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振东北三省经济增速 天涯论坛

  作为土生土长的辽宁人,80后,童年还是比较不错的,在80年代,生活水平和全国比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时还有四川人山东人过来讨生活,我老家是国营农场,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有退休金医保,和城市里一样!从小一直衣食无忧,农场里只工作半年,十月冰封,来年4月刚刚融化,所以有半年时间窝在暖暖的房间里打牌喝酒聊天,幸福度还是很高的。城市里几乎所有职工都在国企上班,福利好,就像现在的公务员一样!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那时候开始改革,尤其初中时,下岗太惨了,大量人失业,全家每月靠一百多块钱补助勉强活,尤其有些刚刚毕业大学生活生生下岗,毫无收入来源,有自杀的
楼主发言:6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想象一下,如果城市里有一大半人下岗失业,没下岗的领一半工资,这是种什么体验!初中时危机意识是被下岗潮给打击出来的,留下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拼命读书考大学,高中一个班60个人,至少50个已经出了辽宁省,剩下10个大部分在沈阳大连,都是现实逼的,留下来的全是做了事业单位公务员
  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已经对家乡的前景彻底失望了,其实当时还有机会进老家事业单位,但是托了关系还要10万人情费才能排队争取上,任何一个还可以的工作都可以卖,关键是你倾家荡产上了,也就2千块钱工资(2006年),而后来我去长三角一个二线城市找的第一份工作,完全看个人能力,工资轻松过2千,还有奖金(当时房租一间才300,物价只有现在三分之一,2千块钱花不掉)  而在工作选择上,与老家好单位只有几家不同的是,这边好公司高收入岗位很多,而且属于打拼几年摸得着看得见的!这样就在工作的城市完成了买房结婚生子,全家都从老家迁离了,仿佛已经过去很久很久
  在2006年之后的十年,老家和这边的差距越来越大,记得刚来时,几乎碰不到同乡,即使有几个同学也到外面,没有几年就回辽宁了,当然首选沈阳或者大连,但是这五年里到哪都能碰到老乡,而且他们都出来了,买房定居不回去了!可以说最近5年是辽宁人才流失最严重的5年,好多大学老师,创业的老板都是从老家到这边了
  东北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但是东北浓缩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他地方也会有东北类似的情况发生。
  先说一说工作机会上的差別,老家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工作,只是少,而且不止是工资水平和保障上的差距,这也是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区别,虽然大城市消费高,但是好的企业也更多,竞争相对公平,大家都知道,想快速涨工资,最好的办法就是跳槽,跳个两三次,收入水平就把老家远远甩开了!一开始在外面后来回老家工作的同学,回去后几乎是没有机会跳槽,选择的机会极少
  在办事效率上差距更大,就拿迁户口为例,这里只要符合条件5分钟搞定,还不用出钱,在老家,明明符合条件,办公人员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有时候是不办事,有时候是已经习惯了慢,严重的吃拿卡要,最后拿个一个已经批下来的证件都要走关系花钱,真是很无语
  尤其是在生意往来上,越是讲人情的地方,回款越难,简直没有原则,在现在的城市,虽然也讲关系来做生意,但是95%的情况都是说到做到,签合同之前谈到了就不会变,一直执行到底,尾款到了约定时间就给了!资金流转很快,做项目也很有安全感!先看产品质量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再讲一点关系,互利一下!正所谓拿了你钱财,他确实办事了,还办得很利索,这是很大的区别!回老家的同学,一开始很不适应,因为他发现想要个尾款太难了,没有任何葜约精神,前一天晩上喝酒还称兄道弟,逼你喝吐为止,还保证第二天肯定安排打款,然后第二天就不认账了
  @ymjing82
08:15:31  在办事效率上差距更大,就拿迁户口为例,这里只要符合条件5分钟搞定,还不用出钱,在老家,明明符合条件,办公人员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有时候是不办事,有时候是已经习惯了慢,严重的吃拿卡要,最后拿个一个已经批下来的证件都要走关系花钱,真是很无语  -----------------------------  他们没钱就想搞钱。而越这样,东北的环境就越不好。这就是恶性循环。  东北曾被满清隔离过,万里无人。后来沙俄进来了,满清才发现犯了大错,才开始给政策,于是有了后来的闯关东。这是东北第一次人为的被沙漠化。  有人就有一切,东北开始繁荣。后来沙俄和日本抢地盘,他们的投入都很大,当然,抢去的更多,但东北那个时候就应该属于中国的发达地区。后来解放,东北和上海一样,也是中国的发大东区、重工业基地。  直到。。。。东北被第二次沙漠化,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润物细无声,悄悄地、一点一点来的。。。
  这十年老家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最大差距是房价,在2007年,沈阳和我现在这个城市的房价差不多,当时沈阳的城建看起来更像大都市的感觉,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房价是沈阳的三倍!07年爸妈在老家拿到了新房,我在这边也买了房,因为老家是乡镇,当时三千一平吧,现在还是三千一平,可能还跌了一些,只有居住功能!而这边的房价已经2万多一平,几乎是9年前的4倍!对于普通百姓,这就是最不用动脑的投资方式,但是老家不具备
  东北地区思想落后。
  现在的事实是这样,改革过渡期,过去就好了,就像78年前后,也是出现大量下岗,走出去就好了!!!寻找出路,待在家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ymjing82
01:05:18  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已经对家乡的前景彻底失望了,其实当时还有机会进老家事业单位,但是托了关系还要10万人情费才能排队争取上,任何一个还可以的工作都可以卖,关键是你倾家荡产上了,也就2千块钱工资(2006年),而后来我去长三角一个二线城市找的第一份工作,完全看个人能力,工资轻松过2千,还有奖金(当时房租一间才300,物价只有现在三分之一,2千块钱花不掉)  而在工作选择上,与老家好单位只有几家不同的是,这边......  -----------------------------  跟楼主一样05年毕业,想回东北最少10W才能有工作,非东北人可能很难理解,但是东北除了体质内,没别的单位啊,没办法,去了外省!
  懒惯了
  东北四川湖北等地,太平年代是没有出路的,所有的超大城市都聚集在沿海一带,沿海一个二线城市的经济活跃度都往往高于内地省会。  历史证明,当天下大乱时,四川,东北,西北等地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偏安一隅才有超过沿海港口城市的可能。原因就是,内地城市是在沿海城市带失去作用的时候,被动发展起来的,并非自身因素主导。
  东北就是代表工产主义的公有制  沿海代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别担心,沿海也好不了几年了。马上出口完蛋,接下来一切都要靠地产主义了
  看看  
  体质+人
两个根本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全国问题都解决了!咳
  现在这个城市在八十年代也有大批国企,但是到了90年代改制后,国企全变成私企,苏南模式下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现在是民企和外企各占半壁江山,当然和位置也有关系,人的因素也很大
  东北的单位也是严重的贫富差距。我知道的,要是在个好单位,当个小领导,一年30-50万很普遍,可是如果在一般单位,一般人,那就一个月,没有其它收入了。
  确实如此,基本上上完大学的都没有回去的,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回去的也是没啥上进心那种,家里给帮帮忙安排进事业单位啥的,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才一千来块钱,够干啥的呢?可是,其它买卖也不好干,市里的房子也就更不好卖了。  而且官僚主义盛行,办点啥事都首先想到拉关系。。  真是看不到希望的感觉。。。
  @好吃的鸡鸡
09:28:16  东北四川湖北等地,太平年代是没有出路的,所有的超大城市都聚集在沿海一带,沿海一个二线城市的经济活跃度都往往高于内地省会。  历史
证明,当天下大乱时,四川,东北,西北等地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偏安一隅才有超过沿海港口城市的可能。原因就是,内地城市是在沿海城市带失去作用的时候,被动发展起来的,并非自身因素主导。  -----------------------------  @omydogwumao123
09:53:15  你知道辽宁也靠海吗?你知道广西也靠海吗?  -----------------------------  是的,那又怎么样?有广州港那么便利?你做生意,会不会去那里卸货?
  主要是国企太多。
  需要思想革命,否则,难。
  @痛风的小新
10:12:40  东北的单位也是严重的贫富差距。我知道的,要是在个好单位,当个小领导,一年30-50万很普遍,可是如果在一般单位,一般人,那就一个月,没有其它收入了。  -----------------------------  @luccy1
10:40:53  哪里都一样  -----------------------------  别的地方,是你有本事,你多挣,没本事少挣。东北是,都是国企,事业单位,和你有没有办事没关系,和你坐什么位置有关系。 比如,大庆,石油都减产了,以后一定是下坡路了,当地退休工资都万八千的。都是今天过完了,不管明天的样子。
  我在广东工作过6年,事业单位,年收入12万,后来2010年因家庭原因回到东北老家,省会城市,侥幸考入一家事业单位,年收入勉强到5万,去年评上了副高职称,今年再聘上副高岗位的话能多一万多块。  感觉还是回家好,工作相对清闲,偶尔有额外收入,工作之余考证挂靠赚点零花钱。  主要工作时间很宽松,工作没压力,有时间管孩子和父母。在广东工作很累,每天早8点到晚上11、12点,有时到半夜1点。颈椎病就是那几年累出来的。而且经常要出差。  我个人觉得要是从北上广回老家的省会城市或者是四线小城市,也就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还好点,老家的私企我在工作中接触的比较多,同年龄的赚的比我多一些,但是几乎没有双休日,有的单休都保证不了,单位管的很严,请假都要扣工资。东北现在所有行业普遍都不景气,都不好干。  我的高中同学在北上广工作的不多,5、 6个吧,现在都40岁了,还是总到处跑,出差,他们父母都没接过去,都在老家这边,年龄也都60大多了,有时父母病了,就得请假回来,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感觉也挺折腾的。
  国企矿山林场改制,私人占有日资入股,强掠资源盘剥职工,百孔千疮两极分化,百姓流离失所外移!
