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好,长沙楼市调控升级,投资什么好

  房价   9月26日发表的《警惕:北上深房价进入回调时刻》一文中,指出——  房价暴跌,影响的是经济的稳定,房价的暴涨,影响的是社会的稳定。他们同样都不是决策层所愿意看见的。  今年年初的降息和政策宽松,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下行”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下岗潮”,需要稳增长。  8月经济显示的工业回暖,消费加速,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可以说,决策层对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作是满意的。不管是否是真实的经济基本面,起码决策层是这么认为的。  既然经济稳住了,要解决的,就是社会稳定问题了。这么猛的房价涨速一定会列为头等监控对象。  果不其然,3日之后,全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重拳出击。  9月30日至10月6日,短短七天时间,南京、厦门、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北京、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等十几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北京,首套普通户型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首套大户型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二套房普通户型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二套房大户型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深圳,户籍居民家庭限购2套住房;户籍单身人士限购1套住房;非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有住房贷款记录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其余广州、南京、合肥、厦门、苏州、天津等城市均大幅抬升购房门槛,压制投机需求。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短期内一二线城市房市成交量的萎缩已经成了必然。  然而,成交量虽然萎缩,投资者的热情却并未冷却,大家只是在观望,等待着更有利的入市机会。  股价  9月A股逐级下滑,再一次击破了3000点地板价,市场人气极为冰冷,往往一天的成交额不足去年的一个小时。  数据显示,9月以来,18个交易日中,主力资金净流出的天数高达16天,累计净流出625.26亿元。  只有跑路的,没有敢进场的,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这个时候,你要跟人谈,十之八九要被人视之为loser,可怜虫,用一副垂怜痛惜的目光打量着你。  阅读量就是最好的反映,在我最近写下的文字中,只要跟股票相关的,大多阅读量垫底,数据往往只有房价话题的N分之一。  聪明的投资者  国庆这几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重温了格雷厄姆的经典《聪明的投资者》,兹威格、点评版。  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1720年,牛顿在泡沫中及时的清空了自己的股票,获利7000英镑,回报率高达100%。但是一个月之后,在狂热情绪的感染下,他又进去了,用更高的价格买回了原来的股票,结局是陪了2万英镑,相当于如今的300万美元。终其一生,他都不敢再踏进股市。  牛顿的智商水平应该是属于top百分之一的,尚且和羊群一样,盲目而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何尝不是一样,哪里知道什么是投资,不过是跟随着大趋势,什么涨就买什么罢了。  在资产泡沫没有崩溃以前,我们总会不断编出各种动听的故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市梦率,以合理化那些虚幻的逻辑。  可以说,这个市场上95%以上的人都是投机者。格老认为,投机者与投资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投机者是通过价格来判断价值的,只要价格在上涨,他们就相信其内在价值是同步上涨的,于是便鼓励他们不断买进。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通过价值分析来判断价格的,因此价格越高,其盈利空间越小,砸在自己手里的风险就越大。相反的,只有价格便宜的资产才是好资产。  什么样的资产才可能有便宜的价格呢?  一定是人人抛弃,谁都不愿意碰的资产。  比如说,上市,万众瞩目,那一定泡沫,小米滴滴美团,舆论焦点,铁定是泡沫,创业板七八十倍的,泡沫无疑,他们跟坚持百年不崩盘的房地产一样,都是泡沫。总有一天,会跌的面目全非。  (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七十年代的IBM、德州仪器,2000年代的北电网络、思科,后来都大跌了超过八成,坑死无数投资者)  相反的,人人都不愿意碰的资产,一定是被低估的,只要他们不会破产(只要现金流健康,大公司通常都能扛过危机),未来就能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去挖掘这样的资产。  好资产  经过一年多的风险释放,目前冰冷的A股完全符合格老对好资产的定义。  从市盈率数据来看,上证A股的平均市盈率15.12倍,低于历史上85%以上的月份,价格相当便宜。  