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产品存在多个修理厂工时费单价标准时库时用什么核算方法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金威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铜产品的公司,生产中已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但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如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成本管理浮于形式、扭曲的成本信息误导企业的产品定价决策和生产计划决策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并阐述成本动因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金威公司成本核算现状,探讨金威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根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威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统计局给我们下达了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1、 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 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我的疑问是:1、第一个公式里的“销售单价”是含增值税的还是不含税的,我认为从第二个公式“主营业务收入”看应是不含税的,有的书上说是含税的,有的说不含。2、库存商品是按成本价核算的,与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1)_甜梦文库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1)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 姓名:汤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指导教师:朱美玲
摘要水资源危机已成为2l世纪全球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解决水资源危机,不仅是一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安全 战略问题。科学合理盼水价制度是合理调配水资源、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 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将日益突出。水资源能否得到合 理调配关键在于水的价格。我国目前实行的农业用水价格严重偏低,水价与水成本背离, 使得水利设施运行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因此农业水价 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水价改革、水权制度的建立和节水农业能否顺利发展。农业水价的科学核算是合理制定其价格水平的基础,本文以完全成本法为核算基 础,通过分析探讨农业灌溉用水的商品特性及其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将水资源禀赋条 件和水资源利用率引入农业用水价格的核算中,构建了农业灌溉用水的理论价格模型, 并针对农八师石河子垦区玛纳斯河主要灌区进行了价格构建模型的实证分析,指出了灌 区农业灌溉水价分步调整的思路,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垦区今后农业灌溉水价 的合理测算提供科学依据,为新疆水价改革和发展节水农业、构建节水型社会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制度,水权 Absh鼍ctb me 21st centlIry’the crisis ofwatcr坤∞ufces h粘become lhcmo吼impor呦t i醛ue自∞d们lh thcglobal re∞ur∞enVironment6dd,岫atening humnity’s slIn,ival and de"lopment d鼢ly..Ib∞lvc thedeVelopmentofwaIef∞∞u懈s’butal∞a蛳ategy relaling、张£crcrisisisnotonlyapfoblem of如stainableto nacional∞cllfity.The∞ienti丘c and ntional pricing syslcm is inlport柚t and e丘ectivcm啪s to alIocateresourccs.waIer fe∞ur∞s mtionally柚d alle“ate thccon仃adicli∞bet’Ⅳeen supplyand dcmand of watcfWith me imp∞Vemem of Market Ecnnonlic System in QIina,the val∽of wa钯r jIlc佗雒ingly promjn%t.Thekey i黯He of how to ano∞上c waterrc∞嘴sh觞b∞nre∞峨s mtionany is mepfice.1n ow∞untry,the蝴entwatefpri。ejnthe a掣侧tll阳js∞lawthattheprice h私deviated£∞mOfthe co砒and the exl增ndi咖on wa蛔’h越b∞n inco璐islent with岫importa:nt∞k in agdcultIlml prod蛐n.The lowpfice makes irfigationkⅡ“iesqⅪ舱te jnef丘c抽nny,wat盯resoufc∞be w勰tcd∞fiously,柚da鲥clIltu佗∞uf∞be poⅡutcd inc∞舔ingly.Some圮fo皿ofag血=l|ltufalwaIer脚峨pIicing sysIcm他1at豁to thethc锄00Ih devclopmentof北fomin China,the嚣l曲Hsh孵nt of watcf rights system柚dwatcr-sav堍al衄IhI犯.1he scientific锄d他a∞nabIeaccount堍for AgIic.1ltIlral、)l,atcr删cesis the basisonpricing.1恤pap灯js b勰ed∞the fllu―∞staocounnng.F缸n弘柚aly∞也e∞咖odni略charactcIisti鹳of删am叫mpricing.Secondly,鲫s咖dthe pricing model dbout也eresourcesiIrigation watef柚d血e faclo伟i置11pactrmg蛐stainable developmeⅡt of a鲥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aftcr intro“cillgutili_zationrate t0the natural watcrandtheac∞蚰吐Ⅱg syste扎Then,takelbeag衄ltlIraI red瑚tio∞in shihezi柚d M姐醛up也e program of adjusting the watcrRiVer field for e髓mpk Io卸alyZe thepri咖g model.A“躺‘bringprice柚dthe rekVant p0Ⅱcies,whichis叩ctedt0praVidc the scicnti丘c b硒is for prici]唱thea鲥cIlltlIralir吨a咖wa伦f,艋d giVe0f w-afcr-savingan科V ideatothe坤fo嘶0fwater prici】略system in Xinji柚g’to the develo鲫睇nta鲥cLII嘶姐d thec0砸nucdon of a啪ter-saving society.1(eywords:a鲥cIlltural硎gation water'the w4Ier pri ci:唱system,watef蛐ts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 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穆薪时间:≯一6年/r月形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渗萄 导师签名.养荚佐时间:2∞占年//月形日时间:∥6年/f月《日 额疆农业大学硬士学拉论文第一章导言1.1研究意义1.1.1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日益凸显经济资源的制约问题,其中粮食安全问题 和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影响和制约 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直接威 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水资源危机,不仅是一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安全战略问题,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合理调配水资源、 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水利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供水价格在商品交换时,反映着市场上的经济信息, 反映着水价与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比价关系,反映着国家对水利产业的政策,通过水价可以掌握水利经济的运动规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将日益突出。市场是商品最有 益的调配器,而市场的运行由价格主导,因此水商品能否得到合理调配关键在于水的 价格。水价作为合理配置调节水资源的经济杠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节约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实现水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二是通过实 行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协调水资源短缺地区的调水问题,达到地区问水 资源合理分配;三是调整国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包括投资和税收政策等,以 提高水资源合理开发的投资能力。利用水价格的杠杆作用,可以推动水利改革,改善 水利经济畸形发展的局面。 农业水价是水价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农业水价的改革关系到节水农业是否能够顺利 发展的成败,而其价格核算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极端短缺情况下进行的水价改革、水权制度的建立更具有理论意义。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它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水价的科学核算是合理制定 农业灌溉水债核算方法研究其价格水平的基础,对我国水价制度改革、水权制度确立以及节水型农业的建立、提高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水利工程的良性循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2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实行的农业用水价格严重偏低,水价与水成本背离,水费支出与水在农业 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符。虽几经调整,但农业灌溉用水的价格依然是以远低于 成本水价的水平执行着,多数农业灌区的现行水价只有供水成本的5096左右,部分省 区的农业用水价格还不足成本的1/3,个别地区至今还在无偿供水。低廉的水价失去了 价格作为调节供求平衡与有效配置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不仅使得水利设施重建轻 管、年久失修、运行效率低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且导致土壤贫 瘠、养分流失,增加了农业的面源污染。 低于成本的水价政策,执行期持续到一定程度,一般都会导致现有工程供需矛盾加 大,并终因财政无力持续提供新的供给能力(如建新的水库和长距离输水工程)而导致 “水荒”,出现生态环境灾难,迫使政府投资者最终不得不像私人投资者那样处理水价 与供求的关系。近年来的水价调整政策及相关制度改革就反映了这种行为方式的变化。 