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怎么赚钱赚的就是中产的钱,中产会放任口袋被撕裂吗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房地产赚的就是中产的钱,中产会放任口袋被撕裂吗?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深晚一兵时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各位看官,有没有感觉出最近楼市舆论特征?一方面是官方拼命释放楼价稳定预期、挤压看涨情绪,一方面以任志强、孟晓苏为代表的民间人士,继续为楼价托底,号召年轻人积极买房。  说的都是楼市,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昨看一文《不要再赚中产阶级的钱了,四成的家底被房产套牢》,发布者“金融深度”,通篇以历史数据为鉴,意图论断未来。  如果就文章论文章,立场坚定,论据充分,素材丰富,分析中肯,论点鲜明,至少可以打90分以上(百分制)。  但提及此文,并不表示笔者认同其观点,更不会推荐为投资置业参考的重点阅读。  反而,个人认为此文伪相毕露,毫无价值,完全忽视了市场中存在的现象,仅以历史数据为证,就草率得出有可能影响和阻滞中产置业步伐的结论。  号召大家,尤其是深圳等发展前景明朗的城市的居民,更要弃之如敝屣。表骗我,我读的书不多!  下面说说我的立场,房地产赚的就是中产阶级的钱。其结果必然是,市场发展,城市发展,中产阶级财富增加。  谁让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  该文作者能想象出,未来还有N万亿投资砸向深圳这座仅有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吗?这将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城市地位提高、影响力和辐射力激增,带动城市价值提升,持有不动产的家庭,财富等级随之提高。  当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来不及上车又缺乏对未来的基础判断、容易被“上涨危险论”吓住的中产,有可能沦为赤贫。  这在主要发达城市适用。毕竟,短期内难以改变“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局面。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房地产是如何榨干中产阶层的?
Grace姐姐:
加了些数据的老观点
该文章转自&&
虎嗅注:本文来源骥观天下(jiguantx) &作者:&孙骁骥中产这个词,今天已近乎一个笑话。前几年,当媒体上流行的中国“中产阶层消失”这样的说法时,笔者就指出过,其实中产阶层在当今的中国并没有消失,只是应该改换一个说法。把“中产”两个字改为“中惨”,即是中等程度的悲惨,或许更加符合现在中等收入阶层的真实情况。最近,国内某招聘网站发布了《2017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将年薪10到5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定义为中产阶层。此举引来了网民吐槽。其实这几年经常会有一些机构隔三差五发布一些所谓的中产调查报告,基本上都把年收入几十万的人群定义为所谓中产。但每次发布这类榜单和调查报告,都会引起网上狂吐槽。归纳各方网友意见,大家吐槽的内容在于:如果这点收入就算是中产阶层,那么这个阶层的日子现在过得真是够苦够惨的。这种悲惨把我们引向一个更深的问题:在地产主导一切的中国,社会阶层是应该以工资划分,还是应该以持有多少不动产来划分?从“中产”到“中惨”,从当年的美滋滋阶层到现在的苦哈哈人群,这当中的急速变化发生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面。从当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社会变化之迅速,真令人赶不上趟。不知道各位上了年纪的读者是否还记得,很多年前当我们说到中产这个词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很小资、很高大上的感觉,仿佛中产是一个多么了不得的阶层。稍加分析就不难知道,前些年人们对于中产的正面形象是有经济上的原因的。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间段来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中产阶层是由90年代的股市获得第一桶金的。对于老股民而言,中国早期的股市赚钱能力并不亚于后来的不动产。据媒体统计,从1996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的大牛市当中,股票经纪人的平均收入是当时公职人员工资的四倍以上,投资者中获利最多的,更是无法给出准确统计数字。当年敢于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勇敢者有不少都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的股市进入长达五年的熊市,上证指数跌到998点。但是在这之前即撤离的人,又开始了他们的另一项投资行为——买房。1998年的商品房改革,令中国股民之前赚到的钱有了最佳的去处,为自己置产成为了当时世纪之交时期的一种流行风潮。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此举也令中国的中产阶层概念坐实,之前即便有再多钱,但没有购置不动产,那么也很难被归类为什么中产。中产最起码来说,应该是有房有车有事业。在1998年以后,不动产的选项成为中产阶层普遍的可能,人们购房的意愿也开始集中爆发。从房改起点到2008年北京奥运,一线城市的一套房子的总价基数远远超过中等家庭年收入基数高达8倍以上。房价在这段时期的暴涨,令之前投资购房的家庭财富总值暴增,拉开了与没有购置不动产的人之间的距离。“中产”阶层的财富值开始因为不动产而有明显的增加。在北京奥运那段时期,很多人都呼吁说房价涨得太离谱。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就连著名的地产老板潘石屹当年也有类似言论。在2008年的时候,有一种所谓的拐点论甚嚣尘上,认为连涨十年的房价也该消停了。但事实却刚好相反,这十年的房价上涨只是一种“热身运动”,在2008年以后,中国房价的前所未有的价格暴涨才真正开始。伴随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开始搞货币扩张,在中国,则是著名的量化宽松计划,央行向市场释放天量货币信用,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大肆的呼风唤雨。据统计,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50万亿元,几乎翻番。或者我们换个算法,来看看这些年我们多制造出了多少广义货币。如果我们按照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合理水平来计算,2009年开始,中国的货币供应就超过了这个标准,并且一年比一年超得多,也就是每年向市场投放的“多余”货币越来越多。2009年,中国的M2货币“多”了大约10万亿,到2013年,每年“多余”的货币增加到22万亿,再往后四年,到2016年底,每年“多出”的货币已经达到大约44万亿。把2008年以来“超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多出来的广义货币总量超过百万亿。这些多出来的“钱”统统流进楼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楼市,带来了近十年来的楼市第二波疯长。对照广义货币量,来看房价这些年的涨幅,发现房价完全反映出了宽松金融政策带来的后果,如同病人的心电图一样准确及时。据官方数字,从1998年住房市场化开始,到2015年,全国房屋均价上涨279%。而在一线城市,房屋均价上涨更快。北京房价在2000年平均不到5000元,2016年五环内均价超过5万,是房屋商品化初期的10倍以上。在这种高速增长中,尤其以2008年以后的涨幅最为剧烈。从2008年到去年的楼市暴涨,彻底拉开了一线和二线城市,以及二线和三线城市的不动产价格。不动产价格的巨大差距,造成了不动产持有者财富总量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这带来两个不可逆的趋势:一是无房者和有房者财富差距不可逆转的增大;第二是一线城市业主与其他城市业主财富差距不可逆转的增大。如今,媒体上面爆炒的所谓社会阶层固化,本质上其实是近十年来天量M2悉数注入房地产从而造成的不动产价格增值过快,以及不同地区地产增值的严重不均。再强调一次,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不知你是否看懂了。这个财富增值趋势对于谁最有利?答案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所谓的中产获益最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在90年代到2008年以前炒股,2008年以后买楼的中间以及上层收入阶层。从时间上推断,他们应该以60后、70后居多。时间走到今天,更年轻的80后人群基本进入30岁,生活逼迫他们不得不具有置产、投资等等的实际需求,他们对于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也是非常强烈。这群人,就是所谓的新中产。然而,当不动产价格很便宜,买房门槛低并且稳赚不赔的时候,今天的新中产还在上中学。等他们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时,房地产门槛已经很高,整个社会已经完成了对于地产经济红利的“分食”,该赚钱的已经用不动产赚足离场,开始鼓捣更赚钱的金融工具了。换言之,肉已经被前人吃完,现在只剩下骨头,硬的很。在如今重重限购政策之下还坚持要买房的人,就是执着的啃骨头的人。勇气可嘉,但死的很惨。新中产的悲剧,其实就是地产经济带来的副作用。本质上说,依靠地产拉动的经济就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它依靠非理性的不动产增值,洗劫了全社会的财富,极大福利了当时的投机者,但却是提前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财富和购买力。当人们享受这种地产经济模式的好处时,大家浑然不知危机将至,只有等到下一代的人进入社会,这种跨越代际的财富差距才会以一种非常刺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当人们发觉到这一点时,做任何补救都是无济于事。让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中产阶级财富调查”,为什么新一代的中产苦不堪言?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收入问题,而是因为无论他们的收入情况如何,都不太可能追得上房价的增长。在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老中产和现在产生的新中产之间,有一场激烈的财富拉锯战。而在这场竞技中,今天的新中产们手中几乎没有任何筹码,无论你年收入十万也好、二十万也好,在前十年的天量M2与地产经济挖的坑面前,始终显得苍白无力。基本上来说,80后新中产们今天过得幸福不幸福,其实取决于你老爹在十年前有没有在核心地段多买几套楼。这就是事实,残酷得让人再也喝不下任何心灵鸡汤和成功学。还不死心的你会问:今天的年轻人还能不能赶上像是1990年代、2000年以来的股市、楼市那么好的财富机会呢?有人说,万众创业在今天就扮演着过去二十年股市、楼市带给普通人的财富神话。是的,或许通过创业从而直接与资本对话是新中产们发财的最后机会。但也请意识到,这座创业独木桥通过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十年前的股市和十年前的楼市。九死一生的创业,被资本的风吹飞起来的只是少数刚好走到风口的猪,然而只要风一停猪就会落下,回归混吃等死的猪的日常生活。所以,还是醒醒吧,起来继续搬砖。新中产变成了新中惨的过程,述说着中国的地产经济在今天如何榨干中间收入阶层的故事。可以说,高房价创造出了老中产,却又消灭了新中产。这个令人绝望的故事没有结局,正如财富滚滚看不到终点。你能为改变现状做点什么呢?嗯,除了接受现实、调整心情,你恐怕啥也做不了。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不赞同M2理论,第一,新房,货币从购房者流入房地产商手中,货币并没有消失。第二,二手房,货币从买房者流入卖房者手中,货币也没有消失。第三,按照房贷,买方300万的货币,卖方却获得1000万的货币,当然结果是买方获得价值1000万的房子和700万的债务+利息。所以蓄水池理论叫嚣了几年,我仔细分析一下根本不对。M2超发大错特错,但是说房地产把超发M2锁住是完全错误的。
:所以我及时行乐,反正买不起房。等着泡沫破裂的那一天。
:回复 @Fi dragan :我觉得是这样,M2超发,但是货币被少部分人获得,这部分人除了炒房没有别的事情好干。毕竟消费有房有车各种奢侈品外,钱还远远花不完。而让他们去投资实业是没那个水平的,所以他们只能把房产炒起来。
超发的钱一小部分进了房地产商手里,绝大部分进了背后权贵集团的手里。14亿人在这个过程中被洗得干干净净,死无葬身之地!
