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神学院毕业后工资多少能拿多少工资

又到一年毕业季 计算机金融专业薪资水平最高
江苏新闻广播
又到一年大学毕业季,近期,国内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就业率较高的10个大学本科专业中,计算机、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最高。其中,2013届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其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薪已达到8665元。就业率超高的十大本科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从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最高,达95.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专业紧随其后,就业率分别为93.9%和93.5%。前十个就业率高的专业依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贸易英语金融学艺术设计收入最高的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在备受关注的薪资方面,根据这份调查的数据,上述十大本科专业中,计算机和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的薪资待遇较为可观。 这两个专业的本科生,不仅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较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452元,金融学:4621元),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665元,金融学:7704元)依然位列上述十大专业的前两位。就业满意度高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就业满意度虽是从业者对其就业状态的主观评判,却是衡量其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个专业中,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满意度为75%。十个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最低。就业最“对口”的专业土木工程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调查显示,在本科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个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较高,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比例分别为85%、89%,其次是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可以看出,这类专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毕业生就业也相对较为“对口”。在上述十大类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该专业的相关度较低,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比例分别为52%、49%。离职率高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不同,其职业稳定性也有差异。按照这份调查的结果,在十大本科专业中,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较低,均为15%,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三年内的平均雇主数也较少,分别为1.6个和1.7个。艺术设计专业则是上述十大本科专业中相对不稳定的专业,学生在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较高,达37%,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三年内的平均雇主数有2.4个。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wynash]
热门搜索:
扬州一名4岁男童睡前不刷牙,20颗牙蛀掉12颗。
点翠首饰精美绝伦,而真的点翠首饰背后却是满地鸟尸触目惊心。
江苏国庆期间高速免费通行8天,同时交通运输厅发布出行提示。
9月19日,句容发通知,明确3月20日出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继续实施。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毕业5年 我如何做到月薪从?_金融证券_生活_北京晨报网
毕业5年 我如何做到月薪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富管理作者| 张良计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因为看到知乎上有一个人问道:“为什么毕业四五年以后回老家,和老同学见面之后彼此之间差距那么大?”当时看到这个题目,我也深有同感,因此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点心得。最近刚回老家一趟,感慨良多。曾经一起奋战高考的好友,一起谈论人生梦想的室友,几乎全部已经向生活妥协,娶妻生子,麻将消遣。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环境和机遇对于人的影响,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为什么大学毕业以后四五年大家差别如此之大,我也是深有体会,但是我想先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心路历程开始说起。先说我的前状:上海一所二本金融学校毕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经历过一段艰难坎坷才找到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1900。再说我不久之前的状况:任职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策略总监职位,管理3个人的小团队。现在广告行业月薪50000大神多的是,相信比我厉害的人一抓一大把。除了这个薪资之外,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一个很牛的工作。不过最新的状况是,已经辞职开始做段子手了,笑~~回到正题,因为广告行业说实话,良莠不齐非常严重,这个行业里会吹的人比做事的人远多多了,大部分都靠着坑蒙拐骗一路上位,我进入这个行业或多或少也受了一些影响。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它自身的规则存在,无论你认同与否,当你浸染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就要学会这个行业的生存规则,否则都会被淘汰。