水价的调整会带来农作物普遍的成本变化,会使耗水量大的作物从水价高的地区流 向水价低的地区,从而一定区域的种植结构趋于合理;会对农业灌溉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促使传统灌溉向节水灌溉发展,这将有利于农村水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严重干旱缺水的新疆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绿洲,水资源更是十分贫乏,地表水 源在全国各省区排位极后,农业为绿洲灌溉农业,以大水漫灌为主,农业用水比例高达 90%以上,其95%以上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一般地,在水资源配置合理的条件下,只有 绿洲的人工生态系统与绿洲外延区的天然生态系统达到均衡协调,才能维持绿洲、外延 区、沙漠戈壁三个区域的相对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水资源若过多用于绿洲人工生态系统,就会给绿洲的屏障――外延区的天然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威胁,而这一生态系统, -‘…1‘o、极为脆弱,一旦缺水,就会迅速退化,甚至沙漠化。绿洲一旦失去这一天然屏障,就会 直接暴露在沙漠面前,终将逐渐荒漠化,迫使人类迁移。然而过低的水价并没有抑制耕 地的扩大,地处石河子垦区的莫索湾由于农业过度开发挤占了大量生态用水,导致绿洲 外延区植被覆盖度由30%降至2%~3%,41种野生植物消失。 由于水价的调整受水价核算方法的影响,不同的核算方法将导致不同的价格水平,2 新疆农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对于农业这个全社会用水大户,深入研究、探讨其水价的核算方法,确定合理而又 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灌溉用水价格,对于今后新疆以及石河子垦区农业能否持续稳定地 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综述 1.2.1.1水价对水资源利用的调节功能 资源价格的高低决定着资源利用的程度、分配及分配效益,合理的水价格对水资 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节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价格手段可以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达 到资源管理目的。水资源管理的措旖可分为制度性和市场性两种手段。制度性手段可限 制不必要的用水,而市场性手段是用价格刺激自愿保护。水价对水资源的管理作用是应 用市场经济的价格杠杆来发挥的。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水利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 证,也是合理调配水资源,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广节水措施的重要手段。为了 确保有效的农业利用,水资源价格应有所提高,在农用水的价格体系中,高价格能够刺 激农民采用高效率的灌溉措施,但不能超过农民可支付能力的临界点。 1-2.1.2水价制定的依据 一般商品的定价依据是成本和市场供需情况,但对于水资源商品,由于其市场的 垄断佳,水资源定价的依据是成本。成本是消费者应该支付其获得利益所导致的全部成 本。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主要有平均成本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二者的差异在于成本分 摊方式和公平性不同。国外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水商品定价的最基本因素是确定水利工 程的总成本,然后确定需要用户支付的总成本,即以平均成本定价,而非边际成本定价。 应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使用价值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供水单位进行定价,公众供水单位的 目的是提供可靠水量给用户,而不是达到利润的最大化。随着供水能力的扩大,平均成 本不断下降,面对一个下降的平均成本曲线,用边际成本定价是不合适的。另一种观点 认为,水商品定价的依据应该是水利工程的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相对来说具有较多 的公平性和成本分摊的科学性,边际定价能同时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3 农监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1.2.1.3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确定方法 基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赋存条件和对不同的农业保护程度,农 业水价的核算方法也有区别,但总的看来,普遍用于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核算的模式主要 是以“用户承受能力”为核心、以工程运行费用为基础的核算模式。如美国采用“服务 成本+用户承受能力”模式,一般是按单个工程核算水价,水价中包括排污费;加拿大 实行政府补贴的政策性水价,价格很低,由政府核定工程的运行管理费后确定水价,水 价中不考虑水资源价值和工程的投资及维护改造费;法国采用“全成本+用户承受能力” 模式,在定价时将环境外在性成本包含于水价中;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泰国、印 度尼西亚等国其水价通常采用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的核算方法来确定的模式。 综上所述,“用户承受能力”为核心的模式是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农业用水价格核算 方法,在我国当前的水价改革中完全可以借鉴,但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因此研究借鉴中对于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的测算应考虑现实情况;同 时我国农业用水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如何体现其公共物品的特 性和对农业的保护程度,在水价核算时要重点考虑,不能完全照搬。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2.1“水资源有价”是合理确定水价的基础 要建立水市场,首先要转交原有“水资源无价”的落后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价值问 题。自然资源既使未经人类劳动的参与也是有价值的,其价值是由自然力创造的,并由 其有用性和缺稀性决定,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三 方面。只有承认水资源是有价值的,才可能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 理的价格。实践中,正是由于忽略水资源的自身价值,只计算供水成本,才造成水价过 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后果。同时,也只有承认水资源的价值,才能进一步谈到水资源 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水资源使用权的商品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水市场。否认水资源 的价值,一则一切相关理论都将失去基本立足点。 1.2.2.2水资源价格的本质是资金化了的地租 水资源是有价值的,由此就涉及到水资源的价格问题。在我国水资源价格就是水法 中所提出的水资源费。资源价格是地租的资金化,因此水资源费标准的确定可以用马克4 赣穗农韭:l=学硕t学位论文思提出的土地价格公式计算。根据自然资源的价值理论,虽然水资源其经济价值只表现 为一种形式上的价格,但其价格一般可由水资源费(资源水价)、生产成本和产权收益 (工程水价)、水污染处理费(环境水价)三部分构成。现实生活中的过低水价,常常 是由于忽视了水价构成中的菜部分构成而造成的。 由于水资源包括在“土地”之中,因此,水资源价格是水资源资本化的收入,即水 资源价格是水资源资金化了的地租。真正的水资源价格,是为了使用水资源本身而进行 支付的,不管这种水资源是处于自然状态,还是已经凝集了人类的劳动。它不受是否凝 结着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是水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的具体结果,它 体现了一种经济关系。稀缺与所有权的实现是水资源形成资产的必要条件,也是水资源 具有价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水资源价格的实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水资源价格是 水资源使用者为了获得水资源使用权需要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包括国家或集体)的一 定货币额,它体现了水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 表现,是对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源资产而付出的一种补偿,是维持水资源持续供给的最 基本前提。 水资源的价格与其它商品的价格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的商品价格,是围绕着价值 的中心上下波动的,没有劳动的凝结,就没有价格的形成,它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水 资源价格则是地租的资金化,它不受是否凝结着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是所有 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的具体结果,它体现了一种经济关系。 1.2.2.3水价的构成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保证水资源可再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必须使人类的 开发利用率低于水资源的可再生率,水价正是要用经济手段来保证水资源的可再生住。 对于可持续发展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价制定中不仅仅应强调内部成本,还应考虑外 部成本,并把外部成本内部化,纳入水价中,只有这样制定的水价才能真正反映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亦即可持续发展的水价不仅应能支付生产水资源商品的全部成本, 对用水户来讲,还应当使价格能够给用水户提供足够的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生产成本以 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价格信号,使用水户提高水资源危机意识。5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1.2.2.4水价的核算方法 目前理论上探讨的水价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边际成本法、生产成本核算法、 完全成本核算法。 边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增加单位水量所引起的总供水成本的增加量来确定水价,额外 生产每单位供水增加的边际成本是劳动力、能源的边际单位成本。这是目前最为推崇的 办法。根据边际成本变化曲线,可以推求不同供水量下的成本,为水价制定提供成本依 据。一般分为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水价格若等同于短期边际成本,将回收生 产边际单位水量的成本;水价格若等同于长期边际成本,管理者可能获得足够的收入去 扩容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长期边际成本关注将来扩容增加的成本,相对于其他方法,提 供了一个更为确切的未来资本需求的估计。但此方法不适用于农业用水领域。 生产成本核算法。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垄断部门的定价方法,其定价的基 础是供水工程供水的成本(或平均成本),目的是为弥补运行费用而提供足够的收入。由 于成本数据是历史资料,要采用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场法、收益现值法、 物价指数等进行评估测算。此方法主要被用来讨论农业水价的核算和制定。 完全成本法是指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组成的全部成本来作为水 价的核算内容。水利工程供水是商品,水商品的理想价格应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包括同 水资源保护、开采、水污染防治和其它与水环境相关的成本。供水价格只有反映供水的 生产与消费的“真实”的内外部成本,才能使供水价格机制成为节约用水和减少水污染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核算是以供水生产成本为基础的,而完全成本水价、边际 成本水价等模式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1.2.2.5农业水价应体现水的商品属性 目前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水费占产值的比例、水费占灌溉效益的比例以及 水费占灌溉耕地纯收入的比例等方面均较低,在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一般只占到农业 成本的5%左右,水费并不构成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现行的农业水价对农民的心理承受 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均是可以承受的,按照逐年“小步快走”调增水价的空间是存在的。