:1、新房,货币从购房者流入房地产商手中,货币并没有消失→你不要忽视从房地产商流入到政府或银行手中的货币,占比不小2、M2超发大错特错,但是说房地产把超发M2锁住是完全错误的→我理解吧,M2超发原本是要引发全商品的通货膨胀的,政府引导或者说中国特色,所有的通货膨胀都引导到了房地产上
: 而且本在重点在阐述老中产们是如何瓜分房地产红利,以及新中产和老中产资产配置不对等。无病呻吟而已
: QE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流行动性,房子是作为货币背后的载体,解决通胀等一些列问题。
基本上来说,80后新中产们今天过得幸福不幸福,其实取决于你老爹在十年前有没有在核心地段多买几套楼。
:太深刻,太有道理了
:太深刻,太有道理了
怎么只有点赞,可以踩不。说半天想表达个啥
:哈哈,你的“踩”已收到,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加了些数据的老观点吧~
:哈哈,你的“踩”已收到,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加了些数据的老观点吧~
反正钱都到了国家
房地产不光榨干了中产,更是羞辱了穷人。
楼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国家通过奇特的供地制度造成土地资源稀缺,进而传导到房价高企,而房价高企的结果就是看涨房市的人越来越大,钱会越来越多的流入房市,结果就是房市成了增发货币的蓄水池,而房产本来就是流通性很差的资产,所以也变相的缓解了货币增发的通胀压力。这是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货币增发,钱进入楼市,货币增发,钱进入楼市,一轮又一轮。而城镇化让人快速往一二线城市流动,结果就是好多人买不起房子,房子从住的属性,变成资产属性。这个政策的好处是缓解了货币通胀,坏处是导致很多人在一二线买不起房子,至于未来会怎么样发展,那就要看供地制度怎么变
也不想想多少中产靠买房实现了财富的保值增值!
m2锁住怎么不对?你贷700万,就相当锁住700万,这是你未来慢慢正银行的,也就是这部份钱没立即进入流通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让房价接着飚吧,买不起的继续买不起,房奴继续房奴,不想买的继续不买,反正中国人已经被房子牵着鼻子走,没啥好说的,没房子会死人一样。以前结婚不要求有房子车子,现在没房子感觉人生都白过了一样,那不快点去死算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房地产、人民币升值和撕裂的中国.doc 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房地产、人民币升值和撕裂的中国.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地产迷局2,一切为了维稳3,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环境4,何人益受与受损5,两极分化的人群6,撕裂的中国7,商人何去何从8,附注:美国的迷途1,地产迷局春节前,一些朋友在问我关于房地产未来走势的一些问题,我持审慎的态度,因为我已经看到许多迹象,货币泛滥、通胀预期、房价过涨、政府开始对银行进行约束等等;所以我提醒许多朋友小心,因为你可以赢到尽,但是输不起,财务上保持保守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到了二月份,我开始转变想法,认为在短期内泡沫不会到顶。这个时候,原本与我讨论房产的朋友们却持相反的观点,而两会上各界代表和总理对于房价抑制的讨论、指示更加坚定许多朋友的信心,我们甚至就此打赌。当然是我赢了。为什么…因为此时你仍旧可以看到资金的泛滥、通胀的显性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房源供给的缺乏等等,实体经济并没有呈现繁忙的景象,而税收征稽的增长目标也显示实体经济面临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因此可以判断,大量的资金继续会进入资产市场。总理在两会讲话之后,央企大举入市买地,给了市场以极大的震撼:这是首次将上层调控的矛盾呈现在市场面前。人们从谨慎、无所适从到迅速转向只是一瞬间的反应,房地产价格突然间猛烈爆发。我非常惊讶,中国政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从来都是内部协调后公布于众,呈现集体意志,从来不会有分歧迹象。而这一次,央企如此不给面子,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舆论一片哗然,不几天,迅速的有政策出现:七十二家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但是舆论认为这只是表象,因为其余的十六家主力中央房地产企业并不在其中。市场决定不予理睬,继续保持疯长。我正好在专栏里写到1993年至1995年前后的经济态势变化,比较朱总理和温总理所面临的不同经济状况,回顾当年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反应,言及温所面临的强大压力:形势比人强。今天的经济迷局,已经远远比当年更加复杂。当然,朱当年所面临的经济状态比今天更加糟糕;但当时朱手中的筹码甚多,而今天温手中的筹码已经寥寥无几。而我在整理思路的时候,终于认识到,即使泡沫未到顶,但房地产泡沫已经面临爆裂的前景。我清晰地表达我的观点:离场时间已到,投资者可以撤退了。一个月后的前几日,政策面终于终结犹豫不觉,不再前怕狼后怕虎,重量级政策开始出现:二套房首付不可低于50%。你会接二连三看到新的政策出现,紧缩风暴的风眼似乎在形成。在几次狼来了之后,人们开始变得麻木,所以当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就没有人有防范心理。然而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次中央政府在动真格…2,一切为了维稳!在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中,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群体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作为一个中年的执政者,从自己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里,清醒地认识到水是如何帮助自己获得政权,水会如何颠覆船舶。这些历史典故时时给与执政者以冷水浸面,时常保持清醒,因此维持社会和政权稳定,是这些年来大过一切的目标。GDP的增长追求是如此;出口产业的增长追求是如此;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此;房地产价格的打压也是如此。GDP增长的理论溯源,是基于GDP的增长可以满足就业需求。所有的目标围绕着GDP增长,各地地方政府长官的升迁也与这样的业绩相关。所以有长达十数年的岁月,开放市场给外资,激励当地产业拓展,鼓励出口贸易产业,到后来支持地产业发展,背后都有GDP业绩考察的压力。出口贸易的兴旺发达,毫无疑问给就业市场提供了粗大的出路。而外贸带来的外汇储备也给了政府以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刺激了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人们基于仓鼠般存粮的本能,开始大量的储存世界货币:美元。而房地产业的支持是如何纳入地方政府的范畴之内呢…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是因为事权下放、财权收归中央,地方政府失去了大部分钱袋子,只能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给自己增加财政收入。对于一个地方来讲,无论是基础建设、政府成本、福利支出都要有财政收入支撑。甚至与无偿给招商引资的对象以免费土地支援,这些资金的出路也是来自于房地产业。不仅仅如此,房地产业后面庞大的产业链,不但带来经济的增长,也容纳了无数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就业。这样当外贸产业在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中陷入萧条时,房地产业就更加成为救命稻草。我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鼓励读者去购买房屋时,几乎有9成的人们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主张….显而易见,人们没有对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政治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现在严厉调控房地产业又成为维稳的重要手段…因为房地产暴涨的速度已经引起了极大的愤怒。这样的愤怒导致政府开始考虑:和一个稳定的社会相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产业经济的经济支持是否代价太大…在我们目前的人群结构中,60-70后的年龄段城市居民,大多数在98年的房改和之后的房地产商品化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而80-90后正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大多没有自己所有权的居所。同时,大学教育的偏差导致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b&&u&这是很正常的父母知识体系滞后造成的结果,但不应该拿出来说的和“宿命”一样。文中给出的理由是不适合分析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这种几十年问题的。&/u&&/b&&br&&br&&br&&b&&u&----------&/u&&/b&&br&&br&&br&&b&&u&先说说近代史给了我们什么启发&br&&/u&&/b&&br&中国近代史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多数人的社会地位是流动性很大的,打破了某些精英人群的永保平安,万世富贵的幻想。社会中最受人追捧的遍历了工人,军人,知识分子,公务员,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家等各类。特别是妄图通过某种不变的策略一劳永逸,一直被无情打脸:&br&&br&--城市青年的下乡击碎了很多人地位传承的想法;&br&&br&--然后拨乱反正让考大学的一代人压过了工人阶级一代人;&br&&br&--军人躲过了动乱缺发现直接大裁军后找不到出路;&br&&br&--再后来城里人或者城乡结合部的农民莫名其妙凭借拆迁在财富上得到了跃升,当年顶着骂名背了贷款买下拆迁地里建起来的楼房的人今天嘴都能笑歪了。&br&&br&--98国企改革很多私人莫名其妙地接受了大量纺织产能,又跳出来一堆人骂这是剥削;结果WTO之后低价拿了产能的人高兴得北都找不着了。&br&&br&同样国企改革的时候煤炭低价转给私人于是一堆人跳出来说这煤也不能当饭吃啊。当时五年前听说一车煤利润买几辆路虎的时候,煤老板们练打脸都懒的打。&br&&br&&br&同理,很多阶层下降的故事也像以上案例一样在我们这里发生着。&br&&br&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不断往上,仔细想想这并不可能。就像有人说的,没有机会了么?