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三峡大坝到三峡人家河口大坝多少公里

关于三河口水库的一些技术资料【佛坪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164贴子:
关于三河口水库的一些技术资料收藏
三河口水库效果图黄金侠水利枢纽效果图 要打通巍巍秦岭,让汉水一路流向关中,这无论从工程量和技术难度上都可谓是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无怪乎中国工程院有五位院士曾经这样评价这一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将会是给世界留下遗产的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相媲美。”
事实上,引汉济渭工程就综合难度来说已经达到世界第一。其工程主要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隧道三大部分组成,以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汉江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为水源联合供水,由全长97.4公里、设计流量70立方米每秒的秦岭隧洞输水至渭河支流黑河下游。工程建成后,将每年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调水6亿立方米,从汉江黄金峡水库抽水调水9.5亿立方米,每年总计调水量为15.5亿立方米。
面对这样庞大的工程,我们的水利人将要攻克何种难关?这其中包含什么样的技术挑战?又将创造怎样的水利奇迹?
秦岭输水隧洞——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洞穿秦岭
在引汉济渭的项目建议书中,平静地写着这样一段话:秦岭输水隧洞从黄金峡枢纽坝后左岸起,穿过罗家坪、杨家坪、三河口枢纽坝后控制闸、石墩河乡、四亩地镇、小王涧乡等地,至黑河金盆水库东侧黄池沟出洞,全长98.30公里。
平静不代表着平常,这不到100公里的隧洞,要打穿它却需要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利部水规总院王皓院士这样评价这段隧洞:第一次从底部洞穿了世界十大主要山脉之一的秦岭,这是人类的首次尝试;隧洞埋深世界第二,最大埋深2012米;隧洞长度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输水工程不像是修建铁路和公路可以翻山越岭,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要求输水线必须是从高向低。从汉江到关中,巍巍秦岭是引汉济渭工程最大的屏障,必须在秦岭的最深处打洞才能让汉水顺利流出秦岭。
“引汉济渭工程所选洞线尽管是在特定高程上穿越秦岭的最短走线,但其长度依然位于我国在建和拟建隧道工程前茅。特别是穿越秦岭岭脊段的最大埋深达到1925米,比现已建成的西康铁路隧道埋深增加约500米。两端对打的主洞最长施工段达到41公里,且施工斜支洞建设条件复杂,这一指标在国内已有工程中是首屈一指的。”引汉济渭办公室主任助理张克强介绍到。
这样的长度和埋深带来的是一系列技术上的高难度。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通常来说,要打一段隧洞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钻爆施工法,另一种叫TBM施工。TBM中文的意思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它是利用回转刀具开挖,同时破碎洞内围岩及掘进,形成整个隧道断面的一种新型、先进的施工机器。引汉济渭的隧洞将主要采用TBM施工法。”
尽管TBM是先进的施工方法,然而面对引汉济渭工程,它无疑也要迎接许多创纪录的挑战。“在施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通风距离的问题。根据施工标准,TBM作业现场的温度不超过作业人员的承受标准为目标(约为27℃左右)。根据这个标准,每隔一段必须进行适当的通风。然而由于超千米的埋深,要设置通风是很难的。”张克强介绍。
事实上,秦岭隧洞大埋深难分割的隧洞长达40公里。TBM单向掘进距离20公里,通风距离长达23公里。而此前国内最长的通风距离也不过是引黄入晋工程的12.4公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埋深大、长度大,引汉济渭工程由于建在扬子板块和中朝准地台板块的地质挤压带上,导致这里的岩性异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多条断层破碎带、大变形千枚岩层等复杂情况。由于地面水系复杂,洞线穿越多处地质构造带及透水岩层,较大量的涌水也将是施工面临的挑战。”引汉济渭办公室主任蒋建军说。
佛坪携成旅馆上携程,全网特价预订2折起,App/网站/电话全方位服务!携程订酒店,返现高达201元,折扣更低!优惠更多!