当然,我们进一步细看就会发现,A股目前其实是相当分裂的,一边是低估的传统行业资产,另一边则是高估的新兴行业资产。15倍的整体市盈率,如果剔除银行板块,整体市盈率将上升至36倍左右,剔除所有金融板块之后,则将上升至42倍左右。  比如深圳主板,目前平均市盈率为25.7倍,就不算低估,创业板,平均市盈率75倍,显然还在天上飞翔,即使只是跟自己比,也比历史上75%的时间段要贵。  所以在A股,真正被低估的,只有金产。比如股份银行四小龙,招商民生浦发兴业,只有6-7倍左右的市盈率,更是只有5倍市盈率,比起欧美银行目前平均12倍的市盈率要低了一半。  为什么A股的金融资产会被大幅看衰?  原因无非两条:  1、对经济转型的缺乏信心  像国企去产能,还在漫漫黑夜里摸索,看不到尽头,地方债危机、房市高杠杆,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房价越涨,市场对金融业债务风险的担忧就越强。  2、市场开放预期下的资本流出压力  比如港股通闸门打开之后,港股走牛,资金源源不断的南下,注册制虽然暂停,但是大势不可逆,终归是要走这一步。还有周期,叠加沪伦通、沪纽通的预期,资本出海的通道越来越多。   虽然有着这种种的问题,但我们理性思考一下:   如果经济转型不值得看好,股票为何又能获得如此之高的估值呢?如果承认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好的,中国的经济转型又何须担忧。  只要新兴产业能够持续壮大,逐步替换掉老旧的工业产能,那么金融资产的问题就不会是长期问题。市场的担忧显然过滤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担忧情绪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了极好的买入机会。
责任编辑:zzn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房地产调控|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将会给楼市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 国内财经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将会给楼市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10月10日讯
  国庆期间热点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重回限购限贷时代。自9月30日起,目前已有21个城市先后发布了新的楼市调控政策。新一轮地产调控会给楼市、股市带来什么影响?国融证券投资顾问刘云龙就此做出分析解读。
  问:为遏制过快上涨,北京、深圳、南京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出台了以限购、限贷和增加土地供给为核心的地方性地产调控政策,有分析认为本轮调控政策的基调是维稳而非打压。政府采取相机抉择和因城施策的态度,政策空间较上一轮调控来得小,您怎么来看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
  答:从十一期间有到目前为止,21个大中城市集体出台了调控政策,虽然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力度没有之前那么大,但是集体出台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同时从一些细化政策等方面看,很明显其目的并不是把打压下去,而是要控制住从去年底到今年以来一线城市,特别是几个大城市出现的炒作预期跟炒作氛围过于浓厚的现象,所以更多是限制过快上涨的速度。
  尽管这一轮整体调控的力度不是特别大,但相对于比上一轮房价高很多的环境而言,这个力度其实能够限制住多数人的投资行为,或者对于更多盲目买房的行为作用比较大,总体而言,其限制力度还是比较大。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楼市调控升级 对股市影响“略正面但不会很大”|股市|房地产|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报记者 陈浠 深圳报道
  3月28日,仍处于存量博弈状态的A股出现微幅调整。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于2957.82点,下跌0.73%;创业板指数报于2199.69点,下跌0.74%。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2323.24亿元,深市成交3937.33亿元,两市共成交6260.5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逾700亿元。
  此前的3月25日(上周五),上海、深圳楼市调控新政出炉,让市场对持续上涨的一线城市房价的预期有一定改变。如果一线房地产价格走势有所变化,股市会不会成为受益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机构人士认为,国内投资者基本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思维,短时间内要想让一线楼市的资金流向股市并不容易。
  据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张继强判断,总体来看,楼市“熄火”对股市的流动性影响可能略正面但不会很大。很难重现股市资金在股灾后大量转移至理财、房地产等盛况。
  沪深楼市调控升级
  3月25日,上海、深圳楼市调控靴子落地。
  上海发布“沪九条”,非沪籍限购“社保2改5”确定,二套房首付比例有所提高。随后,深圳亦发布楼市新政,提高限购门槛(“社保1改3”)和二套房首付比例。