不是,如果承认社会是周期性前进的,在历史大规律前我们能够把握某些脉络的。当然这个问题离题太远,有机会再说。&br&&br&我就是想评价一下有些答案的悲观情绪:静态的分析方法不适用于人生规划这么长的周期。&br&&br&update0322&br&1.有观点认为教育无论怎样都是最重要的。&br&&br&答:对,教育很重要。但是本题问得是中产。那么我认为过去十五年的经历告诉我们,一本二本不重要,专业不重要,05年前买房子比教育更重要。比如04年我系(土木系)毕业生,如果读博士,今天显然本科毕业买房子的比坚持读了五六年博的更接近中产。当时去地产公司的,基本可以考虑人生后半程要继续干点啥了:个人房子不是问题,又赶上了地产上升周期。&br&&br&更长远看,博士的上升空间虽然大,但是多出来的几百万贷款会显著降低人对风险的承受力。于是有些高风险的机会将离这些个人杠杆很高的人远去。今天我的朋友和我说要创业,我第一个问题一定是:有车有房么。肯定的答案,我觉得可以去创业,如果是否定的,还是仔细考虑下吧。&br&&br&人生和职业投资是更长的投资决策,但是方法论和投资股票,地产并无差别。教育是超长周期投资,但是考虑到现实问题(10-20年左右),某些其他因素如房产、行业选择、找单位恐怕是比“教育”这么宽泛的概念更值得思考的。&br&&br&今天看,毕业生去地产公司就不太好,中学生选择it可能也有问题,公务员也不是最好的选择。买房就不如拿现金。引入周期思维后,很多问题会豁然开朗,多出不一样的角度。&br&&br&最后,即使是教育,仍然有超长周期效应,历史证明选错了学习内容,几十年缓不过来的例子都是有的,比如。。。21世纪是xx的世纪害了多少中外学子。这都二十年了,还在挣扎上升,也许未来真的会爆发,但是早进坑的人,也早就没了激情了吧。不信就问问Boston囤积的几千个生物post doc去。&br&&br&-----------&br&原答案&br&&br&80年代出国的,90年代初从政的,新世纪初国企的,金融危机从政的;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无论从政还是出国、亦或是去企业,总有那么一波人或许是先见之明或许是稀里糊涂地赶上了时代的大潮。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到了现实的状况进行“人生的追涨杀跌”,最终导致了人生被套牢。&br&&br&--如果80年代初去了国企和政府有可能浑浑噩噩混不过解放前就革命的老干部,出了国的如果有心回国都是高端人才在国内颐养天年在国外享受绿卡福利;&br&--90年度初的下海潮一度导致公务员没人当,结果大浪淘沙很多人被一波带走,反倒是被劝到公务员岗位的某些学生干部后来位置和上升速度都很理想;&br&--新世纪之初传送在清华北大的“去了四大好高档”或者其他外企,今天看看就和笑话一样,当时去了中石油或者国家电网现在是不是横着走;&br&--金融危机之后从政潮流又回来了,60年代的人才断档导致这一波很多80后迅速可以走上处级岗位。&br&&br&&b&&u&这类文章的特点就是罗列一些社会现状,然后根据现状去给出静态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是线性的、缺乏波动的、无周期的。短期问题静态思考重要,但是谈到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这么大的尺度时,似乎不妥。需要引入周期和趋势二维变脸。即大趋势方向在哪,各周期波动规律如何&/u&&/b&&br&&br&1.社会观点和对形式判断有惯性效应,时间地区效应明显。&br&&br&从文章里面看,案例用的都是20~25岁的大学生,那么他们的父母应该在45~55之间,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赶上的是90年初的社会经济,加上前几年公务员火热,首先一个趋势就是这一波父母对公家是有执着的,当然会出现某些案例里面觉得从政最好的情况。也有可能55岁年龄组尝到过80年代大学生的甜头,觉得学历越高越好。&br&&br&不同地域对这个问题也是看法不一的,东北的家长希望至少留在一线城市因为东北经济不好,北上广的家长一般是无所谓的因为房子没问题,江浙地区的希望子女回家,广东福建觉得做生意不错。这和地区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是有惯性的。4个例子至少我认为不足以证明地域性和时间性两个维度的。&br&&br&这么说来40年代的父母最希望子女成为普通工人,因为看到了政治的不确定性。30年代的希望自己子女参军,因为有饭吃。父母一代根据自身社会阅历和当年的常识,有什么想法不很正常么?难道为了突出子女上了清华北大,父母就在职业发展上面沉默么?&br&&br&--&br&&br&2.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不了解这太正常了,不要动不动拿出来特意强调一下&br&&br&我10年前差不多从THU毕业,你让我说现在这些小朋友们在想什么,课程有没有什么改革,专业发展培养是什么模式我都不知道。父母同身边的人不知道这太正常了,不了解可以说,不了解可以只听不做,这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最基本能力。要是把这个当做所谓“束缚”,那么做投资的怎么去说服LP们把钱扔给基金,做医生的怎么和病人沟通,对吧,父母和身边的人不理解要想办法解决,不要动不动觉得就是个大山了。&br&&br&那这帮孩子如果连父母和亲人都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上了班3个月内还不得疯了。&br&&br&3.绝对不能说父母和身边人都是缺乏知识的,至少我们应该说他们的知识是滞后的。“海龟”和“出国”至少到了10年前的2006年都是一个正面的词汇,我们可以看看以下的一张图:&br&&img src=&/9deb6ba7ebd85e5f92bfab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deb6ba7ebd85e5f92bfab_r.png&&速度增加的过于迅猛,可以预见的是人才过剩必然导致的是“海龟”的贬值。另外如果我们看看人均GDP的增加速度,和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和生活的综合差距正在缩小。按照教育3~5年的投入产出,是否出国应该考虑的是目前的存量、增速、和3~5年后的趋势。案例里面出现的问题很正常的是一种基于现状的职业生涯思考模式。&br&&br&当然我要说的是任何事情如果不是基于一种发展变化的态度——与时俱进的话,炒股票会亏、买房子会亏、找配偶会亏,基本上也就这样了。&br&&br&4.文中所谓的对教育的重视,并不是真正的重视,更像是一种追涨杀跌行为:即静态思维模式。&br&&br&什么火就学什么——竞赛、奥数&br&怎么能加分就学什么——自主招生的各个科目&br&什么书能提分就买什么——备考&br&&br&这叫投机&br&&br&&br&&br&5.“&strong&你看看人家xxx,不是北大清华毕业不是照样工作那么好?&/strong&”&br&&br&这就和高位买房子,高位买股票一样&br&&br&首先别人亏了钱不会和你说,其次短期的优势例如工资或者所谓性价比并不能作为支撑“职业生涯”这种大周期决策的依据。在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下,尽快获得短期利益并不是做长期投资最好的策略,作为学生本人,家长就是投资人,现在投资人想要快钱。&br&&br&--如果同意投资人,就换个工作赚快钱&br&--如果不同意,请和投资人沟通&br&&br&不要说得好像这是个巨大的压力一样,要这都能成为压力,工作里不给压死。&br&&br&&b&&u&最后,25~30岁以前的清华北大学生要是确定能进中产的话,社会不得变成和日本一样僵化的结构。我个人不觉得这是个应该用“无奈”形容的社会问题,毕竟太有宿命的意味了。&/u&&/b&&br&&br&&br&--中国社会每过10年就会有明显的变化,今天看到的种种现象如果不用动态的视角观察,大概率是未来被打脸。现在就讨论一帮还在学校上学的小孩儿能否跨入中产是比较有趣的,他们正常的节奏是10年之后才确认社会阶层。&br&&br&--清华北大一直以来也不是靠所谓的毕业就去好工作、毕业就赚大钱的人打出的名堂。很多是忍得了一时低谷,最终一鸣惊人的人最后打出了两所学校的品牌。拿清华北大出来,就是一种消费文化。这种标题起得也是博眼球的意味太浓重了。&br&&br&--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最好不要用这种对立的语气说出来。当然我也知道现在为了增加点击量就必须把孩子和父母说得好像完全来自两个世界一样。但是如果这都是对的,那买卖关系、合同关系那么得水火不容,人的社会关系还怎么相处。
这是很正常的父母知识体系滞后造成的结果,但不应该拿出来说的和“宿命”一样。文中给出的理由是不适合分析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这种几十年问题的。 ---------- 先说说近代史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中国近代史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多数人的社会地位是流动性很大的,…
&p&中产阶级最大的陷阱,是工作、竞争和压力。&/p&&p&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分水岭不是收入和资产,而是维持可持续性高消费时有闲的程度。&/p&&p&收入再高的医生、律师、职业经理人、分析师、设计师都还是要自己努力工作的。即便知名演员、运动员也是如此。而资产阶级是不必亲历亲为工作的,他们工作只是兴趣所致。&/p&&p&资产阶级身份并不能让你在竞争中胜出,而是可以让你免于竞争本身。&/p&&p&中产阶级的想法是“如果我有钱就不用挤这破地铁了”,并幻想资产阶级采用什么交通工具。而现实是资产阶级根本对时间不敏感,不需要在高峰出行,即便出行了也不用担心迟到。&/p&&p&中产阶级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在接受教育、找工作、结婚这些竞争中胜出。而他们担心的“资产阶级花钱搞定一切”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资产阶级不会花钱买清北录取,不会买个好工作,也不用刻意为婚姻做准备。&/p&&p&资本家的孩子其实不需要上学,也不需要工作,不需要结婚。&/p&&p&他们需要的只是快乐地渡过自己的一生。如果孩子碰巧喜欢上学,就为他上学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如果他碰巧喜欢工作,就为他工作(就业或者创业)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如果他碰巧想结婚,就为他结婚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p&&p&
他们能如此,是因为他们可以cover掉孩子一生中可能面临的所有问题。&/p&&p&
所以迫于压力做出的所有消费,都是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p&&p&补课班、钻戒、择校费、国考培训费,男人为了面子购买的劳力士、宝马、婚房,女人为了面子购买的护肤、彩妆、时装,甚至高尔夫会籍、读书和健身年卡无不是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p&&p&女孩们不会要求资产阶级的男青年买钻戒买车买房,也不会要求他们工作稳定、有上进心之类的。&/p&
中产阶级最大的陷阱,是工作、竞争和压力。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分水岭不是收入和资产,而是维持可持续性高消费时有闲的程度。收入再高的医生、律师、职业经理人、分析师、设计师都还是要自己努力工作的。即便知名演员、运动员也是如此。而资产阶级是不必亲…