无怪乎有水利专家这样说道:“引汉济渭工程是在世界最复杂地质条件上修建的水利设施。”
黄金峡水利枢纽——拥有国内第一的高扬程大流量泵站
引汉济渭工程规划有两处水源,在汉江干流建设黄金峡水库,在汉江北岸支流子午河建设三河口水库。其中黄金峡水库位于汉中盆地东部的汉江黄金峡峡谷出口上游,是汉江上游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一级,距洋县县城约50公里。引汉济渭工程15.5亿立方米调水量中,有三分之二的水量来源黄金峡水库。
然而黄金峡水库低于关中70多米,10亿立方米的水需要抽高才能向关中输送。工程计划在黄金峡水库大坝后投资10多亿元建一座装机功率13.8万千瓦的大型泵站,以每秒70立方米的抽水量抽高119米送入输水隧洞。这将是国内第一的高扬程大流量泵站。
如此规模的超大型泵站,其机组选型,以及站址的选择、工程总体布局方案等方面的考虑需要慎之又慎。那么该如何最经济最有效地建设泵站呢?“对于我们水利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对国内外水泵及水泵水轮机的技术发展水平、机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与交流。此外我们还要对陕西省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趋势、对系统调峰容量的要求及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相关政策进行调研与交流。从水库条件、隧道条件、周围环境条件、水资源平衡、电站建设、机电设备制造与运行等方面论证建设抽水性能电站的可行性,并从社会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评价。这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引汉济渭办公室主任蒋建军说。
“从节省投资、运行可靠性出发,希望将泵站布置于水库坝后,与电站一体布置。但由于坝址处河床狭窄,泄洪建筑物占用较大场地,留给泵站的场地有限,泵站大型机组台数不能超过7台。这样单机流量达到11.75-14立方米/秒,单机功率达2万-2.3万千瓦。如此规模的水泵对国内企业具有挑战性,在国际上生产厂家也不多。”蒋建军对选择什么样的水泵有着沉甸甸的愿望。
“单机功率达2万-2.3万千瓦的机组,相当于一个县城的用电量。本着经济的原则,我们必须优选再优选。我们将根据参数优化研究获得的两座泵站的水泵基本参数,利用数值优化设计技术和高精度水力机械模型试验台,比选出2-4个水泵水力模型方案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获得这些方案的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空化及水力稳定性等全面的性能参数,优选后提出可供黄金峡与三河口泵站选择的性能优良的水泵水力模型。”
事实上,在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上所要安置的水泵,将引导一次技术**。为了它,人们将开发出适应这里要求的新型高扬程、大流量、高效水泵。这种新型高效可适应宽水头变幅的水泵、水轮机(或水泵水轮机)的成功开发,将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三河口水利枢纽——首屈一指的混凝土拱坝
145米——看似简单的数字,对于一个大坝来说,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高度。
三河口水库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骨干调节水库,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拟采用碾压砼重力坝,最大坝高145米,设计高度仅次于云南在建的万家口子坝(157米)。
“根据地形条件和当前取得的地质勘察成果,三河口水库有的建设碾压砼拱坝的可能。如果采用拱坝方案,坝体砼量大约会较重力坝减少三分之一,但坝肩、坝基开挖及处理的工程量会有所增加。如采用碾压砼拱坝方案,该坝的高度将超过国内大多数已建成的同类坝型。这在技术上将是巨大的挑战。”张克强介绍到。
“对于这样高的大坝,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水利厅专家介绍。“由于需要大面积浇注水泥,温度稍微控制不当就会导致水泥收缩过度,进而形成很多裂片。所以就需要通过温控防裂。”
为实时监控混凝土大坝浇筑后的温度指标,需要建立基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温度监测仪器。“由于施工规模大。这些仪器设备本身的设计制造,就是技术上需要攻克的难关。”水利专家说。
对于引汉济渭这样的千秋工程,质量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需要有一整套的工程质量控制指标。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包括配合比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现场碾压质量控制、拌和与运输过程质量控制等。“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现场试验,对现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标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既能有效控制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又能符合数字监控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体系。”张克强说。