6 女f疆农韭太学碗t学位论文农业水价的最终目标应是体现水的商品属性,促成水商品市场的形成,实施水商品的合理盈利。考虑缩小剪刀差问题,农业永价的盈利水平应以农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为依据,让农业用水与农业效益挂钩。 农业用水应在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下,按照合理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并 根据供水成本的变化适时调整,将水价逐步提高至合理水平适当引入农业供水的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根据水资源条件和供水工程情况实行分区域或分灌区定价;在实行农业 用水计量的条件下,对于我国水资源丰富、雨量季节分布不均的南方地区,继续推广计 量水价和基本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适当引入丰枯季节差价或浮动价格机制, 加大水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缓解枯水期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农业水价改革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稳定,因此要理顺工程水价与终端 水价的关系,要改革农业水价管理,推行“终端水价”制。要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 逐步推广“供水到户”,延伸供水管理和服务范围,减少管理级次和收费环节.以上研究对一般意义的水价构成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不同构成内容的水价核算方法,但对其包含的具体核算范围和内容未加以明确;在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价格核算 上虽然提出了要尽快提高至供水成本,但仅提出了核算的一般思路,较少对其用水价格 实际运行中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论证;虽然在价格核算时也考虑到了用水户的承受能力,但对此项指标如何获取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统一了“农 业用水价格中不含利润和税金”,但就用水成本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范围观点不一。 目前国内外较常见且研究最多的农业灌溉水价理论主要有补偿水价、平均成本水价、完全成本水价、机会成本水价、边际成本水价、供水服务成本水价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等模式。这些方法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的服务对象,选择哪种模式由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丰沛程度及社会制度所决定。1.3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3.1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1研究方法 本文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价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系 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疆农八师石河子玛纳斯河灌区农业用水水价核算方法的分析和研7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究,提出了该灌区水价核算模型,为灌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新的思路。 1.3.1.2研究技术路线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呻理论综述――+初步研究――◆研究成果论证――-.模型选择――’实证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数 理 论 准 备 实 地 调研\ /。据 资 ‘料 的 处 理、建立 水价 核算模型分 析1.3.2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1.3.2.1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水价核算方法开展研究工作。第一部分讨论农业水价核算这一问题研究 的必要性和重要现实意义,阐述当前国内外理论界有关水资源、水价和农用水水价的研 究状况,旨在规范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第二部分进 行水价核算方法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构成内涵、 水价形成冉勺机理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影响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探 讨其理论定价模型。第四部分以农八师石河子垦区灌溉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农 业水价制定的原则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承受能力、水资源禀赋条件,分析了该垦区农 业灌溉用水价格的调整空间。第五部分总结得出本文结论,并对垦区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改革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8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经论文1.3.2.2基本框架I提出问题Ul理论基础1.3.2.3创新之处有关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瑾论测算方法的研究虽然有一些,但大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本文创新之一是以完全成本法为核算基础,将水资源禀赋条件和水资 源利用率引入农业用水价格的核算模型中;创新之二是针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灌区 进行了价格构建模型的实证分析,指出了灌区农业灌溉水价分步调整的思路。第二章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2.1.1相关概念 2.1.1.1水价 水价有资源水价、商品水价、工程水价、水权水价等多种含义,本文所指水价是商 品水资源价格,由资源价格、工程价格和生态环境价格三者构成。水的资源价格体现了9 农盟灌溉承价核算方法研究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产权特性,是商品水资源边际使用(耗竭)成本的表征,是水资源所有 者防止水资源的原始价值减损征收的调节费用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和其所有权利益 的体现,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制定水资源价格,它包括了水资源的耗费补偿、技术开发、 生态保护等投入,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水资源费。水的工程价格即供水成本价格,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正常 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工资、直接材料费、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修 理费、水资源费等。供水生产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 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水的环境价格是指经过使用的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受到污染、 进行水污染处理和水环境保护所花费的成本,主要包括污水的排放、处理成本、水质维 护成本,以及由前二者的成本投资放弃的其它机会损失,供水前后同等水量可利用价值 的对比效益差。 2.1.1.2农业灌溉用水 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水资源包括天上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 物水,其中地表水为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地下水为地下汇水的动态水量; 土壤水为分散于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中的水。狭义水资源是指富集于江河、湖泊、冰 川和埋藏在地下埋深较浅的含水层中的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水资源。农业用水是指 包括用于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等大农业的生产用地表和地下水。 农田灌溉用水仅指种植业的灌溉用水。我国农业用水主要依靠水利工程的水源供给。2.1.2研究范围本文研究分析的农业灌溉水价是针对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地表水,是水利工程供种植 业灌溉用水的价格。2.2水价核算的理论基础.2.2.1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作为一种基本的自然资源,包括未投入一般人类劳动改造的天然水资源和经 过人类劳动的参与而改变了时空分布及质量的商品水资源,二者都是有价值的。水资源10 薪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价值一般由三方面要素构成,即:自然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水 资源价值的自然要素是决定水资源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反映了水资源的稀缺性,直 接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水资源的开发条件与特性等:经济要素反映了资 源所有者的所有权益和对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所产生的劳动价值;社会要素主要包括技 术、人口、政策、文化历史背景等。水资源的价值是由维护水资源所有权和影响水资源 水质、水量的劳动形成的。因此,水资源的理论价值包括未开发时的本身价值(所有者 权益)加上经过人类劳动改变了水资源时空分布及质量后产生的增值即天然水资源的价 值、商品水资源的价值。 2.2.1.1天然水资源的价值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水资源的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 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又可以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 因使用资源直接带来的效用,即资源环境对现实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水资源的直接 使用价值,主要包括维持生命和非生命系统的价值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水资源 对生命与非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应充分体现为水的资源价值与存在价值,这是水资 源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水资源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主要包括水的 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水具有净化环境或同化污染物的功效,对维持自然资源再生产和 宇宙生物圈良性循环与繁衍,保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平衡,具有关键 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非使用价值也叫存在价值,是指那些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 需求的那部分环境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水的文化、旅游等价值。 