  “深圳、上海的房价一年来涨得太快了,就像股票市场连续涨停板一样,风险逐步集聚,所以国家出手调控,这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3月28日,华南某资深公募基金经理老喻(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3月28日,智诚海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冷国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对全国楼市进行结构性调整,有保有调,调整一线,稳住三四线,是为了让整个房地产市场都更加健康发展,这对经济全局是好事。
  3月28日,A股的房地产板块走势疲弱,截至收盘下跌0.73%。(600048.SH)、(001979.SZ)、(600383.SH)跌幅均大于2%。
  老喻认为,一线城市调控对房地产公司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房地产板块目前估值并不高,即使股价出现调整,也不会调整多少,不用过于担心。
  周末出炉的另一个市场关注的数据,是工业企业利润。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07.1亿元,同比增长4.8%,改变了2015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
  “短期来讲,经济确实有走稳的迹象。但是这种走稳的迹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才能判断现在是否是底部,以及走稳的可持续性。”冷国邦表示。
  老喻则分析,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向好,但成色不足,其中石油加工、化工行业盈利增加是重要因素,主要受益于前期较低油价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整,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以不用太重视。
  3月28日,深圳某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他更关注的数据,是4月份预计公布的CPI,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屋销售和新开工)数据,这两个数据更加关键,决定了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如果数据理想,CPI也在3%以内,那么预计经济还能惯性走稳向好持续五六个月,市场很可能还会再涨一波。
  老喻认为,A股反弹之后,近一周基本在横盘调整,现在环境偏暖,并没有什么坏消息,市场没到选择方向的时候,适合保留仓位继续看看。
  资金部分流向A股仍有疑虑
  沪深两地先后出台楼市限制措施,如果一线房地产价格走势有所变化,股市会不会成为受益者?
  3月27日,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张继强在分析报告中给出的答案是“难以显著”。张继强分析,去年股市是“水”牛,业绩驱动不明显,更多是资金驱动,大量的资金涌入股市做了一次巨大的财富再分配。
  股市对房地产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去年上半年股市财富效应通过锁定获利及达到首付门槛等途径,外溢到房地产市场;股市暴跌之后,大量的股市资金出逃且无处可去,出于保值、避险等各种冲动进入房市;一线城市存在上涨的基本面基础,股市财富再分配效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创业板富豪、股市赢家等等都成为买房主力,而后激发了更多恐慌性购买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股市由于相对赚钱效应变差,资金甚至被分流。当然,从M2数据看,流动性本身就较为充裕,而实体资金需求弱,本身就有利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张继强分析。
  赚钱效应是很关键的问题。
  一位深圳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内投资者基本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思维。
  张继强表示,“判断房地产会否熄火本身就是仁者见仁的问题,当然,由于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仍宽松,房价调整空间也有限。”
  张继强分析,从各类买家资产配置行为入手。改善性需求多以小换大,一般会增加杠杆,难有多余资金投入股票。从资金流向看,主要流向地产商和二手房卖家,还有税费。
  张继强认为,总体来看,楼市熄火对股市的流动性影响可能略正面但不会很大。很难重现股市资金在股灾后大量转移至理财、房地产等盛况。至于盈利预期等影响,显然会更偏负面一点。
  “(一线楼市资金流向股市)这种资产转换难以判断,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会存在溢出效应,即当市场存在新增资金时,而人们又认为房地产投资风险较高,会将资金从房地产投资中转移到其他市场,即资金溢出并流入其他市场。”3月中旬,鹏华基金总裁助理、权益投资总监、社保基金组合投资经理冀洪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冀洪涛认为,在全球通胀的时代,货币贬值是大趋势,而不动产和股权则可以陪着你走下去。
  (编辑:包芳鸣,记者邮箱:chenxich@@)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楼市调控升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