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自己,因此不会夸大其词。下面从我的求职之路开始写起:1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我生于湖北武汉,当年高考失利,一气之下一个人来到上海。当时来上海的时候无亲无故,身边的同学都是上海人,语言上面也有巨大障碍,那个时候光是融入这样的环境我就花了一年的时间。上了大学以后书没怎么读,倒是挺热衷于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由于自己喜欢商业类的书籍,那时候一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商业自传、人生励志的东西。那时候对这些都根本不懂,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所以都是看过就忘记,但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对未来有了朦胧的一些想法。后来学校里举办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比赛,我和班上2个小伙伴组团参加。那时候凭着一份奇丑无比的PPT和我自己喝酒壮胆以后的即兴演讲最终赢得了第二名。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也许未来我能在这个行业做些什么。后来到了大四开始找实习,经朋友推荐去了一家4A广告公司,做策略实习生的工作。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帮忙整理PPT,在百度上搜索各种新闻、资料,然后帮助Team其他成员打打杂,像贴贴海报,剪剪视频素材什么的。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客户是联合利华,经常会有一些消费者调研的项目需要广告公司的人去跟,因此我也有好多机会接触了一些市场营销类的工作。那个时候完全是冲着广告公司高大上的办公环境去的,也没考虑那么多。后来事实证明,其实工作环境对我的影响是很深很深很深的……而回过头说实话,当时作为一个实习生,刚开始是什么都不懂的。每一个项目的流程,需要配合的人员,客户的要求,时间的安排,这些我都不明白。只有从最小最不起眼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帮助订会议室,帮助在网上搜集开会需要的资料,帮助打电话去问其他兄弟公司的人要素材等等。当时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它们会和广告这个工作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是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这些都是彼此之间有内在关联的。而这也是很多做实习的同学一开始会困扰的问题:为什么都让我去打杂?为什么都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先借用一下乔帮主的话(不是原文,是主要意思)“那些看似在生命中没有关联、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像一个个散落在各地的珍珠,当我的人生向前展望时我不会把它们都串联起来。但是等到我回顾人生时,我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突然有一天让我豁然开朗。”这是什么意思?当下我做的所有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对未来构建我的职业技能和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我当时的工作,正是因为我经常搜集资料,整理PPT,参与大家开会,我渐渐摸清楚了做“策略”这个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及工作逻辑。而这直接影响到后来一件事情让这个公司的CEO对我印象深刻。那时候公司的CEO要准备一个演讲,是介绍迪拜、纽约、香港的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它们的旅游广告。她需要这三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信息,发展变迁的标志事件以及这些城市的文化故事,最后落到这三个城市的城市广告上面。我当时并没有直接接下这个任务,而是了解了这个活动的背景、目的,以及届时CEO要演讲的时间。这些都是在我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开始工作之前先问清楚,能够省去很多浪费的时间精力。然后我就开始在百度上搜索,选出几个来源比较可靠的网站的长文介绍,然后以时间为节点摘取了这三个城市的重大变迁信息。接着我去一个大型旅游网站上找到了这三个城市的文化、消费等情况。最后再在一些广告行业的垂直网站上找了近3年来这三个城市的旅游广告,最终汇总成一份25页的PPT给到CEO。我记得当时她看到了我的“作业”之后,直接说“Fantastic, you are amazing!”当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也不枉费之前加了2个通宵的班。再后来由于其他的原因,我毕业以后没有能在这家公司留下来。但是这第一次的实习工作让我开始模糊地了解到一些职场上面的工作心得和思维逻辑,也开始对我后面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2“会包装自己”,是一个重要技能后来我正式毕业。开始像大多数人一样,在网上海投简历。那时候对简历的制作根本没有概念,用的网上的一些WORD模版,写的内容也不专业,投了2个多月都是些奇葩公司打电话让我面试。后来我的一个师兄推荐了一些包装简历的方法,还给了我几个模板。但是我不会PS或者AI这些,所以在网上找了模版,然后把自己的信息填进去之后就生成一个很好看的简历,对于我那时这种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很有吸引力。只是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好看就行了,没想太多,但是后来我经过了一系列工作的事情之后才明白“会包装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这个后面会细说。隔了两天收到一家在静安寺附近做品牌咨询的公司的面试电话。公司刚在上海起步,当时是被那里高大上的办公楼和光鲜亮丽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地段吸引,所以义无反顾地去了。那时候的工资是1900人民币。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觉得我傻,1900一个月能在上海干啥,温饱生活都困难。但是我那时没考虑这么多,就是喜欢这样的环境,我宁愿拿少工资但是在一个环境、周围人的素质都比较高的地方,也不愿意拿高工资去一个地段脏乱差的地方。我始终觉得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长时间耳濡目染在一个比较高素质的环境里,接触的人和事物层次都会不一样,这对将来自己的职场走向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3第一份工作教给我:逻辑思考能力那时候我的工作是品牌策略分析师,就是做很多的案头研究(Desk Research)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在网上搜集整理资料,然后把它们放在提案PPT里。