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筹骗局有骗局吗?

爱心筹首推真实性审核赔付机制引领行业新发展_网易新闻
爱心筹首推真实性审核赔付机制引领行业新发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爱心筹首推真实性审核赔付机制引领行业新发展)
最近两年来,大病众筹成了重大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的新渠道,从行业发展之初,骗捐,就一直成为行业的痛点摆在大众面前,如何杜绝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社会上的关注和讨论,大病自救筹款平台爱心筹首先发声,推出担责性大病审核保障赔付机制,为爱心保驾护航,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推出类似保障机制的网络筹款平台。&为爱心负责,爱心筹首推疾病真实性担责审核&“一些骗捐的事件中,病人病危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是事实,而求助者隐瞒自己实际财产被质疑骗捐也是事实,这给了我们很多警示。”爱心筹负责人指出,一些大病患者筹款过程中,始终没有选择正规的大病求助平台,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和资金使用第三方监管审核,才是导致事件反转的根本原因。&而骗捐事件也折射出大病众筹行业的现状,目前国内网络众筹行业发展迅速,通过朋友圈的力量筹集医药费,成了越来越多大病患者的首选方式。市场需求扩大了,网络平台的审核管理却没有跟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宽进宽出”或者近乎于无的审核给整个行业埋下了隐患,导致骗捐事件屡禁不绝。&而与此相对的是,爱心筹始终秉承“严进严出”的审核原则,从患者患病过程到逻辑真伪,从治疗方案到资金缺口……在爱心筹发起的每一例医疗自救项目,都有专业医师团队进行“严苛”的审核,而现在推出的疾病真实性审核保障赔付机制,更是从根源上杜绝了骗捐的可能性,既保护了求助人不被质疑,又保护了好心人的爱心不会遭遇欺骗。&公开透明,让申请者和求助者都心存敬畏&“我们关爱患者,但并不代表纵容欺骗行为。”爱心筹负责人表示,爱心筹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信息双向透明的筹款服务,奉行流程监管、三方公开透明的原则,切实保护筹捐双方的权益,“并不是名下有财产就不能发起求助筹款,毕竟房和车也不可能在一天就变成医药费,但大病治疗却等不起,只要患者在筹款之前说清楚自己的情况,相信大家依然愿意帮助,最可怕的就是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引起大家的误解。”爱心筹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保护自己的爱心不被欺骗,是公众关注的重点,这一点爱心筹又是如何保障的呢?记者了解到,爱心筹运行一年多以来,每个项目从上线至结束,一直由专业医疗团队对疾病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患者、主治医师保持电话联系,落实患者的治疗进展和费用缺口。如此严格的审核,将很多不符合条件的项目拒之门外,担起了一个医疗筹款平台应该承担的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爱心筹大病真实性审核保障机制,通过严格的审核、透明的财务、到位的执行,每一分救命钱都切实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杜绝超额的情况发生,让求助者心存敬畏,更让好心人放心。&附《爱心筹疾病真实性审核保障机制》摘要:&1、爱心筹平台会对所有的大病求助项目逐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在项目上出现“已审核”的字样。&2、爱心筹平台对出现“已审核”字样的项目,承担相应的审核责任。&
3、如已审核项目后期经过验证后,被判定为不真实项目,爱心筹将该项目全部已筹资金全额退还给爱心人士,并另行赔付相同的已筹金额,作为资助备用金,用于后期的疾病专项资助,打款凭条将会在平台进行公示。&4、项目被判定为不真实的内容包括:疾病造假、疾病与受助人关系造假,收款人与受助人关系造假。
(原标题:爱心筹首推真实性审核赔付机制 引领行业新发展)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报料热线:&&&&
