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在推荐我加入世贸汽车价格币,这个东西靠谱吗,听说收益很不错?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美国的兴衰
4417 次点击
20:15:23 发布在
扫盲贴: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董良辰(略加修改)    题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辩证的方式看历史。历史,不是为了死扣那一两个史实是否准确,谁犯了错误谁担责任,而是为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现在,开创未来。    美国,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度。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他是好是坏。话说回来,如果到现在,你还用“好”“坏”这样简单的词汇去形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那你就不要再研究历史了。你只是一个善良的小兔子而已。这里是食肉动物们研讨问题的地方,这不适合你。当然,我会以我最大的能力来简述这个国家的心路历程和他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历史给中国的多么珍贵的一次发展机遇。    在讲述之前,希望大家能尽量跳开中国文化对自己思考方式的束缚。因为这是一个思考方式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国家。首先要明白西方文明是按照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发展的,而中国不是。美国人做事有时候很疯狂,因为他们以逻辑为纲;而中国人以直觉为本,超脱于直觉的东西,中国人不会去做。当后面我提到美国次债危机的时候,你会发现,以逻辑为纲的西方人,会以多么疯狂的方式,进行赌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西方思考方式: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写出了《国富论》这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之后,又写出了一本《道德情操论》来完善他的学说。很多人只知道国富论,但却不知道亚当斯密,一个经济学家,却写了一本道德书。为什么鼓吹自由市场经济万能的亚当斯密,会写道德书呢?一个经济学家干嘛涉足教育学、哲学、伦理学问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商人逐利的本性,需要一种制约,不然的话,环境污染将不会被治理、经济危机将不断发生,战争将永不停歇。这些由贪婪惹的祸,需要道德、良心来制约。当然,中国人逐利、贪婪、急功近利,因此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国富论》这一直接与钱相关的书;而忽略了亚当斯密的真正良苦用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时政评论的时候,也会抽空写《做人的格调》一文。看似无直接关系,但做人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而中国古典的著作是怎样组织的呢?《论语》《黄帝内经》是最明显的显示出无逻辑组织的中国经典专著。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先后顺序,没多少直接的关联。只是一坨东西摆在那,需要读者一边看一边悟……   中国和美国历史渊源的巨大差异,使得美国与中国不同,他们更注重规则,而不是力量衡算。因为是移民社会,很难说有一种文化,能够让所有人屈服的。与其说美国是一种文化,不如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规则系统。能让不同信仰、操着南腔北调英语的人能相安无事生活在一起的一系列规定而已。而如果没有这些规定,就无法生存。而中国,更崇尚利益、力量的衡算。中国历史上权臣与皇帝之间的各种斗争,体现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娴熟技巧和敏锐洞察力。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算不上是缺点,只能叫特点,到了关键时候,这种思考方式能救自己一命的。但这带来了中国人不守规矩、容易内斗的缺陷。    中国人对于力量计算的敏感与灵感,已经超神了    一,披荆斩棘,从无到有    最早,这是一片印第安人的土地。数以百万计的印第安人,生活在广袤的北美洲。其中以美国东海岸和五大湖区,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等这些最水草丰美的地区,人口密集度最大,文明最发达。当然,他们的文明水平嘛,相当于半氏族社会、半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当然,最早登陆北美的,也不是英国人,而是西班牙人。在大航海时代,新大陆意味着新的原材料供应地,当地有土著,意味着那里也有市场。这对于欧洲而言,是无比诱惑的。当然,西班牙更多的将发展的重点投向加勒比海、墨西哥,以及热带地区的北美洲。因为这里有阿兹泰克文明,有着强大的封建王朝,并且有大量的黄金。西班牙人拥有北美洲所不拥有的神兽――马。对于阿兹泰克人而言,马是他们从没见过的怪兽。也因此西班牙人仅以数百人的兵力,就攻占了人口超百万的阿兹泰克帝国的首都,也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城。当西班牙人杀掉阿兹泰克国王,进入祭坛的时候,他们被明晃晃的黄金惊呆了……    在那个时候,美洲,还相当于中国古时候西域的那种感觉。荒凉、落后,有罪的人,就发配到那去的那种地方……但是,欧洲人发现了商机:因为这里树木、兽皮、矿石、土地太便宜了。荷兰人当年就用了10块大洋都不值的20几个玻璃弹球,就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了纽约的地皮……这也不能怨人家印第安人傻,因为他们的文明,还没有发明货币。同样的,各种高品质兽皮也就出人意料的便宜。因为印第安人只要觉得他们有用,但自己不会造的东西,就是高价值的东西。这给了实现半资本主义化的欧洲巨大的获利机会。随着开发的深入,欧洲人拥有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农业生产需要廉价劳动力,而欧洲人在美洲很少,因此非洲奴隶贸易也很赚钱……总之,美洲变成了很不错的殖民地。    &&&&&&   当然作为后发的英国,在发展的时候,已经只剩下最北边的加拿大可占了。美国东海岸被荷兰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占据。面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想要发展自己,所指定的战略就是当海盗。没错,在你眼里拥有贵族气息的大英帝国,是干海盗起家的。甚至英国王室出资,鼓励海民建造海盗船,去抢劫西班牙的海上贸易船只。随着欧洲局势的变化当英国海盗的小破船用狼群战术,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海上力量的对比。而英国也通过海上的霸权,逐步获取了世界绝大多数的黄金。稳定了英镑的价值,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础。通过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和谈。英国逐步获得了美国东海岸和加拿大的控制权。    但由于英国在欧洲的常年战争,尤其是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使得英国的财政,很大一部分需要用于支付战争投入,因此高昂的税收就强加在各殖民地的头上。其实北美的税收并不高,但英国限制他们向西发展,北美的这票人,其实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伙人(有兴趣可以看看美国的国旗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几乎一模一样),后来英国要国有化东印度公司,这伙人不满意,跑到北美,他们越来越反感英王的统治。终于,矛盾在1776年代爆发。这伙人利用法国与英国争锋的机遇,联合法国,在法国远征军的帮助下获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战争陆战主要是法军打的,海军法西荷联合舰队封锁大西洋,英国海军避战,在美英军无援无粮,只有向法国志愿军投降),美国于1783年获得独立。当时,美国遇到2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缺钱的问题。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的欧洲各个国家的货币。不但在使用的时候,兑换十分麻烦,而且对于当时十分贫穷的美国而言,外汇是珍贵的物资。但与大英帝国的战争,已经拖垮了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比独立战争前要低,并且美国政府,拖欠了欧洲各国许多债,很难还清的。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在美国再呆下去了,而是跑到了加拿大。因为加拿大还是英国的属地,而英国当时的公民社保,远比美国要高得多,即使现在,英国的社保也比美国高。而且,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英皇效忠的。在那个年代,君主制依然是主流文化的~~而美国的经济问题,除了汉密尔顿这个商人以外,其他的农民出身的美国国父们,都觉得只能通过多发钞票,让美元贬值的办法,来“变相赖账”的方式,才能拯救美国经济。而汉密尔顿,则提出了“旋转门计划”,来使得债务得以变相延期,并且最后逐步还清。维护了这个初生的国家的良好商业信誉。而法国出兵北美,法国一共花了10亿弗里尔的战费(4580万英磅),差不多是法国3年的军费,而且在战后,还向刚立国的美国提供了550万美元的贷款和近6200万美元的军需品。也是美国建立初期度过经济难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就是政治制度的难题。    美国一开始,只是一个松散的13路诸侯而已。联合在一起只是为了赶走英国统治者。但格命一成功,就开始想各自为政。可是军方并不希望如此。军方的代表人物乔治.华盛顿就希望13个州,能够联合成为一个国家,事实上,他们也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抵御大英帝国的持续骚扰。但是,一到了具体联合后该听谁的,就成问题了。军方希望,美国能被军队控制,于是军方一部分人推举乔治华盛顿为美国皇帝。没错,你没看错,是皇帝。在那时,西方世界上还没有共和国呢~。美国的共和制,就是个疯狂的想法。连军方自己都不明白华盛顿想干什么。华盛顿自己却明白,凭他手里的一万多军队,像对抗13州的美国商人门阀,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的豪强门阀们连英国都不服,怎么会服你华盛顿呢?能将13个州联合起来想建立合众国,已经不错了。华盛顿还是在法国的支持下坐上总统的地位,美国分权制衡的背后也有法国的利益考量,有利于法国控制美国。    那么这伙人建立合众国,就像后来说得将权利完全给民众吗?也不是。美国宪法在起草的时候,是这样说明联邦政府存在的必要性的:“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就是西方政治学千年来一直反民煮的思想源泉。民煮在西方早就有,就是古希腊。之所以民煮在西方古代昙花一现,就是因为希腊在民煮之后,很快就出现了体制性问题:苏格拉底在雅典人的怒吼声中,被判死刑,但事后很快,大家就发现处死的是个伟大的人。不应该处死他……大多数老百姓,也可能不冷静,也可能集体犯错误。毕竟,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学好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    但是政府到底听谁的,又成了问题。