无疑,建设这样高的拱形大坝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科学。“大坝的设计和计算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包括很多新的理论。国内一流的专家都将投入到设计中。”张克强说。
“对于很多专家来说,能参与设计这样的大坝也是他们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只要说是引汉济渭工程,中国最顶尖的专家也会放下手头所有工作为其服务的。”蒋建军的介绍带着几分骄傲。
引汉济渭,引来的不仅是清清汉水,更是八百里秦川的丰饶富裕。这奔腾的江水中更引来了水利史上伟岸的丰碑。它延续着秦人对水的热情和勇气,续写着秦人两千年前治水的神话。(陕西日报
沙莎 陈艳 刘书芳 田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三河口大坝 - 在建工程 - 青海友邦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三河口大坝
发布时间: 19:30:43
阅读:人次
& &&三河口水利枢纽、黄金峡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其中,三河口水利枢纽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境交界汉江一级支流子午河中游峡谷段,坝址位于大河坝镇三河口村下游2km处,枢纽水库总库容为7.1亿m3,主要由大坝、坝身泄洪放空系统、坝后引水系统、抽水发电厂房和连接洞等组成。大坝为碾压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145m,水库总库容7.1亿m3,调节库容6.6亿m3;坝后泵站设计抽水流量18m3/s,设计扬程96.2m,总装机功率24MW;坝后电站装机容量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25亿kW&h;连接洞长244m,设计最大流量70m3/s,进口接坝后电站尾水洞,出口接坝后右岸控制闸,隧洞横断面为马蹄形,断面尺寸6.94&6.94m。重大水利工程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保障改善民生
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精选新闻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助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从今天(6月13日)起,迎接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将重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联播》记者 董少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和。从今天(6月13日)起,迎接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将重点聚焦重点工程建设。首先请看《
重点工程扫描:引汉济渭工程
工程目标:打通巍巍秦岭 引汉江水流进关中
工程作用:满足关中4个重点城市及渭河两岸13个县城5个新城
和2个工业园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
受益人口1400多万
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将打通巍巍秦岭,引汉江水流进关中,工程综合难度在我国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调水工程完工后,,可满足关中4个重点城市及渭河两岸13个县城5个新城和2个工业园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受益人口1400多万。
在秦岭以北、西安周至县境内的引汉济渭主洞里,有着“穿山甲”之称的“TBM硬岩掘进机”正在朝陕南方向奋力掘进。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去年以来,TBM硬岩掘进机在主隧洞里遭遇地质断层的“围困”,一度“寸步难行”,专家组先后采取人工从侧面开凿小导洞、绕到TBM刀盘前端清除碎石等一系列方案,终于使它“摆脱困境”,目前掘进正常,但各种施工难题仍不断出现。
中铁十八局引汉济渭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薛永庆:“在TBM掘进过程中遇到了高岩温、岩爆、高强度岩层等施工难题,这是自TBM掘进以来,第一次叠加出现,目前TBM掘进基本正常,每天以15米的速度向前推进。”
省引汉济渭公司(秦岭北)金池分公司总工程师王振林:“按照追赶超越的要求,我们计划今年全面完成岭北35.4公里隧洞的掘进任务,包括咱们(岭北)出口段剩下的780米全部贯通。”
目前,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主洞已完成掘进72.8公里,占主洞全长的74%。两大调蓄工程――三河口和黄金峡水库也已开工建设,三河口水库大坝已完成浇筑任务的11%。
重点工程扫描: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地址:泾河下游峡谷末端的礼泉县东庄乡、淳化县车坞乡河段