  马克思
  @ymjing82 东北需要振兴
  不是不赞同竞争上岗  但那种一刀切,赞为:长痛不如短痛的,敢作为。。。。  造成了大批的职工下岗,一大批技能工人流失,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让人不能接受  看看现在的医疗、教育  是什么蒙住了眼睛,一切向钱看  教育、医疗市场化,这种短视的政策,搞乱本应政府应该承担的
  东北的干部确实坏
  @布雷斯塔黑猫警长
08:08:00  东北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但是东北浓缩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他地方也会有东北类似的情况发生。  —————————————————  满洲人是不是要怀念溥仪皇上  
  还是东北人懒,不愿意幸苦的建设自己的家乡。去外地的话,直接找个现成的工作就可以赚钱啦!
  这是个伪命题、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的人口流动。
  @ymjing82 又一个十年,,,
  其实就是房地产泡沫太大让你光看到北上广深的光鲜亮丽外表,怎么不看看实体经济还是需要坚持,东三省的工业基础在那呢,以后发展起来也快,短时间的镇痛不是问题。
  现在再谈工业,有些过时了,东北工业基础好,哪里的工业基础差呢?
  @ymjing82
  @ymjing82   任何地区都有发展前途,历史上清朝,日本还把东北当作宝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历史上闯关东,说明东北是内地人眼中的金矿,体制问题搁置不谈,如今的人口流失跟产业结构失衡有着很大关系,东北的企事业单位多数是能源型企业,这种企业往往不是个人投资能够涉足的,即使可以,制度也不允许,加上计划经济对东北能源产出的过度汲取,使得东北如今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也面临市场经济,但是固有的能源企业的利益产出却不足以支撑产业转型,相反在能源过度开发接近枯竭的城市,很多工人失业,甚至面临生存困境,这是计划经济留下的弊病,也是当初我们大量低价出口换取外汇留下的后遗症,那些东北的资源出口换回的外汇很少返回东北,更多是用在国家的更急切的地方,相反,没有资源的沿海城市,由于没有这些包袱,通过贸易,加工,很快跟上了改革春风,而且贸易,加工的起步成本低,个体完全可以小本经营,还有国家的退税,出口优惠政策支持,想不发展都不行,另外有个气候问题,南方气候温暖,一年四季交通无阻,很多工厂一个简易房就可以开工,这在东北是不可能的,说起来种种原因,导致如今东北的落后,内陆地区要发展,只能依靠政策进一步放开,在政策上要有更大的优惠,灵活性,才能让资金,人才流入东北,这是国家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
  东北只有公务员才有工作,老百姓下岗失业根本没人管,企业和个体商户税负太重了,因为要“高薪养廉”,所以不会减税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体制落后,关系占道
  @巅峰时代-24 13:40:58  @ymjing82  任何地区都有发展前途,
上清朝,日本还把东北当作宝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
上闯关东,说明东北是内地人眼中的金矿,体制问题搁置不谈,如今的人口流失跟产业结构失衡有着很大关系,东北的企事业单位多数是能源型企业,这种企业往往不是个人投资能够涉足的,即使可以,制度也不允许,加上计划经济对东北能源产出的过度汲取,使得东北如今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也面临市场经济,但是固有......  -----------------------------  说的很可观!
  @痛风的小新
10:12:40  东北的单位也是严重的贫富差距。我知道的,要是在个好单位,当个小领导,一年30-50万很普遍,可是如果在一般单位,一般人,那就一个月,没有其它收入了。  -----------------------------  @luccy1
10:40:53  哪里都一样  -----------------------------  @痛风的小新
10:44:40  别的地方,是你有本事,你多挣,没本事少挣。东北是,都是国企,事业单位,和你有没有办事没关系,和你坐什么位置有关系。 比如,大庆,石油都减产了,以后一定是下坡路了,当地退休工资都万八千的。都是今天过完了,不管明天的样子。  -----------------------------  这个……这个……岂不是全国人民在养他们!
  @luccy1
10:42:24  浙江人还不是一直在外面讨生活,走西口下南洋有什么区别,还不就是本地活不下去了,哪里都有富的,富人把资源都垄断了本地的穷人当然只有走  -----------------------------  可笑  
  东北国企太多养的一个个懒惰成性,不思进取。国企这种东西都哪能斗得过私企,看看当年加多宝和广药之间的产权斗争就知道了。
  东北人是到哪里都能碰到老乡,3个原因,一是出来的确实多,二是东北人报团,其它省份的两个老乡见面也就是你好你好,东北人是:哎呀妈呀,你是东北的啊,还是咱东北人咋地咋地,不像南方人抠搜搜的。。。  三是,东北三个省呢,加起来人口过亿了,中国最大的报团集体  
  @布雷斯塔黑猫警长
08:08:02  东北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但是东北浓缩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其他地方也会有东北类似的情况发生。  -----------------------------东北就是别的地方的未来 。。哈哈
  解释那么多有屁用  红教=病毒  病毒的一生就是不断需找宿主的过程,找到宿主,在宿主身上汲取养分,然后爬到下一个宿主身上  东北(原满洲)是第一个宿主,当年从一盒火柴到一架零式战机都能造出来,现在如何?  东北衰落=宿主身体衰弱而死  就那么简单,无需解释的太复杂
  现在的东北人 就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到哪里都被本地人讨厌
  我也是辽宁乡镇现在江苏二线城市,05毕业。楼主握手。
  建议楼主摒弃地方标签的理论
  人的问题   好吃懒做,爱面子爱装,爱出牛逼玩虚的  整幅身家穿在身上  作为一个个体,离开东北去了南方或者其他城市,他们有的也改变的很快。跟其他地方的人一样肯干  问题是,当他们聚在一起,面子就起作用了,各种攀比吹牛B
  以前单位一项目经理 东北人  竟然敢把妓女当成外包人员搞到国外去  他的项目,拉帮结派,各种贪污腐败,最低最低的底层人员去外面吃饭都可以签单  可以说一个人带坏了一个队伍。  后来被公司处理···
  @ymjing82 23年前我去过黑龙江讷河一段时间。就知道东北没有希望。说句得罪人的话,主要因为人。因为东北人太崇拜强权了,我们这边那时还没一家夜总会,那里好几家了。人们张口闭口认识官员某某某,黑社会某某某,整天醉醺醺,听到我外地口音,毫不认识的人马上牛气冲天。满大街右舵车横行,警察打敬礼。还有什么希望??
  因为都想着挣钱呗。
  @刘爷是大款 75楼
17:49   现在的东北人 就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到哪里都被本地人讨厌 -----------------------------  估计他们的后代会好些。  
  @刘爷是大款 75楼
17:49   现在的东北人 就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到哪里都被本地人讨厌 -----------------------------  估计他们的子孙会好些。  
  @刘爷是大款
17:49   现在的东北人 就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到哪里都被本地人讨厌 -----------------------------  @asd0
20:25:49  估计他们的子孙会好些。  -----------------------------  东北按说以前生活条件也不错,为什么他们素质会这么差呢??百思不得其姐,为什么?
  我有一个吉林的朋友曾经自信地说过,"在我们东北,就没有钱办不成的事!"我觉得,这就是东北溃败的原因。所以说,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社会文化的原因。  
  呵呵我也辽宁的!讲下我知道的吧~我们这大部分父母都是国企员工 女孩很少毕业进父母的单位 不是不想是进不去 因为我们这边国企大多数是化工厂什么的 只要男孩 也就是工人 女孩能进国企的一般不是家里有钱的就是官二代 但是男孩就不同了 学习还行的考个二本 毕业了直接父母找关系进国企 拿5万到-30万不等 看家里实力和岗位好坏决定 学习不好的男孩就送去当兵 混两年回来家里找关系花钱安置到国企 所以我们这边能进国企的大部分就是这几种人 有能力的孩子能考上985 211的 基本毕业都去北上广不回来了 稍微差点的也都赖在沈阳大连打工 因为回家乡第一是进不去国企事业单位 第二是考不上公务员 第三是不好找对象 因为在东北人眼里 特别是男孩 没有个国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都是工作不稳定打工的 这点我们这里家长思想确实落后 而且最没有能卖的孩子才自己创业 例如开个小店卖卖衣服 或者开个小吃什么的 都是家里没能力的啃吃苦的孩子 我说的代表不了整个东北 只能代表一小部分我知道的人 不喜勿喷   
  楼主现在在哪个城市呢?  