&p&电商,微博,微商,公众账号创富。&/p&&p&抓住这几波红利的往往都是屌丝阶层。&/p&&p&都是家里没钱叫他们出国,考个普通学校的小孩。&/p&&p&英美留学回来的小孩,创业一般都比较高大上,APP,可穿戴设备,VR,投资,出席会议,讲ppt,ABCD轮,目标是上市,但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失败了。&/p&&p&不创业的就是一窝蜂去投行,VC,PE,这些不欢迎屌丝的公司打工。&/p&&p&在中国赚钱大钱,目标人群不是屌丝,十有八九会失败。&/p&&p&中国的互联网创富逆袭的人群屌丝居多,只有屌丝懂屌丝。&/p&&p&与美国硅谷的互联网科技创富那些富裕的犹太家庭小孩,中产阶级白种人家庭孩子完全不同。&/p&&p&中美几乎是反着来。&/p&&p&中国有中国的国情。&/p&&p&中国的中产阶级小孩要想保住社会地位要向当年的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学习,到屌丝中去,了解屌丝阶层的需求。&/p&&p&low不low,高大上不高大上和赚不赚钱没关系。&/p&&p&醉鹅娘看上去高大上的红酒法餐自媒体电商赔钱。&/p&&p&我认识几个三本学校出来的微商平胸小姑娘发了大财。&/p&&p&精美的单机游戏不赚钱,氪金给屌丝玩的抽卡手游赚老鼻子钱。&/p&&p&咪蒙的毒鸡汤比大象公会更赚钱。&/p&&p&比咪蒙还赚钱的是手里有100个100万粉丝号的猫叔,人家做号的文章都是抄来的,原创个鸡吧的原创。&/p&&p&YY秀场靠天佑们,露奶子主播们去年贡献利润10个亿,按照分成比例,天佑们,露奶子主播们,公会们,分到了另外的10个亿。&/p&&p&这20个亿哪里来的?县城里搞工程的土老板贡献的,开色情按摩的老板贡献的,进城的快递小哥,餐馆里跑堂的小哥,发廊里打工的小哥贡献的。&/p&&p&郭敬明的东西给屌丝看的,知乎的高大上人群不看,不代表不上知乎的小镇青年不买电影票。&/p&&p&在中国从来都是屌丝阶层的旺盛的购买力和令人无奈需求成就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公司。&/p&&p&出国旅游脖子上挂个单反,穿着没品味的大红大绿冲锋衣白惨惨旅游鞋冲进奢侈品店买买的那帮大肚子中年妇女,大金链子老爷们,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中产,最多是经济概念上的。&/p&&p&他们品味还是个屌丝,住罗马家园,欧洲豪庭,看抗战神剧,谍战肥皂剧,打麻将赌博,带佛手串,喜欢按脚搓澡。&/p&&p&经济上的中产,精神品位上的屌丝。&/p&&br&&p&中国社会的屌丝早不是那些经济收入不行的人。&/p&&p&民间的购买力,购买意愿早具备了。&/p&&p&只是跟你们熟悉的西方精致生活他们不了解。&/p&&p&他们的人数更多,也不在生活在北上深,品位上更多的是一种屌丝品味。&/p&&p&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做出接地气的商业模式,可能作为留学过受过西方教育的子女们在下一波的风口中你们的财富可以抓住倍增的机会。&/p&&p&否则在自己熟悉的富二代小舒适圈里人喝着红酒吃个米其林聊聊美国大选看似谈笑有鸿儒高端又优雅,实则不食人间烟火,换来的经济结果就是守成而无大的建树。&/p&&p&眼睁睁的看着出身不如你的屌丝一个个弯道超过你,而你却没有办法。&/p&&p&干瞪眼。&/p&&p&-------------------------------------------------------------------------&/p&&p&&b&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纽约老李校长”&/b&&/p&&p&&b&后台回复阿拉伯数字“100”&/b&&/p&&p&&b&可以获得老李的100条江湖秘籍&/b&&/p&
电商,微博,微商,公众账号创富。抓住这几波红利的往往都是屌丝阶层。都是家里没钱叫他们出国,考个普通学校的小孩。英美留学回来的小孩,创业一般都比较高大上,APP,可穿戴设备,VR,投资,出席会议,讲ppt,ABCD轮,目标是上市,但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失…
写在最前面:截至日,本文未授权任何一家有明显盈利性质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转载。&br&&br&目前发现有个别违规转载现象,但本人并不打算积极处理。仅是&b&提醒看客&/b&,这些公众号对以下原文,有明显的故意删减现象,特别是有关人寿保险内容的“&b&给出几条非常便捷的判断依据,应该可以规避绝大多数大坑&/b&”的部分,直接整体被删除了,其目的不言而喻。&br&&br&与国内一样,美国的个人理财行业,鱼龙混杂,建议朋友们谨慎谨慎再谨慎。&br&&br&———————————————————————————————————————————&br&最初写答文的时候,纯粹仅是回应微信朋友的邀请,绝无软文动机。但现在貌似有了软文的效果,于是,为了保持我个人对软文的洁癖,以及争取做一个耿直率真的男人,特意在正文前声明:&br&&br&以下的内容,在实质上有可能有软文的作用,于是如果对此有如我一样的洁癖,&b&请停止阅读&/b&。而如果有兴趣咨询具体内容,&b&请直接私信/微信&/b&。&br&&br&———————————————————————————————————————————&br&泻药。。。抱歉这么多天才开始答。话题太大,但我尽量说完整。&br&&br&&b&利益相关:目前主要是伺候高净值文豪/土豪为主。但本文内涉及的几乎所有话题,均为核心业内人士。我尽量保证所有的信息都正确公允,但无法做到完美。于是,如果有事实漏洞,欢迎指正。出于职业的操守和对软文的些许洁癖,公共可见的部分,包括答文和回复,不会出现任何具体的公司名称。&/b&&br&&br&&br&———————————————————————————————————————————&br&&b&中国人在美国如何成为中产阶级?&/b&按照美国中产的大致定义,&b&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拿到一个典型的H1b岗位,基本上就立刻中产了&/b&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应的税前年薪应该是50k起步(如入门级财会人员),一直到200k以上(如硅谷的高级计算机科学家)。要知道,美国的&b&人均GDP&/b&“只有”5万多刀,&b&每户可支配收入中位数&/b&也“只有”5万多刀。&br&&br&而对于中产阶级,&b&美国的“理财”要远比国内复杂的情况要简单直接得多得多,因为套路非常成熟,选择也非常直接。&/b&&br&&br&以下&b&默认这个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在美国安家立业,呆一辈子。&/b&&br&&br&&br&另外,下文中涉及收入数字,都是约数,请自行按照居住地进行合理调整。如,湾区和类似西弗吉尼亚的情况,显然会有很大区别。&br&&br&———————————————————————————————————————————&br&&b&知识点:一切理财/投资标的,最重要的五个指标是,收益、风险、流动性、税收安排、其他限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投资品,是五项指标均完美的,如“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税收优惠/没有投资限制”。任何一种投资/投资品,围绕这五个指标,都是各有取舍。&/b&&br&———————————————————————————————————————————&br&&br&&b&对于绝大多数中下层中产阶级(50k-100k)来说,“理财”其实几乎等同于“养老”&/b&。一个比&dying to soon&更悲催的事情,可能就是&living too long&了。如果你居然能很充裕地fund自己的养老金,那么你几乎也就剩不下什么闲钱了 -- 我时常隐隐觉得,这是美国上层建筑精妙算计过的完美结果:人口中覆盖面最广的一群人,不断产生new money来养着自己、养着国家,最终走的时候,也留不下任何old money来供下一代坐享其成。&br&&br&一个美国人,退休之后能拿到的收入,基本上就三块儿:&br&&br&&b&1,Social Security&/b& -- 类似我国的统筹账户&br&&b&2,各种个人账户的法定分配&/b& -- 类似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br&&b&3,个别政府/学校/机构的养老金&/b&(pension) -- 类似我们父母那一代人退休后拿的“退休金”&br&&br&其中,3是个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1最好不用指望,Social Security账户已经入不敷出N年了,类似于你在交的SS Tax去养现在退休的老人。&br&&br&&b&大头是2:个人账户。&/b&&br&&br&进了公司之后,公司HR都会给你提供由公司sponsor的福利计划,其中的&b&大头就是所谓401k的东西&/b&。这玩意儿&b&其实就是一个mutual fund&/b&,甚至可以是你自己DIY的个股投资组合。所谓“401k”,其实仅是国税局(IRS)的Revenue Code的章节编号。在mutual fund的本质上,IRS给你提供了有别于一般mutual fund的&b&“税收安排”&/b&:你在投资和持有401k账户的期间内,每年都&b&不用交资本利得税&/b&,但是,在&b&59岁半之前,这个账户里的钱,你不能取出来&/b&(有例外,略过),否则要交资本利得税和额外的10%惩罚税。&br&&br&这玩意儿&b&额外的好处是&/b&,正经的&b&公司都会给你一定百分比的“match”&/b&。好比说,你放3%的月薪在401k里,公司就承诺也放3%在你的401k账户里。这背后自然有公司吸引人才的意图,但更多的是公司层面的税收规划需求(无关话题,略过)。总之,如果一个人并不清楚该拿工资的百分之几来投401k,最起码要把公司“免费”的match拿到手 -- 如果公司说能match3%,你也选了3%,这意味着你每月401k新增投资是你月工资的6%;而如果你选了1%,公司自然也只给1%,那么你每月401k新增投资只是你月工资的2%,相当于从公司那里少拿了2%的免费match。&br&&br&而&b&401k账户的限制是&/b&,这种IRS给你的税收安排的好处,不能无限制享受,每年只能在一定的限额内享受。2015年,这个&b&限额是每年18,000刀&/b&。&br&&br&从公司那里能选择的&b&另外一个常见好处是“打折的公司股票”,以及各种期权&/b&。简单说,好比你公司的股票市价是10刀一股,公司能让你每个月以8.5刀去买公司股票,相当于当下免费赚了1.5刀/股(实际情况下,可能有限制期;另外,为何是15%的折扣,是公司税收内容,略过)&br&&br&在教育机构,如大学,“401k”有另一个名字,叫&b&“403b” -- 两者除了名字不一样之外,几乎没区别&/b&。&br&&br&如果一个公司的福利计划里面并&b&没有401k&/b&(常见于小公司),可以选择自己开设一个自己的养老账户,称为&b&“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b&。其运作机理和税收安排,&b&与401k区别不大。&/b&&br&&br&&b&最后,还有一个不少人可能陌生的概念:年金/annuity/年金化/annuitize&/b&。这个概念其实不难理解。401k严格意义上讲,只是“养老金”,而不是“养老保险” -- 你自己攒的钱,退休后自己花,花光了就没了,并没有“保险”的部分。而所谓年金,可以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 -- 你自己攒的钱,同时附加一个与投资管理方的保障协议:从我几岁开始,你每年支付我XXX的养老金,直到我去世为止。