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涵的难点在哪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5个角度解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味着什么
来源: 南方网作者:
今年3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今年3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凡事总有相对,“众创”对不同领域的人和事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本网编辑就从政府、学校、企业、个人和学者五个角度分别作一解读,以呈现一个更完整、立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加深各位读者的理解。
政府——“众创”带来的是一次转型大考
  6月16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称得上是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论述政府与“众创”关系的文件。《意见》指出,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通俗解读就是政府应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都得抓紧时间做起来了。简政放权,核心在转变政府职能,把“恶婆婆”形象改为“小媳妇”,把一味管变为放管结合,做好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
  今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赴华南师范大学调研并参加有关活动,与青年朋友共度五四青年节。胡春华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落实好鼓励青年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努力为广大青年发奋学习、建功立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高校——“众创”凸显需解的一道考题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近750万人,高校毕业生迎来最难“毕业季”。不仅如此,据预测2015年归国留学人员总数将有近40万,海归就业也成了“问题”。如此众多的毕业生来“找工作”,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又不成其为难题——何不如三五好友一起创业?
  而据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65%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但最终创业成功率仅3%,远低于美国大学生20%的创业成功率。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困扰创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创业经验(67.7%高铁)、资金匮乏(48.5%)、个人能力不足(46.4%)、缺乏有效创业指导(37.7%)等。同时,69%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服务表示一般或不满意,31%的大学生认为比较或非常满意。
  进入社会之后,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进入社会之前,学校是否给足了相关养分?不久前,一篇名为《一个你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硅谷》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谈及硅谷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时,文章认为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斯坦福大学依然是处于各种行动的中心位置······大家看看由斯坦福所润育出来的硅谷企业,肯定会令你咂舌不已:思科、谷歌、惠普、雅虎······以致很多批评者抱怨说斯坦福大学变得过于关注大学生创业”。
企业——“众创”是腾飞的一次绝好良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爆炸式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走向“冷静”,许多不经扛的企业因此倒下了,新常态更看重质量、效率的内涵,同时也让一些基因良好的企业站住、甚至飞了起来——这里面的秘诀便是“创新驱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说:“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宏观经济需要创新驱动,作为个体的企业更是如此。试看当下风头正盛的BAT,哪个不是站在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上?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年轻人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创业,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坚持下来。任何创业创新都要经历挫折磨练,在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才让创业者有力量咬牙挺过来,“百度创业之初就放弃电商领域,专注于搜索引擎,到如今终于做大做强。年轻人不要怕冒险,可以做一些别人不太敢想、不太敢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创新都是年轻时做出来的。”
个人——“众创”是事业的一个完美风口
  前些年,以新东方企业史为蓝本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火遍大江南北,“创业”,无论放到何时都会是热气腾腾。更何况,与新东方三人组不同,现在的创业者面临的是一个互联网影响愈加深入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普遍共识,互联网思维、O2O则将以往许多创业者面临的墙壁一举拆掉。
  1月27日上午,受李克强总理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四学生王锐旭前去参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他同座的,还有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著名演员陈道明、体坛明星姚明等多位成功人士。
  王瑞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创客”,这位90后CEO的创业项目已经估值上亿。谈及成功秘诀,他认为是自己的创业方向结合了大学生这个群体最实际的需求:“找兼职”。他和他的团队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呈献给用户绿色安全、便捷全面兼职信息的“兼职猫”APP。
  “我的近期目标是半年到一年内,团队扩张到200人左右;远大目标是打造一个百年企业……我们现在处于风口浪尖上,务实才是发展的根本。”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旭瑞表示。
学者——并不希望大学生人人都去创业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不少学者保持了一贯的冷静。比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就并不希望学校人人去创业,希望更多同学还是打基础、读书。
  韩启德是在中国科协年会时在广州一所大学发表此类看法的。当时有同学问及创业相关问题时,他明确地说:“学术界有很多人提出大学期间怎么创业,我很坚决地回答他们,这不是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排除有少数天才,但我并不希望学校人人去创业,希望更多同学还是打基础、读书。我相信这是正道,不要让一些表面现象来诱惑我们,来打乱大学的生活。”
  的确,韩主席的担忧不无道理,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有些人往往不清楚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有人天生是陈寅恪第二的料,却扎身商海,这源于对“众创”认识不够清晰,也成为学界的一个小悲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们想要创业之前,最好先冷静一番!
