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屡指标创新高股价却没有,后市你怎么看

节后股市投资攻略(附股) _ 东方财富网()
节后股市投资攻略(附股)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中秋节休市五日后,周一沪深两市又将战火重燃。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A股能否打破盘局,股民又可布局哪些投资机会?
  ===本文导读===  【历史回顾】  【后市分析】  【机构观点】  【战机把握】  【新股申购】&    而通过对比A股近十年来长假期间的涨跌统计可以发现,长假前期调整概率偏大,而长假后首日表现将预示着整个10月份的趋势。近10年的国庆前一周上证指数涨跌的概率各半,其中5次上涨、5次下跌,其中2001年的跌幅最大,达到2.33%,而2008年则成为涨幅最大的一年,达到10.54%。  &受长假因素及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影响,市场震荡调整在所难免,而且过去十年经验也显示市场在9月下旬调整概率最大。&东海证券研究所策略小组的研究指出,考虑到银行等低估值权重板块的支撑,指数下行空间有限,箱型格局仍有望延续。  根据东海证券的统计,过去十年期间,9月下旬市场总体呈现出震荡调整走势,其中6次下跌,4次上涨,而且这4年上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少数交易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而大多数交易日市场波动却较大,震荡调整特征明显。  机构投资者的连续减仓,无疑是市场调整的主要因素。据渤海证券的仓位监测数据显示,31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上周大幅减仓5.88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周减仓。其中,资产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均出现减仓,且幅度多在4个百分点左右。凸显出市场的忧虑情绪。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上周农行破发意味着大盘的短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做多氛围较难聚拢。而且,市场对进一步调控政策一直都有新的预期,比如说关于松动趋势或将改变,这些信息均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盘的短线做多激情。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于,尽管节前一周的市场表现未能形成一致性,但节后首日上证综指的表现与国庆后首周、首月的表现相关度很高,A股10月份的表现基本延续了节后首日涨跌的趋势。而按照安排,节后首个交易日为10月8日,随后再度休市两个交易日。  由于市场进入长假休市,外围股市走势以及长假期间政策动向将成为左右A股节后走势的重要因素,华融证券指出,经过连续四个交易日的回调,市场对短期利空因素已有部分消化。从技术指标来看,市场在2600点附近获得了支撑,且交易量明显萎缩,市场短期下跌空间比较有限,假日后,传言落空的可能性较大,市场重拾震荡回升也将是大概率事件。(证券时报网)   A股近10年来国庆节前后上证综指表现年份节前一周表现节后首日表现节后首周表现10月表现2000年0.96%0.27%0.42%2.68%2001年-2.33%-2.17%-4.17%-4.29%2002年-1.45%-1.18%-3.64%-4.69%2003年-0.27%0.33%2.69%-1.38%2004年-2.71%1.89%1.89%-5.44%2005年0.32%-1.44%-1.39%-5.43%2006年1.57%1.88%1.84%4.88%2007年1.79%2.53%6.32%7.25%2008年10.54%-5.23%-12.78%-24.63%2009年-2.09%4.76%4.76%7.79%    股市正在闹节日情绪。继上周两市大幅调整后,本周两市大盘继续低迷,上证指数在2600点一带争持,成交量大幅萎缩。在此期间,外围股市持续走高,人民币持续升值,热钱滚滚流入,股市不涨除长假因素外,原因何在?人民币升值能否成为股市上涨的契机和催化剂?  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影响正面  本报:人民币升值,曾经是造就2006年到2007年波澜壮阔的牛市重要因素,最近人民币加速升值,热钱重新大量流回中国,这会否推动股市新一轮上涨?  钟精腾: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影响属正面。从2007年牛市经验看,人民币升值以及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从而推动股市上涨。另一方面,升值又对相关板块形成实实在在的利好,比如航空、造纸等。人民币升值本来对金融地产板块更是利好,但此次升值与上次不同,现在压力很大,楼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在强力宏观调控之下,楼价仍然高居不下,社会舆论对房地产调控成果不满意,市场预期房地产将有新一轮调控,房地产板块难有大涨机会。而银行股与房地产是孖生兄弟。本轮人民币升值对金融地产的利好程度将大大弱于上一轮。升值利好不像2007年那么强烈。  李科杰: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偏好。航空板块得益最大,对金融地产的利好也无法否认。金融股的估值目前处在历史低位,是目前股市最低估板块。看看香港H股的表现,说明内地投资者与香港的国际投资者判断正好相反。香港H股银行股,股价普遍比A股高两三成,我们现在不看好的,也许就存在着重大机会。地产股也不被内地投资者看好,但今年QFII增仓A股优质地产股。热钱流入股市,说不定就从这些低估板块下手。今年金融地产股表现落后大盘,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成为一个契机,成为催化剂,推动金融地产上涨,推动股市走出一波大行情。  国庆长假后股市有望走好  本报:既然人民币升值利好股市,为何一周多来股市表现如此低迷?  李科杰:近期股市低迷是受节日因素影响。中秋节休市3天,恢复交易才几个交易日,就又到国庆长假,持币还是持股,投资者不知如何是好,影响投资热情。另外,在金融地产等蓝筹股没有形成向上趋势下,前期爆炒的创业板等小盘股在挤泡沫,跌幅较大。大盘股不升小盘股跌,投资气氛当然受抑制。我预期国庆长假过后两市股市在人民币升值推动下,大盘将逐步走好。  钟精腾:尽管受假日因素影响,但两市指数跌幅有限,银行股的估值相当上证指数1600多点的水平,金融板块跌无可跌,封杀了指数下跌空间。但创业板股票跌幅较大。随着创业板大小非的解禁,这个板块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防范这一风险。金融地产板块虽然估值较低,但难有大行情,未来的机会只存在于轮动补涨。由于金融地产占两市权重超过六成,它们难以大涨将遏制大盘上涨空间。但个股将十分精彩。高成长性比较确定,而不仅仅炒作概念的新兴产业股,经过充分调整后,未来仍可看好。  名家相股  万联证券余志翔:调整正在进行时  :行业爆发式增长,市占率高;  :进入业绩释放阶段。  