有一种轻松筹款的奇迹叫“爱心筹” 10:19:23来源:
编辑:编辑0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原晚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梅花园赏梅油菜花开春风拂面志愿服务在行动
&&网站业务QQ:&&网站投诉:&&电话: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函(2004)56号
ICP许可证号:晋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编号
(晋)字第05号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太原晚报网版权所有爱心筹轻松筹捐款是真的吗 _爱心筹捐款真假辨别 - 安粉丝手游网
当前位置: & &
爱心筹轻松筹捐款是真的吗
更新时间:日 09:44来源:安粉丝手游网
更新时间:游戏类型:所属语言:简体运营状态:
最近,轻松筹这个平台可以说是非常火爆,不管是什么人如果碰到困难需要救助的话,都会在这个平台发起项目进行筹款。但是很都在考虑着爱心筹轻松筹捐款是真的吗 ,小编在这为你解答。
在互上的爱心捐助项目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到底项目是真是假,如果单看介绍的话根本辨别出来。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相信其中也有不少是骗人的。所以为了避免有些人利用捐款来获取不义之财,所以大家最好是核实下这个项目是不是属实,最好有第三方去实地考察鉴证。下面小编为大家支几招辨别真假捐款的方法:
1、查看项目传播途径
要看你是通过各种途径看到这个项目的,如果是,你可以咨询那个发的人,是假的就会有破绽的;
2、查看项目剩余时间
看看项目求助的剩余时间,如果几天了转发量,和关注量都还是寥寥,这个项目十有八九有问题,轻松筹本来就是基于朋友圈的,如果不是真的,当然转发不起来,当然你会说有水军。
3、查看项目基本情况
看内容,是不是可靠?特别是患者的信息,有没有近期的住院就诊证明?有没有护士站前台的?患者的身份证信息和确诊信息以及账号是否一致?理论上都有联系方式…还可以打一下问问。
4、看评论和项目更新
看支持者评论,有些一看就一目了然,此外还要看项目发起人有没有感谢语,有没有及时更新后续的内容,比如患者病床照,理论上好多发起人都是持续更新的。
责任编辑:
热门专区最新专区
最新热点资讯
12345678910朋友圈爱心筹捐你捐吗?
21:54:00来源:央广网
  今天是日,星期二,农历三月二十二,西安最低气温11℃,最高气温28℃,阴转多云。
  “朋友亲戚家的小孩患重病急需救治、没钱治病。此消息真实。拜托各位爱心人士帮忙、捐点爱心。”你是否收到过诸如此类爱心筹捐的信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捐助遭遇困难的人,本是一件善事。但爱心筹捐接二连三、在朋友圈泛滥,谁都会面临困惑:是真的吗?捐还是不捐?如果是真的,要捐,捐多少合适?
  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一篇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微信文章传遍朋友圈。文内父亲罗尔称5岁女儿罗一笑患白血病,治疗费用平均每天上万元,急需救命、恳求捐款。此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两天罗尔获捐270万元。最终结局大反转!被查出该文章是罗尔与P2P理财公司联合抛出的营销手段,大众的同情心、善良被深深刺痛。
  图片来自网络
  当下微信朋友圈的爱心筹捐稂莠不齐、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分。有人是真求助,有人是假可怜,有人是真行善,有人是假衣冠。“罗笑笑事件”说明躲在暗处的人施放“冷箭”、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的爱心和善良就这么被亵渎、被利用。在朋友圈碰到接二连三的爱心筹捐,我们能不小心吗?
  微信中爱心捐助大多是转发者不加甄别,随手转发,或出于朋友情面或出于同情,看信息的人无法辨识、无暇核实,不断吸附更多朋友转发,我们要当心的是传递爱心的同时也有可能为虎作伥。同一条捐款信息,短时间在圈里被多个朋友转发、在多个微信群里出现,的确会形成声浪。真正需要捐助的人可以在很短时间募集救命治病的钱款,可也会有罗尔之流借机敛财、亵渎善心。善良的人们能不加小心吗?
