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什么是央行缩表表,怎么办

中国央行缩表了,你怎么办?
我的图书馆
中国央行缩表了,你怎么办?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华尔街见闻上周提出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中国式缩表”之后,引发了市场和媒体广泛讨论。在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看来,中国央行缩表之时,就是关注房地产市场拐点之日。陶冬26日发博客称,中国央行上演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美国联储谈了三年的加息,结果中国的市场利率上扬得比美国更多。美国联储开始谈论缩表了,中国央行没有出声,结果却已经做了出来。美国央行光说不做,中国央行只做不说。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今年2月和3月一举收缩1.1万亿元,降幅达到3%。这是继去年11月来第二次这么做。上一次大规模缩减流动性是两届政府之前的事了。在他看来,过去两届政府为了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而不惜代价扩张信贷的政策逻辑、政治意愿,悄悄地消失了。这反映出经济政策顶层思维的改变,势必影响货币政策的思路,带动货币环境的周期性更迭。陶冬认为,货币环境正常化的拐点已经悄然到来。对于一般人,这意味着什么呢?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故事就是房地产升值。但“其实,不是房地产没有周期,而是货币环境在过去十几年只有上升周期,没有下降周期。信贷周期被拉长,使得房地产周期也被拉长。如今,信贷周期的拐点已现。”陶冬称,如果他对央行缩表的判断有一半的正确,中国货币环境就已经酝酿着重大改变,房地产市场勇者为王的时代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下为陶冬博客原文:春雨润无声,大自然的起承转合来得柔和、低调,但是其背后所昭示的节气变更、周期轮回,却又是毋庸置疑的,无可逆转的。货币环境的起承转合,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今年二、三月份一举收缩了1.1万亿元,降幅达到3%。这是继去年十一月来央行第二次缩减资产负债表,从银行体系内抽取资金流动性。再上一次大规模缩减流动性(不计节日后回笼资金),则是两届政府之前的事情了。美国联储谈了三年的加息,结果中国的市场利率上扬得比美国的市场利率更多。美国联储开始谈论缩表了,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出声,结果却已经做了出来。美国央行光说不做,中国央行只做不说,倒是货币政策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经济形势,会后声明中“稳增长”的重要性被明显推后,决策层更强调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过去两届政府为了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而不惜代价扩张信贷的政策逻辑、政治意愿,悄悄地消失了。在笔者看来,这正反映出经济政策顶层思维的改变,势必影响货币政策的思路,带动货币环境的周期性更迭。货币政策的基调出现变更,始于去年晚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言朴实无华,却颠覆了过去十余年政策的逻辑,房地产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金融是撬动增长的杠杆。这种政策模式曾经为经济提供过增长的动力,但也触发了房价暴涨、企业成本飙升、资金脱实入虚的尴尬,甚至表演了保险热钱围剿实体企业的一幕。由于实体企业缺少投资积极性,央行的货币扩张未能被实体经济所吸收,大量流动性滞留在金融领域,于是在房价、土地拍卖、企业并购、股权重组中,中国经济实现了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这场运动没有创造出多少价值,却带来了财富的转移,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催生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发展下去甚至可能窒息实体经济。换言之,巨额的货币扩张虽然营造出GDP数据上的平稳,却可能成为风险滋生的温床。这种政策模式,似乎受到了最高层的质疑,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随之改变。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当然受到政策大基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汇占款下降和房价暴涨的冲击。外汇占款从来都是中国货币发行的一个主要渠道,过去十余年外贸顺差加上海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涌入,人民银行通过发人民币债换取外币的形式来维持汇率的稳定,此举一方面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另一方面触发巨额的货币发行。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说中国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时间远早过美欧的QE,而且中国货币超发的力度也远大过世界其他国家。近来外汇流向突然转势,令外汇储备持续下滑,外汇占款持续萎缩,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出现被动式缩减,商业利率于是一升再升。房价暴涨,是央行的一块心病。货币供应大涨,必然会带来价格的上扬。只是实体经济乏善可陈,无法消化新产生的流动性,所以资金滞留在金融领域,通货膨胀以资产价格而非消费物价的形式出现了。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杀伤力,在于其令经济走向变得不可持续,同时增生金融风险。这种风险相信央行早就看到,并试图加以纠正,但是货币环境正常化的尝试,一次次被“保增长”政治任务所干扰,于是货币发行越来越大、全社会融资屡创新高、经济的杠杆愈压愈高且不均衡。近来借贷杠杆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将居民的储蓄与开发商的现金流以及地方财政捆绑在一起,埋下了未来金融隐患。“房子是用来住的”横空出世,为央行提供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依据,货币政策连同按揭政策、房地产政策同步收紧,越来越紧。在中国,流动性比利率重要,何况利率目前尚处在超低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缩表的意义比市场利率走高更具杀伤力。当然,现在的流动性仍比较充裕,而且政府也没有打算打击实体经济,所以人民银行收缩资产负债表,在初期一般人未必可以有很深的感受,但是笔者相信货币环境正常化的拐点已经悄然到来。对于一般人,这意味着什么?过去十数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故事就是房地产的资产升值~~不停地升,所有预言房价下跌的人都被打了脸。其实,不是房地产没有周期,而是货币环境在过去十几年只有上升周期,没有下降周期。信贷周期被拉长,使得房地产周期也被拉长。如今,信贷周期的拐点已现。所谓投资,就是对风险及回报的管理。在过去,房地产坐在了信贷的风口上,无需太多顾忌风险,即可取得高额回报,甚至越无视风险回报便越高。如果笔者对央行缩表的判断有一半的正确,中国货币环境就已经酝酿着重大改变,房地产市场勇者为王的时代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投资有许多种类,可以根据周期进行买进卖出,也可以作跨周期投资安排,一切因应投资者的判断以及风险偏好,笔者无从置喙。不过必须强调,风险管理意识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纵观世界近代史,房地产调整永远是财富的最大杀手。在货币环境大周期转势的时候,如何守住风险的门户?所有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正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华尔街见闻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广告更多资讯欢迎到见闻APP查看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缩表”与紧缩不能混为一谈|央行|资产负债表|流动性_新浪新闻