广东科德唐葆才:60日均线反复振荡  :上汽重组,预期突破;  :业绩大增,继续推荐。(羊城晚报)    中秋节前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缩量震荡,周二沪市的量能急骤萎缩至700亿元以下,主力无心恋战。不过,60日均线上方也已经收了三根小阴线,下方大盘似有支撑。国庆长假前还有四个交易日,大盘能否飘红?吴国平和谢昌国两位私募嘉宾建议,如果大盘继续向下,投资者可以捡点便宜货,等着节后收红包。  另外,嘉宾吴国平的新书《吴氏赢利系统&&期指攻略》近期已上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意。  轻仓者,逢低可捡点便宜货  主持人:中秋节前两个交易日,大盘在60日均线上方连续横盘调整。从目前来看,国庆节前的四个交易日是否会继续这种小幅震荡行情  吴国平:短期的低迷并不代表后市依然低迷,中秋节前的低迷也不代表国庆前会低迷。对后市,我依然对阶段性表现比较乐观,那些中秋节前没有减仓的投资者,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在大盘有可能转势的阶段减仓。现在趁市场相对低迷,捡点便宜货或是更好的策略。  谢昌国:国庆节前没有减仓的必要。如果仓位较轻,倒是可以趁调整进行低吸,将仓位提高到五到七成。  楼庭聚:我认为,国庆前4个交易日市场将保持小幅震荡的走势。目前市场经过连续下跌,部分个股已经释放了风险,但是节后市场还会震荡下跌,所以节前如有反弹,重仓投资者还应以逢高减仓为主。  外围趋势良好,A股有望补涨  主持人:尽管近期A股走势疲软,但外围市场如美股和港股近期走势较强,中期上行趋势明朗,中秋三天假期中,外围也都走势平稳。如何看待A股与外围市场的背离?  吴国平:外围市场整体依然是震荡向上的格局,因此,A股最终很难走出独立下跌的行情。当下A股与外围市场的背离,是各种事件叠加在一起导致的一种短暂现象,这现象很难持久。  谢昌国:A股经常跟外围市场在某些时间呈现背离走势,但从大趋势上还是保持基本同步的,因此A股市场依旧是一个不成熟不理性的市场,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有些畸形。近期走势疲软主要还是跟银行地产方面的利空政策有关,同时一些概念炒作的高位个股出现跳水下跌也打击了市场人气。  楼庭聚:A股的下跌,主要是受到CPI数据创新高,预期节假期间可能加息,同时也是担忧假期中海外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如果节假期间海外市场没有大幅的下跌及利空消息,节后会有反弹。  资源板块后市有机会  主持人:大宗商品如铜、期货方面都涨势良好,黄金价格屡创新高。A股相关板块个股是否有机会?  吴国平:大宗商品等价格的涨势喜人,这也正验证了前期我的判断,换句话说全球的通胀行情正在进一步加速。未来部分大宗商品冲击历史高点的刺激下,A股相关个股也将会有好的表现。有色板块前期的躁动我认为是一种预演,虽然短期部分有色品种短暂调整,但中长期依然是相当有潜力,预期部分有色个股后市会有更精彩的机会。  谢昌国:我们认为,资源板块后市有一定投资机会。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上涨趋势正在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从通胀角度考虑,资源板块也存在机会。  楼庭聚:我认为在目前经济状况下,大宗商品及黄金还将保持上涨的趋势,目前A股相关个股已经大幅上涨,投机性的交易机会还是存在,投资性的机会不大。  看好人民币升值概念  主持人:近几个交易日的走势与2008年年底类似,大盘方向不明,出现连续小阴走势。不过很快就出现了连续上涨。目前大盘会否好戏重演?作为私募,你们认为哪些板块存在中线布局机会?  吴国平:有时候,历史总是会惊人的相似。2008年年底的走势告诉我们,当市场都在迷茫的时候往往也就是机会酝酿的时候,当市场阶段性走得异常难看的时候往往也就是好看走势要到来的时候。我认为,有色板块在短暂调整后具备了短中线布局机会,这是这波反弹行情主线的观点没有改变;同时部分区域性的板块机会中短线买点或也已了出现,如广西板块等。  谢昌国:从波浪理论来看,2319点开始,大盘到目前运行的是一个非常清晰的3-3-3-3浪型结构,技术上2704点展开的调整到目前为止,下档的强支撑位是2551点;另外,银行股目前处于调整的极限位置,所以大盘目前非常安全,重演2008年底筑底走势的机会是比较大的。未来看好七大新兴产业的相关板块个股,同时看好通胀受益和人民币升值受益的相关板块。  楼庭聚:2008年底的市场,经过6100跌到1600点的风险释放,很多公司都具备投资价值,而现在,虽然股指还在,但是中小企业板或者一部分流通盘不大的公司都回到6000点附近或者创出新高,只有银行股在不断走底,市场后期将保持区间震荡的走势。从板块上看,经过7月开始的反弹,各板块都不具备中线布局的机会,部分个股有中线的机会。(钱江晚报)    2009年底加入聚益投资之前,汤小生曾任首席策略分析师。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专访时他表示,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未来两三年指数总体是震荡盘升、个股活跃、涨幅有限。  对于目前A股&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局面,他表示:&市场资金总体偏紧,但局部充裕。中小盘股的泡沫化,高价股高估、低价股低估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四季度银行股有修复性机会  《财商》:你对目前A股总体观点如何?  汤小生:我们对市场总体感觉还是牛市氛围,至少可以说是结构性牛市。如果把金融股、中石油和中石化去掉的话,其实就是牛市。结构性牛市也伴随着结构性泡沫,这是毫无疑问的。创业板2010年动态市盈率就有55倍左右,新上市大概是40倍,比当年纳斯达克还高。这么高的市盈率肯定是不能持久的,除非真的有非常好的业绩支撑。  我们现在处在牛市氛围,但风险也是比较大的,这其实就是博弈和赌。在中国市场上,做投资应该半梦半醒,太清醒的话哪只股票都下不了手,太糊涂的话容易亏钱。不少公司有价值,比如我们的银行股跟香港比有20%~30%的差价,但就是不涨。更多的钱从大盘里流出来一点,小盘股就会撑爆,这是一种扭曲现象。  《财商》: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股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汤小生:大盘股主要是传统行业,其实今年传统行业自身分化也非常严重。比如煤炭、水泥、工程机械,这些本来估值比较低,最近回升比较明显,因为大家感到中国城镇化发展仍将维持较长时期。但银行股一直比较疲弱,这背后也是基本面因素在起作用。  宏观经济今年的主线是地产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股市政策是股指期货和扩容。哪怕不考虑国外市场因素,单从这两个基本面来看,银行股今年基本没戏。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过剩产能逐步消化,新兴产业慢慢崛起的过程。而银行之前的贷款投向就是传统的行业,再加上地方债务及地产泡沫,银行承担一定风险,这是银行基本面的问题。第二个就是银行再融资包括农行上市等,未来还有许多城市商业银行IPO,供给的增加对银行股压力很大。现在银行股我感觉像年的情况,估值相对比较便宜,但就是不涨,偶尔会有波段,但没有牛市的感觉。