美国13个州,有的州很大,人口多,有的州人特别少。如果按照人数多少来决定话语权,像缅因州、罗德岛州这样人口特别少的州,就会无话语权,而人口众多的州,就携庞大数量的选票,控制整个国家的政权。而如果按省级行政单位,平均分选票,这对于人口多的州,又不公平了。    于是,美国的国父们设计出了精巧的结构:三权分立、参众两院。    由参众两院议事、立法,由总统和国务院做紧急决策和一票否决决议权,并由最高法院监督。    所以,美国的政治,是尊重否决权的政治。参众两院通过人数来行驶否决权。当民意或者说是多数议员的意见是错误的时候,总统可以通过不给决议签字,使得决议无法通过。而总统的提议,也须由参众两院多数通过才能实现。而最高法院,是监督和司法最终解释的机构。负责监督参众两院、国务院、总统的行为,拥有弹劾他们任何一人的权利。但是法院的法律条文的基本条款,又是由参众两院、总统签署的宪法条款的基础上执行的。而具体事务,由美国的国务院进行执行和细化处理。国务院由总统和参众两院共同指挥。发生紧急事件由总统负责临时指挥,但总统指挥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比如战争,有的时候,战机不得延误,那么总统有权不通过国会,直接指挥军事行动,先斩后奏。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国会作出解释,然后将下一步怎么办的议案交予两院审议。通过之后,总统才能继续指挥,不通过,就由两院批准终止行动。    参议院以省级行政单位分配选票。每个州有2个席位,13个州,就有26个议员在参议院议事,而众议院,按照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选票。假如A州:B州:C州:D州的人口比例为10:7:5:3。那么众议院议员的数量,就是A州派10名议员,B州7名,C州5名,以此类推……    而多档竞选,是源于不同阶层的治国理念的差别。以汉密尔顿为首的商业阶层,不希望政府过多的干涉其自由贸易。因为商业贸易越自由,就意味着商人们更大的利润。他们崇尚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可以梳理一切问题。以美国总统杰斐逊为首的一批非商人出身的美国政客们,他们认为,老百姓是无知P民,政府需要有较大的权利,来阻止商人和老百姓的不冷静、不负责的行为。社会需要在贪婪、逐利的商业氛围面前,有政府出来阻止不冷静的想法以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共和档和民煮档的前身和思想矛盾的根源。    由此,我们看得出来,日后的汉密尔顿的追随者共和档,更多的获得了商人、资本家的支持,主张自由贸易和减税,做短期获益的一些行为。而杰斐逊的追随者民煮档,更多的倾向于加税和政府介入处理经济危机,做些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划。    讽刺的是,从这两个人的生平,就暗示了两种主张的优势和困境。    汉密尔顿是私生子,自小穷困,然后做靠生意致富,建立美国之后,获得欧洲银行家的提携,极力在美国推行自由经济贸易和私营央行。变成了大富翁。最后,这么一个牛人,居然跟朋友赌气,约定出城决斗,决斗死。没错,就是美国西部片里,两个牛仔面对面站着,看谁掏枪快,先开枪……然后汉密尔顿悲剧了。    杰斐逊家里是大地主,自小富裕,家境殷实。自从参与建立美国之后,散尽家财,鞠躬尽瘁,成为了众人尊重的无私国父。最后家底都给了建立美国的事业,穷死家中。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0:25:53 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8:50 &&
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二):扩张与内战董良辰(略加修改)    自从1776年开始,美国开始了领土的扩张。美国由于人口稀少、资源多多,又远离欧洲那片是非之地,美国发展还是比较快速的。并且利用欧洲诸国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趁机占据更多的土地。1803年,雄心勃勃的拿破仑为了挑战英国的霸权,同时解决法国的财政危机,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卖给了美国。这并非拿破仑的疏忽,而是拿破仑为称霸大海的英国,安排了一个足以撼动大英帝国根基的对手给英国。事实证明,拿破仑是对的。美国最终击败了大英帝国,但出乎拿破仑意料的是,法国没能从英美的斗争中,获得主动权。当然,这是后话……美国又通过向佛罗里达等南部地区迁入移民,最终架空西班牙在南部的统治,1809年获得了佛罗里达等地。美国又继续向西南部的墨西哥迁入,当时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州等地均是墨西哥的土地。随着美国迁入的人越来越多,佛罗里达模式可能被复制,终于引发了美国和墨西哥的矛盾爆发战争。当然结果是墨西哥战败,美国廉价购买了美国西南边。而西北部,美国则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将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最终,使得美国打通了美洲的东西海岸。1856年,俄国沙皇为了筹措资金用于紧急战争,向美国议员和媒体行贿,说服美国人出“巨资”购买当时北美洲边陲的一钱不值的永久冻土荒地。美国于是买到了阿拉斯加。美国也拥有了一个世界级大国,所应有的版图规模。    美国的发展,其中最倒霉的,就是印第安人。西方人带来了北美没有的病毒,死了几百万;步兵投矛手对抗西方的枪炮兵,又死了几百万,不敢反抗的印第安人被欧洲人赶出了最肥沃的土地,跑到了欧洲人给他们规定的保留地。在土地贫瘠的保留地,又饿死了几百万……去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童鞋们一定有印象。那简直就是不毛之地,要不是开发了旅游业,当地的印第安人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然而这个欣欣向荣的穷国,也遭遇了内斗的折磨。1861年,南部的农业经济需要廉价的黑奴为劳动力,来生产粮食。而北方的工业区,则希望自由的劳资关系,来推进工业发展。1860年大选,废奴更为坚决的共和党兴起,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经过一番交易,最后确定由名气不大的林肯参选。这是靠着共和党领袖威德等人的支持,威德本来一直像让自己的盟友威廉?西沃德出线,可是西沃德是废奴主义者,在党内反对声音很大。威德和林肯做了交易,如果当选后就任命西沃德为国务卿。    林肯虽然名气不大,他反对奴隶制,但不是废奴主义者,加上在几个州的人脉,共和党团结一心,胜算极大,特别是因为南方分裂主义情绪越来越高涨,南方和北方民主党已经分裂。1860年大选,共和党胜卷在握,无论谁参选,都能够成为美国总统。如果推选一位态度温和的候选人的话,是有可能把一个面临分裂的国家重新团结在一起的,但是威德等北方势力要的正是南北彻底分裂的结局,要的就是北方以废除奴隶制为理由,用武力消灭南方的下场。    林肯当选后,任命西沃德为国务卿,于是南方七州退出联邦,林肯起身就任总统的当天,参议员、原战争部长戴维斯也起身去就任南方邦联总统,林肯下令武力平叛后,维吉尼亚等四州也脱离联邦,南北战争正式打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和北方长期矛盾的爆发,奴隶制只不过是导火线。林肯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成为最伟大的美国总统。其实这是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论调。正是因为林肯的征兵平叛令,才使战争不可避免。在此之前,宣布退出联邦的只有南方七州,南部最有实力的维吉尼亚还在联邦之中,没有维吉尼亚,南方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而生存的。作为南方各州实力最大的维吉尼亚一方面反对对南方动武,一方面坚持国家统一,如果各方面克制的话,战争完全可以避免。在南部各州,反对奴隶制的人并不少,因为蓄奴的是少数门阀,广大的白人平民没有这个能力,而且奴隶主家的妇女对奴隶制很反感,因此家里的女奴成为丈夫泄欲的工具,逐步废除奴隶制是有可能的。在当时的危机情况下,只要北方在奴隶制的问题上作出让步,南方各州是有可能回归联邦的。比如林肯的情敌道格拉斯就私下向南方建议用支持他们夺下墨西哥为条件,换取他们回归联邦。&&&&南北战争开战之后,很多政治人物希望能借着战争的机会捞取政治资本,于是只要是支持自己的门阀,林肯就任命为将军,让他们统帅大军。结果北军中这种外行低能的将军到处都是,严重影响了北军的战斗力。例如被林肯任命为将军的众议院议长班克斯,在谷地战役中以几倍的兵力优势,还让石墙杰克森打得丢盔弃甲,导致北军的战略优势被翻盘。林肯在此之后继续重用班克斯,让他负责华府的防卫。虽然这时东部战场南军总数只有5万人,班克斯一定要留下10万人保护首都,只给麦克莱伦8万人去迎击李将军的入侵。    还有马塞诸塞的民主党门阀巴特尔在内战中支持林肯,为林肯拿下马里兰州,也被林肯任命为将军,而且专门为他成立了詹姆斯军团,结果在彼得斯堡战役中,以10倍于敌的优势,居然没有成功,导致战争多进行了10个月。还有原11军军长辛格,在沼泽地之战被石墙杰克森偷袭,12000人顷刻瓦解。林肯为了竞选连任,为了拉拢德国移民,任命他主持西维军区,率领1万人进攻杉安道谷地,结果被4千守军打得大败,南军还因此出谷,兵临华府。    南北战争一开始,北方就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之所以打了四年,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林肯的瞎指挥,林肯过度干涉军事行动计划,对多次大败负有直接的责任。最后林肯下令解除奴隶制。大量黑人参军,平叛成功。美国解除了奴隶制。奴隶制虽然废除了,但种族隔离还延续了一百年,南北战争只做到了让黑人从地主的显性奴隶变成资本家的隐性奴隶。而林肯也因此得罪了某些人,并被暗杀。但也因此成了悲情英雄,成就了林肯的神话!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纽约证券交易使得美国通过债券,建成了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包括运河、铁路等。西部也发现了大型金矿……当然这时候,美国依然与英国相比,望尘莫及。因为英国掌握着世界25%的人口、60%+的黄金。英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你别看美国铁路修的热火朝天,其实都是英国商人投资的,铁路收益,也都是英国人在等着呢……美国没有技术可言,其科研能力几乎为零。除了山寨英国的产品,啥都不会做,因此经常跟英国因为专利问题吃官司……    我咋觉得跟某***很像捏?中国在模仿美国的道路吗?    美国为了发展自身经济,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工业技术水平极差,所以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采取高关税,来抵制外来发达经济体的廉价产品冲击本国的弱小工业。为了让本国的工业的产品有出路,美国采取了高工资政策。只有当所有老百姓都有钱了之后,才能买得起更多的工业产品,才能通过美国自己的消费,把经济带起来。这样、美国的经济,在随着消费、生产的缓慢却稳步的增长中发展了近60年,终于在1900年代,美国的GDP终于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然而,英国的金融霸权岂是美国那些暴发户所能撼动的?世界贸易都由英镑结算。美国的GDP,都是人家英国人的钱投资的。世界所有原材料价格都由大英帝国来调控,此时的美国依然只是一帮暴发户而已。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51:16 &&
