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真的害了不少人,你要它利息,它要你本金,而且你充值进去的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你想要高利息?人家想要的可是你的本金
“有钱能够使鬼推磨”这句中国古老的谚语真的一点都没错。财富会让人的头脑发热!在这个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很多时候,你贪的是人家的高利息。人家贪的却是你的本金。最典型的便是P2P高息平台的庞氏骗局。
NO1:什么是庞氏骗局?
首先,银资网要简要介绍一下庞氏骗局,庞氏骗局的创始人查尔斯o庞兹。他是一个意大利的商人,到了美国想用投机的方式来致富。他在波士顿设置了一个投资计划,向投资人许诺了高额的收益。当时的情况是45天达到了50%收益,在一年的时间内吸引了4万的美国投资者,可是后来资金链断裂,他还是破产了。
银资网认为,很多互联网金融都是这种类似的庞氏骗局。有些P2P机构,打着高息的宣传口号。吸引着无数的投资者。很多投资者都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着投资,贪着利息,但是殊不知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利息,把自己的本金给搭了进去。有些人或许希望在崩盘之前大捞一笔,只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崩盘。虽然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在逐渐的完善,但是始终还是得小心。
NO2:以下金融骗局需谨慎
银资网整理了一些需要谨慎投资的金融骗局,如下:
泛亚贵金属事件
一些月息20%-30%以上的民间借贷公司跑路
利用原始股来非法集资,建议一般人不要买原始股
银行理财飞单
高额贴息存款
假的民营银行
虚假基金网站
号称炒股不赔,一直给你打骚扰电话的所谓的内幕机构
打着境外投资骗钱的机构
加盟养老为目的集资或者参与一些线下营养讲座的集资
NO3:如何辨别庞氏骗局?
1、庞氏骗局往往伴随着一个特征,就是不断发展下线,劝别人加入下线投资,而真正赚大钱的是金字塔塔尖的人。
2、庞氏骗局缺乏真正的投资,所以只能保持自己的投资看上去很神秘。资金流向根本不会让你知道。
NO4:如何避免掉入庞氏骗局?
1、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是高风险,凡是极高的收益,都是一个美好的诱饵,诱导你进入圈套。庞氏骗局往往都是用后来人的钱给了之前的投资人,一旦资金链断了或者突然关闭了平台,那你的损失会很大。
2、自己都不明白的项目,一定不要冲动去买,一定要了解产品的盈利模式。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利润,一味的听信别人。
在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危机四伏。很多骗局披上了金融的外衣, 欺骗了千千万万投资者。但是银资网认为其背后的本质是人性的贪婪,你贪图人家的高利息,人家却贪图你的本金。只有理性的投资,才能使得自己的资金利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淘宝购物内部优惠劵,100块的商品,通过内部卷50就能买到,折上折 帮你省省省!
淘宝购物内部优惠劵,100块的商品,通过内部卷50就能买到,折上折 帮你省省省!
今日搜狐热点你要人家的利息 人家要你的本金 2015投资陷阱大起底 07:08:24
每个年末都是对过去一年做个总结的时候,而对于投资了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等公司产品的投资者而言,这一年很有可能意味着血本无归。那些不断到有关部门报案,拉着业务员祈求退还血汗钱的投资人,于我们而言有些熟悉。
今年年初至今,相近的一批人不断拿着宣传资料找到我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了解所投资产品的真相。但很少有人是为了寻找投资依据而来,绝大部分是投完以后,发现有问题才上门。
遗憾的是,我们所调查的数十家公司没有一家是正规的。他们租下了杭州黄金地段的写字楼,招聘大批员工发放传单,目的只有一个:借助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外衣,向大众投资者募集资金。很快,这些公司和平台陆续跑路,所有投资石沉大海。
所以,年底的这波“跑路潮”实际上已经持续了一整年。今年出问题的P2P平方达1300多家。
有人将之归咎于“资产荒”,因为大众理财的需求从未像眼下那么狂热。当银行理财的收益逐渐变成鸡肋,许多人愿意冒风险去问P2P、私募基金或者股权众筹要“高收益”,最后却落入集资骗局当中。
有人将之归咎于监管不力。确实,目前想要开个P2P公司实在太容易,市面上大批投资公司都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这些漏洞被套利者所利用,为滋生非法集资提供了天然土壤。
也有人将之归咎于人性的贪婪。高收益是这些跑路公司的共同特点,在他们给出的高额回报和利诱下,许多投资人忘掉了风险,心甘情愿跳入陷阱。
在我们看来,这些说法都对。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需要被满足,更需要被合理引导。同样,金融创新需要以安全为前提,本周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在于此。
至于人性的贪婪,我想今年以来很多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投资者:“你要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要的是你的本金。”
在投资这件事上,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对等的。切记!切记!切记!
