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宁波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品可以进行货币掉期吗

当前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当前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它导致了投资和信贷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也推动了CPI逐步走高,以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由偏快向过热转化的趋势。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通货膨胀是央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随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日益严重,货币政策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央行通过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措施控制投资和信贷过快增长,并综合运用央行票据、特别国债、货币掉期等操作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这些多管齐下的货币政策措施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显著影响,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以及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动向,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实现稳健经营。一、当前货币政策措施的特点1、 发挥价格型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积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偏重于使用数量型工具,而较少运用价格型工具。这主要表现在自1998年起,央行每年年初就制定了M1、M2和信贷增长计划。然而,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上述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偏差较大。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按照2007年GDP预计增长8%左右、消费物价上涨预计不超过3%的初步考虑,货币信贷总量预期目标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左右。”表明央行开始淡化数量型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货币政策工具从侧重数量型向侧重价格型转变,发挥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是普遍趋势。2、 央行货币政策措施与市场预期日趋吻合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自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市场对央行关注的宏观经济金融指标不甚清晰,因此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也就常常出乎市场预料,这不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今年以来,央行和市场对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上升趋势、信贷和投资增长偏快的基本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央行连续出台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法定存、贷款利率的措施也屡屡被市场提前预期到。这一点可以从股市走势得到验证。2007年之前加息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公布后,沪深股指均以阴线报收;而今年以来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频出,但出台第二天的沪深股指均以阳线报收,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3、 突破以保持中美利差来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传统观念,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作用自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新一轮加息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经过连续17次上调,从1%提高到2006年末的5.25%,而同期人民币法定贷款利率只上调3次,累计加息0.81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利率仅上调2次,累计加息0.54个百分点,无论存款还是贷款,其加息幅度远低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幅度,此政策出发点是担心中国利率的同步上升会吸引热钱流入给人民币升值产生压力。事实上,由于市场存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利差并不是热钱流入的主要因素,热钱更加关注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因此,提高利率水平有助于抑制信贷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和资产价格快速上升,从而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4、 注意加强超前预调和微调有助于实现经济软着陆央行根据季节性特点,比如针对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年初放款冲动的现象,即在今年1月15日就采取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控制银行信贷增长,又如针对每年6月份是信贷和投资的高增长期,于是在5月19日就采取提高法定存、贷款利率的措施进行预先调控。整体来看,今年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采取了高频、小幅调整的策略,如此微调既可以减缓对市场的冲击,同时市场对央行连续紧缩政策的预期也有助于改变企业和居民下一阶段的投融资行为。5、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过去,央行主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等手段回收市场流动性,但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导致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注入市场,央行只能被动地进行回收,再加上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相对有限,只能通过大量滚动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致使央行财务成本大幅上升,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也使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效益下降。现在,货币掉期和特别国债已经纳入到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范畴,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替代央行票据成为重要的对冲流动性工具,这有助于央行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一)影响分析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资金使用效益影响有限从今年初到9月末,央行已经连续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该比率由9%提高到12.5%。然而,被视为最严厉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似乎对抑制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有限。8月末,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长17.02%;前8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3.08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额(3.06万亿元)。