&&&&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三):扶持德国,谋夺英国的霸权    1913年,美联储成立。美国终于被犹太银行家把持了央行。要知道,美国宪法里,是明确规定的,货币发行的权力,是归政府的。而现在美联储是私营银行,拥有美国货币发行的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美国人自己也知道这是违背美国宪法的设置。没办法,有钱能使磨推鬼,银行家们不惜血本,买通美国会议员,用复杂而隐蔽的决议案,来迷惑议员,让其上钩;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名字,来掩盖私人央行的事实,通过将总部设在华盛顿,来欺骗大众,让大伙误以为美联储属于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而非私人公司……事实证明,银行家们的努力是值得的。银行家们,控制了几乎所有主要西方国家的银行系统。而1913年,还有一件大事发生了,那就是亨利福特开发出了流水线生产的方式,极大提高了美国工业生产的速度和能力。    有了美联储,美国可以聚全民之财来参与国际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军事的较量了。做法就是以政府名义发行债券,由各级联储银行分止机构和美国各地的小银行以及个人投资商进行购买,然后美国就有钱向欧洲发放战争贷款。      电影《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美国人自己的主流看法对于美联储违宪的问题,似乎没有意识,但这部电影表明,还是有人发现美联储有问题滴!    于是欧洲国家的一战没有了后顾之忧,终于打响。一战这个绞肉机,无底洞,使得胜利者只有两方发贷款,两边都卖军火的美国人。而战争的惨烈,还给美国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那就是避险的黄金。因为欧洲的动荡与战乱,许多人把黄金转运到美国避险。这也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国际间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不足以撼动大英帝国的霸权,政治方面,美国在一战后的和会上试探参与国际事务受阻后,明智的退回美洲继续积累实力了。    经济方面,一战结束后,美国本土的金融家的崛起,日益希望能夺取大英帝国的金融霸权。摩根、洛克菲勒这些原来罗家的门生,都开始准备取而代之。而根基都在欧洲的罗家,也必然因此而遭受了重创。当然也是为了瓦解英帝国对以色列建国的阻碍,通过瑞士的银行,秘密将资金投给纳粹德国,准备借纳粹之手搞垮英帝国的工业。    当然,美国的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每况愈下,因为192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大量失业。而仅有的工作,也都是血汗工厂的工作。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就是讽刺当时美国,不把工人当人,随意加班,工作环境差,社保低的……     电影《摩登时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在卓别林时代,美国也曾是血汗工厂    我似乎又感觉这似乎很像某***。    当然了,二战中的美国一直在等待最佳的参战时机。当希特勒叫嚣着要征服全世界的时候,当丘吉尔被纳粹炸的哭爹爹告奶奶的时候,美国却说亲兄弟明算账。美国甚至在二战期间,仍然在使用瑞士的渠道给纳粹德国汇款。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不可思议的举动,就是空袭英国的时候,一开始原本主要袭击英国的机场、军事设施的。正当英国的飞行员即将打光之际,德国居然调转枪口,停止袭击英国军事设施,转而轰炸伦敦。希特勒是军事高手、手下也不乏精通指挥的高手,居然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曾让我困惑了很久,这是为什么。当我发现美国曾暗中支持纳粹了之后,我就明白了。当然史学家们将此归咎于希特勒的判断失误,而这根本就应该是一场有预谋的“犯错误”。   二战中,美国和德国是敌对国。但在这场人类浩劫中,纳粹德军用美国人在宣战前参与生产的卡车、制造的炸弹、开采的石油对付盟军。这些美国公司成了纳粹德军某种程度上的资助者,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另一面。俄罗斯“纽带新闻网”今年1月31日的文章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披露。    1.美国“标准石油”经瑞士偷偷输油    1939年时,美国与德国之间的商业联系已经十分紧密,多家美国商业和金融巨头都在德国拥有庞大的利益。几十年后,一位名为查尔斯?海厄姆的美国历史学家还曾专门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与敌国贸易》一书。    该书称,一战期间(1917年),美国通过的禁止与德国进行商业往来的《与敌国贸易法》丝毫不能阻止美国公司赴德国淘金,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正是由美国人武装起来的。该书还介绍称,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已经有26家在德国积极参与纳粹活动,并凭此与希特勒建立了紧密联系。而且尤其让人感到惊愕的是,这种现象一直存在着,即使美国已经参加到战争中。    二战中,当美国和英国的民众因为汽油短缺而不得不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时,美国的“标准石油”集团却在源源不断地通过中立国瑞士将石油运往大西洋另一边的德国。而此时的德国却已经是肆虐欧洲的一只巨兽。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本公司与“标准石油”集团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甚至互为主要的股份持有人。而在30年代后期,法本公司已经逐渐“纳粹化”,但这并未妨碍美国人继续这种合作。    这种合作关系使得“标准石油”同纳粹迅速走近,于是美国石油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缺少石油的德国军队中。二战爆发后,英国封锁了从北极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大西洋海路,用包围的方式阻止开往德国的所有船只,并没收其运载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秘密行动。他们与诸如瑞士这样的中立国达成协议,让油轮将目的地改为这些中立国,然后由那里再将油料输往德国。通过这种方式,英国人的包围圈被轻松突破。那些同中立国订立的协议由于其秘密性质后来被人们称为“影子协议”。实际上,英国政府对“标准石油”的这种做法心知肚明,并曾向美国方面发出抗议,但是未取得任何效果。    2.纳粹海军网开一面    曾有知情者表示,德国潜艇在海上威风八面,曾让多国商船苦不堪言,但他们却独独对美国油轮网开一面,双方默契关系可见一斑。他还表示,当时“标准石油”20%的油料都是输往德国的。    查尔斯?海厄姆在自己的书中称,其实关于美国公司向纳粹供油一事,美国政府心知肚明。而且,当时总统罗斯福一直希望让美国参战,并中断同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对此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当时还信奉“孤立主义”,断然不同意让美国参加到战争中去。与此同时,商人们却不断地从美国对德国的石油供给中获得大量好处。类似1917年禁止与德国进行贸易的《与敌国贸易法》那样的新法律也迟迟无法得到通过,因为许多人都指望着通过与德国的贸易来挣钱。    3.纳粹德国曾给福特授勋    除了石油,美国人提供给纳粹德国的还有许多东西,比如卡车。    帮助德国人生产这些卡车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福特公司。实际上,从希特勒刚刚步入政坛开始,亨利?福特就开始对其进行资助。一些德国高层人士后来曾表示,希特勒确实曾收到过来自亨利?福特的捐款,尽管后来美国方面未能确切证实这种说法。    除了捐款,亨利?福特还给纳粹提供了更加实质性的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福特汽车公司参加了德国的军事建设。例如,1938年该公司在柏林开了一家组装厂为德国陆军提供卡车。双方的这一合同价值数百万美元。为此,当年7月亨利?福特被授予大十字德意志雄鹰勋章,而这是纳粹德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勋章。亨利?福特则是获得这个勋章的第一个美国人。授勋的原因是亨利?福特“使汽车成为一个大众商品所作出的先驱工作”。希特勒亲自写了一封祝贺信,祝贺福特获此殊荣。后来纳粹德军攻入法国时,他们驾驶的便是福特牌汽车。    4.美国政府心知肚明    除了福特汽车,美国许多企业都从与德国之间的生意中获取巨额利润。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简称ITT)总裁在战争最为激烈时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然后从那里转往瑞士伯尔尼。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德国改善通讯系统和完善正在对伦敦实施的野蛮轰炸中所使用的航空炸弹。也就是说,美国人生产的炸弹被用在了对伦敦的轰炸当中。    而生产滚珠轴承的美国军用产品公司也向设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德国公司提供货物,这一贸易还得到美国负责军工生产的领导人秘密批准。    1933年至1939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    此外,美国公司还纷纷向德国同行转让技术。杜邦公司通过法本公司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美孚公司则将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提供给德国伙伴。希特勒空军得以建立,则离不开美孚设在德国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美国军方甚至曾经承认,德国空军战机的许多先进发动机都是由美国人提供的。    就像在石油方面的来往一样,美国政府对这些行为也心知肚明。1941年7月,美国驻外军事情报机构发现了美国商人的这些行为,然后向政府递交了报告:“我们的特工人员发现,美国的一些公司在非法向德国人提供产品和技术。”但是,这份报告没能起什么作用。    而且,即使在美国日对德国正式宣战之后,这些公司也依然与德国进行贸易。有资料显示,德国1944年还通过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每月得到4.8万吨美国石油和1100吨战略物资。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商人在战争期间还在德国进行大量的投资:标准石油公司在德国投资达1.2亿美元,德热涅拉尔发动机公司则投资了3500万美元,ITT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福特公司投资额为1750万美元,而美国一些大公司还在德国银行存有巨额现款。    5.德国靠美国贷款重整军备    如同这些数据所显示的,德国人用来购买美国产品和技术的钱偏偏大量来自美国的金融集团和银行。这实际上正是当时美国和德国这种巨大“利益联合体”的框架。国际金融资本历来喜欢在全球范围内追逐最为丰厚的利润,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华尔街的巨头们则普遍将目光瞄准了大西洋彼岸的德国。有证据显示,摩根大通银行曾在20世纪30年代向希特勒提供数笔资助,总金额高达3200万美元。    一战之后,美德之间在金融方面就已存在合作关系。