说白了,年金的“保险”作用,与人寿保险正好相反,是&b&为了对冲这样一个风险:Living Too Long/活得太久。即:钱花光了,人还没死&/b&...其具体形式主要有两种:1)你的401k/IRA,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年金,即并非退休后告诉你一个账户余额,而是保证你退休后每个月拿多少钱,直到去世;2)你可以将你的401k/IRA,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资产,购买/转化成一个年金,称为“年金化”。&br&&br&非要有个比喻的话:你可以认为“年金”就是一个由私营公司运营的你的self-funded pension。&br&&br&&br&&b&总结:&/b&&br&&br&401k/403b/IRA,仅是基于mutual fund本质上的税收安排。相比mutual fund,它们在投资时可以选择&b&以税前收入投资&/b&(&b&也可以选择是税后收入&/b&,但退休后领取时不交税,称为&b&Roth型&/b&),持有期间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但流动性受限(59岁半),投资金额受限(每年18,000的上限)&br&&br&自然,与mutual fund类似,&b&你可以去按照自己的收益和风险喜好,去选择不同的mutual fund&/b&来作为自己401k的“瓤儿” -- 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自己弄一个投资组合来作为401k的“瓤儿”,尽管个人并不支持任何人去犯这种神经。&b&喜欢高风险高收益的,就偏股票一些;喜欢低风险低收益的,就偏债券一些&/b&,非常简单直接。&br&&br&———————————————————————————————————————————&br&&br&&b&对于一个年收入50k至100k的中产阶级来说,除了养老之外,剩下能做的也就只有各种保险了。&/b&这个其实应该在养老之前说,毕竟各种保险是&b&“兜底”&/b&用的。&br&&br&&b&何谓“兜底”?&/b&如&b&医疗保险&/b&,如果你完全没有,甭管你辛辛苦苦攒了多少钱,生个“小病”,一年攒的钱估计就没了;生个“大病”,八成你家就直接破产了。再比如&b&人寿保险&/b&(此处仅是指term life),你万一意外挂了,你老公/老婆/娃的生活很可能就无法维持了,按揭的房子可能也会被收走,而你国内靠着你在美国收入养老的父母,经济状况估计也够呛了。再比如其他一些小的保险,依然是“理财”不可忽略的“兜底”基础。如&b&Disability&/b&,如果没有,再万一受伤,长期无法工作,对家庭的财务冲击甚至比你挂了还要巨大,因为你还活着,还要吃饭和看病;再比如&b&车险&/b&,如果没有,出了事故,特别是如果责任在你且对方受伤,也得赔破产;再比如&b&房屋保险&/b&,美国几乎都是木头房子,你懂的...&br&&br&&b&好在这部分的操作都很简单直接&/b&:车险是强制的...房屋保险也没几个钱...靠谱的公司都有很好的医保计划(自己负担的金额每月从100刀到大几百刀不等)作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人寿(此处特指term life)和Disability也是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且都很便宜,属于“给丫碎钱”级别的便宜。&br&&br&总之,&b&在美国,各种保险真的不能缺少,否则任何一点儿屁事儿降临在你头上,对你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冲击,都是毁灭性的。&/b&&br&&br&———————————————————————————————————————————&br&&br&&b&以上基本上就是一个税前年收入在50k-100k的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的全部了。&/b&&br&&br&而&b&如果一个在美中国人,个人/家庭年收入达到了100k以上,甚至有往“小富”级别靠拢的迹象&/b&(典型如夫妻双方均为码农、金融、各种硬技术、统计分析、医生、律师等等),各种“兜底”的保险自然不在话下,而类似401k之类的账户八成也放满了,那么接下来,可能的“理财”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br&&br&&b&1,让自己的医保更给力&/b&:如更大的医保范畴、更低/没有自费部分、更高的保额、更广的“高级诊所覆盖”和优先、全方位的&b&牙医、眼科险&/b&,等等。&br&&br&其中,何谓“更给力”?无外乎那几个很容易理解的概念:覆盖面更广;&b&deductable&/b&更低甚至没有;没有&b&co-pay&/b&;&b&co-insurance&/b&比例更低或没有;&b&out-of-pocket limitation&/b&更低;等等。&br&&br&但&b&“更给力”也并不意味着“更好”&/b&,因为这背后永远是一个成本收益的游戏:“更给力”也意味着保费“更贵”。于是,具体选择还是要看个人/家庭的具体需求和身体状况而定。&br&&br&再有就是对基本的几种医保类型有概念上的了解:&br&&br&&b&PPO&/b&:适合全美各处走动的人,或者懒得找个固定的“primary doctor”的人&br&&b&HMO&/b&:凡事都需要先去找你的primary doctor,然后TA搞不定的话,需要refer到别的医生那里&br&&b&EPO&/b&:类似PPO,但范围不是全国,而是当地&br&&br&至于&b&牙医和眼科&/b&,也是&b&取决于具体的喜好&/b&:你若并非典型的美国人,即对牙齿美观/健康并不是很在乎,甚至已经如我国很多中年人一般,牙齿早就没救了,那可能确实也没必要;再比如说,如果你经常回国的话,眼科保险可能也没必要,毕竟&b&潘家园&/b&要比什么Davis Vision之流要给力得多。#论发展中国家“优越性”#&br&&br&&b&2,从美国最靠谱几大人寿保险公司(全美这样的公司不超过5家),搞一两个大额的permanent life insurance&/b&(即国内所谓“储蓄型保险”?)。其与term life的区别是:&br&&br&&b&1) term life&/b&: &b&纯粹的兜底工具&/b&,每月的保金直接对应精算层面上的意外死亡概率,于是在年轻的时候非常便宜(20-30刀/月,对应100万刀的保金),没有“投资”的部分,于是如果意外始终没有发生(希望如此),所有交过的保金,都&b&仅是费用&/b&。仅&b&适用于20-40多岁的“年轻人”&/b&,因为再往后,保费会贵到你无法承担。(这很好理解:一个100岁的老人,如果上100万的寿险,他当年的合理保费是多少?答案是99.9...万)&br&&br&&b&2) permanent life&/b&: 100万刀的保金对应的保费不是20-30刀每月,而大体是400-500刀/月。但这400-500刀之中,也确实仅有20-30刀是纯粹对应精算层面上的意外死亡概率,而剩下的部分,&b&都进入到了该保险公司一个大到大几百亿至几千亿美金的资金池里,进行险资的投资管理&/b&。其逻辑在于,随着你在这个险资池里的份额越来越多,你100万刀的保金,越来越大的部分,是由你自己在险资池里的储蓄和投资收益来自我保证的,从而你支付的纯粹对应精算层面的意外死亡概率的纯费用部分,会越来越低。于是,哪怕你的保单持有到了很大年纪&b&(通常会被持有至自然离世)&/b&,这部分纯费用也依然能维持在很低的层面,且会越来越低,而&b&不会像term life一样,到了40-50岁,就贵到你负担不起&/b&。&br&&br&与此同时,你的份额在险资池中增长的同时,精算师会给你一个称为&b&“现金价值”&/b&的数字。这个数字,你可以大体上认为类似于你401k中的资产:持有期间不用交资本利得税,而59岁半之前不能取出来(但可以以此金额为抵押物去做用途不限的贷款)&br&&br&对应理财/投资的&b&“五个指标”&/b&,其与典型的mutual fund的区别如下:&br&&br&&b&1) permanent life&/b&:险资池大到&b&几千亿刀&/b&,其投资标的遍及你能想到的全球&b&所有投资品&/b&(整个账户都是SEC exempted,爱干啥干啥),甚至是整个公司。最优秀的公司的收益率能到&b&8%&/b&左右,且险资池风险能控制到&b&美国国债的水平&/b&。这8%的收益率只有你死后(意外或老死),由你的家族享受。你自己生前能享受的部分只有精算师给你的4%-5%的“现金价值”部分(这部分的风险,类似于checking account)。持有期间&b&不交资本利得税&/b&,59岁半之前&b&变现受限制&/b&。死后的保金不是遗产的一部分,&b&不交遗产税&/b&。&br&&br&&b&2) mutual fund&/b&:单个fund大点儿的&b&几十亿刀&/b&,其&b&投资标的有明确的限制&/b&(股票/债券,不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最优秀的公司的典型收益率能到&b&6%-7%&/b&,对应&b&风险...不大不小&/b&。几乎可&b&随时变现&/b&,但&b&每年都需要交资本利得税&/b&。死后的账面余额算作遗产的一部分,&b&计算遗产税&/b&。&br&&br&于是,在美国,&b&permanent life insurance主要就是三个功能&/b&:&b&1,如同term life,年轻时hedge意外挂掉的风险;2,利用“现金价值”做临时资金融通和退休金补充,类似一个几乎零风险,但收益被限制在5%的401k;3,遗产规划:免税留给后代/家族一大笔钱。&/b&&br&&br&&b&Permanent life insurance绝对是个好东西,但在美国,依然是个大坑,主要原因是公司和从业人员素质太参差不齐&/b&(貌似情况与国内类似)。在美国,特别是华人圈内,个别公司的&b&安利风格&/b&太过旺盛(在美国长期生活过的人都懂的,具体就不点名了),且提供的产品根本不符合对应个人的需求。这里&b&给出几条非常便捷的判断依据,应该可以规避绝大多数大坑&/b&:&br&&br&1),如果个人收入在5-7万的水平,或家庭收入在10-12万以下(都是约数),有个term life就好了,几乎无需考虑任何任何种类的permanent life insurance。&br&2),这是个保险,而&b&保险不是投资品&/b&,尽管其有很棒的投资部分 -- 小心那些将其包装成完美投资品的人。&br&3),其有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作用,但&b&绝对无法替代类似401k等养老账户&/b& -- 小心那些将其包装成401k更好的替代品的人。&br&4),对于绝大多数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来说,&b&类似“Variable Life”,“UVL”&/b&(Universial Life多少还make sense)&b&,完全不对路子&/b&。同时,很多不靠谱的公司会将其包装成一种叫做&b&“7702”&/b&的东东 -- 世上并没有这种东西,或者说,这仅是一个噱头,因为如“401k”一般,“7702”仅是IRS的一个Revenue Code代号,始终都有。&br&5),&b&靠谱的公司是不会成天搞宣讲会的&/b&,特别是宣讲会里全是中国人的情况。你想象一下“法轮大法好”既视感的那种feel。在美国,&b&“传销/pyramid scheme”&/b&是合法的,但如果碰到这种公司,建议有多远躲多远。&br&6),如果一个公司是A,但它想要卖给你的东西是B公司出的,不如直接找B公司去买,更不如B的东西也谨慎去碰。同时,建议你以后再也甭理A了。&br&7),&b&这事儿理应是一个金融/财务专业出身的人做的极其专业的事情&/b&,且靠谱的公司也仅会雇佣这样的人,并进行长年的成长培训。于是如果你遇到的人是半路出家甚至兼职而已,几乎不用理。