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的产业园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带来多少税收

> 重庆将建成国内最大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
重庆将建成国内最大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重庆电视台
&&&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重庆正在打造一个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在重庆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
&&&&对于什么是云计算,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打了一个比方:老百姓吃水,以前家里用的是水缸;而现在是自来水厂集中供水,通过管道送到家家户户。云计算采用的也是类似原理。
&&&&李德毅院士是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重庆建设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同时由于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拥有超大的容量和超强的计算能力,机关企业和普通百姓在使用时,将获得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服务。以中国移动与我市正在共同推进的云端智能重庆建设项目为例:
&&&&建设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受益的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对重庆信息产业而言,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据粗略统计,未来几年,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近万亿美元的新业务投入,仅在中国,就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商机。
&&&&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说,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我们从全球分额中抢到1%的订单,以及中国新增市场中抢到10%的订单的话,将会产生1500亿规模的销售收入和90亿元的税收,带动10万人的就业。
&&&&沐华平说,通过最近两年的努力,重庆已经具备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而云计算产业又不受地理条件和物流成本限制,重庆完全有可能将全球的各种数据处理外包业务吸引集聚过来。
&&&&4月6日也就是本周三,我市已经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工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作为首个入驻项目也于同一天开工建设。
&相关阅读:
·如何避免移动互联时代数据备份的“灯下黑”
&&·移动优先 云端优先!看微软转型成果
&&·融云搭台子:“去中心化”的随心IM服务
&&·大数据时代创业者,你需要考虑的云问题
&&·助力创业者的创业者:大数据压力下的云道
相关搜索:&&&&&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云计算产业趋势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2020年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 时报记者 王森 报道《天津市滨海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日前正式印发。根据该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区将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品牌突出、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基地,基本形成要素集聚、载体完善、产业生态健全的综合发展格局,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营业收入超100亿元重点产业园区达到5个,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高水平载体撑起产业未来根据行动计划,下一步新区将加快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落实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建设承接京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高水平载体,落实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发挥新区在承接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大数据发展和产业支撑体系,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典型示范。新区将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抓手,重点面向北京中关村,开放合作协同创新,通过产业链招商、投融资链招商和企业家关系链招商等,引进一批平台型互联网总部企业,围绕平台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活跃、有机健康的产业生态。在目前已有的滨海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发区)、高新区软件园、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新区将坚持园区式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夯实产业发展载体,以园区为单位加强品牌建设、招商推广和产业服务能力,迅速培育形成局部产业发展优势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式发展。新区还将依托已引进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中心、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等重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吸收、利用各类外部资源,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创新和产业化,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内生增长动力水平。根据行动计划,物联网核心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集成电路设计、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工业软件、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数字内容、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将成为新区重点发展方向。设立跨越发展促进专项资金围绕产业环境的优化,新区将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园区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育、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并定期组织成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重点支持环节。新区还将积极探索人才、商事、金融、税收、财政等政策创新改革,建立适用、管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产业投资子基金,建立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资本纽带,加强资本对产业的服务、带动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综合配套政策改革试点。此外,新区还将组织企业组成基于产业链的创新联盟,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前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形成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快速提升新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当前位置: &
中石油经研院李建青谈“一带一路”:能源先行 成果突出
13:35:54 &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电商产业园将提供4万多个“饭碗” 电商交易额力争超1500亿_产业_产经频道_株洲新闻网
电商产业园将提供4万多个“饭碗” 电商交易额力争超1500亿
12月31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电子商务的相关情况
株洲新闻网12月31日讯(记者 青琪)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正在深刻改变着国人的生活,而拥有着&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头衔的株洲,正围绕着&打造一个综合性平台、建设一个综合性园区、制定一个扶持政策、崛起一个新的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奋斗着。今天下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电子商务的相关情况。
在株洲提到电子商务,服饰产业是个绕不开的内容。目前,芦淞服饰市场已拥有各类服饰鞋帽专业市场43个,汇聚国内知名品牌4000多个、2.8万户经营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市场年成交额超过400亿元。据统计,目前芦淞市场群直接或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近3万人,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网购商品邮包超过10万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约60亿元,占市场总交易额的15%。
经过前几年的苦心经营,株洲的电子商务产业正进入蓬勃发展期,初步形成以芦淞服饰群为核心的电商服饰产业带、以醴陵陶瓷产业为核心的电商陶瓷产业带,硬质合金、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行业也相继加入电子商务大军,支撑电商物流的快递公司达32家,快递网点109个。
就在近日,我市出台了《株洲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规划》确定了8大主要工作任务和6项重点工程,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大中型企业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全市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5%以上的工作目标。
《政策措施》则明确了我市将提供18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本地企业对接知名第三方平台运营商,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电商服务业,提升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加大税费支持力度等。
【相关阅读】未来,电商产业园将提供4万多个&饭碗&
株洲晚报1月1日讯&(记者&邱峰&通讯员&龚会博)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株洲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局长袁生华在会上介绍,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服饰产业已成为株洲电商发展前导产业,而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已成为我市电商发展的核心平台。
据统计,全市目前约有4万电商从业者,芦淞服饰市场群直接或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就占据3万人,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网购邮包超过10万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约60亿元。
而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在去年完成了1000家本地企业(经营户)入驻,近30万种商品上线,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交易额达到10亿元。
此外,袁生华说,依托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以株洲电商城为依托的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未来,这里将解决4万多人就业,五年内实现成交额400亿元。
12月8日,《株洲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首次明确,6年后,株洲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力争超过1500亿元。
责任编辑:若叶
主管: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日报社 | 株洲新闻网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在线咨询Q Q: 株洲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湖南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律师 石爱莲 电话:8金融行业是税收增长主力·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SC02版:深圳观察
A01版 要闻
前8月深圳国税收入1500亿
金融行业是税收增长主力
南方日报讯 (记者/潘玉蓉)1—8月份,深圳国税总体税收收入1507.78亿元,同比增长14.2%。从产业结构来看,前8月第二产业税收同比持平,第三产业增长较快。 据国税局披露,扣除海关代征税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车辆购置税后,第二产业实现税收426.86亿元,微增长0.1%。第三产业税收391.23亿元,同比增长32.8% 从细分行业看,消费性行业及金融行业税收仍是税收增长的主动力。1—8月份,批发零售业税收127.57亿元,同比增长27.4%。金融业税收179.47亿元,同比增长41.1%。 从税种来看,1—8月,企业所得税326.48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主体行业金融业、制造业与批发和零售业所得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长幅度均超过40%。 其中,金融业里的银行业实现企业所得税83.27亿元,同比增长52.3%;证券业实现企业所得税55.08亿元,同比增长29%;保险业实现企业所得税31.21亿元,同比增长37.6%。 制造业累计实现企业所得税52.97亿元,同比增长61.7%。税收增长的原因之一,是根据国务院对企业所得税优惠解除的过渡性政策,2011年所得税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带来了约10%的增长空间,同时特区内部分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带来的新增税源也促进企业所得税快速增长。 同期,消费市场持续畅旺给商业行业所得税增长注入动力,批发零售业实现企业所得税29.53元,同比增长65.2%。另外,前8月国税局共计办理出口退税588.87亿元,同比增长14.6%。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创意产业税收优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