  还是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东西
  北漂,有幸捡到一个东北老公,适用性还不错,估计以后也不回去了  
  楼主看起来事业有成了
是个小企业主吧
  确实是这样,大量的东北人口随着子女就业后外迁了,东北是很好的地方,但经济和恶劣的当地政经关系,大部分城市已经不适合有能力追逐外部更好生活的高素质人才逗留
  黑龙江,美丽的牡丹江,这是我最爱的城市吧,我生长于南方的南方,26岁以前我从未见识过东北,但我到这座城市生活过11个月后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于是我买了套房子,我是在那结婚的,每年我回去总是感叹如此美丽宜居的城市却难以长居,因为我暂时还没有办法抛下事业回,只是心中总有那么点期盼,就是有一天我可以重回这座城市居住,早上在窗外射入的灿烂阳光中醒来,看出去是蓝得透彻的天,远远可以看到暖气公司的锅炉冒出的白烟,楼下是昨夜新下的雪闪着光芒,元宵节我在江边拥挤的人群中欣赏冰灯和天上的烟花,还有人群中幸福的笑脸,这是我真真实实在东北所生活过的日子,完美的体验,也许我还要再等三十年吧我才可以回到东北彻底地放下一切享受我曾经体验过的日子
  归根结底是国家政策的问题。朝鲜不宁,东北永无发展的机会。
  东北办事效率极度低下,亲身经历:办个企业,申请三相电,请吃、送礼、请哪个啥(自己脑补),还是不办。其他很多地方有公开牌价,钱一到账,马上办,10年前的事情。
  东北要恢复生机,关键在人,不单是zf机关,包括老百姓自己,都要拿出当年广东改革开放的决心出来,千方百计地扶持引导和提倡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必须是要从上至下地做起来,让那些不肯改变的人看到他们会落后形成的巨大反差,还要保护好那些因为改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当富裕起来的人们,让其他人看到希望。靠关系吃饭在哪都有,也不是无法克服,但人的观念不改就真的没希望了,2003年第一次去东北时我就惊讶当地人的服务观念停留在广东的90年代初期水平都不如的状态。zf各种机关要彻底从上至下支持引导好各行业的发展,光喊口号没用的,喊了几届振兴东北了,实际上主政的人毫无魄力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可以比拼沿海的好措施,另外就是即使政策有了,来到当地投资的外来企业也是很快被杀鸡取卵了,吃拿卡要遍地都是,说来说去,真没什么好办法,人的观念不改是没用的。  说多了也是没用,如果东北绝大部分人从心底可以摈弃狭隘的地域观应该还有希望:  1.我们东北人如何如何。。。你们南方人如何如何,比如南方人可奸了不实在。  言下之意还是东北人好,别的地方的人啊嘿嘿。。  首先这是绝对的自大和自我粉饰谎言,坐井观天,一听就知道这是落后市井之徒的自我安慰,可是这样的言论真的洗涤了几乎所有东北人的心底,作为一个深爱东北的南方人,无数次听过东北朋友这么说话,只有暗地里摇头,不需要拆穿也不需要反驳。  2.干这么细有啥用啊,差不多点得了  当今社会的分工已经到了极致化,很多事情重在细节,东北很多人的观念依然停留在苏联老大哥时期,当一个外来人意图改进周边东北人对于细节的观念时,得到的多数是嘲笑和不理解。  3.我们东北人不受气,到哪都团结。  正是这样的地域观才导致故步自封,现在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只是莽夫,并不是你男性魅力的体现。另外你不吃亏别人吃亏,这种好事梦里才有。  4.我们东北农民一年干半年活就够吃喝了  那请问另外的半年是否可以用来工作?别找理由说大雪封山干不了,看看东北到韩国去打工的人他们冬天难道打麻将喝酒唱歌吃烧烤度日吗?
  我老家那个小镇建设得还是不错的,属于旅游度假区,有海洋世界,有水上乐园,有真枪实弹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滑雪场,有高尔夫球场,还有山有寺庙,有西汉时期刘邦带兵东征的遗址,如果放在长三角早就闻名瑕尔了,狗肉,冷面,羊汤也是一绝!旅游宣传和组织太差了,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辽西的路过
  @ymjing82
23:20:43  我老家那个小镇建设得还是不错的,属于旅游度假区,有海洋世界,有水上乐园,有真枪实弹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滑雪场,有高尔夫球场,还有山有寺庙,有西汉时期刘邦带兵东征的遗址,如果放在长三角早就闻名瑕尔了,狗肉,冷面,羊汤也是一绝!旅游宣传和组织太差了,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  在东北读了四年大学,喜欢滑冰,滑雪挺好玩。那一望无际的苞米地真是好看,对于为什么东北经济不行说说感受,个人意见,  1,一个寝室吃的用的都是大锅饭。在越来越讲究私有的情况下,对私人的财产从小就没有南方人那样重视,所以人本身经商的基础没有南方好。  2,大话套话太多,实干太少,吹牛逼一流,光膀子喊老子是皇帝  3,太能比较,不肯认输,说实话,大部分人都认为除了北上广就是沈阳大连  4,地域歧视,在外地抱团结伙的原因是在家里长期在一起惯了。广西南蛮子,广东猴子,湖北湖南都不行没听说,江西在哪里。也许这些使一些极端,但在对全国认识方面,对比别的省还是差些。  5不得不说赵本山的小品听着不错,东北话听着挺搞笑,我去年回去走在街上听到人说话都挺逗,是真的喜欢听。但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愈来愈关爱,哪里的小品却还是谈论身体生理有缺陷的人,我知道这只是开开玩笑,绝对不是有些人说的歧视,但这方面说明人对人体贴关怀不够,做起产品来肯定没那么人性化。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天涯论坛:官僚主义是怎么毁了东北经济的?
7148 次点击
16:18:00 发布在
&&&&文:田伯光的初恋&&&&过去的2015年,东北经济的低迷成了全国最沉重的一个笑话,辽吉黑每个季度经济统计全国均排名倒数。这里面固然有产业结构的原因、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思维观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因素。&&&&而在这其中,东北经济今天陷入如此窘境,东北的官僚主义和吏治之恶劣不能不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随便闲聊聊东北的官僚主义是怎么一步步毁了东北经济的。这里的官僚主义,泛指体制内的官员、公务人员、企事业工作人员。&&&&一、假大空糊弄上级,打着民生的旗号搞各种政绩工程&&&&东北官员的假大空不是盖的,在全国也数得上号。东北各城市GDP造假几乎是蔚然成风,各委办局统计的数字根本不经过仔细核实,就从各局下属单位和企业报上来,然后局长、主管领导根据“上级领导”风向,人为的对数据“辗转腾挪”,最后得出一个领导喜欢的数据。所以,东北经济表面上看,一直排名全国中上游,可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要求统计局“挤水分”并处理了一部分统计作假的负责人后,东北各大城市就开始“裸泳”了,GDP数据直线下滑,这里不全是因为全国经济不景气,而是此前可以负责人的说,东北各大城市的GDP掺水严重。&&&&咱们再说政绩工程,说东北搞政绩工程之风很盛也不为过。东北某副省级城市,还有成千上万的贫困市民和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民生凋敝。却仅仅因为奥运会有个足球项目和全运会有一个主体育场,硬是先炸了只有十五年不到的大型体育场,然后在一个新建的道路非常通畅的区,非要投资50个亿建设轻轨,后来飙升到80个亿。这个可怜的轻轨,现在建成已经快四年了,即使是上班的高峰期,上面也常常只有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乘坐,上面还有至少一半免票的老人,空荡荡的列车几乎是空载运行。&&&&这种政绩工程无处不在,拍脑门投资几亿十几个亿的项目,炸起来就跟吹泡泡一样轻松。例如在某副省级城市的一个绿岛学校,当时投资几个亿建了个亚洲最大的室内足球场,没到十年时间,又把它炸掉了,原址现在空荡荡一片荒地,几个亿人民的民脂民膏就这么化为乌有。&&&&二、官商勾结,疯狂抓权,各大领域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在东北,民营经济想发展起来,难于登天。不仅国有经济成分庞大,而且政府抓权的程度让人无法想象。还是东北某省会城市,该市44个委办局居然有43个有行政处罚权,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抓权的心思有多重,抓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最后抓钱。&&&&在东北地区,官员腐败问题有多严重,看看近期的落马官员就知道了。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原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新、原省政府副秘书长魏俊星、吉林省原副省长田学仁、沈阳市原检察院检查长张东阳、大连市原中法副院长李威、鞍山市原中法副院长宋景春、沈阳铁路运输法院副院长陈长林、沈阳市原副市长杨亚洲、铁岭市原市委副书记林强、鞍山市原市委书记谷春立,这还不算之前早就锒铛入狱的不厚书记和叛逃使馆的军头。再早前的慕马大案,几乎沈阳所有的委办局一把手全都涉及其中,仅仅过去十年多一些,辽宁地区前赴后继的腐败官员又层出不穷。&&&&上面说的政绩工程的背后,则是利益和腐败的驱动。据说,轻轨项目的背后是已经被调查的原某省省委书记和东北另一省机车车辆厂厂长的关系,两人据说是同学。在这个区各种高大上的工程背后,该区原区长目前也已经被中纪委调查,据说牵出几十名下属官员。&&&&根据中央媒体的报道,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在沈阳举办。从2011年开始,沈阳全运会建设项目所在地就开始大规模土地拆迁工作,一大批基层干部和公职人员与社会不法之徒联手套取国家巨额补偿金。&&&&2011年3月,沈阳满融经济区发布公告进行动迁。民营企业业主史海鹰的企业正在这一地区。为了多得补偿款,他在自己租用的158亩土地上大肆抢建房屋,之后找到自己的表哥――沈阳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张东阳给予关照。随后,张东阳请求时任沈阳市和平区区长、满融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林强给予关照,林强答应了,并将此事安排给时任满融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马英奎办理。然后,史海鹰获得征收补偿款1.09亿元。为了表达感谢,他先后6次送给张东阳人民币570万元、美元5万元;又送给马英奎人民币132万元、4万美元和10万元购物卡。马英奎的下属高巨峰也以同样手段帮人套取补偿款,从中受贿252万元。&&&&近几年,东北地区大量的公共城市建设,背后关于腐败的传闻一直层出不穷,从城市大量铺路和路基工程中标单位,再到交通系统,再到绿化和各类市政工程系统,还有各类拆迁改造和土地出让、消防检查等一直是腐败的高发领域,现在看,公检法系统的腐败也层出不穷,“吃完原告吃被告”几乎是许多城市部分胆大妄为法官的真实写照。&&&&就拿某副省级城市的数万辆出租车座垫清洗和出租车司机工作服,就一直传闻是由交通局某领导亲属垄断的。&&&&三、懒政惰政,吃拿卡要,腐败之风盛行东三省&&&&东北三省,每个省市官员性格不同,但是在南方商人眼里“好摆官威,水平差,贪婪,懒政惰政”倒是很多人的评价,个别地方官员“忽悠”商人的本领让南方的一些商人叹为观止。&&&&已被调查的王珉书记说的“关门打狗”在东北许多招商引资中,是常见现象,政府用各种优惠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吸引各企业投资,等企业资金到位已经开始工程建设后,原来许诺的承诺就不见了,政府不仅百般拖延推诿,更有甚者利用企业骑虎难下的境地借机吃拿卡要,让企业家苦不堪言,最后不得不伤心离去。