工程目标:建设我省最大的水库 设计总库容32亿立方米
工程作用:有效缓解渭北旱塬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泾河下游峡谷末端的礼泉县东庄乡、淳化县车坞乡河段处,总库容32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黑河水库,被称为陕西的“三峡工程”。计划工期8年,建成后将是我省最大的水库,可有效缓解渭北旱塬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在咸阳市礼泉县泾河东庄水库工地,施工单位克服近期雨水较多、且不规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正在抓紧对水库前期工程――地质勘探1号进场道路进行施工。目前,1号进场路关键工程――跨泾河大桥主梁已浇筑过半,进场路的2个隧道也已经全面贯通。
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杨浩强:“今年8月底,整个这条(地勘)1号进场道路就可以完全贯通,为咱在坝址区进行地质勘探以及其它一些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项目的可研报告目前已经经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咨(工程)公司进行了审查,顺利的话,今年8月份可研报告就能够批复到位。”
砥砺奋进的五年
过去5年,我省累计完成投资372亿元,渭河综合整治主体工程、西安李家河、榆林王圪堵、延安南沟门水库等一批工程已经建成;咸阳亭口水库、延安黄河引水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泾河东庄水库等陕西人谋划多年的“水利梦想”,相继得到国家批复开工建设或即将获批。全省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与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已修复和新建涝池600多处。随着这些重点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带动,“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精选新闻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汉江遭上游多个水利枢纽截断 下游鱼类减少浮萍泛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汉水寸断洄游鱼类难越天堑
汉口江滩一市民在水葫芦丛生的水域钓鱼。近期,汉江、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域长期漂浮着水葫芦。本报记者刘源摄
湖北丹江口大坝全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原标题:汉水寸断洄游鱼类难越天堑
汉口江滩一市民在水葫芦丛生的水域钓鱼。近期,汉江、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域长期漂浮着水葫芦。本报记者刘源摄
湖北丹江口大坝全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每年将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送往北京。本报记者徐楚云刘源摄
武汉市江汉二桥和硚口区政府之间,汉江在此转了个90度的弯,这就是汉江著名的东风险段。现如今,这里已被改造为江滩乐园,哪怕在经过的时候,也只觉得波平如镜,丝毫不会有波涛汹涌的感觉。船在水中走,从江中心向两岸看去,大片的坡岸裸露在阳光下,告诉人们水真是浅。常年流连在江边的钓友们也发现, 鱼一年比一年小,一年比一年少。而且,今年汉江的水不复以往那么清澈。
水葫芦年初持续到年末
站在汉口龙王庙码头,这里就是汉江最终注入长江的地方,刺眼的阳光下,水面上泾渭分明一般,清澈的是汉江,浑黄的是长江。
搭乘轮渡逆江而上,准备去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游玩的武汉市民柳凌颇为伤感,指点着江中一片片绿色说:&往年过了夏天,江中哪还会有这么大片大片的水葫芦?&视野所及的范围内,江中东一片西一片,不少江面被绿色的植物覆盖,尤其是一个个码头趸船的所在地,密集地被绿色包围着。
径流量减少了,干流支流水被截走了,沿岸的人们都发觉,今年汉江的水不复以往那么清澈。
几乎是从春季开始,经常到汉江边溜达的人们就发现,今年的水葫芦比往年繁盛得多,哪怕在汛期也丝毫不见减少,眼看着入冬了,江面依然如此。武汉市城管委水上清扫队出动3条清扫船,打捞月湖桥到龙王庙之间汉江水面的水葫芦,每天约30吨的清扫能力,在高峰时期仍力不从心。
来自湖北省环保厅环境质量状况公告显示,湖北省主要河流水质为良好,汉江干流水质为优,汉江支流水质为良好。
常在江边钓鱼的刘先生对水质优良的说法并不尽信。&江还是那条江,但长江的水流到汉江里来了,汉水还是原来那个汉水吗?&根据南水北调方案,每年从丹江口调走约95亿立方米汉江水,作为补偿工程之一,引江济汉工程每年从长江引入25亿立方米江水注入汉江。
50多岁的刘先生就住在汉江边,年轻时经常在夏天横渡汉江,可今年完全不一样,跟儿子下水里游了两次,感觉自己被绿色植物包围了,只能放弃。他说, 住在水边的人都知道,水可以自净,但前提是水要多,比如往年汛期的时候,看着汉江里的水哗哗地涨,虽然也会冲下来很多枯枝断叶,但大水一冲,江里就会慢慢变干净。今年看来看去就那么点水,也难怪汉江里的绿色从年头到现在一直就没断过。