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股指期货,它的推出对大盘股其实是&挤出&效应,因为投资者通过这一工具就可以进行指数的波段操作,不需要再去考虑买哪个银行、抛哪个银行,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中小盘个股的挖掘。  《财商》:那你觉得未来银行和地产有投资机会吗?  汤小生:四季度银行股的修复性机会还是有,但仅仅是修复性机会。地产股比银行股相对乐观一点,因为目前不动产价格高高在上。地产价格这么坚挺,地产股下行空间几乎没有。  但银行股可能长期持续这种低估值。之前的再融资没有彻底消化的话,银行还是没戏,除非能打通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资金流动&屏障&;如果地产股再次回到前期低点,其实是可以买的。  瓶颈行业和替代者  《财商》:今年以来&华宝1号&在阳光私募产品收益排名中一直居前,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汤小生:我们的团队是野战军和正规军的结合,基本面和市场节奏的把握都比较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点位。比如1月11日股指期货将推出的消息出来之后,许多银行和券商股基本都以接近涨停开盘,我们在那天一早按集合竞价把金融股等大盘股全部抛掉,一个不剩。这是关键性的一环,决定了我们的一些领先优势。  还有就是仓位调整快而猛。4月份指数破位下跌开始后,我们迅速减仓至三成;但在底部2300点左右开始反弹的时候,我们的仓位迅速加到八成。此外,我们很多净值是在震荡市场中积累出来的,只要市场不是单边下跌,机会其实是很多的。  另外我们的风险控制体系比较严格,投资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从高点回落10个点,就要非常当心,因为公司规定回落15个点就要下岗了。所以市场一跌,只要市场趋势难以判断,我们都会习惯性减仓。很多股票都舍不得卖,那就平行减仓。&华宝1号&每周净值从高点最大的回调幅度只有7.3个点,是所有阳光私募产品里最低的。因为只有锁定利润,把下行风险控制住,才可能取得复合收益,像一只牛股一样震荡盘升。  当然和我们的选股也有关系,我们看好的股票会保持基本配置不动,长期来看收益是不错的。加上我们对趋势的判断,对个股进行适当的中短线操作积累利润。  《财商》:你们一般如何挑选个股?  汤小生:主要是两个思路。第一个是瓶颈行业。供求关系往往会出现瓶颈,能突破这个瓶颈的最容易诞生牛股。其实近期稀土和锂电池概念板块持续活跃就是典型的例子。产业链是真正有看点的低碳经济概念之一,未来碳酸锂和稀土可能会成为瓶颈。  第二个是替代者。企业最害怕的并不是原来的竞争对手,而是替代者。苏宁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是因为它替代了传统百货卖家电的模式;还有就是技术创新替代传统技术,比如有线网变成无线网。替代者一定会有一个广阔的增长空间;另一种就是进口替代,如果能够替代进口,那么整个国内市场就足够支撑企业发展。  新兴产业全方位泡沫化  《财商》:那你觉得年内哪些行业更有投资价值?  汤小生: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大方向是城镇化、老龄化和后重工业化,这都有相对应的投资机会。比如老龄化就是医药、民生相关的。城镇化相关的包括工程机械、水泥和建筑。后重工业化预示着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新兴产业中,我们看好四块。第一块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和印度未来20年汽车保有量将增加3亿~5亿辆,这种增量如果用传统柴油、汽油的话,地球肯定承受不了;第二块是光伏发电和LED照明;第三块是智能电网,这跟国家整个电网改造升级换代相关;第四块是清洁能源技术、洁净煤技术等。虽然本身是传统能源范畴,但却是最现实的节能环保路径。  对于传统行业,我觉得不会像有些人讲的那样彻底完蛋。可以切合区域经济概念去选择,不要一棍子打死。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也好,或者投资增幅下降也好,整个下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不要把中国当成日本,日本当年产业转移是转移到海外,但中国有广袤的地域,中西部的崛起会把中国经济的下行空间封杀掉。在中西部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扩张的,传统行业在中西部可能还会开辟新天地。  《财商》:区域经济的概念比较多,你觉得哪个区域更有投资价值?  汤小生:区域经济我们重点看新疆,当然内蒙古也算一个,但新疆是最核心的。因为新疆是中国的粮库、煤库、油库、气库,是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铁路大发展之后,新疆地区的煤、石油等资源面临价值重估。所以现在哪些公司掌握着这些资源,未来价值一定会体现出来。这其实也是瓶颈行业。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瓶颈主要就是资源。  《财商》:你觉得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主要集中在哪里?  汤小生:新兴产业其实现在也是全方位的泡沫化,只是我们半梦半醒地在泡沫中游泳。至于怎么个游法,一个就是挖掘牛股,另一个就是趁势把握没涨好、估值不是太贵的或者事件推动的公司。未来增发、重组和新股之中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新兴产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估值比较高,还有就是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会被淘汰。公司真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带来最终利润,现在很难说清楚。甚至有些领域发展的技术路线还没确立,比如未来会不会出现新型电池。(第一财经日报)    中秋节后首个交易日,将有5只新股申购,两只大盘股领衔,分别是和。武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个别新股有破发可能。  新股申购&2+3&  兴业证券申购价10元,市盈率19.55倍。申购代码为&780377&,发行不超过2.63亿股,单一账户申购单位为1000股的整数倍,上限21万股。  杭齿前进申购价8.29元,市盈率43.86倍,申购代码为&780177&。单一账户申购单位为1000股的整数倍,申购上限8万股,发行不超过1.01亿股,公司主营齿轮传动装置、大型精密齿轮。  其他3只新股属于中小板,分别是、、,单一账户申购单位均为500股的整数倍。  希努尔发行价26.6元,市盈率48.36倍,申购上限4万股,公司主营高中档男装。嘉麟杰发行价10.9元,市盈率54.5倍,申购上限4万股,公司主营高端针织面料。大金重工发行价38.6元,市盈率50.79倍,申购上限2.4万股,公司主营电力重型装备钢结构设备。  近期新股走势疲软,周二上市的四新股涨幅均不大,常宝股份仅涨5.90%,富春环保仅涨7.33%,离破发距离不远,涨幅最高的新筑股份也只有18.92%。  中山证券武汉营业部刘震认为,近期市场进入调整,量能大幅萎缩,弱市中大盘股的发行,对资金面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市场调整的时间可能被延长。不过这两只大盘股发行价相对合理,预计开盘破发可能性不大,但申购收益也相对有限。  黄陂营业部袁超表示,按目前形势,新股上市后不会破发。  但在国都证券侯波看来,目前二级市场行情偏弱,资金流入一级市场申购意愿较强。大盘依旧是区间震荡阶段,中小板和创业板下跌,且四季度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解禁高峰期,节后5股申购不会出现分化走势,其中不排除个别新股有破发可能。(武汉晚报)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两市早盘百余股跌停 银行股全线飙涨