&&&&还有一些税务等实权部门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和企业的一些问题大作文章,变相敲诈企业逼企业给这些领导亲属朋友输送利益,承揽工程。或者安排子女就业等。笔者的朋友在某企业,因为一些票据不合规,被当地税务部门调查,调查了很多天,最后在酒桌上官员说了实话――能不能解决其亲属家孩子进入某垄断国企。&&&&对方心领神会,马上安排,税务稽查立马过关。另一家企业,消防整改存在问题,迟迟拿不到批文,消防部门负责人暗示,能不能安排一个其单位要转业的人员,人员安排,消防合格。&&&&以上这些,还不算依附于各大国有企业的各种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依附于各大国有企业,通过联合围标、串标等方式,轮流中标。为了获取订单,每年都要向这些国企实权部门和质监部门行贿,一个小小的质量检验员通过受贿,可以拿到他两年的工资。还有一些油田等国企,更是丧心病狂,崭新的前几年采购的未开封设备,就毁坏报废,再到民营企业采购,从中获取高额回扣。一个小小的油田处长,都可以到沈阳豪车豪宅,美女挥金如土。还有一些油井,尚可以出油,就提前报废,然后再委托给一些私人公司明目张胆的开采油田,赚取暴利。至于更夸张的,可以见周永康的石油帝国在东北的操作思路。&&&&可见,东北商业环境之恶劣,已经到何种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吗,有可能孕育出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吗?&&&&四、关系之风盛行,官员与民争利,企事业单位“逆淘汰”之风盛行,有才能的人开始远离东北&&&&在东北,无论是经商,就业,办事,升学,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托关系“。如果说北上广深的崛起是商业的胜利,至少里面体现着部分凭真才实学的成分。到了东北,到处都是潜规则盛行,办事要托关系,上学要托关系,办婚宴要托关系,晋升要托关系,住院要托关系,几乎生老病死都要托关系。&&&&托关系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托关系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商业社会公平发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东北就是盛行这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逆淘汰”的现象。&&&&能做的比不上能说的,有能力的比不上会搞关系的,凭本事的比上送礼的,有资质的比不上有背景的。一位退休的副局级官员和笔者说过,就某副省级城市而言,在他看来,2003年以后政府部门就很少有凭本事干上去的干部,不是靠父母亲戚背景,就是靠战友同学背景,要不就是靠金钱开路。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掌握大权的官员子女大学毕业几年,不到三十就当了处长,有的不到三十五就当了副局长,这些超常规的升迁靠的是其父母用手中权力给其他官员输送的利益,最后损害的,是整个吏治的公平和晋升渠道的公平。&&&&再说公务员,东北地区因为背景不同同样年纪学历的公务员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一等一是手握实权官员的子女,进的是最好的处室,干的是最翘的活,晋升的前途一片光明。二等是父母认识点官员,通过其他渠道打点照顾的,他们可以干正常的活,熬到年头也可以获得晋升。最末一等就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去的,干的最累的活,晋升的最慢,在单位最受排挤。&&&&2005年以后,东北突然盛行起一个奇怪的政策,就是政府官员可以直接到国企任职,拿国企的高薪。一时间,一些晋升高级领导无望的处级,副局级官员,纷纷托人花钱以“调任”或者“挂职锻炼”的名义转入到国有企业。摇身一变,变成国企高管,拿起国企的高管的薪酬。&&&&这种调任,是一种公权部门赤裸裸对优质资源的掠夺,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而且压制了原来企业原有人员的上升空间和积极性。在某副省级城市一个几十亿资产的国企,其一把手才年仅30岁,原因是其父亲是政府高官,其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手机游戏。另一家也是资产几十亿单位的两位副总,一位是以前某副市长的司机,只有初中学历,另一个以前是餐厅服务员,因为其老公是某领导秘书,所以得以调任到该单位。而该单位大量硕士、博士学历工作多年的干部却无法获得提拔。&&&&这种用人的不公平蔓延到各个领域,尤其以国企为甚,某副省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司仅有2000人时,里面就有800个“推荐”人员。所谓“推荐”人员,就是通过各种关系不经考试直接进入这家国有企业,而两三年后,各类重要岗位大多被这些推荐人员所占据。&&&&还有一些政府部分和开发区领导和一些国有企业老总,觉得公家钱不花白不花,甚至养起了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甚至参加中甲和各类甲乙级联赛,这些运动员被安排到各委办局或国有企业部门,平时根本不认真上班,唯独训练倒是挺卖力。&&&&这样的后果就是冗员和公司的急剧亏损,某企业,全国同类城市这类公司只有40个人,东北某副省级城市里员工多达300人,光综合行政人员就干了一百多人,里面有四分之一人平时根本不来上班,有的人十年不来上班,工资福利劳保一分不少.还有某制药企业,近几年领导班子几乎全是政府派来转变身份的,这些领导待的年头一般都不长,根本没有耐心去做投资大研发时期长了药品开发,只热衷于政绩工程和招标采购等,导致骨干人员流失,也拿不出像样的产品,结果就是连年亏损。&&&&与民争利也是东北官员的一个突出特点,东北某副省级城市,停车位奇缺,政府不设法多建设停车场,却将许多公共道路的停车位委托给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公司,这些公司未经人大批准,就将许多道路原来可以免费停车的道路圈起来,收取一小时五元三元的停车费用,而且旱涝保收。&&&&还是某市,因为土地出让和财政资金有限,于是打起了有车族的主意。发动全市数千交警每月一次或几次大干,睁大眼睛专盯各类车辆压线违停违规等,而且生怕交警罚的不够,还给每个交警下达2000元每天的指标,罚不到反而扣发奖金。两名交警因为每天两个多小时就能罚满5000元,而被交警们奉为神明。这种赤裸裸的趋利性执法让人民怨声载道。&&&&这还不算,该市觉得交警大干出动的人力物力太大,于是打起高科技的主意。于是,不到一年时间,该市大街小巷被装上了数以万记的违停拍照系统。这些系统政府一不用花一分钱建设,也不用出一个人维护,全部都是企业投资,企业维护,罚了款政府和企业一家一半。&&&&如果说这些趋利性执法是小菜,或者开车的并不是全市居民,采暖费一事,就更能看出东北一些政府与民争利的嘴脸。2009年以后,全国的煤炭价格开始逐年下滑,从2009年的高峰1000多元每吨,下降到现在的200元每吨。而东北各大城市冬季取暖费价格却年年居高不下,直到2015年,迫于舆论和民愤,才进行了微不足道的下调,同时期煤炭价格跌了足足五分之四。而这一些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供暖企业,大部分都是有特殊渠道或者特殊关系才得以进入这个行业的,里面不是有政府领导子女经营就是有领导亲属在里面领取顾问费用或其他经济利益。&&&&这和许多城建、工程、绿化项目一样,这些商人要么是领导子女,要么是领导子女亲戚在里名义任职,花钱养这些人,就是为了获得资质。在工程建设领域领导插手招标财股等的就更多了,东北某市国有企业,才成立三年,就有四任高级领导因为招标等问题锒铛入狱,其中有的是因为受同僚请托,有的是受市领导暗示或指示。&&&&在这种风气下,每一个政府建设的大型项目,每一个政府出资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是打着发展本市经济的名义,背地里则是各委办局官员输送利益,安排子女任职就业的渠道,掌握了企业发展和组建、管理的话语权,就等于间接掌握了进人、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利益链的权益。毫不客气的说,东北地区政府组建的国企大部分人员都是非正规渠道由某些实权人员安排进来的。&&&&奇怪的是,东北地区有很多官员因为工程、财政、建设、公款等项目落马,却很少有人因为安排人员而进去,而优质企业里进一个人几乎是明码实价的,例如医院系统,三甲医院进一个医生要30万-40万,护士要20万-30万。大学里的工作人员和优质国企也是这个价格。&&&&这种明码实价导致进入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既无法有效管理,也很难开除。除了很少一部分比较注重管理和效益的国企,大部分中小型政府企业就是因为无限制的安排人员,导致亏损和破产。而安排这些人员的人员,接受了巨额贿赂最后却全身而退,只留下了一大堆远远超出编制违规安置的人员和千疮百孔的企业。&&&&如果查一查因为安排人收取贿赂的情况,估计东北保守又要有几万名官员要身陷囹圄。&&&&在这样官场、职场歪风邪气的浸淫下,好的工作岗位和职位却被许多能力平平托关系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所以有才能的年轻人纷纷远走他乡到北上广深等这些市场经济和职场相对更为公平一些的地方寻找工作机会。&&&&不久前笔者的一位朋友感叹在沈阳这样的装备业制造之都都招不到一流的工程师,原因一个是沈阳地区的工资水平只有同行业北上广深的一半都不到。另一个就是这些国有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常年得不到合理科学的晋升,上升空间被堵死,无奈之下不少人选择离开东北。&&&&而另一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告诉我,现在东北籍的在北京北大清华毕业的高级人才,不愿意回东北,因为在同学里,回东北没前途,没发展,而且被人笑话没面子。&&&&试问,如果不是多年的潜规则,逆淘汰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东北地区何至于人才流失,年轻有才干的人又为何首选北上广深?曾经有一位北漂的人这样说,北京有雾霾,有堵车,有歧视外地,还有生活成本和压力,但是北京就有一条东北不具备的,就是在北京工作在职场上大部分时候要比东北公平,基本的原则还是看中人的能力而非背景和关系。&&&&五、官僚水平低下,却视人民群众利益如草芥,官商勾结,官黑勾结层出不穷&&&&东北官僚水平之低下,在全国可能也可以排的上前几名,很多城市的官员领导班子和委办局局长,当年是工农兵学员和“战士学员”,学历和能力原本就不高,但是却占据了领导的高位,这和一些发达城市任用科班和海归领导干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格局、眼界、知识面的差距,直接导致工作能力的差距,有了差距,这些干部却很少有耐心进修和学习,刚愎自用,官威浓郁,一言堂,胆子大,没底限是这些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干部的真实写照。&&&&某副省级城市,市里要重组某国有企业,这个企业的主管委办局想借此机会重掌控制权,借以插手这个企业的人事、财政和采购,但是可笑的是,市里让这个政府部门去出重组方案,几百人的单位,还是这个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写出重组方案,不得不去私下求该下级单位的人员捉刀代笔,然后把电子版文档交给该局办公室,办公室把自己单位章盖上,送到市里。。&&&&还是这个城市,在上海获得国家自贸区审批前半年,这个城市的多名学者联名上书该市领导,希望该市向国家申报全国首个自贸区。这个城市的领导居然没有人知道自贸区的重要性,反而疑惑的问学者,申请这玩意有什么必要性吗?&&&&最后,意见根本没有被政府重视,又过了半年,首个自贸区落户上海而没有落户东北,看到其重要的作用和国家的雄厚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该市领导才追悔莫及。