今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提高了3.5个百分点,大约“冻结&#亿元资金,由于自日起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1.89%历史最低点,因此,随着法定存款利率的逐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差由0.36个百分点扩大到1.98个百分点,对商业银行而言,上述被冻结的上万亿元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到较大影响。不过,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给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纷纷采取压缩超额储备率的手段以确保银行的总体收益不受影响。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4.78%,到2007年6月末下降到3%,相当于抵消了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由于超额储备金利率由日前的1.62%下调至0.99%,因此对银行来说,用压缩超额储备金率来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的要求,反而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收益。2、 今年连续加息政策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巨大挑战首先,从利差变动来看,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央行先后于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2日和9月15日连续五次加息,1年期法定存、贷款利率的利差由3.6个百分点逐步收窄至3.42个百分点。这将对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对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长期以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保持在0.72%这一历史最低位不变,因此增加低成本的活期储蓄存款比重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进行主动负债管理的核心任务。2007年8月末,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中的活期占比为50.4%,较上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然而,自今年7月21日起,活期存款利率由0.72%上调到0.81%,这是自日以来首次上调活期存款利率,这使商业银行下半年资金成本陡然上升。在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活期存款比重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商业银行受活期存款利率上升影响的负面效应将逐步显现。再次,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加息周期过程中,对于正缺口的银行(即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加息有助于业绩提升;相反,如果是负缺口的银行(即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加息使其成本支出大于利息收入的增加,不利于业绩的提升。各家银行由于缺口状况不同,因此利率变动对盈利水平的影响也会不一致。第四,由于信贷扩张受到了宏观调控政策的约束,进行债券投资就成为银行的刚性配置。利率上升引起债券估值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出现账面亏损。目前中国正处于加息周期,这对那些债券投资组合久期较短的银行较为有利。3、 定向央行票据对抑制部分银行贷款冲动的作用有限为了控制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央行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采取了发行定向央行票据的措施,目前已分五次累计发行了5550亿元。由于具有惩罚性质,定向央行票据的利率通常低于市场化发行的央行票据利率,其中:3月份利差为6个基点,5月份为3个基点,7月份为2个基点,8月份为2个基点,9月份扩大到10个基点,累计利差损失2.823亿元,这对被动购买定向央行票据的银行来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定向央行票据对控制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效果。4、 货币掉期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资产和负债管理中的重要性提高2005年11月,央行与10家商业银行进行了首笔60亿美元货币掉期。2006年,货币掉期成为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市场猜测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全年进行了超过600亿美元的货币掉期,估计今年央行将继续加大与商业银行进行货币掉期的力度,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负债来源面临日益枯竭的危险,因此,货币掉期将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动性和头寸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然,随着中美利差的逐步收窄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的扩大,商业银行通过掉期交易换入美元资金取得的本外币利差收益与掉期交易产生的估值收益(或损失)将缩少,当货币掉期结束时有可能出现净损失。(二)商业银行采取的对策针对央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紧缩措施,商业银行在主动控制贷款总量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尽可能使利息收入最大化。1、 减少票据融资、增加中长期贷款由于信贷增长规模因宏观调控而受到控制,各家商业银行普遍采取挤压盈利水平较低的票据融资的措施以提高利息收入水平。今年8月末,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8.57%,较年初上升了1.29个百分点。相反,票据融资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6.71%,较年初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其中贴现较年初净减少103.41亿元。2、 减少人民币贷款,增加外汇贷款相对于人民币贷款而言,央行在外汇贷款方面的控制相对偏松。今年以来,央行在连续7次提高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仅在5月15日上调了外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5%。另外,小额美元存款利率自2005年末上调至3%后就未再做调整,以致外汇贷款的利差相对扩大,提高了银行发放外汇贷款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因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贷款受控而转向增加外汇贷款需求。2007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7.0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48个百分点;而外汇贷款则同比增长21.54%,同比上升了13.42个百分点。3、 控制公司贷款,增加个人零售贷款央行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主要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司贷款的过快增长,尽管加息也同时提高了个人零售贷款的成本,但由于房价上涨幅度远远快于利率上升幅度,因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需求旺盛。商业银行普遍认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小且占用的经济资本少,于是纷纷增加个人零售贷款以替代公司贷款实现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股市的火爆也诱使一些个人借贷短期消费贷款违规炒股。2007年8月末,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长70.38%,较全部短期贷款同比增幅高出55.07个百分点;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增长28.41%,较全部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幅高出4.72个百分点;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的1.11%,较年初上升了0.25个百分点;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10.51%,较年初上升了0.68个百分点。