这为两国在此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从年,华尔街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向德国提供了330亿美元的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2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实际上,德国人就是凭借美国人的这笔贷款才实现了国家的恢复甚至重整军备。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就是凭借在华尔街销售德国债券募集公众资金得来。在这个过程中,摩根等大型金融集团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业又同意德国推迟偿付贷款。同意这一条件是因为美国方面无法将德国逼得太紧,双方毕竟已有太多的利益纠缠。更重要的则是,德国正处于重整军备的过程中,这对于当时低迷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良性刺激。    正因如此,美国华尔街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以至于双方在战争开始后仍无法摆脱互相需要的关系,于是便出现了两国虽然已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金融脐带却无法斩断的现象。    &&&&从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始,短短几年,德国不仅完全摆脱了1923年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灾难,也从席卷全球的严重衰退中快速恢复过来。在承担着巨额战争赔款的巨大经济压力下,以惊人的速度装备起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并在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切德国仅仅用了六年时间!    而当时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直到1941年美国直接参战,其经济状况才得到根本扭转。    德国以区区六年的时间迅速完成经济复苏和大规模战争准备,如果没有外来强大的金融资助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此庞大的外来资金资助如果不是为了准备发动战争,就难以有合乎逻辑的解释。    实际上,华尔街就是纳粹德国最大的资金来源。    早在1924年德国超级通货膨胀刚刚平息下来的时候,华尔街的银行家就开始筹划如何帮助德国整军备战。1924年开始的道威斯计划和1929年的杨计划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完美地符合德国参谋本部军事经济学家的计划。    摩根系的美国通用电气总裁欧文?杨还是罗斯福创办的联合欧洲投资公司最主要的金融后盾。也是这个欧文?杨创办了协调国际银行家合作关系的国际清算银行。恰如克林顿在乔治城大学的恩师,著名历史学家卡洛?奎格雷所指出的那样:“它(国际清算银行)是在制造一个金融系统来控制世界,一个被少数人控制的、能够主宰政治体制和世界经济的(机制)。”    从1924年到1931年,华尔街通过这两个计划总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亿马克的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8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德国实际上是得到了一笔美国资助的520亿马克的巨额金融资助,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猛发展。早在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预见到了《凡尔赛和约》中德国无法承担的巨额赔款,最终必然导致德国人要么赖账,要么发动战争,不幸的是两者最后都发生了。    面对纳粹德国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军事工厂,再看看美国在大衰退中锈迹斑斑的生产车间,难怪美国议员麦克法登痛斥华尔街银行家和美联储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金钱去资助德国的战争机器:    主席先生,如果德国的诺贝尔炸药公司出售炸药给日本军队用在满洲(中国东北)或其他的地方,它可以把售货票据用美元结算,然后送到纽约公开贴现市场,美联储银行将对该票据进行贴现,并以此为抵押发行新的美元纸币,美联储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德国的炸药公司把它的库存塞进美国的银行系统。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派代表到日内瓦参加(德国)裁军的会议呢?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不正在让我国政府为日本军队偿还德国军火公司的债务吗?    除了在纽约商业票据贴现市场上对德国和日本军事工业提供低息的短期融资,美联储还将美国的黄金储备直接运往德国。    本属于美国银行储户的数量巨大的金钱被送给了德国,而且没有任何抵押。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仅仅是靠德国人的商业票据就发放美国货币。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被注入德国的经济体,这个过程到今天仍在继续。德国廉价的商业票据在这里(纽约)被定价和延期,被抵押的是美国政府的信誉,而支付费用的是美国人民。日,美联储运出了价值75万美元的本属于美国人民的黄金给德国。一个星期之后,另外30万美元的黄金以同样的方式运往德国。仅在5月中旬就有高达1200万美元的黄金被美联储委员会和美联储银行运往德国。几乎每个星期都有驶往德国的黄金运输船。主席先生,我相信美国银行的储蓄者有权知道美联储用他们的钱在干什么。      美国通过扶持德国几乎冲垮了大英帝国,当二战结束的时候,情况对美国太有利了。政治上,除了苏联是美国的阶级敌人,英国、法国、中国都是美国的盟友。建立了联合国,能给苏联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那就是给苏联一个面子。经济上,欧洲炸成焦土、日本也是焦土,俄国、中国本来就跟焦土差不多。只有美国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科研体系、金融体系、军事力量。经济上,美国胁迫世界各国,建立起的世界货币新秩序。英镑彻底被打下了世界金融霸权的宝座。美元与黄金挂钩、而世界各国的货币的定价与美元挂钩,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债务上,美国卖给欧洲的战争债券,成为了之后几十年里,欧洲主要的经济负担。    但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一下子世界对于各种物资、工业品的需求骤减。这时,美国出现了产能过剩。为了让美国的工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而导致工人失业。美国把所有人叫住,建立起了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样的组织。要求入会各国,纷纷取消高额关税,自由交易,促进贸易发展。要知道,二战后的那个年代,全世界还有谁有如此强大的工业呢?美国造出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建立了WTO搞自由竞争,除了美国谁还能赢呢?当一个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强于其他国家的时候,就会呼吁自由竞争贸易。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没有高关税。赢家必然是自己。当年大英帝国撬开中国的国门,就是要求中国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二战后的美国,叫住全世界国家,要求互相给与贸易最惠国待遇;时光荏苒,当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G20大会上喊着自由贸易嗓门最大的,却是某***。历史何其相似,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而如果全世界都穷的掉渣,对于美国而言,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事。因为如果大伙都特别穷,即使美国造出了福特汽车,也没人买啊~所以,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也是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开始了马歇尔计划。就是向欧洲、日本等地进行投资以恢复经济。这样,美国能在一个繁荣的欧洲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英国的殖民地被WTO撬开了之后,这些殖民地的收益,也就不光是英国享受了。美国也在享受殖民地的资源、市场,但是保安费用,由英国来掏。而英国没那么多钱了,英国的殖民地,在美国的支持下,就都独立了,否则凭借所谓的非暴力运动,怎么可能使得英国屈服。在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英国是出动了军队的,最后在美国的金融威逼下才无奈撤军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51:11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33:51 &&
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四):美苏争锋,金融大战董良辰(补充修改版)    二战后,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美国,有两件事失算了。原以为放倒了英国,美国就称霸世界了,却没料到苏联的五年计划使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欧洲弱旅,变成了世界强权,并且拥有核弹,敢与美国试比高。另一件事是美国与苏联划分中国的平衡策略玩砸了,共馋档夺下了政权。中国人更是敢与天公试比高。就在美国初步营造属于自己世界秩序的不到五年时间里,一个美国可能对付不了的敌人出现了。    美国上来就出师不利。在中国,原本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在东北杀得TG丢盔卸甲,吓得美国赶紧对老蒋武器禁运一年,维持雅尔塔协定规定的美苏势力范围的均衡态势。而这时的TG却得到了苏联的支援,开始了反攻,于是老蒋丢了东北,接着丢了华中,然后京津又没保住,原本想划江而治,却遭遇了老毛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于是连整个大陆都没保住。幸亏共馋档没有海军,不然连台湾都得丢。美国原以为,有了核弹就可以吓唬住所有人,结果老毛不信这个邪,愣是在朝鲜跟美国打出了个消耗战。年的朝鲜战争,使得美国国力消耗巨大,而苏联一直埋头发展。美国担心跟中国耗久了,自己就打不过苏联了,于是果断与中朝和谈,签订板门店条约,朝鲜停战。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被中国这么弱的国家逼平。象征意义蛮大的~~    当美苏大量配备核武器之后,美苏的斗争,就从直接的正面对抗,变成了,在世界各地的小战场,通过小冲突来对决。    当然,美苏为了划定势力范围,满世界切割别的国家。德国被切成东德西德,朝鲜被切成南韩北朝鲜,中国被切成大陆和台湾,越南被切成南越和北越。当越南被美苏切割的时候,时任越共总书记的胡志明,决定与美帝作战,维护越南的统一。于是美军开始了除了伊拉克战争以外,拉锯时间最长,消耗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越共跑到了广西,向TG学习游击战术,并且获得了中国大量的物资援助。美国,总的投弹量,相当于越南全境,每平米都落下过1.25颗炸弹那么多。几乎把越南的土地炸翻过来了一遍,也没能挽回颓势,最终在1973年,以北越收复西贡市(这个城市后来改名叫胡志明市),美军全部撤出,越战以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惨败而告终。    美国终于失去是整个世界的主动权,美国的十多年的越战,把美国国库打空了,把美国从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苏联还是在韬光养晦,虎视眈眈的在旁边……    这时美国军事与舆论上都处于下风,情况对美国真的很不利。美国开始考虑与中国和解,尽快从越战中抽身,于是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正式拉开中美和解的大幕。中国开始了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的四三项目与78计划,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年,按台湾朋友的叫法,美匪建交了~中美都处于最困难的时刻,联手抗衡苏联成了美国的国策。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20:33 &&