2.2.1.2商品水资源的价值 水资源经过人类开发利用而成为商品水资源,使天然水资源的原始价值发生了变 化。从社会财富的角度看,商品水资源既包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主体人类劳动的价值, 也包括社会财富增减变化的价值。商品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独特性主要表现 在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的不平衡性、区域性和垄断性、开发的整体性和利用的综合性、 商品的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等。因此,商品水资源的价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从经济 学的角度分析,商品水资源的价值应该等于未开发的天然水资源的价值与人类劳动开 发、保护、矛Ⅱ用、改造天然水资源所付出成本的总和。11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2.2.1.3商品水资源的价值表现 商品水资源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价格,它是未开发时天然水资源的价值(所有者权益) 加上人类开发水资源所付出的总成本之和。稀缺性是水资源价值的基础,也是市场形成 的根本条件,稀缺性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因而合理的水资源价格,要能 够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国家社会、经济、资源、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整意义的商品水资源价格由资源价格、工程价格和生态环境价 格三者构成。2.2.2价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制定价 格必须以价值为基础,价格构成是价值构成的反映,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所消耗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寡,价格围绕价值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客观必然趋势。这种趋势是 通过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诸如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利润、税金等,以极其复杂 的运动过程形成的。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一般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 四个要素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其特征表现为: 一是敏感性,即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经济主体对市场价格的变化十分敏感,并促使他们对 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二是直接性,即价格信号的变化会引起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变 化,这其中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三是双向性,即可以同时对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四 是利益性,即价格机制是一种直接的经济利益调节。当价格被当作竞争工具时能够带来 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合理状态。 2.2.3水价核算的理论方法 2.2.3.1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定价是指增加单位水量所引起的总供水成本的增加量。根据边际成本变化曲线,可以推求不同供水量下的成本,为水价制定提供成本依据。一般分为短期边际成 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假定现存资金成本的机会成本是零、供水工程存在额外容量,用户需 求的增加不必去修建新的工程。额外生产每单位供水增加的边际成本是劳动力、能源的 新疆农业大学碗±学位论文边际单位成本。水价格若等同于短期边际成本,将可以收回生产边际单位水量的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在长期(一般5~10年)由于现有供水能力不能满足用户用水量增加的 需求而投资新建工程的成本。把折旧的增加成本总和除以增加的可供水量,就得到供给 单位增加水量的平均增加成本,平均增加成本是长期边际成本的近似值。若水价等于平 均增加成本,将可以回收扩容的全部成本。长期边际成本较为关注将来扩容增加的成本, 相对于其他定价方法,提供了一个更为确切的未来资本需求的估计。若用平均增加成本 制定水价,管理者可能获得足够的收入去扩容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2.2.3.2机会成本法 资源的用途是多样的,将资源运用于某种用途,则意味着放弃了该资源的其它用途, 由此而放弃的效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局部均衡分析的一种途径。将机会成本视 为水价格,关键在于准确计算放弃的效益,一般以放弃的最大效益作为机会成本。 2.2.3.3影子价格法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处于某种最优状态,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 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是现行价格背后所隐藏的理论价格。影子价格能更好地反 映资源稀缺程度,使资源配置向优化的方向发展。影子价格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资源的有 效配置和稀缺程度,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提供正确的价格信号和计量尺度。影 子价格的获得最常用的方法有求解线性规划、以国内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价格 为基础确定等几种方法,其中国际市场价格比较接近影子价格。但该方法涉及面广、工 作量大、数据量要求大,模型参数选定较困难。 2.2.3.4平均成本核算法 平均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垄断部门的定价方法,其定价的基础是供水工程 供水的成本(或平均成本),目的是为弥补运行费用而提供足够的收入。成本是通过历史 的供水成本进行估计,它取决于决策者对历史资料的决择。由于成本数据是历史资料, 要采用诸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场法、收益现值法、物价指数进行评估测 算。 2.2.3.5完全成本法 即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组成的全部成本。水利工程供水是商 农业灌溉水纷核算方法研究品,水商品的理想价格应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包括同水资源保护、开采、水污染防治和 其它与水环境相关的成本。供水价格只有反映供水的生产与消费的“真实”的内外部成 本,才能使供水价格机制成为节约用水和减少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工程成本主要是体现 价格杠杆对供水工程承受能力的保护,体现的是对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能力的保护。水 价构成中包含资源成本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有效的保护。环境成本 体现的是利用价格杠杆对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所造成生态环境功能降低的经济调节。在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用水尤其是过度用水(如超采地下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 坏,因为农业、工业、生活废水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损失时,利用价格杠杆,通过 提高水价中的环境成本来提高水价,可以抑制用水,减缓经济发展给水环境带来的巨大 压力,确保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受能力不受破坏。 2.2.4可持续发展理论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当代人的需要是建立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的 消费标准和满足所有人的合理要求的标准之上的需要。这就要求现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要有一定的限度,共同努力,尽量避免发生生态灾难,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 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辩证概念,发展是前提和手段,可持续是保证和要求,二者 互相依存。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既是经济持续、又是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等多元的持续 发展,是代际间的公平发展。其实质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 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生、 共同进化。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核 算方法研究。2.3农业灌溉水价的形成机理分析2.3.1农业用水供给与需求的价格机制分析 从经济理论角度来看,价格的提高可以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中连接供给和需 求之间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用水价格上升,需水量会减 少,有效供水量相对增加:用水价格降低,需水量增加,供水量相对减少,最终达到均14 着i疆农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衡点EI(图l所示)。由于受农业水资源向非农转移趋势的影响,使得农业可供给水量实际在减少,供水量达不到或超过平衡点Et。目前农业用水价格处在P0点附近,需水量则处在Qo点,供给量实际在Q点附近,短缺数量为Qo-―Q(A到B的数量)。因此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应用经济杠杆,加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现行价格至合理 水平(如P1甚至更高),使需水曲线由D左移至D?,在供水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建立农 用水供需基本平衡点E,达到节约用水调控短缺的目的。价格量 屡1农业用水供需变化示意图分析表明,加大水资源供给量会使农业用水价格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其使用效率的 进一步下降;减少供给量又会引起由于需求不能及时满足而产生的价格上涨,但却可以 促使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如何提高农用水资源的利用率问题上, 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农用水价格。 2.3.2农业用水供给与需求的价格效用分析 2.3.2.1需求者分析由于我国农产品比较效益低、竞争力弱,客观上形成了农户的承受能力极其低下。农业用水价格的调整对其生产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单纯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来促进农业节水而没有相应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性措施予以配套,势必会引发农户由于种植农产品无利可图甚至赔钱以至最终放弃灌溉用水,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农田荒芜,加大农业用水的机会成本,这将会使更多的水 资源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农业用水危机,最终产生将农业用水、农田、 农监灌溉承价援算_方法磅究农民挤出农业生产领域的效应。 如果农业水价较之以前下降,此时将会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但降低的幅度不大。