&br&8),美国这块市场上,&b&靠谱的公司几乎一只手就数的过来&/b&。&br&&br&针对一些私信,这里&b&对“Variable Life”/“7702”的补充&/b&:perm life和mutual fund是彻底的&b&两种“生物”&/b&,满足的也完全是&b&不同的财务需求&/b&。投资mutual fund是为了在更高风险下追求高收益和高流动性,perm life却是为了在低流动性下保证高收益和几乎无风险。Perm life最大的优势&b&是&/b&能让你的资金进入几千亿的险金池中运作,已达到甚至5以上的sharpe ratio;而&b&不是&/b&如mutual fund一般,让你的资金进入顶多几十亿规模的投资池,来维持最高1.X的sharpe ratio。而所有的variable life,都&b&不是&/b&架构在上千亿的险金池上的,&b&而是&/b&几十亿的mutual fund性质的投资池上的。这种东西只有在比尔克林顿时期的美国(经济股市双疯涨),才多少有一些些短线合理性。而在现在,以及跨度大于一个经济周期的时间内,几乎想不到任何合理之处。而正是&b&这种东西,被一些传销组织们说得天花乱坠,且很有可能是projection前几年看上去很美好...提醒各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理智更理智。&/b&&br&&br&注:此处&b&无意贬损任何人群&/b&。合法合操守且专业地赚钱,是我能想到的世上最高尚的事情之一。&br&&br&&br&&b&3,各种金融市场投资。&/b&这里指的是没有任何税收安排和流动性限制的金融投资,如自己炒股、投资mutual fund,通过money manager开设管理investment account等等。&br&&br&&b&有关自己炒股&/b&,怎么说呢...个人态度始终是&b&不建议几乎100%的中产阶级碰个股&/b&,除非你仅是炒的玩儿而已,或者你自己真的有bulge bracket或美国各大buy-side们的research and trading power。&br&&br&&b&有关炒股,有两套很经典的说法:&/b&&br&&br&1),S&P 500在近20多年里的平均回报是8%多一点点,但波动如过山车一般。而在这漫长的5000个交易日里,去掉其中最好的20个交易日,这个数字就变成4%左右了;再去掉20个,就是2%不到了;再去掉20个,直接变负数。&br&&br&2),我们听到了太多的&b&“一年翻几倍”&/b&的例子,但首先,那些更多的“一年亏到底”的人,是不会四处宣扬的,于是市面上只有“一年翻几番”的传奇故事;其次,机构完全能做到高杠杆下几天就翻N倍,但是没有用。&b&美国最激进的大机构,也无法保证高于10%的风险可控trading回报&/b&。而如果一个人真的能&b&保证&/b&,不用“一年翻几倍”,而仅是&b&“每年增长20%以上”,那么他就是巴菲特&/b&,伯克希尔哈撒韦很快就能是他的了 -- 要知道,巴菲特可不只是玩儿股票债券,人家可是动不动就买下整个一个公司作为子公司来玩儿的。&br&&br&所以,如果你就是特别喜欢炒股,特别自信自己是股神,也是没关系的事儿。我更相信统计事实,也只会基于统计事实去说话。而对于个案的个体能力和喜好,我没有能力了解,也没兴趣了解。对于这样的有自信的朋友,我只会真心祝福他们一路好运。&br&&br&&br&&b&有关mutual fund&/b&,没什么太多可说的,全美靠谱的公司也就那么10来家左右。随便找一家,做个风险测试,把钱放里面就是了。这适合闲散资金量在几万刀至几十万刀级别的投资。通常有front-load fee或back-load fee,视风格而定,有高有低。&br&&br&&b&而具体的fund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b&(于是,私信求别问)。好比说,如果你的资金量就几万刀,喜欢高收益,同时对高风险引起的低流动性(好比,不急着用钱,于是这两年大盘跌得很惨,你也不在乎,因为过几年总能涨回来)表示不以为然的话,那么直接找最大的那三家fund,随便搞个大盘ETF就挺好。而如果你对风险极其敏感,或者,对流动性要求很高,那自然就不能持有重股票的大盘ETF裸奔。总之,&b&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而永远是一个收益、风险、流动性的个人喜好均衡。&/b&&br&&br&但&b&在单一fund级别&/b&,个人确实也如不少朋友一般,&b&更认可Bogle的那套理念&/b&:通过high trading来试图进行fund内部个股/个债(而不是asset classes)的rebalance,哪怕模型正确,friction也会把并不能保证的收益或风险的好处统统淹没。如果想降低一个被动fund的风险,少股多债就是了。&br&&br&&br&&b&如果可投资资产达到了几十万刀,上不封顶&/b&,单一mutual fund对应的风险就无从hedge了,就可以考虑找一个美国大买方或者卖方下的&b&wealth management(或private bank)开设一个discretionary investment account&/b&。设定好你的风险喜好和收益期待,然后就不用管了。在这一层面,money manager(其实是一个超级大团队)会一低频做rebalance,但这种rebalance就已经不是个股/个债层面的事情了,而是在以下的四个层面上:&b&1,行业;2,资产类别;3,基金公司;4,全美最优秀的基金经理。&/b&&br&&br&&b&背后的逻辑,其实异常简单&/b&:一个行业/资产类别/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果超平均表现了几年,就应该“卖掉”它们了,而转配给那些连续低于平均表现好几年的行业/资产类别/优秀的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略微妙,因为一个基金经理如果连续几年表现糟糕,有可能并不是TA的正常波动,而是TA发生了一些人生/心情变故 -- 是的,&b&我们真的会研究这群人的私生活!&/b&)&br&&br&这些investment account的“坏处”在于每年的&b&管理费&/b&,好处在于这些大机构会利用自己的&b&buying power&/b&去给你配置你个人根本拿不到的投资品,如&b&首发的municipal bond,甚至是66刀一股的阿里巴巴&/b&,或者&b&以更低的front load fee去给你组mutual fund的portfolio&/b&。总之,&b&只要资金量足够,你能得到的好处比那点儿管理费多得多&/b&。(好处往往并不是从“更高的收益”一侧反映的,而更多的是从“更低的风险”来体现。)&br&&br&这里,&b&买方和卖方的区别&/b&,如果有的话,可以&b&简单粗暴总结为&/b&,卖方(wall street那帮人)会更激进一些,fee也有可能略高,更适合&b&“近期需要抓高增长然后变现”&/b&的目的。同时,最大的几个卖方的入门门槛可能更高,如一千万美金;买方会相对保守一些,fee也有可能略低,入门门槛也基本是几十万起也OK,更适合&b&“把钱放那儿就懒得管了”&/b&的目的。虽然我对卖方那种bling bling的风格始终并不太以为然(如从新泽西往曼哈顿看,那座金色的大楼始终灯火辉煌 -- 你看到了fame,我看到的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cost -- 这是在烧你的钱~),但依然,不论是哪一方,只要是排的上名号,都非常靠谱,其从业人员也是我认识的最靠谱的一群人。&br&&br&-------------------------------------------------------------&br&总之,&b&但凡涉及“投资”,比“收益”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永远是“风险”&/b&。于是,建议在看收益之前,起码要了解一下其对应的“单位风险收益”。&br&&br&一个&b&典型的例子,即国内这些年风起云涌的所谓“P2P”&/b&。在当下银行利率非市场化的大环境下,银行只给不需要贷款的企业放贷款的大环境下,其存在或许有些许合理性。但是,投资者要非常清楚地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你清楚地知道SP500的长期回报是8%-10%,同时你也能清楚地知道这对应的标准差是“百分之十几”,于是,你可以做出符合你喜好的理性选择 -- 在承担清楚的风险的同时,享受对应的收益;但对于P2P这种东西,你只知道一个对你并不透明的“利益链条”人为给你的收益是好比10%,但&b&你根本无法了解其背后对应的风险是什么级别 -- 没人知道,因为没有数据,更没有统计&/b&。于是,不管你的决策是如何的,投资结果是如何的,其性质都是“感性”的,即,这是在赌博而已。&br&&br&&br&&b&4,&/b&这个话题其实在上一个部分,即50k-100k收入范围,就应该提及:&b&子女教育&/b&。这部分很简单:如果你想让你的子女在本科前上私立,想让你的子女上最好的本科,那么&b&教育支出会非常贵&/b&,贵到吐血。随便比较一下中美两国就知道了:在中国,最优秀的几所大学的非特殊院系,每年的学费不到1000美金,四年下来只有3000多美金。同样级别的大学,在美国对应的数字是四年20-30万美金。且,正常美国人,起码会生2-3个孩子...我之前跟老美说,当年我妈两个月的正常薪水,就足够让我在中国最好的高校读四年书了,结果老美们都以为我妈是大贪官,你感受一下...&br&&br&&b&解决方法&/b&也没啥,思路&b&类似于401k&/b&:给你税收优惠,但只能用于教育,否则要罚款云云。各州政府都有类似的计划,由各个私营公司运营。关键词:&b&529 plan;Coverdell,等等&/b&,自行google就好。&br&&br&&b&5,如果已经是“小富”了&/b&,或预计会留下很大一笔征税遗产(好比有&b&大概上千万刀以上的资产&/b&),可以尽早设立不可撤销信托&b&(trust)&/b&来规避遗产税。&br&&br&&b&6,个人觉得,&/b&如果人在美国,然后&b&个人/家庭收入已经在100k-200k甚至更高的级别了&/b&,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必要的内容(各项保险,养老,子女教育)之外,相比于成天琢磨着怎么省下更多钱来做投资,&b&更好的理财方式其实是“享受生活”&/b&。喜欢大房子,那就买个大房子;喜欢好车,&b&10万美金就能全款买一辆BMW M6或Nissan GTR R36&/b&;喜欢出海钓鱼晒太阳,10万刀也能弄个还不错的小游艇;喜欢高尔夫,全国打到吐血;再有就是全球各处旅游种种。&br&&br&毕竟两国发展阶段不一样,而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维持生计”层面,而是在于“小富”之后的生活质量:国内诸多概念上“巨富”才能进行的奢侈娱乐活动,在美国,“上层中产阶级”和“小富”们就可以以白菜价来更高质量地体会了,何乐而不为?&br&&br&很多时候真的需要去静下来想一想:&b&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b&&br&&br&———————————————————————————————————————————&br&&br&说到这儿,可能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b&房产投资你打算什么时候说啊?!&/b&&br&&br&OK,这就说。&br&&br&我并&b&不明白为何我国同胞是如此热爱房产。&/b&是因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感?还是因为小农意识的传承?还是仅是把我国前十多年的一线城市房地产经验不加甄别地就复制到了美国?&br&&br&简单说吧:&b&在美国,民用房地产(而不是商业地产)的综合价值增长率,几乎跟平均通货膨胀差不多,即2.5%-3%。而对应S&P500,这个数字是8%。