&& 1970年代,是美国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的决定性时刻。由于越战,美国消耗了太多的资金。导致国库空虚,债务增加,甚至在战争期间,为了足够的经费,美国偷偷私印钞票,抛弃了自己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而是凭借信用发行。要知道,美国曾经还是想保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当时世界市场对美元的信用出现质疑的时候,尼克松曾经下令搬出800吨黄金储备出售,以稳定市场。结果有如泥牛入海,黄金瞬间就被抢购一空,结果美元依然没能挽回贬值的颓势。当美元抛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这个国家,将终有一天,会因为货币超发导致的贬值而崩溃。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崩溃。    信用!信用是啥?信用就是脸,就是人品!脸值多少钱一斤?人品值多少钱一斤?这么虚的东西,说值钱确实值钱,说不值钱,也真不值钱……    这时候,两个注定在美国永垂史册的两个大师级政治家出现了: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其实,中国的媒体,除了金正日,一直也称呼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正是他们,向白宫建议,为了联手阻止苏联,与中国建交。当然,他们对于美国的贡献,并不仅于此。而是他们为之后未来几十年的美元价值找到了支点!这就是石油。并且这个战略性的方针使得美国终于拥有了整垮苏联的终极秘密武器。    这两个人提出的办法很-淫-荡:    第一步:鼓动、收买叙利亚和埃及的媒体,让他们宣传以色列的可恶,并制造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摩擦。事实上,对于一直扮演鹰派角色的以色列,这根本就是本色演出。目的是引发埃及和叙利亚与以色列的直接武装冲突,甚至战争。    第二步:在叙利亚、埃及那边营造舆论的时候,美国人已经确信,美元将会大幅升值了,于是向拉美国家大幅推销美元贷款。利率、条件都很优厚,唯一的条件是,如果拉美国家还不上,就要以国有资产私有化、市场化、不得设立贸易保护壁垒以及用土地、矿山等作抵押。如果不愿意借,就买通当地议员,支持获得贷款。    第三步:战争爆发前,基辛格还亲自去了趟沙特,大体的意思就是美国支持以色列,你们阿拉伯人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    第四步: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遭到了全体阿拉伯国家的愤怒。于是阿拉伯国家集体上调石油价格。从1块多美元一桶,上涨到5块多美元一桶,石油价格涨了3倍多。    第五步:由于世界的石油贸易主要依赖美元,因此如此大规模的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世界各国,要支付原来3倍的美元,才能换来等量的石油。于是美元的全球需求量激增。美元从原来的,没人敢要的馊饽饽,变成了大伙争抢的香饽饽。于是美元的价格趋于稳定并且增长。    第六步:拉美那些国家这时候傻眼了,美元又增值了,这下他们还不起贷款了。想发展自己的工业,可石油价格又特别高,导致供油困难,工业发展减速。更是无力偿还巨额贷款。于是,美国就履行了那些特别条款:国有资产私有化、市场化、不得设立贸易保护主义,并且收走土地、矿山……然后,美国企业大举入资,一举购下拉美各国的国有资产、美国产的商品在拉美大量销售。价格低而且质量好。于是拉美各国的本国工业基本都被挤垮了。    于是,美国在第一次金融战争当中,完胜!不但保住了岌岌可危的美元地位,而且从拉美大赚一笔。    但是,美国也从这时候起,已经开始走味了~  美国的遭遇的第二场大规模的金融战,是绞杀日本。    在第一次金融战当中,美国只是以攻代守,漂亮的保住了美元的币值。可是,毕竟越战将这么一个健康的美国消耗的不那么健康了,也因此,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如走马灯一样,美国疲于奔命。虽然从现在来看,美国都一直化险为夷,但代价也是很大的。不知你注意了没,刚才我说的石油价格是多少美元一桶?涨了价之后才5美元一桶。现在多少钱?近100刀左右。换言之,美元的通胀率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黄金的价格也显示出了这一相关性。那时候,黄金一盎司才30多刀,现在1600刀。    当然这些经济衰退的苗头,已经在美国第一次金融战之后逐渐显现。美国不得不发行大量债务,以维持国家的运行。并且,美国在国际收支上也入不敷出,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美元流出了美国,导致美元汇率上涨。而汇率上涨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国产的工业品价格上涨。价格贵了,大伙就不愿意买了。大伙不买了,美国的企业就不赚钱,就裁员、破产。然后大伙失业,失业了更没钱,没钱了更不愿意买价格贵的国产货。形成恶性循环。    1977年,美国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办了件傻事:口头呼吁德国日本干预下汇市,让他们的汇率抬高点,好让美国的工业缓一缓。结果此言一出,全球投资者都担心美元要贬值了,于是都在抛售。假戏真做了,而且做过头了。美元狂贬。为了再次支撑起美元价值,第二次石油危机很“及时”的又发生了。美元保住了。但是当美国人忙里忙外把美元狂贬的急救完之后,美国人悲伤的发现,1984年的时候,他们的债务总额已达1千亿刀了。这在当时,同样是天文数字。    噩梦,刚刚开始。    随着美国经济的疲软,日本众多企业,乘着美国疲软的春风迅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制造企业。并且日本造出的东西,又小巧,质量又高,最重要的是质量没的说。甚至一些日本汽车厂,全生产线都是机器人操作,0失误率,0工资。使得日本制造物美价廉,而且有技术含量。    当美国人发现自己开的车是丰田的,看的电视是东芝、索尼的,洗衣机用三洋的,电脑芯片用NEC的,甚至化妆品都出现了资生堂的时候,一种不安,弥漫在美国人的心头。要知道,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工业,居然干不过一个在他们看来是二流国家的小日本~于是美国社会,出现了2种情绪:一种是惧怕。他们深怕日本的机器人,最终会夺走美国工人的工作;另一种是悲观。他们感觉自己似乎搞不过工作如此玩命的日本人。    作为美国财政部长、美联储主席,即使恐惧绝望,也要拿出办法!何况,日本只是一个美国手底下的跟班。美国没理由搞不定他。    美国给日本的高速增长的健康经济,开出了综合“药方”:    第一味药: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限定日本低利率    1985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和日本开了个会。在纽约的广场酒店,开了个会。会上美国说,最近我经济不景气啊,各位念在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同气连枝的份上,一定要帮帮我美国度过难关,等我美国缓过劲来,定有厚报。具体怎么帮美国呢?主要是2点:1,各国让汇率涨一点,这样就能显得美国汇率低了。这样就能刺激美国工业发展了。2,将各国的国债利率与美国国债利率锁死,相差3%。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国债利率是5%,那么日本就要将日本的国债利率定为2%,美国涨利率,日本也要涨,美国跌,日本也要跟着跌,锁死3%的差值。这样就能吸引投资者更多地去购买美国国债了。    第二味药:广发美债,用高利率吸引日本购买    广场协议定下了日元汇率要涨,因此,日本做出口就不合适了,出国买东西就比较值了。那么,买什么特别划算呢?美国人掏出了利率高高的美债。日本人看看自己国债的收益率,比美国的收益率低3%呢。可是日本人并没有美国人想象的那么快的就来购买美债。美国人很纳闷,研究了下日本法律,才发现日本企业在购买外国国债的时候,有法律限制。于是美国直接紧急照会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道:咱们目田资本主义国家,干嘛要定这么个条款呢?中曾根无奈,只得取消。于是日本投资者疯狂购买美债,上至大藏省,中间有各商业银行、下有中小投资者,日本全民购买美债……    当然,这时候美国就开动印钞机,让美元贬值。日本的投资者为了防止美元贬值而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决定继续购买更多的美债,因为,买的多了,价格就被托上去了。用托盘法托住美元的价值不下跌。可是,日本人买的速度,能跟人家美国的印钞机速度相比么?    第三味药:热钱流入日本证券、房产市场    由于广场协议使得日本汇率增长,于是,就有很多外国投资者向日本投资,希望趁着日元汇率上升的春风大赚一把。作为外国人,会把钱往哪投,最容易搞出泡沫赚钱呢?不用说,就是股市和楼市。日本的股市有个特点,就是日本人喜欢互相持股。比如东芝和三井,他们两家企业会互相认购对方的股票,这样,两家企业的命运拴在一起,两家企业,就成为一个大的财团。而且,日本人跟中国人有个相同的天性,就是喜欢买地买房。于是整个日本房产市场极其火爆。房价连创新高。据说在1980年代末的时候,日本如果卖掉东京地区的一个区,所得的款项,足够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    日本的银行业强盛的傲视天下。因为世界规模前十的十大银行,现在全是日本银行了。    这个时候,整个日本充斥着洋洋得意的情绪。美国财长在各种场合祝贺日本所取得的成就,美国各大学叫兽们,纷纷撰文,说2010年,日本就能超过美国,提出“日本威胁论”;日本人自己的叫兽们,比如石原慎太郎,开始写书《日本可以说不》;日本也确实有自夸的资本――尖端技术。日本的芯片至今都是世界领先的。美国做的都不如日本。日本经济规模已经逼近美国。看来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于是日本人投资股市和楼市,那叫一个放心。不可能跌!怎么可能跌!你傻了吧,日本的股市不知道啥叫跌!    第四味药:股指期货    然后股指期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金融产品。我甚至觉得这不属于正规的金融品,而仅仅是一种押点大,押点小的赌博游戏。简单来说,就是赌股票的指数,能不能涨那么高,如果能涨那么高,那么押股市涨的人,就会赚钱,反之,则押跌的人赚钱。日本人觉得美国人是傻子,跟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押大小,日本股市不可能跌,楼市也不可能跌,美国人真是找死……    话说,对于经济一窍不通的同学来讲,或许大家能理解为什么人们能在牛市赚钱。