但是,能力的低下不会仅仅就出现一次失误的,后来又过两年,国家将创新试点城市落户该市,要求该市提出中央支持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方案,该市领导班子研究了一年,到现在都没有拿出一个像样的方案。&&&&一位大学教授感慨说,官员能力已经低下到中央给你钱,让你找理由你都找不到的地步,这样的东北,有什么希望?&&&&水平低下不要紧,要命的是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如草芥,为了自己的政绩可以各种盘剥人民。&&&&东北某副省级城市,前几年为了自己城市建设看起来美观,设立了多条道路禁止摩的和电动车行驶,还在某大街上禁止排量小于1.4以下的汽车行驶,这种自私的行为人民民愤很大。后来,为了抓政绩工程,又开展了“查假货”行动,一时查得沈阳许多小商小贩和商场关门大吉,沈阳再次上了几大网站的头条。&&&&还是这个城市,其城管执法人员之野蛮,也在全国屡次上头条甚至惊动世界,最后却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此前,在该市一个新区,因为野蛮拆迁,一名行政执法人员被愤怒的群众打死。才过了没多久,又是该市的行政执法人员野蛮驱赶小商小贩,结果多名执法人员被刺死刺伤。而这些,并没有引起该市领导的足够重视,此后,又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和世界的事件,一位小贩因为被殴打,刺死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这件案子轰动全国,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重视,事后,小贩被枪决,几名执法人员却被追认为“烈士”。&&&&这不是什么笑话,这个城市里大量的行政执法人员都是上学时候或者在社或多或少有一定劣迹的人员。笔者的一个初中同学,上学时热衷于大家斗殴,最后只念到初中毕业,最后在亲戚的帮助下居然进了城管,成了一名执法干将。&&&&有一天,笔者走过医大一院,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一手的血,一身的土坐在地上哭,傍边是一个折断的秤杆。原因,只是因为这个妇女在医院旁边路口推车卖了点葡萄,被城管呵斥没有及时走,于是三个膀大腰圆的城管过来抢走了她的秤,并把秤杆折断,把她推倒在地,她的手也被秤上的链割伤,流着鲜血。葡萄没卖成,秤也折断了,她就一个人坐在地上哭。&&&&我扶起她时候,突然就想起,我当年那个有事没事就打架斗殴,殴打低年级的那个同学,这样的人进了城管,城管能出什么样的人员和队伍?城管为什么喜欢打人?难道不是跟这些有劣迹的人进了城管有直接关系吗?&&&&还是在关于房地产、关于拆迁,这个城市为了满足自己的土地财政政策,在拆迁上无所不用其极。&&&&黑社会,是以前人民和政府最痛恨的组织,是人人喊打的对象。可是,在土地财政、和拆迁的利欲熏心下,许多东北的城市官员却和这些黑社会沆瀣一气。这些黑社会成员注册一个“拆迁公司”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合法组织,在政府的暗中许可下,在拆迁中干起打砸和殴打群众的活,这种政府简直比过去的旧社会官府衙门还黑暗,比反动派的政府还令人发指。&&&&东北某副省级城市,要把原来的小商品大世界动迁,许多小业户不愿搬迁,政府雇佣“罗老四”等黑社会组建的拆迁公司,打砸临街商铺并殴打不愿搬迁的商铺业主。后来因为打砸商铺影响到了原来这些商铺所有者――另一家大老板的权益,这家老板和拆迁公司互相斥百余人夜间在商业街持砍刀、斧子、钢管械斗,多人重伤住院。&&&&第二天,这家老板来到所在区政府大院,指名道姓要分管领导出来解释,区里领导没有一个敢出来。最后是给了这家老板高价补偿,事情才算了事。&&&&可是,因为被拆迁的恰好是一个有钱有势而且还有大量江湖资源的大老板,这个市政府认了怂。可是,那些没钱没势的普通市民呢?半夜被骚扰,被砸玻璃,被泼粪,最后不是只能接受巧取豪夺的结局吗?&&&&个别有火弹抗法的,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关进监狱,可谁知道他其实是有法院的合法判决的呢。&&&&这样的野蛮掠夺拆迁和房地产政策,最后带来了什么呢?最后带来了08年房价第一次有下滑隐患的时候,政府指示房地产协会联合开发商承诺集体不降价。最后带来了2016年该市房价下滑的时候,政府出台了大学生买房零首付的“啃老政策”,政府的利欲熏心和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低下,令人难以想象。&&&&现在,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楼市,又开始强令各大学校设立分校,将全市卖不出去的房子全部都划成“学区房”,试图以这种注水的学区房逼老百姓买房。这离下一步不买房就不能上医院看病用医保估计也没多远了。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华夏高山]
[周杨1920]
[yongxin5398]
[顺天行道a]
[按倒放血]
[晨钟暮鼓001]
[闲散之人0]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0:22 &&
试问,如果不是多年的潜规则,逆淘汰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东北地区何至于人才流失,年轻有才干的人又为何首选北上广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36:34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49:34 &&
腐败全国都一样,都好不到哪里去,东北的自然条件更恶劣,白天短冬季长,采暖费棉衣燃油生活成本比南方高不少,不适宜生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7:23 &&
&&&&东北:为什么成了我们回不去的故乡&&&&这里曾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数百年的时间里,这片原始荒原风云变幻,承载着史诗般的传奇。&&&&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土地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苏醒,并寄托着一个国家无与伦比的期待。在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历史轨迹上,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完成了近乎一个甲子的历史使命。&&&&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这片面积接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创造了人类史上诸多望尘莫及的奇迹后陷入沉郁,曾经高歌猛进、热火朝天的记忆日渐淡去。伫立在这里的老工厂泛起锈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开始告别昔日引以为豪的荣耀,变得困惑、迷茫,甚至恐惧。&&&&人类进入新千年时,“振兴东北”再度以冲锋号的声音在这里吹响。这是新时期下,属于这里的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场战役换回了这片土地的黄金十年。&&&&但市场经济的轮盘永无休止地转动,历史仿佛正在重演。&&&&2015年倒数第二天,决策层一纸《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审议通过,文件要求未来十年,东北地区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等待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是又一个十年经济保卫战。&&&&中捷友谊厂始建于1933年,一部分为日本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东北解放后,更名为东北机器五厂,1953年再次更名为沈阳第二机床厂&&&&半个世纪的荣辱与兴衰,这片关东之地还将走向何方?在国内实体经济迷雾重重时,我们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走访了一批建国初期位列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的老国企和东三省的标杆企业,试图探寻新一轮振兴运动背后,这些历经风云的公司有着怎样的陈痛与苦衷,以及尚难预测的未来。&&&&在工业浪潮沉浮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更希冀在历史的轮回与前行之路上,不再迷失。&&&&东北告急&&&&在哈电集团位于三大动力路附近的家属区内,我们见到了哈电集团退休老职工陈驰玉。去年年底,年近70岁的陈驰玉刚被哈电集团解聘。&&&&哈电集团全称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由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其主要成员企业包括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阿城继电器厂等。其中,前三大厂又被称为哈尔滨“三大动力厂”,一条马路从中穿过,也由此被命名为“三大动力路”。&&&&陈驰玉1970年进入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至今已45年。事实上,陈驰玉早到了退休年龄,因其工程师身份,公司随后又将其返聘入厂。&&&&近两年来,哈电集团经营陷入了困境,业绩大幅下滑。资料显示,2014年哈电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亏损近2亿元。哈电集团旗下上市子公司佳电股份(000922.SZ)2015年亏损额达到4.47亿元,同比下降了惊人的8009.96%。&&&&陈驰玉说,哈电集团去年的亏损额继续加大,“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跟我一样之前退休返聘的一律解聘。”&&&&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位于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5.530, -0.08, -1.43%)(601106.SH),该公司预计2015年将亏损17.5亿元,上年同期业绩为盈利2568万元。&&&&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是目前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去年8月3日,中国一重董事长吴生富“突然去世”,此后被证实为自杀身亡。&&&&吴生富出生于1964年,去世时51岁。1988年,吴生富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一重,到去年27年。吴生富去世前不久,中纪委已进驻中国一重进行巡视,因此外界猜测吴生富可能因为在巡视过程中被发现经济问题故而自杀。&&&&但一位熟识吴生富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吴生富自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陷入了亏损的困境。个中苦楚,外人无从得知。&&&&“在他去世前不久我们还聊过,他对于中国一重在他的带领下陷入现在的困境感到十分焦虑,而且他还说未来看不到前景。”上述人士说。&&&&去年底,陈驰玉应邀前往齐齐哈尔进行技术交流。他去了包括中国一重、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我发现那里的企业也都不行了,一重就不说了,由于国内运力过剩,齐齐哈尔车辆也处境艰难。”