可是偏低的水价,却又忽视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商品属 性,使农民在灌溉用水上没有节约与效益的观念,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恶化了生态环境, 不能有效刺激农户投资采用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水价的节水功能难以发挥。因为只有 当水价的增长超过投资利率的增长时,农户才会主动采用节水措施。 2.3.2.2供给者分析 对于供水者来说,水价如果随着成本的合理增加而相应提高,那么执行水价可以 弥补增加了的供水成本,此时供水单位的利益得到保证,供水积极性提高,供水工程能 够正常运行。但当此种调整方式被确定为一种制度安排后,也会导致供水单位在一定阶 段内仅仅依靠提高价格作为保障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在当前水权没有得到很好界定、 水市场不存在的情况下,供水单位节水相当于减少自己的收入,因此将疏于考虑和采用 其他有效手段,排斥在供水环节对工程节水技术的应用,最终使输水系统功能减退,渠 系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配置低效。 水价如果并没有随着成本的合理增加而相应提高,或是调整力度不足,没有反映 供水成本的变动,那么执行水价往往达不到供水成本,由此无法弥补增加了的供水成本, 灌溉工程因资金缺乏而维护不足,普遍老化损坏,效益衰减严重,工程处于恶性循环状 态。即低价供水长期以往将会导致供水单位要么由国家财政补贴,毫无压力地低效运行; 要么由市场选择退出供水领域,从而引发水权分配格局的变化,造成供水投资主体的多 元化,水商品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以上分析表明,在目前条件下,农业水价并没有降低水的消耗,现行的水价制度既 不鼓励供水单位减少水的供给,也不鼓励农民采取更节水的灌溉技术,供水与用水行为 对价格信号的反应都比较弱。提高水价增加了供水单位的收益,但却降低了农民的福利水平。因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有效使用,.必须建立水价机制与用水行为的直接联系,使水价改革与其他制度的配套改革同时进行。2.3.3农业工程水价的形成短期来看,用水价格的最高界限是农民买水灌溉和靠雨水灌溉相比的净收入差额。 这个差额是农民购水的原因,从而也是判断购水“值”与“不值”的根据。在研究农民16 新疆农业天学砀士学垃论文对水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时,重点主要考察这个增加值的差额。当农民用工程水的增值额 接近于零时,农业购水就会大幅减少,农业水价就没有上涨空间。用水价格的最低界限 是工程的运行成本。水利工程供水的运行成本泛指投资成本以外的成本支出,主要由坝、 闸、渠的维护、管理和供水调度等方面的人员工资和材料耗费构成,在需要购水或提灌 的地方,还包括购入水费和电费等典型的变动成本支出。上述支出如无资金来源,很快 就会影响到近期供水能力的正常发挥和工程的安全。因此,在无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工 程水价最低不能低于工程的运行成本。 长期来看,水价终归要反映供水的必要成本。实行低于成本供水的政策虽然在一定 时期能起到积极作用,但长期累积下来,均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对水需求形成过度 刺激;财政难以为继,限制了供给增长;地下水超采、江河断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水供求的持续的动态平衡。这不仅要有供给能力 的持续增长,需求也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能力。所以,工程水价上涨是一个客观、长期 的趋势。第三章农业灌溉用水价格核算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3.1我国农业水价现状3.1.1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用水价格随着农业水资源的配置制度和配置方式的变迁发生了较大的 改变。改革开放之前,农业用水由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无偿供给,以公益性供水为主, 无水价可言。在水资源富裕地区,农用水基本上“自由取用”,在缺水地区,按照“先 来先用”的方式配水。这种无偿供给的水权制度一直持续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之前。 随着用水主体的变化,农用水资源的用水制度逐渐过渡为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 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水商品的属性得到确认;水价制定的原则得到确定(补偿成本、 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原水利工程和新建水利工程明确划分,确定了不同 的价格形成办法。尽管如此,由于种植业产出效益低,我国对农业用水一直采用低价 配水制度,这使我国现行的农业水价与价值严重背离,与供水成本也相差甚远。一般灌17 农业灌撬水价核算方法碍}究溉供水的理论成本等于(基本折旧费+年运行费)/年均供水量,但目前实际供水成本 测算中固定资产折旧费只计算国家投资部分,未包含集体和群众的投资投劳,因而依此 确定的价格偏低,而实际出台的水价又远远低于该水价。2002年全国农业综合水价平均 为3分/m3,华北、西北一些灌区仅为几厘/m3甚至无偿供水。如此低廉的灌溉水费导 致了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1.2农业水价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水价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一些障碍,仍存在以 下问题。3.1.2.1水价水平偏低一是工程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目前中央水利工程干渠首供水价格平均每立方 米只有1.5分,每立方米亏损1.8分;地方水利工程斗渠出口供水价格平均每立方米也 只有3分,每立方米亏损1.7分,供水越多,亏损越大。二是农业用水价格普遍较低。 目前在0.6―7.5分/Ⅲ3之间,平均为3.57分/一,多数灌区现行水价只有供水成本的3096 左右,现在引黄灌溉的水价平均不足成本的25%。三是从水价占农业产值和成本的比重 较低,全国农业用水水费占亩产值的5%,占亩成本的10%,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水 费支出一般占亩产值的30%左右。 3.1.2.2定价方法单一,水价调整机制不灵活 按我国《水价办法》规定,一省范围内的水利工程的水价由省统一制定、调整,实 行统一的水价。这样的水价难以符合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绝大多数水利工程 的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农业水价的确定和调整更为困难,一定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3.1.2.3供水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水成本 其一由于远距离调水、污水回用、环境污染、制水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等芳茴的原西j导致供水成本增加,但供水价格并没有随着成本的合理增加而相应调整,或是调整力度不足,导致供水价格偏低。多数灌区现行农业水价只有供水成本的30―60%, 有些水利工程甚至无偿供水,大多数供水经营者亏损严重。其二由于供水属于自然垄断 行为,很难形成竞争,政府进行价格管制的依据主要是供水单位提供的成本资料即个别 成本,而非合理的社会平均成本或先进成本。由于成本信息不对称,难以对供水单位的 鞒疆农监大学硕±学位论文成本进行有效的约束,造成供水成本不实。如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网漏失、水管单位 人员超编、成本分摊不合理、折旧提成、盲目建设等原因导致的不合理成本,至今仍由 用水者承担着不应承担的重负。 3.1.2.4水价补偿机制不健全 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造成水资源的价值补偿不足甚至得不到补偿。主要表现为部 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征收水资源费;流域机构管理的跨省取水不能收费;资源价 值核算体系没有建立,缺乏科学的测算办法: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普遍较低,如全国地下 水资源费平均水平约为0.03元/吨;地表水资源费平均约为O.06一O.09元/吨左右,导 致地下水的大量超采。另外对使用自然资源的征税还仅限于矿产资源,没有对水资源做 出征税规定,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资源税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形态。同时水价补 偿渠道不畅,补偿数额严重不足。在水利公益性耗费补偿方面,表现为水管单位事权不 清,成本分摊不明确,应由国家财政拨款或向社会收费补偿的部分不明确,水管单位公 益性服务出现的亏损与生产经营的亏损相混淆。 3.1.2.5末级渠系水价秩序混乱 中间加价、搭车收费现象严重,造成供水经营者亏本运行、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民实 际负担水费却居高不下,给农业水价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阻力。3.2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水价核算的因素3.2.1自然因素影响供水价格水平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水资源丰缺程度、水质、水源多元化格局、水 资源开发条件等因素。 3.2.1.1水资源的丰缺程度 水资源短缺会增大使用它的机会成本,产生资源稀缺差价,这种差价是水资源使用 者为了获得水资源所有权需要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一定货币额,它体现了水资源使用 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表现,是对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 源资产付出的一种补偿,是维持水资源持续供给的最基本前提。稀缺与所有权的同时实 现使水资源转化为资产,从而使水资源的稀缺价值可以通过为取得水资源资产的产权即 农业灌溉永价核算方法研究水权而进行的支付来实现,只要水稀缺,水价中就要有资源稀缺差价,也正因如此,水价受各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供求平衡结果影响,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水资源丰 缺产生地区问差价和季节差价。 3.2.1.2水资源多元化因素 水源多元化格局会影响地区供水价格总水平。一个地区如果有多种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回用水等,由于获得各种水源的成本费用不同,测算出的各类水源的成本水价肯定不一样,尤其是在只考虑按供水服务成本定价的时期,水源多元化造 成的水价差异更为明显。 3.2.1.3水资源开发条件 水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决定了开发成本费用的多少,进而直接到影响供水价格的高 低。在同样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即使水资源蕴藏量相同,水资源开发条件好的地区较水 资源开发条件差的地区成本要低很多,水资源供给量和供水价格自然不会相同。 3.2.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水价形成过程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利工程的兴建、水资源勘测、 水资源管理等,都要投入一定的入力、物力、财力,水资源凝结了人的劳动,因而具有 劳动价值,他们是水价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水价的形成受政策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3.2.2.1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对水资源供求关系呈间接相关,会对供水价格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首先,对水价直接实行补贴政策肯定使水价降低。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政府 考虑社会公平目标,顾及低收入农民的承受能力,通常以较低的水价形式对用水者进行 补贴。这种补贴隐含在水价中,补贴额度对用水者来说是不透明的。其次,政府对供水 工程实行优惠的投融资和信贷政策,会降低供水成本,从而使水价降低。作为水价主要 构成项的工程水价,是由其成本费用决定。供水工程建设时,国家投入的多少或国家对 工程贷款是否实行优惠利率,都会对供水成本费用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供水价格。 赣疆农业太学硕士学位论文3.2.2.2用水户承受能力 承受能力是指人们在某种信号的刺激下仍能保持常态的容忍能力。