&我小时候的汉江水清澈见底,鱼虾可见。&70岁的运建立被称为&环保奶奶&,她发起成立了目前汉江流域唯一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老人说,除了截水,汉水的伤害还来自沿岸的污染。
运建立记得,童年时大家都直接从江里挑水喝。后来污染越来越多,工厂就建在汉江边,农业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厉害。在她看来,各类大工程是&挡不住&污染的。&调水以后水少了,但如果能减少沿岸的污染负荷,我们同样能喝到干净的汉江水。&
记者从湖北省水利厅了解到,今年是汉江最难熬的一年,丹江口水库蓄水高度要从120米增加到170米,使汉江下游水量减少。水量减少后,汉江纳污能力减弱,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汉江沿线控制污染的难度增加。
子非鱼焉知鱼之痛
除了水质的变化,常年在汉江边钓鱼的汉口人老罗发现,近年来汉江不仅大鱼少了,而且连小鱼也难钓了。&上游蓄水,中游、下游水都快干了,哪里去找鱼?钓上来的小鱼,也就随手放了。&老罗说,10年前还能钓到几斤甚至10斤的大鱼,现在钓上斤把重的鱼就不错了。
在汉江的武汉段,&夜钓族&晚上在桥上钓鱼颇有规模,玩票的钓友们往往是&钓胜于鱼&,可也有不少专业班子靠钓鱼吃饭,诸如江鲶一类的名贵鱼一个月也能有大几千元的进账。
&子非鱼,焉知鱼之痛!&老罗说,钓友们钓鱼半是娱乐半是赚点小钱,这对于滚滚江流中的鱼类来说,算不上灭顶之灾,江上一座座水利工程才是鱼类难以逾越的生命屏障。
湖北省多位专家在文献中提到,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鱼类品种将减少1/3,而数量将下降2/3。其中原因是未来鱼类越冬场、肥育场所面积减少、水温降低,导致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因素增加。
汉江潜江市高石碑镇与天门市交界处兴隆水利枢纽的引桥上,有一条长长的水泥砌成的水道,长300多米、宽3米的44级鱼道,分摊了高达6米的落差。工作人员说,兴隆水利枢纽工程阻断了汉江鱼类的洄游路线,鱼道以改变水流速度、制造响声,并配有模拟日光的照明设备,吸引洄游鱼类从下游一级一级上溯产卵。洄游的鱼类中,有鳜鱼、长颌鲚等。
所谓的鱼类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
对鱼类来说,江上一座座大坝的兴起,就是一道道阻隔回家的天堑。鱼不是人,人设定的鱼道对于鱼来讲,是迷惑的。兴隆枢纽建管处工作人员介绍,春季鱼类进入产卵季节,大批鱼群从鱼道洄游,且不说鱼道与天然河道的差异,单单是非法捕捞者对鱼的生命就是极大的威胁。非法捕捞者守在鱼道边,用&电打鱼&等器具捕鱼,捕捞的大都是一两寸长的野生小鱼。工作人员到现场一阻拦,捕捞者就四散离开,工作人员一离开,捕捞者又偷偷地过来&&
从丹江口以下,王甫洲、崔家营、兴隆等多个水利枢纽将汉江一次次截断。陕西安康段境内又有五座水坝,加上汉中地区的黄金峡,从武汉上溯至汉中的洄游鱼类,面临高不可越的天堑。被迫改变习性分段繁殖,可以提供交配动力的急水沙滩大大减少,一些鱼类就此灭绝。
汉江中的鱼可能永远也无法想清楚,千百年不曾变更的路途中,在这短短几十年里为何突然多了一道道天堑,无法越过这一道道天堑,自己的种族也只能一点点在岁月中消弭。即便万幸之中鱼类在沿岸终于找到产卵的地方,侥幸生存了下来,还要面对人类绵绵不绝地捕捞、钓友们有意或是仅为娱乐的诱饵。可能人类还有千万种修复水生态的办法,但对于鱼类而言,能不能坚持到那一天谁也不知道。
上截下引汹涌汉水变温柔
&原来还可以坐船到汉川城关的。&家住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的姜云说,汉江一年比一年平静,听说上游在蓄水,临近武汉的汉川段水域更显平静。
姜云说的汉江上游蓄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汉水每年被人从湖北丹江口调走约95亿立方米,一路北送到首都北京。
为了补充调水后的汉江水量,缓解沿线&口渴&,湖北省斥巨资修建了当今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把长江水注入汉江,远期还将从三峡水库蓄水区神农溪引水,经支流堵河注入汉江。
与湖北引长江水补汉江同时进行的是,上游八百里秦川推出了陕西版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上游调汉江水解决关中、陕北缺水问题,陕西境内汉江沿线城市也纷纷推出一系列调水计划。
上游截水北调下游引江济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历史上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江只有一条,沿岸城市都等待着这条河的哺育,如能合理利用,将会让上游、下游都受益。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是日,毛泽东提出的设想,经过历代领导人和科学家的论证对比,取汉江之水北上华北成为南水北调方案之一。如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在即,自此将每年从湖北丹江口调走约95亿立方米汉江水。
丹江口以下,汉江在湖北还流经襄阳、宜城、钟祥、天门、潜江、仙桃、汉川等县市,最后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汉水要北调,丹江口以下势必&喊渴&。
记者在丹江口水库上看到,大坝只有左右两个小小的出水口有较小出水。十堰市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要在南水北调通水前达到170米的蓄水,大坝不可能像往年那样把水往下游放,至于曾经的发电,想都不敢想。