4、 减少中小企业的贷款,满足大型企业的贷款在银行信贷额度受控的情况下,银行对客户的选择更加严格,通常会优先向信誉好的大客户提供信贷保证。因此,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三、高度关注当前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当前,商业银行本外币期限错配的风险日益突出:从本币看,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银行存款被大量分流并呈现活期化的趋势,为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对贷款的需求又导致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不断上升;从外币看,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外汇存款增长趋缓,同时又使外汇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上述情况导致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日益突出,有可能导致部分银行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出现暂时的流动性危机。(一)本币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风险从银行负债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引起储蓄存款“脱媒”,今年4月、5月、7月和8月连续出现储蓄存款负增长,为了应对持续加息以及满足便利进入股市和购买基金的需要,居民开始将大量的定期存款转向活期存款以保持流动性和灵活性。2007年8月末,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中的活期部分占比为50.4%,较上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从银行资产来看,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具有高度相关关系。自2003年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多数新建项目因没有信用记录业务和历史财务数据,因此难以通过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资,必然对银行贷款产生大量需求;同时,几家大型银行上市后使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再加上存、贷款利差较高,必然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意愿,而部分优质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等方式减少了从银行借流动资金的需求,这几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攀升。2005年1月末,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43.18%,到2007年8月末这一比例提高到48.57%,而短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则从同期的48.38%下降到43.51%。笔者认为,银行存款“脱媒”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偏高的状况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商业银行资产日趋长期化和负债日趋短期化必然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隐忧。(二)外币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风险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外汇存款增长乏力。2007年8月末,各项外汇存款162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外汇储蓄存款在2003年6月末达到908.58亿美元峰值后开始一路下滑到目前的536.39亿美元,下降了41%。从期限结构看,2007年8月末,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中活期部分占比50.24%,较上年末提高了4.7个百分点。在外汇存款增长趋缓的同时,受鼓励进口政策以及美元贬值走势的推动,外汇贷款快速增加。2007年8月末,外汇贷款同比增长21.54%。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占比44.66%,虽然较上年末回落了5.34个百分点,但仍较2004年末提高了6.25个百分点。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比持续上升。200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突破了外汇存贷比不得超过85%的监管指标,之后一路攀升,有的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比甚至超过了100%,为了满足客户贷款的要求,开始从同业市场拆借短期外汇资金来满足向客户发放中长期贷款的需求。一旦出现人民币阶段性加速升值就可能导致外汇存款急剧下降,进而引发部分银行外汇业务的流动性支付危机。四、未来半年货币政策展望及商业银行策略(一)货币政策展望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笔者预测未来半年央行将继续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紧缩货币政策,其中包括:(1)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将分别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1次,最终至13.5%的历史新高。预计第四季度贸易顺差规模依然较大,市场流动性状况整体宽松,截至目前特别国债仅累计发行7033.8亿元,尚难担起回收流动性的重任,因此仍有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次的可能。明年一季度又迎来商业银行的放贷高峰期,央行必将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事先抑制银行突击放贷行为。(2)通货膨胀预期仍是当前央行最关注的问题。实际存款利率长期为负扭曲了资金真实价格,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预计央行在未来半年将分2次或1次提高存款利率0.54个百分点,使1年期法定存款利率升至4.41%。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与之相关的各项投资陆续完成,为了避免“后奥运效应”,贷款利率提高幅度可能会小于存款,避免投资大幅回落,预计明年1季度,1年期法定贷款利率将达到7.74%。(3)2005年末小额美元存款利率上调至3%后就未再做调整,目前1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利率已由倒挂转为高出0.87个百分点,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因素,居民外汇储蓄将出现快速下滑走势。因此,尽快提高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迫在眉睫。同时,笔者认为央行取消小额外汇存款利率管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实现外汇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对当前商业银行提高外汇业务资产和负债管理水平、化解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意义重大。(二)商业银行策略在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银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当前的宏观紧缩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但仍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1、警惕宏观调控背景下的信用风险近两年来,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普遍偏快,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紧缩可能使部分周期性行业先期进行调整,一旦部分企业发生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很难及时抽身。目前,经济运行正趋于周期的顶部,商业银行应尽快从客户、行业、产品和地区等四个方面研究哪些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哪些弱相关,积极主动调整资产结构,规避经济周期波动可能给银行产生的风险。