  在没有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是什么、里面有什么的情况下,就简单地将“缩表”与流动性收紧画等号是不可取的  “缩表”与紧缩从表面上看上去一样,但影响因素、实际效果则不尽相同,对此应全面、客观看待  近期,央行“缩表”成了广受关注的话题。有人认为,现在央行的一系列做法是在“缩表”,这将导致流动性紧张,甚至出现“钱荒”。在没有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是什么、里面有什么的情况下,就简单地将“缩表”与流动性收紧画等号是不可取的。  “缩表”说的“表”,指的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简单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央行的“家底”。很多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如美联储,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方主要是央行购买的政府债券等各类资产,负债方则主要是基础货币。  美联储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扩表”,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资产负债表规模由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不到9000亿美元,扩张到2014年的4.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就是“缩表”。同时,美联储开始逐步加息并收紧市场流动性。  正是因为看到了美联储“缩表”的一系列动作,很多人也开始格外关注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2017年2月份和3月末,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较1月末分别下降了0.3万亿元和1.1万亿元。而在过去10年间,总体上,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则是在扩张的。仅仅看到这一简单的、短时间的数据,很多人就下了结论:与美联储一样,我国央行也在“缩表”了,那么流动性会收紧,市场上的钱要不够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这张表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装的东西”不尽相同。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还受到外汇占款、不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财政收支乃至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且作为发展中经济体,金融改革和金融调控模式变化也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不能简单与国外央行类比。  就拿其中一个季节性因素来说,由此导致的央行“扩表”“缩表”现象实际上每年都在发生。由于现金发行增加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相应给予补充。现金发行和超额备付都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基础货币项下,由此会导致央行“扩表”。节后现金回笼,会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由此央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性投放,表现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减少,从而出现春节前央行“扩表”节后“缩表”的现象。  具体来看,2017年春节恰巧在1月末,春节前现金大量投放,当月现金发行增加2.2万亿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导致央行相应“扩表”;春节后的2月份现金回笼1.7万亿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会导致央行相应“缩表”。  因此,中国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如从表面看,2015年我国央行是在“缩表”,全年资产规模缩减2.04万亿元,同期基础货币缩减1.77万亿元。但在此期间,由于央行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货币乘数是在提高的。2015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3.3%。  因此,“缩表”与紧缩从表面上看一样,但影响因素、实际效果则不尽相同,对此应全面、客观看待。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司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也强调,“缩表”与紧缩并不是一回事。  在近期,随着各项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金融结构主动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因此短期内出现了利率走升的现象。“在加强金融监管,降低全社会杠杆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个利率上升的过程。但是,如果能够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利率还会有一个回落的过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说。  “缩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不会大幅收紧,同时也不具备放松的条件。今年,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中性,且必须兼顾多个目标:既为信贷合理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又防范信贷过快扩张和杠杆率进一步攀升,还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为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提供相对平稳的流动性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果静)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外媒:两张图表告诉你 为什么中国央行没有缩表担忧_凤凰财经
外媒:两张图表告诉你 为什么中国央行没有缩表担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渣打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指出,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依然落后于政府目标,中国还要再过几年才会收缩资产负债表。