沪指早盘屡创新高,尾盘股指回落。创业板指大跌逾4%。截至早收盘,上证综指报3120.85点,涨0.39%;深证成指报10575.21点,跌0.49%;创业板指报1532.20点,跌4.05%。
盘面上看,各板块跌多涨少。银行股全线拉升,涨幅近6%。低价、煤炭石油、电力等板块涨幅靠前,黄金水道、次新股、下盘股等板块跌幅领先。早盘有11只非ST股涨停。另外,有超100只个股跌停,其中大多数为中小盘股。
分析人士指出,蓝筹股集体飙涨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大量资金入场抢筹,市场仍然维持着十分强势的特征。具体看来,银行板块委买盘增加最为明显,煤炭、电力等能源类板块亦呈现买盘快速流入的迹象,而中小盘题材股则受到大量抛盘打压,市场风格出现加速转换的趋势,因此近期操作上仍应以蓝筹股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市场分析认为,银行股的拉升与近期两则重磅消息有关,一个是存量债务的置换、一个是混业经营。
  银行股今日井喷,()、()、()、()涨停,地方银行成为拉升主力,市场分析认为,银行股的拉升与近期两则重磅消息有关,一个是存量债务的置换、一个是混业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暴跌后,银行股在2009年上半年充当了领涨主力,引领沪指走出一波小牛行情,并创出了3478.01的阶段性高点。那么,银行板块大涨之后,后市会怎么走?【  数据告诉你:银行股大涨后5日下跌概率达65%   据()I问财回测,如下图所示,统计最近18次银行股大涨超过5%的情况:银行股暴涨后次日只有50%的概率将实现,并且平均涨幅非常低为-0.42%,尤其是大涨后5个交易日,概率高达65%左右,平均跌幅达0.74%;但在大涨后20日,有58.82%的概率实现上涨,平均涨幅达3.42%。  银行股大涨5%后的行情走势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樊志刚:减持中资银行股 形成中国经济全面看空 _ 东方财富网()
樊志刚:减持中资银行股 形成中国经济全面看空
作者:樊志刚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近来,对中国经济和银行业长期看空的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再次以业为题材大肆唱衰,并扬言可能在两年内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惠誉的预言真的是正确的吗?无论是从其多年来在国际评级事件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失误,还是从其唱衰业的立论前提及逻辑推理来看,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惠誉十多年来屡屡犯下  重大判断错误  从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至今,惠誉对韩国、土耳其、阿根廷、冰岛等经济体,安然、世通、雷曼兄弟等公司以及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的次贷衍生品等金融工具的风险判断出现多次重大失误。惠誉用10多年里的屡屡谬误一再地证明了自己其实是一个总在犯错误的&预言家&。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惠誉的重大失误令人记忆犹新。惠誉在危机酝酿之时毫无察觉,危机爆发后应对慌张、降级过度,加剧了市场恐慌。1997年12月,金融危机已在东南亚全面爆发后,惠誉才匆匆下调韩国、新加坡等国评级,其中韩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11月18日刚被惠誉上调至A+,一个月后就被下调至B-。评级的大幅下调对韩国汇市、股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韩国金融危机最终成为那轮危机中的第三波高峰。  2000年土耳其金融危机与2001年阿根廷危机爆发前,惠誉又因反应迟钝出现评级失误。在土耳其金融危机爆发前两个月,惠誉还在维持其此前评级的基础上,将展望调整至&稳定&,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其对阿根廷的评级则是先维持4年不变,直至阿根廷政府债务风险完全暴露、即将实施债务重组之时,才开始对其评级作出反应,后在短短4个月内连续4次降级,将阿根廷主权评级由B+大幅降至C.  2001年12月爆发的&安然丑闻&令市场对惠誉等评级机构产生更多的质疑。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由来已久,而直至其申请破产前4天,惠誉仍将安然债券的信用等级维持在&投资级&,这一重大失误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在随后的&世通事件&中,惠誉又重演了同样的错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惠誉等评级机构的表现更是令市场大失所望。惠誉一方面对次贷衍生品的风险失察,将华尔街2002年至2007年制造出的总额约3.2万亿美元房贷抵押债券中的绝大部分评定为最高级别AAA,另一方面对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过高杠杆率带来的高风险一无所察,甚至还曾于2007年7月将雷曼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优先支付的无担保债务评级上调至AA-.2008年3月雷曼问题已经有所暴露之时,惠誉仍在强调雷曼很好地管理着市场风险,并维持其长期评级,接连不断地向投资者发布错误信号。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化过程中,惠誉同样失误连连,令市场质疑。首先,在冰岛危机中跟风降级而不是提前预警。日,冰岛宣布将第三大银行格里特利尔收归国有,惠誉于次日才将冰岛的长期主权评级由A+下调至A-。随着冰岛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冰岛总理哈尔德10月6日对全体国民发出国家破产警报,惠誉又是在两天之后才一次性将冰岛主权评级大幅调降至BBB-。其次,在因多次行动迟缓而受到市场诟病后,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为扭转自身不利形象,开始在欧债问题上矫枉过正,不顾欧元区国家在经济改革和财政整顿方面作出的努力,连续多次大幅下调相关国家的主权评级,落井投石地频频制造利空&炸弹&投向敏感而脆弱的市场,对危机演化推波助澜。  