,“吴根越角”枫泾水乡婚...
今天起至22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姜日出,1928年出生在韩国庆尚北...
9月17日下午,2015年仙霞美食...
“现在的诈骗信息太多,一般的老年人...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扫二维码刷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