一些投资者对全球央行会在何时及如何收缩危机时期膨胀起来的资产负债表心怀忐忑,不过面对这其中最大一张--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他们大可以安枕无忧。据彭博报道,美联储4.5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势将收缩;随着前景改善,欧洲央行资产规模应该会在今年年底前停止增长。而在彭博对中国央行观察人士的调查采访中,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暂且不会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扩张。从根本上看,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这头猛兽并不同于其他央行--它接受了多年的资本流入与贸易顺差,而不是大量吸收政府债券--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不可等闲视之。渣打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指出,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依然落后于政府目标,中国还要再过几年才会收缩资产负债表。&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已大致平稳下来,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虽然这主要是与春节前后流动性操作相关的季节性因素所致。在美联储势将于年内加息的情况下,即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中国央行仍然担心资本加速外流,并可能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支持本币。在对中国银行、野村控股和法国兴业银行等21家机构的采访中,70%的受访经济学家表示,预计年底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保持平稳或有所上升。其中四位经济学家预计扩表,六位预计进一步缩表。中国央行在上月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与发达经济体央行相比,影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不宜简单类比。中国还受到外汇占款、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财政收支以及季节性因素和金融改革的影响。&&中国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央行在报告中称,比如在资本外流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就在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在金融危机过后忙于纾困经济,向银行提供无息资金并购买政府资产的时候,中国通过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获得了大量资金流入,为此不得不加以管理。中国央行通过购汇和投放人民币来冲销这些资金流入,导致资产负债表规模不断增长。&
[责任编辑:孔维卓 PF076]
责任编辑:孔维卓 PF07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160
播放数:593860
播放数:1839468
播放数:5808920第一黄金APP下载
第一黄金网公众号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逐月收缩,1月末到3月末收缩1.1万亿,降幅3%。家庭、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四大部门的债务余额虽仍在增长,但增速呈现全面下滑趋势。“中国式缩表”悄然启动。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逐月收缩,1月末到3月末收缩1.1万亿,降幅3%。家庭、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四大部门的债务余额虽仍在增长,但增速呈现全面下滑趋势。“中国式缩表”悄然启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去杠杆挤泡沫以及财政投放月的季节因素,中国央行此番缩表或属偶然。但银监会10日发9文、多家央媒为金融去杠杆发声造势之际,央行在政策大背景之下继续推进去杠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实现经济转型的方针亦明确。分析观点称,基于央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意图,央行资产负债表接下来可能会有小幅回升,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中国央行“缩表”是偶然温和去杠杆是必然华尔街见闻此前指出,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主要由“占款”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组成。前者2016年以来持续下滑,而央行通过后者投放的资金(PSL、MLF和逆回购等)今年以来亦逐月走低:今年3月24日起,中国央行连续13个工作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重启后资金投放力度也相对放缓。4月13日2170亿元的MLF操作到期后,央行在同日重启逆回购,并进行839亿元PSL投放。在4月18日的2345亿元MLF到期前,央行在4月17日续作了4955亿的超量MLF。业内人士认为,3月份央行的缩表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3月属于财政投放大月,因此财政存款大幅减少。前两年一季度也出现过类似波动,且2016年的波动幅度与今年类似。IMI货币研究员表示,目前资产泡沫风险过大,在必须去杠杆的要求下,货币投放并未跟上外汇缩减规模,而是稳中有降,体现了决策层顶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试图通过精准灵活的货币政策,挤掉部分泡沫的意图。换言之,央行去杠杆的决心是肯定的,但并不希望引发较大的市场波动。而在流动性告急之时,央妈还是有可能出手驰援的。此前路透援引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称,最近银监会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不断,市场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央行并不希望这种局面持续。监管层的态度是逐步温和降杠杆,既要实现政策目标又不能发生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因此央行会适时微调货币环境,稳住市场情绪并为金融业降杠杆去产能创造空间。的确,防风险、挤泡沫的背景下,市场近期反应较为明显。银监会10日连发9文剑指影子银行,引发大行委外赎回潮,股债普跌。上周沪指累跌2.2%创年内最大周跌幅,昨日沪指四个多月来首次收盘跌幅超过1%,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4个基点至3.51%,为2015年8月以来新高。而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未来的去向,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对表示,公开市场的操作凸显中国央行维护流动性稳定的意图明确,而基于央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意图,和过去两年的相似经验,央行资产负债表接下来可能会有小幅回升,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仍将维持相对稳定。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今日公开市场的净投放达30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央行进行100亿元7天...
黄余送表示,未来可能出现传统电子化形式之外的央行发行的新的电子货币,在...
这些政策没有改变现有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跨境人民币业务始终坚持服...
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至于数字货币时间表,...
随着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央行近日对于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
自美联储公布3月会议纪要后,有关美联储缩表问题讨论甚嚣尘上,绝大多数美...
热门排行榜
本栏目文字内容版权归第一黄金网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C)
赣ICP备号-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如何缩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