且,民用房地产的波动,一点儿也不比股市大盘小;且,波动周期可能要长得多,即你若处于谷底,可能很多年都无法涨回来;且,持有成本很高 -- 房产税;且,你作为个人,并无法投资美国房地产“大盘”,而仅能够购买一至几处房产,其个体对应的风险比大盘更大。&br&&/b&&br&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把大量的资金(几十万至上百万),冻结在了一个“个股”上(单一房产,流动性很差),仅享受了通货膨胀率一般的收益,还要承担一点儿也不低的风险,以及永远跑不了的摩擦(房产税)。这是图什么?&br&&br&有些人说了,加州&b&某些地方的房子在疯涨&/b&。嗯,是,疯涨,但这就跟你买了一块玉一样:市场在疯涨,是因为有人追捧;但只有你卖出去,收益才能实现。但你若觉得还有疯涨空间,怎么可能舍得卖?于是你动了卖的心思,自然就是觉得疯涨得过头了。而如果你这么觉得,很可能大家早就这么觉得了,于是大家都想卖。大家都想卖,谁又来买呢?没人买,都想卖,结果可想而知。&br&&br&更“可笑”的是,&b&房地产对应的所谓“疯涨”,才是个什么级别?&/b&一年翻一倍,人们就激动得不得了了。可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找一个几天翻一倍的个股,分分钟的事儿。你&b&既然如此喜欢“疯涨”的感觉,为何不玩儿得彻底点儿,直接去炒个股呢?个股流动性还高呢。&/b&&br&&br&还有些人说,&b&投资房产是为了出租&/b&,算上租金,收益还是不错的。首先,你要能租出去;其次,你要不怕那个麻烦,除非你花10%-15%的代价去雇物业替你管理;最后,美国常年租售比平均在20倍至50倍左右,对应的无摩擦回报也就2%-5%,算上value上涨,综合也就5%-8%。然后扣了房产税,扣了修修补补或物业管理费,扣了空租,就算不考虑你房产value本身的巨大不确定性,还剩下多少了?&br&&br&&b&结论:&/b&&br&&br&在美国,&b&房产投资仅对两类人有意义&/b&:1,真正搞商业房地产投资开发和运营的投资方;2,巨富。除此之外,对于中产阶级,房产就是妥妥的消费品。即,你想要提升生活质量,才应该考虑去买一个更好的房子,或买几处房子。而如果仅是想要投资,请牢记:&br&&br&&br&&b&美国是一个建立在金融市场上的国家。&/b&&br&&b&Ctrl C + Ctrl V&/b&&br&&b&Ctrl V&/b&&br&&br&于是,哪怕你就是对投资房地产感兴趣,也应该去选择放一部分资金在REIT里(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而不是自己赌着身家去趟浑水。&br&&br&事实上,&b&美国政府始终都在用你能想到的各种工具,限制人们把大量资产冻结在房地产这个蓄水池里。&/b&而作为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更是在全力避免大批民众可以通过收租金来过上理想的生活。(美国政府的画外音:别赖在家里,都给老子&b&工作去!创新去!实现美国梦去!&/b&)。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特别是美国这个可以全球印钱的经济体,最担心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金运转不良,民众统统躺在old money上过没有追求的日子,以及结构性丧失social mobility。&br&&br&———————————————————————————————————————————&br&&br&&b&最后,说一点儿有关以上提到的全部“产品”的购买“渠道”问题。&/b&&br&&br&&br&每一个有兴趣进行投资理财的人,都应该&b&起码搞清楚以下的几个概念:卖方;买方;商业银行;第三方中介/平台&/b&。&br&&br&卖方:把企业的股权/债权打包成证券,卖出去(主要为投资银行,(代)卖的是“证券”)&br&买方:把最终投资者的资金组成资金池,购买一级或二级市场上的证券进行投资管理(主要是基金保险,买的是“证券/资产权证”,卖的是“投资产品”)&br&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发放贷款,赚利差&br&第三方中介/平台:打包销售/零售别的公司的产品&br&&br&而&b&因为近十几年的deregulation成风,一家金融机构,有可能同时扮演多个角色&/b&。如,商业银行卖基金卖保险,就扮演了第三方角色;商业银行和卖方合并,就既是商行,又是投行;卖方很多时候自己也有下属的基金,于是也扮演了买方的角色;买方也有可能扮演第三方,去销售别家的东西。&br&&br&(个人的预测是,未来十年,虽然程度上不会太彻底,但方向上,美国很有可能会退回到1933模式。看好Elizabeth Warren,我个人也&b&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混业经营和所谓Too Big to Fail&/b&。)&br&&br&总结:&b&对于个人投资者,可能接触到的人有,纯买方、扮演买方角色的卖方、扮演第三方角色的卖方、作为第三方的商行、啥都不是的第三方中介/平台&/b&。&br&&br&&b&国内的大体情况是&/b&,&b&过去&/b&,券商老老实实当券商,买方也在老老实实当买方,同时&b&商业银行垄断一切买方产品发行渠道&/b&。而&b&这些年&/b&的情况是,券商依然在老老实实当券商,而一些&b&买方居然开始搞商行&/b&(如某个开银行的保险公司),同时&b&兴起的第三方&/b&,抢占了商行作为第三方的不少生意。(在国内的环境中,&b&个人双手双脚支持有实力的第三方来搅局,打破商业银行的渠道垄断&/b&)&br&&br&&b&而个人有关产品购买渠道的意见是(中国版)&/b&:如果可能,直接从买方处买(如基金自营);从银行买,自然也靠谱;从真正有资本实力的第三方处买(&b&如某电商起家的商业巨鳄&/b&),也还算靠谱。&b&但是&/b&,那些多入牛毛的、自己完全没有资产、不做产品的皮包第三方平台...其中必然有靠谱的,但关键是,你&b&根本不需要花那些精力去甄选这多如牛毛中,哪一根是好,哪一根是坏&/b&,因为买方、银行、真正有资本实力的第三方的渠道已经足够你用了。(这里&b&唯一的例外&/b&,可能就是“产品”在香港的情况。这时候,&b&第三方平台或许有存在的价值&/b&。)&br&&br&&b&而美国的情况是,买方和卖方的自营能力都非常强&/b&,于是连商行都要靠边站(产品本就跟商行没半点儿关系),就更不用说同样多如牛毛的第三方了。&br&&br&&b&而个人有关产品购买渠道的意见是(美国版)&/b&:如果你要A家的基金,直接跟A买;如果你要B家的保险,直接跟B买;如果你账户开在了某华尔街大鳄旗下,甚至其自身就有基金C,直接跟这些卖方买也很靠谱。于是,纯粹的商行代理什么的,都没有打交道的必要,除非真的是图方便(以上提到的所有交易方,资产都是少则千亿美金起的)。而纯粹的那种皮包平台第三方,如之前所说,根本不用花精力去甄别孰好孰坏,直接统统忽略就是了。&br&&br&于是,&b&此话题的最终结论就是:产品是谁家出的,就找谁去买。而&/b&&b&不论中美,都没必要非去费心分辨各种平台公司提供的多如牛毛的“产品”到底是如何的,因为他们并不做产品。&/b&(如其中最好的典型,betterment,在我看来,很靠谱,但没什么额外的用处,且公司并没有大规模资产去应急,仅是个平台而已)&br&&br&&br&(我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一个公司/平台,其并非资产级别上的全球500强之一,而是名不见经传,甚至都无从了解资产规模的话,不管其出了什么样的所谓“产品”,吹得如何天花乱坠,求不要再在私信中询问靠谱与否。因为我的意见很统一:其中有一些或许是靠谱的,但我并没有兴趣去探究,而你也没有必要去探究。)&br&&br&———————————————————————————————————————————&br&&br&&b&总结:&br&&br&1,下层中产阶级:用各种保险来“兜底”/ 401k-403b-IRA/ 员工股票-期权购买/ 开始为子女教育存钱/ 买个不错的房子。&/b&&br&&b&&br&2,上层中产阶级/小富:用各种保险来“兜底”/ 升级医保/ 401k-403b-IRA放满/&/b&&b& 员工股票-期权购买/&/b&&b& 子女教育基金/ 买个很棒的房子/ mutual fund/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wealth management - investment account/ 多花钱来享受生活/ 投资个业余的小生意。&/b&&br&&br&&b&3,“富豪”:各种全方位的全面保险/ &/b&&b&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wealth management - investment account/ 不可撤销信托/ taxation planning/ 实业和商业地产投资/ 子女教育投资/ &/b&&b&各种花钱来享受生活/ 政治献金/ 慈善。&/b&&br&&br&&br&&br&&br&&br&&br&&br&&br&———————————————————————————————————————————&br&&br&&b&著明出处和作者,且非商业推广用途,可随意转载,也可以进行不改变文义的编辑后转载,无需特意告知。&/b&&br&&br&&br&&b&若是商业推广用途,一字一软妹币,起,且/或需告知并获得授权。&/b&
写在最前面:截至日,本文未授权任何一家有明显盈利性质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转载。 目前发现有个别违规转载现象,但本人并不打算积极处理。仅是提醒看客,这些公众号对以下原文,有明显的故意删减现象,特别是有关人寿保险内容的“给出几条非常便捷…
是这样,但是,不能这么说。&br&因为,中产阶级就是用来干这个的。&br&你以为中产阶级的作用是什么。&br&&br&在职场上作出高质量的奉献,然后赚取较好的报酬,然后在这个报酬基础上借债20倍,进行透支高额消费。好好干活,好好赚钱,好好欠债,忙忙碌碌一辈子。&br&这就是中产阶级的定位和作用。&br&&br&要是房价给你500元一平,那些年薪几十万的中产一年就把房买了,剩下的钱用来干什么。&br&钱不流动,就没有价值。提前透支消费,然后用一辈子去还,这是目前中产阶级最好的生活方式,对经济也是最有好处的。要是你每年 赚几十万放在那里躺着不用,不拉动消费,不支撑 GDP,你这个中产对社会就没有贡献。要是人人如此,社会是发展不起来的。房价自从启动以后,你看对全国的经济产生了多大的拉动。这种拉动是杠杆性的,是许多产业链的拉动。这种拉动是买房的人用一生辛勤去支付,但是全国受益的。&br&&br&要是每个中产都没花钱的地方,房子几万块就买了,车子几万也买了,很多人可能四十岁不到就退休了。因为你赚个几年,存两百万,够花个几十年了。于是,社会的高质量劳动就流失很厉害。大家都年纪轻轻去退休,高水准的经理哪里来,高价值的员工没有,公司的水准也不行。经济竞争力就丧失。你要把美国四十以上职场精英全部安排 退休 ,你看看,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快就会下降。&br&&br&所以,房价没有消灭你们。&br&中产负债,是你的命运。是你的功能。&br&如果你是中产,记住现代经济就是这么安排你的:欠债,还钱,还清了存钱退休。&br&&br&-------------------------------------------------------------&br&对于反对这个问题的人我想专门提醒你们一句话:不要瞎JB跟美国乱比较。没有意义。&br&不要觉得美国中产活的挺滋润,咱中国也应该很滋润啊。&br&&br&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br&连古巴和希腊都是发达国家!&br&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br&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发达国家!