它有一个最高限,超过这个最高限,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出现异常地变化,如对社会不满、破坏性行为,甚至游行示威暴动等等。承受能力强,供水价格高;反之供水价格就低。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对于农业用水来说,由于农业水费的收取对象是农村经济不发达的从事效益较低的种植业农户,农户的承受能力就成为农业水 价如何进行调整的决定性因素。 3.2.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水价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论水资源态势怎么强,如果不 去开发利用,不与经济因素结合起来,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就无法体现,充其量表现为生态价值。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有效结合,是水价产生的源泉。一般说来,农业生产力越 发达,农村以及农民的经济条件越好,就越重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可承受范围内也就愿意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纵观文明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水价必将经历从低到合理的过程。3.3农业灌溉水价的核算原则及理论模型构建3.3.1农业灌溉水价的核算原则 从理论上讲,商品水资源价格的确定必须体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体现全社会在 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付出的全部代价和社会财富的增减变化,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 供需的平衡性。制定合理的商品水资源价格,是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 源管理和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水价核算的原则: 3.3.1.1可持续发展原则 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它的过度开发和水环境的破坏,必然削弱水资源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并且威胁后代 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不能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价所决定的收支水平必须保证供水工程能持续运行和用水户有支付能力。换句话 说,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水价的制定必须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使水资源再 生、循环的环境和基础不受破坏,同时兼顾供水工程承受能力和用水户承受能力。因此,21 农监灌溉出价核算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关系,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 供水工程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的核心内容,以用水户承受能力作为边界条件。 3.3.1.2水资源高效配置原则 市场经济是稀有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水资源是稀有资源,必须把实现农业用水的 高效配置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当水价真正反映生产水的经济成本时,水才能在不 同用户之间有效分配,并流向价值最高的地区或用户。 3.3.1.3有偿供水,合理负担原则 凡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都应实行有偿供水。作为用水大户的农业和其他一切用水户 一样,都应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交付应该承担的水费。 3.3.1.4公平性与平等性原则 农业水利工程是准公共物品,它处于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不能通过市场竞争达 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必须在收费标准,项目规模、技术标准和竞争规则等方面对此 进行特殊的规制,在非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建立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因 此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必须建立一个能统筹各方利益的价格形成机制,对价格进 行核算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第三方及社会公平等因素,使供水价格充分 反映水的价值和供求关系,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3.3.2农业灌溉水价的核算模型构建 3.3.2.1核算范围合理的水价应该是水资源价值、水资源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正常利润、税金四部分之 和。但由于农业以及农业灌溉工程的特殊性,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灌溉用 水价格中应包含水资源成本、供水成本和环境成本,但不含利润和税金。 水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和私有物品的双重属性,在供水、水能利用、灌溉等领域具有 私有物品的属性;而在维持生态系统、防洪排涝等领域又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 品按其所具备的特征完全与否,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农业水利工程属于 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生产单位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特征,公共事业部门在满足 社会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同时,也必须受成本约束、讲求效益,这就要求经营公共物品的 单位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激励机制方面具有企业化特征。因此在工程供农业用水价22 新疆农业大学硕t学位诧文格形成机制改革或转换时必须同时考虑价格形成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般性是 指价格形成也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即保证其价格能够补偿合理的或正常的成本支出 及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实行同网同价。特殊性是指由于公共产品生产和消费 具有公益性,价格形成不能完全以盈利为且盼,但又必须能够起到节约使用、保护资源 和公平负担的作用。 从农业灌溉工程本身特点而言,它是一种公共物品,其显著特点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市场机制不凑效,所以大多数国家对农业灌溉都有一定比例的财政投入,这既是农业灌 溉作为公共事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又是政府为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所采取的倾 斜政策的具体体现。同时它还具有兴利供水的经营性质,是私有物品,可以按完全成本 加盈利定价,即按市场商品的特点进行定价。因此对于农业用水的定价既不能完全按照 公共物品也不能按照私人物品的方法确定,而要兼顾二者的特殊性。另外,我国原有的 水费办法中,对于水污染处理费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忽略了水的环境成本。只有把水 资源费、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综合列入成本才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可待续发展。 3.3.2.2核算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可以采用用水户承受能力、水资 源禀赋与完全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核算。这种模式综合考虑了资源成本、工程成本 和环境成本等供水的所有可能成本,能够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价值、供水服务成本以 及水环境的恢复补偿费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兼顾了用水者的支付意愿,应该是相对较 为完善的模式。 对于农业灌溉用水来说,这种测算方法所确定的价格水平可能会与当前的低水价产 生较大的悬殊,但农业水价应该逐步实现福利向商品的转型。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商 品化的角度看这是未来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农业用水者尽快认识到水资源的 稀缺性,从而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积极采取先进的农艺技术和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 污染;才能使供水单位积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减少输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 提高渠系利用率;也才能使国家财政有力量提供较高效率的更多的纯公共物品(如增加 水利工程公益性投入,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等),从而向农业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和扶持。 农业鞋溉农债核算方法研究3.3.2.3水价理论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特殊性,其价格核算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 禀赋的多少和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支付能力的大小。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考虑用户 承受能力以及水资源禀赋的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因果关系,可用以下函数表示为:P=f(Q,Cg,Ch,蛾A,L)(1)式中P为农业灌溉用水水价。正如模型中所述,本文认为,建立水价模型时主要考 虑的影响因素是资源成本(Q)、工程成本(Cg)、环境成本(Ch)、农业灌溉用水的支 付意愿系数(或承受能力指数∞)、水资源的丰缺程度(A)和水资源利用效率(L)。 在考虑以上因素的情况下,农业灌溉水价具体模型可表示为:P=AL(鼢Cg+Ch)进入公式。(2)式中字母含义见前述。m作为确定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上下限区间时的参考因子不3.3.2.4水价模型中变量参数的确定方法探讨 承受能力指数:根据国内研究确定的标准来计算,即农户对农业水价的承受能力以 农业水费支出占农业生产成本的20~30%为宜;占亩产值比例为5~15%较合理;占灌 溉增产效益的30~40%较合理;占亩均净收益的10~20%为宣。 水资源的丰缺度:由于我国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南方 丰沛,北方贫乏。长江以及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全国80.9% 的水资源量;北方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 占全国的19.1%,其中西北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干旱缺水已成为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应体现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禀赋 的差异。本文以区域水资源耕地亩均拥有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结合考虑测算,其基本公式为:? A=Q/Q1(3)式中:A为水资源的丰缺程度,Q为全国每亩耕地水资源平均水平,Q1为区域每 亩耕地水资源平均水平。 新疆农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资源利用效率:用以体现输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损失状况。