可是同样的,也有人能在熊市赚钱。具体怎么赚呢?或许,就有很多孩不明白了。    小贴士:在熊市赚钱,源于古代欧洲的一种交易方法。(大概是在古代欧洲,毕竟中国自己的史料我没研究过,只是据我所知的最早的这种交易法出现在欧洲)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在熊市的情况下赚钱:当市场价格100银币=100斤花椒的时候,商人A想要花100银币购买100斤花椒,商人B提出,我可以卖给你100斤花椒,但现在给不了你货,因为我的花椒要在1个月之后,才能进货。而商人A也确实没必要现在就要这100斤花椒。于是达成预交易:即A花98银币,购买B的100斤花椒。因为A要承担一部分的违约风险,所以,B需要提供比市场价低一些的价格,来吸引A来做这样的生意。可是,当一个月后,当B商人交货的时候,花椒因为丰收,导致花椒价格下跌,使得90银币=100斤花椒。可是,A已经支付给了B商人98银币,按照合同,B只需要提供100斤花椒即可。也就是说,B商人,在花椒贬值的过程中,赚了A商人8个银币!    有些动画片,还是很有营养的,比如《狼与香辛料》,片中详细阐述了中世纪欧洲的贸易基础知识,其中就包括期货交易和如何在熊市赚钱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一部经典的期货贸易的入门教学片,寓教于乐。大概代表着先进动画的发展方向……当然,前提是,你要仔细研究这部片子。如果你光看贤狼赫萝有多漂亮骨感狡黠,那这部片子,你也就看了40%。    在股市当中,由于股价涨跌往往非常剧烈,所以,不论是涨还是跌,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哭的。当然,股市里,只有少数人是金融方面的预测力、分析力甚至操盘力很强的人,大部分人只是在里面赔钱而已。能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不光在中国是这样,全世界股票市场都是这样。    总之,美国通过股指期货和各种股票的期货交易,已经做好了,让日本崩盘,并从中大赚一笔的准备了。    第五味药:逼迫日本禁止互相持股,热钱流出大鱼收网。    里根时代的美国,有日本人买美债,使得美国人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且闲适。当美国财政部、美联储、银行家们,觉得日本的泡沫够大了,就开始收网了。    首先,美国再次照会日本的大藏省,要求尽快出台法案,限制日本企业互相持股。美国人说,互相持股,这是作弊!不许玩了。于是已经互相持股的各大公司纷纷抛售股票;与此同时,美国提高了利率,使得在日本的热钱,开始抛售在日本的投资,包括股票和地产,流到美国去套利。由于前面广场协议中,锁定了日美利率的差值,美国涨了利率,日本也要跟着涨,一下子使得日本贷款的成本成倍提高。日本需要更多的现金去还债了。    于是,日本的泡沫破灭了。股价、楼市的价格暴跌。    日本先是在股市上,尝到了美国人股指期货的威力,因为那些“傻到会怀疑日本经济会跌”的美国人“猜”对了。日本各投资市场纷纷爆出巨额亏空。跟美国人玩的这个押大小游戏,日本损失惨重,还被美国人的股票期货坑的连内裤都不剩。    如果这么就完了,就不是美国人了。    房价下跌,导致大规模房贷违约。因为假如我贷款100万买的房子,结果房子跌价只剩10万了,那么脑筋正常的人,都不会再去傻傻的去还100万,而是让银行把房子收走,我再买个便宜的房子就是了。    于是,放出了大量房贷的日本银行,纷纷亏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银行相继倒闭,这几家银行倒闭了不要紧,日本在银行存有储蓄的老百姓不干了,于是希望抢在自己存了钱的银行破产之前,把自己的积蓄取出来。引发了挤兑。而欠银行钱的贷款企业和客户纷纷以各种理由拖欠还款,希望银行一旦破产,自己也就净落下这一笔的贷款不用还了。两头一抻,日本各大银行告急。    于是日本政府、各大财团出面,将各大危机的银行重组,成立瑞穗银行。亏空的钱由政府承担,从此,日本政府背上了相当于日本GDP近300%的债务。每年日本要还这些债务的利息,都很难还上。日本从原来,每年8%增长速度的超健康经济体,变成了一个旋转笼子里的小仓鼠,努力地跑啊跑,却总是只能空打转,但又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被高速旋转的笼子打伤……    日本国债从1990年的287%降到现在的197%,不容易啊~    日本人的财富都哪去了呢?    在美国国债里,美元还在继续贬值,日本人手里的美债,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日本当年勇血汗钱买的美国债,现在,美国用贬了值得白条还账。日本人的血汗钱,换来了白条。    在日本的热钱,从日本的楼市和股市中套利了很多很多,拍拍屁股,赚走了钱。就不回来了。    股指期货,还把日本人用于赌博的闲钱,也都榨了过来……    随着日本众多企业的破产,美国人还迅速站回了工业品市场。    《金融战败》一书的作者吉川元忠的估计。此次日本金融被绞杀,日本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整场二战,日本的损失。8年的二战日本的损失,集中于几天之内爆发。使得日本的债务危机,远比现在的美债、欧债、甚至希腊的债务危机都严重的多得多。    希腊债务危机了半天,债务规模也只有GDP的150%,美国也只有100%,意呆利也只有80%,法国也只有60%,而日本,瞬间达到近300%!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跟某天朝发生的事情,是那么的类似呢?当年我在看日本这次金融危机的时候,也和各位看官一样背脊发凉,四肢蹿麻,浑身虚汗……    美国从此,彻底从一个依靠自身实力竞争、发展的良性国家,变成了一个,依靠各种手段,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国家。不是我老喜欢跟美国过不去,实在是美国从日本绞杀战之后,总干些让我看不过去的恶心事。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8:40:10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0:24 &&
  美国的第三大战役,是对付苏联,这是在跟日本金融战同步进行的战役。    其实,苏联更多的,是被他自己所打败,美国作为苏联的对手,只是暗中推波助澜了一下,让苏联在最危急的时候,没能稳住,最后解体了。    苏联的重工、军工可与美国比肩,但轻工、农业、金融和美国一比,就差得远了。所以,美国的办法,是让苏联因为各种事件,导致资金紧张,然后在苏联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发起致命一击。让苏联把腿劈开,在苏联腿岔开角度最大的时候,戳PP。    劈叉是人最脆弱的那一刻~有时候能一击毙命    前面说到美国因为越战,经济衰退,导致苏联全线占上风。伊朗的独裁者巴列维国王,就因为美国给不起钱了,就被苏联支持的伊朗现政府推翻了,建立了民煮共和。而伊朗的什叶派与邻国逊尼派的萨达姆冲突不断,于是美国资助独裁者萨达姆,与民煮国家伊朗打了近10年的两伊战争。而苏联为了获得南亚控制权,发动了对阿富汗的进攻。而阿富汗新成立的反抗苏联进攻的塔利班组织,获得了美国人的资助,将苏联拖进了持久战争的泥潭。而美国总统里根在83年提出了“星战计划”旨在发展航天军队。于是为了维持对美国的科技、军事优势,苏联不得不斥巨资发展空间军备……    终于,苏联的经济要扛不住了。短时间内,苏联花的钱太多了。苏联的经济,越来越脆弱。而美国也在逐渐收紧苏联的收入来源――石油和黄金。苏联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和产金国。压低油价金价,将使得本已缺钱的苏联人,连卖油卖金子的收入,都换不到钱。    苏共中央的赤字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规模。来钱的路子让人堵死了。于是苏联经济要垮了。    且不说后来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是不是英美的间谍,至少从行为上看,他们给苏联了致命打击。    毕竟有些人说的叶利钦因为此次行动,获得了一个上亿美元的瑞士银行账户,我无法判断真假,如果是真的,那苏联自始至终就是被欧美玩了。但我宁愿相信叶利钦只是个猪一样的队长而已……    苏联解体之前,索罗斯等一大票欧美金融家,便已磨刀霍霍。为了让俄罗斯倒霉倒得更彻底一点,索罗斯等一批金融家向叶利钦承诺,将在叶利钦推倒苏联之后,为俄罗斯摆平苏联留下的2000亿美元的账务亏空。为了显示索罗斯有能力办好这件事,索罗斯等人给波兰进行了投资,使得波兰的私有化进程变得非常顺利且平稳。使得波兰经济,迅速回暖。    听信了索罗斯的一席话,叶利钦下定了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决心,实行了休克疗法。即就地宣布苏联国有资产私有化。要知道,实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的苏联人,根本没有能收购一家国有企业那么多的钱。那么,都谁获得了苏联的国有企业呢?两批人,一批人是那些国企的当时的厂长、政委、党支部书记等人。他们免费获得了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这些人瞬间暴富,使得苏联解体后的10年内,霍多尔科夫斯基之类的掌握苏联国有资产的原苏共党支部、共青团员在短短几年内就跻身福布斯财富榜前10位。还有一批人,就是以索罗斯为首的欧美金融大师们,他们有的是钱,在私有化之后,以4-5亿美元的跳楼价收购了价值上千亿的苏联国有资产。而干了活的农民工叶利钦,准备要那2000亿亏空的款项的时候,欧美银行家顾左右而言他,以各种原因“拖欠工资”。    短短几年就跻身世界首富前10行列的霍多尔科夫斯基    于是叶利钦被涮了,或者说,俄罗斯被涮了。给西方办的事全做了,可轮到欧美为此支付报酬了,他们却撒丫子走人了。    叶利钦没法,只能靠开动印钞机来还债。    这就是为什么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每年的通胀率是100%。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物价以指数方式增长。    推倒了苏联,美国再一次完胜!至于苏联解体的理由,有影帝戈尔巴乔夫在那喊专制造成腐败,也就没人注意腐败能腐败只能贪最多几十亿、几百亿美元,而俄罗斯通胀是为了填补2000亿美元的大窟窿了。腐败、专制,成了完美替罪羊。这两个次要原因,被当做了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大肆宣扬。    当然,我对于我这些数据的来源,并没有足够的自信。但事实基础大概是这样。究竟是贪污的作用大,还是经济骗局对苏联的作用大,各位看官,你们自己保持自己原先的判断就好。我前面也说了,美国很可能只是向本已要倾覆的苏联帝国,推了一个小浪而已。苏联更多的是被自己打败了。    苏联的民意,没能挽回帝国的崩溃   &&&&大家只看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一些老百姓多么义愤填膺,军队有多少人都叛变,却没注意到那个时候,美国通过沙特、利比亚、埃及等国压低油价,至每桶17美元。现在石油每桶是93美元。每桶17美元几乎就是赔本价卖石油。大家知不知道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是谁?就是俄罗斯!俄罗斯经济的一半都是石油出口,通过压低油价,美国收缩银根,进一步压低价格,导致了苏联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在苏联准备出售储备的黄金以换取外汇渡过难关的时候,英国伦敦的国际黄金期货交易市场在1991年创下金价新低。直接把苏联的财政逼上破产的道路。 &&&&苏联解体之后,趁着油价低,苏联各工业价格低迷,以及叶利钦的休克式国有财产瞬间私有化的形势下,仅索罗斯一人,就以4.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接近2000亿卢布的苏联国有财产。这些东西,知道内情的人不说的话,所有理解力有限的老百姓都会把苏联解体的问题归咎于前两个原因。事实上,这场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金融战的威力,远比上面两条要大的多。别以为这事只在苏联发生过,中国也一直承受着这些。也许出乎你意料,中国直到2003年才从美国的对敌国贸易法的名单中剔除掉。在此之前,中国商品进入美国是按敌对国的关税标准收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1:15 &&