  毫无疑问,“大众万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家家新公司的成立,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放眼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各界的共识,从初出茅庐的90后“小鲜肉”,到摸爬滚打多年的“大佬”,“你我都是经济增长新引擎”;从国务院大力出台各项举措,到地方各级政府认真搭台唱戏,全国上下气氛热烈。可以说,“众创”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都恰逢其时——起风了,你准备好没。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 李美仪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当前位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层次难题亟待突破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来沪调研侧记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态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近一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各地推进情况如何?各种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有哪些旧难点需要突破?又面临什么样的新问题?国务院将相关评估任务交给了中国科协。
  8月12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亲自带队,赴上海调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落实情况。在考察了位于张江的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之后,尚勇在科学会堂举行的调研会上听取了上海市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多家科技企业负责人的汇报。
  直面企业呼声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在调研会上,面对已经在中小板上市的游族网络公司董事长林奇,尚勇直截了当地抛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在创业过程中,你认为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作为一名已经有10年创业经历的资深创业者,林奇从2005年开始了在上海的创业历程,其间经历了四五个行业,创办过六七家企业,对于科技创业有着深切的感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人才。”
  林奇解释说,作为互联网公司,战略方向可以由创业者把握,但战术执行需要大量人才支撑。而如今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很难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尤其是在放眼国际时更显得能力不足。
  尚勇追问说:“你有没有想过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呢?”林奇表示,目前企业正在尝试与上海交大合作办一个学院,每年招收约100名研究生,由于还没有毕业,暂时看不到效果。
  “有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个众创空间,搭建一个平台让合作者创业?”尚勇接着提问。“我们公司已经投资了60多家企业,其中有10多家是公司内部员工出来创业的。我们对于众创空间是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林奇回答说。
  尚勇与林奇之间直率的对话,被其他科技企业负责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大家纷纷提出了在创业中遇到的难题。筹道股权CEO管晓红指出:“新产业需要新的模式,新模式需要新的办法。作为互联网股权众筹这一新产业的企业,需要与传统金融业不同的监管和引导模式。”易销科技公司董事长薛俊认为,创业是资本的接力赛,很多创新企业倒在了A轮早期投资与B轮中期投资之间,这是创业投融资中的“断点”,需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起点创业营总经理陈蕙则表示,技术上创新的公司和产品在进入市场时,亟须打破政策与采购壁垒的门槛,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以放为主”
  尽管对难题直言不讳,但科技企业负责人对上海乃至国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的努力交口称赞。大家表示,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个时代命题汇集在一起时,上海正迎来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
  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表示,上海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旋律,已经出台了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政策,其中包含一些众创空间内容。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人才政策,引起很大反响。随后,还将推出推动“众创空间”的指导意见以及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上海相关部门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将坚持“以放为主”的基调,尊重市场规律,发挥社会功能,积极发展与众创空间相应的协会联盟,让行业进行自律。政府则在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购买创业者所需共性服务、开放已有科技资源、鼓励高水平创业服务溢出、促进天使投资等方面下功夫。
  此外,来自市政协、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委、市工商局、张江高新区以及杨浦区的领导,分别就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创业扶持举措、大学生创业、创业载体建设以及区域创新创业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尚勇表示,将把调研内容整理成报告,把来自上海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真实声音带给国务院,从而进一步突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层次难题。
【来源】上海科技报当前位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技术创新工作,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我们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核心位置,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优化创新环境,更加注重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科技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一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研发机构9个,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0家。二是科技人才结构更趋合理。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人员4.96万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600多人,其中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70多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达992人。科技人员组成结构趋于合理,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8.3%,中级职称人员占44.2%,初级职称人员占47.5%。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全市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由2010年的20%提高到2014年的37%。
  二、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的支撑作用。人才是创新驱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关键。为此,我们坚持&高级人才靠引进,中级人才靠培养,初级人才靠培训&的人才开发之路,初步建立了一支科技与企业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紧扣产业发展,在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以实施&312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为抓手,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化工循环产业、新能源产业&三大重点产业&,着力构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技术合作、高薪聘请、短期租赁等柔性引才方式,聘请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顾问,鼓励他们参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咨询等工作。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开发模式,积极引进带着项目、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项目与人才的有机对接。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抓好金川公司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建设。支持企业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催生一批万隆实业公司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
  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在优化人才特区建设环境上下功夫。围绕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财税金融扶持等9个配套办法,从安家补助、岗位津贴、住房保障等13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待遇。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市政府给予每个团队50&200万元的资金资助,经评审认定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一次性资助20&50万元的安家补助,并给予每月元的岗位津贴。急需紧缺人才可享受免租住房,并配备家俱等基本生活设施。对急需紧缺人才在金昌购买住房,实行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发放5&10万元的购房补贴。同时,强化&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才服务&的理念,使各类人才享受优惠待遇和个性化便利服务,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