  “轻松筹”和“爱心筹”是朋友圈比较活跃的捐款平台。打开“轻松筹”主页,扫码即可注册登录,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筹款金额、筹款项目、筹款期限、医院诊断证明照片和现有财产等信息即可发起项目,前后不超过20分钟。“爱心筹”平台设有“推荐病友发起奖现金”的栏目,推荐人不用甄别即可自荐,还可以为别人(病人)发起筹款,筹款达到一定数额推荐人自己可得到现金奖励。当下网络筹款逐渐成为趋势,如果捐款平台只图用户数量增加,忽视鉴别求助信息的真伪、放松参与者的诚实甄别,实践中,缺乏严格审核即发布爱心捐助信息是虚假筹款信息泛滥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朋友圈爱心筹捐此起彼伏,表明网络慈善有社会需求。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急需严惩以慈善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行为,用法律保障捐赠人、受助人的权益。《慈善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以及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
  微信朋友圈爱心筹捐属于民间自发筹集,能快速、便捷,短时间内筹到所需款项,一定程度上与官方慈善形成互补。网络慈善亟待列入监管,对各种涉足爱心捐助的平台依法进行适时监控和必要监管,既能让贫病困难者快速筹款解难,让爱心温暖社会,又能让发起人、推荐人有所依循,不至让坏人乘机生乱、亵渎善心。
  今日新闻推荐
  1.央广中国之声报道:4?17陕西白河茅坪突发山体滑塌现场成功救出一名被困妇女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茅坪镇茅坪社区三组4月17日11:58突发山体滑塌,致一栋居民楼(共居住11户39人)垮塌。陕西省主要领导立即作出指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人。截至4月18日凌晨1时55分,山体垮塌现场搜救共发现4名受困群众。1名60多岁妇女,已送医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搜救发现另1名成年女性、1男孩、1女孩已无生命体征。
  2.西安港本月底将迎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首单
  记者近日从西安国际港务区了解到,一批来自加拿大的进口肉类预计将于本月底抵达西安,成为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首单。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于去年年底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组的考核验收。作为陕西自贸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的重要支撑平台之一,口岸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极大降低企业进口肉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丰富西安乃至周边地区消费市场,并为西安人民真正享受港口实惠,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作出贡献。
  3.一带一路?中日企业环保论坛在西安召开
  由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陕西环保集团、日本ISL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中日企业环保论坛”4月16日在西安举行,陕西企业将利用成熟的环保技术优势,做绿色生产者,实现可持续绿色优化发展。本次论坛是陕西环保企业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尝试,将进一步促进中日双方企业交流,推动两国企业共建生态文明。
  4.陕西省发出首张 “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4月1日起,陕西省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外国人来陕工作不再区分“专家许可”和“就业许可”,一张“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即可。昨日,西北大学法国教师RIOU VALERIE SANDRA ALEXANDRINE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成为陕西省领取此证的第一人。
  5.陕西省原始性创新成果占重大科技成果主体
  记者从陕西省科技厅17日召开的2016年度陕西省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省2016年共登记科技成果3407项,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原始性创新成果占重大科技成果主体,科技成果成熟度分布均衡。
  6.陕西省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全面启动
  陕西省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业务知识培训班,日前在陕西省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标志着全省2017年大熊猫重点区域监测工作全面启动。“重点区域大熊猫动态监测”是国家林业局为及时准确掌握大熊猫种群分布及变化、科学制定保护对策、巩固大熊猫保护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将为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7.陕西省工商局服务全省铁腕治霾专项行动
  陕西省工商局近日印发了《铁腕治霾工作实施方案》,服务全省铁腕治霾专项行动。陕西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严把相关行业的新注册企业准入关;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成品油、煤炭等违法行为;切实摸清涉污企业基本情况,依法查处无照经营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治霾相关工作。
  8.陕西省失业保险标准提高到1260元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记者从陕西省人社厅了解到,陕西省将从5月1日起再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最高标准提高到1260元。调整后,一类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为1260元/月,二类区1185元/月,三类区1110元/月,四类区1035元/月,其他与失业保险金标准相关的失业保险待遇随之相应调整。最高标准从1110元提高到1260元,最低标准从892.5元提高到1035元。本次调整是陕西连续第六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同比平均增加153.7元,增幅达15.5%,位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9.西安市国资委调整下放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管理权限
  为提高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工作效率,西安市国资委近日决定,按照“谁审批经济行为、谁委托中介机构、谁核准备案评估项目”的原则,调整下放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管理权限。
  10.陕西面向全省选拔少年足球精英
  陕西省2006年、2007年龄段男子精英足球运动员选拔赛于15日正式启动,首批选拔为期两天,来自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的200余名运动员参加,陕南、陕北片区的选拔将于7月份进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足球协会、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承办。
朋友圈;爱心;筹捐;慈善;罗笑笑
“我现在都不敢在朋友圈晒读书了,怕朋友说我‘装’。”覃无奈道。
记者欧阳兴报道: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除了年轻人爱玩朋友圈外,一些老年人也在狂刷朋友圈。5月10日,中国江西网记者采访南昌多名老年朋友,发现微信朋友圈内养生信息占据了多数,其中一名老人72条信息55条为养生食疗。
4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时指出,中方愿同圣普方一道,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日,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指出,要“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轻松筹还是轻松骗?爱心该何去何从? - 简书
轻松筹还是轻松骗?爱心该何去何从?
文/微风不老
爱心该何去何从?