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五):盛世危机董良辰(略加修改)    苏联崩溃后,从此美国进入了最风光的10年。透过苏联解体后释放出来的资源与技术,美国迎来了经济强劲增长,政治独霸的黄金时代。    美国一国独大,号令天下。1997年东南亚暴富了,索罗斯用简单的货币炒作、卖空,就把整个东南亚全搞垮了。欧元区一成立,打了一场科索沃战争,就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1:1打成了0.8:1,欧元的涨跌,完全在美国的控制之下。    美国人非常肆无忌惮,谁鸟你中国的抗议,大使馆说炸就炸,谁鸟你中国两岸统一,那舰队就在台湾海峡里溜达,航母也常来黄海逛逛,就在你家门口恶心你。北约就在东扩,就在俄罗斯门口盖基地。俄罗斯除了抗议,啥都做不了。911了,美国想打阿富汗就打了,虽然这地方,中俄都想要,因为位置太重要。萨达姆刚宣布伊拉克石油用欧元结算,美国连安理会决议没通过都不管了,直接就把萨达姆摁死了。    俗话说,幸甚至哉,乐极生悲。    大英帝国、纳粹德国、苏联、日本、东南亚、欧盟,这一个个的强敌,都被美国修理过了一遍。美国人,自己也开始犯错误了。这就是次贷危机。    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     理查德•比特纳(Richard Bitner),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任LTV Media出版传播咨询公司总裁。曾有14年抵押贷款业从业经验,其中5年担任Kellner投资公司总裁。目前,他担任Family Gateway 房地产公司的董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次贷危机的亲历者,诉说危机原理以及美国人在逻辑思维的条件下,可以贪婪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尽量以最白话的语言,给看官讲清楚,美国为什么回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银行、金融公司赚钱的最基本方式,就是放贷款。比如一个人从银行贷了20万的款,那么,银行就说,这钱不能白借给你啊,你要给我还利息。于是,这个人最后还给银行的钱就要连本带息共30万。银行就从中赚了10万块钱。因此说,银行希望来贷款的人越多越好。这样银行才能有更多的利息可赚。    可是,银行也有风险,那就是,万一贷款人不还钱怎么办?银行就要有抵押。比如,贷款人用这笔钱买了所房子,那么,银行方面就要拿着你的房本,直到你完全把钱还清,银行才能把房本给你,这房子才能算是你的。如果你还不上钱,那么银行就有权利收走你的房子,然后拍卖房子,这样,银行就能收回当初借给你的钱。    理想是好的,但毕竟房子年头多了,就折旧、就贬值啊,所以银行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银行希望你好好履行合同,好好还钱,因为银行是要赚那利息的。如果把房子拍卖了,银行收到利息就会变少。而把房子收走、拍卖中间的成本和人力也是银行不希望见到的。    那么银行需要在贷款放出去之前判定谁会好好还钱,谁会赖账。    于是美国出现了评级机构公司。我们常听说的穆迪、惠誉、标普,都是这行业的龙头老大。    评级公司,会对于一个买房的人的全部因素进行评估:包括工作、收入、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美国一旦离婚,财产就要分一半给妻子的)、支出量、理财计划、拥有的其他物质财产,比如汽车等,还有你以前的信誉记录等信息。然后打分。420分以上的孩,银行就会很乐意的给你放贷款。420分以下的人,就不好意思了,自己想辙去吧。    对于那些得分为419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悲剧!于是有的银行,注意到了这个潜在市场,开始进行尝试性运作。规定,得分在380-420之间的孩们,也可以申请贷款,但是利息就要高。毕竟我们带给这些人款,是有赖账风险的。贷款给评级稍微次一些的人的贷款,就是大名鼎鼎的“次级贷款”。    银行家们惊讶的发现,这帮评分不是那么高的孩们,还钱还是很勤恳的。赖账率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反而因为这些贷款的利率高,而非常有赚头!    银行和金融公司,纷纷扩大自己的次级贷款经营规模。放出更多的贷款。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自有资金去放贷了,那么就把这些债券,制作成证券,送到华尔街,让有闲钱投资的投资者购买。举个例子:我房地美银行自有资金只有1亿元,放了几个次级贷款之后,自有资金都没了,但我还想赚更多的次级贷款的钱,怎么办呢?就把次级贷款做成证券,承诺投资者,你给我投资100万,3年后,我回报给你120万。而拿到了100万的房地美银行,将他作为次级贷款,发放给贷款人。3年后,贷款人还清了,总共还给了我150万,我把这150万中,拿出120万,给华尔街当初给我投资的那个人,这样,我在3年中,在没有本钱的情况下,多赚了30万!这叫借鸡生蛋!    当然华尔街的投资者,也很担心,毕竟还贷人,都是评分低的家伙,赖账是有可能的。所以他们也怕这里出问题。于是,为了让投资人放心。房地美银行,就找到了保险公司。跟保险公司说,现在这次贷市场,赖账率很低,我想在你们这买保险。如果贷款人赖账了,那么就由保险公司来赔付华尔街投资人的损失。这样,我房地美银行,只要从我那30万的利润中,拿出大约5万块钱,交给保险公司,那么,保险公司就向投资者打包票:你放心的买吧,出了问题,我保险公司管赔。    3年稳赚20万!且出了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这不就是稳赚不赔的0风险高收益投资么?    于是华尔街沸腾了起来!投资者纷纷向次贷市场投资。    获得了贷款的老百姓,就开始买房子,房价框框的涨。40万一所的房子,长成了60万。银行又坐不住了。因为银行想要更多的利息嘛~于是银行又找到这个贷款的人,说道:你看,你的房子升值了,你就可以凭借这个已经升值了的房子,再向我行申请20万的贷款。    什么都不干,我就又有了20万!白来的钱,花的异常之快……    房价一直张着,这样的循环,就不会出问题。但问题就是房价一旦跌了,就尼玛死一片的人~    2006年,美联储为了筹备与中国的金融战,开始加息……加息,就使得利率增长,贷款成本上升。并使得市场的货币量降低。于是,原本能还上贷款的一些人,可能就还不上了,原本想买房的人,一听说要涨利息了,就不买房了。于是房价开始跌了。    当那个60万的房子,又跌回40万的时候,住户可仍然是负债60万的。是乖乖的交给银行60万块钱划算,还是把价值仅剩40万,而且还天天贬值的房子交给银行,相信脑筋正常的人,都不会多花那20万的冤枉钱。于是房主们,纷纷违约。把一座座热气腾腾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    房子是没法入账的,房地美银行必须把它们卖掉。可是房价大跌,谁还买房子啊?都在等抄底呢~~    华尔街的投资者可不管这些,证券到期了,你就要还钱的,房地美银行说了,出了问题,找保险公司去。话说保险公司,赚了几年的钱,终于到了出血的时候了。一两个人违约,保险公司能应付,全民违约,保险公司就废了。一旦赔不起了,就破产了。    一时间,房地美银行的呆坏账数量很庞大,我原本的1亿的自有资金都打了水漂,现在手里落着一大堆卖不出去的房子,保险公司那边赔付不了,我房地美银行,就要割肉偿还华尔街投资者的钱。要是身上的肉割没了,我就只能宣布破产了。    在房地美银行存过钱的储户而言,一旦房地美银行破产,他们的储蓄就会打水漂。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晚上回到解放前。这还算好的。那些华尔街投资者买的证券也打了水漂。房地美银行一破产,找谁要账啊?要知道,这些华尔街投资者们,也不全都是用自己的钱在玩的,也有借鸡下蛋的主~~于是随着银行、保险公司、投资者、老百姓纷纷破产,一场涉及全行业的金融危机彻底爆发。    美国人还是比较有品的,欧洲人投资特别多的雷曼兄弟,美国就不救了。美国全力去救银行(美国专门提供住房贷款的银行,比如两房,也就是刚才所说的房地美银行的角色)、AIG(我刚才所说的保险公司)    当美国政府,用老百姓的血汗钱把窟窿堵上的时候,美国人惊讶的发现,连同打了8年的伊拉克战争和10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政府的赤字一路冲天,达到了美国GDP总值的100%!    这是网上的一个简要介绍次贷危机的视频,很客观,也很专业。 http:///programs/view/v-2TnAusYrY    美国政府一旦还不上这么大的窟窿,美国就可能像当年苏联一样解体。政治场子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也曾被认为是不可被打倒的。也一样倒了。    次贷危机之后的麻烦,就是次债危机。因为美国政府把钱垫进去填窟窿了。这回就该美国政府缺钱了。美国发行了N多债券用来募集资金。但是麻烦就是,随着美国欠的债越来越多,利息涨的也越快。一旦利息增长速度超过国家财富增长速度,那这个国家就永远还不清这笔钱了。这个国家将必然有一天会破产。    当然,美国ZF欠的债达到了美国GDP的100%美国老百姓、各大企业公司欠的债,比这个还多。但并不意味着美国一点辙也没有:就是印钞票。    美国雄霸世界货币霸主的宝座。而且国家经济,严重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印出来的钱,可以快速进入世界流通市场。印出来的钱,流出了国门,所以美国自己的通胀,感觉并不明显的。但是印出来的钱全跑国外去了,就会造成外国通货膨胀。说白了,美国人拿印出来的纸片,换了外国人的产品。然后,赚了越来越多纸片的外国,会悲伤地发现,自己赚的纸片越多,越不值钱。这不只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所有以出口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巴西、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美国与中国的金融贸易政治战了。待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6:59 &&