&br&跟美国比!什!么!比!&br&-------------------------------------------------------------&br&&br&&p&这个答案下面有很多反对意见。最近主要的反对意见有两个:&/p&&p&1,你还真当我不会消费了?我玩楼凤买 iphone,出国游,哪个不拉动消费?&/p&&p&2,高房价压抑了很多其它的消费,本来每月花6千吃各种饭店,买了房现在每月只能吃沙县小吃了。&/p&&br&&p&简单回复一下。有人说,花钱不用教的。是不用教的。但中国人储蓄率全球第一,在房价起来前,就是事实,这种生活方式改不了。“经济三架马车”,消费就是起不来,工资存一大半,就是不肯花钱。(直到现在你们买过多少钱正版软件,自己数数,用电脑十几年了)&/p&&br&&p&要拉动消费,国家只好顺着老百姓的思路走,引导消费。&/p&&p&然后房价一涨,你们口袋里存了20年的积蓄全部掏出来了,还要借债去买。效果就这样,港港 的。&/p&&p&年轻人消费观比较前卫,确实比较敢花。跟上一辈人不一样了。但是房子还是最重要的一大块。你玩楼凤,玩个200万的给我看看?出国游,你游过20万一趟的吗?买 iphone,你得买400个才抵一套房的钱,一年换一个,换到什么时候?等到你孙子 iphone 400s 的时候?有什么东西能一次消费掉你20年的钱?只有房子。&/p&&p&不要光看房价本身,卖一套房,万科赚钱了,物业赚钱了,卖钢材卖水泥卖玻璃都赚钱了。你们装修过没有。装修工人赚钱了,卖家具的赚钱了,身边买不到的东西上淘宝,马云也赚钱了,你要买在郊区,还得掏包再来辆车,通用和一汽大众也赚钱了。一套房,里面是无数受益者。&/p&&p&这种天然的属性导致了搞经济,搞房子是最好的。你有本事你想个别的出来。(不要想破脑子了,你真能搞定这个,至少也在大学当个经济学教授了)&/p&&br&&p&对别的消费是不是起到了压制作用?当然是。本来一个月玩三次楼凤,现在两个月才玩得起一次。或者房贷压力太大,只能在家下片子了。&/p&&p&但是你看看身边,iphone 6照样烂大街。香港买包包的人一堆一堆的(出事前)。新马泰什么的游一下,整个海滩都在讲中文。压抑别的消费了吗?并没有,压抑的是你们“把大部分收入都拿去还贷”的人,而已。银行一般认为房贷不能超过总收入的30%,你们自己要把百分之六十,甚至七十的收入都拿去还房贷,当然过的苦。&/p&
是这样,但是,不能这么说。 因为,中产阶级就是用来干这个的。 你以为中产阶级的作用是什么。 在职场上作出高质量的奉献,然后赚取较好的报酬,然后在这个报酬基础上借债20倍,进行透支高额消费。好好干活,好好赚钱,好好欠债,忙忙碌碌一辈子。 这就是中…
&img src=&/9aeeecb8e175c003ca6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aeeecb8e175c003ca6b_r.jpg&&2000年这个千禧年意义非同一般,一个叫做“千年虫”的“电脑病毒”神乎其神,很多报纸争相登载。在中国北方某资源城市工作的公务员老张,看着杂志,就觉得这个事情很神奇。一些概念又不是很懂,视窗操作系统,个人电脑,互联网。距离老张显得过于遥远。他只知道一个叫做比尔盖茨的小伙子在一个叫做哈佛的大学里挫学了,居然成为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家电脑公司微软,隔壁老王的儿子大学读了个什么计算机专业,天天打游戏,吵吵着自己要开个公司叫微硬。(其实那个千年虫只是计算机的一个小bug,可能连当时的报社记者都不懂)&p&&img src=&/54b613e52b1ef16a83cdaabb24ab346a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54b613e52b1ef16a83cdaabb24ab346a_r.jpg&&公务员,在一座现在人眼里的二线小城里生活,这大概就是当年他可能拥有的对电脑的一切认知。刚刚成家,自己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没有风吹雨淋,住在单位集资盖起的楼房的二室一厅里,看着电视里面的联欢晚会,迎接着千禧年。如果按照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序列即家庭收入排序在全部家庭10%-40%范围来看,老张一家是2000年时代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一份体面工作,自己的楼房,通过电视享受着丰富的娱乐节目。这对于2015年的90后来说,会很难理解。可这就是最真实的情况。2000年,中国的人均实际GDP大概只有1千美金,同年美国的GDP是3.5万美金;35倍的差距。难怪当时中国北京、上海派出去美国留学的大学教授看到美国人人都有一台车,在宽敞的公路上肆意奔跑,进入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型商场会有一种羡慕感。&b&二线城市的公务员老张,也绝不会想到,在5、6年后他可能开上第一辆车,家里的孩子也在玩电脑游戏,中国举办了一次奥运会,刻苦学习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居然也能申请到美国常春藤康奈尔大学的硕士生,想当年,这个是他一直仰慕的胡适先生的母校。而现在,他正准备启程去美国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b&&/p&&p&&img src=&/88a24c147faae4c6bf63c3_b.pn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88a24c147faae4c6bf63c3_r.png&&2000年到现在,短短16年。如果以国家经济总量的维度看这个世界,最大的变化就发生在中国,从2000年占世界经济比例3.74%到2015年占世界的15%。&/p&&p&&img src=&/9aeeecb8e175c003ca6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aeeecb8e175c003ca6b_r.jpg&&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中产?你问我,我无法定义。甚至是统计局,各方调研机构给出的定义都难能引起信服。事实上国际上不同国家定义的中产,彼此间也有极大的生活质量差异。而现在的国人往往向往着的中产生活是美国式的中产。而美国以其独特的历史,先进的制度,杰出的科学家而创造出控制世界的美元,发达的工业,持续创新的高科技使得其中产所具有的生活对于很多国家的中产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如此多人口的国家,GDP中只有30%的第一、二产业创造出的物质,居然可以满足如此奢侈的中产生活方式。世界,独此一国。&/p&&p&&img src=&/1717cdb814c_b.pn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1717cdb814c_r.png&&中国仅以短短15年的发展时间,中产们居然可以有胆量来和美国的中产来比较幸福生活。&b&是中国发展的太快给了中国的中产们太多的自信了吧。&/b&他们以为自己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有着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更为先进的制度体系,他们就能战胜一切,打破客观规律,持续高速增长。暂且不论这些基于美好愿望的所谓增长要素,保持高速持续增长的想法本身就是充满欺骗性的。&/p&&p&2015年末,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世界的第73位。数一数人口超过5千万的国家,排在中国前面的也只剩下了美、英、德、法、日、意、韩,俄罗斯因为卢布大幅度贬值,实际上已经被中国超过。而那些小国,他们只要在几个领域上专精,比如机械,药品,甚至旅游,都可以保障国家人家GDP处于较高水平。&/p&&p&&img src=&/1abfd9e602b7763ccdc7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abfd9e602b7763ccdc7c_r.png&&&img src=&/c9df69d8a27b60a8aab3c_b.pn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c9df69d8a27b60a8aab3c_r.png&&&img src=&/e6ed696d32d6bdb_b.pn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e6ed696d32d6bdb_r.png&&同治十一年(1873年),洋务重臣李鸿章在奏折中写道&b&“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来描述西方国家的崛起给他带来的震撼。&/b&百年即是轮回,今天说这句话的,可能就是美国、欧洲的总统、总理们了。一个二线三线小城的公务员,15年从科长到局长,实现了个人职业的升迁,而这十五年,中国在整个世界做出了甚至对于我们个体都难以想象的大事:&/p&&p&&b&在哈萨克斯坦修的该国第一条长距离隧道&/b&&/p&&p&&img src=&/245fa7d3eeaa_b.pn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245fa7d3eeaa_r.png&&&b&中国在印尼修的大桥&/b&&/p&&p&&b&&img src=&/3c1caadb8e4e_b.png&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3c1caadb8e4e_r.png&&中国在白俄罗斯投资的工业园区&/b&&/p&&p&&b&&img src=&/bdd48b1a87137f02dacb45c594ed01fc_b.pn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bdd48b1a87137f02dacb45c594ed01fc_r.png&&中国在埃及合作的开发区&/b&&/p&&p&&b&&img src=&/d077dbbfae7d_b.pn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d077dbbfae7d_r.png&&中国在印尼建设的高速铁路&/b&&/p&&p&&img src=&/219daadad11fb9_b.pn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219daadad11fb9_r.png&&写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看出,这15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想象。&b&可是世界也就那么大,中国不但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到更有利润的投资项目,在国内,也进入了瓶颈期。&/b&整个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加在一起也就是8亿人,中国只一国就有14亿人。而中国前面的大型工业国家无不是在各自领域有极深的造诣,几代人的积累,优越的制度。从不及格到70容易,从70到80难,现在可能已经是要从80到90分的难度了。&/p&&p&&img src=&/fda394d57a103fbe8b7341_b.pn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投资赚钱技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