加入此因子是考虑督促 供水单位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积极维修和防护,降低输水过程的水资源浪费和损失,避免 农户承担应由供水单位承担的成本。本文以灌溉用水渠系利用系数反映。 水资源成本:主要是体现价格杠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保护,水资源成本是体现国 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制定的水资源价格的基础,它包括水资源耗费的补偿、水生态环境影 响的补偿等,基本计算公式为:cz=(Fl+F2+F3)/w(4)式中:G为水资源成本,F1为天然水资源价格,F2为水资源涵养与保护费,F3为水资源宏观管理费,w为多年平均供水量。 工程供水成本:供水成本由供水生产成本和费用构成。它包括正常供水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直接工资、直接材料费、其他直接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工程维护费、原水 费等以及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基 本计算公式为:Cg=(D+R+Q)/w(5)式中:Cg为工程供水成本,w为农业多年平均供水量(m3),D为固定资产折旧费,R为工程大修理费,C0为工程年运行费。 若需购入原水则公式如下:Cg=【(D+R+C。)/w】+P‘式中:PI为付给上一级工程的单方水价,也称原水水价。(6)第一要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固定资产和年成本费用进行分摊。水利工程往往是多 功能综合利用的,即一般的大中型水利工程都兼有如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 游等公益性和经营性多方面的用途,在农业水费核算过程中,必须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 的固定资产、年运行费、大修费进行分摊,主要的分摊方法有库容比例法、工作量法、、 功能效益法和可分离费用一剩余经济效益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此处工程成本是 农业供水专用工程年运行费、大修费、折旧费之和。 第二以重置成本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保证水利工程固定资产在物价变动情况下 得到合理的补偿。(物价变动较大的年份应以水利工程资产评估后的固定资产结果为计 农业灌溉承价核算方法研究提折旧基础)。由于水利工程固定资产基本上不存在无形损耗,因此不必考虑加速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通常采用直线折旧法即可,但必须足额提取,以保证损耗价值的及 时补偿、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计算公式如下:D=(K.Vs)九 (7)式中D为固定资产折旧费,K为固定资产原值,Vs为固定资产残值,九为折旧费率。 第三大修理费用作为保证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中正常运行的补偿费用,是产品成本 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与折旧费一样,逐年从产品销售中提取建立大修理专用基金,提取方法和折旧费的计算一样,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大修理费率计算:R=Kd(8)式中:R为大修理费,K为固定资产原值,d为大修理费率。第四工程年运行费C0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期内每年需支付的经常性费用,主要包括 正常供水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工资、直接材料费、其他直接支出以及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 产经营而发生的合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根据历史资料取计 算基准年的前三年(不包括计算基准年)的年运行费均值为其值。 环境成本:是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主要包括水环境的恢复补偿 费和水污染防治补偿费。目前,我国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 污染量(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 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 重威胁。无论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还是污染程度来讲,农业都不亚于工业,在某些 方面甚至超过了工业。而且,由于农业污染是“面状源”污染,这使之更难监测和控制, 其治理难度比工业更大。 因此这种外部成本必须纳入水价中。将农业生产的造成的污染放入水价综合考虑来调整水价,既可促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又可以防治水污 染。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农业水价中必须体现环境代价。 由于目前没有较为成熟的环境成本测算方法,本文认为根据实际现状可以按其占水 价的一定比例来进行测算和补偿(或由政府统一制定)。 耩疆农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垦区水价核算实证研究4.1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垦区农业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析4.1.1水资源数量及分布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的多少及分布决定了区域的干湿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影 响到工农业供水状况,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农八师石河子垦区(以下简称师市)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见表4.1、 表}2。从表4一l可以看出,2000年师市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912亿立方米,按 照有关协议,在75%的保证率下,可分的地表水10,880亿立方米;从表4―2可以看出, 师市地下水资源量为6.42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4.628亿立方米。从上述数据可 以看出,师市可利用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5.508亿立方米。表4一l 项目 多年平均径流量 按比例可分水量 实际可引水量蔓料来源:石河子水利用师市地表水资源径流量、可引水量和可分水量统计表 玛纳斯河12.920 7.243 5.143单位:亿立方米合计19.912 t0.880宁家河0.870金沟河3.1321.382 0.815巴音沟河2.9900.167 O。0952.0871.4218.110表4-2师市各灌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统计表 项目 下野地灌区 资源量l 287单位:亿立方米 现已开采量2.043可开采量0.777 O.664 1.961 3.402 0.361玛河灌区莫索湾管区 石河子灌区 小计1.06l2.3474.695 0.473 1.058 O.2032.0430.160金沟河灌区安集海灌区 宁家河灌区 合计资料来源:石河子市水剥局0.706O.160 4.628O.1950.011 2.4096.4294.1.2水资源利用情况以下是师市1995和2000年的用水量调查对比表和用水量变化示意图。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方法研究表4-31995和2000年农八师石河子市用水量调查表1995 269l 5106 97396 6241 111435175.11单位:万立方米2000 3922 5350、、―萨之生活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 农田灌溉用水量2000比1995增长%45,75 4.78 32.01 80.54 37.05 4.17 26.73128575 14878152725林牧渔用水量总用水量 耕地面积(千公顷) 单位耕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公顷)耍科呆豫:石嗣f币水利局182.41 70495562师市2000年供水量(15.2726亿立方米)占水资源量(15.5074亿立方米)的98% 以上,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已经超过国际上一般公认的60%的上限指标,不宜进一步开 发。同时每亩耕地灌溉用水量由1995年的370m3上升至2000年的470m3,农业用水 数量增加,效率不断下降。图4-1 农八师石河子市用水量示意图妥科采擐:石翔于币水利局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师市用水主要集中在农业用水中的农田灌溉用水,因而农业 节水也是最具潜力的。同时,各行业用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增加量从1995年到2000年五年时间增加了31179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增加6235.8万立方米(年均递增5.71%),同期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6235.8万立方米(年均递增也是 5.71%),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增加源于耕地面积的扩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预 计工业和生活需水量将呈快速上升的势态,工业和生活节水潜力也会越来越大。 师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目前,师市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资源总量之比)达95%以 上,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18%相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截止 番穗农韭大学礤士学位论文2003年,师市建成各类水库lO座,总库容5.z9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l座,实际库容1.8亿立方米;中型永库5座,实际库容总计2.28亿立方米;小型水库4座,实际 库容总计967万立方米。 众所周知,人类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是否相协调发展,主要看对水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的程度:对水资源的开发不够,社会生产力低下,水资源中的剩余资源白白搁置; 开发过度则会造成人类的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低层次发展状态,很难满足当今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目前师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上看,已经达到了98%,说明潜在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只剩水资源总量的2%,水资源的继续开发势必影响到师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水资源利用效率看,师市节水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师市全年 完成农田灌溉面积295万亩,累计灌溉面积1380万亩次。农田综合灌溉定额363立方米/亩,农业灌溉毛定额为543立方米/亩,相对全疆平均水平较低。但是其灌溉用水的 渠系利用效率以及田间水利用效率与节水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4.2新疆农八师石河子玛纳斯河灌区现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现状农八师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以下简称石河子玛管处),是一个以水利工程管理为主,农、林、牧、副、渔、旅游等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大型流域管理处。无论从 多年平均径流量、按比例可分水量还是资源总量、可开采量和现已开采量看,石河子玛管处管辖的玛纳斯河灌区在师市总量中均达到60%以上。 