2、关注利率和汇率波动产生的市场风险2008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利率和汇率的波动也会加剧。就我国而言,利率和汇率上升趋势暂时不会改变。对本币债券投资而言,缩短投资组合久期,有利于降低股估值损失风险。在美元汇率持续走软的情况下,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加速,使交易性和非交易性汇率风险上升。同时,以利率和汇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也在提高。3、重视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发展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在某一阶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人民币升值将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产生长期的、实质性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银行负债成本必然上升,进而会制约资产业务的发展空间。在人民币储蓄存款流向资本市场后,这些资金又通过金融机构存款的形势回流到银行体系内,下一阶段哪家银行在金融机构存款争夺中取得优势,这家银行就会拥有资金优势,提高在货币市场上的话语权。外汇储蓄存款下降趋势难以扭转,随着QDII和外汇理财产品规模的扩大,可用做贷款的储蓄资金面临枯竭的危险。如果央行取消了对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管制,意味着外币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银行在吸收外汇存款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之,金融“脱媒”在我国已露端倪,其发展进程可能会比人们预想的快。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经验表明,实现混业经营,加快产品和业务的创新,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是应对“脱媒”的唯一选择和出路。对中国的银行来说,当前要抓住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着力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和以人民币利率、汇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把发展公司和个人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这一领域不仅增长空间巨大,而且也是一家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的体现。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保证贷款管理政策,对此类贷款的分类应充分考虑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的能力。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要保证贷款分类的信贷人员和复审人员具有必要的信贷分析知识,熟悉贷款分类的基本原理。要通过培训和必要的措施保证贷款分类的质量。第四章 贷款分类的组织与实施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遵循内部控制原则,保证贷款分类的独立、连贯和可靠。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的内部报告制度应对贷款分类的报告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管理层能及时了解贷款质量及变化情况。在上述决策程序中,当客户提出信贷申请时,首先由信贷经营机构客户经理开展贷前调查,收集客户的各项资料,并进行初步审查。若受理申请,则在收集到客户的完整资料后,交给贷前风险管理部门,由其运用有关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主要包括评定客户资信等级、评估项目风险以及设定客户信用限额等,然后将有关资料提交信贷审批机构。再由信贷审批机构按照有关的信贷政策和客户的信贷限额对具体的信贷项目进行审批,作出是否发放信贷的决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一般包括审查和批准两个子环节,即首先由信贷审查机构对信贷项目进行审查,然后再由银行行长进行确认批准,作出最后决策。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正文
近年来,持有较大数额外币的市民多了起来,但很多人对外币理财产品的具体分类和模式还不甚了解,下面,我们请理财专家为您梳理外币理财的4种方式:
  1.外币储蓄
  这是目前投资者选择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性质与人民币存款一样。收益稳定、风险较低,适合不太了解外币理财但手头又有一定外币的投资者。有别于人民币存款,不同的外币储蓄利率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币种的汇率也不尽相同,储蓄的时间一般不会太短,建议选择强势货币来进行外币储蓄。
  2.外币理财产品
  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以结构性产品居多。所谓结构性外币理财产品,是将固定收益产品和汇率期权、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相结合而组成的产品,可以挂钩各币种汇率、股票指数、利率、商品价格等。
  3.QDII基金
  虽然前几年QDII基金的大面积亏损让很多投资人寒心,但随着近几年美元的走强和欧洲施行量化宽松,这类产品开始重新焕发活力,特别是投资美国市场的产品。
  4.外汇买卖
  很多银行都提供多渠道服务模式,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交易,根据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买进卖出以赚取差价收益。外汇买卖操作虽然收益可能比较可观,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要掌握外汇走势行情,并且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所以更适合专业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更适合从前三种方式入手。
  特别提示
  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同类别的产品风险不同,希望稳健可以选择保本型外币理财产品和外币存款;希望获取更好收益可以选择QDII基金,当然其对应的风险会更高,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综合衡量。
  看投资期限
  存款和理财产品一般都有固定期限,适合有具体投资时间的投资者。而QDII基金一般没有固定存续时间,在交易日均可操作,但赎回到账时间较长且还存在申购赎回费,不适合频繁交易。
  看投资币种
  因为汇率风险波动会比较大,如果选择了表现不佳的币种,投资收益很可能被汇兑损失淹没,所以在投资前建议多与专业人士沟通,选择强势货币。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佚名
分享此文:
黄金网&&&&&&微博
微信黄金眼
扫描二维码
黄金网官方微信
  2016年伊始,市场气氛便紧张如坐过山车,一边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另一边是股市跌破3000点。说起这半个月来的理财收益,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纷纷面有愧色,连连叹气。最近,大家的话题也不知不觉从如何获得更高收益转向面对经济下行新常态,如何握紧手中的钱袋子、不因盲目投资而损失本金。
  姚太太觉得,眼下投资风险较大,想赚取高收益并不容易,先保全本金才是正事。在市场预期收益率持续下行之际,首先,不妨适当提高储蓄存款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多关注银行推出的一些存款类新产品。
  其次,2016年,市场风险未明,想要安全理财,可要清除那些不好的理财习惯了。说起坏习惯,其实很多人都有,比如花钱大手大脚,从不记账。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既不知道自己一年赚了多少钱,也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钱,更不明了自己的资金流向。
  “这样其实特别不好,如果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不能了然在胸,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理财策略,当然不容易得到理想的理财结果了。”姚太太说,专家普遍建议大家准备一个账本,将收入和支出明确列出,时时注意收支平衡,才不容易出状况。当然,如今手机记账APP也不少,运用得好也是很有帮助的。总之,不记账的坏习惯,是该快点改了!