2015投资陷阱大起底
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记者 梁应杰 漫画 连诚&&&&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您所在的位置: >
“你要人家利息,人家要你本金”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星期六
&&&&O2O、P2B、A2P……去年年末以来,一些打着“互联网+”大旗,兜售高收益金融产品的理财平台接连爆出风险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老百姓的风险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对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排摸、梳理,摸清底数才能主动应对。
谈风险
承诺年化收益率超12%要警惕
&&&&“最高年化利率达16.2%”“国资背景、保本保息”……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和社区,类似的宣传标语近两年并不鲜见。标语背后,各种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理财机构如过江之鲫。
&&&&这样的机构有多大的可信度?从不断出现的跑路事件中可见一斑。&“我特意去相关机构咨询过,开设一家P2P公司(网贷平台),不需要申请任何牌照,只需办理一般的工商登记手续,花十多万元购买一套网上交易系统,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接受普通公众的投资。&”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海鸣说。
&&&&正因为如此,网络上流传着“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炒股,草根死于P2P”的段子。“你看中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你的本金”,已不是一句笑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证券场外市场总部执行董事马瑜表示,互联网等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开展非法集资提供了途径。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多部门联合监管外,当务之急是将承诺年化收益率超过12%的金融产品纳入严格监管目录。
&&&&“按照这些产品承诺的回报,至少需要企业、行业有20%以上的收益率才能支撑,这在目前是很难实现的,至少也是不可持续的。其中有很大可能是非法集资乃至诈骗。&”马瑜说。
谈监管
“谁审批、谁监管”思路需改变
&&&&面对违规理财乱象频发的现状,监管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如银监会已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安部则表态要集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吴俊表示,为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和工商部门沟通协商,加强了对以“投资咨询”等为名称的企业注册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和金融有关的宣传广告,要求媒体加强审核。
&&&&此外,由央行牵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即将落户上海,协会宗旨之一就是推动行业自律。一些诸如“网贷之家”的第三方评级机构,也开始对网贷平台开展评级监测,为投资者评判风险提供参考。
&&&&“互联网金融的问题,根源在监管。我国金融监管一直按照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方式分业监管,始终坚持‘谁审批、谁监管’。但对互联网金融这类无人审批的新生事物,之前缺乏监管,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屠海鸣表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郭峰说,现实中一些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由于不叫银行,也不申请银行牌照,所以根本没人按照银行来监管。从“机构监管”到“行为监管”,是今后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
谈处置
不能让机构和平台一跑了之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有2595家网贷运营平台,其中896家平台出现问题,是2014年的3.26倍。
&&&&屠海鸣认为,在国家有关办法生效之前,地方政府应该本着对百姓负责的精神,先行一步,主动作为。比如,针对本地区注册、从事P2P经营的企业,对其交易额、投资者数量、实际控制人等进行摸底调查,避免出了事情再去“救火”。对排摸过程中发现的经营异常企业,应提早介入,防止其卷款跑路。
&&&&“要形成风险处置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一旦出险,不能让机构和平台一跑了之,也不能由政府买单。此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和风险等级相对应的‘风险保证金’制度。&”上海市政协委员许珊燕表示。&据新华社上海1月29日电
新闻链接
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去年新增52%
&&&&记者29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获悉,2015年全国经监测发现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已超过145万件,较2014年增长52%,我国互联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据互联网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何能强介绍,2015年,具有恶意扣费、信息窃取等高危恶意行为的恶意程序快速增长,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网民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新华
-----------------------------------------------------------------------
我要报料 (有奖报料:50――5000元)
网络报料台 随时随地 极速报料
电话报料: 邮箱报料:
手机报订阅:移动手机发送字母KTQDP到10086 每月3元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你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最近有新出的泛亚金融机构跑路的现象,投资人一定很害怕自己的机构也会有这样的现象,那么快来学学什么是庞氏骗局吧:
其实,庞氏骗局的发明人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
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查尔斯&庞兹制造的“庞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有媒体罗列出史上最胆大包天的骗局,提醒世人警惕金融诈骗。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这种骗局在中国也曾盛行,甚至好多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都会上当)
201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缴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万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20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骗局的共性特征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
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氏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但无论如何,骗子们总是力图设计出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投资路径,而绝不揭示或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
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实际上,由于缺乏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持,骗子们根本没有可供仔细推敲的“生财之道”,所以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宣扬投资的不可复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质疑的有效招术之一。当年《波士顿环球时报》的记者曾经撰文揭露庞齐的骗局,却被庞齐以“不懂金融投资”为由加以批驳。
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即便是高深莫测的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也免不了拉拢下线的俗套,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华尔街俱乐部)
(注:1、详见即将出版的《思进看世界》;2、迄今最畅销的跨国金融商战职场小说《心机》(正改编成影视《绝情华尔街》):/LTsimN;3、近著《投资的逻辑》:/ftb53e;4、由思进策划,由罗敷撰写的《这么慢,那么美》获得佳绩,进入热销榜TOP5:/Zo2hpW;/Wj0OIp)&&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