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还是指的国民收入分配(就是Yd=Y

国民收入讲义
第二节 国民收入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掌握)
(一)总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价值形态:价值量总和。
物质形态:物质总量。
(1)劳动力;(2)生产性资本存量;(3)技术。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y=总产出,N=全社会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全社会的资本存量。
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二)总需求
总需求定义: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有支付能力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公式:Y=C+I+G+NX
(1)消费需求:C:国内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投资需求:I:企业购买资本品的需求。
(3)政府需求:G:政府采购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4)国外需求:NX:外国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二、关于国民收入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地域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NP)
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范围)
GNP=GDP-外国国民在本国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本国国民在国外同时期所创造的价值=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就得到了净增价值。
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国民收入(NI)
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PI)
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
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共有两种:(掌握)
(一)支出法(掌握)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售价)来计量GDP。
具体来说,就是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GDP=C+I+G+(X―M)
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指用于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投资。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进出口的差额,即X-M。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二)收入法
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所有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量GDP。
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等个体从业者的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它和支出法计算的GDP从理论上说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四、储蓄与投资恒等式(熟悉)
国民经济中实际存在四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
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
消费者、厂商
消费者、厂商、政府
消费者、厂商、政府、国外
y=C+I+G(G: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y=C+I+G+(X-M)(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
y=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
y=C+S+T(T:总税收-转移支付,表示政府的净收入)
y=C+S+T+Kr(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C+I=y=C+S推出I=S,储蓄――投资恒等式
C+I+G=y=C+S+T推出I=S+(T-G)。因政府储蓄=T-G,故三部门经济中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
C+I+G+(X―M)=y=C+S+T+Kr推出I=S+(T-G)+(M-X+Kr)。因S=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储蓄,(M-X+Kr)=本国用于对外国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储蓄,故表示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
总结论: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
1、宏观经济政策定义:
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杂和统计的困难,西方学者一般借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如:日本地震
价格指数是说明不同时期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是对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综合衡量。价格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
1.消费物价指数,又叫生活费用指数或零售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的生产资料(资本品)与消费资料(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的指标。
通货膨胀的定义:指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上涨,其本质是市场上过多的流通中的货币与有限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之间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化,或者说货币相对于商品和劳务的贬值。
二、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按照凯恩斯的解释,
失业一般分为三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1.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
2.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3.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除了上述这几类失业,西方学者还有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
4.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因而也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如:磨菜刀
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失业总被认为会给社会及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韩国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就是达到一个适应国情的适度增长率。
四、国际收支平衡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经济学之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2)
10:16:50 来源: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
假设消费函数为c=100+0.75Yd,Yd表示可支配收入,定量税收为T=80,投资为I=10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根据这些条件,先求出可支配收入yd=y&t=y-80,然后根据消费函数求出储蓄函数 S=Yd&C=-C十(1&b)yd=-100十0.25(y&80)=0.25y-120,最后将i、g、s和t代入经济均衡的条件i+g=s+t,可以得到:
100+200=0.25y-120+80
即均衡国民收入为1360。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把税收从定量税改为比例税,税率t=0.2,则税收t(y)=0.2y,于是可支配收入yd=y&t(y)=y&0.2y=0.8y,在这种情况下,储蓄为s=&a+(1&b)yd=&100+(1&0.75)0.8y=&100+0.2y,得到: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hly22901)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涵盖三支一扶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考试内容
涵盖&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涉及到的知识范围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53: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官方公共微信查看: 2550|回复: 2
奥鹏天大《西方经济学》2016年7月考试期末大作业标准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奥鹏天大《西方经济学》2016年7月考试期末大作业标准答案
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3.作图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影响。
二、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某厂商的周生产函数Q =-0.1 L3 + 6L2 + 12L,L为投入人数,Q的单位为吨,(1)如每周每人工资为360元,产品价格为30元/吨时,生产多少产品才能使利润最大?
(2)如果每人周工资上涨为510元,你能否计算出厂商在市场价格多大时才能开始生产?此时的劳动人数投入量和产量应为多少?
2. 假定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税收T为50,?投资I为60,政府购买G为50,出口X为100,进口函数M = 50+0.05Y,&&求:均衡收入Y。是多少?
一、& && &&&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 &&&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某一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2 依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图说明劳动的总产量(TPL)、平均产量(APL)、边际产量(MPL)
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西方国家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财政政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二、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10L+K2,并且劳动(L)和资本(K)的市场价格分别为:w=5元,r=20元,试求企业以1 150元的总成本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以及劳动和资本投入数量。
2.& && &&&一持久性公债券面值100元,债券固定利息按每年10%支付,当市场利息率为8%时,
一债券投机者买入,持有期一年后在市场利率5%时卖出,计算投机者的资产净损益并说明市场利率下降后,投机货币需应增加还是减少?
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什么是需求量的变化?什么是供给量的变化?什么是需求水平的变化?什么是供给水平的变化?
2.简述完全垄断市场的含意和条件。
3.什么是两部门经济?增加厂商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决定有何影响?
二、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 = 2000-10P ,供给函数为 Qs = 500+20P,
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 Q3 - 4Q2 + 15Q +50.
求该厂商的均衡产量和最大利润。
2. 假定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Yd从0增加到5000,消费C从3000增到7000。(1)求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2)求政府购买乘数.(3) 如果政府购买G从300增到400,国民收入,增加了多少?
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水平的变动有何区别?
2. 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及预算线的函意。
3.作图说明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二、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 = 600-2 Q,厂商的
短期成本函数STC= 0.2Q3&&- 12Q2+ 100Q + 5000.
计算厂商均衡时的产量、纯利润  、市场价格和需求价格的点弹性。
2. 假定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方程是:C=110+0.8Yd,投资是:?I=150, 政府征收税收(T)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T=0.25Y, 政府支出为G=100,该国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是多少?
一、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完全竞争厂商的最小平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作图说明该厂商的均衡。
3.简要回答什么是货币需求,并指出人们的货币需求有哪些?
二、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假定某产品固定成本为1 500元,平均成本为602元,平均可变成本为102元,目前的产量是多少?此时平均可变成本是递增还是递减? ?
2. 一持久性公债券面额为100元,债券固定利息按每年10%支付,当市场利息率为5%时,
一债券投机者买入,持有期一年后,在市场利息率为8%时卖出,计算该投机者的资产
净损益并说明市场利率上升时,投机货币需求应增加还是减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给答案干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怎么没答案啊
工作时间:8:30-24:00
双休日正常上班
扫一扫加官方微信
Powered by苹果/安卓/wp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显身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本帖最后由 王志成2010 于
18:06 编辑
个人可支配收入YD=Y-TA+TR,此处的Y指NNP,还是GNP。谢谢
载入中......
Y当衡量产出是,用GDP衡量收入时,用GNP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5137, 订阅: 22
Y当衡量产出是,用GDP衡量收入时,用GNP
是国民生产净值还是总值?gnp,gdp这个有什么分别
是NNP,不包括折旧的。楼上的没看清题吧。。。
冷箭无声 心明如镜
不能理解,折旧从另一面看不是收入马?继续请教。
折旧显然不是收入,因此在NI向GNP换算的时候需要补上这一部分。
一人独处,心忧天下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收入核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