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会不会亏损如此红火,银行会不会使坏

馆藏&1335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面对余额宝,商业银行进退两难_网易财经
面对余额宝,商业银行进退两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济观察报 史尧尧 赵娟&5000亿能否让几十万亿坐立不安?事实上,&聚沙成塔&快速增长的&&,正在让动辄几万亿、十几万亿身家的国有大银行和心生警惕。
2月底,业协会(以下简称&银行业协会&)召集了一个银行存款自律规范措施研讨会,表面上看来虽然是针对银行业加强存款利率管理,但到会的各银行会员单位高管都明白,这很大成分上是针对&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们。
事实上,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银行业协会利率工作委员会还组织了一个由任组长单位、任副组长单位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余额宝&问题,并最终形成报告。
位于月坛大厦20层的,正成为北京西二环另一个银行和他们的协会聚焦的对象。在这场利益格局背后,是颠覆者与被颠覆者的博弈,还是蚕食者与被蚕食者之间的进退?
事实上,银行业协会和它的会员单位已行动起来,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关于加强银行业存款利率管理的行业自律公约正在酝酿。针对的焦点,是希望更改证监会赋予货币市场基金(以下简称&&)的&投资协议存款可提前支付且不罚息&条款,提出应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而不是作为同业存款。这必将降低各家商业银行与&余额宝&的交易。
这里面区别巨大。如果作为一般存款对待,那么,这笔存款必须缴纳存款准备金。并且,提前支取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银行业内部,意见也未能统一,大型国有银行对待&余额宝&们的态度,与其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分歧。一些商业银行人士对于自律公约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条款并不十分赞同。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有关商业银行的&存款自律公约&,已经递交给银监会相关领导请示并最终定夺。
银行业内的不同声音
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类货币基金爆发增长让银行坐立不安,他们正尝试给予反击。
日晚间,中国经济网发出消息称,近期银行业协会召开银行存款自律规范措施研讨会。期间,有银行业界人士及金融领域专家学者认为, 应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在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同时指出,要求各行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利率上限执行同档次基准利率1.1倍,货币基金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或收取罚息。
上述内容据说是此次要制定的银行业自律公约中最重要的一个条款。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由银监会、银行业协会和大型国有银行的三位重要人士推动银行业协会利率工作委员会召开了此次会议。
对此&公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表示反对。
他在一篇文章中认为,与银行资产状况相比,货币基金披露持仓信息、控制资产期限和信用等级,比银行资产透明得多,所以,货币基金风险管理主要方式是分散投资而非计提存准;准备金会侵蚀货币市场基金收益,降低产品竞争力,是变相保护银行业。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多数会员也不同意以上条款。以是否缴纳存款准备金为例,人民银行依照各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科目数据来一一核定存款准备金数额。商业银行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缴纳,更不可能依照条款执行。他表示,如果参照协议,商业银行或将亏损严重。
他举例说,假设某商业银行以6%获取100亿元协议存款,在不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前提下,以7%贷款的使用,一年获得1亿元利润。如果依照规定缴纳,则其中要有20亿元必须由7%贷款置换为1.62%利率的准备金收益。至此,该笔业务将亏损760万元。
另一位了解此份银行业自律公约的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自律公约要求过于严格。&公约要求,18家会员单位如果违反规定,必须限期整改,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和处罚;要求会员之间对违反公约的行为进行检举&。
由于各家银行诉求不同,这份自律公约目前还没有在行业形成高度统一的意见。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目前三家大型国有银行总行不接受天弘基金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基金协议存款交易。
&虽然总行没有下发正式文件,但总行协议存款的审批部门不批准各自分行与货币基金的存款交易。&相关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与国有大行拒绝与货币基金交易不同,接受记者采访的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业务人士均表示,一直与其保持业务往来。