惠誉这次对中国的&预言&  又错了  惠誉对中国银行业风险判断的前提经不起推敲  去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唱空中国经济和银行业颇为热衷。2010年6月,惠誉曾将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价下调至&最易受到系统性风险&的D/3类;4月,惠誉又把中国长期本币债信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9月8日,惠誉公司再次发出警告,称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在未来出现实质性严重恶化的概率很大,如果未来1年至2年内银行业的问题如预期般演化,将会促使其采取下调中国信用评级的行动。综合惠誉近期的公开表示,其对中国银行业的预言主要建立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判断的基础上。由于惠誉等不断在市场上唱空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导致市场预期混乱,今年以来外资银行及主权基金纷纷减持中资银行股,致使中资银行股价在业绩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反遭大幅下挫,中国银行业在香港募资也受到影响,进而形成对中国经济全面看空的氛围。
  那么,中国银行业是否会出现如惠誉所预言的危机呢?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总体偿债风险可控  惠誉评级称&虽然2010年末中国银行业主要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1%,但是如果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进行更保守的分类,该数字可能已经更接近于6%,几乎达到了惠誉对银行的自身承受损失能力估计的最大值。&那么,惠誉所谓的&更保守的分类&是什么呢?日惠誉亚太区主权评级主管安德鲁&科洪(Andrew Colquhoun)提到,&虽然至2010年6月底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1.3%的低水平,但近期发布地方融资平台存在问题贷款2万亿元,若有关问题贷款成为坏账的话,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增加4到5个百分点&。可见,惠誉所谓的&更保守的分类&方法就是将中国公布的2万亿元问题贷款全部等同于坏账,这显然违反了贷款质量定级的常识。因为问题贷款可能只是可疑类和关注类贷款,真正进入坏账的只是少数。实际上在中国的平台贷款中更多的只是出现了流动性风险。从技术层面来看,由于债务违约是平台贷款相关参与方都不愿接受的结果,这种流动性风险在中国完全可以也必定会首先通过展期来化解。时至今日,安德鲁&科洪的预言过去已近一年,在这一年中,无须讳言,地方融资平台的确发生过几起疑似违约事件,但这些事件最终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干预下,在不同程度上以各种方式获得了债务展期,这些平台贷款并未演变成坏账。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可控。首先,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尚处于安全范围内。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债务率为70.45%,低于100%的国际警戒线。再看全口径债务的情况,中国地方和中央政府性债务及对外债务共计约21万亿元,合计占当年GDP的52.7%,也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其次,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偿债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至2010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1.5%,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17.9%升至20.7%。实力雄厚的中央财政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坚实后盾,这与欧盟对其债务国附带苛刻条件的救助存在本质区别。最后,从根本上看,决定债务危机是否发生的&决定性稻草&是债务增长及其预期与实体经济增长及其预期的匹配、耦合程度,一旦前者超出后者,债务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随着中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清理整顿,平台贷款存量增速在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位列全球翘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发布的《展望》报告,预计2011年和2012年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9.5%、9%。在一正一负的两相较量中,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将会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而逐年消化。  房地产市场:不必过分担忧  惠誉称,房地产行业风险敞口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威胁最大,因为该行业几乎渗透到了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并认为不断上升的住宅建设占GDP之比(2010年达到了10%)是房地产行业出现一些过剩的信号。作为一个专业的评级机构,仅以住宅建设占GDP之比的数据就得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出现过剩的结论,未免武断。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农业人口均占第一的国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产生大量的住宅需求,这个历史进程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住宅建设与GDP之比来判断房地产业是否过剩。数字表明,1998年至2010年的13年间,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近2000万人。