  这几天连续高温,但在这个南方小城市里,比高温还要烤炙人心的,却是一起由轻松筹事件引发的非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6月27日,微信朋友圈被一则轻松筹的消息刷屏,梅州一位叫书书的一岁大孩子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保住孩子眼睛,其母亲发起了“轻松筹”。一时之间,全城爱心涌动,很快就筹集到了40多万善款。
在轻松筹上发起求助
  原本以为会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结果28日剧情出现逆转。有网友深扒出筹款家庭是拆迁户,有2000万拆迁款,还有高档小区的住房和奥迪轿车。
筹款家庭的资产状况被扒
  “骑摩托车的给住豪宅开豪车的土豪捐款,不知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我的悲哀?”网友的自嘲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纷纷指责为何这样的家庭还要来筹款?甚至还有人质疑孩子生病到底是真是假?
网友的质疑
  眼看事件愈演愈烈,媒体开始介入调查,当事人及关联人员也出来回应。结果显示,该家庭确实是拆迁户,拿了200万拆迁款置换了两套房和一个店铺。而孩子的病需要花200万去美国治疗,于是在拿出了160万之后,便发起了轻松筹项目,并筹集到40多万元。  事件本该就此告一段落了,但剧情依旧在持续发酵。而民众的焦点也不外乎几点:一、没到山穷水尽,为何出来筹款?
  根据媒体调查的情况,在发起轻松筹时,当事人家庭曾提过要卖房卖车,但当有热心人士去电咨询的时候,又明确拒绝,理由是出的价钱太低。试问,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会讨价还价吗?这个时候最正常的反应,不是应该砸锅卖铁想尽一切办法去筹款吗?  其实最让人诟病的还是拆迁款置换的那些资产,虽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还没有建好,没有证件不能交易,但当事人是在银行上班的,应该懂得怎样去抵押贷款。  我看了不少网友的评论,觉得有些说的确实在理。孩子生病,实属不幸,真的走投无路了,大家也愿意伸出援手。可如果你都还没有倾尽全力,就一门心思想通过社会的爱心来解决,这一点是不可取的。轻松筹本来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人,而不是肆意透支社会的同情心。二、轻松筹还是轻松骗?爱心该何去何从?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轻松筹的消息,就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筹集的款项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看到这样的消息,本着一颗同情怜悯之心,也多多少少会有所表示。虽然说,一个人可能捐个几块几十块的(那种出手阔绰的土豪除外),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啊,聚沙都能成塔。  而又有几个人会去真正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者应该说,这种“互联网+慈善”的方式到底有多靠谱?轻松筹固然可以帮助求助者获得帮助,但万一有人借助平台,伪造假资料,发起求助项目,那是不是消费了爱心网友的钱?以后还怎么帮助人,没有了信任感的平台,以后谁还去募捐?  就像这次的事件,家庭资产被扒出来之后,民众之所以群起而攻之,其实在乎的不是自己已经捐出去的那点钱,而是在意自己的爱心是不是被利用了,在意以后自己的爱心该何去何从?三、 救急不救穷,做慈善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一个做企业的朋友,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经常参与慈善活动。问起感受,他说以前觉得做慈善不外乎是掏点钱就OK了,但当他真正去实地走访调查了解了之后,才发觉,真正的慈善绝非捐点钱那么简单。  这个社会,想不劳而获的大有人在,想利用社会爱心的也不在少数。我了解过农村地区的一些扶贫项目,目前比较普遍的方式是,帮助贫困人群通过养殖或者种植的方法来脱贫。但往往尴尬的是,有些人并不愿意付出劳动,结果只能是“越扶越贫”,陷入死循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关于献爱心做好事,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救急不救贫”,如果真是人命关天而又走投无路的绝境,相信大家都会伸出援手,但如果不是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是不要过度消耗社会的爱心。
  社会需要正能量和善心,可若是善心被利用,以后社会就没了诚信。试想,一个社会失去诚信是多么可怕的事!  而关于献爱心和做慈善,记得韩寒在2013年,也就是汶川地震5周年时写的《地震思考录》里说得特别到位:
灾难各种,人心万千,境遇两极,也许谁都是高尚者,谁也都是卑劣者。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就算不捐任何东西,甚至不关心灾情,只要自我为善,不害他人,就是对世界做的慈善。
  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重善够重,困难才能不难。
记者、编剧、作家、自由撰稿人。
追求率性而为,方能活出自我。
微信公众号ID:shanhejiuding(山河九鼎)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爱心网是骗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