在他们看来,多数股份制银行属于融资类银行,余额宝是一个很重要的交易对手。
&目前货币基金是一个管理同业业务流动性的重要资金来源,只要价格合适,我们以此来配置债券、票据等投资业务。&其中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用&囚徒困境&来形容此时各家商业银行的处境。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余额宝带来的存款,&使得原有的存款越来越不稳定,在没有想出更好的应对之策时,各家商业银行只有与余额宝合作,即便后者用价格来要挟我们,因为谁都知道,我不做自然会有别的商业银行做&。
但另一方面,这些银行的个人存款正在流失。
而最致命的是,相比于存款的流失,现有客户习惯的改变,是国有银行最难以接受的。
而这也正是想要的结果。
习惯被颠覆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所带来&羊群效应&已开始扩散。
有商业银行零售部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自余额宝推出后,其所在行的类似互联网流入资金规模开始不断减少,而流出量逐月攀升并已出现负增长。
截至2013年2月底,余额宝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用户已突破8100万。从日至今,余额宝规模每天以22亿元左右的速度上升。
由此可预见的是,当更多的客户习惯了余额宝,他们将慢慢远离银行,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的各类业务收入都会下降。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除了挤压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利润空间,还促使这些业务脱媒,改变了现有人群的&金融习惯&,这些产品正在逐步动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事实上,银行还面临其他的存款压力。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目前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对公存款也开始明显下降。&春节过后,我们几个对公账户存款余额环比1月下降50%。不少国有企业开始通过旗下的财务投资公司,将原本的一般性存款转变为价格更高的协议存款。&一位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银行也在想一些堵截的办法应对。一位持有工行卡的余额宝用户近期发现,其转入余额宝10万元的操作屡次失败,原本可一次性转入支付宝账户几十万元。原来从2月28日起,工行把转入余额宝的最高上限降低至单日5000元。这一政策,该用户愤愤地说,&哪家银行不让我买余额宝,我就不用它的储蓄卡!&
面对这种局面的演化,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也放出了狠话。天弘基金一位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持有协议存款是银行的政策赋予的。如果以后市场适应了货币基金的发展,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就不会再做银行的存款,而是直接去买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券商发行的企业债 。&我们直接把钱给企业,把银行这个中间环节给取消。老百姓通过买余额宝直接投资企业发行的债券。这更恐怖,因为已经没有银行的事了。&他说。
一位银行业人士认为,余额宝的盈利模式是存在于两种利率属性市场的套利行为,一方面,个人存款是利率非市场化,利率对于资金流动的敏感性很低;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同业市场是利率完全市场化。这两种属性的市场在同一时期、不同领域和对象上差异明显,形成了巨大的套利机会和空间。
但是前述天弘基金人士却认为,上述这些,原本即利率市场化进程,是这一改革和银行对散户理财需求的漏洞共同创造了余额宝。
2003年货币基金运作以来,一直都以债券作为最主要的投资资产。2011年10月底,证监会出台新规,允许货币基金投资定期存款。同时规定,投资协议存款可&提前支付且不罚息&,并且,该协议存款属于同业存款范畴,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
针对&余额宝&的问题,银行业也亮出了自己的担忧,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要求对实际存期较短的资金适用期限较长的资金成本,将原本属于流动性管理范畴职责完全转嫁到商业银行,这不仅存在道德风险和监管套利空间,也存在金融风险。
之前一位与货币基金做交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不止三家商业银行与天弘基金签署了&提前支付且不罚息&条约。&但如果银监会告知我们不允许签署此类规定,我们将立刻执行。&
据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了解,银行业也担心,一旦出现大量的集体撤资,货币基金可以不受存款期限的限制,而银行则需无条件向其转拨本金和利息,以便让其应付即时提现,这将不利于银行负债的期限管理,加大银行负债波动幅度,加剧银行流动性风险,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
但至少,这种情况在目前&余额宝&收益率逐步下滑的趋势中还没有出现。天弘基金人士表示,目前余额宝仍是资金净流入状态。
&余额宝&户均持有量从成立之初的一两千元不断上升,目前为6500元,大量理财需求正在涌进余额宝。不可否认,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可能打破&余额宝&的净申购规律。不过,天弘基金人士表示,余额宝不会动用提前支取条款,自身的管理可以应对流动性需求。