即便如此,至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也仅为5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80%以上的城市化率,也低于许多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化率还将提高4个百分点,约有5000万人口将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居高不下,构成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事实证明,从商品房供需来看,2004年以来中国商品房当年销售面积仅个别月份低于当年竣工面积,说明中国商品房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已持续进行了数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更暂时动用了住房限购等严厉的行政调控政策。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既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区间,又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真的出现了危机前兆,那么中国政府届时只需放松临时性调控政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下挫。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并不存在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风险。而且,今年以来政府保障房建设力度有所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运行。2011年前8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2%,增速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降低了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风险,也为未来大规模保障房入市满足庞大住房刚性需求赢得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  如前所述,惠誉对中国银行业的担忧建立在其预计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大规模爆发的基础上,但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这两个领域风险可控,并且正在逐步化解中,对商业银行相关领域贷款质量的影响有限。因此,惠誉对中国银行业风险判断的前提是经不起推敲的,即便其后的分析逻辑再严密,也只会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中国的一句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巍然屹立  惠誉对中国银行业的预言,完全罔顾事实。事实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业风雨飘摇,美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许多银行纷纷向政府伸出了求援之手。依靠政府的资本注入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这些金融巨鳄才撑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盈利大幅倒退数年之后,慢慢走上复苏的轨道。  与之相比,中国银行业以其稳健的经营结构和较低的杠杆比例,不仅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并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在国际银行同业中独树一帜。  年三年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0.79倍,至95.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为21.52%;三年间税后利润增长了1.01倍,至89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高达26.26%。  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排名情况,中国、中国和中国银行三家银行已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在2010年度全球银行业总利润中,中国银行业的贡献超过五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也连续数年蝉联全球&最盈利银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是最透明、也是最公正的。以上市银行总市值来看,近年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稳居全球前两名。在市值前十大银行中,仅中国银行业就占据了四席,这是投资者以货币作为最公正的选票表达对中国银行业的价值认可。  对全球复苏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可能的风险损失,中国银行业已做好充分准备  从资产质量看,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前提。截至2011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4229亿元和1.0%,较2008年底减少了1406亿元和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连续数年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降&。而同期国际大型银行的平均不良率仍在3.5%左右。中国银行业有效控制了风险,资产质量已达到国际优秀水平。  从拨备水平看,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的波折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银行业高度关注各类潜在风险因素,并大幅提高风险拨备比例,年,中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由116.6%大幅提升至217.7%;今年6月末,拨备覆盖率更是已高达248.9%,资产减值准备对全部贷款的比率也达到了2.51%的高位。可以说,中国银行业已经基于最审慎的考虑,为未来可能的损失计提了充足的拨备。  