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是准噶尔盆地内陆河中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平均达12.65亿m3(红山嘴站),行政区划跨沙湾、石河子、玛纳斯等县市,用水单位涉及农垦团场及地方农业;用以涵养水源的山地森林归属地方林业单位玛纳斯林场经营,河流 出山后的分水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管处分配管理,其中配属给农垦部分用水由兵团农八师石河子玛河流域管理处分配管理。石河子玛管处管辖着大泉沟水库、蘑菇湖水库、 夹河予水库、跃进水库四座大中型水库,总设计库容4.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lO至15亿立方米,年调节水量8.1l亿立方米,引水干渠5条65.12公 里,各级输水干渠34条,计300公里,各类水工建筑物412座,配水点54个,主要承 担兵团农八师、沙湾及玛纳斯两县的防洪、泄洪、排洪任务;承担准噶尔盆地南沿、天 山北坡沙漠绿洲生态系统的供水任务;担负着15个农枚团场、沙湾县4个镇、玛纳斯 农业灌溉承价核算方法研究县1个镇、克拉玛依市一个乡、兵团农六师1个分场、十三师1个农场的农业供水任务。 灌区灌溉面积360万亩,95%以上供水为农业服务,属全国第四大灌区。 4.2.1灌区灌溉水价的历史变迁 由于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误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加之早期水污染不严重,水环境功能价值被掩盖或忽视,导致水资源长期被无偿或低价 使用,至今在人们的思维和经济活动中,还未能予给水资源应有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评估, 成为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大误区或缺陷。 1990年以来,石河子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处所辖灌区水价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4 年 份 自治区水价1990一1994石河子玛管处场口水价变化情况1995 0.35 1.26―2.26 0.05 0.36一O.60 1996一1997 0.73 5.00 1998 1.35 7.00 0.10 0.70 2.50 2.16 3.50 2000 1.35 7.00 O.1 2.16 3.50 2001 1,35 7.00 0.10 2.16 3.50 2002 1.35 7.00 O.10 2.16 3.50兵团 沙湾 石河子乡 新湖农场4.000.05(分/一)0.702.50爱科罘琢:自聊于坶霄赴石河子玛管处1990年以前水费计收方式一种是地方包干制(如沙湾县的水费是 8000万立方米4万元包干,水价为O.05分/m3;玛纳斯县不交水费),地方用水占25% 以上;一种是兵团单位按方计量收费制。1990年后以供水生产成本核算水价再由自治区 政府批准执行,所有单位全部以实际用水量为基数按已确定价格收费(沙、玛两县依然 沿用原标准)。作为下游单位,石河子玛管处每年必须向自治区玛管处交纳水源水费, 因此与自治区相比水价差距较大。1992年兵团水价中水源水费占12.96%,1998年占到 了20.71%。1998年水源水费比1996年增加了330.98万元,是1996年的2.05倍。由 此出现了石河子玛管处以1.45分/m3购进原水却以0.05分/m3价格供给沙湾县(倒贴 1.4分/m3)、玛纳斯县无偿使用的现象。供水价格远远低于供水成本(见表4-.5)。2002 年水价古供水成本的40%还不到,距水利工程生产成本相差太大。水价严重偏低是因为 占全灌区25%以上的农业供水量大部分未收费或过低收费。非兵团的地方农业单位用水 水价本已很低,其水费收缴率更低,多年在20%。重新评价和核算水资源价值并以其为 基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水 资源无价或低价利用之现状,抑制低价水的浪费使用,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5 年 份正常水价占供水成本比例1994 1997 68.O 2002 38.9水价占供水成本(%)资料来潭:石河子玛警处36.84.2.2灌区灌溉水价与用水量变化的相关分析 通常情况下,根据价格需求弹性,当灌溉水价明显变化时,用水量相应也会发生明 显波动。但分析表明,在目前条件下,农业水价的调整并没有发挥其价格杠杆的作用, 供水与用水行为对价格信号的反应都比较弱,说明其价格弹性较小。因此,要促进水资 源的节约使用,必须建立水价机制与用水行为的直接联系,使水价改革与其他制度的配 套改革同时进行。 用水量与水价的相关分析表明,该灌区正常水价水量与水价二者相关系数为O.402, 水价与供水量呈现为一般相关关系,水价波动对供水量的影响并不很显著,这与干旱地 区水资源需求弹性系数较小有关,也同时表明了灌区水价过低,没有发挥价格杠杆的调 节作用。地方低价水、无偿用水及特价用水的存在,使用水者更是意识不到水资源的商 品性。表4.6农八师石河子玛管处场(乡)口供水量其中 总供水量 农八师玛河灌区 正常水价水量89078 92193 96928 102135 93305 100006 103915 lO0090 93489 94546 85966 82678 96327 93842 94607 95608 56653 62125 60695 63829 59492 62908 63620 64525 58813 60452 55612 52435单位:万立方米\水量\ 年度\2003 2002 200l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l 1990 7 7 7 7 7 7 5 5 4 4水价 (分/m3)地方用水(低价水、无偿,水)及特价水量32425 300683623338306 33813 37098 40295 35565 34676 34094 30354 30243 33795 35515 34601 32929.2.262.26 1.26 L 266253258327 60114 59824年平均1998―2003年平均瓷料来源:石河子玛管处 农、韭灌溉承价按算方蹬研究4.2.3灌区现行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用水户承受能力分析由于受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影响,世界各国农业水费标准普遍较低,例如印度规定灌 溉水费不应超过农民增加净收入的50%,一般控制在5%~12%。一些国家也以灌溉水 费占灌溉增产效益的比重作为灌溉水费现实可行的标准。下表给出了亚洲一些国家农业 水费标准。表4-7 国名 农业水费占灌溉增产 效益的比重(%)资料来镢:荑固公共摹业服务公司1盼5年厦田际水价调置报管亚洲一些国家农业水费标准 印度17印度尼西亚8―12菲律宾10泰国9韩国9―15根据石河子玛管处范围内灌区灌溉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该灌区下属的下野地灌区 对农业用水户进行调查、分析。 下野地灌区是目前石河子玛河灌区规模最大、经营管理和灌溉效益最好的灌区,所 属单位有121团、122团、132团、133团、134团、135团、136团七个团场。该灌区 以棉花种植为主,总灌溉面积94万亩,累计灌溉面积和斗口水量占总累计灌溉面积和 斗口水量的比重相对较大,达到30%以上,其中累计灌溉面积(620.5万亩次)占总累 计灌溉面积(1860万亩次)的33.4%,斗口水量(2.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9.6亿 立方米)30.2%,因此其代表性较强。 根据石河子玛河水系灌区内12l团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农户水价承受能力情况如下:表4~82004年石河子垦区下野地灌区121团农户水价承受能力情况表 项目 亩水费(元) 亩成本(元) 亩产量(kg) 亩产值(元) 亩收益(元) 棉花76.88 725.94 249.51 848.33 122.39 lO.59 9.06 62.8加工番茄75.00 945.57 4000.00 1000.00 54.43 7.93 7.5玉米90.oo 553.50 558.00 558.00 4.50 16.26 16.12线椒130.00 804.40 310.00 1395.00590.∞16.16 9.32 22.03水费占生产成本(%) 水费占亩产值(%) ?水费占亩收益(%)硅,槔花单价3.4元/kg,玉米单价1.oo元/kg.线椒单价4.5元/k.加工番茄单价O.25元/l【g:作物均为传统灌溉模式? 新疆农业大学硕±学位诧文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如果将农户的劳动即农户个人人工费用折算包括在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结余。该灌区农作物水费支出占生产成本的比重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高, 为10.59~16.16%,但在20~3096的适宜范围内;占亩产值的比重9~16%,接近合理范 围的上限,但已超过承受能力的最低限。同时资料显示被调查户作物亩灌溉用水量在540 ―930Ⅲ3之间,水资源存在严重浪费情况。以上分析表明灌区农户实际所承担的水价相 对较高,大水漫灌带来的高额用水量更增加了农户实际所承担的水费。 据调查,灌区水费计收方式是以斗口水量为计量点按方收费,目前灌区水价包括两 部分:一是按水费计收标准上交石河子玛管处的综合永价;另一部分是团场用水管理及提交附加费用等,灌区终端平均水价0.14元/m3。由此可见,团场用水管理附加费用是 影响农户灌溉用水费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水费占农业生产各项指标比重高低的因素很多,一是灌溉效率,灌水效率高, 则灌溉用水量少,同一水价水平下水费支出就少,反之,则水费支出就高;二是水价水平,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一灌区、不同灌溉管理所水价水平尚且有很大差别,毋宁说全国范围内各个灌区间了;三是各地物价水平不同,即使是同样量的投入,而成 本水平却不同,同样量的产出,产值水平也有差别。以上种种,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灌区水费承受能力的不同。4.3水价模型在石河子垦区的应用结合前述理论模型,依照我国水法和相关财务制度核算规定,以石河予玛管处供水 情况为例说明农业灌溉用水完全成本水价(地表水)的测算(以1998~2004年以来相关历史数据为核算的依据)。 4.3.1基本公式 利用前述(1)式进行核算:P=AL(Q+Cg+Ch) 其中:P为农业灌溉用水水价;Q为资源成本;c。为工程成本;ch为环境成本;A为水资源的丰缺程度,L为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灌溉承价棱翼『方法研究4.3.2核算过程 以下计算根据石河子玛管处2004年有关数据进行。 4.3.2.1供水量 农八师水利局根据石河子玛管处15年供水情况核定正常水价供水量为67660万立方 米,实际供水量为94715万立方米(一部分为特价水和无偿水),即w=94715 4.3.2.2水资源成本 天然水资源费Fl:上缴自治区玛管处水源水费,1998―2002年五年平均值为1438.9 万元。 水资源宏观管理费R:五年平均为558.8万元。 水资源涵养与保护费F2:目前没有体现。 因此水资源成本为: Q=(Fl+F3)/W=(1439+558.8)/94715=O.02元/m3 4.3.2.3工程供水成本m3。Cg=(D+R+C0)/w 式中:cg为工程供水成本,w为农业多年平均供水量,D为固定资产折旧费,R为工程大修理费,Q为工程年运行费。 根据灌区所辖水利工程兼有的情况,按库容比例法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了公益性和经 营性功能分摊比例的测算,结果分别为47.6%和52.4%,公益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大修理 费不进入水价成本,只考虑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大修理费。因此有: 固定资产折旧D:按2001年清产核资后固定资产折旧计为2358万元,其中经营性为 1236万元; 大修理费R:按2001年清产核资后固定资产大修理费计为1448万元,其中经营性为 759万元; 工程运行管理费Co:包括工程维修养护费、直接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和管理费等,按经营性分摊比例测算为4305万元。因此工程成本为: 预碡农业大学礤士学位论文cg=(D+R+C0),w=(1236+759+4305)/94715=o.07元/m34.3.2.4环境成本主要考虑的是被严重污染的蘑菇湖水库的环境恢复与防治成本,包括水环境恢复补偿费32.4万元,水污染防治补偿费50.4万元,合计82.8万元。环境成本为:q=82.8/94715=O.0009元/m3=O.001元/m34.3。2.5水资源渠系利用系数 根据农八师水利局2004年供水量表有关数据得到该灌区总的渠系利用系数平均为O.75,即L:O.75。4.3.2.6水资源的丰缺程度 A=Q/Q1=1442/358=4.03式中:A为水资源的丰缺程度,Q为全国平均每亩耕地水资源占有量,全国每亩耕地水资源平均水平,Ql为石河子垦区平均每亩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由以上分析计算可知,该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理论价格为: P=AL(Q+cg+ch)=4.03丰o.75幸(o.02+o.07+o.001)-o.275元/m34.3.3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价格的合理区间4.3.3.1按下野地灌区调查资料计算由于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时单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