看上去很简单是不是?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我被我的主管骂了整整一年。这是怎么回事?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主管的背景。她毕业于人民大学,后来去读中欧商学院的MBA。之前在一家国际非常知名的品牌咨询公司担任策略总监的职位。她是一个非常讲究逻辑的人,非常看重“因为,所以,然后,从而”这种逻辑关系链。而我刚开始写PPT其实是没有逻辑联系的,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并且在遣词造语上都不准确。因此每次她看到我提交给她的方案的时候她都会说“这一页你到底想告诉我什么”“这两页前后有什么关系” “你这段话写了跟没写一样”“我说过了你怎么还是犯这样的错?你有没有长脑子?”“你简历写的挺漂亮的怎么做PPT这么丑”再加上她是个脾气比较火爆的人,声音很响亮,因此可以说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残念……那个时候觉得自己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一瞬间被摧毁了一样,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每天被骂。直到有一天,我老板给我推荐了下面这本《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麦肯锡经典的培训教材,强烈推荐。整本书就讲了两个逻辑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顿时醍醐灌顶,在后来的工作中犯的错也渐渐少了。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有一个思考的全局意识,再也不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只着重于自己手上的事情了,而是会从项目的全盘去考虑问题。而我后来做的提案报告,逻辑上也清楚了很多。例如像下面这样:往后的工作里,我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接连为公司赢下了几个大案子。我最后做的一个案子还记得是和两家国际品牌咨询公司的比稿,整个方案我一个人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最终击败了两家大佬,拿下了客户。后来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以后决定离职,老板百般挽留,给我把工资提高到6000,但是我还是因为想有更广阔的发展而婉拒了。这段工作经历我总结一下,很好地培养了我逻辑思考的能力。让我在日后遇到工作中的任何问题我都能清晰地一步步去进行拆解、分析,从而找到解决方法。这个能力其实越早拥有越好,因为会省去非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接下来的第二份工作,教会了我包装自己的能力。4第二份工作教给我:美化包装能力前一份工作我辞职以后在家呆了一个月,后来同样海投简历,应聘到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而且好巧不巧这家公司就在我原来公司的楼上(我果然是很看重环境的人…)这是一家外资公司,我的直属老板是个美国混血,大帅哥一枚。之前在美国W+K、CP+B等世界知名的广告公司工作。他跟我之前的那个老板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一个很会包装自己的人,他之前大学念得是艺术设计,后来转行做的市场传播,因此他写出来的PPT非常漂亮。我随便发两张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跟随他两年的时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怎么做高大上的PPT了… 一开始都是照猫画虎,学着我老板的版式模仿,后来自己也会去一些国外的网站看人家做的东西,把排版啊设计都记下来,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实“包装美化”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在现在的商业社会,大家都是在看“脸”。这个“脸”不仅是你长得如何,同样也是你做出来的工作成果如何。“好不好看”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专业度评判。我经历过无数次知名公司的提案工作,客户对于你的工作产出都有着很高的期许,一份漂亮的提案文件直接代表着你们公司的形象。所以这方面下一番功夫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我在这个公司经历的另外一个很大的改变是,我要自己去和客户提案了。因为我老板不会说中文,因此很多国内的客户需要我去代替他提案,而这也锻炼了我演讲的能力。第一次提案的时候都是很紧张的,恨不得把每一张PPT上面的内容都背下来,然后变成2-3句话。那个时候自己经常在家对着镜子自己演练,久而久之提的多了,就熟能生巧了。现在已经做到提案前1个小时看一遍材料然后马上就上去讲了。而这个时候我的工资也由刚进这个公司时候的7000变成16000了。那个时候我做出来的东西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已经和我之前一家公司做的东西很不一样了。而接下来就比较顺风顺水了。当我掌握了“逻辑推理”和“美化包装”这两项技巧之后,突然觉得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接下来的半年里不断有猎头打电话开始挖我,而我后来跳槽到一家做汽车的广告公司做资深策划,工资也变成了25000。自己也开始带领做一些大的项目了,由于之前有足够的经验积累,所以都做的比较顺手。而在这个公司呆了1年半,后来有一个一直关系很好的猎头朋友挖我去了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做策略总监,工资一下子翻倍变成50000。5第三份工作教给我:注重结果和发展到了这个时候,我职场的道路开始就变得很宽了。并且自己也开始带小朋友,开始把当年的一些经验告诉他们。而我更多的工作是指导他们如何去搜集资料,写方案等等这些当年我实习时候做的工作。这个时候很多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与之前有了很大差别,开始更加注重效率、注重结果、而不再纠结于日常琐碎的工作内容。到这个时候,工作更多看的是未来,是平台,是发展,而不是眼下的工资。当然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同学来说,工资也很重要,这点我是绝对赞同的,但是随着经验的增长你会发现,工资开始变成第二重要的东西,第一重要的会变成你擅长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然后才是通过做这些你能获得什么回报。这个时候我想起以前遇到的一个行业内很资深的猎头和我说的一句话,她说“年轻人刚毕业时的工资都是少的,但是等你过了5年,8年之后再去看,你之前那些年损失的钱你马上就能全部赚回来。”这一点我是真的深有感触。总结下来,当然我的经历里有一些运气机遇成分,比如我遇到了很好的老板(虽然第一份工作的老板天天骂我,但是确实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父母在一开始给予我经济上的支持(否则一个月1900真的在上海活不下去啊……),所以经历不可能复制,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要大,并且你需要培养自己足够强的能力来支撑这份庞大的决心。