但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天弘基金与商业银行所商定的协议存款,在银监会规定的会计归属上被列为同业存款。其不纳入各项存款考核口径,从而不能计入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指标。即便商业银行不投放新的贷款,在一般性存款下降的情况下,其存贷比将被抬升,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年初以来,许多银行的贷款发放更加严格。广州、深圳的许多银行分支行上浮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从20%-40%不等,存款的减少,更使得许多银行从贷款端提高效率、严控质量。
面对冲击,商业银行很可能继续想办法应对。这正是利率市场化前夜中的一幕,中国金融市场的存款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余额宝与银行:谁才是吸血鬼?_网易财经
余额宝与银行:谁才是吸血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余额宝能够实现6%以上的高收益,本质上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企业可以直接和用户对接,迅速聚集起大量资金),将众多散户的资金归集在一起,然后以协议存款的方式提供给银行获取收益。
据《钛媒体》报道,这几天成了名人,其“是金融寄生虫,应取缔”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络上,招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一鲨看来,钮文新这番言论需要理性分析,他当然是为了哗众取宠,其过于保守的特性不理解互联网在其中的角色,当然其有些话也需要深思。
余额宝不过是利用互联网众筹,然后协议存款获益
余额宝能够实现6%以上的高收益,本质上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企业可以直接和用户对接,迅速聚集起大量资金),将众多散户的资金归集在一起,然后以协议存款的方式提供给获取收益。
简单的说,如果你有几万块钱,存到银行因为金额比较小,没有议价能力只能按照银行的规定获取比较低的收益。但是,如果你有100亿、1000亿,你将拥有极大的议价能力,可以和银行商定存款利率。
所谓协议存款,就是针对起存金额较大的资金,利率、期限、结息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等由双方商定的人民币存款。之前协议存款是保险公司、社保公司、养老保险公司等的专利,他们将资金存到银行获取稳定的远高于我们普通用户的收益。现在互联网公司,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段,迅速聚集资金,也成为大机构的角色和待遇。
协议存款的利率,可以参考间同业拆放利率。简单的说,银行如果缺钱,会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如果不缺钱,肯定不会提供较高的存款利率。这一年的利率飙升,本质上还是因为银行的“钱荒”,比如去年6月时上海银行间同业借款利率一度飙升到30%,我查了一下,昨天这个数字(3个月的)为 5.57%,已经相比年末持续下降,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货币基金收益不断下降。
余额宝是否减少银行存款、是否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取决于监管和未来博弈
钮文新说,余额宝冲击的不仅是银行,还有全社会的融资成本,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他认为,余额宝对应的货币型基金大量吸纳银行存款,使得银行可放出的贷款减少,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话也对,也不对。余额宝收集起来的钱,本质上还是存到了银行。不同的地方是,之前是每个人分别少量的存,而现在是先汇聚到支付宝,然后以协议存款的方式存到银行。所以,余额宝的出现,并未减少银行存款。
但是,钮文新的话也有可能对,那就是余额宝有可能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如果余额宝们能够汇聚更多的资金,这个资金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在与银行博弈时形成比较强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这时候,即使银行不缺钱,也可能被迫给出较高利率。因为其担心自己未来缺钱时会受制于人。
于是,最后的情形是,余额宝的用户们习惯了高收益,会倒逼余额宝持续高收益,而余额宝被迫倒逼银行给出更高的协议存款利率,而银行被迫就范,而在自己不损失的情况下,会提高贷款利率,最终提升企业的融资成本。这种时候,其实也不是余额宝在吸血,而是银行在吸血,因为银行是中间环节。
如果的力量够强大,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余额宝汇聚巨量资金后,不存到银行,而是绕过银行直接贷给实体经济,而基于互联网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可能会在打掉中间环节的情况下,实现更低的贷款利率。当然,这个需要国家监管许可。不过,所谓的P2P,就是绕开了银行,实现基于互联网为通路的情况下,资金方和资金需求方的直接对接。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存款确实减少了,但却有利于实体经济。
这种模式下,余额宝可以说:我不是,因为我的血是我自己的!余额宝们将能建立自己的一套造血循环系统!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这种新模式的出现,将长期出现互联网和金融两种新兴和传统势力的博弈和较量,未来结果如何还未可知,因为毕竟金融是个非常敏感的领域,国家监管也将非常谨慎,钮文新所代表的专家无疑是站在了传统势力一方,其说出这样的言论也就不足为奇。
红火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综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额宝会不会亏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