&&&&国内重工产业一片哀鸿。在东北工业重镇辽宁省沈阳市,位于经济开发区开发大路两侧大型重工企业几乎无一能幸免。沈阳机床(16.98, -0.52, -2.97%)车间工人杨师傅说,现在他所在的事业部还有活干,但有些事业部可能干一天休息两天。&&&&杨师傅所工作的沈阳机床集团是沈阳市重点扶持的大型工业企业。该公司于1995年12月通过对沈阳原四大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辽宁精密仪器厂等资产重组而组建。其中,沈阳第一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均位列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沈机床是中国机床行业的‘摇篮’。”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时说。&&&&在我们此次东北之行的采访过程中,关锡友是为数不多敢于直面媒体的国企高管。而紧邻沈机床而立的沈阳鼓风机集团和北方重工集团则选择沉默。&&&&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沈机床、沈鼓、北方重工一直被认为是沈阳市的三张名片,在中国工业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兴衰,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兴衰。&&&&但近年来,沈机床、沈鼓、北方重工的业绩下滑严重。今年1月29日,沈阳机床(000410.SZ)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5年将亏损5.5亿-6.5亿元,而上年同期则实现盈利2557.85万元。&&&&沈鼓的情况亦不乐观,这家始建于1934年的老厂曾是全国第一个风机专业制造厂。2015年,在申请IPO的过程中,沈鼓集团被质疑虚增收入,十亿营收“不翼而飞”。一位在沈鼓工作的工人说,从去年开始,沈鼓的情况持续恶化,有些车间已处于半停产状态。&&&&根据沈鼓申请IPO的资料显示,2013年该公司净利润由2011年的2.98亿元下滑至1.18亿元,201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仅有0.3亿元。截至目前,沈鼓并未公布近期的营收状况,亦拒绝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作为工业之城,因核心企业业绩衰弱造成的影响立竿见影。《中国企业家》记者获得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月,沈阳市工业增加值下跌3%,工业用电量下降7%,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65亿,下降25%。&&&&低迷的产业背景如同瘟疫。&&&&在数百公里外的吉林省松原市,作为当地一名基层干部,李超直观地感受到,近两年来自己的生活发生着显著变化,“单位的各种待遇大幅缩减。”&&&&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哈尔滨、长春、大庆三角地带,松嫩平原南端,曾与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8.630, -0.19, -2.15%)一起被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但最近几年,松原市的财政收入增长乏力。2014年,松原市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为62.5亿元,同比增长仅0.8%。按照李超的说法,2015年的情况更加糟糕,仅完成了上一年的60%-70%。&&&&这主要归咎于吉林油田效益下滑。年,吉林油田累计实现收入3370亿元、利润651亿元、税费838亿元,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李超的父辈都在吉林油田工作。但李超并没有进入油田,而是选择在毕业后考取公务员,成为一名基层干部。&&&&见到李超时,他正准备下乡。他的很多工作都围绕农村进行,下乡是家常便饭。“现在经济这么差,安抚工作变得更重要。”&&&&李超介绍,吉林油田的采油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按照目前的国际油价肯定亏损,“前不久一吨油的价格才卖到1100元。”&&&&吉林油田拥有10万职工及家属,这迫使它无法通过停产来减少亏损。而另一个不能停产的理由是跟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离大庆油田很近,这一带是一个盆地,而大庆油田处在盆地的最底部,吉林油田地处盆地两侧位置,如果油不开采,会慢慢流向大庆。”李超说。&&&&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 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7%。这十年间,东三省再度成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由于效益不好,目前吉林油田内部已做出了让职工提前退休的规定,内定女职工45岁退休,男职工50岁退休,退休后仅有基本工资,一个月2000块钱左右。&&&&距离松原市车程两个小时的吉林省会长春境况同样糟糕。月,长春工业总产值突然下降了11.5%。上一年,长春的工业总产值实现了6.7%的增长,2013年的增长率则是10.7%。&&&&事实上,不仅在哈尔滨、沈阳、松原、长春,整个东北都在急速下坠。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吉林、黑龙江、辽宁的GDP增速分别为6.5%、5.7%、3%,远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而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去年全国有46个地级市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来自东北三省的19个地级市已连续两年负增长,而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白山市、铁岭市则是连续三年负增长。&&&&“这一切仿佛回到了90年代。”当地人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8:03 &&
&&&&灰色记忆&&&&面对惨淡境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举行的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感慨,“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这并不是东北三省第一次让总理“揪心”,上一次正是发生在杨师傅所说的90年代。杨师傅当时所工作的沈阳第三机床厂便是在那时倒闭。&&&&“那时候不是倒闭了多少企业,而是几乎都倒闭了。”&&&&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那时候的东北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工业结构失衡、企业步履艰难、效益严重下滑、接续产业匮乏等多重问题,当时被外界称之为“东北现象”。&&&&“东北现象”的发生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彼时,邓小平南下所掀起的市场经济改革风头正劲,南方诸省沐浴春风时,东北地区依然笼罩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价格方面,当时国家实行双轨制。一方面,商品市场化在南方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东北的石油、煤炭、钢铁仍在按计划调拨全国,价格仍由国家指定。很长一段时间,大庆原油价格每吨仅为200多元,而同期一吨酱油的价格都已达到近300元。直到1996年,鞍钢所产的95%以上钢铁的价格仍按计划执行,比市场价低2000多元。&&&&那时李超的父母所在炼油厂与吉林油田分开独立运营。这个炼油厂叫松原前郭炼油厂。该炼油厂于2008年被关停并划入吉林油田公司管理,一两万人被重新分配了岗位。&&&&父母同在吉林油田的姚成回忆称,80年代末,是炼油厂效益最好的时候,也是职工待遇最好的阶段,“逢年过节,厂里都会发大米、白面等福利,那些往车后备箱一箱箱装苹果的,都是石油系统的职工或家属。”姚成说。&&&&同样作为资源型城市,“煤都”抚顺和阜新境况更差。早在80年代,阜新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座资源城市紧紧围绕煤炭而转,但当资源开始枯竭时,却又缺乏接续产业。在鼎盛时期,矿区职工占到了城市职工总数的31%,矿区人口占市区人口的60%。到2002年,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矿因资源枯竭申请破产。&&&&海州矿破产的这一年,抚顺的原煤年产量也由1400万吨锐减到600万吨。全市152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有47户停产,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达62.25%。&&&&作为东北工业重镇,沈阳铁西区无疑是“东北现象”的重灾区。&&&&时至今日,张志贤对当年的情形记忆深刻。张志贤是中捷友谊厂的退休职工,他在1965年进入中捷友谊厂,那一年他刚好20岁,一直到2007年退休。&&&&中捷友谊厂始建于1933年,一部分为日本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东北解放后,更名为东北机器五厂,1953年再次更名为沈阳第二机床厂。1960年,为庆祝捷克斯洛伐克解放15周年,更名为中捷人民友谊厂。80年代,“文革”结束,“人民”二字被去掉,改名中捷友谊厂,沿用至1995年。&&&&这一年,中捷友谊厂与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共同组建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备日后上市。当时该厂已被重组,部分优质资产被置入到新公司,不良资产则继续留在了中捷厂里。&&&&1997年,关锡友调任中捷友谊厂厂长。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问财务有多少钱,得到的答案是22个账号加起来不到5000块钱。&&&&关锡友回忆称,是中捷厂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大家都认为中捷厂必死无疑。&&&&“当时领导找我谈话,说反正不行了,就死马当活马医,能整好,说明你小子有本事,整不好,就当是锻炼了。”关锡友回忆说。&&&&在张志贤的记忆中,中捷厂在年开始走下坡路,“那时候厂里留不住人,一些大学生来到厂里,呆不了两天就回去了,机床也卖不出去。”&&&&在一个名为《振兴东北》的纪录片中,原沈阳重型机械集团董事长王铁峰说,那时企业债务繁重,金融债务+经营债务+企业内债达到十四五亿,职工工资债务一亿多,年,职工基本不能正常开工资,最困难的年头每月仅开200元。&&&&1996年,杨师傅所在的机床三厂被迫破产。同一年破产的还有沈阳拖拉机厂。&&&&当年秋天,沈阳拖拉机厂开了一次破产大会,在大会上,每个来参加会议的债主都领到了一个材料袋,里面有一份法院判决书和一根香肠,香肠就是他们的午餐。很多债主在拿到判决书时当场痛哭流涕,几十万的债务成为虚无。&&&&梁启东也是90年代东北最困难时期的见证者。那时他在社科院机关上班,尽管未受波及,但记忆深刻。&&&&“那时候整个东北都是灰调调的,天是灰色的,人的脸色是灰色的,衣服是灰色的,整个城市也是灰色的,记忆也是灰色的。”梁启东说,“那时候不是倒闭了多少企业,而是几乎都倒闭了。”