从资本管理看,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逐步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尤其是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业积极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切实将资本约束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9%,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发展前景看,中国银行业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和经营结构调整,在主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大力拓展新的业务和收益来源,使得中国银行业对信贷资产和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尤其是较早实施多元化转型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已拓展到了基金、租赁、保险等领域,其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和存贷利差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降到了50%以下。  总的看来,中国银行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和提高拨备水平,并通过多元化转型和积极的资本管理,显著增强了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充满变数,但中国银行业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和损失,我们能够承受,能够控制,并能够消化。中国银行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捕风捉影&、&杞人忧天&和&造谣中伤&都是无法改变这些事实的。
  中国经济并不会因为  有人刻意唱空而真的走向衰败  更深刻地看,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来源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近10年来,中国经济、银行业、楼市,屡次成为&被崩溃&的主角,越是局势动荡、扑朔迷离之际,&看空&的声音就越大。然而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在噪音中平稳增长,中国应对、化解各种危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2001年,中国启动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的银行业改革,当时海外诸多机构和学者持有&中国银行业技术破产论&,中国的银行体系被喻为一颗&几年以后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并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定时炸弹。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宣称,按照西方标准,中国国有银行已破产3遍以上。惠誉在其评级报告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声称:四大行只是依靠扩大贷款规模来降低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中国银行业贷款损失拨备很低,以未计提拨备的不良贷款占资本金的比率计算,国有银行已经在技术上破产好几次了。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上市的银行,创下了当时的IPO纪录,但建行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银行却被本国媒体形容为&走进了一个大赌场&。然而,舆论重压并没有影响中国银行业改革前行的步伐。2004年至2006年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通过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现了向公众持股公司的转变。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控股银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预先设定的考核目标,国有股权大幅增值,战略合作伙伴获得丰硕回报,而且造就了健康、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以事实有力地回击了&技术破产论&的所谓&预言&。  2009年,中国庞大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巨额信贷成为中国迅速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脱身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的关键。但部分资金在实体经济恢复尚不到位的背景下进入了楼市等虚拟经济体系。对此,一些悲观预测中国经济的评论在国际媒体上盛嚣尘上,诸如&中国将遭遇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状况,日本那时的状况和目前的中国极为相似&,&中国正冒着吹大不动产市场和原料市场泡沫的风险来换取经济发展&等。对比如今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当时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已基本稳定,国内住宅需求相对较小,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商业地产。与住宅相比,商业地产的需求弹性更大,更容易引发投机需求。显然这和中国的现状大相径庭。从发展阶段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发展进程还远落后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二元结构仍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东、中、西部差距较大,中、西部发展进程仍相对滞后。因此,国内实体经济的投资领域和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资金需求量巨大。在中国出现类似于日本的泡沫经济全面膨胀和崩溃的可能性很小。  总的来说,近10年来,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2010年,GDP达到39.8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已经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之一,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唱空中国经济的预言家们不愿看到和有意掩盖的事实。  惠誉为什么总是出现  判断失误?  作为拥有较长发展历史和较高市场份额的评级机构,惠誉在近年来的重大评级事件中屡屡犯错,其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的预言更是漏洞百出,原因究竟何在?  