学会摸清楚规则,从最小的一个项目的规则开始,到一个团队的规则,一个公司的规则,一个行业的规则。同时学会包装自己,从最简单的简历开始,到后面的工作文件,EXCEL,WORD,PPT,这些都将代表你的职业形象,所以“好看”并不只是一个表面功夫,在这后面有很大的学问。Whatyou delivered represents who you are.这一点非常重要。写了这么多,现在回到题主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年之后大家的差距拉的这么大?因为这三年是你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刚开始的三年你所处的环境,所学到的知识,所遇到的老板,都是为你以后的职业人生做铺垫,因此这个时候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的你就像一张白纸,而社会和工作就是笔墨,头三年的经验是打底,是决定你的人生画布应该怎么画,而后面都是加工,装饰和点缀。大学时候因为大家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差不多,因此差异不会很大,可是毕业以后走上社会了,那就全凭个人造化了。当年我的同学们,毕业之后外地的几乎全部回去了,上海的同学也都大多进入了家里父母安排的工作。像我这样从一无所有开始找工作的算是少数,因此个中的辛苦我体会也比较深。所以,拉开差距的不是时间,而是经验,在这三四年时间里,我比我的同学经历了更多失败、更多挫折,但是也收获了更多,因此我才成为今天的我。所谓人从来都不能改变事情,只有事情改变人。经历的不同,才会导致最后差距的不同。【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自媒体账号,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我们尊重自媒体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腾讯理财(Email:,请将#替换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晨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本站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 如果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专业毕业薪资报告:金融才女平均起薪3937元
&&&&来源:&&&&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琦玉)高考季邻近,报考季也不远了。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女生读什么专业好?哪个专业薪资涨幅最有潜力?本月1日,互联网大数据企业发布的数组毕业薪资分析数据显示,金融类专业平均起薪3937元,但每年工资涨幅10%以上,“钱”力不小;分析还提醒,岗位差异才是影响薪资待遇的重要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扎堆计算机专业月薪涨幅大
  “女孩子读文科比较好”、“语言和师范类专业更适合女孩子”“读完大学最好找个稳定的工作”……在社会关于两性不同气质的规训长期影响下,人们对大学专业存有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而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个别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大数据显示,大学里“阴盛阳衰”最严重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该专业女生占比为86.4%,而学前教育专业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女生比例也高达85.6%。统计的女生比例最大的20个专业中,有9个就是外语类专业,几乎占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出国可能性高”、“去外企工作机会大”等,是女生的出发点。
  然而,有些专业看起来很美,但就业情况却并不理想。以学前教育为例,随着教育机构对于教师学历水平要求的提高,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越来越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且起薪不高。数据显示,教育类专业的平均起薪多为3000元左右,平均起薪最高的特殊教育专业为3886元;同时,薪酬的成长性不高,毕业五年平均月薪为4853元。外国语文学类专业的情况比教育类专业好点,起薪大多在3600元左右徘徊,毕业五年平均月薪为6605元。
  数据还发现,金融各专业女生比例也高于男生――基本保持在55%左右。以金融工程为例,女生比例为54%,毕业起薪4363元左右,毕业五年月薪几乎增加了一倍,为8339元。此外,与大众“学金融的数学肯定特别好”的传统印象不同,虽然数学与金融息息相关,也有部分专业方向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并不高,主要科目大多以理论为主,适合偏向文科的女生们。
  而平均男女比例8U2的计算机类专业薪资增长潜力巨大――虽然起薪或许不高,但是每年工资涨幅近15%。以信息安全专业为例,平均起薪3442元,5年后月薪可达7587元,毕业10年月薪则增至12000元左右。读理科的女生在填报志愿时,大可考虑计算机类专业。
  岗位差异影响薪资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岗位差异是影响薪资待遇的重要原因。比如北京百度销售代表的平均月薪是6820元,高级软件工程师为16084元,人力资源专员/助理则为5143元。
  决定工作岗位的往往是大学时所选的专业,有人因此认为,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该企业部分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以北京大学为例,能进入北大的学生基本都是万里挑一的学子,高考分数相差无几,但是毕业5年后,他们的待遇却出现了巨大差异,薪酬最高的为会计学专业,达24153元,而排名第十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只有10300元,两者相差13853元。
  然而,也有例外。同为会计学专业,高考分数相差不大的两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毕业5年平均月薪为14645元,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只有6809元。造成这种“同分不同酬”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就业的城市分布不同,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在那里就业的大学生工资水平相对而言也会较高。
(责编:李栋、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学毕业后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