美国政经的前世今生(六):中美博弈董良辰(修改补充版)    中国的经济特点跟日本,那叫一个像。但是不一样的是,中国家底还没有日本厚实,技术还不如日本高强。中国唯一在这跟美国斗的胜算,就是共馋档的专制。没有它,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早就步了日本后尘了。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专制,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因为中国的的国有资产、金融、海关有着强大的监管,以及其他任何民煮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决策力,转型速度,使得整个中国的国家机器,就好像是一个人在战斗一般。这就是经济总量比美国小的多的中国,能与美国对峙这么久的根本原因。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一个非常的关键点,过去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都有配额的,如进口纺织品每年美国政府都要给一个“最惠国待遇”的法案,为了中国发案美国参众两院都要发难,最后美国总统再否决。中国对美的出口掌控在美国总统手里,真是非常难。    其实对于加入世贸中美两国都掐的非常厉害,美国人是怕中国人不信守诺言,按游戏规则开放市场,美国资本不能乘虚而入。中国则怕国内的市场被美国占领,社会普遍担心中国的产业会被西方强大的资本冲垮,甚至加入世贸是卖国的言论都出来了。美国人对自己自信过头,而中国则信心不足。但以后10年发展,超乎中美双方预料,中国不但对外贸易如日中天,国内通过引进国外资本后,是中国制造业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和技术大大上了一个台阶。这一结局,是中美双方谁都无法预料到的。    中国的经济进步,令世人侧目。连续30年的8%-10%的速度,太吓人了。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回头一看,才恍然醒悟,早知如此,何必给你加入WTO。各种中国微鞋论日益甚嚣尘上。当然中国自己自信也膨胀的很厉害。还记得日本人写的《日本人可以说不》吗?中国的宋晓军也写了《中国人不高兴》中国和日本的剧本在前期,那简直是一模一样!      先说贸易战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了,简单的说,就是牢牢控制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品的定价权。然后让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成品的价格下降。这样,针对那些,主营加工、工业制造的国家,有着最厉害的杀伤力。我们知道,中国是从外国进口原料,在国内加工,然后出口给外国赚钱。那么材料进价和产品出口利润的剪刀差,就是中国的利润。那么,压垮中国,只需要抬高材料价格和降低产品出口价格。就能让众多利润微薄的中国工业,被逐渐收紧的剪刀剪死。    事实上,美国从2008年就一直在做这个战略,只不过,那时候美国人还觉得用金融战的办法,更能让美国赚到更多利益。2011年末当金融战全线被中国打崩了的美国,就义无返顾的,选择了贸易战策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拿RMB汇率说事,让中国汇率提高,就能提高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而中国做的活,很多都是简单加工、组装,没技术含量。交给泰国、菲律宾、印度也一样能做。所以,即使中国加工工业被压垮,就会有菲律宾、越南这些国家出来干血汗工厂的活,对于美国人而言,没有啥区别的。但很多中国人就没工作了。    具体的操作办法,就是抬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2006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8.3:1那时候美国人明显还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跟中国死拼到底。只是不断地下调美元汇率。察觉到美国人在印钱的中国央行,也开始印钱。直到2008年接近7:1。美国人终于发现中国咬死了美元的汇率,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低位,这样就能让中国的出口产品以极低的成本生产出来。不管美国人多么爱国,面对中国制造的1美元一个的篮球,谁能抗拒便宜的诱惑?    美国人明白了,原来中国要跟他玩对手戏。    于是,美国开始在各个场合公开发表态度,指责中国操纵汇率。高潮发生在2007年9月,小布什在开APEC峰会之前,放出风,想跟胡歌好好谈谈RMB的汇率问题。中国方面也应承的很好,但是就在APEC开始前一天,胡歌先到了会场,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说RMB汇率短期内将保持稳定。转过天来,小布什已经不知道还有啥可谈的了。胡歌发话,难道要把它吃回去不成?于是侃了侃天气,就散会了。可以说中国在经济转型工作开始之前,一直是咬住美元的汇率的。顶住了多少骂,顶住了多大的国际压力,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出口产业。    对于美国人而言,转机发生在2009年。因为08年危机爆发之后,欧美经济萎缩太厉害。导致中国制造大量积压。当看到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如此脆弱的时候,胡歌终于下定决心要进行转型。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导向型经济。说白了,原来是指望美国人买东西来养活中国工业,现在要逐步转变为中国人自己买东西养活自己。而经济增长,则依靠贷款的方式向市场注资来实现。    所以从09年开始,中国开始办了4件大事:房屋限购令、医疗保险改革、汇率改成浮动汇率制,鼓励科技产业发展。    前两个,都是为了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的。如果买房便宜了、医保能保住了,老百姓就能把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而后两个,是为了逐步淘汰血汗工厂,发展科技企业的。    李童鞋是盯着保障房这摊的    我们知道,血汗工厂的利润极其微博。如果汇率涨了一点,那么血汗工厂的产品就会更贵。而同样也能卖血汗的印度、越南,就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占领市场。到时候,中国的血汗工厂就开不下去了。因为没人买那么贵的血汗产品。但是为什么科技企业开的下去呢?因为科技企业制造的是别人不会造的东西。比如美国的波音客机。世界上除了美国,你就只能买欧洲的空客。你没啥选择,不买他的,也没地买去。所以,这种情况,汇率越高,就能赚得越多。所以,美国汇率很高,这样才能让一家波音飞机,换咱们的1亿条牛仔裤。同理,如果中国有咱会做,别人不会的东西,咱们的汇率越高,就赚得越多。    因为中国是理想的规避市场风险的地方,所以RMB一开放浮动汇率,大量国际热钱,不管是啥目的的,反正都来中国兑成RMB避险或者炒汇率。所以汇率一路飙高。一直到今天的6.X。    国家想的比你远,当你在抱怨各种问题的时候,早在09年,国家就开始着手做了。当然这么庞大的转结构的工作,自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效的。    但是美国人显然对中国汇率提升的速度不满意。美国人不是希望的让中国慢慢上调,而是希望中国一夜之间上调个20%的,这样,血汗工厂都死了,而科技企业还没扶起来。中国就会一口气提不上来就会挂掉。所以,美国财长、国会总讨论是否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总拿这个说事。当然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对付日本。因为日本和中国状况类似,不同的是,日本卖的都是高端工业品,比如丰田汽车。于是丰田汽车的质量就被美国盯上了。一旦出问题,就遭到最猛烈的舆论攻击。导致日本在美国的工业品出口严重受阻。而对付中国时,主要是通过压制中国政府上调RMB汇率来实现的。    当然,贸易战的另一条战线是原材料的控制。铁矿、石油、有色金属、黄金、白银等。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价格涨得贼快了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铁矿。当中国正准备收购澳大利亚的力拓铁矿的时候,突然间,世界三大铁矿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都被罗家买走,原本3家是竞争的互相压价,变成了联手向上抬价。然后美国、加拿大、巴西、澳洲的海运公司,集体价格跳水。用铁矿赚的钱补海运的亏损。一举击垮中国炼钢、远洋船运两大产业。家里有亲戚在钢铁和海运货代行业工作的孩子们,可以向家里人问问这些事。说实在的,要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冒了个泡,我还真以为这个家族都没落了好几十年了。一句话,美国把所有原材料价格的控制权牢牢掌握,这样,中国的剪刀差会越收越紧,直到剪下几千万人口的工作……    当然,这个办法见效慢,效果也不好。因为这只能把中国搞垮,却不能为美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于是,在第二条战线上,中美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金融战    大家看我上面写的,关于美日金融战的部分吧。其实美国对付中国的办法,和当年对付日本的办法如出一辙。也还是4味药方。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的对手,是共馋档。    第一味药:逼迫RMB升值,限制RMB利率    第二味药,广发美债,吸引中国购买,然后美元贬值    第三味药,热钱流入中国股指、房产市场    第四味药,美国上调利率,热钱流出,大鱼收网,中国房价、股价跳水,银行破产    第一味药,就是我刚说的贸易战的一部分,第二味药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没错2009年!    向美国人许了很多愿的奥巴马刚上台,就有个大麻烦,他没钱来实现他许诺给民众的一切。怎么办?就是让中国买美债!所以,当2009年奥巴马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派希拉里来华,推销美国国债,有多么多么安全,多么多么好。快来买吧。    其实希拉里来,根本不用当推销员。那时候中国必须买。因为2009年初,中国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如果美国市场完蛋了,中国制造也就没人买了。所以,不能让美国死!不让美国死,就是救自己。不管怎样,当时貌似刚上台,惴惴不安的奥巴马内阁似乎没看明白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跟美国利益绑在一起的,所以就连希拉里也没想到中国竟答应的这么痛快:8000亿美债!    乐坏了的奥巴马,满心以为中国比当年的日本还傻。因为当年日本还是美国连哄带骗带吓唬的,才买了美债,而中国很自觉地买了8000亿。日本当年在90年那会也没8000亿啊。    冤大头是中国人,所以奥巴马一边暗笑,一边开动印钞机让美元贬值。但这次,中国出手了。减持!没想到中国人这么敢割肉,即使赔钱,也要减持!按理,一个买家应该用买更多美债的方式来托盘的才对!这时候奥黑明白了。这次买美债的是外汇管理局,买主只有一家!根本不用向自己老百姓解释的。中国一减持不要紧,美国汇率暴跌,期货市场,美债纷纷被抛售,美国人坐不住了,于是不敢再印了。    小贴士:中国用来购买美债的资金,不是国库的钱,而是外汇储备。这个我在2011国际时政盘点里解释过。但还是很多孩不明白,我就再解释一遍。    中国有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具体来说,一个中国企业卖给国外1万美金的货物,那么外国企业就要支付给中国1万美元。中国的银行规定:如果你赚到了美元,你就必须在15天之内,要么买成别的货物,要么就要把这1万美元拿到银行兑换成RMB。也就是杜绝了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的肆意流通,并且把国家放的上台面的各种外币,都收集到了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局。这样,既避免了老百姓直接持有外国货币在外币贬值时老百姓直接受损失,又可以通过央行的受过专业教育的经济学家们,负责让这些外汇保值甚至增值,必要时甚至可以拿来与外国叫板。    而外汇储备,也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随便来花的。因为中国没那么多黄金,所以需要一个东西来保存中国的货币价值。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外币。假如有一天,你觉得你不信任政府了,你就拿着你手里的RMB,去政府那兑换,正因为你能够赎回等值的外币,RMB才有了使用的信誉。而之所以可以用它来买外国国债,是因为外国国债也是价值产物,也可以用来保存,所以外汇储备可以用来买外债存着。当然也可以用来买石油黄金矿石之类的实物进行保存,但问题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太大,没法在不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购买如此天量的基础物资。这么多钱,可以说,买什么什么涨,全都买,全都涨。如果都买了实物,那么外汇储备可能会缩水20%以上。更要命的是,真心想用石油的老百姓就要承受更高的油价,真正想要黄金的工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