&&&&调整阴影&&&&企业倒闭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工人下岗、职工长期待业放假以及长时间拖欠工资。&&&&和许多位于北二路的国营工厂一样,中捷友谊厂也难逃工人下岗的厄运。所幸的是,由于张志贤当时在厂内的核心部门(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直接隶属于当时的一机部,属于二类研究所,因此这次下岗潮并没有波及到他。&&&&在由王兵导演的纪录片《铁西区》第二部《艳粉街》里,记录了那个年代铁西区下岗工人的生活状况。艳粉街位于铁西区南部,北起沈辽中路,南至艳粉渠,长1800米,1955年始建,1989年更名为艳粉街,曾经国营工厂扎堆。&&&&如今,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中的铁西馆里,展示了一张《2002年铁西国有企业冗员情况典型案例》的图表。其中显示,包括沈阳桥梁厂、沈阳铸造厂、沈阳标准间制造总厂在内的企业当年均处于半停产状态。其中沈阳桥梁厂当时的在岗人数为50人,放假人数达到2350人。&&&&而沈阳鼓风机厂这样的巨头在当时尽管正常生产,但依然有595人放假。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在岗人数为4534人,而放假人数亦达到了4085人,还有6587名离退休职工,总计人数为15206人。&&&&杨师傅说,即便那时候没有下岗,工厂也发不出工资。1996年,沈阳第三机床厂由于经营困难倒闭,杨师傅之后被安排到新的车间。“但那时候也是好几个月没有工资。”&&&&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内展示的《2001年铁西国有及集体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典型案例》的图表中,10个案例近半数企业净资产为负数,其中沈阳铸造厂的净资产为-1.5亿元。拖欠工资方面更是家常便饭,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沈阳变速机器厂和沈阳铸造厂,拖欠在职职工工资月数分别达到惊人的90个月和61个月。&&&&除了铁西区,下岗潮席卷了整个东北。到2002年,抚顺的19.5万名集体职工中有14.3万人离岗。&&&&正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如今东北经济再陷困境,曾经一代人的恐惧也再次被唤醒。&&&&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指出,2015年上半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下降9%,省会城市平均失业率7%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2015年9月,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煤集团”)在机关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执行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的相关政策,要尽快完成分流10万人的目标。这一决定一夜之间将这个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推向了舆论风口。&&&&今年3月,两会期间,龙煤集团再度陷入欠薪丑闻,这家企业的艰难处境仍在持续。&&&&而在高层频频强调减少过剩工业产能之时,以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资产行业为主的东三省,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大的人员安置压力。&&&&日,国务院对外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压缩1亿至1.5亿吨过剩钢铁产能,这一纸文件随即如同一股寒流席卷钢铁行业。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不无担忧,“减少这么多钢铁产能或导致40万到50万人失业,可能给社会稳定造成较大隐患。”他说。&&&&“以前下班后大家还会喝点小酒,这几年工厂周边的餐馆都关门了,工友现在每天都在讨论出路,准备退路,大家都很迷茫,甚至恐慌。”长春一个减产裁员企业的工人在天涯社区上发文写道。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8:34 &&
&&&&体制之困&&&&从黄金十年到东北告急,东北经济的脆弱令人困惑。&&&&黑龙江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一针见血地说,上一轮振兴实际上是靠投资拉动,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2003年10月,国务院第一次出台振兴东北的纲领性文件,即《关于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又称为11号文件。其核心要求推进东北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市场导向。&&&&随后,有关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密集出台。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的“三定”方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成立。三年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政策的倾斜给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注入了一管强心剂。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7%。这十年间,东三省再度成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但繁荣的表象在2013年日渐凋零,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后五位,滑出经济“合理”区间,东北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产业冬季。&&&&梁启东认为,东北整体经济下滑由诸多因素导致,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集中,三个衰退”。两个集中指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以及体制机制问题的集中表现。三个衰退则是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和体制性衰退。&&&&“结构性衰退指的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出现的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今在东北不管用了。”梁启东说,“体制性衰退是由东北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最晚,执行计划经济最彻底所致。”&&&&去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吉林调研时曾强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谈何容易。在梁启东看来,东北的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难以改变是因为在东北三省还普遍存在一个“央企现象”。&&&&“东北国企大多是央企,辽宁省属国企也就200多家,但国有企业却有1751家;吉林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0%都来自央企,地方企业只占10%;黑龙江的央企则占据60%的份额。央企扎堆下,地方政府有些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梁启东说。&&&&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的多项改革试点都已在沈阳铁西区率先实施。年,铁西区尝试的改革试点包括率先选取30户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尝试中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企业破产倒闭实验、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等。&&&&在此期间,沈阳市防爆器材厂因资不抵债被沈阳市政府宣布破产倒闭;金杯汽车(4.500, 0.01, 0.22%)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于1992年获得上市批准。&&&&梁启东回忆,东北当年很多改革都走在全国前面,但大多都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些改革是那种狂风促进式的,力度很大,但很快就停滞了下来。”&&&&但铁西区的上述改革并没有涉及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而是仅停留在市场化改革层面,这也正是当年改革未能往前推进的根本原因。&&&&在“公一色”所有制结构和“工一色”产业结构体制下,冗员、债务和企业办社会逐渐成为了压在国企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一重在1985年划给齐齐哈尔市管理后,为了缓解该市的就业压力,成立了若干个厂办大集体。最多时,中国一重拥有200家集体企业。但这些集体企业产品很少,且没有市场竞争力。&&&&而为解决职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国一重还创办了普通教育和幼儿园,六所厂办小学,五所厂办中学,教职员工千余人,学生近万人。&&&&除了教育,它还承担供热、供电、离退休、居委会开支等诸多社会职能,从事相关工作的职工2000余人,2002年企业办社会支出1亿多元。&&&&一汽集团亦不例外,拥有14个托儿所,22所中小学,1个公安局,3个消防队,一汽总医院拥有800个床位,每年,一汽补贴的相关支出数亿元。&&&&“企业办社会是中国传统,是国有企业的一个老问题。”一汽原总经理竺延风说。&&&&中国工业发展史中,国有企业在地方社会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非常普遍。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诞生的经济实体往往圈地建城,以系统为纽带,组建成一个个独立而封闭的小社会。在东北,更为突出。&&&&李超说,过去前郭炼油厂的职工有近万人,而在德国和日本,同级别的炼油厂人数是三五百人,国内的民营炼厂人数也就五六百人。在这些人的记忆里,国有企业什么都有,学校、医院、庞大的家属群。&&&&区域性的体制环境造就了群体性的观念协同。由于不思进取,创新动力不足,作为东北地区钢铁行业的代表之一,鞍钢曾经差点丢失了它在东北最大的客户一汽集团。1995年上半年,一汽在鞍钢的订货量由最高的20多万吨下降到仅仅5000吨。&&&&此后,鞍钢内部进行了大讨论,痛失一汽大客户的反思和警醒成为焦点。为此,鞍钢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名为《倾听上帝的声音――中国一汽集团访谈录》。&&&&这部纪录片拍摄于1995年,曾在鞍钢内部反复播放多达3000余次。鞍钢第一次体会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切肤之痛,讨论的目的是确立市场意识,洗刷陈旧观念。