  既然风险可能很大,是不是就不要投资了呢?对于有同事提出的这个问题,姚太太说,其实是个误区。因为风险就放弃投资,这也是一种不良的理财习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说的就是这类人了。
  尽管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并不代表所有投资都是高风险的。如果不过于追求高收益,也有很多稳健的投资选择,比如一些稳健的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只要选择得当,积少成多,也是颇为可观的。
  最后,姚太太强调,不敢冒险理财固然不明智,但片面追求高收益更是一个坏习惯。毕竟,理财的最终目的并非无止境追求更高收益,而是使资产得到稳健的保值增值。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双生子,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若是不想让自己的资产置于高风险当中,那就赶紧改变错误的理财观念,调整好投资策略吧。
责任编辑:gold
&&&&&&&&最实用的黄金投资指南,分享精品投资理财诀窍,带你走上财富增值之路!股市暴跌人人都亏了,黄金投资我却赚钱了!支持贵金属1秒查行情,菜单栏点击“金饰”“黄金”“白银”等关键词便可知晓即时行情报价。亲,你关注金价波动吗?你想抄底黄金吗?
黄金网声明:黄金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不传谣言
黄金视频学院
专家服务系统外汇理财产品风险大增,投资者应谨慎参与_汇通网fx678
外汇理财产品风险大增,投资者应谨慎参与
|&&字体:&&&&
摘要: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美元指数暴涨暴跌,让汇市呈现剧烈波动局面,汇市投资风险随即大增,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外币衍生产品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参与。
汇通网8月15日讯――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指数暴涨暴跌,让汇市呈现剧烈波动局面,汇市投资风险随即大增,随着美元与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工具,投资境外外币衍生产品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参与。据经济导报8月15日报道,近期的暴涨暴跌,让汇市呈现剧烈波动局面,汇市投资风险随即大增。了解发现,从美债危机的消息爆出至今,恐慌情绪就一度弥漫全球,各大汇市受避险驱动,资金纷纷流向、瑞士法郎等避险,并推动上述货币汇率大幅向上。11日,东京汇市美元对一度下跌至76.64日元,创二战以来东京汇市的最低纪录。对9个发达国家货币更是在1个月内上涨9.2%而为了保证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果断出击,以降息及增加瑞郎流动性方式阻止瑞郎升值;同样,日本财务省携手联合祭出措施,遏制日元升值。在政策干预下,上述货币汇率随即出现大幅下挫。然而,汇率的巨幅波动,却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也一定程度上危及了国内挂钩外币的银行理财产品。了解发现,在7月底至8月初美债危机爆发的敏感时间段,有不少银行却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8月的第一周(1日至5日),有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共9家银行发行了64款外币理财产品,其中,发行币种为美元的有19款,占外币理财产品总数的29.7%;其次是、港元、理财产品,分别是14款、13款和12款;日元、各发行了3款理财产品。在上述产品中,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最高,如招行推出的“2011年‘大运金牌理财季’安心回报澳元99号理财计划105047”,这款投资期限仅为33天的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竟高达8%。而民生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投资期限为183天的“2011年第1114期非凡资产管理(外汇增利型)澳元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不低,为7.8%。此外,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推出的184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在6%以上。不过,正是较高的收益率,很可能让投资者忽视了其中暗含的风险。观察发现,就在上周(8日至12日),澳元对曾出现直线下跌,自1.10上方一度下探至平价(1:1)关口,令其后市走势堪忧。而上述产品中,大多都是看涨澳元,这种“开门吃瘪”的行情无疑让其实现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大降。同样颇具风险的还有挂钩美元型产品。目前的美元理财产品以保本固定收益类为多,拟投资资产为外币市场、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等。例如北京银行本周推出“本无忧”系列美元6个月银行间市场投资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保证投资者可获得的年化收益率为3.3%。由于投资品种稳定,上述产品本身并无多少亏损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却要面对不断走强带来的资产缩水的风险。“很可能你买了1年美元产品,获得3%的收益,但是回头一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却升值了5%,这样转换成人民币计算,你的资产最终还缩水了2%&。”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吴奉刚表示,在货币转换的过程中,投资者无形中必须承担两次汇率风险,而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汇率市场的波动很可能会抵消掉产品本身的收益率。吴奉刚还表示,产品主要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外币结构性存款、货币掉期、高等级债券、欧洲商业票据、拆放境外同业等产品,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外币衍生产品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参与。
编辑:阳光
分享与收藏:
[ 09:31:14]
[ 09:25:19]
[ 09:18:32]
&|&&|&字体:&&&&&|&&|&
建议及投诉电话 021-
行情与图形
08/15 09:32
08/15 09:03
08/15 08:54
08/15 08:51
08/15 08:49
08/15 09:31
08/15 09:25
08/15 09:18
08/15 09:16
08/15 09: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币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