一是评级方法存在&主观倾向+模型风险&的内在缺陷。信用评级最早起源于评级机构的主观判断,并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这种以主观判断为基础的定性分析不可避免会受到人的专业素养和执业水准的限制,并且容易带上倾向性。特别是在全球各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化、国际金融市场运行日趋复杂多变的趋势下,惠誉等评级机构以所谓的&专业经验&对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各主权国家、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差异较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进行貌似无所不能的信用评级,难免会使自己陷入&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窘境。坊间对于惠誉等评级机构对中国的预言多有&阴谋论&的质疑,是否是阴谋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惠誉等评级机构对于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往往带有偏见,以致其评级过程往往戴着&有色眼镜&,这也是导致其评级结果谬之千里的重要原因。当然,随着近年来数理统计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惠誉在内的评级机构也将数学模型引入到了评级过程中,试图弥补其单纯的定性分析存在的不足。然而,以数学模型和假设参数预测未来的经济金融走势早已被证明是存在局限性的,有时甚至会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模型风险&。因此,惠誉所标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融合&的评级模式,其实并未根除其评级方法的内在固有缺陷,由此,其评级屡屡出现判断失误和结论偏颇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是评级动机受&趋利原则&主导而难以作出客观判断。尽管惠誉等评级寡头极力标榜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瓜分全球评级市场从而使垄断资本的利益最大化才是其真正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们的行为结果必将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和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方向发展。在次贷危机以及危机前的历次重大评级事件中,评级机构受发行人付费的利益模式影响,导致屡屡出现&评级偏高、预警迟滞&等问题;因对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严重失察而误导了投资者,国际评级机构近几年备受诟病,为了谋求重塑自己&公正&、&客观&的形象,竭力挽回受损的声誉,它们又开始在问题上矫枉过正,并在中国经济和银行业问题上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尽管前者与后者表现形式是有差异的,但其反映的都是评级寡头过度追逐一己私利的动机。  三是国际评级市场&寡头垄断格局+弱监管或无监管环境&必然导致评级失灵。一方面,国际评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目前市场98%和全球信用评级市场90%以上的份额均为三大评级机构所控制。形成这种市场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评级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导致竞争不充分。自1975年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实施&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制度,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认证制度。在该制度下,美国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很长时期内只有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家,而其关于净资本规则、投资品种的准入资格等相关法规限制了其他评级机构进入该市场,从而形成了三大评级机构对美国乃至全球评级市场的寡头垄断。这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致使包括惠誉在内的三大评级机构不仅失去了竞争和改善评估方法及评估质量的压力,而且变得更加自以为是和固步自封。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长期处于无监管或弱监管的状态中,惩罚及退出机制缺失。2006年美国颁布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给予三大评级机构评级方法、指标和结果不受干涉、评估投资风险时犯错也不会受到任何制裁的绝对优势。而且时至今日,监管层仍没有设置评级机构退出机制。国际评级机构拥有的垄断地位、不断膨胀的超级影响力,与其弱监管甚至无监管之间的失衡成为信用评级失灵的又一重要原因。  评级机构应汲取教训  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服务性机构,评级机构的职责在于评估、警告风险,担当经济&体温表&角色。但近年来,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的种种作为反而充当了经济衰退和市场不安情绪的&鼓风机&,这表明国际评级机构的行为并未摆脱顺周期性的本质,其评级&客观性&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局限。作为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应当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摘掉&有色眼镜&,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良好秩序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扮演警示风险而不是制造风险甚至诱发危机的角色。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汲取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为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点有益的事。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价创新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