&&&&事实上,鞍钢管理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转变广大职工的观念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去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还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但在体制机制弊端难以破除的背景下,东北似乎陷入了一个“危机――振兴――再危机――再振兴”的恶性循环&&&&人才流失&&&&除了体制机制外,人口流失严重是东北经济振兴乏力的另一重要现实原因。&&&&在北京市东三环国贸CBD附近的一栋高档写字楼里,31岁的姚成经常会站在200平米办公室的窗前,望着不远处的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他说,这里的繁华老家无法相比。&&&&“那时候整个东北都是灰调调的,天是灰色的,人的脸色是灰色的,衣服是灰色的,整个城市也是灰色的,记忆也是灰色的。”&&&&2007年毕业之后,姚成曾辗转过多家单位,直到3年前与朋友一起创办了这家珠宝公司,从此踏上了创业之路。他经常戏谑地说,创业艰辛,赚的钱都用来付了房租。但每当父母及朋友规劝他回老家工作时,他又都会断然拒绝。&&&&姚家境不错,父辈和祖辈都是石油系统的职工,几个朋友也先后回到了故乡。&&&&对他来说,要想进入当地的石油公司工作并非难事。“那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安逸、稳定,收入也不错。”姚成说,“但这不是我想要的。”&&&&姚成的职业选择是东北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无数个个体的聚合效应,让多年来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又一内在基因得以暴露。&&&&“这些年整个中国经济动力发生改变,这一轮显然是人才经济。资金和人才流向北京、深圳、杭州等这些城市,而中西部,包括东北,一直以来主要靠资源、靠黑大粗的发展模式,靠投资,现在土地红利时代结束,投资投不动了,加上基础设施投资收益下降,这种情况下很难再往前走。东北是其中的典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易鹏说。&&&&官方数据显示,从年,十年间东北净流出180万人。根据齐齐哈尔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迁入48075人,迁出85854人,净迁出37779人。2013年,齐齐哈尔市户籍人口净流出数量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在陈驰玉的印象中,过去哈电集团对新职工的招聘标准堪称严格,“只招毕业于‘985’、‘211’学校的学生”。但如今,即便是哈尔滨本地诸如哈工大和哈工程这样的“211”大学毕业生大多都已不愿去哈电工作。&&&&陈驰玉说,一方面可能是哈尔滨这个城市吸引不了年轻学生;更重要的原因是哈电集团本身对优秀人才已经没有吸引力。在哈电集团内部,有这样一个“怪象”,新招聘进来的博士生的工资能拿到五六千元,但那些在公司干了一辈子、退休后被返聘的副总工程师可能只能拿到三千元。&&&&“年轻的博士生瞧不上老骨头,老职工会因为待遇不高而产生情绪,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结果导致公司缺乏创新。”陈驰玉说。&&&&黑龙江农垦系统一位官员有着相同的感触,他说,每年当地林业系统内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达到近2000人,占总考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但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几乎都不会回来。&&&&“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林区还会奖励五万元,就现在看来,我还是建议取消了,因为你奖励了他也不会回来。”这名官员说。&&&&路在何方?&&&&区域性经济塌陷迷雾压城时,在硬币另一面却不乏对标把脉的问诊样本。&&&&与东北大多数国企陷入困境不同,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的沈阳新松机器人(26.770, -0.59, -2.16%)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松机器人”)的生存处境则是另一番景象。&&&&无数个个体的聚合效应,让多年来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又一内在基因得以暴露&&&&“现在是新松最好的时期。”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说。&&&&来自新松机器人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新松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10.62%;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21.23%。&&&&新松机器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的高科技上市企业,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1986年,曲道奎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硕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机器人研究。&&&&年,曲道奎在德国萨尔大学做过短暂的访问学者,从事神经元网络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对机器人研究的坚持,曲道奎1994年从德国回来后立即组建了机器人研究开发部,并担任部长,他的判断,未来机器人行业市场将大有增长。&&&&“其实我们所里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开始搞机器人了,只是一直把它当成一个大姑娘一样养着,也是时候把她推向市场了。”曲道奎说。&&&&2000年,新松机器人正式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彼时,东北三省的制造业依旧处于灰霾之中,绝大多数国营工业企业处境惨淡。&&&&成立初期,新松机器人在自动化所里租了一个一千多平米的房子当成临时办公室。&&&&曲道奎说,年是新松机器人的成长阶段,这期间有不同的产品推向市场。自从2009年成功上市之后,该公司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三。”曲道奎说,“之前,我们只是市值进入了前三名。”&&&&新松机器人的“异军突起”引起了辽宁省政府的重视&&&&2015年,辽宁省经信委、发改委等几个部门找到新松,希望能给当地其他企业诊断设计规划。&&&&“当时就挑选了120多家企业,现在已经做了20多家。今年辽宁省可能会挑选出300家企业让新松进行诊断。其中的代表企业有辉山乳业、沈阳金杯。”曲道奎说。&&&&应辽宁省政府要求,新松机器人对一些企业进行了挑选,改造其工艺流程,从物流、仓储等环节来设计,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但对于沈机床、沈鼓这样的大型工业企业,新松机器人也借力有限。“生产过程没法改。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没法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的周期又很长。”曲道奎说。&&&&在东北地区,另一家被当地政府列为学习榜样的企业是辽宁忠旺集团。这家民营企业偏居于东北小城辽阳,2009年,以“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1333.HK)身份在香港上市,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亚洲及中国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中国忠旺的财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7亿元,实现盈利28亿元,同比增长13.2%。辽宁忠旺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忠旺今日的成就得益于2002年的那次转型。&&&&早在1993年,不到30岁的刘忠田创立了辽宁忠旺,生产建筑业门窗用的铝型材。但就在建筑型铝型材销售市场红火之时,刘忠田却提出向工业铝型材转型。&&&&从1984年第一次出国至今,刘忠田参观过国外的钢铁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这些让他看到了工业铝型材的发展潜力。&&&&“老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会英语,但这么多年前前后后跑了200多个国家,他很固执,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并且只做铝加工,别的行业哪怕再赚钱,公司再有钱也不去碰。”辽宁忠旺集团一名中层负责人说。&&&&于是,在2002年,刘忠田力排众议,决定进军工业铝型材领域,并且第一次就斥巨资购入了一台当时世界上用于生产高端大截面工业铝型材最大的125万吨铝挤压机,成为中国首家涉足该领域的民营企业。&&&&目前,这家民营企业除已全部投产的21台75MN及以上的大型挤压机外,忠旺还于2014年底引入了两台全球最大最先进的225MN超大型挤压机,进一步巩固了忠旺在高精密、复杂大截面工业铝挤压产品生产方面的领先优势。&&&&颇具意味的一个鲜明对比是,同为铝加工企业,央企中国铝业(4.640, 0.08, 1.75%)却在2009年后深陷亏损泥潭,在长达7年的扭亏之路上艰难挣扎。2014年,其净利润亏损高达162亿元。&&&&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忠旺还将于近期以“红筹回归第一股”的身份寻求分拆上市。根据交易预案,中国忠旺拟作价282亿元借壳中房股份(11.810, -0.32, -2.64%)实现A股上市,同时将工业铝挤压业务置入中房股份,港股公司中国忠旺则专注深加工和铝压延业务。&&&&今年3月底,新一轮振兴东北的号角吹向了民营经济,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改革方面的锐意创新,初步形成具有东北地区区域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东北的上空依然风云涌动。过去是今天的注脚,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一面铜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8:12 &&
分析的透彻,几乎是面面俱到了。我是东北人,真的就是这样。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53:24 &&
本版块主题总数:3420452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8711 / 昨日发帖:17588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天涯论坛:官僚主义是怎么毁了东北经济的?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三省经济增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