  (二)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重点扶持体制创新、机制灵活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强化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产学研洽谈会、产学研对接会、技术供需交流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提供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企业诊断、经营发展路线、技术发展路线等全方位、专业化、高水平的&一站式&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产学研各方创新合作,采取共同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载体,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了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建材科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总院、四川大学、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大等70余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等方面实施了80余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开发项目,推动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精神,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近年来,我们鼓励支持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请设立科技型企业,对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允许将知识产权等无形科技成果按不高于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允许和鼓励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不高于60%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二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快科研机构合并重组,优化整合化工循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资源,支持科研机构挂靠企业集团。不断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在申报项目中优先申报项目。近三年来,工信委争取上级技术创新扶持资金 1560万元, 我市万隆实业公司被国家列入30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得到扶持。2014年全市共(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金川公司31项重点科研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镍电解活性硫化镍除铜研究&等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充填新材料的研发&等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实践,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级计划,争取国拨资金4000万元。完成15项国行标、17项企标的修制定。全市工业企业申报专利420件,工业企业授权专利343件。
  一是结合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充分发挥已有研发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和壮大我市重点产业,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金川集团公司已与兰州大学联合创建了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二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在新能源、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循环、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双自&创新型企业。制定出台了《金昌市创新型企业培育管理办法》、《金昌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促进社会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转移,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市级各类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30-50万元。
  三是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担保公司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使之快速做大做强。项目进行10%的配套,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研发费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协助银行系统做好科技项目的考察论证工作,促进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和涉外资金,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市企业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担负知识和技术传播任务的中介机构门类不全,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不高。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在全市科技人员中,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科技力量67.8%集中在金川公司等省属企业分布不够均衡,且年龄老化。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以新材料为主的接续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孵化器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途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努力加快形成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一流,&人才&&技术&&环境&三位一体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在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金昌特色的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
  (二)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上来。
  (三)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围绕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特区&建设,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着力聚集一批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造就一批解决重大企业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队伍,培养一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人才队伍。采取合作研究、专项技术开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博士后流动站、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对引进的人才提供较完善的实验条件和研发启动资金,安排住房,提高生活待遇等,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拓宽科技融资渠道。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经费在&十二五&期间达到GDP的2.5%,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科技投入。建立多层次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高新技术保险业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外汇管理制度,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加快成果转化等税收优惠政策。
  (五)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完善科技开放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科技人才、两种知识资源、两种技术市场,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和科技机构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紧密关系,鼓励并支持国内外企业和科技机构参与我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公开招标和竞争,创新科技项目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扩大多种形式的地区性与国际性合作和交流,引进管理、技术与智力。大力推进高新产业技术发展,加快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鼓励并支持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参与全球竞争。
  五、几点建议
  (一)完善科技创新经费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稳定增长机制,逐年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建议省上制定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是建议省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和扶持不同类型的中试基地和专业性孵化器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二是建议省上制定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政策,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方面:一是建议省上成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协调小组,在关系全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和共性技术、核心技术方面,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实现相关技术的集成和产业化。二是建议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运用能力。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发明项目的开发。三是建议省上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