湖北省遭遇持续5年的干旱,汉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迫使原本定在9月底通水的引江济汉工程,在8月8日就提前应急通水。截至8月27日,累计从长江调水2.01亿立方米引往汉江,缓解江汉平原的645万亩耕地和889万人口的用水危急。当时长江商报两路记者前往旱区采访,在云梦的破黄村,发现水井打下去100多米还不见水。
湖北省南水北调局局长郭志高表示,引江济汉干渠通水后,有350立方米/秒流量的长江水增援汉江,相当于在江汉平原增加了一座面积近7平方公里的湖泊,每年将向汉江补水25亿立方米。
不足的水量,湖北希望通过另一工程&引江补汉&来缓解,拟从湖北境内的三峡水库蓄水区神农溪引水,至汉江上游支流堵河,再经堵河注入汉江,计划年调水60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00亿立方米,计划于&十三五&的2019年动工。
汉江沿岸祖祖辈辈靠水吃水的人们,生活也因江流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变化。武汉市有六个水厂取水口在汉江,至少为100万市民提供饮水,这些人曾认为吃汉江水比吃长江水优越,70岁的王志军说:&现在汉江流的也是长江水了。&
陕西版南水北调
清澈干净的水,谁都想要。公开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严重缺水,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此举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于是陕西人开始研究从陕南汉江调水到渭河,解决关中缺水问题。
这就是今天的陕西版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工程,在陕西省内引汉江源头干流之水,过秦岭隧洞进关中地区的黄河支流渭河,以解渭河沿线西安市等4个区市、13个县城、8个工业园区的城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面对记者的采访需求,引汉济渭工程相关各方都讳莫如深。但事实上,陕西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负责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公司介绍,引汉济渭工程主要由黄金峡水库、三河口水库、秦岭输水隧洞组成,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增加渭河干流水量7&8亿立方米。
尽管去年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因未通过环评遭环保部叫停,但陕西在今年2月份又召开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出席的建设动员会。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动员会上指出,三河口水利枢纽的开工,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公司官网记录了这一工程10个月的点滴进展,陕西人计划2017年底前实现初期蓄水并向西安输水。
类似的调水设想,甚至延伸到县域之间汉水的支流上。陕西省石泉县副县长刘海峰介绍,安康市想要从石泉县调汉江支流池河的水,输送到月河上游,以加大水量冲淡月河工业园区的污染,池河镇则提出&能否从汉江调水到池河,再从池河调往月河&。目前方案在等待陕西省审批。
&一江好汉水,谁都想要。上游截水了,汉水流量会越来越小。&丹江口水利枢纽防汛指挥部一不愿透露姓名人士说,一旦陕西引汉济渭工程从上游调水,加上国家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将因此减少至少10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汉江年径流量的1/5。为了保证丹江口水库的水量,丹江口下游的湖北用水就更加困难。
汉江安静得像大姑娘
&1998年洪水那次,住在江边都有胆战心惊的感觉。&家住武汉市硚口区汉江边的李玉洁,觉得这几年汉水温柔得不可思议。1998年大洪水的情形她一辈子都忘不了,就像那年的长江一样,汉水像发了疯一样奔涌。
沿着汉江溯流而上,家住汉川市马口镇的姜云说,20多年前去汉川城关都是坐船,双层渡船坐满了人,30分钟就能顺流到城关。看着原来水波荡漾的码头附近已是大片菜地,她说,汉江一年比一年平静,这两年听说上游在蓄水,如今汉川河道的汉水安静得像大姑娘。
汉川上游仙桃市大新路上居住了多年的杜奶奶说,城市里有一条河,空气里会多几分灵气,仙桃人把汉江称为襄河。大新路往北走到头就是襄河,襄河边是没有防水墙的,踏上堤坝就能看到汩汩江流。记者在堤坝内看到,一长溜都是开辟出来的菜地。杜奶奶说,如今的水位一般都很低,不少人干脆在岸边开辟菜地,浇水也方便。
蓄水给汉江边居民带来的直接感受,是汉水越来越温柔。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大大小小的调水工程,汉江流域的径流量也在减少。据水利专家闫宝伟等人的研究,汉江流域水量从1991年发生突变,由持续的丰水期转入枯水期,到2005年,径流量减少了近30%。
20多年前去汉川城关都是坐船,双层渡船坐满了人,30分钟就能顺流到城关。原来水波荡漾的码头附近如今已是大片菜地,汉江一年比一年平静,这两年听说上游在蓄水,如今汉川河道的汉水安静得像大姑娘。
&&汉川马口镇居民姜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昌东到三峡大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